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听三五环 我是刘飞这期节目是跟沈帅播的串台我跟沈帅播 波波老师我们聊了聊 AI 时代到来之后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作为一个科技媒体观察者的一些观察 一些思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因为这一期节目是波波老师邀请我制作的一期节目所以主要是我在聊那未来有机会也会邀请
沈帅波老师来三五环让他多讲一讲先话不多说我们直接进入今天的主题了今天这一期节目我们一定要来讲一讲在 AI 的时代下我们普通人以及内容创作者绝大多数的号称要即将被淘汰的白领到底该怎么来面对因为他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并重塑着
文字行业和用脑的行业那么尤其对于我们自媒体人来说白领来说更是站在了这场变革的风暴之中那么听播客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我的朋友刘飞是一位在自媒体领域有着独特见解和丰富实战经验的资深玩家所以我们这一期节目已经迫不及待地奔赴杭州来和他进行一个交流欢迎好
欢迎波波老师来杭州丽林最近杭州也挺火的大家都在聊杭州是一个营商不错的一个环境而且 DeepSick 也是在杭州出现的现在真的是变化很快 AI 对大家的影响最近确实一直在关注所以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其实我特别特别好奇的一个话题就是说你的节目里有大量的这种
硬核内容比如说这一期就讲半导体的前世今生比如说我也想搞一期半导体前世今生我感觉要花很多人力很多时间好几个人搞老半天才可能做完但是我感觉你的更新无论更新速度更新频次内容的广度很快你有什么方法论和秘诀吗
最关键的可能还是得下苦功夫我们在做班达铁搜材料的时候其实确实要花很多时间去做资料的整理和搜集刚开始做班达铁的时候因为没多少关注所以刚开始的那些资料其实都比较
随意一些就有的时候就直接引用自媒体的一些内容了但是后来发现真是不太靠谱因为基本上就是以讹传讹然后传到这已经不知道润色了多少多少遍了它其实内容都是呃
不真实的所以后来在搜资料上花的功夫跟写内容花的功夫也差不多了以前可能搜资料比较简单你就随便搜一搜就都出来了但是现在可能会花更多精力去搜集比如说当事人或者说在当时时代记录的比较有权威性的出版物然后以及说各种各样的论文这种比较有权威的至少是有一些 title 的人写的文章
才能包括当然还有很多就是知识性的内容再去像维基百科或者其他的这些资料库里去做搜集其实花了很多功夫在整理这些内容所以今天聊的 AI 对我们内容创作的影响我觉得有一点很重要的就是在搜集资料上在变得越来越便利
但是依然还是要花大量的时间去甄别因为他会编他会有对真是有很多幻觉就是你问一些东西他会给你编译说他说这篇文章特别好这本书特别好你可以去看一看说了半天没有
它就是会出现这样一个情况但是在一些知识串联就像刚才说的可能它能帮你做很多这种补充的就说你可以往这个方向去找一找它不一定能直接给你这本书但是这个方向你去找确实就能找到比较合适的书其实后面花的很多精力都是在做这种大量的资料整合上我在做的时候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下个星期你就要答辩了
你这半年啥都没干天天在宿舍打游戏了你的导师下周就要看你的论文了你这个论文的标题就是这个你接下来该怎么做你可能把各种资料你做的是一个综述
类型的论文你就把这些资料怎么整合到一块去这么写对花了很多功夫是在这两块对搜资料和整理你作为这么一期硬核的要多少时间呢前前后后通常来说是两个工作日吧然后稍微麻烦一点的选题你像比如说人工智能的选题
因为概念特别多知识稍微复杂一些可能要花三四个工作日这说的工作日可能就是这一整天啥都不干就是在写这个稿子那三四天就相当于得有个三四十个小时对就是差不多这么一个概念那你觉得这里面 AI 给你提速了多少呢如果最初没有 AI 的时候是不是这就像七八天那也没有那也没有 AI 目前来说我
直观感觉上可能提速主要是在前面资料整理上因为本身我们又不是一个新闻节目如果我们是一个新闻通讯节目我们其实可以让 AI 直接产出了直接输出文本了但我们本身表达上有很多个人风格所以表达这一环节他参与不了太多他只是给一些观点启发更多的是在前置的这些步骤上更多的搜集资料其实能节约的时间在整个制作过程当中
我估计是 20%左右对差不多这么一个量级就相当于少了半天到一天你现在这个团队都是通过合作来完成是吗不雇佣员工
对而且随着现在这个 AI 的变化我感觉更不需要了而且这个之前的决策是对的你像我很多做自媒体的朋友你肯定身边有很多是有携手的嘛所谓对就是你把控主题创意对他去写写完之后你指挥他去改然后
后面可能这个工种会越来越没有需求是以前大家认为说他写 80 分的东西我来帮他改成 100 分的来提高整体产能对现在最可怕的事情就是那个 80 分的被替代掉了对有时候你发现自己查一查自己问
Kimi 问 DeepSeek 的结论比他写了半天还好一点对这个就是对大家是挺大的一个挑战是一个哲思就是说 AI 现在的进步这个指数级的对吧有很多功能在去年我们觉得还是很难直接应用无论是模拟人的声音对吧思考推理那么现在无论这哪个维度
他的进步都是神速的在这一年之内包括马斯克认为 99%的人可能以后都没有工作不需要工作拿个 stiva 然后 AI 来创造绝大多数的价值但我觉得这个可能对于澳大利亚人来说他可以接受因为他本来就很本来就是躺着的但对于一生奋斗的一生关键的
我命由我不由天的中国哪吒们和深宫豹们深小豹们我觉得这个很难接受起码从情感上
就很难接受那你是怎么看待这个事情的我觉得首先马斯克他自己的视角包括现在很多在做 AI 创业或者说我们叫所谓 AI 领域的一些领军人物一些科技领袖们他们本身的出身和他们的人生经历和大部分普通人是不一样的你像马斯克他是一个 ego 无比巨大的人他想去火星对吧他代表的是我对全人类要有责任感
然后他的视角和价值观又是建立在他是一个非常精英视角的基础上精英视角其实听起来我们说精英是个好词但是他很容易就变成一种罔顾大部分人的需求和普通老百姓的想法的这么一种你就是说法西斯他也是个精英视角对吧他认为世界上不应该有低种性的不应该有低等的人群他其实很容易就会变成另一种
