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No.195 在良渚做独立开发和自由职业,人均一个客厅?

No.195 在良渚做独立开发和自由职业,人均一个客厅?

2025/6/17
logo of podcast 三五环

三五环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刘飞
一位活跃的主播,通过播客分享各种主题,包括商业故事和文化内容。
启师傅
小冷
Topics
启师傅:之前在大厂工作时,感觉自己像一台机器,必须满负荷甚至150%输出,非常消耗能量。现在在良渚,我可以更好地把控自己的工作节奏,输出负荷降低到40%-50%,更加弹性自由。我发现自己是脉冲型输出的人,需要积蓄能量,然后集中爆发,之后再休息调整,这种工作方式让我感觉更舒适。过去在大厂,我必须按照公司的节奏加班,但现在我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安排工作时间,更加松弛有度。 小冷:我之前在大厂工作时,完全没有个人生活,每天到家都很晚,脑子里全是工作,周末也需要一整天来恢复能量。现在我能掌握工作和休息的平衡,这让我感到非常幸福。在良渚,我可以在工作之余享受生活,这在大厂是无法想象的。

Deep Dive

Chapters
两位嘉宾分享了他们从北京搬到杭州良渚后,从大厂高压工作环境转变为自由职业和独立开发的经历。他们比较了大厂和自由职业的节奏差异,以及良渚的生活成本和社群氛围。
  • 从大厂150%负荷运转到自由职业40%负荷运转的体验
  • 良渚的生活成本和社群氛围
  • 北京与良渚的社交可得性差异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大家收听算法环我是刘飞今天邀请到的是起师傅和冷冷先打声招呼大家好我是起师傅大家好我是小冷

为什么要聊今天这一期呢我一直很关注杭州的一个地方当然现在是不是也算是杭州最火的一个地方了就是比较出圈的一个地方就是两主我们刚送走史言老师刚才一块吃了个饭史言老师的都在酒里你们之前也聊过一期就是关于两主的几周前我也参加过启师傅我办的启师傅 AI 会客厅在两主的 demo day 感受也挺深刻的所以

所以今天跟起师傅跟小冷一起来聊一聊感受一下就是梁主这边的氛围吧比如说现在大家在创业做的一些事情就简单介绍一下我之前一直是在北京工作的在北京读书工作大概是两年前 2023 年的时候来到杭州后来就搬到了梁主这边生活

然后在两组这边其实是两条线吧第一条线就是做我自己的工作就是独立开发还有一条线就是在这边组织一些本地的活动嗯之前沈阳老师来是参加叫起师傅两组客厅的一个客厅分享然后弹幕队呢跟 AI 关系比较大的一个呃弹幕展示活动然后里面也会邀请到一些老师过来分享一些

他们的经验对现在的 Demo Day 是在一个草坪上对吧后院的草坪上办的当时我去的时候还比较疑惑为什么叫会客厅然后今天聊才知道本来就是真的在客厅里办的对开始就是在客厅里办的播客也是在客厅里录的其实就是一个非常巧合的机会一个周三有一位

村里的创业者跟我提到啊能不能组织大家一起来弹幕展示一下因为有好多项目其实最近都有一些进展然后我就组织了一个活动周三组织然后结果周五就开始办然后就来了很多人然后是在

村里的一位 AI 创业者的家里叫新时宇宙的创人陶芳波的院子里陶老师应该在也上过好多次播客了很多播客听了应该也相对熟悉大家好我是小冷之前一直在北京生活和工作

上学直到 23 年的时候我从自己裸辞我当时是飞书的产品设计师然后从 23 年的时候裸辞了之后就开始了旅居生活一年半的旅居生活去了三个国家四十多个城市然后住了两三个游民社区在大理待了半年然后就漂到梁祖来了在梁祖没想到一待就待了半年的时间你最后选梁祖应该还是有一些原因的吧

对对对因为我觉得可能两主的生活环境对我来说是一个刚刚好的距离像之前我待在比较村里的那种游民社区是太交通不便啊然后外卖啊滴滴打车都打不到也没有这种城市便利但是在大城市生活呢又会比较缺少这种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但是两主是一个双方都兼得的一个地方所以就选择留了下来嗯他

离城市也不会那么远对吧对然后同时它这边呢确实不管说绿化也好或者说这附近的自然环境也好都确实还是挺好的然后我现在就平常生活就会接一些之前交互授给的单子啊有朋友或资源找到我还会佛系接一下单然后也在做本地两种本地的生活的生活方式博主所以也是一个自由职业的状态嗯数字游民的状态是的是的

对你说到这个职业方面起师傅之前是产品经理嘛对对我们之前还在那个锤子有过其实没有直接接触过的一段前同事的经历对对对都在老罗那儿做过你当时在是很早之前了是你离开之后去的锤子我是 2015 年好像是五月份去的

那已经半年多了我走了应该对你走半年多我在那边待了将近两年你现在再去看过去这些产品经理的经验感觉跟现在生活状态比感觉切换大吗切换还是蛮大嗯

之前上班的时候其实节奏比较就是如果自己是一个机器的话可能是满负荷或者是 150%的负荷输出现在自己在这边两种这边生活和工作输出的负荷就低一点可能是 40%50%的负荷输出这个怎么理解为什么变成这样我觉得其实比较重要的就是自己能

把控自己的输出的能量的就是弹性可以自己掌握了就是因为我其实跟很多人还讨论过这个话题就是我自己感觉自己是能量比较低的人然后在大厂里面工作或者在互联网公司里面工作他就要求你必须是百分之百甚至百分之一百五的这个能量输出要很亢奋也要一直节奏比较快更新换代都很快

对大家加班现在就是算松弛有度对大家加班你也得跟着加班但是其实我觉得这个公司里面其实也不是每个人的能量的状态都是一样的高低但是他这个公司的节奏你得被安排在有点像流水线或者工厂的这个节奏里面对这个滚滚向前的赚钱机器在推着你往前走你不得不以特别高的能量去输出自己的这个状态自己不上班之后就会选择一种自己

比较舒服的能量输出的节奏吧嗯你就不需要满负荷输出你可以按照自己舒服的节奏去输出但也不是不工作只是说不需要特别满负荷的去将就别人的这个能量状态

对我觉得这个视角还是挺有意思我自己也会有这种感受就自己做自由职业他朋友讲过自由职业不代表说不用上班了就很多人羡慕自由这好像说自由的意思就是什么都不用干其实也也要忙对吧你其实也有甲方也有比较头疼的事情要解决但是好处就在于就刚才说的那个词松弛有度就是你自己能掌握这个节奏我下午干活和上午干活也差不多那我今天上午实在有点累我有点疲惫我就休息一下

但是你在公司里可能上午你安排了个会你逃不过对逃不过经常是这样的刚才聊到自己是爱人但是好多人看我的朋友圈以为我做了很多事情是以为我是个大艺人能量很高的艺人但是其实我是那种脉冲型输出的人就是脉冲高输出一下可能输出完我接着就去躺着了

但是别人以为我可能能量很高做了很多事其实这个可能是我自己现在找到的比较好的节奏吧积蓄一些能量做一点事出来营业一下营业完我就休息一段时间然后积蓄能量再营业一下就是按照这个节奏生活有没有更具象的比如说你每天大概规律的生活吗就比如工作多久然后平时在干啥

