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No.55 愿我们都做一条脱钩的鱼(单口)

No.55 愿我们都做一条脱钩的鱼(单口)

2021/12/14
logo of podcast 三五环

三五环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刘飞
一位活跃的主播,通过播客分享各种主题,包括商业故事和文化内容。
Topics
刘飞:本期节目探讨如何重新理解工作与生活的关系,认为传统的应试思维和逻辑分析在生活中往往失效,应该更多地关注个人体验。他批判了过度依赖大数据和量化指标的弊端,强调要摆脱被大数据绑架的现状,回归对自身感受和周围环境的关注。他以《悉达多》和“欢迎来到荷兰”的比喻,阐述了关注当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避免瞻前顾后和执念的困扰。他还介绍了正念的概念,认为它是关注当下的一种有效方法,并以西西弗神话和苏轼的《记游松风亭》为例,说明即使在面对荒诞和困境时,也要掌握自己的人生,活在当下,成为一条“脱钩的鱼”。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特别是用应试教育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生活和工作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同行交流、亲身体验以及与行业内人士的深入交流,可以获得更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 应试教育思维方式在认知世界方面存在局限性
  • 与同行交流比看书更有用,能获得更具体的经验
  • 越能产生共鸣的理论,越没有实际意义
  • 与行业内人士交流能获得一手信息

Shownotes Transcript

Three, five railroad.

Hello, 大家好, 欢迎 收听 三 五环, 我是 刘飞。 今天 想 跟 大家 聊 一期 单口, 主要 分享 一下 自己 最近 生活上 的 一些 体验 变化。 可能 熟悉 我的朋友, 因为我 之前 在 博客 里 也 反复 提到 几次 了, 我 最近 在 装修, 这 几个 月 时间 一直 在 调整。 一方面 是 添置 一些 家具 和 一些 东西, 另一方面 是 重新 再 设计 自己 跟 居住空间 这 里面 的 关系。 就 发现 这 里边儿 其实 有 很多 跟 产品设计 很 有意思 的 相关联 的 一些 事情。 比如说 你 怎么 设计 动线, 怎么 设计 这个 空间 的 功能 等等。 这些 它是 跟 在 你 买房 和 住 进去 之前, 很多 很难 想象, 很难 去 通过 逻辑 推演 去 得到 的。

所以 包括 像 我 开 了 两年 车, 在 开车 之前 买车 之前, 我 一直 也 觉得 买车 这件 事儿 不划算, 不经济 是 吧? 因为 之前 你 不管 是 怎么 计算, 你 都会 觉得 你 有了 车, 这个 车 可能 它 本身 就会 折旧, 他 可能 要 保养, 要 停车费, 而且 你 还得 开车, 你 不能 去 处理 一些 别的 事情, 所以 显得 就 没有 那么 经济。 但是 你 当你 真正 有了 车 之后, 你 会 发现 有 很多 小的 细节。 包括 你可以 在 车里 布置 自己的 东西, 你可以 在 车里 听 你喜欢 的 东西, 甚至 可以 跟着 你听 的 音乐 一起 去 哼唱, 然后 你可以 比较 放松 的 在 车里 发呆 等等。 这些 很 细小 的, 就 你说 出来 可能 有 那么 重要 吗? 它是 一个 很 影响 你 买车 决策 的 一件 事情 吗?

那 当你 真正 体验 之后, 你 会 发现 觉得 这些 松散 的, 但是 其实 也有 完整 的 部分 的 这些 体验, 它 才 构成 了 你 最后 要 决策 的 很 重要 的 一步。 而 这 一步 其实 是 需要你 自己 体验 得到 的。 所以 我 之前 在 即刻 上 看到 王总 说, 买房 买车 这件 事儿 是你 一定 得 自己 体验 才能 感受到 的, 不然 你是 得不到 这种 经验 的。 我是 非常 认同 的, 非常 有 感触, 这是 一件 事儿。

另 一件 事儿 就是 之前 在 profess 上 遇到 梦魇。 梦魇 讲 他 之前 对 博客 接触 也 比较 久 了, 而且 包括 他 朋友 张小雨 也是 之前 头部 播客 的 主播 了, 算是 然后 一直 也 劝 他 做, 包括 他 也 自己 想 过 这个 事儿, 他 就会 觉得 好像 也 没 感知 到 这个 东西 有 多大 的 魅力。 真正 影响 它的 一个 非常重要 的 节点 是什么 呢? 是 他 上了 U X coffee, 而 这 期 节目 也 非常 推荐 大家 去 听 梦魇 上 U S coffee。 这 一期 他 上了 这 去做 嘉宾 之后, 他 才 真的 对 播客 这件 事 有了 一个 亲身 体验。 他 有了 这个 亲身 体验 之后, 他 就 觉得 播客 真的 是 一件 很 有意思 的 事儿, 很 好玩的 事, 你 就 只 负责 讲 就行了。 所以 他 就 开始 做自己 的 博客, 无人知晓。

然后 做到 现在 你 会 发现 每 一期 内容 都 还是 很 精彩 的, 用 质量 非常 高, 他 自己 也 乐在其中。 这个 也是 通过 体验 得来 的, 你听 别人 多少 人 劝, 他 可能 都 感知 不到 这 里面 的 很多 无法 言说 的 一些 东西。 所以 这就 引出 了 我想说 的 第一个 话题。 就是 我们 认知 世界 的 方法 之前 会 局限 在 一个 思维 里, 叫做 用 应试 的 方法 去 认知 世界, 这 往往 都是 错的。 我们 都 太 习惯 用 理工科 思维 了, 比如 数学公式、 物理公式, 各种各样 的 公式, 或者 我们 寄送 的 这些 知识点, 这些 内容, 我们 想 套 到 叫做 生活 的 这个 题 里 去 试图 去 解答 它是 吧? 但是 这种 解答 往往 意义 是 不大 的, 因为 随机性 太 强。 就在 我 上次 的 单口 34期, 识别 运气 并 享受 生活 的 随机 心理, 其实 提到 过 现实 世界 不太 存在 什么 方法论, 存在 的 就是 对 具体 问题 的 一些 具体 解答。

我 对 这件 事儿 有一个 比较 深刻 的 认知 是, 前些年 我在 做 一些 产品 方案 或者 有 一些 产品 思路 中间 遇到 一些 瓶颈 困难 的 时候, 我会 更 愿意 去 找 可能 同行、 同 领域、 同 模块 在 做 类似 事情 的 一些 朋友 去 交流。 哪怕 这些 朋友 他 刚 工作 一年 两年, 甚至 他 可能 是 实习生, 但是 他 经历 过 一个 完整 的 事情, 他 有可能 比较 具体 的 亲身 的 体验, 他 认知 到 这些 事情, 那 你的 收获 其实 是 更大 的。 你 能把 他的 这些 经验 很快 的 运用 到 你 自己 在 做 的 这个 事情 当中, 这些 是 非常 有 价值 有 帮助 的。 而 你 去 看书, 哪怕 你 跟 很多 很 厉害 的 大佬 前辈 交流, 只要 不是 交流 的 是 那些 当年 非常 具体 的 做 一件 事情 的 一个 思路 逻辑 的话。

