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的新政在工业领域没有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他发心虽好,但赶上了一个敏感时期。工人力量逐渐壮大,阶级矛盾加深,导致罢工频发。罗斯福不敢明确站在工人一边,担心形成不可控的政治力量。此外,资本家对新政的抵触情绪强烈,导致新政在工业领域的推行受阻。
罗斯福的新政被判定为违宪,主要是因为其法案违反了美国宪法的七项基本原则中的三项:三权分立、制约与均衡和联邦制。最高法院认为,罗斯福的某些法案超越了联邦政府的权限,侵犯了各州的自主权,因此裁定这些法案违宪。
罗斯福通过增加最高法院大法官人数来应对违宪裁定。他将大法官从9位增加到15位,并规定大法官的退休年龄和工作年限,以此注入新鲜血液,改变最高法院的保守倾向,从而推动新政的继续实施。
罗斯福在1936年大选中击败共和党候选人兰登,主要是因为他的新政得到了广大底层民众的支持。尽管共和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舆论宣传和抹黑罗斯福,但底层民众,尤其是穷人,普遍支持罗斯福,认为他的新政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最终,罗斯福以压倒性的票数胜出。
罗斯福的新政对美国大萧条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新政通过一系列措施缓解了经济危机,帮助底层民众度过难关,避免了大量人口饿死的局面。另一方面,新政的推行也延缓了经济的快速复苏,尤其是在工业领域,工人力量的壮大和资本家的抵触情绪为日后的劳资冲突埋下了隐患。
【本期简介】约翰·刘易斯(1880年2月12日 - 1969年6月11日),美国劳工领袖,美国煤矿工人的总裁,劳联-产联的创始人之一,从1920年代到1960年代是美国历次劳工运动的主角。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他帮助富兰克林·罗斯福在1936年赢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作为一个孤立主义者,反对罗斯福的战争政策。刘易斯是一个残酷的罢工领导者,他为他的会员获得高工资,而他的对手,则包括美国政府在内。刘易斯是劳工运动史中最具争议性和创新精神的领导者之一,他呼吁全国煤炭罢工损害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经济。【主播】恶霸波、张偏见【公众号】柳南故事【进群方式】13521785295【商务合作】18618145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