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给原生家庭开一扇窗,愿你未来呼吸顺畅|《窒息的家》读书会

给原生家庭开一扇窗,愿你未来呼吸顺畅|《窒息的家》读书会

2023/12/28
logo of podcast 路人抓马

路人抓马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李文桐
杜素娟
Topics
杜素娟:原生家庭问题之所以现在被广泛讨论,是因为年轻一代的自我意识提升,对家长制文化的耐受度降低,以及少子女家庭模式的出现,导致了家庭内部矛盾的加剧。问题的尖锐化,是由于中国传统家庭文化和父母教育模式到了必须改革的阶段,年轻一代对家长制文化的耐受度降低,个性化发展使得矛盾加剧。原生家庭问题不仅仅是个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探讨和解决,否则会形成恶性循环。父母的控制欲源于对安全感的追求,但在中国家长制文化下,缺乏对子女权利的尊重和认知,导致了问题的产生。处理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态,需要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认知局限和方法局限,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个人品质问题。父母难以接受子女的缺点或劣势,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耻才能上进”的观念被简单化和粗暴化,忽视了人性的规律。要辨别父母行为是否源于局限,需要父母进行自我反思,并尝试打破“从来如此就对”的思维定势。父母对子女的过高期望,源于对精英文化的盲目崇拜,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和社会资源的有限性。“重新养育自己”并非简单的物质补偿,而是认知层面的更新和与原生家庭价值观的切割,需要时间和努力。 李文桐:原生家庭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它涉及代际传承,追根溯源才能理解问题的根结,并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原生家庭问题的忍耐度降低,使得问题更加尖锐化。原生家庭的影响会造成强迫性重复,但通过觉察和改变,可以打破这种循环。处理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态,需要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认知局限和方法局限,而不是简单地归咎于个人品质问题。辨别父母行为是否源于局限,可以从情绪入手,直面恐惧才能解决问题。与父母沟通,不必强求达成一致,允许存在不能沟通的区域,并寻找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处理与父母的关系,不必强求父母改变,而应改变自身的认知和心态,以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父母的局限性。“重新养育自己”并非简单的物质补偿,而是认知层面的更新和与原生家庭价值观的切割,需要时间和努力。

Deep Dive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期节目为读书会现场录音。悠悠受邀作为读客《窒息的家》的读书会主持人,关于书中剧情、人物特性,以及延伸出的“原生家庭”问题,和杜素娟和李文桐两位老师进行了一次深入探讨(其实没有太多探讨,更多是对两位老师的采访)。无论是从杜老师的社会文化角度,还是从李老师的心理学角度,都能让你对书中角色提起极大的好奇心(如果你还没看过的话)或是得到一些新的视角(如果你看过的话)。也能对原生家庭这个大家业已熟悉的话题,有不少新知。现实的案例和技巧的分享也有,而且是两位老师的亲身案例,谁听谁学到。本次读书会的主题叫“我决定逃离父母的控制,开始为自己而活!”,尽管听起来确实有些“窒息”,但现场的讨论非常治愈,各种层面上打开了格局,颠覆了认知,彻底对原生家庭祛魅!(?)最后祝大家都能从原生家庭探出头来,畅快呼吸。现场嘉宾杜素娟,华东政法大学文学教授李文桐,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后,心理中心兼职咨询师书目介绍《窒息的家》,须一瓜作品,副标题《宣木瓜别墅》,由读客文化出品、文汇出版社出版本期剧透00:41 《窒息的家》:原生家庭为何被频频讨论09:03 谈论原生家庭,是溯源还是甩锅?16:03 如何应对控制欲强的父母27:19 好爸爸和坏爸爸:如何看待对父母爱恨交织的复杂心态42:41 父母的修炼:接受子女的不完美54:50 父母和子女的功课:察觉隐蔽的伤害 Vs 坚守积极正向的的教育01:06:15 代际之间沟通与理解的哲学01:21:44  面对既定的原生家庭,年轻人如何自我救赎Logo设计Patrick(小红书@Patrick杀死朽木)联系我们**微博 @路人抓马微信 komatsuyuyu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