我现在可能不是以每天为节奏去生活可能是以每个月就这个月要干两件事对我这个月保证出摊几次然后就可以了出摊一次躺一个月休息那那小冷呢你在这个状态之前你也在大厂待过会有什么对比感受我当时的感觉是完全没有个人生活了嗯嗯

就是每天可能到家都十一二点了然后还会有很多工作的琐事在脑海里面没有办法清除我的缓存然后休息啊双休日的时候也需要一整天恢复能量在家里面待着然后另外一天的时候再出去那你后来不是也去了很多地方吗在不同的地方你看到其他的这些数字游民或者自由职业者的状态有什么感受

我裸足之后第一站其实就去的是安吉那个数九名社区叫 DNA 当时是对我有一种非常打开新世界的感觉然后看到这么多人还能这么生活对 竟然原来人还可以这么活啊那种感觉就是有的人是远程办公公司就是受聘于远程办公公司有一个比较规律的生活有的人就是像我一样就自由接单做剪辑也好啊做撰稿人也好啊做独立开发者也好啊去做这种自由职业我觉得这种生活方式

对我来说也肯定是就是更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才决定继续探索下去不然我当时想的是就离开北京换个城市再找一个没那么忙的班上就行了那你去的这各种地方见到的各种人大家是因为什么就开始做这样的选择呢其实这样的生活

我感觉多多少少有一些人是像我一样就是受不了上班的时候的那种生活比较忙碌生活然后有一些人是裁员或者是有了一些自己比较喜欢的创业的想法来去打算单独出来自己干了我们刚才聊的是之前我们的一些感受那现在既然说到两主我还是想问一问想聊一聊为什么两主会聚集这么多数字人民当然刚才说到一个因素就是这边离城市

不远不近对吧相对平衡房价之前我听你们在那个像史妍老师的播客里也提到过虽然有涨幅但是你比起北京和上海哪怕北京你说六环内就可能这个价格都拿不到这么好的这个生活环境对吧这边生活就是人守一个客厅对在北京生活的人来说是很奢侈的一件事情对北京你要是有个大主卧已经

很难得了感觉这边的整体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而且是它又离上海离杭州市区都不远对现在杭州西站刚开了去上海就真的是很快对吧对非常方便这边可能就是这些因素结合导致它这个地方是一个适合这群人生活的一个生态就会吸引这边这种类型的人过来

慢慢的就会有一个聚集的效应而且是我觉得据我的了解就是育鸟集开了之后其实对这个事情也是有促进的之前两主有一些商业空间比如说春班里但是有了育鸟集之后它成为一个村民的大客厅的感觉就是有很多咖啡馆啊餐厅啊超市大家可以在那边聚集之前应该是主要是大屋顶那边算是有一个可以聚集的地方是吧

对现在是大屋顶但大屋顶的那种艺术馆的那种感觉更浓一点那种生活感可能更弱一点所以村民其实也不是经常去那另外就是你刚才说到一个点像积聚效应对吧就是不是会有一些因为我知道人是很重要的嘛你像那个西边这边大家都动所周知的可能有像阿里这种公司在包括阿里系包括有些老阿里

它可能会聚集一些人比如像花姐她是遮大戏出来的对就说到这边西边也有一层紫禁港校区等等这种算是校方的资源所以其实两主花的地理位置能够吸引到很多人对吧

他离这些像阿里的这几个园区还有离浙大都不是很远包括现在还有这个国美校区也在这边然后身边有一些朋友是浙大毕业的 00 后的朋友直接就毕业之后就在这边创业了有自己的这样的艺人公司也好或者小的办公室也好

你们会有什么感觉是这个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聚集起来的他会有一些明显的感受吗还是说感觉很自然这些年就陆陆续续回头看的时候都已经聚集起来了

嗯,其实我自己能感受到的就是我来两主之后,之前其实我也不是很了解。对,那个时候两主还没有现在这么火。我觉得跟 AI 的发展也有一些关系。啊,对,就有一个新的创业点了。对,然后跟育鸟集,它有一个大家聚集的地方,慢慢这些人的声音发出来,从一个大家向往的一个地方播放,

慢慢大家聚集,真的把这个地方变成一个数字游民很多的地方。我感觉其实也有可能这是一个假象,因为这些人都是有自媒体的,所以他们能发出声音,可能把 90%的人发出声音,他就是每天上班,他也没有表达说我这边住了一些上班的人,他也不会专门去说这个事儿。

对对这个我也很有感触因为之前有聊到像沈老板也在喜事务客厅做了分享会聊到说梁主这边有八波移民潮对我们已经是第八波了已经是八波了对前面几波其实有那种有炒房团然后有媒体人就是原来做纸媒的这些人然后还有一些艺术家

和设计师有专门就过来迁徙过来然后到我们这一波的时候大概是 24 年下半旬就是我刚搬过来的时候开始数字游民才逐渐增多然后我们又是很多愿意有这种自媒体的对很多数字游民都会要做自媒体对就是这些输出可能表达变多了之后才让大家会意识到这里新多了一个群体但其实这边老村民群体我们也是有了解和接触他们就也不知道数字游民是什么也不知道游民社区也没去住过

对其实是幸存者偏差但是前面这个问题并不是说两主之前没有人居住吗而是说这些新的我们现在讲的新的生活方式不管数字游民还是创业者还是说大家聚集在一块的这种所谓社区的氛围

这个是之前会有的吗之前我了解就像沈老板提到过之前也是有社区氛围的只不过是我们当时也不在这边也没有参与进去我们更多的是新来的这批人比如说最近两年过来的人会更多的在一起

也有一些之前一直住在这可能住了五年十年的人也会跟我们一起玩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圈子比如说他们很多人都有孩子了他们有孩子家长的这个群体的圈子并且之前这些老村民就是也有一起组织成立这种村民公约然后互相就邻居之间友爱啊比如在互相会送个菜啊或者是端午节的时候也互相就去串门包粽子之类的就是之前这些也有的然后还有

村里面有村民学堂是大家免费可以上的课就是兴趣爱好班这种嗯和四五十们兴趣爱好课还有那种每年过年的时候有村晚就是村里面的两环晚会所以大家这个邻里的我觉得邻居的氛围老村民们也是还不错的对你说到村嗯

其实并不是就是说包括这些村民并不是说像我们想象的那种农村的就是已经世世代代在这居住的农民那种村民其实是像前面说的几代移民潮来了之后可能很多当然也不一定都是年轻人可能有很多也是中年人有家庭的就如果跨度时间跨度是几十年的话也大部分都是新居民对吧

感觉上对因为真正的两组本地人可能只有几千人他们是之前就住在这边的开发商在这边开发楼盘之前就在这住的那些原住民是比较少的更多是一波一波在这边买房或者租房住在这边的人这不过是时间是半年两年还是五年八年这种

刚才也提到说这边离城市相对比较近,它的基础奢侈还不错,那基础奢侈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具象的感受?我感觉就跟在北京时候生活没什么两样,叮咚买菜可以点到送菜到我家门口,然后各种快递也都是很正常,然后打滴滴打车,外卖都是比较方便的。

因为旁边有一个比较大的综合体就是勇望就类似于万达那种可以又看电影啊然后有很多周围小吃摊商品店都有的加上包括我们比如说育鸟集这种综合体你喝咖啡啊或者说买东西啊基本上也