你 会 发现 很多 这种 高屋建瓴 的 东西, 都是 那种 听 了 觉得 真他妈 有 道理。 但是 你不知道 这些 东西 跟 你的 生活 有什么 关系。 所以说 最近 一直 流行 的 类似 什么 王兴 的 饭否 合集, 什么 张一鸣 的 微博 合集。 很多人 说 你看 张一鸣 当年 是 看着 马化腾 的 语录, 所以 成功 的, 你 也要 反复 去 读 张一鸣 的 语录 等等。 这些 都是 很 滑稽 很 荒诞 的。

因为 这些 信息 和 内容, 这些 碎片 本身, 一方面 是你 可能 跟 他的 所在 的 这个 境况 是 完全 不一样。 另外一个 更 重要 的 一个点 就是 这些 信息量 太 残缺 了, 他 甚至 都 称不上 是 盲人摸象。 他 可能 就是你 摸 到了 像 指头 上面 的 一根 汗毛, 对 吧? 你 摸 了 一堆 汗毛 之后, 你 其实 对 这个 大象 没有 任何 认知 的。 所以说 到 这儿 就 推荐 翻转 电台 的 一期 叫 翻 店 问答。

61, 请 不断 轻看 精神 探索 和 精神世界 的 价值。 它 其实 主旨 就是 在 讲 格物致知 这件 事儿 是 没有 意义 的。 格物致知 是什么? 就是 古人 那种 我 放 一个 格子, 放 一颗 竹子 在 自己 院子 里, 我 就 坐在 那儿 看看, 三天三夜 不 吃饭。 最后 我 能 想出 一些 什么 大道理 来 指导 我的人生, 指导 什么 所有 要 做 的 事情, 这是 没有 意义 的。

但是 我们 之前 可能 因为 瘦, 尤其 像 武侠小说, 一些 武侠 电视剧 里 经常出现 那种 我 面壁 不 吃饭。 我 坐在 那儿 想一想, 突然 他妈 想 明白 了 这个 道理。 我们 太 被 这种 非常 戏剧化 的 叙事 给 打动 了。 所以 我们会 觉得 好像 自己 反复 去 思考, 就能 思考 出来 很多 深厚 的 哲理。

就像 饭店 这 里面 他 提到 一句话, 我 觉得 非常 认同。 就是 自我教育 不是 凝结 在 自我 的 脑子里, 而是 在 自我 与 世界 的 实际 关系 中。 就是你 自己 去 学习, 自己 做 自我教育 不是 反复 在 你 头脑 里面 玩 一些 游戏, 你 要 去 关注 你 跟 生活, 你 跟 现实 世界 当中 产生 的 任何 联系, 你 在 做 的 任何 事情 有 哪些 经验 可用, 有 哪些 知识 可用。 说到 这个, 从 另一个 视角 说, 所有的 这些 理论, 所有的 这些 知识, 所有的 这些 经验, 他们 会 存在 一个 很强 的 悖论。 这个 悖论 就 叫做 越能 产生共鸣 的 就 越 不 具体, 就 越 简单, 就 越 没有 实际意义。

你 比如说 像 我 之前 写 的 一些 公众 号 文章, 我自己 觉得 写 的 可能 会 比较 随意 的, 比较 说 一些 大道理 的。 比如说 产品 经理 需要 具备 的 几项 能力, 需要 具备 的 一些 素质, 或者说 吐槽 一下 产品 经理 的 工作 现状, 吐槽 一下 大大 环境 等等。 这些 东西 我会 觉得 写 的 比较 随意, 但是 阅读量 非常 高, 对 吧? 很 容易 引起共鸣。 因为 每个人 会 觉得 这个 东西 好像 跟 自己 有点 关系, 他 就会 点 赞, 就会 转发。

但是 我 写 的 我自己 觉得 可能 非常 耗费 心力, 它 凝结 了 我 工作 了 一两年 非常 多 心血 的。 比如说 关于 网 约车 司机 问题 的 一些 分析 理解。 这些 是我 通过 可能 非常 多 的 版本 的 迭代, 非常 多用户 的 访谈 调研, 非常 多 做 产品 当中 的 认知 凝结 出来 的 一些 我 觉得 相对 还有 洞察 的 一些 认知, 一些 经验。 这些 东西 其实 看 的 人 不多 的, 因为 每个人都会 觉得 这个 好像 跟 我 关系不大, 他们 就 不会 去 看 了。

可能 隔 一段时间 之后, 会有 零散 的 几个 朋友, 他们 会 过来 说, 因为我 也是 做 网 约车 的, 或者 因为我 也是 做 策略 的, 我也是 做什么 类似的 一些 产品 的。 我 从 你的 内容 里面 得到 的 启发 就 非常 多, 他 能 真的 能 帮助 我 解决 一些 很 具体 的 问题, 或者说 他 跟 我 能有 更多 深入 的 交流, 我自己 也有 很多 收获。 我 觉得 这个 可能 产生 的 价值, 或者说 实际 应用 上 的 价值 会 更大 一些。

所以 你 会 发现 那些 很多 黑化 大 词儿, 为什么 会 存在? 那 都是 为了 找 这种 所谓 的 共 民 服务 的。 因为 你说的 这些 词儿 越 大越 玄幻, 越 抽象, 其实 大家 就会 觉得 很 容易 有 共鸣。

比如说 你 去 请教 一些 专家 说, 我 为什么 我的 产品 的 用户量 少, 为什么 大家 不爱 用? 专家 说 因为你 没有 找到 痛点, 这个 时候 你 会 觉得 我 太 他妈 有 道理 了, 我 肯定 是 没找到 这个 痛点。 这个 东西 听着 感觉 就 很 牛逼, 那 怎么 找 这个 痛点 呢? 可能 啪啪啪 有 一堆 方法论, 但是 这个 东西 这个 解答 它 没错, 对 吧? 你 可能 就是 应该 找到 痛点, 但是 这个 解答 它 本身 不太 存在 价值。 因为 所有的 产品 你 都要 找到 所谓 的 痛点, 也就是 用户 价值 也好, 用户需求 也好, 你 要 满足用户 的 需求, 对 吧? 这些 大道理 你 反复 去 讲, 没有 产生 任何 增量 的 价值。

增量 的 价值 在 你 怎么 去 解释 你 在 做 的 这个 产品 的 痛点, 你 在 做 的 这个 产品 面临 什么样 的 问题 境况, 类似的 这种 很多, 比如说 为什么 你 这个 公司 效率 低? 因为你 这 公司 缺 一个 中台, 要 大 中台 搭 起来。 为什么 你 现在 做 的 这个 品牌 复 购 率 低? 因为你 整个 品牌 没有 形成 闭环 等等等等。 那你 会 发现 黑化 和 大 词儿 它 都 存在 一个 特性, 就是 可 解释性 特别 强。 什么 叫 可 解释性 特别 强 的? 就是你 拉 十个 人 来去 解释 同一个 概念, 这 十个 人 解释 的 概念 可能 都 不一样, 这 叫 可 解释性 强。

可 解释性 差 的 概念 才是 好的 一些 概念, 才是 好的 一些 信息 和 经验。 因为 它 只能 有 一种 解释。 你 拉 100个人 来, 这 100个人 说 的 就是 一种 解释。 大家 都 对 这个 的 事情 认同, 这个 信息 才有 价值。 那你 如果说 比如说 痛点, 比如说 闭环, 你 拉 100个人 来 可能 99个 解释, 那 这个 就 没有 什么 太大 的 意义, 对 吧? 他 没法 应用 它, 只能 说 用 在 一个 场景, 就 还是 前面 说 的, 产生 大家 的 共鸣, 让 大家 觉得 好像 很 有 道理, 那 他 也就 close 了。 所以说 体验 和 在 体验 当中 学习, 你 得到 的 经验 才是 最 准确 的, 你 得到 的 信息 才是 最 全面 的。

