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 欢迎大家收听安全出口今天我是一个单口的节目因为下个月我要去宁波了说实话这是一个非常期待已久的旅程对于宁波我一直有很多好奇这座城市不像上海那么张扬也不像广州那么热闹但是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它始终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他低调稳健却能量十足有人告诉我宁波人会做生意还是真会做
我开始查资料读故事看宁波帮看宁波的旧影这是两本书翻翻那些老照片也听到朋友们讲起他们在宁波遇到的一些本地老板啊创业者啊还有那些看起来不怎么起眼却赚得飞起的铺子我越听啊越觉得我想做一期节目专门来聊一聊宁波的生意经
为什么呢?因为它不仅只是赚钱的逻辑,更是城市气质的延伸,在这里面,生意、人情、机会、秩序、传统革新好像都混在了一起,形成了属于宁波的节奏。
所以这期节目啊,既是我出发前的预热,也是一份带着期待的观察笔记,我先在声音里走一遍这座城市,看看那些好声音是怎么生出来的,又是怎么活下来的。
宁波这座城市从古时候起就是靠海吃饭也靠生意发家要说它的生意基因有多深可以从清朝末年那会儿说起那时候清政府和英国签了南京条约开放了五个通商的港口其中就宁波
宁波港口一开宁波人立马就嗅到了机会纷纷跑去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搞实业开公司慢慢的一个强大的宁波商帮就崛起了成了近代中国最有名的商帮之一你可能想不到上海滩当年那么多第一第一家华资现代银行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第一家保险公司甚至第一家西装店背后全是宁波人干出来的
所以那个时候的上海,走在街头,随便听一耳朵,讲的全都是宁波话。到 1948 年,整个上海就有一百万人都是宁波籍的,占了五分之一的人口。这些宁波人特别讲究抱团,亲戚朋友拉起来一块做事,有血缘的,有地缘的,反正大家互相帮衬,慢慢的就成了大家口中的宁波帮了。
宁波邦在商界的成功啊有口皆碑 1916 年孙中山先生视察宁波时啊就感叹道凡我国内各商部啊莫不有宁波人的事业即欧洲各国亦多有永商足迹这个永商啊就是宁波的简称啊永
那其能力之大真可谓首屈一指那这句话高度评价了宁波商人的经营才干勤奋好学诚信创业团结互助爱国爱乡那这些正是宁波商人给世人留下的印象那他们吃苦耐劳精明能干又讲信用和合作精神那正因为如此啊宁波帮才能在商场上啊攻城掠地的同时凝聚起强大的内部凝聚力
历史长河中啊无数典型人物在宁波邦代言那比如说航运巨子鲍玉刚白手起家成为世界船王实业家刘鸿升创办火柴轮胎等产业那
影视大亨邵逸夫香港影视业的传奇这些宁波级的企业家在香港乃至世界的舞台上都是叱咤风云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政商力量可以说宁波帮既在民族工商业史上
书写了辉煌也在海外赢得了声誉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更是高瞻远瞩的指出把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香港的宁波籍企业家文训纷纷响应以鲍玉刚为例他在 1984 年他就率先捐资折合人民币大概 5000 多万 1984 年创办了宁波大学
这样的赤子情怀反哺家乡的义举在宁波帮比比皆是不胜枚举这既体现了宁波人重情重义的一面也进一步丰富了这座城市经商文化的内涵生意不仅要做强做大还要懂得反哺桑子造福社群
我在找资料的时候刚刚我们也提到了在众多宁波企业家里面我确实发现了刚刚我们也提到这么一位叫刘鸿生这期节目我们就着重讲一下从宁波少年到火柴大王的民族实业的传奇 1888 年刘鸿生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宁波籍的商人家庭他祖籍浙江宁波府定海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舟山这个地方
