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No.197 播客为何叫 Podcast?一切要从 iPod 说起|Apple 播客 20 周年

No.197 播客为何叫 Podcast?一切要从 iPod 说起|Apple 播客 20 周年

2025/6/26
logo of podcast 三五环

三五环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刘飞
一位活跃的主播,通过播客分享各种主题,包括商业故事和文化内容。
潇磊
知名播客主播,专注于商业、财经和社会现象的深入讨论。
Topics
刘飞: 作为《三五环》的主播,我很高兴邀请潇磊来一起回顾苹果播客的20年历史。我们将探讨播客的起源,以及苹果公司在播客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Podcast'这个词本身就与苹果的iPod密切相关,它是'iPod'和'Broadcast'的结合。我们将从早期的音频节目形态开始,追溯到现代播客的兴起,探讨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对播客生态的影响。我希望通过这次回顾,能够让听众更深入地了解播客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潇磊: 非常荣幸能来到刘飞老师的节目做客,一起探讨苹果播客20周年的话题。我主要从听众的角度分享我对于播客的看法和体验。我个人认为,播客的魅力在于其便捷性和陪伴性,它可以在各种场景下陪伴我们,无论是通勤、运动还是休闲。同时,播客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我希望通过这次节目,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播客,爱上播客。

Deep Dive

Chapters
本章节追溯了播客的起源,从苏联解体前的地下电台磁带到 70 年代的磁带杂志,再到 90 年代初期的网络电台。重点介绍了 RSS 技术如何解决音频文件下载难题,并推动了播客的早期发展。
  • 苏联记者创立地下节目“独立电台的幻觉”,通过磁带分发
  • 70 年代出现“磁带杂志”,涵盖实验音乐、采访、音频艺术等
  • 1993 年,卡尔马拉默德推出第一个计算机广播脱口秀“互联网谈话广播”
  • RSS 技术解决音频文件体积大、下载慢的问题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收听三五环我是刘飞今天是一期特别的节目小蕾又来到三五环了大家好我是班达铁的主播小蕾非常高兴来刘飞老师的节目做客别闹我们聊的内容放在班达铁可以但是它不在我们班达铁的正片里面正好今天聊的这个事我感觉放三五环也比较合适比较合适我们就在三五环聊一聊聊什么正好

在苹果播客已经整整 20 周年了我们聊聊关于播客的往事今天这个模式不太一样不是刘飞在采访别人了是邀请了一个嘉宾来捧个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赖�

不是苹果播客也不是苹果 Podcast 是 Apple 播客是的之前有一次发朋友圈的时候我比较在意这些事我特地调查了一下我一看他们官方的写法确实是这样的是 Apple 播客挺有意思的那为什么聊播客的历史我们要在 Apple 播客 20 周年这个时间点聊呢因为播客跟 Apple 播客确实是有

很高的重合度非常紧密的关系就首先你有没有想过 podcast 这个词是怎么来的难道是 Apple 发明的 podcast 里面 pod 就是 iPad 本来这个词它在里边就是 iPod 的 cast 有道理所以它跟苹果真的是相当有关系因为它源于一个词就是 iPodcasting 这个就是一个老词我们从头开始讲其实在早期没有互联网的时候

是不是也有类似播客的节目当然有就是有很多音频的节目我们说之前最早的大家听音频除了音乐那种是不是也有对话的一些节目或者说有我单口我跟你讲个事情的故事的节目肯定有那咋样把电台直接就给卡出去了这不是就电台吗这里面不一样电台是实时的直播

一般把它叫播客的那还是异补的就是我可以传播我可以私下传播的在早期是当成音频节目如此定义有点不一样比如说我看维基百科里举的例子是 1989 年苏联的记者加利纳皮利彭科和

瓦利里博西德洛夫练嘴皮子创立了一个节目你看他们本来是记者他们也有条件可以去电台做节目的但为什么他们要创立这么一个音频节目而且后来是通过磁带的方式去分发就是因为他们是一个地下的节目

那个节目叫独立电台的幻觉但是在苏联解体之前可能审查还比较严格所以他们就做了一个地下电台这里面是跟一些乐队的主唱对话你这个摇滚怎么想的你怎么滚的怎么 rock 怎么 rode 摇着摇着就滚了这个它的录制完通过磁带然后大家买到之后在录音机里听我一直在想那个年代到底用什么载体哦