你 像 在产品 经理 领域 有一个 非常 难得。 因为 产品 经理 的 派系 太多 了, 大家 互相 也都 比较 看清。 但是 你 不管 是在 俞军 老师 那个年代, 甚至 更 早 的 年代, 还是 在 现在 字节 的 这些 产品 经理, 数据 驱动 的 所谓 产品 经理 的 这个 群体 里面。

大家 其实 所有人 都 认同 的 一个 非常 难得 的 都 认同 的 一个 理念, 就是 产品 经理 是 不能 被 培训 的。 为什么 不能 被 培训? 就是 因为你 要在 体验 当中 学习 和 成长, 你 要 得到 最 一手 的 信息, 你 才能 做好 这个 事情。 你 通过 学习 方法论, 你 通过 学 那些 工具, 通过 学 那些 大话、 黑话、 大 词儿, 你是 不可能 学会 怎么做 产品 的。 但是 话 又说 回来, 这 并 不是说 理论 分析 或者 逻辑 分析 它 本身 没用。 不是 这样的, 而是 说 你 通过 二手 的 信息, 通过 这些 大而全 的 这些 概 或 你是 很难 获得 全面 的 信息。

比如说 你 跟 一个人 学习, 这个人 他 自己 本身 他 可能 确实 成功了, 他 确实 做成 了 一件 事情。 但是 他的 归因 可能 会 存在 很多 归因 的 谬误。 就像 大家 经常 举 的 一个 例子, 就 好几个 人 在 电梯 里, 电梯 升 的 非常 快升 到 高层 之后, 有 记者 采访 说, 你为什么 能 升 的 这么 快? 这个人 会说 因为我 在 电梯 里 做 俯卧撑, 我 觉得 做 俯卧撑 可能 就是我 上升 快 的 主要原因, 很多人 大家 就 信了, 但是 你 在 平地上 做 俯卧撑, 你是 肯定 不能 升 得 上去 的。

每个人 看到 的 信息 都 只是 其中 一部分, 你 自己 不去 体验 的话, 你 得到 的 信息 永远都是 不 全面 的。 所以说 我自己 会 觉得 认知 这个世界 的 几个 层次 最 重要 的 也是 最 有效 的 还是 自己 去 体验。 尤其 在 这些 重要 的 决策 下, 自己 去 体验, 这个 一定 是 最好的。 你 收获 的 信息 是 最 全面 的, 你 得到 的 这些 反馈 也是 最 准确 的。 再 一个 就是 跟 体验 过 的 人 去 学习, 去 跟 体验 过 的 人 去 了解。 了解 的 越 深入 越 全面 越好, 尽量 不要 只 去 看 一些 汗毛。

然后 第三个 才是 跟 观察者 学习, 或者 自己 去 观察学习。 就 你 去 看 各种 第三方 第四方 的 这种 分析 解读 等等, 你 可能 会 觉得 真他妈 有 道理。 但是 这些 是不是真的 准确, 是不是真的 有用? 那不 不一定 的。 包括 你 自己的 观察学习, 它 都是 存在 非常 大 的 缺陷 的。

你 像 我自己 也是 有 比较 深 的 感触, 就 我自己 之前 可能 年少轻狂 对 吧? 这 自己 之前 做 产品 还 比较 年轻 的 时候, 就 觉得 我 用 一套 东西 我可以 分析 各种各样 的 行业, 我可以 分析 各种各样 的 产品。 我 之前 会 分析 各种各样 的 我 不了解 的 产品, 但 后来 真的 分析 完了 之后, 真的 跟 这些 产品 的 一些 负责人, 一些 所谓 行业 的 专家 跟 他们 聊 的 时候, 就 发现 你 自己 之前 的 这些 分析 跟 真实情况 的 中间 的 gap 是 非常 大 的。 你 不大可能 通过 一个 旁观者 的 角色, 尤其是 你 还 不是 在 这个 里面, 不是 在 这个 漩涡 里面, 你 只是 在 外面 看, 通过 这种 方式 去 得到 一个 非常 准确 的 结论, 得到 一些 非常 准确 的 分析。

所以 这也是 为什么 我 现在 写 公众 号, 不再 用 这种 方式 去 写, 而是 现在 在 做 三 五环 这个 博客。 是因为 我 觉得 在 博客 里面 跟 这些 真正 的 行家, 真正 的 insider 去 聊, 才能 得到 一手 的 最 全面 的 最 准确 的 一些 信息。 让 他 传递 出来 的 这些 信息, 我 尽可能 的 让 他 深入 的 不像 刚才 说 的, 他 只是 提 三个字 俯卧撑, 对 吧? 我我我 现在 做成 这样 就是 俯卧撑, 而是 尽量 去 描述 他 当时 在 电梯 里 遇到 的 所有的 境况。 他 怎么 理解 乘 电梯 在 电梯 里 上升 这件 事儿 的对, 我希望 三 五环 能 做到 这样。

要 能 创造 这样 一种 价值, 就 它是 一个 发掘 者。 他 能 发觉 很多人 做 事情、 做 产品、 做 内容 的 这些 经验。 但是 哪怕 你 已经 收集 到了 足够 全 的 信息, 这 还是 提 一点, 我的 感觉 是 成功 肯定 是 不可以 复制 的, 是 吧? 因为 这个世界 随机性 太 强 了, 你 所 面临 每个人 所 面临 的 境况 的 差别 都是 非常 大 的。 这件 事儿 也要 有一个 比较 好的 自我 判断, 你 不能 光 根据 这些 信息 又 去 像 应试 的 那种 思维 得出 一个 分析 和 结论 来, 然后 套 到 自己 身上, 这也是 不 现实 的。

你 比如说 我 之前 就会 想, 我在 滴滴 我的老板 就是我 跟 俞军 老师 中 间隔 了 一层 的 会计 事业群 的 大老板。 我 觉得 他 非常 厉害, 我 非常 佩服 他, 我也 非常 想成为 他 那样的 人。 但是 我 再去 看 他的 经历 的 时候, 我 发现 他的 这个 路径 是 不大可能 复制 的。 因为 他在 一个 非常 有 机缘 的 一个 时机 进 到 滴滴, 并且 参与 到 快车。 当时 还是 一个 从 0到1 的 项目 里。 他 能 得到 这个 机会, 并且 很 好的 把 团队 搭建 起来 了, 很 好的 把 当时 的 这个 产品 架构 搭建 起来。 这 中间 遇到 了 非常 多 的 一些 不确定性, 并且 每一个 点儿 踩 的 都 非常 准。 最后 他 得到 现在 的 这个 成绩, 他的 这个 经历 也 促成 了 他 能有 现在 这么 好的 一些 产品 的 认知 和 做 事情 的 经验。

但是 我 反过来 再去 看, 首先 在 网 约车 行业 不大 存在 这种 机会 了, 对 吧? 因为 网 约车 的 大战 其实 几年 前 都 尘埃落定 了。 那 这个 时候 你 可能 会说, 那你 应该 去 按照 这个 路径 去 复制 一条 在 其他 行业 的 路径。 比如说 现在 大家 说 o to o 已经 尘埃落定 了, 是不是 还有什么 其他 的 领域? 比如说 去做 区块 链, 比如说 去做 新能源 车, 比如说 去做 元 宇宙 等等等等。

