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莉·杰克逊的小说中,家宅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女性生命体验的象征。传统的哥特文学中,恐怖往往来自外部的超自然力量或男性暴力,而杰克逊则将恐怖内化于家庭内部,揭示了家庭关系中的紧张与焦虑。家宅对女性而言,并非安全感的来源,而是父权制压迫的场所,家庭内部的权力关系、父权的控制以及女性在家庭中的边缘化地位,构成了恐怖的根源。
玛丽凯特通过下毒的行为,彻底摧毁了布莱克伍德家族的父权结构。她的行为不仅是对家庭中男性权威的反抗,更是对整个父权制度的颠覆。通过毒杀父亲、弟弟等男性家庭成员,玛丽凯特将家庭的核心权力从男性转移到了女性手中,尤其是她的姐姐康斯坦斯。这一行为象征着对父权压迫的彻底清算,尽管玛丽凯特可能并未完全意识到其行为的深层意义,但她的行动无疑是对父权制的强烈反抗。
康斯坦斯在毒杀案中扮演了隐秘的协助者角色。尽管她表面上是被怀疑的嫌疑人,但实际上她目击了整个毒杀过程,并选择保持沉默。她甚至在警察到来前洗掉了装有毒药的碗,帮助玛丽凯特掩盖罪证。康斯坦斯的行为表明她内心深处对家庭中的父权压迫同样充满怨怼,她的沉默和协助是对玛丽凯特行为的默许,两姐妹在颠覆父权结构上达成了默契。
玛丽凯特的巫术象征了她对现实困境的反抗和对自我秩序的维护。在父权家庭和小镇恶意的双重压迫下,玛丽凯特通过巫术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隐秘秩序,用以抵御外部的侵害。她的巫术不仅是对父权制的反抗,也是对女性力量的渴望。巫术成为她唯一能够掌控的领域,帮助她在极端弱势的环境中维持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
查尔斯堂兄的到来象征着父权幽灵的回归,打破了布莱克伍德家的女性主导的平衡。他试图重建家庭中的父权秩序,穿父亲的衣服,坐父亲的位置,甚至想要惩罚玛丽凯特。查尔斯的出现不仅威胁到玛丽凯特的巫术世界,也动摇了康斯坦斯对家庭的控制。他的到来引发了家庭内部的权力斗争,最终导致了一场火灾,象征着对父权幽灵的驱魔。
火灾在小说中象征着对父权幽灵的净化。玛丽凯特通过放火,试图驱赶查尔斯堂兄和父权的残余影响。火灾不仅烧毁了父权的象征物,如查尔斯的烟斗和报纸,也烧毁了布莱克伍德家的部分财产。然而,火灾后的打砸抢行为揭示了小镇居民对布莱克伍德家的恶意,进一步凸显了女性在父权社会中的脆弱地位。最终,火灾成为姐妹俩重建女性乌托邦的契机,尽管这是一个退无可退的消极乌托邦。
小镇居民对布莱克伍德家的恶意根源在于嫉妒和父权制的压迫。布莱克伍德家在没有男性家长的情况下,依然拥有大量财富,这引发了小镇男性的不满和觊觎。小镇居民认为,女性主导的富有家庭是不合法的,因此他们通过谣言、暴力等手段试图剥夺布莱克伍德家的财富和地位。这种恶意不仅是对财富的嫉妒,更是对女性独立和权力的恐惧。
小说结尾的乌托邦是一个退无可退的消极乌托邦。姐妹俩在火灾后重建了家园,彻底隔绝了外部的恶意和父权的侵扰。她们的生活虽然封闭,但却获得了宁静和自由。这个乌托邦的特点在于它的极端孤立和隔绝,姐妹俩不再相信任何男性的引诱或回归正常生活的幻想,而是选择永远生活在自己的城堡中,成为强大的女巫,抵御外界的侵害。
我叫玛丽·凯瑟琳·布拉克伍德。今年十八岁,我和姐姐康斯坦丝一起生活。我经常在想,要是我更走运一点的话,我可能生下来就是狼人了,因为我两只手的中指完全一样长,但我必须学会知足。我不喜欢洗澡不喜欢狗也不喜欢噪音。我喜欢我的姐姐康斯坦丝,喜欢理查·金雀花,也喜欢“毒鹅膏”——就是毒蘑菇“死帽蕈”。我家的其他成员全都死了。
——雪莉·杰克逊《我们一直住在城堡里》
嘉宾 肖鼠
“我醒来在寒冷的山坡上”、“三姑六婆”播客主播
主播 阿酌
本期摘要
1.高敏女性的惊悚体验:家宅作为恐怖故事的栖息地
2.痴迷女巫形象的雪莉·杰克逊:巫术作为一种隐喻性的文字游戏
3.巫术与女性:父权制社会的压抑下不可言说的精神创伤
4.扑朔迷离的毒杀灭门案:边缘女儿的复仇,抹杀父亲的革命
5.被巫术守护的神秘城堡:全女社群的绝望乌托邦
6.雪莉·杰克逊的双重人格化身:作为家庭天使的康斯坦斯和作为小镇探险家的玛丽凯特
7.康斯坦斯:温顺善良的好姑娘,玛丽凯特疯狂行径的协助者和守护者
8.玛丽凯特:阴暗邪恶的恶女孩,康斯坦斯内心深处最渴望的理想人格
9.作为镜像的女巫原罪:离经叛道的女性玛丽凯特和掌握知识的女性康斯坦斯
10.小说里内与外的对称结构:家庭内部的父权之恶与外部小镇的集体之恶
11.友善的女邻居海伦:“正常”世界与浪漫爱幻想的双重诱惑
12.强势的查尔斯堂兄:企图在布莱克伍德的家宅重建父权秩序的男性幽灵
13.玛丽凯特与查尔斯的战斗:代表女性的巫术话语VS代表世俗的父权话语
14.幸存的恐怖之屋:质疑女巫、理解女巫、成为女巫
参考文献
Rubenstein, Roberta. “House Mothers and Haunted Daughters: Shirley Jackson and Female Gothic.” Tulsa Studies in Women’s Literature, vol. 15, no. 2, 1996, pp. 309–31.
Parks, John G. “Chambers of Yearning: Shirley Jackson’s Use of the Gothic.” Twentieth Century Literature, vol. 30, no. 1, 1984, pp. 15–29.
Carpenter, Lynette. “The Establishment and Preservation of Female Power in Shirley Jackson’s ‘We Have Always Lived in the Castle.’” Frontiers: A Journal of Women Studies, vol. 8, no. 1, 1984, pp. 32–38.
WOODRUFF, STUART C. “The Real Horror Elsewhere: Shirley Jackson’s Last Novel.” Southwest Review, vol. 52, no. 2, 1967, pp. 152–62.
Wallace, Honor McKitrick. “‘The Hero Is Married and Ascends the Throne’: The Economics of Narrative End in Shirley Jackson’s ‘We Have Always Lived in the Castle.’” Tulsa Studies in Women’s Literature, vol. 22, no. 1, 2003, pp. 173–91
本期音乐
John Morris - The Elephant Man Theme
CocoRosie - Witch Hunt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以以下方式给我们打赏:
�更新小宇宙app,shownotes拉到最下方有「赞赏」通道
�公众号搜索「痴人之爱」,任意选择一篇文章,最下方可以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