比较反社会的或者怎么样的想法所以他其实是从精英视角出发去做这个事情当然我们可以说新领域的创新是需要有精英去牵头的需要有精英去领导的但是他最后落到所有人身上的时候他会是什么境况这个我觉得真不一定是像
他们说的一样另外就是像现在我们说的 AI 已经能完成很多大量的工作了但是这些工作还是像大家讲的一样它依然是在文本上或者说哪怕是多幅媒体它其实是在信息上是在线上做大量的工作它不是说线下能帮那它也不能帮我们种地你说未来机器人去种地那机器人本身又是另一个行业它的发展现在还在进行当中
我觉得肯定没有那么快但是现在我遇到危机感的就像刚才波波老师说的可能还是一些脑力工作者尤其我看最近的新闻在不断的报道海外的程序员的危机感会更强他们的很多公司像海外拥抱这种新科技或者新工具的
这个心态是更开放的所以他们很多程序员面临的危机会更大因为写代码这个事是个确定性非常强的事它比内容创作确定性还要强内容创作还有一些创意还有一些可能需要有差异化的地方那代码是你越跟别人一样越好它都是跟数学一样精确的东西所以会在某些领域快速的落地但是你说真的到 90%以上的人都不用干活了那我觉得是还是个猴年马月的事儿
那你现在的自己的内容创作你觉得对比就过去的一年的变化 AI 的占比正在提高吗非常显著在提升像 ChadGBT 3.5 刚出来的时候那个时候 AI 浪潮之后大家都很兴奋觉得它能表现出来好像能通过图灵测试了
都很兴奋但是后来就发现可能在别的一些领域比如说一些学生老师爱用或者说一些专业领域他做知识检索或者知识整理挺好的但是内容创作的时候就发现你搜出来的知识很多都不对对吧然后有大量的幻觉就是幻觉是个专有名词就是他会编造事实
然后以及说博伯老师肯定也知道他当时输出的这些内容是完全不可用的他用着力的模仿你看起来好像是那么回事但是你仔细一看你没法直接贴上去的贴上去之后就所谓的 AI 感很重不管是文本还是图片但是过了一两年之后到现在不管是 GDP 有 O1 模型了不管是 Cloud 还是说现在 DeepSeek
你在拿到的结果首先知识检索上它非常管用它能搜到很多你之前可能想不到的一些知识它能做一些串联以及它能提观点和洞察这些观点和洞察很多时候是特别有启发的之前那些你就看你让一个普通大学生甚至高中生来写作文他也能写个插布林但是现在它确实有洞察了
另外就是它的表述上有的时候已经能够达到当然不能达到直接输出的程度但是已经能达到帮你修订或者说他出的内容你去润色一下就能用到这个地步每一个环节都在快速的提升这个速度还是挺吓人的你感觉 AI-TN 对你是帮助大于威胁还是威胁大于帮助从我之前的
从业经历或者我之前做内容的感受来说就有变化来你必须得拥抱变化你得先看这是什么变化然后看这个变化对你来说你能参与进去多少能对你产生什么帮助你可能只能从这个角度去想因为你一直想它的威胁好像也没什么别的办法对吧因为你们的节目虽然很硬核但是很生动有趣我特别想知道的是
这种生动有趣的梗你是录的时候即兴的还是说你是前期有什么搞笑的艺术设计的其实应该一多半还是设计的我在写稿的过程当中发现也会有些迭代就刚开始会硬塞一些各种各样的梗后来会慢慢地把自己想象成一个
编剧其实你是在讲故事尤其是故事情节多的这些故事里面你还是能在里面加一些有意思的桥段有意思的剧情就有点像你在做一个电影编剧一样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挺充满乐趣的你其实是虽然看起来大家会觉得说都是讲故事那有什么区别其实讲故事的方式
在中间做的多了之后还是会发现有很多这种乐趣另外就是有一些梗因为我们现在还是强制要求捧梗就是因为每一次我们是轮流助讲每一次助讲人不一样另一个人是完全盲听的他甚至在听之前都不知道今天要讲什么第一遍是吧对所以他的反应是特别真实的然后在这种真实的反应当中他又会有一些新的笑料和新的梗
不然的话你像如果你把捧根的内容都写进去其实是一个表演状态又不太一样就是另外一种方式所以可能百分之六七十是之前设计过的这种桥段这种剧情有一些好玩的人物的表达
还有一部分就是那种临场的发挥尤其是跟捧根的化学反应其实你现在的模式我们就叫做对吧当下最流行的词叫一人公司对差不多吧我们对班达铁算上我搭档就两人公司一人两人过去大家都觉得这个叫个体户对吧就是这个生意是做不大的也做不好对吧一定要有团队其实我觉得这个是对于
那个年代上过一些商学课的人是有一点思想刚硬的根深蒂固的一个对觉得一个人没有办法解决很多问题我相信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一定是有个决策过程你当时是怎么决策的什么依据让你说我就选择不要去管很多人我自己来干一个是呃
我之前一直是做互联网从业者做了很多年产品经理在这之前是学计算机接触互联网也比较早了专业是计算机所以对于杠杆这个概念的认知从那个时候就有很多不同因为像你前面说的商学院这种认知是因为在过去其实信息时代之前所有人能积累资本能积累杠杆的方式基本上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力杠杆
劳动力杠杆就是你通过别人通过团队通过一个队伍甚至一个更大的公司去完成一件事情这样你的杠杆是最高的只有这一个办法那个时候但是在互联网出现之后首先出现的一个杠杆就是代码或者说产品
那个时候身边就有很多那个所谓在在水面之下的一些朋友比如说有一个朋友他写的是一个 VPN 的工具卖比如说 68 块钱他当时已经做到全球第一了那他其实自己通过一个工具嗯
通过这么一个巨大的杠杆它也有很多机缘的成分各种意外但是它确实已经财富自由了这种杠杆之前是想象不到的它就一个人创造了这么大的财富包括在后来我们看到的互联网公司当然互联网公司越做越大之后它又有很大的劳动力杠杆的加持但是实际上杠杆在代码
就是产品背后都是代码嘛就是技术嘛这个技术在代码基础上的这个产品它的杠杆变得非常高那个时候我自己内心就多出来的一个思想刚硬了然后再到后来我副业也好叫那个爱好也好一直在写内容就发现内容的杠杆也非常高我身边有像像半佛这样的或者其他的有一些
做自媒体的朋友也是一个非常小的团队甚至就一个人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他的收入比自己的工资多上好多倍这种杠杆也让我意识到也有这样的杠杆所以我其实一开始对劳动力杠杆没有那么大的就觉得这是唯一的一种撬动杠杆的方法并不是说这个事情不想做大而是发现好像用
内容用代码用产品这样的杠杆一样能撬动一个比较大的机会这个是在之前就一直在迭代或者有的一个观念但后来看纳瓦尔堡点就对应上了他讲的就是现在普通人最大的杠杆其实已经是代码和内容了