是直接录磁带磁带所以确实是这样直播的那种电台就是小蕾之前的工作这种和我们现在听播客我们现在都不是听直播就是录下来之后我们能随时随地听一个完整的这种音频节目其实在早期都是用这种音频的介质实体介质去传播的

其实我搜了一下像苏联的地下电台也不是最早的早在 70 年代就已经出现了一种内容这种内容叫什么比如说那个时候纸质杂志已经很火了到处在发杂志发报纸就出现了一种内容叫磁带杂志

音频化的你可以订阅它整个的逻辑就是你订阅一个月花多少钱一年花多少钱我每个月给你寄牌磁带这个磁带里面就包含的是各种各样的内容比如说涵盖实验音乐涵盖一些采访涵盖音频艺术短片故事等等订阅者定期收到磁带就跟今天我们定新的博客很像了其中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美国的你看这个节目它叫 TELUS AUDIO CASETTE

意思就是这个名字叫泰勒斯泰勒斯音频磁带杂志这个当时在美国就很出名这个杂志你听起来其实有点那个声音实验节目的意思我给小蕾听一听我找到了早期的录在 70 年代的这么一盘磁带的内容感受一下嗯

雞有不同的程度和危險的標準一種這些警告代表了附近的牠類例如正在前往的狗或人牠們會驚訝地在某些保護者的旁邊而以咬撞和吐吐的方式無法解決牠們的不滿 Billy Goat 在前面前往時給了一位熱情的女生一種滾動性的呼叫

她也在唾沫

猴子有警告对猴子的变化例如母猴可能会嗅到或看见猪

我天哪好牛啊就是你感觉这个制作的品质很高啊你不说 70 年代我以为就是就是刚做出来的这种节目 2000 年之后起码是很用心的这里面有背景音效有音乐对吧这里面他放了一些动物的声音然后告诉你解释了一下这个动物声音它是用来干啥的你听了之后就很身临其境这个动物的声音是用来威吓敌人的或者怎么样有意思非常有意思它是这么一个音频磁带嗯

所以确实有那种杂志的感觉就是你了解各种有趣的事这些都很早甚至可以说

这都不是最早的其实最早黑胶时代就有了那个时候有黑胶了那可以灌了对黑胶里面你就可以灌这种内容了在很早之前就有专门录制发行演讲诗歌朗诵戏剧表演有声读物等等的这种黑胶唱片比如说迪伦托马斯他朗诵自己诗歌的录音当时就广受欢迎原来诗朗诵不光是在我中华大地上有诗朗诵啊

其实中间有一部分它就有一些喜剧成分它就有现在单口喜剧的早期出行包括我自己之前还买过一个黑胶唱片这个黑胶唱片是记录什么的呢现在来看也是有播客的意思就是专门记录当时登月之后他们通话的音频的这也很有纪念意义叫 Man on the Moon 是一个七寸的小黑胶之前跟有些朋友聊过跟咱们的听友聊过

他说你蔚蓝你们出周边其实也可以做一个复古的黑胶现在有一些歌手他也会灌那种复古的黑胶他的工艺其实就是真正的黑胶他是你在录制的时候去灌的但是那种是用数字的转过去主要还是为了这么一个形式感之前其实也想过你像班达铁我们之前录的有一些很有意思的那种内容也可以把它灌成这么一张黑胶变成一个周边这个也更有意义然后再加个壳平常可以当黑胶锅垫对不对

放锅想听的时候把壳拆了就能听歌可以所以我就在想你说播客我们小时候有没有听过那种不是歌的音频呢也听过其实我们小时候都听过播客感受一下故事磁带什么的你感受一下我找到的这个磁带是不是咱们早前听过的播客

一听这个开头立马就有反应了就是生理反应你知道吧这个东西虽然不像英语听力一样能让人起鸡皮疙瘩的那种生理反应教科书的配套词弹我们可以不听的念课文的其实可以不听的但是就又一下回到了那个年代其实还是很有怀念感的对你像这个都不也是有博客那个意思吗你想听故事你也可以当音频故事听卢斯丽丽里面也都有正经说最早能在互联网上听的