但是 这 里面 又 存在 很强 的 不确定性。 比如说 你 根本 不知道 你 今天 加入 的 这个 公司, 到底 几年 后会 成为 滴滴 还是 成为 大黄蜂, 对 吧? 这个 时候 你们 大黄蜂 是什么? 这就 对了。 因为你 现在 如果 加入 了 一个 可能 看起来 还是 如日中天 的 公司, 过了 几年 之后, 可能 别人 也 不知道 这家 公司 到底 是 做什么? 它 就 消失 在 历史的尘埃 当中 了。

接下来 聊 什么 呢? 聊 一 聊 这种 应试 的 思维 和 我们 日常生活 真正 生活 里面 的 关系。 这 里面 有 三层, 第一层 是 想说 的 是 每个 人都 是 自己的 悉达多 体验 才能 知道 自己的 感受, 才能 知道 自己 想要 什么, 对 吧? 这 是一个 老生常谈 的 一个 问题 了, 但是 可能 很多人 没有 践行 它, 包括 我 之前 也没有 践行。 最近 关于 身 心灵 的 一些 体验 的 讨论 很多。 就是 因为 现在 大家 陆陆续续 发现 在 这种 互联网, 尤其 移动 互联网 的这 几年 的 侵蚀, 一下 都 迷失 了 自己。 大家 需要 重新 发现自己, 感受 自己。 这 是对 附近, 对 在 地 这些 概念 消失的 一种 抵抗, 我们 要 用 肉身 去 更多 地 感受 生活。

现在 的 现状 是什么 呢? 现状 就是 我们 被 大 数据 已经 绑架 了。 比如 我们 要 去 吃饭, 我们 并不是 像 以前 一样, 我们 溜 达到 一个 什么 店面, 就在 这家 店面 看起来 不错, 闻起来 挺 香, 我们 就 进去 尝一尝。 或者 哪个 朋友 介绍 推荐 说 我 之前 去 吃 过 还 不错 等等。

我们 现在 是看 什么 大众点评, 我们 要 看 评分, 而且 我们会 比对 的 非常 量化, 非常 数据 非常 细致。 我们 就 看 4.8 的, 一定 就 比 4.7 的 好。 同时 有 2个4.7 的 在 一块儿, 我们 尽量 去 吃 那个 4.78 的, 而 不是 去 吃 那个 4.72 的。 我们 看书 看电影, 我们 要 看 豆瓣 的 评分。 我们 看 一篇 内容, 不管 是 长 内容、 短 内容, 还是 我们 听 播客, 我们 要 看 阅读量、 收听 量、 点 赞 量、 评论 数 等等。

我们 评价 一个人, 我们 要 看 他 房子 买 在 了 哪个 小区, 他的 车 多少钱, 什么 牌子 的, 他 现在 的 工作 是什么, 他的 职位 是什么, 他的 年薪 是 多少。 我们 要 看 这个人 在 社交 媒体 上 的 发言 照片, 他的 好友 圈子 等等。 我们 要 看 各种各样 这种 互联网 赋予 的 一些 量化 的 数据, 我们 才能 认知 这些 事情。 我们 已经 丧失 了 肉身 去 感受 这些 的 能力 了。 当然 你可以 说 它 看起来 效率 确实 会 高 一些, 但 实际上 有 很多 时候 你 看到 的 都是 假的。 因为 大家 都 知道 这个 互联网 上 的 一些 信息 存在 太多 水分 了, 对 吧? 你可以 花钱买, 也有 很多 情绪化 的 东西, 也有 很多 不准确 的 东西。 另外 就是 不同 人的 判断 标准 等等 的 也都 很 不一样, 这 全都 不是你 自己的 体验。

反过来说, 我们 自己 也 变成 了 大 数据 的 一个 因子, 我们是 大 数据 棋盘 上 的 一个 棋子, 我们的 背景 被 简化 了, 平台 眼里 我们是 什么样 的 人, 我们 就 因为你 买 了 几次 在 淘宝 买 了 几次 东西, 因为你 在 哪个 商店 消费 了 几次。 因为你 平时 点 什么样 的 外卖, 什么 价位 的 外卖, 他们 就 会给 你 打什么 标签。 你是 中产, 还是 你是什么 价格 敏感型 的 用户, 还是 你是 男 的 是 女的, 你 收入 怎么样? 你是 一个 有 文化 的 还是 没 文化 的 等等, 全都 给你 打好 标签 了。 然后 再 开始 给你 投喂, 投喂 各种各样 的 内容, 投喂 各种 短 视频, 投喂 各种 文章, 投喂 你 点评 上 的 饭店, 投喂 微博 上面 的 内容, 各种 社区 里 的 内容, 全都 在 喂给 你, 让 你 变成 更 接近 能 准确 描述 的 那个 画像 的 人。 再往下 演变 就 很 可怕 了, 就是 我们的 自我 评价 也 变成 大 数据化 了, 对 吧?

我们 自己 去 追求 的, 我们 定义 自己 生活 的 就是 这些 东西 了。 比如说 他 把 我 定义 成 中产, 他 反复 给我 推 这些 东西, 别人 认知 我 都是 觉得 我应该 是 中产 的 这种 生活方式。 那 我 就要 在 大 数据 里 让 自己 成为 一个 像样 的 中产。 我 别人 给我 打了个 标签 是你 要 成功, 你 要 怎么样, 你是 老师 你 要 怎么样。 那你 就 往 大家 给你 安排 好的 这个 剧本 上去 走了。

你 变成 了 市场 里 的 一个 交易 的 一个 资源。 尤其是 我 举 个 例子, 比如说 人才市场, 比如说 职场 里面 这一点 就 尤其 明显。 你 会 发现 你 在 公司 眼里 或者 你 在 身边 所有 同事 眼里, 大家 都 会给 你 打 一个 非常 明确 的 标签。 就是你 做 过 哪些项目, 以及 你是 合作 什么。 比如 我 之前 找 工作, 因为我 有 供给 侧 的, 就 交易平台 里 供给 侧 的 这些 经验, 那 我 找 工作 就 更多 的 找 供给 侧 的 经验, 我也 非常 认同 这个 逻辑。 之前 比如说 我在 我 做 过 美甲 平台, 我 后来 去做 外卖 平台, 外卖 配送 平台。 然后 外卖 配送 平台 之后 去做 打车 平台, 我 都 是在 做 供给 侧, 那 这个 时候 我自己 就 也 给 自己 这个 定义 了, 我是 供给 侧 交易平台, 供给 侧 的 产品 经理。

另外 就 可能 因为我 之前 协作 上 确实 比较 吃力, 大家 就会 觉得 他是 一个 偏 思考 型 的, 他 能 思考 得到 很多 结论。 但是 他 不 擅长 那种 大型项目 去做 一些 协作 或者 做 一些 管理, 我自己 也会 这么 定义, 我 觉得 我 就 是不是 一个 很 擅长 的 管理者。 这些 都 是我 反复 给 自己 通过 别人 的 一些 评价 和 判断, 给 自己 贴 一些 标签。

现在 我 就 发现 这些 标签 好像 他 很难 定义 我自己 再去 思考 到底 是 什么样 的 人的 时候, 我 发现 也 不是 完全 通过 这些 标签 能够 定义 自己 的这 标签 还有 很多。 比如说 如果你 年收入 是 100万的话, 那 你为什么 还要 自己 做饭, 你 要么 出去 吃, 要么 就 叫 比较 好的 外卖。 你 如果 继续 有 1000万, 有 2000万, 你为什么 不买 保时捷? 为什么 还要 开 捷达? 如果你 有 一个亿, 你为什么 不买 大平 层, 或者说 甚至 在 郊外 买 一个 大 别墅? 这些 就是 表 标签。