劳动力杠杆会变得没有那么性感因为你要付出的成本会比前两个要要少很多那你像现在 AI 来了之后这两个杠杆又变得更大了或者说这两个门槛变得更低了你就说内容大家觉得这个以前可能还还有还觉得门槛低一点但是代码这个门槛大家一直觉得是相对高的嘛你得学写代码嘛那现在写代码可能
随着迭代也不需要学了你只需要做基础的创意你像之前三五环我聊的小猫补光灯的作者花生他之前是做产品运营的他是完全不懂代码的他花了半年时间去学习写代码以及用 AI 的工具他就把 APP 写出来了这种杠杆未来会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因为我是完全不懂写代码所以我对这个领域非常陌生而且
就有巨大的信息差所以我特别我相信我们有很多听众也是这样的所以我想问几个可能对于你作为资深产品经历比较陌生的比较觉得低优的一些问题就是说
现在 AI 写的代码它能达到人类杭州这个地方过去几万块工资的写代码的人的水准其实写代码和做内容创作非常像它不是替代了一个完整的人它是替代了一个完整的工具你可以这么理解比如说我们说内容创作你让现在 AI 去做一个
能够日常输出文章的他可能做不到他没法替代小编但是他可能能替代小编里面一个工序就是这个工序就是整合内容那最后这一步可能还是需要人去完成写单码也是类似的
现在你像用 cursor 包括用其他的这些 AI 的工具它能帮你完成大量基础的工作就是你说帮我写个东西出来然后它就写出来了然后你去再指挥它你说你这个地方写的好像跟我想象的实现不太一样你再改一改然后你这个实现的是不是不对你去指挥它但是这中间可能也要有一些代码基础你才能掌控好它 OK
就有点像内容创作一样你很难想象一个对内容完全没有感觉的一个人你可以没文笔这个没关系 AI 它可能有一些文笔但是你得有感觉你得知道最后呈现什么是好的是对的那你再最后指挥一下它
所以实际上比如说能对标什么样的程序员其实他如果对标的是这样的工种的话他能产生的杠杆也是巨大的你可以用 AI 去完成大量的程序员的工作其实比雇佣一个小团队你的成本要低特别多上一个时代是我们说超级 APP 的时代也是 APP 创业的时代就是移动互联网代表的
包括我去很多我们的客户传统的公司他跟我们说今年我花了一个亿我们做数字化转型资产就是你看这 300 个程序员都是我的资产对吧他跟你说一个亿然后每年一发财报股价就跌就是说
他确实也花了一个亿但是数字化转型也差强人意虽然那 300 个人都在所以是不是我们可以理解为今天你拥有大量程序员已经不一定是你的资产了然后这 300 程序员如果一个懂行的人懂 AI 的人是不是可能 50 个就能干这 300 个人的活了
对对对未来可能就是就是会变成这样甚至未来之前跟很多朋友聊就是
产品经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或者说既懂技术又懂产品的人会变得很重要之前我们说这两个工种是完全隔离的甚至说在很多段子里不共戴天产品提需求提的傻气需求程序员不想完成但未来会是你既会写一部分代码但大部分代码是 AI 去完成的你可能能有一些基础的技术认知你比如说像波罗老师你可能因为对
代码对语言不太了解你是很难现在就上手的直接写出一个东西因为你只能跟他说你给我写个淘宝出来但是他没法下手对吧 AA 也没法下手什么叫写个淘宝出来但是你说我要写一个购物车这个购物车里有什么流程一二三四五你能把这个东西捋清楚那接下来你就能把这个东西写出来了其实就还是说你的指挥你是不是一个专业的导演嗯
现在我们越来越像导演而不是需要一个全站的一个工程师也好全站的一个产品也好全站一个内容创作者不需要但是你需要是一个懂行的导演你不能说什么都不懂就去指挥说你们演你们演出个好电影演不出来对不对所以我可以这么理解就是说以后一个人就是一个 CEO 就是一个主编
就是一个产品经理加一个程序员组成的产品团队了所以其实个体的能力在你有大框架和大思考的和组织能力的情况下是在 AI 时代是会加上更多杠杆的对然后当你把自己物化成一个工具的时候其实你
跟一个不可挑战的东西在挑战对吧对其实最后就是会变成大家就比成本因为现在 AI 也有成本的就 AI 的成本我们现在感知不太到是因为这些大厂都还在竞争所以会
你比如说你说 DeepSick 是开源的那不就免费的吗但实际上你在用腾讯也好就是会员不是也接了吗微信也接了这些接了之后它是需要有服务器成本的吧它是需要有这种使用成本的这些成本都是在的最后其实就比的是如果你做的是跟 AI 完全相似的事情你做的就是跟 AI 比谁便宜就是我招一个 AI 便宜还是招一个人便宜这里面其实还有很多
潜在成本的就是 AI 更听话 AI 可以 24 小时工作人不行 AI 不需要交社保所以这个就会变成比如说你像现在有一些 AI 代码的写代码的工具也挺贵的一个月要几千块钱人民币你看见了好像也挺贵的但是你这么算起来比招一个几千块钱的程序员要便宜很多其实所以最后如果只做这种同质化的工作或者说
基础劳动力的工作还是确实挺危险的因为你做了很多 AI 相关的话题的长内容你能跟大家讲一讲就是有一些常识之外的令你震撼的观念吗我觉得最震撼的到现在还是从大模型里能涌现出
智能来就是我们基本上公认的智能还不是说有一部分人说他就是智能而是我们都感觉这个 AI 甚至他完全能通过图灵测试甚至涌现出来一些人不具备的那种聪明才智对吧但实际上他就是从大模型里去用猜词的方式一个字一个字的蹦出来的但是他这么蹦出来的字居然已经能涌现出来
智能这件事是很神奇的为什么神奇呢因为你像我其实读研的时候正好读的就是 NRP 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是现在那个大模型的一个基础的技术或者基础的理论就是你做统计你把这些词儿
所有的这些知识你能收集到的这些文章这些信息对在一块你做统计这个统计其实就跟我们日常说的统计是一个意思就是你看这个词出现之后下一个词再出现的概率哪个最高你就去从那个所有的文章所有的词里找一些大致的统计模型统计逻辑最后它就一个字一个字的蹦
当之前没有涌现出来智能然后 OpenAI 是通过大力出奇迹我就把所有的算力所有的数据都对在一块到你完全没法拆解逻辑的基础上如果说一个小的统计我们还能看逻辑现在都是黑盒你不知道他怎么猜出这两个词就是这个的但他就能猜出来这样的一个逻辑然后这样的智能在像 3.5 的时候就一两年前的时候
我们还会感觉他只是假装聪明他只是假装好像有逻辑但是 DeepSick 让大家又看到说他真的有智能他真的连推理都能完成因为之前大家想的是好像他