内容要追溯到一个人那就是 1993 年卡尔马拉莫德就推出了互联网谈话广播 Internet Talk Radio

它这个被认为是第一个计算机广播脱口秀最早的网络电台这个节目每周采访一位计算机专家并且作为音频文件注意啊这个你说的不严谨不是电台它是每个音频文件可以让用户下载收听所以它是更接近播客这种手动下载和收听的方式就跟我们今天基本上没什么区别了

只不过太早了 93 年连互联网都还没有不是用后来的协议他用其他的那种协议大家反正能下传播不是那么广泛

当然到了 90 年代末期我们最近在聊互联网大家都知道互联网门户网站在 90 年代末期兴起之后什么内容都有了那就也有各种各样的音频开始出现了越来越多比如说 96 年在美国在线当时美国最大的门户网站 LOL 上面你就可以下载到喜剧节目 The Dan and Scott Show

这个 show 你下完之后你就可以下到自己的各种设备上去听了真正的繁荣到什么时候这个时候其实你就说 90 年代末能上网的人都是少数而且涉及到一个下载音频消耗的网速钱也多容量基本上你看看文字就得了不太会下音频的成本太高了到后来又出现了一种技术这个技术大大解决了一个问题这个技术就是

RSS RSS 这种订阅技术最早是网警浏览器团队开发的最初被称为 RDF site summary

2.f 是一种资源描述框架大概意思就是资源描述框架构建原数据强调语意化描述说的很好听不懂反正大家理解这就是定义出来一个格式就行了之前的大家在网上放的资源就很混乱你是这个包规的你用这个包装他用那个包装搞不定清现在所有的门头都统一用政府给你的模板对

你想过去在 RSS 出现之前过去网站这些内容格式混乱尤其是你当你打开这个网页的时候这个网站的时候你发现这个网站好像更新了几篇文章但哪几篇文章是更新过的你搞不清楚最早其实为了解决这种更新的问题的

你更新了文章它就自动同步到 RSS 订阅里面去你打开订阅的软件你就可以直接看到最近你订阅的这些网站有哪些文章更新了那很方便你要想之前是一个一个打开网站看这个网站有没有更新那个网站有没有更新现在是全部都给你整理好了

它确实效率高了很多 RSS 也是我们这一代可能在 10 年代进入互联网互联网的用户非常常用的一个技术了 RSS 之前主要还是支持文字这种载体话说有一个人叫 Adam Curry 亚当凯利亚当凯利他是 MTV 的主持人他是搞电视节目这一块的 2000 年电视

他非常喜欢 Dave Winner 在 RSS 方面的工作 Dave Winner 他相当于是一个工程师他就跟他说大夫你能不能利用 RSS 技术分发一下我们的数字音频文件

发音频我们现在这个 RSS 只能支持文字感觉音频未来可能有机会这事也能做可以做他们就在当时亚当的酒店房间讨论讨论完之后亚当还特地为了这个事写了一篇文章叫 The Last Mile 最后一公里解决了这个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吗最后一公里是什么意思呢逻辑也是符合当年需求的当年的需求是什么当年的问题还是我们刚才说的音频文件它不光比文本

来说体积大它比图片来说体积都大很多你想今天我们下电影可能都方便了当年我们下电影是怎么下的我们可能要让这个电脑开一晚上让它下一晚上才能下下来当年音频就是这么一个概念你要是坐在那等着它下音频可能一两个小时下不完的所以当时互联网音频视频都会存在这种问题你点了你就等就所谓 click and wait 的问题就是你点了之后你只能等为什么它叫最后一英里呢

他就是想用这种技术让你订阅之后他自动下载你晚上你就放在那他自动下第二天下好了你可以直接听了你说后台运行呗呃他跟后台运行也有一定的关系就是相当于 2ss 这个软件他不就是一步到位了吗我自动就可以帮你把这些东西下载好所以你订阅完了之后你晚上就放在那他就可以自动运行了以前你可能也能让他后台运行就没那么方便嘛啊

那晚上这个调制解调器你就可以一直开着一直开着让他下载这个文件到了第二天 RSS 这个软件就给你下好了然后当时戴夫呢说实话他不理解亚当在说什么他完全不明白为啥有人会做这种事情但他决定我试试看吧反正现在也没什么事看而且

2001 年 1 月戴夫完成了对 RSS 的代码修改让这个支持亚当向他描述的音频复建为什么他能随便修改呢因为 RSS 它相对来说是一个公开的大家都可以算是一个开源的协议吧都可以去讨论都可以去修改接下来第一个订阅员出现了这个订阅员包含一条内容是 Great Fall Dead 乐队的歌曲 US Blues