都能满足我们会戏称这些从北京来到梁祖的人叫脱北从梁的人我们觉得生活幸福感直线上升是是是你们来了之后有没有感觉跟之前对梁祖的想象又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你们来来之前应该也会也是基于对梁祖的有一些初步的

印象肯定不是随便瞎溜达,不是随机选了个地方嘛。你们之前是怎么看待梁主,然后来了之后有什么感受呢?我之前是几乎完全不了解的,然后我一个前同事,他认识梁主的一个朋友,他们还是网友,见面之后就觉得梁主这边非常好,然后具体怎么好他也描述不出来,他就说很好,然后说你去吧,然后

然后我就来了就这么抽象的对什么连图片我都没看到过但你当时为什么要来杭州呢我其实这几年一直在想办法或者想脱北方式能离开北京生活去探索过上海

但是上海感觉的确不适合我我住了半年就离开了又回北京住了一两年又酝酿着说离开北京然后第一站就来到了杭州有朋友听说我来杭州就直接推荐我说你直接去梁祝好了然后我就来梁祝了

所以相当于是你游了还没开始游就先把梁祖把你拦下了还没对我本来是想当数字游民的当时的计划是 2023 年先去杭州待三个月然后再去大理再去厦门再去其他地方也是跟小老前面说的一样就转一圈对感受一下有这个计划的但是来到梁祖之后就直接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就直接租房固定在这边生活嗯

我当时是因为游民社区的朋友有去推荐我来因为我发现他们住了好几个社区辗转之后其实国内这些社区虽然遍地开花起来但是社区变多了游民不够用了我们虽然去换很多社区结果看到了还是老面孔原来大家还会继续在下一站相见的感觉然后逐渐有一些游民朋友我看到他们发朋友圈就是开始在两组长居下来了

生活时间还变得比之前在游民社区我们住几周啊几个月那样子变得更长我还挺好奇的是什么魔力能让他们愿意在这边长居下来所以才决定过来考察嗯

所以一开始就是借住在这种游民社区朋友的家里面就是来考察了那么几天然后觉得这里的生活环境啊以及便利程度都很好所以才决定留下来就是有所不同的是当时我只是因为这里的环境和生活配套的这个便利程度愿意留下来但是后来的惊喜是发现邻里之间可以这么密切的互相串门互相去一起聚餐啊一起参加活动这样是非常丰富的一个业余的生活

这种年底的氛围是我比较意外之喜对 我有一种感觉是一般说到游民社区或者说创业者的一些社区或者聚集地经常会浮现一个因为我之前也创过一页像十年之前那种在创业氛围很浓的时候出现的各种孵化器

或者说围绕浮化器做的有一系列的那种社区那种社区的感觉是更多为了工作就是他的生活的体验可能未必有那么好或者说他整个塑造出来的是比较精致的那种

一个很好的公寓大家都可以去住然后我会给你安排很多培训你可以认识很多人但是它那种尤其是在有一些包装下可能显得特别精致白领高端的那种感觉跟两主又不太一样两主很有特点的就是它确实很有生活气息这一点好像是我感觉跟其他的游民社区不一样的地方

嗯对我觉得这个里面如果从数据上去对比的话可以对比几个数据就是这边家里有一个客厅的人的比例嗯这个数字可能是 95%但是北京这个数字可能是同样的一群年轻人可能是 20%或者更低对然后还有一个数字呢是人均的公园的数量这边 500 米就有一个

然后你每天走路也都会路过公园,这个绿地的人均绿地的面积是非常非常大一点很重要的地方在于比如说有一些游民社区或者在海外的有一些比如说我看到像那个新加坡呀或者东南亚其他地方印尼有巴厘岛等等这些地方有一些有名社区但是这些社区建设的都比较简单说就比较贵

很多搞 web3 的就之前搞元宇宙的搞元宇宙的它确实贵就是你在里面你可以当然可以有无边泳池然后你可以在一个咖啡馆办公你也可以认识很多金融行业的做资讯行业的很多很厉害的人但是你要在那生存其实成本也是比较高的就那种生活它需要的门槛也比较高

但是两主这边就像刚才说的它很多是这种自然环境的门槛你家里可能不是都有游泳池但是你可能出去之后像刚才说的公园你是管够的然后你领域之间大家这种生活气息包括现在我们在陆志的地方这个小区其实刚才也说了价格不是特别贵你租这么一套房子

然后这个小区里全是竹子这个是你哪怕在杭州市区的小区里可能也看不到的绿化的面积和这个整个绿化的感受差别很大对是的

感觉这边就是能更有生活化气息的这种氛围我之前住的那种游民社区的话可能每个人之间的这个房间距离感还是比较距离比较短的然后因为一出门的话大家就低头不见抬头见会在一个比较公共的区域里面就见面但我们这边同时又保留了一定的私密性大家都有各自自己的房子房间要住当你想要共享客厅的时候才会说邀请大家来串门啊这样的比较生活化

对就刚才我们说的那种确实应该更像大学吧就是大家就是有个床位然后有很多基础设施但是两主这边就更像成年之后的生活你也有自己的对对大家是凭据并且还有很多这种免费的就是去自然里面的这种娱乐活动啊这种户外活动像巴黎岛那边的社区可能一个月成本至少要一万块享受这种大自然但这边就大部分是免费这种享受大自然的感觉

我感觉成本低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是刚才小冷提到的那个大家也比较有自己的隐私个人空间就是如果是数字游民空间的话大家每个人只有个小房间然后首先呢你是不能布置的一般是不能像采购一些家具或者布置这个空间变成真正的自己的家然后或者自己做饭这边是可以的而且

这边你关起门来,你不出门,不社交也是可以的,然后你可以保持自己的生活。还是刚才说的松弛有度。对,松弛有度,如果你想社交,你只要打开权益就有很多活动可以去参加。这一点也特别重要,就是你就说想参加活动为什么显得特别珍贵呢?因为我们在北京待过的都知道,你在北京之前应该是马湛开老师跟我讲过一个逻辑,就是叫路范比。

路饭比是什么意思就是你每次出去跟人约饭你在路上花的时间和吃饭的时间的比例北京的路饭比是特别高的因为你可能路上来回花费三个多小时吃饭一个多小时这个饭吃的就很痛苦每次你要抽出四五个小时来吃饭可得性现在是变高了就是你付出的成本比较低比如说大家去邻居家走路可能也就三分钟五分钟你吃饭可能两小时一小时

这个路翻笔对对对可能是反着的可能是 0.1 或者是 0.05 但是北京可能是 2 或者多少都有可能这点还是真的尤其在现在挺珍贵的也就是大家对对所谓的附近在地更感兴趣的这个现在的这个时代吧

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能介绍一下现在在两主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说应该有很多开发者的朋友应该有很多会客厅各种各样的类似的这些活动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比较长久的一个活动就是我刚过来的时候有听说过疯狂星期四这是一个独立开发者聚会的活动这个不是炸鸡对

它是在育鸟集的一个咖啡馆每周四的下午会有一群一开始是独立开发者后来也有一些媒体人或者是其他的创业者跨境电商的创业者都会聚集过来一起聊天一起去交流行业信息这个活动是我刚过来的时候就有听说的这个应该还蛮有历史的吧

这个是不是比肯德基那个要早不早因为我是见证他从第二期开始就是因为我刚来两组的时候就参与了这个事情他是这边的一位独立开发者图拉顶和其他几位开发者一起组织的开始的时候不是凤凰金寺也不是在那一家咖啡馆而是大家会每周选择在

