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No.34 对话刘立之:中国电商20年,都不看好你,偏你最争气

No.34 对话刘立之:中国电商20年,都不看好你,偏你最争气

2025/5/29
logo of podcast 我有一个朋友 | 董晨宇

我有一个朋友 | 董晨宇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刘立之
董晨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专注于社交媒体研究和数码人类学。
Topics
刘立之: 我认为中国电商的崛起是一个悖论。在2000年代初期,中国电商市场规模小,缺乏信用卡担保体系,假货泛滥,消费者不信任陌生人交易。然而,到了2010年中叶,中国却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商市场,这与当时不健全的法治基础形成了鲜明对比。我认为,中国电商的成功并非依赖于传统的法治制度,而是通过一种“建制外包”的方式,即政府与数字平台共同建立和执行市场制度,平台在其中扮演了主导角色。这种模式弥补了正式制度的不足,促进了电商的快速发展。 董晨宇: 我赞同刘老师的观点,电商的崛起确实是一个奇迹。在传统社会,人们更倾向于与熟人进行交易,以建立信任。然而,电商打破了这种模式,让人们能够与匿名的陌生人进行交易。这种转变离不开平台所建立的信任机制,例如支付宝的担保支付、用户评价体系等。此外,政府的默许和支持也为电商的发展提供了空间。然而,电商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赢者通吃的局面、平台权力的滥用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市场竞争、政府规制和用户参与等方式来解决。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节目来自一场线下对谈,音质有些抱歉,感谢理解~)

许多西方研究视角里,中国电商的崛起是一件很神奇的事:2000年代前期,这里没有信用卡担保体系、假货泛滥,老百姓喜欢存钱、不喜欢消费,而且往往不信任陌生人交易……

这个背景下,淘宝等电商平台怎么能够迅速打开局面,实现“悖论式繁荣”?里面的制度性因素是什么?

多年过去,电商平台如何改变了我们的购买行为?

如此强大的平台经济,有没有“死穴”?

我和美国乔治城大学商学院的刘立之教授做了一场对谈。刘老师去年出版了一本书,中文可以译为《从点击到繁荣:中国电商发展的政治经济学》,这本书获得了2024年英中贸易协会评选的年度中国最佳图书奖。除了书中的主要观点,我们还聊了田野调查中看到的许多事情,希望在这个“消费节”间隙,对各位有一些启发。

【本期主播】

董晨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

刘立之,美国乔治城大学麦克多诺商学院助理教授、政治学系兼任教授

【好书推荐】

《从点击到繁荣:中国电商发展的政治经济学》(From Click to Boom: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E-Commerce in China) 【shownotes】

01:40 为什么世界最初都不看好中国电商?

06:30 国内电商繁荣特有的制度保障

09:40 支付宝vs PayPal,有啥独特性

16:48 “卖卖卖”“买买买”里的幸福感提升

19:18 曹县的汉服产业,一群特殊身份的阿姨

22:30 与阿里巴巴签约,小卖部老大爷的野心

25:58 “不管就是最大的扶持”

30:40 中国电商的成功:从靠朋友到靠契约

33:18 当代年轻人下单前要先做这些侦查

37:07 平台强的地方,也是有问题的地方

40:26 如何限制平台权力?三个方法

42:25 中国电商崛起的奇迹,其他国家能抄作业吗?

45:59 “刷单”行为进化史

52:50 警惕“大数据恐怖主义”

【背景音乐】

Em Beihold - Numb Little Bug

岩田恭明 - 馬宿

| 本档播客由三联中读APP出品 |

编辑/小杨,音频剪辑/译丹

《董晨宇·我有一个朋友》是董晨宇×三联中读独家合作的原创播客,三联中读是脱胎于《三联生活周刊》的知识服务品牌,聚焦人文社科领域的有声内容。你可以通过以下平台收听这档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苹果播客 | 豆瓣

兄弟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现场!现场!)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关于三联中读:

App / 三联中读) | 官网 /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公众号 / 三联中读) | 微博 / @三联中读) | 小红书 / 三联中读)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