这是谁添加的呢当然就戴夫自己添加了测试内容他很喜欢乐队他又在订阅语言中增加了其他几首乐队的歌曲当时不涉及版权问题然后别说当时了后来很多年都没涉及版权问题这个订阅语言当时可谓是哪怕没有版权问题的也并没有人听所以 RSS 技术迭代完之后

他们发现也没什么意思啊这也没有人用那就算了就放那了就放那了就跟做了个小玩具哎挺好也没有觉得说很后悔因为本身这个玩具做的也挺快嘛做完就放在那没费多的功夫这个时候其实供需都不是很成熟包括供给上也没有人会特别想做一些文件在网上去

分发的那这个事从什么时候又开始又想起来了呢 2003 年 9 月的时候戴夫到哈佛工作了他给他的同事都有一个博客当时是那个博客嘛就写图文的创建了一个能带附件的特殊的 ISS 订阅员因为本来你订阅 ISS 你订博客的话呢就是订图文嘛纯文字的嘛可能连图片都不一定有然后这个他的同事呢

本来就是一个算是当年的大 V 他是纽约时报的记者波士顿电视台的新闻主播 NPR 的主持人也是电台主持人所以他有各种各样自己的内容媒介他不光是有自己的文本他自己也录音他有一个自己的录音室跟很多政治人物有一些专家进入了各种访谈所以他的博客上面本来就有很多 MP3 的文件很多人之前订阅只能订到他的文字

最后他有 20 多个音频文件之后大夫说我帮你调整一下最后别人就能在你这直接订阅了音频附件也能带上了所以这也是一个中间的发展节点因为本身你确实需要有一个好的供给来带不然别人为什么要听你你就随便听歌我为啥要在你这订阅听歌我相当于多加了一道程序麻烦是这个阶段一般被称为什么阶段叫 audio blogging 阶段就是

博客音频播客就是 Audio Blog 音频博客接下来就不一样了其实在 03 年前后发生了一件事就是音频播放器越来越多了需求增长了因为 Apple 出现了 Apple 是 2001 年出现的

2002 年 2003 年分别发布了二代和三代 2004 年我们之前在苹果简史里讲过 2004 年的时候 iPod 系列的总销量在年底达到了 1000 万台市场份额直接窜到了 75%就是那个时候全球几乎都在听 iPod 了

这个时候到了 04 年戴夫大概能理解什么是音频 RSS 的价值了他之前只是说做个玩具现在大家手里都有 iPod 了我做一个订阅的软件让大家说每次插上电脑因为 iPod 那个年代的 iPod 跟今天不一样你还是需要通过电脑上的软件去下载音频的类似 iTunes 这样的东西对 他没法联网所以当时戴夫和亚当他们就合作开发了一个叫 iPodder

iPod 的 IPOD 后面加了个 DER 的一个程序一个软件这个软件就是一个简单的苹果上的脚本它能完成很关键的一步自动扫描 RSS 的源下载其中包含的 MP3 文件其实就相当于自动把音频下载到 iPod 当中这个确实最终实现了好多年了实现了亚当之前想象的所谓的最后一公里

整个的体验就变得很自动了就很多人开始用 Appholder 下一些音频的文件听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自动这个概念还是我最开始没有领会到的我最开始想的还是它能办这个事但是还是要你的主动去操作但是订阅的意义就在于你哪怕不管它该有的东西说白了你到时候就有了对 RSS 是不是小蕾之前用的比较少我用的比较少对之前像

刚工作那会大家平时用阅读器它真的是非常方便你订阅了这些员他都会在同一个页面给你展示

每次有更新的时候你刷新一下所有的东西都自动推到你面前了这种体验是很好的就像你订阅了这些东西你插上 iPod 一键所有的更新直接下到那机器上带走这非常方便你不用去每个网站他到底最近更新了啥你不用这么看了 2004 年就算是播客的元年了因为播客不光有了这么重要的载体 iPod 他也有自己的名字了谁起的呢 2004 年 2 月英国卫报的记者