当 这个 标签 打 好了 之后, 你 就 跟着 这个 标签 走。 这种 生活 你 会 发现 它 就是 前面 提到 的, 就是 套 数学公式, 套 物理公式 了。 理论上 这样 最 科学合理, 但是 它 就 没有 任何 体验 可言 了。 就像 我 最 开始 举 的 那个 例子, 你 算 出来 你 从 逻辑 推演 来看 不 买车 最 划算, 但是 你 买车 的 体验 就 跟 其他 70亿80亿 的 地球 人都 一样 吗? 那 不一样的, 你 可能 你 自己的 体验 就是 跟 别人 不一样。

王兴 之前 说过, 人人 都是 产品 经理, 产品 即 自己的 一生。 那 这就 跟 做 产品 一样, 生活 的 这个 游戏 里面, 生活 的 这个 产品 里面, 你 其实 就是你 自己的 用户。 但是 你 很有可能 根本 不知道 用户 需要 什么。 你就是 按照 这个 类型 的 产品 应该 做成 什么样 去 做了。 比如说 我 之前 去 大厂 待 过 一段时间, 那 这 段时间 在 很多人 看来, 可能 是 履历 上 比较 抹黑 的 一段 经历。

因为 这 里面 你 可能 没 做成 一个 什么 大 的 项目, 然后 待 的 时间 也 不是 特别 久。 但 对我来说 它是 非常 价值连城 的, 为什么呢? 因为我 在 这个 过程 当中, 我 就有 了 一个 很 重要 的 体验, 就是我 自己 知道 大厂 是 什么样 了, 我 去 对 大厂 七妹 了。 然后 同时 我自己 知道 自己 是不是 适合 大厂, 我 跟 大厂 之间 的 关系 到底是什么。

我 觉得 这 几个 月 的 经历 是 非常 宝贵 的这 就 好像 说 你到底 是 把 自己的 生活 或者说 自己的 职业 发展 看成 是一个 有限 游戏 还是 无线 游戏。 之前 王鑫 提到 而 大火 的 那本书, 有线 游戏、 无线 游戏。 你 如果 觉得 说 你的 游戏 是 玩 职场, 对 吧? 是在 大厂 里面 走 职业经理人 这条路, 那 这个 游戏 当然 有 它的 规则。 但 如果你 跳出 这个 规则 来, 你 不 看 这个 规则, 你看 的 是 我的生活 可能 有 更多 的 多样性。 我可以 把 这 段 经历 当成 是 一次 体验。 我 再去 别的 游戏 里 去 看, 这个 游戏 不 适合 我 OK, 这就是 更 像 一个 无限游戏, 所以 我不会 觉得 那段 经历 是 特别 浪费 的。

你 再 比如说 赚钱 这件 事儿, 赚钱 多 就是 好, 那 一般 意义 上 当然 是 好的。 但是 赚钱 这件 事情 很 复杂, 它 不是 一句 赚钱 越多越好 就能 说 清楚 的。 因为 不同 的 人 面临 的 境况 还是 前面 说 的, 他是 不一样的。 可能 有一个人 他 赚钱 比 你 容易 很多, 那 他 赚 到 那个 两样 的 钱 它 就 比 你 轻松 很多。 但是 你 要 赚 到 这个 数量 非常 高 的 一个 数量 的 钱, 你的 成本 是什么? 有没有 想 清楚 这件 事儿, 还是 说 你 就 觉得 挣到 那个 钱 就是 你的 人生目标, 这是 不一样的。

你 就 我自己 而言, 对 赚钱 这个 事儿 的 理解 也是 有一个 波动 的。 就是 之前 可能 觉得 确实 赚 的 越多越好。 但是 你 经历 过 那种 你 经历 过刚 开始 工作 可能 两年, 可能 两年 你的 工资 就 好几倍。 然后 再 过 几年 你的 工资 甚至 是 一开始 的 十倍 甚至 百倍 的 时候, 这个 时候 你 再 重新 看待 赚钱 这个 事儿, 你的 感觉 又 不太 一样 了。 所以 不是说 只 存在 一种 叙事 叫 赚钱 越多越好。

还有 包括 像 我自己 最近 这几年 在 思考 的, 有 很多 可能 体验 过 或者说 间接 体验 过, 会有 一些 感触 的 一些 点。 比如说 是不是真的 要 一个 大 别墅, 而且 雇 园丁 对 吧? 故 家丁 去 照顾 你 这个 家庭, 你 会 觉得 这 是一个 比较 有钱人 的 生活, 好像 很 舒适。 但是 就 我自己 而言, 我 体验 过, 因为我 之前 做 管理, 或者 包括 我 有的 时候 也会 请 保洁, 也会 请 一些 服务人员 来 提供 服务。 在 这个 过程中, 其实 我的感受 是 不好 的。 因为我 觉得 不是 不知道 是不是 因为 之前 从小 的 这种 经历 还是 怎么样, 有 哪些 触发 了 我 这个 心理 的 一个 机制, 就是我 我 其实 不太 喜欢 去 命令 去 要求 别人 的, 我 不太 喜欢 这种 状态, 这种 状态 其实 给 我的 带来 的 感觉 是 糟糕 的那 OK 我 就 把 这个 当成 了 一个 我 目标 里 的 一个 组成部分。 我的生活 目标 肯定 不是 要 完成 这个, 我的生活 目标 是要 努力 往 别的 方向 去。 那 他 可能 就 不是我 要 赚 到 多少 几千万 或者 上亿 去 买 一个 大 别墅, 雇 多少 人, 去 变成 一个 家族企业 或者 怎么样, 这就 不是 人生 追求 了。

所以 这些。 都 是在 这些年 的 体验 当中, 慢慢的 自己 有 更多 的 一些 认知, 你 自己 就能 把 自己的 目标 更 明确 了。 这个 是 一定 是在 过程中, 就像 前面 提到 的, 你 把 生活 当成 产品 之后, 它 一定 是在 这个 过程中 你 迭代 自己的 思考 方式, 迭代 自己 的对 目标 的 认知 去 认识到 的。

但是 这个 并 不是说 我在 提供 一个 非常 正确 的 答案, 而是 其实 每个 人的 答案 都 不一样。 你 不要 只 遵从 一种 叙事, 你 要 找到自己 的 这种 叙事, 然后 找到 之后 你 就 不会 特别 去 care 别人 的 评价 了。 比如说 像 我的 这种 叙事, 那 别人 比如说 你 还是 应该 多赚 点钱, 对 吧? 你 不 赚钱 应该 不大好, 或者说 你 应该 怎么样。 那 这个 时候 你 其实 不是 特别 care, 因为你 有了你 自己 体验 自己的 经验 来 说明 你 自己 比较 确信 的 你 想要 走 的 这条路。 那就 OK 了。 我们 再 回到 前面 说 的 那句话, 每个 人都 是 自己的 悉达多, 我 其实 非常 喜欢 这 句 话。 我 前段时间 刚 把 阿 卓 送给 我的 那 本 其他 都 看 完了, 而且 我 还 买 了 一本 送给 kiss, 包括 跟 少男 之前 也 经常 聊 这 本书, 就 这 本书。