某一个咖啡馆随机的某一天时间聚会后来有一个女孩她提到说大家把这个时间和地点都固定下来以后就这个时间这个地点来就不用每次都单独通知也和不用每次都想这个事情了然后后来就固定了是每周四的下午然后在那个确定的那个

没有去海音墨咖啡馆对然后大家去那边聚我是从第二次开始参加的然后也是见证这个活动慢慢的走过来他有的时候人多有的时候人少反正持续的还是会有人过来参加的

还有一些就是村民有一些愿意办活动的朋友会在自己家的客厅有主题的活动比如说我刚过来的时候我家的客厅就做了 home bar 我自己会调酒加上我的室友他有一些他之前在大理开酒吧的还有一些葡萄酒葡萄酒的那个资源就会我们在家里面搞一个小 home bar 然后召集周围的邻里朋友啊过来过来喝酒

这种感觉真的很好我觉得有的时候你可能在北京上海也想做这件事上海可能条件稍微好一点还有一些机会在北京的话你就说 homebound 别人过来就来不及过来时间上来不及另外就是像刚才启师傅说的你没有客厅对吧你没有那么大的环境没有那种场地条件就真的有的时候很羡慕我之前看欧美的那些影视剧的时候感觉他们经常举办这种小的 party 你也不用客厅

多么大是吧但是来一些朋友大家喝喝酒聊聊天也挺开心的哦还有一个就是呃硬性的大家都是打工人的话大家的这个时间对也根本对不上对没有这种条件对所以我们经常说我们已经过上了老友记一般的生活包括现在我们录音的这个环境整个房间的感觉也挺像老友记的嗯

对有大沙发还有一些其他邻居朋友的客厅做一些其他主题活动比如说有喜儿的喜事屋他的客厅是每周四做一个 deep talk 然后召集八个人左右在他们群聊里面来发起然后每一次主题会不一样比如说就是恋爱的关系啊跟亲密关系的关系和金钱的关系嗯

这种呢和大家聚在一起一个圆桌的这种讨论还有一些客厅会组织就是大屏幕他的大屏幕啊放映设备比较好他就会组织 movie net 我们就一块去看电影这种挺舒服的跟一些朋友一块看像这两年 AI 火了之后是不是

AI 的这种活动大家聊的会多一些了我觉得 AI 其实是有一些热度大家讨论会多一些就是在 AI 之前其实也已经有很多活动了在这边组织活动大概是我搬到良辱之后大概半年是 2024 年的

年初吧我在我家做共享办公做了大概有七八七因为我家的客厅整理出来还是比较大的当时可能有三四十平然后就做了三张桌子一起做共享办公然后那个是我在这个要付钱吗不付钱真的邀请朋友来每周一朋友一起来办公然后其实就是自己办公会觉得没效率

就找一些人陪我大家在工作大家在工作你就不好意思再玩了对对对结果最后也成了社交局大家都无心工作对其实那个算是我在两组这边组织活动的 1.0 版本 2.0 版本就是像刚才聊到史言老师他来

这边参加的我那个系列的活动之一就是两组的村民分享会然后史杨老师应该来的是第六期还是第七期第一期就是我刚才给你提到就是咱们现在录音的这个地方因为我搬到了这个房子客厅比较大然后我就觉得不做点活动浪费了然后我就想

做点村民聚会吧我就找了就是拉了村民一起过来聚会聚会我觉得纯聚会没意思可能需要让人家也有所获得吧就找了一个朋友过来分享然后那就有了第一次分享会结果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然后多的时候一周两次然后就这样慢慢把这个村民分享会做起来了

3.0 版本就是这个两组 Demo Day 就是你也来过一次然后两组 Demo Day 其实是基于这个村民分享会发展起来的第一次的两组 Demo Day 其实就是有点像一个拼盘的村民分享会就是大概有六七个村民每个村民分享自己的项目每个人时间就不用像村民分享会那样很长一个小时只需要十几分钟就可以了大家负担也比较小这样就做了一个拼盘做了两组的 Demo Day 第一期

那次 Demo Day 其实话题非常广泛就有内容创作也有 AI 也有桌游设计就是各种各样的话题都有你就其实大部分都跟 AI 没有关系前两期基本上都是这种状态后来慢慢的每次会提高一点比例让村外的人也参与

就是可能开始是五个名额后来十个名额后来三分之一再后来三分之二现在我是保持村里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参加这个 Demo Day 剩下的给村外的人然后希望村里的朋友能跟村外之间有一个交流挺像产品迭代的一个过程对其实莫名其妙就迭代起来了

其实本来没想那么多对本来也不是说经过长期的设计规划出来对完全没有设计就是很自然有点自然生长的感觉对自然生长的现在大家对这个有需求参与的人他也有一些反馈可能慢慢的就变成现在这样对其实是这个过程中每一期大家都会反馈一些信息我会 get 到大家信息然后再去做下一次的迭代在 AI

分享会上在这些 demo 队上你肯定也能接触到很多在做独立开发在做 AI 的一些朋友这些朋友里面做的这些项目有没有让你们挺耳目一新的其实有蛮多有趣的项目就是上一次不是有个小红书独立开发者大赛吗有 15 个项目进入决赛其中有 5 个项目都在我这边 demo

弹幕的过或者说参与了我的播客录制对你才没几期那就说明就是同样的圈子对就是这拨人在做我觉得来的项目很多都是很有趣的我印象比较深的其中一个比如说是叫 focus flight 然后它是一个模拟你去飞行然后在飞机上然后保持专让你保持专注的一个 APP

我很喜欢这个叫专注飞机这个就有点模拟我们在飞机上开了飞行模式什么都干不了只能专注在一个事上对对对它会让你设定这个出发的地点到达的地点然后这个过程可能是半小时一个小时这个过程中你就不能用自己的手机的很多功能这个很像番茄汁中但是它加了一个场景这个场景就很有感染力是的是的它把这个番茄中

场景化了而且是这个作者 Wuna 和他的那个合伙人就是他男朋友之前都是在两组这边生活的 Wuna 之前也是两组这边一个独立卡尔者团队的市场负责人在这边也跟我聊过这个 ADHD 就是当时我们也讨论这个两组这边 ADHD 尤其的多非常的多

对有道理你要说的话可能确实 ADHD 它是不适合打工最后就在大厂待不住了就出来了对 ADHD 非常不适合打工我之前打工的时候在座位上坐三分钟我就屁股就痒就要站起来出去溜达溜达喝点水或者去楼下转悠一会儿

还挺需要这种专注的 APP 来帮我们专注的我觉得那个 CAPWORKS 也很好 CAPWORKS 最近刚得了那个 APPLE 的对得了那个 APPLE 的奖对吧对它没有来过这个单本内展但是是我自己觉得是非常有趣的一个产品刚刚得了苹果的 ADA 的那个奖那是苹果每年

可能只会评出十个左右的产品大奖很厉害他也是杭州团队吗他是六一和那个 DTD 他们三个人是最主要的主创嘛是谜底科技谜底宇宙的成员之一也算是有杭州基因嘛说到谜底科技用他来学单词是一个比较有趣的从生活化场景来去进入的一个