本哈莫斯利他在一篇文章中把苹果的 iPod 和广播 Broadcast 这两个词拼了一下 iPod 的 Broadcast 叫 Podcast 听起来就非常合理了这个词就发明出来了所以这个词是跟苹果有很深厚的联系的这就是 iPod 上广播这么一说 Podcast 大家一听就明白了 Pod 上的 CastPod 上的 Cast

那就可以理解了那如果这么算其实你算起来今年应该是第 21 年了那为什么说

Apple 播客是 20 周年那就得说到乔布斯乔老爷子了反应也很快我们之前讲过苹果推出的 iTunes 音乐商店不是改变了音乐行业吗当时音乐上的数字出版已经变成主流了势不可挡 2004 年 7 月已经售出了第一一首歌曲到 2005 年 7 月才过去一年时间这个数字已经到了 5 亿了

2005 年 6 月 28 日乔布斯在苹果发布会上宣布苹果正在将播客主流化播客就是下一代的广播就说的很直接以后就不会存在实体的电台了全都是数字电台那会就在惦记要革广播的命了当年他就做了一些事也给播客行业打下了基础这里面有几个功能特点小蕾听听看第一是目录搜索 iTunes 4.9 推出的

那一刻他就内置了一个包含了 3000 多个免费播客节目的一个大的目录这个时候大家的索引就完全变掉了之前没有任何地方你可以查目录啊就之前你听播客你怎么听啊就别人听说过别人告诉你一个网站挺好的你到处去搜啊没有任何一个聚集的地方分散的都是所谓发现播客的地方那个时候你想找一个好的播客节目就是大海捞针一样你都根本不知道去哪找所以不存在所谓生态的东西

对就是你之前没有一个大的入口另外就是包括一键订阅

其实说实话 RSS 这种模式对于很多用户来说依然是一个有门槛或者有成本的一个模式因为你还是需要去了解 RSS 的地址你把这个地址存下来就有点像我们寄电话本你把手机号存下来你再填到软件里你才能算订阅它不完全是傻瓜小白色的那种对但是现在你看到博客一点我关注他了我订阅他了接下来他就会自动同步到你的 iTunes 里你的 iTunes

iPod 一插 iTunes 又会直接同步到你的硬件上它真的是很无缝这种无缝同步也是非常重要的有特点的以前确实你像我们手里拿的这些硬件设备你都没法直接连互联网所以你就很需要通过电脑中介 iTunes 中介把它传一下 6 月 28 日 2005 年这次发布之后当时有多火媒体甚至把后来的现象称为 iTunes 效应

2005 年 7 月圣保罗先锋报就发表了一篇预言性的文章他就说 iTunes 效应未来会改变整个博客生态就 Podcast 生态整个都会被改变他是怎么说的呢他说突然间那个灰色极客气息浓厚的博客世界将被推向主流数以百万计的普通 Windows 和 Mac 用户

发现了这些可以下载的节目蜂拥而至大约两天内 iTunes 用户订阅播客的次数超过了 100 万次内容都下载到他们的 iPod 播放器里了嗯

就你像破圈这个事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嗯是之前如果没有这种大型的覆盖这么多用户的厂商去推动那播客可能还是口口相传的哎最近听说有个播客挺好的你去看一看啊怎么看看啊你要下一个软件叫 ipodder 你还要再去找几个网站把那个链接复制粘贴进去你还要这么操作那个操作那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我直接所有东西都给你配好了嗯

所以就互联网产品都一样的懒惰还是人性里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你就得满足用户这种开就能用的这种需求要帮用户建生态苹果这个时候它自己的播客怎么命名的呢当然它对 podcast 这个名字一点都不排斥对它来说也是一个免费广告了

这就是免费广告当时微软就很痛苦微软也要做博客我怎么我叫 podcast 我这什么意思我也就所以当时微软想了很多办法比如说他他自己起名叫 blogcasting 就是这是博客改成博客所以叫 blogcasting 是得自己有个名啊

失败了最后就是微软也不得不用报 podcast 这个名字没办法对所以现在全球受到播客我们现在说中文里的播客体会不到苹果的部分但是现在在海外大家说的 podcast 全都知道是跟苹果有关的当时苹果做这件事为什么说 iTunes 效应为什么说彻底改变了生态其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因为有很多创业公司也在做这个事的这不就是直接把这个创业公司干死了吗

