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十三最早接触互联网是在1996年,当时他刚进入中国科技大学读大一,通过学校周边的网吧接触了互联网。当时的网吧收费是六块钱一个小时,他和同学凑钱体验了一个小时。
姬十三认为Vision Pro提供了其他设备无法获得的体验,带来了全新的情绪感受。他曾在使用Vision Pro时记录家庭场景,想象未来这些内容会变成3D空间感的视频,感动到流泪。然而,由于设备内容较少,过去半年里他很少使用。
姬十三认为BBS时代的社区氛围类似于校内的大社区,按学校划分兴趣小组,用户可以在其中读书、踢球、交友。他提到BBS的内容分发效率低,但社区氛围平等,每个人都能发声。
姬十三认为,早期互联网缺乏商业化基因,用户行为多为非商业化。如今,几乎所有互联网行为都可以被量化和商业化,流量意味着收入和变现。这种变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姬十三通过接触新平台和社群来对抗中年化,例如今年开始玩小红书,试图了解年轻人在社交和生活中的新方式。他认为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是避免老化的关键。
姬十三认为,现在的网红和创作者分化严重。一些网红不需要创作内容,只需展示生活或直播,而创作者则专注于内容生产。他指出,虽然绝对数量上能养活自己的网红比以前多,但成名的比例却大大降低。
姬十三强调,内容创作需要真诚和热情。如果创作者缺乏动力或兴趣,内容很难长久。他认为,内容创作不应仅仅为了流量或变现,而应保持对内容的热情和表达欲。
姬十三期待未来内容平台能够重构信息链接方式,尤其是在AI技术的推动下。他认为,现有的主流平台如抖音、小红书等已经存在十年,信息结构没有发生巨大变化,未来有机会通过新技术重新定义互联网。
嘉宾|姬十三,果壳网创始人兼 CEO,科学松鼠会创始人
主播|刘飞,内容创作者,产品经理
本期节目邀请到了姬十三,他是时代互联网内容生态的亲历者,从最早的 BBS 写作,到创办科学松鼠会,再到果壳网,算是多年的内容创作者、创业者。近些年他更多退居幕后,关注创业投资,也依然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好奇。这期,我们讨论了从长文创作到短视频的内容形态变迁,以及一些中年人的回忆杀。希望这期节目能给在巨变中面临这些困惑的「中年」朋友带来一些启发。
内容索引
01:19) Part1 互联网内容的变迁
早期互联网的体验:从网吧到 BBS,再到博客和社交媒体
内容形式的演变:长文到短视频,社区氛围的变化
互联网内容消费的大众化与商业化
13:44) Part2 个人创作旅程与反思
从博客到播客:创作形式的转变与个人表达的坚持
创作动力的变化:兴趣驱动与职业化创作的平衡
对年轻创作者的观察与思考
27:09) Part3 中年互联网人的思考
对互联网中年化的看法:怀念与接受新变化
抗拒中年化的方法:接触新平台与新社群
对未来内容平台的期待与展望
52:39) Part4 内容创作的现状与未来
网红与创作者的分化:内容创作的门槛与生态变化
内容创作的社交价值:作为社交货币的创作动机
内容创作的可持续性:真诚与热情的重要性
制作人:严格
片头:Where Are You Going (Live) - 海龟先生
片尾:历险 - 藥倦
相关
本期 shownotes 由「播记」生成,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 、网易云音乐、Spotify 或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感谢!
商务合作&嘉宾自荐,请加微信:wocaishiliufei
封面图片由 Midjourney 生成,版权所有©️三五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