一开始 悉达多 就 遇到 了 佛陀, 这个 佛陀 已经 是 大彻大悟, 而且 已经 在 教化 很多 他的 信众 的 这样 一个 状态。 他 提出来 了 很多 信条, 很多 道理, 这些 大家 都 非常 认同。 但是 悉达多 觉得 这 里面 存在 一个 矛盾, 就是你 讲 的 这些, 如果我 自己 没有 实践 的话, 我 怎么 认知 到? 所以 悉达多 才 开始 经历 自己的人生, 重新 去 体验 所有的 这些 不管 是 爱情, 不管 是 财富, 还是 各种各样 的 生活, 自己 工作。 所有的 这些 生活 的 片段 当中, 他 能 体验 出来 自己 对 生命, 对 生活 的 重新 认知。 这个 重新 认知 一定 是 基于 自己 非常 个人 的 经验 才能 得到 的。 所以 这 本书 它 其实 就 讲 了 这个 简单 的 道理, 就是 每个 人都 是 自己的 习 大度, 你 不要 向 别人 那儿 去 求真 去求 悟, 你 要 向 自己 去 求真 求 物。

这部分 我 用 悉达多 里 的 一段话 来做 个 结尾。 喜 达多 说 一个人 在 寻求 的 时候, 往往 只 注意 自己 正在 寻求 的 东西, 结果 发现 不了 任何 东西, 吸取 不到 任何 东西。 因为他 一 心想 着 自己 正在 寻求 的 东西, 因为他 有一个 目标, 他 已经 执着 在 自己的 目标 上了。 寻求 的 意思 是 设定 一个 目标, 而 发现 的 意思 是 自由、 包容 和 不 设立 目标。 你 也许 真的 是 一位 求道 者, 因为 在 你 向着 目标 不断 寻求 的 路上, 许许多多 就在 你 面前 的 东西 你 却 没有 发现。

接下来 说 下一个 想说 的 话题, 欢迎来到 荷兰。 这个 是我 之前 看到 的 梦魇 的 一篇 公众 号 文章, 文章 名 就 叫 欢迎来到 荷兰。 大家 可以 去 搜 一下, 这个 文章 讲 的 就是 一个 算是 寓言故事。

就 一个人 他 非常 想 去 意大利 旅行, 他 特别 喜欢 意大利, 或者说 他 特别 喜欢 听说 的 这种 意大利。 他 去 查 了 很多 游记, 他 去 做了 非常 多 的 准备。 结果 当 他 下飞机 的 时候, 别人 说 欢迎来到 荷兰, 这个 时候 他 就 懵 了, 我 为什么 来到 了 荷兰? 然后 他在 荷兰 不得已 就 待 了 一段时间, 但是 他 待 的这 段时间 是 完全 没有 旅游 的 心情 的, 因为 她 一直 想 的 就是 去 意大利 旅行。 她 在 惶恐、 在 不安、 在 痛苦、 悔恨 各个方面 的 负面 情绪 当中 度过 了 这 段时间。 而且 当 他 回去 之后, 他 会 一直 在 懊恼、 悔恨 和 痛苦 当中, 一直 去 反复 的 想起 这 段 回忆。

我们 再去 想 这件 事儿 的 时候, 就会 发现 这个 事情 滑稽 的 点 在于 荷兰 并不是 一个 比 意大利 差 很多 的 一个地方。 那边 也有 非常 美的 风景, 也有 非常 多 的 风土人情, 也可以 玩儿 和 体验 很多 东西。 但是 因为你 内 心里 有 太 强 的 执念 了, 你 一直 想 的 是 意大利, 那 这个 时候 你 就 错失 了 荷兰。 这 其实 是一个 非常 精妙 的 语言, 也是 刚才 提到 的, 如果 在 每一个 当下 的 时刻, 你 都 忘掉 了 当下, 那 其实 你 就 并没有 拥有 你 自己的 生活, 对 吧?

你 所有的 时间 都在 忧虑 和 纠结, 之前 和 之后 的 东西, 还是 要 关注 当下。 关注 当下 有 两个 维度, 第一个 是 时间 的 维度, 就 不要 瞻前顾后, 比如说 反复 去 想 以前 怎么样, 以前 做 的 那个 决策 错了, 我 上个月 做 的 决策 错了, 我 高考 的 志愿 报错 了, 我 要是 怎么样 就 好了。 我 错失 了 我 非常 喜欢 的 一个男孩 女孩儿 等等等等。 陷入 这个 做 过 错误 决策 的 漩涡 里面。 其实 你 去 想 自己 之前 的 决策, 肯定 也有 很多 是 正确 的。 但是 人的 心理 往往 就会 留下 这种 非常 重 的 痕迹, 就在 这些 错误 的 一些 决策 里面。

另外 一种 情况 就是你 反复 去 想 未来, 反复 去 想, 因为 现在 可能 做 错了 一些 什么 事情, 未来 就 会有 不 好的事情 发生。 比较 极端 的 情况 就是你 会 想 未来 会 死掉, 对 吧? 未来 会 面临 各种各样 坏 的 事情, 但 同样 的 你 未来 也会 发生 很多很多 好的事情。 上期 的 当口 其实 提到 这一点, 就 因为 随机性, 所以 未来 也有 很多 可 期 的 东西。 所以 你 如果 一直 在 这种 瞻前顾后, 一直 在 悔恨 和 对 未来 的 这种 担忧 当中 的话, 你 就 丧失 了 对 当下 这种 关注 了。

你 像 我 就 觉得 我 这几年 因为 在职 场 当中 的 各种各样 的 焦虑, 不管 是对 过去 可能 有些 决策 特别 担心 做 错的 焦虑, 还是 对 未来 一些 决策 的 焦虑, 我是 没有 办法 静下心来 享受 一些 文艺作品 的。 因为我 可能 没有 耐心 看 一 部长 作品, 就 看 的 过程 当中 我会 去 想 后天 那个 方案 怎么办, 大后天 跟 老板 的 会 怎么办, 或者说 上周 我 可能 在 老板 面前 说错 了 一句话 怎么办 等等。 这种 焦虑 是 导致 其实 你 所有的 在 非 工作 状态 下 的 生活 都 被 填满 了。 虽然 你 这个 时候 没 在 工作 的 语境 下, 但是 你 自己 脑子 已经 被 之前 和 之后 的 工作 给 拴住 了。 所以 现在 我 就 最近 没有 工作 了。 所以 再去 看 一些 好的 作品, 再去 听歌 看电影, 能 体验 到 可能 之前 不会 去 想到 的 这些 东西。 之前 可能 就 想要 一个 结论, 这个 电影 到底 在 表达 什么?