比如说有一个公司叫 Audio 这个 Audio 公司 O-D-E-O 这个初创公司当时正在开发一个你听这个描述啊集播客目录搜索和创作工具于一体的平台嗯当时就被认为是整个硅谷的新星是这个新星领域最有前途的玩家嗯大家都看好他做播客这个生态结果苹果这么一搞他就只剩创作工具这个还可以努力了哎听完这 4.9 亿发布哎

哗啦啦简直就是跟当年 Windows 捆绑自己的 IE 浏览器把网警浏览器给干掉的故事我们之前也讲过你好无办法厂商这么一捆绑你自己就没得用了 Audio 的创始团队艾文 威廉姆斯 比兹斯通和杰克多西这三个哥们挖过去得了被迫寻找新的方向他们没有被挖他们决定把公司另一个内部副业项目

放到主页去做叫推特推特是这么来的有这么个故事如果没有苹果博客也就没有推特你要这么想那还是牛啊人家当时这个两个眼光其实都对对他们内部当时只是就开发着玩就说那个博客这个文字也太多了我们搞一个大家自己发着玩的字数少一点的这么一个内部的社交媒体平台结果没想到推特最后就真的特别火了嗯

最开始确实你像范否那个年代也有点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有这种东西存在确实路是人走出来的虽然说苹果在 05 年引起了 iTunes 效应但是实际上后面来反而在 iPhone 这上面做播客要慢一些在 iPod 上做的还是很快的 iPhone 上听播客当时还是很笨拙的因为

按理说你 iPhone 都是手机了你能上网了但是那个时候的苹果播客还是需要通过 iTunes 软件来同步就很麻烦它跟 Apple 的逻辑完全一样直接复制过来的所以当时 iPhone 大家就很痛苦就天天的尤其是对于播客听众来说就是在那

跟官方提意见你们赶快更新一下我们能直接下载不行吗为啥还非得连电脑才能下载呢可能我觉得啊个人觉得跟 2G 时代也有关系就是刚进入 3G 时代对有的用户他不开二这个资费嘛但是可能对于苹果来说他觉得这个需求还是少量的大部分下音频还是通过电脑下直到 2012 年伴随着 iOS6.0 的发布

苹果终于在 iPhone 上推出了一款独立的播客应用就之前其实你下载下来还是在很乱七八糟的音频的这个应用上面去用的但是现在你有一个 Apple 播客应用了也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这个 Podcast 的这个 App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它就不用依赖电脑

但这个时候还不是预装两年之后在 iOS8.0 上 2014 年苹果开始预装了并且不能删除这个那就太重要了预装这个事大家都能理解是有多重要就跟前面说的 iTunes 效应一样你打

消费级产品的厂商的推动真的是太重要了波克在这之前哪怕不小众但也没有特别大众但是你就跟之前 B 站从最开始的只有二次元的一些爱好者在玩到后来开始多元化再到后来有螺翔有影视飓风这种特别破圈的现在大家说 B 站也不会特别强调它二次元的属性了 B 站上感觉什么都有了

当年螺旋和影视飓风代表的就是他们破圈了对于播客来说一方面平台 14 年是让 iOS8.0 里预装了播客的一个 APP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就是它需要有节目破圈它第一个特别破圈的节目是什么呢

这个播客节目叫 Cereal 是一个真实罪案故事小蕾有听过吗没有现在还是依然有的不仅是依然有现在依然是世界上最头目的播客之一 Cereal 然后之前我在调研

最暗播客的时候其实 Ciro 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学习的对象我之前反复说你去海外听一听那些最暗播客包括 Miza 也给我推荐过这个是非常经典的一个真实最暗的故事播客他当时是破了一个记录就是最快下载 500 万次的记录他的出现是一个分水岭目前总下载量已经超过 4.2 亿了已经成为史上最受欢迎的播客可能都没有之一他甚至是第一个获得皮波迪奖的

P-Body 这个奖是美国知名的媒体奖之前主要是发给电台节目和广播节目的这也是播客节目第一次获得这个奖这也给他带来非常大的一个扑圈的机会大家都会去看为什么什么是播客为什么颁给播客跨行业能拿到这个奖你就像中文播客如果哪天你能拿到什么国家新闻奖或者广播影视奖

或者什么奖那就代表破圈了金生奖对但是现在可能离得还比较远不是一个体系是吧 2020 年纽约时报以 2500 万美元收购了 Circle 就把这个工作室直接买下来 2500 万美元了真值钱来我们感受一下第一季第一集梦开始的地方你能听出来他的制作还是很精良的

Truth Be Told on Apple TV+.The original series is back with a new case,and this time it's personal.Don't Miss Poppy Parnell,played by Academy Award winner Octavia Spencer.As she agrees to help her friend Micah,Academy Award nominee Kate Hudson,find out who murdered her husband.They will seek answers,but at what professional and personal cost.Stream Truth Be Told on Apple TV+,on August 20th.