自幼啊沁润在宁波帮的商业文化中我们刚刚也提到了宁波人一向是以精明经商和善于理财著称勇人善股义善抱团借船出海这样的精神啊在刘鸿升身上确实是打下了深刻的烙印那刘鸿升的祖父啊曾在上海开设茶园
父亲则在中国最大的民族行业企业轮船招商局任职然而他年仅六岁时父亲早逝这个原本小康的家庭瞬间困顿了面对十余口的生计压力坚韧的母亲依然千方百计的供刘洪生读书刘洪生非常争气在圣约翰中学一直名列前茅
考上了当时护上最富盛名的圣约翰大学并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奖学金在刘洪生的大学时代他已经是特别有眼见的年轻人了英语说的溜商业头脑也非常清晰身边还聚着一群后来在上海滩呼风唤雨的朋友这段经历替他定好了人脉的底子为他日后借船出海在洋行系统里发迹埋下了伏笔
可学校安排他毕业后去美国学神学,回来当牧师,这安排他可就不干了。他想做实业,不想一辈子为别人布道,再加上家里面经济也困难些,刘洪生干脆一咬牙,我退了学,辍学了,这在当年可不是一件小事。但这般自己闯的尽头也正是宁波人最典型的性格了,不等不靠,有胆有识。
离开校园他干过教书先生做过翻译这也算是有一个摸索期摸着石头过河嘛但是最后真正
让他抓住机会的其实是煤炭生意在 1909 年他进入了英资开平矿物局在上海的办事处做买办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业务经理或者是说中间人靠着宁波邦的人脉资源把北方的煤炭卖进了南方市场尤其是上海还从银行拿到了一笔笔营业的资金生意也是越做越大
等到一战爆发,煤炭供不应求,他自己更是租了船,把秦皇岛的煤运到了上海卖,几乎垄断了南方的煤炭运输的市场,用现在话讲,他就是靠供应链打出了一片天。那几年下来,刘鸿生就赚到了上百万的白银,成为了响当当的煤炭大王。
他这也算是真正的实践了宁波商人那套借船出海的打法了先在外国洋行的系统里站稳脚跟然后积累起来自己的资本和资源谋未来的大局那时候的他年纪轻轻已经站上了新中国民族工业的起点眼里有光心里有火也是正准备干一番真正属于中国人的实业
这发现了第一桶金之后啊刘鸿燊啊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心里一直有一个念头实业救国赚快钱啊不是终点能不能做出属于咱们中国人的产业那才算本事当时的中国啊连一根火柴都需要进口
大家管火柴叫养火这名字一听就知道长期依赖外国货而火柴这种东西老百姓天天用厨房煤炉油灯都少不了它刘洪生很快就意识到这里面藏着一个巨大的机会于是在 1920 年他在苏州开了人生中第一家火柴厂名字就叫洪生火柴厂
这是中国人自己办的为数不多的本土的火柴厂之一了质量不错价格也算公道再加上那时候江南一带正流行着爱国用国货的风潮那鸿升火柴就卖出了名堂几年下来这家厂不光站稳了脚跟还做到了江南地区前三名的规模
而他在江西九江开的第二家火柴厂直接做成了华中最大的民族火柴企业在短短几年刘鸿升就把火柴这门生意做成了全国级别的大买卖一步步撬动了所谓洋火的市场份额但他还不满足他知道真正的博弈一定会发生在上海就是当时火柴贸易最集中的战场
1930 年他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决定主动联合其他本土的火柴厂一起搞一个大的拼一拼洋商的垄断他找到了两家本土的企业一家叫迎昌一家叫中华火柴厂三方一拍即合成立了叫大中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这个名字够响亮刘洪生亲自担任总经理亲自操盘一成立就非常有气势
他不光整合了三家的产能还趁热打铁一口气收购了九江的玉生汉口的谢昌扬州的耀阳等几家地方的火柴厂统统纳入麾下全国的民族火柴产业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经营刘洪生靠着一根小小的火柴不但点燃了国火之光也点燃了一整个行业的自信
他让世界看到中国不仅能做生意还能做品牌还能做整合还能做产业那有了产能有了渠道刘鸿升终于站到了和外资火柴公司正面对决的战场上了
那养伙的日子自然不好过了起初呢外资火柴公司靠多年建立的网络渠道和价格策略啊打得非常凶但刘洪生啊这边不光产品品质不输还打出了民族品牌的旗号那时候的中国人啊早就憋着一股劲我们为啥不能点自己的火柴尤其是到了 1931 年啊这个 918 事变爆发之后全国上下掀起了抵制日货的浪潮