你 告诉我 两句话, 这 两句话 是 他 表达 的 内核 OK 我 就 知道 了。 但 这种 其实 还是 像 前面 说 的, 其实 你 只是 吸收 一个 二手 的 信息。 但是 当你 自己 亲身 的 感受, 这 里面 的 不管 是 画面 音效, 每 一句 台词, 每个 人物 表达 的 这些 内容, 包括 他的 表情 等等, 你 会 感觉到 很 不一样的 东西。 有有 很多 是 无法 言说 的, 包括 音乐。 耐得 下心 去 听 一些 古典音乐, 尤其 那种 非常 长 的 古典音乐, 你 能 感觉到 的 东西 也是 很 不一样的我 觉得 很多 时候 还是 要 调整 好 心态, 我也 并不 觉得 非得 离开 工作 状态 就 非得 辞职 才能 体验 这个。 我 觉得 在 工作 当中 也可以 调整 好 这种 状态, 但是 因为我 之前 心理素质 比较 差, 我 觉得 是啊 所以 这 是从 时间 维度 来看, 应该 关注 当下。 另外一个 就 是从 空间维度, 这个 关注 当下 的 意思 就是 关注 你 现在 实际 亲身 肉身 跟 这个世界 的 关系, 关注 附近, 关注 在 地 的 一些 东西, 感受 自己 所处 的 环境 和 空间。

因为 现在 互联网 给 我们 带来 的 这种, 我们 好像 总 觉得 有 一种 错觉 是 跟 世界 我们 有 非常 强 的 联系, 对 吧? 现在 阿富汗 的 事情 跟 我 好像 有关系, 特朗普 的 事情 跟 我 好像 也有 关系, 然后 英国 脱 欧 好像 也 跟 我 有关系, 天天 刷 微博 热评, 天天 刷 抖 音 的 一些 比较 热门 的 视频, 热火朝天 的。 然后 我们 感觉 我们 跟 世界 建立了 好像 是一个 良好 的 关系, 其实都没有 什么 关系, 这 都 是一个 单向 的 关系。 这个 关系 就是 所有的 东西 都在 表演, 他们 都在 表演。 他们 这些 信息 都是你 在 单方面 的 接收 他们的 信息, 你 并没有 施加 什么 影响, 你 并没有 参与 进去。 那 这件 事情 你 就 变成 了 你 在 你 其实 就是 看电视, 你就是 在 娱乐。 但是 你 总 觉得 你 自己的 生活 好像 跟 这个世界 产生 了 非常 强 的 联系, 其实 没什么 联系。

就像 前两天 看到 了 一个 大家 开玩笑 说 的 一句话, 就 你 如果 断 网 一天, 你 会 特别 焦虑, 特别 着急。 因为 当你 打开 手机, 你 会 发现 很多 信息, 很多 热点 你 都 不知道, 你 错过了 非常 多 东西, 吴亦凡 又 怎么样 了 等等。 但是 如果 断 网 一个月, 你 再 回来 看你 发现 你 什么 都 没错 过。 因为你 错过的 那些 东西, 过了 一个月 基本上 大家 也都 遗忘 了。 这些 信息 其实 并没有 让 你 跟 这个世界 关系 变得 更深。 所以说 从 空间维度 上 关注 当下 的 意思 就是 关注 你 身边 在 发生 什么, 你 周围 的 公园 在 发生 什么, 你 楼下 的 咖啡店 在 发生 什么, 附近 有没有 什么 好吃 的 地方, 你 多久 没 跟 身边 亲密 的 朋友 见面 了, 聊聊天, 大家 一起 散散步。 这 才是 可能 更 实际 的 跟 这个世界 建立 一些 联系。

说到 这个, 其实我 觉得 很 好的 一种 方式 就是 做 正念。 正念 之前 我 对 他的 印象 也 不是 特别 好, 因为他 经常 跟 冥想, 跟 一些 灵修 这些 东西 放在 一块儿, 对 吧? 你 会 感觉 这 好像 是 一些 挺 奇怪 的, 挺 奇葩 的 一些 洗脑 的 东西。 可能 是 一些 这种 传统 企业 的 组织文化 等等。 或者说 都 把 正念 说 成 我 前面 提到 的 面壁, 格物致知 这些 东西。 其实 后来 发现 证件 不是 这样的, 证件 就是 搞 明白 自己的 处境, 搞 明白 自己的 肢体, 自己的 五官 感受 和 自己的 思想, 这 其实 就是 佛学 的 实践。

我记得 我 读研 的 时候, 当时 就 背 过 心经、 眼耳鼻 舌 身 意色、 声 香味 触法 这 各种 五官 的 体验, 五官 的 感受。 其实 我们 现在 本来 大家 就 没有 这种 感受 的 训练, 我们 每每 个人 都 没 做 过 太多 这种 感受 的 训练。 再加上 现在 又是 一个 极致 追求 效率 的 一个 时代, 又是 极致 追求 快。 你 现在 看 抖 音 的 信息流 都是 十几秒, 回 下来 都 到 快 到 这种 程度 的 时候, 你 其实 没有时间 静下来 去 感受 你的 五官。 你 甚至 可能 天冷 了 你 都 忘了 换衣服, 因为你 着急 出门。 类似 于 今天 你 吃的 米粒 到底 香 不 香 你 也 不知道, 今天 阳光 好不好 你 也 不知道 等等等等。 这些 很 具体 的 感受, 他 才能 构成 你 关注 当下 的 一个 基础, 不然 你 怎么 关注 当下 呢? 所以 正面 大家 真的 都 可以 了解 一下, 正面 其实 是 入世 的 一种 方法, 而 不是 出事 的。

他 并 不是说 你 要 出家, 你 要在 寺里 住 个 十天 半个月, 而是 你 在 日常生活 里面 怎么 训练 自己 对 当下 你的 心情、 你 身边 的 空气、 你 看到 的 东西、 你 听到 的 声音 有 一些 更 个人 的 感受。 并且 基于 这些 你 去 更好 的 关注 当下。 字节 跳动 九 周年 的 时候, 张一鸣 就有 一个 演讲, 提到 这么 一段话, the power of now 重点 讲 人们 用 太多 时间 去 忧虑 未来 和 纠结 过去, 很少 时间 注意力 在 当下, 关注 当下 最 应该做 的 事、 当下 的 感受、 当下 的 判断。 我们 说 过去 是 动态 加速 的 一年, 我相信 很多人 有 很多 不同 的 担心。 但 可能 在 大家 担心 的 过程中, 时间、 精力 已经 消耗掉 了, 对于 更 重要 的 当下、 当前 要 做 的 事情 反而 可能 缺乏 关注, 或者 可能 在 对 损失、 犯错误 的 懊恼 中 又 错过了 新的 机会。

话说回来, 关注 当下 的 感受, 是不是 就是 阿 Q 精神, 就是 不 奋斗, 就是 躺平。 那 肯定 也 不是。 有时候 我们 确实 能 看到 一些 不 喜欢 的 人 赚 到 很多 钱, 或者 看到 一些 不 认同 的 事情 还在 持续 发生, 看到 这个世界 很 荒诞 的 一面, 发现 很多 东西 都 没有 意义, 我们的生活 随机性 太 强 了 等等等等, 但是 这些 都 不是 变得 平庸 的 理由, 这个世界 本来 就是这样, 它 随机性 就是 很强, 荒诞 性 就是 很强, 但是 如果我们 认清 这些 之后, 重新 变得 更有 力量, 那 这 才是 更有意义 的 生活。 归根结底 我们 还是 要 让 这个世界 的 熵变 小 一点。

然后 这个 是 之前 我 跟 猫 祝 聊到 他 提到 的 一句话, 我 觉得 也 挺 有 感触。 虽然 这个 说 的 非常 大, 因为 这个 宇宙 是在 一个 熵增 的 过程 当中, 所有人 你 如果 躺平, 你 如果 完全 满足 你的 生理 诉求, 你 就 吃 好的 喝 好的, 什么 都 不想。 其实 这些 都 是在 一个 熵增 的 过程 当中。 因为 这个 是 最 容易 的 事情, 这个 是 最最 无序、 最 随意、 最 自由的 一种 状态。 但是 实际上 我们 想做 的 事情 还是 让 这个世界 更 有趣 一点, 更 让 商 减少 一些。 对, 这 是一个 虽然 这个 听起来 是一个 很大 的 事情, 但是 我 觉得 是对 关注 当下 的 一个 比较 好的 注解。 就 关注 当下, 让 自己的 生活 变 好 一点点。 如果 有心力 的话, 再 让 这个世界 变 好 一点点。