请不吝点赞 订阅 转发 打赏支持明镜与点点栏目

这个能听得出来 它制作的方式非常传统媒体你说传统媒体以这种高标准来制作是很合理 很正常的但是你要说以现在中文播客听众的这种感受你说大面上这么个制作方法其实是少数 当然有 但是少数就甚至你听着有点广播剧那个意思了有点连续剧那个感受了它的制作非常非常精良啊

它这个很有特色的就是我发现很多美国的播客也是这样的跟我们不一样比如说他们每一季是只讲一个故事的每一集都是抽丝剥茧那拆得非常之细天府可能也会比我们稍微短一些它不会说一期就是一两个小时它可能会短一些但是每一集都把这个事讲得非常细然后

给你最后留下一个悬念你特别想听下一集但真的会有连续剧的感觉就是连续剧你像我们之前讲系列大家也会会有同样的感觉因为你听同样的主角或者说同样的一个大主线发生的事情在这一季里你会更听得下去是还有一点估计小雷想不到由于这里面有大量作者自己的深度调查

他的调他这个播客火了之后直接影响了案件因为播客制造的舆论压力直接推动了司法系统的复审因为当时主播就认为这里面的有很多

调查不清的地方有很多因为最后这个少年主人公他是被判了终身监禁是一个很严重的最后的一个罪行他就认为这里面有很多证据不清逻辑不明的地方检察官几年后果然发现了新证据这个终身监禁的这个主人公已经被释放了这个做法也很传统媒体对这个就可能是你想从播客这个角度能做的非常了不起的事了他真的影响到现实了

包括很多美国的主播也在模仿其实也很难再达到当年的成就了因为播客当时正好是遇到一个特别需要有一个精品的内容出现的一个时机一个爆发的时机然后他正好赶到这个时机了你像 2014 年 iOS 预装并且不可删除的时候就是在 Zero 上线前的一个月就他上线之后 Zero 上线了正好赶上这个时机了他其实当时对于整个大平台来说对于拥抱这种最大量的用户来说是一个蓝海

所以接下来这个市场就变得越来越大了今天说起来苹果播客面临两个竞争对手第一个竞争对手是 Spotify 我们都知道 Spotify 其实早在 2015 年它就开始嗜水播客了真正的全面进攻是始于 2018 年当时 CEO 丹尼尔艾克高调宣布要投入 5 亿美元把播客当成公司未来的赌注

他当时首先先收购了一些创作工具收购了一个播客的创作和托管平台很多朋友我看身边主播朋友在用叫 Anchor 还有一个叫 Soundtrap 是一个在线音频的编辑工具这些创作工具收购了就是要进军整个播客领域然后又收购了内容工作室后来就有我们很熟悉很知道的一些大的事件先收购了一些比如说 Podcast

或者是 Ringer 等等这种业内顶尖的播客制作公司把很多精品节目收了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把最头部的全球最头部的节目 Draw Rogan 和包括 Call Her Daddy

等等这些博客给收了当时 Joe Rogan 他是签了一个一个亿美元的授权嘛当时引起了整个包括中文博客界大家都在讨论传播很广的一个新闻 Spotify 砸了很多钱几年之后呢他就放弃了那个 Joe Rogan 现在已经不是独家了 24 年其实就已经放弃独家了嗯

包括 call her daddy 等等这些都已经放弃了为啥呢因为他认为我获取完足够的用户了我现在用户量就够了我的之前的战略已经达到我的效果了那还是在时刻调整打法的相当于博客这个市场他们自己认为已经相对稳住了另一个竞争对手 YouTube

因为现在有一个数字全球播客消费最多的平台是 YouTube 不是 Spotify 也不是苹果播客它主要主打的是视频化的播客因为很多人包括尤其是在美国他整个之前也跟萧磊也讨论过我们做播客其实你做视频化的播客整个逻辑和制作方法差别还是挺大的在美国他们已经有成熟的生态了他们整个的制作他们整个包括嘉宾的表达包括他们的