洋火一下子就被封杀了市场空出来了刘洪生的大中华火柴恰好就顶上去了在 1931 年到 1932 年那阵子江浙一带一半的火柴都是他供的在华中甚至七成以上都来自他的厂
可以说火柴这门看似小本的生意已经变成了一场民族情感的象征了到 1935 年刘鸿升的火柴厂产量达到了 15 万箱占了全国市场的五分之一自此他彻底打破了只有洋货能用的旧神话把大中华三个字印进了千家万户的生活里人们叫他火柴大王那肯定是当之无愧了
可天有不测风云在 1937 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战火很快烧到了上海苏州这些工业重镇那商人其实是最怕战争的那刘洪生这些年苦心经营下来的工厂基地转眼之间面临着生死存亡
供应链断了,机器停了,员工的人身安全都成了问题。最可怕的是,如果这些工厂被日本侵略控制之后,那可是民族实业的巨大损失。但是刘鸿生没有退,他做了一个几乎疯狂的决定,撤厂,迁厂,他要保护民族的火种不灭。那是一场横跨数千里的大转移,他变卖家产,筹赚了很多钱。
筹钱自救把上海苏州这些地方的关键机器设备一台台的拆下来运走把核心的技术把核心的技工一波波的转出展区把民族工业看得比自己的家产还重那到了 1938 年他把火柴生产线的一部分搬到了彼时还在英属统治下的香港他看中的是平州一个原本并不显眼的小岛
原本他想落户长洲岛可因为火柴属于易燃品啊就是人家拒绝了平洲却敞开怀抱欢迎他的投资那刘文生并没有让他们失望他买下岛的东北角的一大块土地啊亲自参与厂房的选址设计承诺做好安全措施还优先雇佣岛上的本地居民那又过了一年在 1939 年平洲的大中华火柴厂正式投产
这是一座战火中重建的希望之厂大家可能想不到就这个厂它最后居然成了整个东南亚最大的火柴生产基地
场区划分的非常井井有条有运输有印刷有制造有包装一共 18 个部门最鼎盛的时候这里有超过 1000 名工人机器日夜轰鸣一厢厢印着大中华字样的火柴从平州出发走向内地也送往东南亚为战争中的平民和前线军队送去了必不可少的那一束火光
在这个充满黑暗的时代啊平洲岛上的这间工厂啊就真的像一座发光的灯塔它不仅见证了刘洪生胆识和远见更见证了一位宁波实业家的家国情怀啊
他真是让中国人点上了属于自己的火然而战争的阴霾并没有停下脚步在 1941 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刘公生在平州辛苦建立的工厂被迫停产几乎前功尽弃但他确实没有放弃他转身又奔向了中国大后方
这一次是为了支援战时民生在重庆国民政府为人他主持全国火柴和卷烟的统销工作说白了就是让他稳住这些民生物资的供应此刻他不只是商人更成了抗战时期的后勤官上海
香港再到重庆刘鸿生几乎走遍了半个中国他的企业一度被摧毁设备被抢掠但他始终咬紧牙关宁可损失千万家产也不肯把民族工业拱手交给侵略者抗战胜利后刘鸿生带着尚存的设备与技工回到了上海他没有被打垮反而再次点燃了民族工业的星火
在宁波邦这群极具影响力的商人群体中刘永生是少数从商业走进工业从赚钱走向救国的实干派
他不是只会做买卖更敢投身实业投的是重工业基础设施是别人不敢碰不愿意碰也不容易赚快钱的领域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从煤炭火柴水泥毛纺到电池运输他把自己的商业帝国越做越大到了 1956 年公司合营他的家族资产被评估为全国第二仅次于荣毅人的荣氏家族
这在中国企业上几乎是一个传奇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刘鸿升并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成了民族资本家的代表人物他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这是国家对他的认可也是对宁波邦这群实业家的尊重
刘永生的一生其实是一部民族工业的奋斗史从宁波出发靠一根火柴点燃了整个国家的希望他用双脚丈量着半个中国的土地用一身筋骨扛住了一个时代的风雨他的故事早就不只是生意经那么简单了他确实是一种情怀