这种统计逻辑它其实能产生的无非就是假装是好像有逻辑的假装有逻辑的是因为他参考的文章本来是有逻辑的所以他假装有逻辑所以之前大家测试的时候都会反复用数学题用物理题用这些很讲逻辑的课题去让 AI 回答 AI 回答的都不好准确率一般都在 50%以下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DeepSeq 它能做到的 70%的准确率甚至更高在有的垂直领域甚至更高它涌现出来非常强的推理的特性这个时候
很多人都在聊一个哲学问题了人到底是不是真的讲逻辑的人是不是真的有智能的我们自己比较骄傲的一点是人是能讲推理的我们能去研究很严谨的数学逻辑 哲学逻辑我们能做大量的思考 AI 它是不能思考的 AI 只是猜词但是现在发现它通过猜词它已经涌现出来跟人一样的思考
这个时候就要反思是不是人脑也是个统计模型人脑是不是我们现在所谓的智能是不是我们人生生活了几十年我们的通过记忆我们的记忆里面想到了这些事情把这些事情脱口而出的我们是不是也只是机器而已最后它会变成这样一个要反思的事情就很有意思了
这里其实有一些我一直想不通的事情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也没想通
大家只是把很多语言变成习惯了就是说 AI 的算法他是不是最初在写的这个人他自己也已经不知道他的后面的算法是什么了对大模型其实核心不是算法大模型核心的是一些训练的方法它其实只是给了一些目标就有点像我们教一个学生我之前在班达铁讲的时候提到过这个例子就是
你把一个小孩以前其实是教的时候是教的很具体的以前最早的有一个叫符号派的一个人工智能的派别那是人工智能创始人明斯基麦卡锡他们一些老的计算机科学家想出来的
逻辑就是我把所有的语法做分析我把所有的逻辑做拆解人能想到的这些逻辑都拆解完了我让 AI 去学习这些知识不就行了吗后来发现这个路走不通因为知识太复杂了如果是说这个真的走通了那就是我们知道的背后的逻辑因为逻辑都是我们教给小孩的就相当于 AI 是一个小孩我们去教他这些所有的细节但现在的训练方式是你只是教他的学习方法
你把它扔到一个图书馆里这个图书馆里有人类全人类所有的数据有全人类所有的信息出版物所有的东西你去读我告诉你什么是好你读一会儿出来我给你做几个题你说这个题选错了你再去想想然后过一会儿再出来过一会儿这个小孩怎么想的没有人知道他是个纯黑盒
这个纯黑盒里面最后体现出来涌现的智能是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的但是结果是摆在这的这么一个现状 AI 目前大模型就是这么一个现状另外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我记得去年外网有一个很火的事情说
说专门 Google 有个人在训练大模型的过程中他发现这个东西产生情感了后来说这个人被开掉了因为他把这个事情公布了就是机器会产生情感他的情感还是说也是通过撞瓷模拟出来感觉人觉得他是产生情感了跟你说这样的话这确实就是一个哲学问题了因为就像刚才说的
人的情感到底是什么人的情感是不是就是你说最后不都是化学信号吗那这些化学信号来源在哪很多来源也是人脑人脑里面的模型人脑里面的神经元传递的他为什么会高兴他为什么看到人高兴因为对这个人的记忆代表他是一个熟悉的人或者亲密的人能回想起来美好的东西所以你高兴那这不也是计算吗但是只不过现在的 AI 它还是存在硬盘里的一串代码和数据嗯
如果说未来赋予了 AI 所谓 embody 巨声如果未来机器也有这些真的能够反映情绪的输入和输出比如说它也有触感它也有这些其他的感受了可能它就会
真的跟我们所说的这种情感没什么太大区别了但只不过现在它是代码你说他生气他什么他只是表达他没有感受对吧是像前几年发的 Growth3
他说他也用了这个思维链啊思维链好像成为了最近的这个大模型彼此较量迭代的一个重要的技术这个思维链是模拟人思维的链还是说他真的已经具备了人思维的这种方式或者他自己演化出了这种方式思维链应该是很老的技术了其实那个 Chad GPT 早期的版本应该也都用过思维链大概意思就是呃
其实之前 AI 在刚开始给的结论不好的时候他用了一些方法让 AI 多想几步有点像我们之前解数学题的时候你让一个人一下一个复杂的数学题直接解出答案来是很难的但是你说你把它拆成三个字问题拆成几个字问题一步一步推演下去你可能就能拿到更好的结论这其实是一个训练方法思维链的训练方法确实是用来做训练的
但是它不代表说它的思考方式就跟人的思考有多大的关系个人感觉是两码事它其实是一个技术它跟人思考比较像其实是在深度学习在神经网络这个概念出现的一开始就有了因为派系为什么叫神经网络就是因为它是模仿人脑神经元去做的设计
它这里面就是一层一层的设计了很多神经元的结构通过这个方式去思考我们现在用的大模型我们现在用的所有的推荐就不光大模型淘宝上的推荐算法我们刷抖音用的推荐算法
人脸识别生物识别所有的这些识别系统指纹识别全都用了神经网络这些思考过程你可以理解都是跟人脑很像的了只不过他没有永现智能他是比较简单的一些思考他思考的只是一些具体的课题
那这里啊我有一个设想啊就是我觉得有的品类的 KOL 是会被完全替代掉的对比如说以前大家买化妆品最早是看广告最好是明星对吧然后一个很牛的广告词这是第一个时代后来呢
有了自媒体之后大家说要 KOL 的时代 KOC 的时代对吧它来说这个好用好用在哪里一二三四五那么慢慢的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分享里面大多数就变成了广告嗯那么现在是不是会进入一个当 AI 替代搜索框的时候对吧替代传统搜索的时候我自己可以问嗯
我什么情况适合什么样的化妆品或者我看到一个成分说这个成分对我到底有没有用他自己分析完然后你得出判断了这其实就是去中间商去 KOL 的过程所以甚至有一些营销机构的和 MCN 的老板提出了说 KOL 就
就挂掉了马上你是怎么看待这个观点的我觉得首先我同意前面说的这个结论就是有很多 KOL 可能会被替代掉你像我们说公众号最早起来的一波都是营销号所谓的是为啥是营销号就是内容简单拼凑或者说是一些满足大家最基础的
情绪需求或者说有一些新闻一些简单的新闻发一发这种号最早起来是很容易的因为它门槛也低这种号现在这个时代有 AI 了之后 AI 可以完成的比你更好就出现一个新闻我 AI 做一些简单处理就发出来了或者说我就给你
每天编编笑话我每天把一些过往的知识心理学的知识就亲密关系的知识情感的知识生活知识美妆的知识我给你包装包装重新写一些东西出来我觉得这些所谓的营销号或者说同质化的内容的号会快速的被 AI 替代掉这个我觉得是肯定绝对是一个趋势对但是我觉得反过来说你说的那个
