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三好乱弹 - 中国“擦边”简史

三好乱弹 - 中国“擦边”简史

2024/12/12
logo of podcast 三好坏男孩

三好坏男孩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大肠
Topics
大肠:本期节目将回顾从70年代开始,对中国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擦边”事件和作品,包括文学、电影、杂志、录像带、香港三级片和互联网等多个方面。节目中提到的作品和事件,展现了中国社会在不同时期对性、爱情、道德和社会禁忌的探索和突破。 肖明老师: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开始出现对禁欲主义的批判声音,各种婚恋题材的小说、电影等文艺作品开始涌现,逐渐突破了社会道德和舆论的束缚。例如,《爱是不能忘记的》小说挑战了当时的道德底线;《生活的颤音》电影展现了中国大银幕上的第一个吻戏;《疯狂的代价》电影则突破了露点尺度。大众电影杂志的封面也逐渐大胆,反映了社会风气的转变。 陈宇: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三级片兴起,对中国青少年的性启蒙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些电影主要分为案件改编、古装奇幻和现代幽默恋爱三大类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突破性。同时,日本动漫也对中国青少年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桂正和和北条司的作品。此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了新的“擦边”形式,例如网剧和微博上的擦边博主。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中国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被认为是“擦边”文化的突破期?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社会风气逐渐宽松,对性的禁忌开始被打破。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婚恋题材小说、电影和杂志,如《爱是不能忘记的》、《生活的颤音》等,这些作品通过暗示和隐喻的方式探讨了性与情感,成为社会变革的象征。

为什么1979年的电影《生活的颤音》被视为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生活的颤音》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在大银幕上展现接吻场景的电影,这一场景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轰动和讨论。电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大胆的表现手法,突破了当时社会对性的禁忌,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文艺作品中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为什么1988年的电影《疯狂的代价》被认为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疯狂的代价》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露点电影,涉及了社会尖锐的议题,如性侵、家庭暴力等。电影通过大胆的镜头和深刻的主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反思。

为什么《大众电影》杂志在1979年第五期封底刊登的接吻照片引起了巨大反响?

《大众电影》杂志在1979年第五期封底刊登的接吻照片是中国电影杂志首次公开展示接吻场景,这一举动突破了当时社会对性的保守观念,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杂志因此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但最终编辑部决定刊登这些信件,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对性解放的讨论。

为什么90年代初的《人之初》杂志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之初》杂志是中国最早以婚姻、育儿、性教育为主的内容科普杂志之一,其内容涉及了当时社会对性的许多禁忌话题。杂志通过科学的视角和生动的案例,帮助读者理解和接受性教育,对当时社会的性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什么90年代末期的香港三级片开始逐渐落幕?

90年代末期,香港三级片开始逐渐落幕,主要原因是制作成本低、周期短导致大量粗制滥造的作品出现,市场逐渐饱和。此外,金融危机和观众审美疲劳也是重要因素。随着制作质量的下降,观众的兴趣逐渐减弱,导致三级片市场逐渐萎缩。

为什么《挪威的森林》在1987年发表后对日韩中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

《挪威的森林》在1987年发表后,通过对主人公与两位女性之间复杂情感纠葛的细腻描写,探讨了青春、死亡、爱情和自我救赎等主题。小说中的性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使其成为当时社会的热门话题,对日韩中三国的文艺青年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视为青春启蒙读物。

为什么1990年的电视剧《风尘榜》被视为中国电视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品?

《风尘榜》是1990年首播的一部古装奇幻剧情剧,以其大胆的服装设计和露骨的镜头表现,突破了当时电视节目的传统束缚。剧中对古代社会的性文化、刑法和权力斗争的刻画,引发了观众的广泛讨论,成为当时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个缩影。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擦边球'现象的定义和社会影响,从狭隘的衣着到广阔的精神状态,'擦边球'是一种利用人性本能的策略,它存在于社会各个方面,并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 对'擦边球'定义的多种解读
  • 它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影响
  • '擦边球'与人性本能的关系

Shownotes Transcript

实在是有点看不下去了,当个体把“擦边”作为交换流量和利益当作捷径且成为共识的时代,总有种说不上来的失落,不是什么超我的道德约束,而是对“擦边”手艺消逝的遗憾。

要想知道往哪去,你得知道打哪来,这一期我们以极其主观和“概不负责”的态度策划了中国“擦边”简史,从70年代末开始,盘点那些石破天惊,一次次突破社会“底线”的“擦边”简史。无论是银幕第一吻的震撼,还是影史第一脱的疯狂;无论是科普读物的偏航,还是大众杂志的清凉;无论是港台风月的情致,还是东瀛动漫的引逗;都让我们怀念那个自我突破,拨乱反正的“擦边”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