一个方式对你看这两个产品就是很典型的那种就好像是开发者自己需要的这个东西然后就开发了这样一个对另外它是很场景化的它不是效率的工具因为你真说到效率工具其实在移动互联网早期起来那一波就很多基建的这种东西平台这东西都已经搭好了那现在可能有很多场景化的可以做的产品我觉得这的确也是一个趋势就是

好耕的田都被耕了就是那种你做了一个很粗糙的东西但是仍然有人用这种产品的市场已经被挖掘透了对现在可能就是耕那些不太好耕的田这些不太好耕的田其实就是那些要么小一点对要么小一点对要么你体验特殊一点然后能通过你的体验去打动别人对

然后这种体验可能很多是带有一些情绪投射的或者说能满足一些大家的情感需求的

现在的这些创业者或者开发者你们会有没有感觉到他们有哪些很不一样的地方比如说从我自己的观察我会感觉像刚才说的大家再去做一个事情的时候对融资对快速扩张对规模已经没有特别强的执念了因为现在这种热闹程度会让我回想到十年前移动互联网我当时在中关村对吧

大家的吃苦咖啡啊三大味咖啡大家聊天的那种那种兴奋感这种兴奋感的氛围是有的但是你会发现大家做事情的方式有还有挺大的改变的不会说动不动哎我我一定要融到一千万我在

开启我的这个创业公司对吧里面比较重要的一个事情就是这个杠杆转移了纳瓦尔宝典里面提到的几个杠杆嘛一个是资本的杠杆一个是内容的杠杆 coding 的杠杆之前的创业可能是很需要资本的杠杆然后把自己的生意团队拉起来生意做起来

但是现在我感觉很多的开发者同时也是有自己的自媒体,他也通过 AI 去能快速的写代码。这两个杠杆他用好了之后,其实不需要资本的杠杆,已经可以把这个生意 run 起来。

然后这时候大家其实就没必要牺牲自己的自主权和自由再去交换那个融资然后大家已经可以去把这个生意跑起来了而且现在看起来很多这种 AI 的创业小公司都是在五人十人以内的不再需要那么大的规模了

那你们会有感觉现在新一代的创业者或者新一代的产品在关心什么你像前面我们可能也提到了一些特征比如说他们会关心更垂直小范围的不是那种最宏大的叙事或者说有一些情感投射的有一些差异化体验的还有哪些你们会觉得最近接触的开发者大家会比较关心的

我觉得有一些比较关心的是更注重审美 taste 了就像是西元做的那个 Fatale 就是 AI 选选命理的这一个网站让我感觉到它里面的设计和最终视觉的呈现给拥合这个卡片来看是非常能够体现出中国风以及它整个审美的一个

非常简洁和这个有设计感的一个标准的当 AI 可以替代大部分的这种效率上的工作的时候让大家觉得这个审美其实是更高的一个需求更需要的一个必要的点

对有点像我们前面说的那个效率在往更体验更视听也好或者游戏也好或者更叫什么差异化的更情感投射的一个体验上去走对刚才提到这个 FitTel 也是他们团队应该很多人也在两组吧对他们主要都在两组对他们是做一个算是算命对算命的一个产品但是你看哪怕算命听起来一个很简单的好像

差点 GPT 这些都能算但依然它能够通过用新的体验来做一个新的产品

做了一些差异化吧就是现在的人他们对于单纯是完成一个功能已经不满足了就这个世界上可能除了吃饱已经没有其他的刚需了所有除了吃饱之外所有的东西可能都只能都要算体验都是体验型的产品而且现在大家更极端的去追求这个东西技术越发达大家会越觉得人性的东西会越珍贵然后大家会去

去关注只有人才能感受到的这个世界的一些美好对你像前面提到的这些不管是 focus flight 还是 cap world 你要真要说技术上实现它难度好像也没有那么大对吧这种这种技术都是早先都可以有的当然 AI 技术在这里面尤其是像 cap world 可能还还有一些更多的帮助但是

他们核心的关注的点或者核心的做出差异化的点还是在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地方就是你发现了一个新的场景发现了一个新的体验你把这个体验做到极致当然它不一定是所有人的需求大部分人都可能需要打车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学外语不同的人群垂直人群下做一些极致的体验那你就可能吸引到这些人愿意为你付费这就是新的商业逻辑对吧那你

你们自己现在对 AI 的感受是什么样的从之前接触到现在感觉 AI 是一个已经融入生活了还是说它只是现在在观察一个 GI 的观察的感受分两方面我觉得很多技术都是刚开始出现的时候你认为它是魔术

但是你接触一段时间变成你日常生活的时候你就觉得它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对吧就跟互联网一样对互联网一样历史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但 AI 又有它的独特性虽然它也可能会像之前的互联网技术一样变成大家的日常但是 AI 的独特性是它真的算一次

生产力革命它带来的不只是这种像 iPhone 这种手机带来的一些载体的变化它能替代你去工作这件事情是能成为可能了然后我觉得它带来的几个变化第一个就是人会去思考自己究竟和 AI 有什么区别

前段时间有一个帖子特别火嘛它是我一个做独立开发的朋友在 X 上发的就是他看到了 AI 更新到非常牛的状态突然怀疑自己这么忙碌去做这些优化呀体验啊 workflow 的工作为了得到一个结果究竟是图个啥

就会很怀疑自己的价值和工作到底有什么意义嗯然后我觉得很多人包括设计师会发现 AI 画得很好对程序员对程序员会发现 AI 写的代码嗯之前的确没有那么好但是现在真的非常好嗯

然后他们会想自己究竟核心价值是什么,究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意义,真的会想,我自己也会想,嗯,我觉得这个会让人家反思自己的价值是什么,然后自己跟人家相比独特的点在于什么,我觉得可能就是在于自己是有肉体的,然后有五感的,有甚至是有缺点的,有痛苦的,

这些是人独特的东西 AI 可能不会痛苦但痛苦是人独有的 AI 不会快乐 AI 再往下发展我觉得会让更多的人去思考这个问题他们这种思考会反过来影响他们的消费影响他们的人生的选择比如说选择住在哪里选择做什么工作我觉得都会带来影响

对尤其是现在还是在一个过程中我觉得很多人的生活工作被 AI 影响的程度大部分人还是相对比较低的对对就是只是还是把它当成一个玩具也好或者说哎能帮我解决一些问题一个小的搜索引擎一个搜索工具对但要影响到大家的工作生活他就

可能更结构性的会改变大家的这个整个社会吧对现在是只是影响低端白领但是之后可能会影响中端高端白领再之后可能会影响蓝领对吧那你自己作为产品经理你会有那种很兴奋的特别想做一个新的 AI 产品的感觉吗

想过一些点子但是也在思考自己做的东西是不是明天 XGPT 一更新就被覆盖掉了然后会想自己能提供的 XGPT 提供不了的价值是什么就是差异化的价值对所以我现在没有

特别的行动去做什么具体的产品嗯还在观看观望我觉得 AI 在参与到我日常工作当中的比重其实还是比较低的因为作为设计师来讲当我需要它升图出图是需要多次调整然后往往结局也没能完全达到我的百分之百的预期所以还是要通过自己手动改很多地方的嗯所以它暂时是没有办法替代我的工作嗯然后

其他的使用场景就是我会更愿意跟 KaiGBT 老师聊天当成我的心理咨询师就类似这种情况因为它有一些有一些我整个人生经历的记录啊我之前过往的情绪的记录啊它会更加综合的去以这个背景来考虑我的一些问题和新的这种困扰自己的东西嗯