另一个视角上这种所谓品牌的内容或者说跟用户建立连接的事情 AI 还是做不到其实你刚才说了是一个很理想化的一个境况就是我需要什么化妆品你给我推荐你没发现这里面它会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它依据什么推荐因为化妆品本身这个就是很主观的一个选择那它依据什么呢如果
真的被比如说这个 AI 的平台它被商业公司给垄断掉或者在商业公司手里它就会变成百度竞价对吧你最后买到的是普田系的化妆品百分百是普田系的化妆品这是一个很容易推演的一个过程因为你最后这个利润率最高嘛嗯
所以你看就包括直播电商它这种渠道为什么对很多大牌来说大家觉得很痛苦因为这个渠道它其实是一个销货或者说低价的渠道或者说拼多多的渠道
那你说未来是不是 AI 能把所有的这些电商渠道或者购物渠道购物的心智都垄断掉那是很难的因为这里面有很多主观的东西那这种所谓主观的东西怎么去让消费者选择自己的品牌还是要靠别的内容那这是所谓的别的内容就是你品牌的调性你产品的特性它还是要有一个很长时间的很有耐心的不一样的一些输出我感觉是
可能很难这个场景反而很难被 AI 替代掉但是你说哪个平台的货品更便宜这种比较具体明确的需求可能 AI 反而比较容易完成我听下来其实这里面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词就是以后人的工作主要是提供信任和情感其他的所有你肯定跑不过
AI 来解决的快以及整理的全对吧串联的广其实 KOL 的出路也许就是足够的差异化和独特性而这种差异化和独特性是附着在大量是附着在情感价值和你的观点的独特性上面所以在你的新书里面因为大家都知道写一本书很漫长对吧写稿 校对 审稿三审三教弄完就
半年过去了你觉得你客观的觉得有哪一些是你现在回头看是不变的有哪一些细节点你觉得已经变了能跟大家讲一讲吗我这本书在写的时候包括跟出版社跟编辑老师去聊的时候也是在强调说因为乍一听内容创作就很容易想到说当网红就做自媒体账号然后其实是有很多类似的这种创作
相关的一些书或者说创作相关的很多课程等等但是我当时想写我跟他们沟通的说的就是我想让这本书变成一个就是更也确实更有差异化的一个选题就是现在很多内容创作者关注的还是怎么追流量就做大
而不是说怎么把它做强因为一个好的内容品牌就是所谓的什么内容品牌就是这个账号它能产生一个心智就什么是这种内容心智其实就是刚才
你说的一个是信任一个是情感我跟这个人跟这个账号是有连接的你像有一些账号他很火他可能有上千万的粉丝但是这些粉丝对这个账号的认知度其实不是特别高他只是看到这个挺好玩的我就关注一下如果别的地方有更好玩的我可能就转移到别的地方去关注别的人了这个是很随机的一件事情但是
真正的如果你做一个有壁垒的账号其实应该是我记得之前跟朋友聊你切换不同的平台比如说伯伯老师你之前微博比较活跃后来你到播客来做播客了其实之前的很多观众很多读者
他可能也会跟着来因为他信任的是你这个人和你表达的内容你的洞察以及包括说其实中间有很多微妙的比如说大家觉得你的你是个很温柔的人或者说你是一个在某些方面很有特质的人大家喜欢的是这些东西这些东西我觉得是一直不变的我这本书前面花了很多时间
篇幅讲的也都是怎么把内容当成品牌来做而不是把内容就当成一个物料就当成一个能吸引流量的这么一个工具来用
这个我觉得是不变的可能会有些变化的还是在后面在讲一些具体的实操的东西的时候因为这个当时我其实不是特别想写我就想写一些道上的东西方法论的东西但编辑老师说那你这个说的感觉很空口无凭对吧你老是在讲一些方法你还是要多讲一些怎么具体实践那像后面我讲的一些方法比如说你要不断的去训练呃
大意是可能不断的训练文本或者说看别人内容该怎么做以及说在不同的平台做选择这些可能我觉得会因为 AI 的到来有很大的冲击有很大的变化就是有很多时候你可能不需要训练文笔了不需要先去做一个很长时间的就所谓比尔盖茨那个一万小时的这种训练因为有 AI 能帮你完成
包括说 AI 来了之后你可能在不同平台的创作逻辑也变化了你像之前我在书里写到了提到了有些成本的观念这成本的逻辑成本的模型也会发生变化之前可能你做一个视频的成本会非常高但是随着 AI 工具的引入你做视频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你做音频做文字的成本都会越来越低又会变化其实你的选择是变多了这是有很多变化的地方
你觉得你这本书面向的你脑海中的目标人群是哪一些人我之前应该在书里大概写过我是觉得身边其实有很多朋友他是有能输出内容或者说他是所谓有货的他是某个行业的专家
或者说他对某个行业有洞察对某个领域很了解这些内容是很值得分享的我是觉得现在的社交媒体的环境我们会讲做内容但大部分人讲的时候我做账号对吧做账号意味着我要拿以此为生对吧我要赚当网红的钱我要火就大家塑造出来是这么一个一个叙事但实际上我觉得大部分人
做内容并不一定是追求那个目标就是你说我现在有班上我干嘛要去开个账号你开个账号其实就是把你的一些内容能分享出来跟别人建立一些连接就这其实是一个能创造很多潜在价值的
一个方式就你做一个内容你比如说你往最小了说我就发现身边有很多朋友他们会讲我是在朋友圈子里看到身边有一些朋友他会平时讲一些比如说健身的一些知识健身的一些经验那这个人就会变成你在小圈子里的一个健身的小的超小的 KOL 或者说
特别让大家有信任的这么一个人其实就像我们说你小的时候在老家我们那个时候信息不发达的时候没有大众点评的时候你说咱们明天下馆子去哪吃饭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问一问身边特别爱吃的某个亲戚朋友你就打电话你问问你二舅你二舅特别喜欢在外边吃东西其实就是这么一个角色这种角色在现在的
内容平台上其实你不需要做的多么大你可能就是发发朋友圈发发小红书你建立一个稳定的连接你有一些小部分可能不一定是特别大规模的人去关注到这对你不管是把这个事未来做成一个副业还是说通过这个事认识更多的人产生更多不管是职业上的机会还是生活呃
能产生更多的生活乐趣能打开所谓的社交局面认识更多朋友这都是很有帮助的我觉得我的书其实想表达的是这么一个理念所以很多觉得自己挺我其实挺有表达欲的挺想讲一些东西出来的我发现对这个行业有一些想法的我觉得都是
可以做内容的所以我写这本书也是想让这些人也出来做内容而不是说现在我已经在做自媒体了我想变火你教给我怎么火我觉得这种市面上已经很多了因为内容行业也做了十几年了自媒体行业对吧十四五年以前大家的叙述确实真的是他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一把你看大网红对吧然后赚了很多钱