观看观众对视频播客的理解都是很不一样的所以在美国那边还是挺主流的一个消费播客的一种方式大家会愿意去看所以现在你可以基本上认为我查到的资料里面数据显示 Apple 播客 YouTube 和 Spotify 这差不多是三分天下的这么一个状态他们是有不同的自己的一些侧重点的关于中国的情况呢

就比较特殊了就还在算是在早期发展之中今天我们就先不多聊了最后说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小知识首先全球注册过的博客大概有多少

你可以随便猜一个数我猜 100 万 451 万那还是少了接近 500 万保守但是你这种观感我也可以理解就好像想象中不会那么多那是因为这几年出现的特别多这 451 万的播客当中其中有 451 万

49 万是过去三个月新推出的哦那现在的增长速度真的是非常之快啊就是大量的都是新博客三个月干出了十分之一的量那在这 451 万的博客里面 Apple 博客上面有多少呢有 280 万个占了半数还多一共有多少听众呢 2024 年的听众数量是 5.467 亿

2023 年是 5.069 亿那全球来看其实不少其实不少从比例来看肯定比中文博客要高不少对预计呢 2025 年还会持续增长增长率预计为 7%大概会达到小 6 亿的那么一个状态那人口统计的特征来看你看现在博客听众这种新增就能大概能感知到其实核心的受众还是年轻人嗯

25 到 34 岁的年轻人占全球听众的三分之一以上在美国迁徙一代和 Z 世代是最大的群体这两个加起来基本上就是 60%多了听众普遍有比较高的收入和教育水平比如说 56%的美国听众家庭的年收入是超过 7.5 万美元的是高出他们的平均值的从这些描述我们大概能感知到跟中国现在的情况是相对类似的

是那消费习惯上呢平均每位播客的听众每周花费的时间在听播客上的时间是多少呢 7 个小时正好一天一小时嗯同情的场景还是比较符合这个我看了看我的收听时间非常非常准也是几乎每天一个小时因为我每年差不多 300 多个小时嘛嗯那在这些播客里面哪个是最受欢迎的类型呢

喜剧就是这个也都一样就中美感觉都差不多喜剧播客就大家听着玩的听着个乐的喜剧播客收听时长占所有收听时长的 30%伴随性的放松小三分之一嗯

那波克整个现在的市场盘子里面它的商业情况怎么样呢全球波克市场在 2024 年的估值 307.2 亿美元 300 多亿但你说大呢也不是那么大但是你说小呢好像也是个有商业前景的盘子吧

反正能挣钱但是从分析机构的预测来看非常乐观预计 2025 年将直接达到 396.3 亿也就是 400 亿就一年增长 100 亿它不高就说明它这个前提还很大包括这个预测里面估计的是非常乐观的从 2025 年到 2030 年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定的这个数字我都觉得有点吓人 27%

年复合增长率到 2030 年预计整个商业价值将达到 1311 亿美元感觉更有劲了我问你说这都不是最乐观的我还查到另一个更乐观的预计到 2032 年市场规模达到 2770 亿美元直接奔几千亿去了年复合增长率的

更高 30%多希望我们能坚持到那个时候现在投资者和行业对这个领域认为还是有一个新兴的机会的今天其实就分享这么多了有一些不同的视角不同的

一些小的知识跟大家分享一下从最早这种大家私下里传播的磁带到乔布斯的发布会带走今天价值百亿未来可能奔着千亿去的一个全球的播客的市场这其实就是一个挺有趣的一个技术创意社区共同在进化的一个故事

博客依然年轻未来可期未来非常可期一方面是增加信息另一方面也在想为什么可以有这么大的一个增长我能想到的可能除了平常大家叙事比较多的那些方向之外的一个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更有利于声音交互形式的场景增长毕竟

AI 更多的还是从现在的我们跟屏幕的这种视觉交互在更多的像自然语言交互在转变那么下一代的所谓的这些个设备大家的尝试也有不少的方向是直接从声音交互在入手的那所以说大家更加习惯这种陪伴性的声音内容之后呢

纯金瓶的播客的形式自然增长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我们今天就简单聊到这我们下期再见谢谢三五环的各位朋友们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来做客拜拜

by bw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