然后也用过一些像 Flowways 那种就是 webcoding 的尝试吧就觉得他当时在自动写代码然后给我打了一个网站出来很厉害很牛但是最终那个网站我能不能用上呢是另说就跟我们自己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对吧就我如果是一个网页设计师或者网页程序员那可能我会觉得挺有用的但是就是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大部分人 AI 的产品其实跟我们关系不大的话我们用它其实就像在用玩具一样对吧就只是玩一玩

我觉得 AI 现在主要还是去帮助创作者去提升效率或者是扩展边界我觉得这个是现在 AI 最重要的一个特点不管是 coding 还是图形图像还是音乐还是内容还是文字内容这些其实都是属于创作者的范畴

所以其实最影响最大的还是创作者对尤其是有一些可能自己有一些想法但是他自己没有之前受过这种所谓课义练习也好或者长期的训练也好但是他能自己不管是做设计还是做写代码还是说写文字

这会变成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辅助工具吧对我觉得就是每一次创作门槛的降低都会带来这个创作生态的变化还有创作者的数量的

包括之前最早的时候是写博客新浪博客开始是搞 wordpress 后来有了博客之后大家写的多了对之前个人站长时代后来是博客对再后来是 140 字对 140 字对你不需要写一篇文章了你只需要写一些段子也能获得影响但很多人可能不太会写东西不太会打字

那就会又出现了像智能手机和短视频平台对派手平台这种这个逻辑主线我觉得 AI 还是在这个主线上的对 AI 可以降低大家去创作一些 APP 或者创作一些比如说电影它的门槛可能会有一些以 AI 作为方式去成长起来的

AINATV 的导演大导演我觉得将来可能也会出现对你真的说我们现在说的所谓网红或者所谓自媒体早年间可能把它叫博主也好或者说在网上写东西的这些人这些网络作家甚至有的叫

其实当时会觉得说在网上做创作这件事是需要一些专业门槛的你得有知识吧你得可能会写东西吧但是现在你说一个人在网上火了好像感觉不会对他有太多预设觉得他说

他得特别会所谓内容创作的一些技能对那他可能就是有一些好的创意他自己随便拍了拍拍的挺好的家里猫长得好看也可以对就是这种门槛相对就像我在我就在想这个问题比如说未来会不会大家说他做了个 APP 不会先想他是一个程序员或者他有什么经过互联网产品这个什么产品思维的训练对他可能就是让 AI 帮他写了一个东西他挺有创意写的挺好

然后这个 APP 就火了是的我觉得 AI 其实它也是一个平权像播客也是就是我们假设有一个什么播音员的梦想之前你只能进广播电台你得声音特别好才行现在你可以在家里用手机就可以录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时代变成人人都是当创作者可以录播客的时代对这就是刚才说那二宝店的杠杆之前可能内容的杠杆

在持续降低但是代码的杠杆还没有降得特别低但现在就是成本降得特别低然后代码的杠杆的成本也在也在一直下降通过对我觉得这个可得性变得很高之后大家就更平权了然后有

想法又有一些执行力的人就不需要去搭台子就可以直接上台唱戏了就之前比如说你要想有一个点子你想做一个程序其实 99%的时间你都在搭台子你真正唱戏去展向世界展示你的创意或者你的点子可能只占工作量的 1%前面其实你都在克服一些各种各样世界的障碍对操作上的很多障碍

操作障碍,情绪障碍,对,技术上的问题都很多,对,包括调程序,包括各种的认证,就是现在我觉得这个门槛降的,降比例,比如说从之前的 99%降低到 10%,那么其实大家就更多的去考验你是否真的有创意,或者你这个想法是否能满足大家需求,说到这儿了,我这种门槛的降低,

他可能就现在又有很多朋友在讨论嘛就是媒体也在讨论超级个体讨论艺人公司天然的你像之前你做一个开发尤其是早期的开发你可能需要一个大的团队你可能要有运营团队营销团队还有一个大的开发团队但现在一个人开发 APP 已经不是梦了对吧你加上 cloud 你就多花点钱用

Cloud 的订阅费其实说实话比招一个程序员还要低得多那未来你们感觉会有更多的超级个体吗对于超级个体来说包括现在你们有没有看到这种例子我觉得未来是我还挺看好的是一个比较超级个体会越来越多的这样一个时代因为身边像是游民朋友也好或者是在这边两组的村民创业者也好

更多的是五人以下这种小公司或者是一人公司了就是比如说离开合伙人的也有啊或者是自己自己去来雇很多兼职的人也好都有这种情况出现嗯

他们运作的也都还不错比如说两三年的创业者都还有对我觉得就是一个是内容一个是 AI 带来的 coding 门槛的降低会让超级个体会变多但是反过来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不管这个创作的门槛有多低参与创作的人的比例在人群中永远还是低的

就对不代表未来每个人都能成为创作者对不管之前写博客容易还是复杂写博客的人还是少的包括微博时代也是就是认真把微博写的好的人呃跟在人群中的比例仍然是少的就是可能 1%的人创作 10%的人评论百分剩下的人只是在看其实这个比例我觉得将来可能也不会有大的变化嗯只是说呃让

现在的技术的发展让那些想去做的人门槛变低了他们可以做出更有趣的产品来变得更容易了有更多的一人公司但是不代表说以前的这个组织要全部被解构掉对吧以前的这种形式全部变成未来就是每个人都是一个公司然后大家互相协作那显然也不可能

对我觉得更多的是他给那些不想上班的人提供了一个出口之前如果你不想上班可能没有那么多的出口让你去做自己的事情尤其是我们上一辈长辈他们可能更是这样是的但是不排除有的人他更喜欢在一个大的组织里面去完成一些工作也能做出很出色的成果来我觉得这也是可以的现在我觉得是我觉得选择更多元了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事

同意我觉得最后超级个体即使变多了但在整体来看还是一个比较小众的选择只是说我们离开了曾经的固定的轨道离开了大厂的叙事出来之后身边越来越多都是这样的人不代表说这样的群体嗯

会占整个的社会的比重会很大你像有一些环境的变化或者技术的变化会让新的这个机会变成可能比如现在自媒体的门槛降低那成为自媒体的机会肯定也变多嘛你就像刚才启叔说的早先如果

还是个人站长时代那个时候的门槛当然很高了而且个人站长也没有什么商业化但是现在你可能都不一定是大网红你就有一个小账号你有自己的这个忠实的读者或者观众你能养活自己现在这种机会肯定是变多的但是反过来说也并不代表说这个机会是属于每个人的对对这是很关键的一个是

那说到这个我觉得也可以聊一聊到底这种数字游民的生活或者说这种自由职业的生活它意味着什么这是不是一种可以长期持续的生活状态它是说什么样的人适合这种状态他就能更持续下去有些人就不太适合

当然是像超级个体变多了之后会数字游民也会增多因为像曾经都是其实是居家办公的自由职业者还没有这个数字游民的概念引入国内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自己只是一个不上班的人或者是在自己有艺人公司也好会为自己做点创业也好但现在数字游民他的特点是就是地理位置自由开始进行地理套利