你习了这就是主要的万变不离其宗的表达路径随着他的附着在一个人身上的这种杠杆性在减小其实是说这个行业在
回归君子和去魅的过程但是呢过去就是说这个叫做科技博主那个叫财经博主对吧那科技其实分很多很多品类对吧财经其实也分很多很多品类那过去就是饭因为大家是一个信息匮乏的时代而今天呢是信息过剩的时代
过剩的往往是饭的东西而不是锤的东西我的理解就是这本书是非常适合有自己原来这一摊业务和自己懂得领域的朋友们你如何内容加你的业务把自己变成一个更强的人对吧以及更有价值的人不完全是说就是让你来
脱产自己干自媒体然后成为一个大网红对对我觉得是这么一个逻辑关系啊
就说到这个就很像之前凯文凯利算是一个科技观察者非常知名的凯文凯利老师他之前应该 08 年就提出那个理论就是 1000 个铁杆粉丝的理论就是你有 1000 个铁杆粉丝有 1000 个愿意跟你保持关系并且能够资助你或者说给你付费的观众也好读者也好听众也好你其实就能养活自己了他不是一个
新的那种所谓最大的叙事就哪怕你说你找到一个机会能找到这么几千个人你能够通过稳定的生活其实也是一个很有意思很好的一个选择这是一个现在个体的杠杆能够很放大的一个时代嗯
这本书里面如果只能用最短的几句话你觉得哪几个观点是最套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到后面我编辑老师确实他说你能不能整一个原话跟你说的几乎差不多就说假如这个人要对这个书产生兴趣他能快速了解或者说所谓 take away 的东西我在书后面也列了一个叫给内容创作者的 30 条建议
30 条忠告我也是一个对很多前辈很多企业家 stop doing list 的一个拙劣的模仿其实禁忌清单比代办清班有的时候重要的多所以我列了 30 条
不要做的事情比如说不要只关注表达自己多厉害不要只关注内容本身的制作有多精良要关注内容对用户来说有没有用这个有用有的时候也不一定是工具性的有用功能性的有用可能有情感共鸣也是有用不要闷头苦干从不抬头用户需要关心同行也需要关注市场的变化也需要了解
不要只让更多人知道你要让更多人喜欢你因为名声只有在他是比较受到认可的名声的时候才能产生更多的价值你的品牌才能有溢价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内容也不要从零开始要从过去的人生当中找到自己发光的地方重新再放大他们不要完美主义很多时候写完
先做完比写的好做的好的优先级要高草率的开始胜过深谋远虑的折服不要只关心曝光率和粉丝量还要关心有价值的数字比如说留存率啊打开率啊等等的
不要总和别人比可以多和自己比最近的内容质量是不是提升了呀进来的用户素质是不是更高了呀自己的内容是不是更有影响力了呀这几条我都很有共鸣啊他跟我们经常跟别人讲的英雄所见略同啊个人认为就是其实自媒体分很多流派他也有流量派也有就是这个诈唬派对吧当然也有以内容为主的深度内容派嗯等等
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擅长和想到的地方所以其实人生最后就是一个哲理就是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对吧就是最后就是不管套到哪个语境下就是这三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
那你维持现在的工作状态多少时间了就是自己一个人干和不同的人合作如果是完整的在现在这个状态也不上班了也比较自由平时有一些大部分是做媒体工作也有一些其他的也临时的一些项目这个
生活状态应该是大概三年左右但是实际上在上班的时候就可能七八年前开始就已经在副业上或者说在内容创作这件事上就一直是类似这个状态的只不过有一大半的时间是拿来上班的那剩下的这个时间就是自己有账号自己去跟甲方沟通自己去完成这些事情这个反而回头看也挺习惯了
我特别好奇一个问题就是因为其实有非常多的朋友我辞职了对吧现在有个离职赛道
辞职了自己干因为一个人干很容易没有人驱动你也没有人给你定目标也没有一个群体性的组织大家形成某一种安全感你有没有过不适的阶段有当然还是有的之前我应该在什么地方也表达过如果出来说所谓的不管是你叫自由职业也好或者是叫个体户也好
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这个自控力这种自控力是一方面另外自控力的另一个面其实就是你的焦虑和不安因为自控力意味着你需要制定各种各样的目标或者说你需要自我管理但是这种焦虑和不安又源自你不知道定的目标
是不是对的你不知道该怎么定目标该怎么做时间管理因为这个时候你要自己对自己负责了你在公司的时候你可以说老板让我做这个事我不喜欢但是反正做坏了是老板的事又不是我又不用负责任就是这种不用负责任
其实在大厂的时候会让你的情绪比较稳定一些就出来之后就会有这种方面的焦虑尤其是你是上了很多年班突然从而且是大厂有这种非常秩序非常规范的生活节奏里面出来的时候有很长时间的不安全感和这种混乱的后来就慢慢的也摸索出来了最终还是心态吧
心态上能接受你要出来你就是要承认你要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个没办法所以最后我会发现出来和不出来有的时候是不同性格或者说不同的人的选择而不一定是说谁都能随意选这其实是主观上都能做出的选择
有一些朋友他可能是格外焦虑的那他可能就确实不太适合出来就你至少要有一个稳定的生活节奏你在这个节奏上做一些别的事情是可以的所以这个我觉得确实因人而异吧那你现在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现在状态下的一周你大概怎么分配时间就首先我会把自己也放在所谓
上班的人的生活节奏也类似因为身边的不管是朋友还是说对象都在上班其实你要跟他们节奏尽量保持一致不然你也见不到他们了所以我属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是看太阳当然早晨起的可能晚一点 9 点 10 点甚至更晚起床起床之后就会
忍住不去玩或者做一些太随意的事情就是先工作这个工作可能包括写稿子包括录播客包括有的时候见甲方有的时候见合作伙伴包括学习一些知识比如说 AI 可能要看一些书学这些知识都包括在工作时间里面然后天一黑我就可以自行安排了如果这个时候还是很兴奋还是想写稿子或者什么那就都随意但是