最近 在 独家 庙, 他 虽然 被 称为 荒诞主义 的 一个 代言人, 但是 他 并 不是说 大家 理解 完 荒诞 之后 就 去 自杀, 就 去 逃避。 他 提到 的 对待 荒诞 的 方法 是 对抗, 就是 把 自己 当下 的 事情 多好。 你 像 西西弗斯, 看似 是在 做 无用 的 事情, 就像 我们 每个人 生活的意义, 你 其实 可以 被 解构, 可以 被 消解 掉 的。 你 多 问 几个 为什么 就 被 消解 掉了, 你 做 这些 有什么 意义, 反正 早晚 会 死, 对 吧? 你 每天 睡觉 就是 这么 大 的 一个地方, 你 每天 吃饭 也 不就是 几斗 米, 不就是 这样 怎么样, 不就是 什么什么, 就 很 容易 消解 掉。

但是 西西弗 还是 像 英雄 一样的 人物, 因为他 掌握 了 自己的 命运。 你 要 掌握 自己的 生活, 而 不是 放任 和 放弃 掉 自己的 生活。 这 其实 还是 中间 有一个 微妙 的 区别。 所以 你 只要 掌握 了 自己的 生活, 每个 人都 可以 是 英雄。

西服 神话 这 本书 最后 这 段 实在是 太美 了, 我 摘取 在 这儿, 然后 念 给 你听 一下。 西西弗, 沉默的 喜悦 全 在于 此。 他的 命运 是 属于 他的, 岩石 是 他的 东西。 同样 荒诞, 人 在 静观 自身 的 烦忧 时, 把 所有 偶像 的 嘴 全 堵 上了, 宇宙 突然 恢复 寂静, 无数 细微 的 惊叹声 从 大地 升起, 无意识 的 隐秘 的 呼唤, 歌词、 人物 的 催促, 都是 不可缺少 的 反面 和 胜利 的 代价。 没有 不 带 阴影 的 阳光, 必须 认识 黑夜。 荒诞 人 说 对于 是 孜孜以求, 努力 不懈。 如果说 有什么 个人 命运, 那 也 不存在 什么 高高在上 的 命运, 或 至少 存在 一种 荒诞 人 断定 的 命运, 那 就是 命中注定 的 命运, 令人 轻蔑 的 命运。 至于 其他, 他 知道 他是 自己 岁月 的 主人。

在 反攻 审视 自己 生命 的 时刻, 西西弗 再次 来到 岩石 跟前, 静观 一系列 没有 联系 的 行动。 这些 行动 变成 了 他的 命运, 由 他 自己 创造 的, 在 他 记忆 的 注视 下 善始善终, 并 很快 以 他的 死 来 盖棺定论。 就这样, 他 确信 一切 人世 皆 有人 的 根源, 就像 渴望 光明 并 知道 黑夜 无 尽头 的 盲人 永远 在 前进, 岩石 照旧 滚动。 我 让 西西弗 留在 山下, 让 世人 永远 看得见 他的 负荷。 然而, 西西弗 却 以 否认 诸神 和 推举 岩石 这一 至高无上 的 忠诚 来 被 人 警示, 他 也 断定 一切 皆 善, 他 觉得 这个 从 没有 救世主 的 世界 既非 不毛之地, 一飞 渺不足道。 那 岩石 的 每个 犀利, 那 黑暗 笼罩 的 大山, 每 道 矿物 的 光芒, 都 成了 他 一人 世界 的 组成部分。 攀登 山顶 的 拼搏 本身 足以 充实 一颗 人心。 应当 想象, 西西弗 是 幸福 的。

苏轼 在广东 惠州 被贬 的 时候, 他 写 了 一篇 记游松风亭, 这 里面 有 这么 一段, 虞 常 寓居 惠州 嘉佑 寺, 纵步 松风亭 下 足力 疲乏, 思域 就 林 芷 昔 仰望 庭雨, 正在 默默 意味 如何 得到。 意思 就是说, 我 曾经 在 惠州 嘉佑 寺 住, 快步 行走 要 去 送 枫亭, 但 走 的 太 累了, 就 想 在 这边 休息。 但是 抬头 看 那个 亭子, 还 离 得 非常 远, 那 这 怎么办 呢? 良久, 忽 曰, 此间 有什么 歇 不得 处。 由是 如 挂钩 之 鱼, 忽 得 解脱。 若 人物 此 虽 兵阵 相接, 鼓声 如 雷霆, 进 则 死敌, 退 则 死法, 当 那么 时 也 不妨 熟 歇。 就 过了 会儿, 忽然 说, 这个 地方 有什么 休息 不得 的 呢? 于是 就像 脱钩 之 鱼 忽 得 解脱 一样。

如果 人 领悟到 了 这个, 虽然 马上 就要 打仗 了, 虽然 鼓声 像 雷霆 一样, 但是 往前走 去 见 敌人 也是 死, 往后 当 逃兵 最后 也是 死。 那 如果 想到 这个, 也 不妨 就在 这儿 好好 睡一觉, 希望 你我 也都 能 成为 一条 脱钩 的 鱼。 最后 结尾 放 一首 我自己 从 我的 黑胶唱片 机 里 录 出来 的 声音。

我 最近 买 了 一个 黑胶唱片 机, 因为 感觉 黑胶 就是 那种 其实 你 从 经济 上 来说, 或者 理性分析 上 来说, 它 可能 很难 提供 让 电子音乐 带来 的 更 准确 的 音乐 体验。 因为 它 肯定 还是 有 损耗 的, 它 还是 模拟 的 信号。 但是 黑胶 会给 你 一种 你 拥有 了 音乐 的 这种 错觉, 我 还是 很喜欢 这种 错觉 的。 就 当你 拿到 这 一盘 黑胶 的 时候, 你 会 觉得 好像 你 拥有 了 它。 这个 在 小的 时候 我们 还是 有的, 你 那个 时候 买 磁带, 但是 现在 你 听歌 其实 你是 一种 租借 的 感觉, 他 只是 你的 客人, 你 并没有 拥有 这些 音乐, 那 黑胶 就 可能 能 给你 这种 已经 拥有 他们的 错觉 了。 你 这首歌 是什么 呢?

有人 曾经 访问 日籍 指挥家 小泽征尔, 请 他 推荐 一首 古典音乐 的 入门 曲。 他说, 那就 听听 这 首 just a joy of month every。 如果 听 过 两三遍 依旧 无法 对他 产生共鸣, 那么 你 大 可以 放弃 欣赏 古典音乐。 这 是在 日本 索尼 录制 的 一张 黑胶唱片, 放 出来 的 音乐 是 巴赫 的 编号 147 joy joy of my desire, 来自 1973年 的 声音, 我们 来 听 一下。

欢迎 在 小宇宙、 喜马拉雅、 网易 云 音乐、 苹果 播客 等 各 大 音频 平台 订阅 收听 三 五环。 如果 你喜欢 三 五环 的话, 也 欢迎 在 苹果 播客 留下 你 宝贵 的 五星 好评。 感谢, 我们 下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