所以是在一直游动的这样一个状态因为我也游了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对我来说我觉得数字游民真的只是一个人生阶段因为好多身边的这种游民朋友们一到两年左右其实都会趋于稳定下来不会再愿意一直换地方去居住了因为这种旅居生活对我们个人的内心来说其实也是有很多的漂泊感情感上的不确定

还有自己的这个生产力上的一个不稳定因为一直在路上的话其实很难说一直有一个比较稳定的一个输出无论是我自己做自媒体账号还是我像接一些设计上的合作它是需要有会议沟通啊这种上下游合作的这种工作都是没有办法可持续的进行的

所以可能一到两年左右我觉得结束这样的旅居生活然后选择在一个我更喜欢的地方长居下来也是一个自由的选择因为我觉得只要有这种流动的自由有这种选择的自由就是一直是一个有命的一个心态并不代表我地理位置上要一直漂泊

但你会觉得这种自由职业的生活本身是可以相对持续的比如说在梁祖你觉得就可以一直生活下去了对吧对预期是我能够有自己的一个小生意有创业有一定的起色然后这个商业模式可以帮我在进行复利这样的话我有更多的时间抽出来以及资金成本时间成本都可以去支撑我去几个月在外面游荡也好或者去看外面世界探索

然后有几个月再回来好像两个组是一个我的大本营一样这样是我的一个理想生活因为永远有个家可以回不是像我之前一样一直所有行李都在一个行李箱里面到处漂泊没有一个固定的可以回去的家的感觉

对你说游民这个状态确实是需要值得思考的一个点就是我们当然看到很多包括不断旅居的有一些朋友可能有一些远程工作或者说有一些自由职业可以做他就可以全球全国甚至全球各地去玩但是

你说的这个也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就是你没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状态以及你身边可能也没有什么稳定的朋友亲戚朋友你就远离他们你这个人际的关系你生活的状态的这种不规律各方面其实也不一定可能是对于很多人都是

不太适应的,当然我也见过有之前三五环我也跟那个知名的背包客小鹏就写背包十年那个作者跟他聊过他一年就是大部分时间在外面那怎么说人生的主要体验就是在那边了这是必样的这不是可能每个人的那种生活状态所以还是要想清楚自己的生活状态

是的对就像刚才启师傅说的有一些人有一些朋友可能也挺羡慕这种状态但是他的羡慕是源于对现在有一些处境的不满而不是源于真的很喜欢和享受那个状态这两个是有区别的就是我我现在因为我特别不喜欢的老板或者我特别不喜欢手头这个工作所谓 bullshit jobs 我不喜欢所以我要离开导致我特别喜欢那些天天发朋友圈哎呀他今天又去埃及了所以我羡慕他但是

其实你成为他之后你可能要面临其他的痛苦那些痛苦可能反而是你更难解决的你还不如说因为换一个工作或者换一个项目换一个团队可能就能解决你当前的问题是的我觉得一直在路上一直会有新的挑战冒出来当然也有一些新的收获和惊喜给到我

另外还有一个点我感觉是时常切换一下自己的生活状态你前面没有去安吉没有见过然后也没有体验过你可能也不知道这个生活是什么样的你体验过了你大概知道哪些是好的方面哪些是不好的方面你就有更有自己的选择了

一直在路上其实是一个对能量消耗挺高的一个事情比如说你一直有一个稳定的节奏在一个地方生活这个能量消耗是比较低的但是你在不停地切换切换过程中是有折损的人有启动和停下来这个过程其实像一辆车一样启动停下来它是会有能量的消耗是有一个过渡过程

不停地切换其实就是不停地消耗我自己还是觉得有一个稳定的生活的状态和节奏然后这个过程中可以穿插着一些区别的地方住一段时间去体验一下不同的生活再回来自己的大本营这样会好一些那你会觉得像在两主这样的生活是可以长期的吗但是看

这几年看上去可能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将来这个地方的发展不完全由我自己决定感觉就是你是一个挺对生活挺被动的一个人

就是会客厅做挺好那就接着做做不好那也无所谓就是这种感觉是不是因为我觉得就是一个人的能力可能还是也有限就是你可以比如说像我可以做一些 AI 的活动然后很多人会因为我的活动觉得两组这边 AI 的氛围很浓然后但是其实它底层还是基于两组这个基础存在的

然后两主这个地方还会再往下发展嗯他的发展可能我是其中的一员参与的一员但是究竟他最终发展是什么样子不是完全有一个人来决定的不会说对长期有很明确的一个预期了嗯对我自己觉得我在某一个地方我其实都是愿意去建设这个地方的如果我愿意在这边长期生活比如说在两主我也愿意去建设这个地方

然后我之前生活在团结湖我也想去建设团结湖对然后我看到我们小区的那个那个几号楼的那个字不清楚了我也会去喷一下我也说对我想去把它喷的清晰一点然后我们楼上那个单元的编号还是我写的然后我总想去发挥自己的力量去建设这个地方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好

像之前在锤子我组了锤子的读书会嗯锤子科技的读书会还有锤子科技的图书角然后我自己就觉得我既然在这个地方我就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微薄的力量能让这个地方变得更好一点嗯

我刚想刚刚吐槽你说说你是天生的 builder 结果说到你说给单元门画画期我才发现我在大理旅去的时候我也给我的单元门画过那个就我觉得那个太不清晰了我就是动忍不住动手我去拿毛笔在上面画了一下对比如说去年过圣诞节的时候我就给一鸟集的那个小鸟戴上了圣诞帽对所以你看很具象的例子它也说明一个点就是并不代表说出来是

什么都不想干了才出来的不是为了躺出来打工的那个状态和你出来自己做一些事情的状态你看到有些东西你想做你在外面很自由你说单元门这个你就说在一个大厂但是你看到自己大厂里的 APP 有一个字体有问题这个是不归你管的你永远都都管不了它你可能还想要想要去做这个事你得通过层层审批最后才能落地嗯

那种感觉和你在外面是不一样的就外面哪怕是一些小事它能落下去它能你自己参与这种参与感很重要对我感觉其实大厂里面的感觉和自己在外面的感觉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自己的这种

反馈是非常强烈的就是在大厂里面你只是一个这个洪流里面的一个小东西确定百分之百的知道你做这个工作和别人做这个工作只是公司选择了不同的人而已这个事情可能都能成或者都能不成

然后自己的这种成就感是很低的即使他成了我觉得成就感也没有说自己把一道菜炒得好吃或者是自己把门修好这种立刻得到反馈的这种成就感高会觉得痛苦的时候吗就比如说出来自己你

对我来说之前也经历过很长时间适应不在大厂工作之后因为前面说的那个节奏它当然对我们来说有的时候很痛苦但有的时候它因为是被动的节奏你被迫得工作但是你出来之后如果自己没有自律的话

那就很难工作起来那就长期天天躺着天天玩游戏也没有人管你那可能几个月就过去了我觉得会有就刚落词的时候其实就是有一段时间是纯玩什么工作都不想干在看到曾经的设计稿都 PTSD 那种感觉对对这属于一种创伤迷糊是是是

对然后后面我感觉在大理的那半年给我一种这种感觉就是好像纯躺平然后周围的人也没有什么真正在创业啊或者干自己事业的人让我觉得我也没有什么动力去想要有自己的什么新想法迸发出来去做点自己的事所以那段时间是感觉有点太躺了在大理它是一个比较养老或者是财富自由的人去那边开咖啡馆这种休闲的这种氛围而来两主之后我选择