白天这个时间要保障有这个保障之后就发现哦他就能赚起来了你平时的这个工作基本上都能完成了那每天这个白天里面的工作其实就像刚才说的也就无非是这几种类型啊见人啊出差啊然后写稿子啊录播客啊学习啊对你是如何完成这种规律的自控的这还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就是
这是比较难的所以我感觉是需要很长时间的调整就刚开始还是会忍不住的你像我 19 年的时候其实有半年时间是出来过之后会发现
实在受不了后来又回去上班了受不了的一个方面就是我那个时候没有调整过来我虽然给自己有一些时间没有调整过来就是因为你会不断的一个就是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你会不断的焦虑你会不断的去想你在做事情 A 的时候你会在想是不是先做事情 B 比较好因为这个时候你就是自己的老板你其实会角色错乱其实我们每个人应该是有两个角色就是
大象和奇象人嘛你不能来回切换你在做这个事刚开始做你就觉得我刚才给自己安排这个事是不是不对就是这个角色调换会有问题那一个就是现在角色上会比较明确就是这一天或者这一周大概要干什么最近我要干什么
是在提前就定下这个目标来的定了这个目标就不会轻易改掉了你说如果天天反复给自己改目标其实哪怕你是一个艺人公司这个公司也被你搞得很混乱战略混乱没有方向
第二个点第二个问题就是你如果是自己自由职业或者自己做事情很容易就玩起来我觉得一般人是很难有这种自制力的尤其还没有办公室待在家里的对对吧游戏手柄就在你一米之外你要不要拿起来对吧现在打开手机你就能开始刷小红书对吧所以
这个时候你如果没有很好的自控力的话还是很难坚持下去的所以我也想了一些办法现在还好很多现在我哪怕在家状态也不错我觉得这里面有些小经验可以分享一个就是你可以换环境你在家实在不行你家里有游戏机一种方法把游戏机卖掉你就不放家里了一种办法就是你在咖啡馆办公你在茶馆办公再就是
让自己的办公状态里面的环境更好一点你就不会特别想去玩了举个例子比如说你买个大屏幕 19 年出来的时候我其实对自己很抠我就觉得说成本要降低毕竟出来自己干了对吧所以那个时候给自己配的电脑也很破然后使用体验也很难受你那个时候工作状态就不会好很多现在配的就是顶配的最新的电脑现在用的都是最好的这些东西就让自己
工作状态也变好了我觉得这个事也挺重要的就在工作上还是要舍得花钱提升你的体验的后面慢慢的就都调整过来了
你现在的下一阶段的目标是什么有没有在今年因为现在是刚开年你肯定做了一些思考咱们今年有什么大的计划和规划去年其实慢慢比前些年变稳定了一些但是还没有那么稳定今年想更加稳定一些就是你有一个稳定的保底的收入或者说保底的你自己的一个阵地也好有壁垒的这么一个
内容的板块这是一方面再就是内容上因为我们现在的播客已经差不多到我们认为的这个品类上的天花板了我们差不多就做到这个程度再往上走其实在这个品类下已经很难了那就可能会开拓一些新的方向去尝试一下嗯
这个还没有特别想好但是今年是要做这个事咱们还在起步飞速已经到天花板了没有商业品类其实在网上做也就差不多这样了而且主要是因为国内播客市场就比较小你在网上做其实进军欧美
那是有难度的到时候看看 AI 能不能帮上忙然后再有可能自己还是想开别的项目也是以个体户为主的项目可能做产品或者别的这个也是有一个大致模糊的方向但是还没有特别确定因为我去年底不是把茶停了吗
那个茶停了之后又腾出一些精力来再做个别的事情的尝试所以咱们这个三五杯停了就是有没有沉淀一下一些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觉得最大的想法其实就是前面说的真做了实体之后才知道这个杠杆和杠杆真的差别太大了就是做一个实体做一个消费品的杠杆
比想象的小太多了你的要投入的精力你这里面处理的各种成本就是你这多一点少一点的你就说库存也好或者说你说快递出现的问题你的一个选品的问题你这个产品包装的问题等等这所有的它确实都是一些很
又脏又累的活并不是说又脏又累的活不值得做而是你在这个方向上没有倾注那么大的兴趣或者好奇心你就没有那么迫切的我特别喜欢茶我就想把中国茶做成什么样你没有这么大的一个动力其实很难做下去对这里我有一个思考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觉得其实这个道路的选择它可能不分对错它是跟一个人的性格
擅长的板块和它的途径依赖和它的节点性的点都有关我就感觉说实业的杠杆是出现在后置的后置的你突破某一个拐点之后那个杠杆是非常高的所以马字是很难诞生亿万富翁对
几十个亿的对吧身价的几百个亿的但是那些东西他一旦突破了某一个临界点他把前面的我们叫做
实业的大模型跑通之后它杠杆非常大因为我现在做内容十几年你小做实业了没有因为之前我们听众们很多也知道我以前搞过十几个连锁店我自己孵化的品牌后来没做下去我一直认为 0 到 10 加电就已经是一个大模型了它应该是直接起杠杆了其实不是可能是 0 到 100 都是
一个起步阶段那么在这个阶段你就没扛住你就放弃了而正好因为大家十几年了当年跟我一起搞的人扛下来了当然概率也很低可能也就那么几万个里面就一个是吧做上市了对吧所以你会发现你周围多了好几个当年跟你一起在那里
干的人上市了或者就是完全不一样的状态其实会给我带来一些新的冲击就是你会去反思自己就是为什么
当年不坚持下去啊等等等等啊就是这我想跟大家分享的那个点是要看自己擅长什么当然也有可能我怎么坚持都做不出来因为我不擅长干那个而且除了擅长肯定还是有要有热爱的部分对就你要是特别喜欢这个行业你可能就觉得那我就先做着对吧我做着至少自己挺开心的是这也是个
很重要的点就像我身边也有朋友他会说看你们做自媒体挺开心的看你们做播客挺开心的又自由又什么都看到都是好的点但是一旦开始做了就发现哇好多很难受的事又要选题又要剪辑然后又要找嘉宾又要出题刚这都不喜欢你都不喜欢你做不下去因为你看不到就哪怕内容创作也是一个很快可能会有拐点的事情但是
很多朋友就是做两三期他就不做了本身就是跟热爱和擅长都有关系因为我看到你前些日子是在中东旅游是吧对在前些日子去了一次非洲盖茨基金会的一个合作非洲都已经跟比尔盖茨合作了你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在旅途尤其是在异国他乡的一些见闻吗我觉得有很多事情还是得
在当地才能有一些新的感受或者观察因为我们在想象一个地区的时候或者说在下意识的想到一个地方的时候比如说非洲那是不是就特别热都是沙漠然后都很穷