一种信念一种把自己绑在国家命运上的执念了所以啊当我们今天再说起宁波帮再说起宁波好生意其实说的不是谁赚了多少钱而是站在动荡的年代依然愿意把厂子建起来把人养下去把中国的自己的品牌挺在世界前面火柴的光啊虽然小但在黑暗的时刻啊
他却最亮刘鸿升这一束光照亮的不只是他自己而是一个时代的信心也是一代宁波人的群像了如果说刘鸿升代表的是宁波商人在战火年代的实业魂
那到了当代一批又一批的宁波企业家用全新的方式把这份精神延续了下来他们终有藏匿在工厂车间里面用螺丝刀用模具敲打着中国制造的精度有的走上了剃台和绣厂
把宁波裁缝的美学推向了年轻市场还有人把代码敲进了互联网的深处把宁波的想象力接入了世界的主线这些人啊有的可能没听过名字但他们的产品可能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先说说德利这个名字大家肯定不陌生从学生的文具袋到办公室里的打印机碎纸机德利已经成为了中国办公用品的代言词了
但你可能不知道,这家企业来自于宁波宁海,一个原本不起眼的海边小县。德利最初只是一家几个人的小工厂,靠生产订出机器家。创始人娄甫军是典型的宁波实业家,低调务实,耐得住寂寞。1988 年,他在宁海创办了德利集团的前身,一步一步从文教产品做到办公设备,智能硬件,甚至办公室空间整体解决方案。
2000 年左右德利率先提出了办公一站式服务的概念从单一的产品延伸到整体的场景布局如今的德利集团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文创办公企业之一产品远销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年营收突破数百亿元靠的真的不是什么噱头而是一句宁波的老话货好不用喊客户自己来再看看公牛插座一个插头做成世界级的故事
宁波瓷锡是全国出了名的小家电之乡 1995 年啊阮立平和弟弟阮学平在这里创办了公牛集团那时候的插座市场混乱假冒伪劣泛滥他们却一开始坚持插座这种跟电打交道的产品啊必须注意的是什么是
是安全一定要把安全做到极致他们从外壳的材料电线的粗细铜片的结构再到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甚至请了日本的设计师来优化模具的外形别人卖 10 块他们坚持卖 30 别人做了几十种型号他们只做几种爆款专注打磨
谁也没有想到这家插座公司后来居然一年能卖上亿只插座占据全国市场的半壁江山远消全球六大洲现在的公牛不仅是插座卖得好还做起了智能照明数字家庭配电系统成为了中国电工行业的隐形冠军这就是宁波人的路径先把一个小事做到极致再从小敲动大
说到小啊我们就必须提到一个名字奥克斯哎这家企业的名字啊很多人都是从空调上认识的没错奥克斯已经是中国排名前几的空调品牌了但是呢它的起点其实是一个小厂改革后重新起步的仪表厂 1986 年啊郑坚江坚守了濒临倒闭的宁波仪表厂
从传统的工业仪表转型到民用的家电别人做家电拼广告他拼的是生产线的效率别人打价格战他做的是供应链的整合靠的是极强的执行力和极致成本的控制之后
之后奥克斯就在不到 20 年的时间里完成了从仪表厂到空调巨头的逆袭同样也是 2000 年代初奥克斯率先引入自动化的制造系统并在业内第一个提出去经销商中间化的模式让产品直接面对消费者这种效率革命让他在三四线城市迅速占据优势而如今的奥克斯制造基地已经是一座集数字化
信息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未来工厂他用一种不张扬的方式讲述着制造业的新时代版本那我们接下来再看一个你在超市货架上一定见过的品牌双路电池哎别看电池小小一颗啊要做出品质稳定容量充足的电池其实很难双路的历史啊可以追溯到 1954 年成立的宁波的江北电池合作社
是中国最早一批本土电池制造商后来企业几经演变 1980 年代以双路品牌崛起双路早年啊是以碳性干电池闻名后来不断向高性能的碱性电池离电氢能等这些新能源领域转型早在 2000 年初啊
双路就开始加码绿色能源技术研发是中国最早一批布局绿色电池的企业之一如今双路不仅是亚洲最大的碱性电池生产基地之一它的产品还广泛应用于轨道的交通军用的通讯智能家居等高端场景