我会感觉到周围的人都会有一些自己的事要干或者是创业或者是在自己在忙自己的那个工作或者擅长的部分其实

还没有开始的话也会想要去努力发现自己的天赋和擅长的部分这些点的话我会觉得更能激发出我现在想要去规律生活的这样的一个想法因为之前可能中午才起床然后下午吃饭这样的一个很不规律的生活那段时间其实是会有焦虑会有迷茫然后包括刚离开大厂的话肯定会收入是会减的

然后就要面临可能我有一段时间是要存花存款啊然后接下来我该怎么去想多取到头去创收我还做过很多就是小活那种就去接一下兼职的单子啊这种的那段时间是会焦虑和迷茫但我觉得对我来说对抗这种焦虑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有一个稳定的生活之后有一个 daily routine

就是每天我有固定的我知道我什么时候要干嘛我什么时候健身什么时候我自己做饭来去把这些像课程表一样给自己定下来规律下来之后我会每天做事情会更有充实感就更有更有意义感不会像之前那样子我尝试过这类 routine 但是我从来没有成功过

最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感觉现在在慢慢找到一种新的节奏就是之前我可能是一个工人的节奏我想去企图把自己改造成一个农民的那种更重的节奏然后现在我发现我适合的是猎人的节奏或者是人类历史上存在最久的一种状态就是狩猎文明

就是之前可能几百万年人类都是狩猎以狩猎的方式去生活对吧后来其实小麦驯化了人类让人类变成了一个耕种的人大工业时代人类又变成了一个工人农民和工人其实都不是人类太适合的状态我觉得其实现在这个时代有了 AI 或者有了自媒体有了很多东西之后嗯

更适合狩猎型的人或者更适合以狩猎的形式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然后可能我每个月会狩猎一次然后然后或者住宿打猎我怎么感觉像是你自己硬找的里面就是这样就因为你每个月或者我每个月

因为我每天按照一定的节奏工作其实对我来说真的很难尤其是 ADHD 加 NFP 这个能量状态让我很难去耕种然后我只能去狩猎然后我去定时出摊一次然后出摊完之后再等下一次就是去搞一把然后回来到自己山东里吃一波然后快吃完了再去狩猎一把

这个跟纳瓦尔最近讲的那个状态直接就吻合了然后我就觉得很震惊纳瓦尔最近提到这个狩猎然后我觉得哇

这不就我吗这不就我吗然后这不就我最近才想明白的事其实我也尝试了很久在痛苦中去希望让自己成为一个规律的有 routine 有节奏的人但是我发现不太能然后我可能是需要有一个给自己设定一个月或者一周的一个 dialine 这一周我把这一件事干好了我这一周就没白活

然后我每个人的工作的尺度的确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是每天做一点做一点但是我可能就是自责一个礼拜然后干一天然后这一天干一个礼拜的活这也是可以的嗯就只要能出活就行这个真有点像我有的时候的一些状态比如说我准备稿子我喜欢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嗯就是更心流的把它做完

那这几天搞定之后后面几天我可以更新流的去玩游戏对在工作的时候因为被迫被切碎的那种状态现在有一个机会你可以让它更完整了就是比如说有一些所谓的 3A 大作我之前其实是

确实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玩你每天晚上就那么两个小时你每次刚刚沉浸进去又要跳出来你每天都玩很恶心的所以最后你为什么大家就只能玩手游或者就刷抖音只有这个经历了但现在你可以拿出一两天时间来完整的玩上班的时候是很奢侈但现在这个其实是我们自己调整换来的嘛

对对其实上班是把人的时间切的无数个碎片你在工作里面其实也是会经常被打扰对尤其是像最后在大厂的那段时间因为那个时候还是 leader 还有很多团队的人太多的会了就当时的会简直开到特别崩溃每天平均三个起

那多的时候五六个会基本上天天在开会是的起得特别碎要不停的响应这个世界给你的召唤然后这个召唤一下你响应一下那个召唤你响应一下自己跟自己相处的时间其实是非常碎片的没有完整的时间

我感觉就是在注意力和精力都在不断被切碎不断被牵扯被别人拿走的一个过程那时候也是感觉每天白天全是会我真正开始画设计稿工作的时候是晚上吃完晚饭之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那差不多最后问一个问题吧就是如果有对两主特别感兴趣的朋友他想要来了

听了你们的播客或者看了一些你们的信息看了一些报道他想过来有没有什么建议我觉得因为像是我已经开始做一些数字游民的朋友

朋友在两主的一些科普也好或者是这种视频也好我做了很多这种相当于科普向攻略向的视频是在给之前在游民社区的一些朋友们的建议就是两主它不是一个任何一个大的社区它不是一个中心化有平台的一个管理没有什么小科服来回应你说我可以住多久啊你在里面交钱就行了它是一个

非常去重心化的比较分散的然后大家都有民宅各自在有自己大大小小的圈子的一个地方所以来的话我觉得更建议的是能够借助到认识的朋友家里面待几天然后深入感受一下这里的社区文化是什么样子的

再去来决定说我接下来要不要就是搬过来因为我还接待了蛮多这样的游民社区的朋友会带着这样的期待直接就过来说哎有没有一两周短租有没有一两个月短租我现在我下周就要来了那谁来接待你我们没有任何人有这个义务就是又有朋友啊或者吹箭啊这样子会来过来对

然后可能对两主的期待也不用说提的太高因为每一个人说的两主其实都只是代表他自己的那一面而已对对对你像比如我就能想到

你像晚上的 homebar 也好或者说大家平时的聚会也好你如果一个人都不认识你来了之后你可能也没有太多参与你自己组织的活动别人来参与的也比较少因为你需要花比较多的精力再重新去认识朋友嘛那这个时候大家的感受好像就跟听说的就不一样了这个很正常

我觉得不管是我们的播客里面提到的两种还是大家看一些媒体报道看到的两种其实只是一个切片然后两种其实很大每个人看到的也都不一样可能还是需要自己去感受吧其实我觉得跟你去另外你去任何城市或者任何一个地方去生活其实都是一样的对就是不要把它想象的太神秘或者说

太不一样了就是他就是一个生活的环境现在在两种生活的比较好的村民就是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对我觉得你们我们只能是说自己的状态

分享给大家然后并不去保证说你来到这个地方一定会怎么样的生活可能是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但是也不是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会去公开的去说是是是对尤其是公开对外讲的时候大部分还是相对正向的一些信息的去讲的是的对那关于

两主这边到底有什么人在以及大家在聊什么大家也可以关注起师傅的播客起师傅 AI

客厅直接搜起师傅基本上就能搜得到了啊对那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感谢起师傅感谢肖冷希望你们在梁祖的生活继续变得热闹和开心吧开心最重要开心最好对也希望后面来梁祖的要来梁祖的听友和哪怕不在梁祖的听友也都能比较开心好那我们就聊到这好的大家拜拜拜拜拜拜

欢迎在小宇宙苹果 podcast 订阅和收听三五环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如果喜欢三五环的话也恳请用在苹果 podcastspotify 或者喜马拉雅留下你的宝贵好评下期再见

把房间打造特别的精致不管其他人的事不用我喜欢的给自己买件舒适的睡衣心甘意关心那些热情不会心灵在等待着看见的景色看开始接触过今天的天气也很不错希望你的

Zither Ha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