然后包括还有一些说法比如都很懒这些是比较常规的这一些想法也好或者一些信息也好是因为这些信息也是可能大部分消费这些信息的人一辈子也不会去非洲所以他们消费这些信息是因为这些信息筛选出来大家消费的会觉得我看了就看着玩它其实本身不是一些客观反应现实的
信息这也是所谓在自媒体时代的一些问题就筛选出来这些信息是大家爱看的它不一定是真实或者客观全面的到了之后就会发现这些地方跟很多跟想象当中的是不太一样的比如说大家说当地人都很懒当地人都很
其实心眼很多都在想办法骗西方国家的对吧也骗中国的补贴骗也不是那么实在国家也比较混乱等等其实到当地之后还是会发现有很多别的因素的就这些人跟我们都是差不多的人只不过当地的很多基础设施真的是非常非常差就当地的公路
比如说我们当时去的高速路我们一说高速路好像想象的就是那种比较宽阔的比较修的比较好的路它的高速路都是土路高速路是土路而且只有单行就是同向单行就是相当于整个高速路只有两条道
然后中间就会经常出现问题因为他们的车矿都很差所以车就跑毛了车就坏了坏在路上那怎么办呢这个车一坏后面全堵上了所以后面的车又超车然后他们就会开到山坡下边树林从树林里面超车然后在这个超车的车队之后超车的车队也堵了
大家就会超超车的车队再超出一条道就整个就很痛苦因为当时我们做的中巴你就可想而知因为你到路下面了那全是一些土坡就整个跟坐过山车一样所以这种基础的道路的建设然后包括当时去看港口码头这些基础的设施真的非常差然后这些基础设施想要建设它又得源于说
大家是不是真的有动力就当地人是不是真的有动力一起去建设这个因为他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了当地人就觉得我现在生活就感觉还不错我就先这么活着也没什么问题但是你要想让他说你明天要比今天多工作一倍甚至两倍然后就是为了 10 年之后的一个变化你怎么号召这些人有这么一个动力去做这件事
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最后就会变成大家很看实在的东西就是你给我钱我就帮你完成一个事但这个事他不会想到跟自己有什么关系他可能就是过两天就过去了所以这些事情包括其实硕大了一些就是在援助非洲的时候这种援助的手段方法核心的理念其实跟当地在那儿援建的很多
高校的老师同学跟他们聊也收获很多这些收获都是非常具体的很具象的你都能看到的这些收获你跟他人交流的收获我们生活在比如说中国或者说我们去日本美国这些发达国家阶级不会画在就不会写在脸上对吧不会体现在穿着上但是在迪拜特别神奇他们外来人口有占 80%就
你只看这个数字其实想象不出来是个什么境况但是你到了当地就会发现当地就是有贵族和平民这两个巨大的阶级的区分贵族你像我之前合影的我不是跟几个
当地的贵族大哥合影他们都是带着圈然后披着白袍就整个浑身上下都是白色的这种贵族他们不用干活什么活都不用干一个月是好几万块钱人民币的收入就国家养着相当于他们这种人的人口其实很少
然后这些人就是穿着白袍每天去逛奢侈品每天去商场就哪怕那边的女性你看她们有的只露眼睛有的可能会把面罩摘下来但是也都是黑袍但都化的非常精致的妆背的包都是 Gucci LV 这些
然后另外大量的人其实都不是都确实是穆斯林但是他们也不会去当地的清真寺他们也不会做那种很严格的礼拜就是那种普通人这种普通人反而是在当地占大多数的然后他们也住不起市区的房子他们就住在外面然后做大量的服务业就餐厅刷盘子的呀端碗的呀然后这个开出租车的呀大量的这种人他们住那种廉价的公寓
就是你在看到这样一个情况的时候又会有一些新的感悟这种感悟它其实很情绪化和很主观的就是一个地缘政治一个地理的状况一个就很多意外的因素它会让我们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人但是会塑造出来完全不一样的社会结构或者不一样的一个城市生活状态这种感触还是挺深的我觉得还是很值得去这种差异非常大的
文明去感受一下以前我们会觉得很多叫知识这些知识和信息尤其是一些应用知识它很值钱反而我们会把在路上看到的东西归类的不是很值钱但随着 AI 它可以快速地把这些应用知识学会其实人的不可替代性和你的内容的差异性还是来自于
你自己的超级多模态的话就是和在路上的感悟这个可能是机器没有办法替代的对因为之前我们说的所谓的很多知识比如说哪怕教科书里的哪怕很多非常知名的一些读物理的严格来说不是知识它都是一些 information 都是信息它进到脑子里才是 knowledge 你自己知道它是什么含义了它甚至说
要求再高一点它跟你的关系比如说你说我是一个做商业相关的一个播客的主播我现在我学了很多天文的知识
这些天文的知识我学完之后我以后再也用不到它了它就不是知识它其实就是你这段时间的一个小兴趣一个获取的一些信息如果说它以后你想把它变成一个长期的要坚持的一个爱好你要去研究这个事你最后还能从这上面收获更多的乐趣这个事才能变成一个
知识是你之后有什么创作计划吗还准备再写书吗书的话应该会有个几年不想写了之前我去年出了三本书对这么慢但是其实除了这本内容及品牌是仔细从头到尾写的另外两本一本是桑武环的书一本是班达铁的书就是用稿件出版的书对
我觉得一个人能输出的东西还是相对有限的而且出版这件事我觉得是得
至少自我要求上得有一些更完整的想法才能把它出版出来可能一些碎片化一些的或者阶段性的一些想法用别的内容形式呈现更好一点这一期节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那么由于 AI 时代变化很快我们这个播客主要分享的是一种思维一种思考方式而不是一个明确的准确的答案
好 感谢伯伯老师邀请聊得很开心好 谢谢大家好欢迎在小宇宙苹果 Podcast 订阅和收听三五环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的话也恳请能在苹果 PodcastSpotify 或者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下期再见
也不知道坚持到坚持到这么难坚持到还会有多少麻烦坚持到那么近坚持到那么远坚持到又还是没有进口只是那心中的火焰还有多少倔强太阳我旋转的上面的四季也不知道他们遗着脸的梦
天知道三毛马天知道车天知道还会有多少码
天知道那么久 天知道那么远天知道又还是没有尽头天知道怎么办 天知道这么难天知道还会有多少麻烦天知道那么久 天知道那么远天知道又还是没有尽头只是那现场的火焰还会有多少倔强
字幕志愿者 杨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