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嘴边: 我认为恋爱脑和晕船不是一回事,晕船只是短暂的冲动。面对父母对早恋的激动情绪,要耐心沟通,让他们理解你的想法。如果父母听不进去你的感受,可以找其他信任的成年人帮助沟通,或者给父母一些时间冷静。设定门禁时间像是不信任孩子,但适当的界限是重要的,要和孩子沟通规则和原因。保持冷静,用关心的态度和小孩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一起订立报备的共识。
健荣: 我想知道晕船和恋爱脑是否是同一回事。如果你是女生且单身,我可以和你交往吗?
月月: 我想知道如果家长对孩子早恋情绪过激该怎么办。如果我已经和父母说了我的感受,但他们听不进去该怎么办?
Alice: 如果我的小孩因为谈恋爱比较晚回家,你觉得需要设定门禁时间吗?如果小孩在可接受的时间都可以回家,那对于没有报备行程然后又比较晚回家的时候,我应该保持什么样的情绪呢?
保守男: 我想分享纪录片《一座桃花洞》,它让我联想到台湾社会讨论的管教权议题。我们可以通过这部纪录片思考管教的有效性,以及高压对待对学生的影响。我推荐家长和老师观看《一座桃花洞》,思考台湾社会应该如何进行管教。
周嘉欣: 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有很多情绪,可能与我自身的经历有关。我小时候也不是一个很乖的孩子,大人使用惩罚的方式,但我未必真的学会了大人希望我改进的地方。这部纪录片让我们探讨大人为了孩子好而建立的制度,是否真的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群群: 我父母在我八九岁时就说可以把男朋友带回家,但我在恋爱时还是会感到罪恶感。我的初恋男友对我很好,但分手时我像恐怖情人一样骚扰他。我失恋时,父母默默地关心我,煮好吃的,带我出去玩。我国中时在保守的学校读书,健康教育老师教茶道和气功,以至于我以为男生的生殖器官是原住体。老师强烈禁止恋爱,被发现就会被约谈和责骂,甚至写结书。看完《一座桃花洞》后,我觉得女生因为收到情书被罚吃白饭非常荒谬。我庆幸父母比较开明,恋爱或失恋都是必修课,不觉得有什么不对。我不鼓励青春期恋爱,但如果遇到了,就享受吧,都是学习和回忆。
刘珞亦: 台湾讨论“早恋”这个词汇时总是带有负面含义。我认为恋爱可以分为“在谈恋爱”和“真的谈恋爱”两个层次。我幼儿园时就和几个女生很好,感觉像男女朋友关系。国高中恋爱会受到很多压力,父母、老师和同侪都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德德: 我会替孩子恋爱开心,因为他们可以学习人际相处,体谅对方的心情。恋爱过程是可以学习的,对成长有正面帮助。失恋不一定是负面的事情,每一次失恋都能让人成长。难过和伤心对于孩子来说不一定是不好的事情。
Anna: 我认为小孩子心理建设不完全,家长会有压力,担心孩子交到不好的人。父母会担心孩子交到不好的人,因此变不好。
Ena: 我不大赞成德德的做法,因为时代不同了,我会给女儿提供意见,但尊重她们的选择。恋爱没问题,但要眼睛放亮一点,父母会担心,所以要再三叮咛。作为母亲,我更注重担心的部分,只要发生不好的事情,心里就会很难受。只要发生离婚,父母就会烦恼,还是会担心女儿不幸福。
芷妍: 被骗也是一种学习,越早被骗付出的代价可能越低。男生和女生被骗的代价不一样,女生可能要付出更高的代价。我曾经带一个国中女生去堕胎,因为她被17岁的男生骗了,怀孕后男生就消失了。女生怀孕后想和男生共组家庭,但男生却消失了。她醒悟过来是因为男生不理她了。男生被骗可能不会对自己身体造成伤害,但女生可能会。
R2: 我想分享我小时候同学的经历,她因为被男生骚扰,家长不仅羞辱她,还逼她休学。我觉得大家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第三样,可是嘴巴说出来的原因可能是一跟二,就是所谓的课业跟心智。我觉得大家都很假掰,嘴上说怕影响课业和心智,其实心里就是不准女人谈恋爱。
素格: 我觉得女生名声重要不鉴于有没有谈恋爱,男生可以有很多女生朋友,女生也可以有很多男生朋友。我认为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应该一视同仁,不应该有差别待遇。我选择这个选项比较像是对于这个现状以下其实在不满。
Bianca: 我认为影响课业是家长不愿孩子谈恋爱的原因,因为台湾推崇升学主义。师长认为影响课业比较好管理学生。
嘉欣: 就算不谈恋爱,我也不想读书,我的存在就是影响课业。我高中时遇到一个忍者男,他会隐身术,总是突然消失。忍者男会和我约好在图书馆和麦当劳,然后等很久都不见,说临时有事不来。我默默忍耐,觉得是他不来是因为我不好。忍者男的恋爱经历导致我现在谈恋爱会有阴影,觉得对方随时会消失。我认为小孩子心智不成熟,比较需要保护,不应该那么早谈恋爱,当朋友就好。
小辉老师: 学校怕学生影响课业和心智不成熟,希望用这个方式来防止学生谈恋爱。如果遇到比较渣男的学生,可能会劝女孩子名声很重要,不要跟他在一起。现在应该多跟学生聊聊恋爱,与其一味禁止不如开诚布公。与其谈不愿,不如开诚布公地告诉大家,如果真的进入恋爱状况,应该怎么做可能会比较好。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