宁波人做电池不讲花哨讲的是稳定性是用户用完一颗之后愿意再来买第二颗的踏实感不是爆款逻辑而是耐用品牌的逻辑用东西真的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企业才能走得长远
说完工厂我们来说点潮的如果说宁波的老首艺是红帮裁缝那今天接棒的时尚品牌代表非唐诗莫属了唐诗是起步于 1995 年它隶属于宁波博洋控股集团是中国最早一批提出年轻化服饰概念的本土品牌之一了它的创始人吴慧君一开始就看准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巨大潜力
把唐诗打造成一个既有设计感又接地气的潮牌,他们非常擅长用联名跨界这种方式打入年轻人的文化圈,多次和 B 站,二次元,国潮艺术家合作,搞出了一波又一波的热度,如今的唐诗早已不只是服装的品牌,更像是一个潮流的内容平台了。
宁波人的针线活变成了打破审美边界的表达唐诗一次又一次的让我们看到了当实业遇上文化也可以潮得非常有内容非常有态度
那我们最后啊说一个大家一定会知道的名字丁磊网易的创始人很多人不知道啊丁磊是宁波凤华人他从小成绩就非常优异大学读的是这个电子科技大学在 97 年啊用 30 万起家在广州创办网易从邮箱啊门户啊到
游戏音乐教育网易就像丁磊的性格的延伸低调但是还挺有想法我记得还卖过猪肉是吧他不追风口不打价格战而是擅长在边缘市场深耕细作比如说网易云音乐一开始大家都觉得他干不过腾讯结果是靠评论区初期打出了差异化
包括网易的游戏也是如此丁磊曾经说过宁波人做事一向不急不躁不会赌命做生意而是看长远这句话其实也适用于宁波这座城市不哗众取宠但始终有自己的节奏不轻易炫耀但每一步都走得稳走得深走进今天的宁波你会发现这座城市早已经不是从前靠手艺靠尖挑的港口小镇了
改革开放这些年,宁波走得非常稳,也特别快,一步步地闯进了东南沿海发达城市的第一梯队,大家都说它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可这颗明珠并不是靠天生光芒,而是靠一代又一代的宁波人干出来的。
老一辈的宁波邦讲求精明讲义气到了今天宁波邦不仅把这个精神传了下来还在新时代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比如说在制造业这一块 2016 年宁波就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中国制造 2025 试点城市开始全面转型做智能制造
你走进现在的宁波工厂已经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热火朝天的老流水线了而取而代之的是机械臂在飞快的运转物料在自动运输工人变成了操作系统和数据监控的工程师整个城市的制造业正在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叠变以智能制造为抓手开启了新一轮的产业升级
势力启动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行动几乎覆盖了所有工业企业为传统制造装上了智慧大脑此后又推进了智能化改造扶持企业进行自动化的升级从模具 家电 器配这些传统的强项产业到新材料 电子信息还有这些新兴的领域自此宁波也涌现了一批智能制造的示范工厂和单向冠军企业
截止到 2023 年的上半年全是上万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已经有 74%完成了数字化改造 1.0 阶段及以上的升级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城市对自己传统产业的一次彻底的重构而另一个让宁波发光的引擎就是它的港口港口对于宁波来说就像血液一样重要
从当年的内河小港到今天的宁波舟山港连续多年货物吞吐量是全球第一这种飞跃真不是一具唐飞就能概括住的
每天上万个集装箱在这里边卸货巨轮穿梭调集轰鸣这不光是货物流转的画面更是宁波对世界打开的方式从海上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宁波港口始终扮演着连接世界的角色而说到和世界做生涯近些年最亮眼的非跨境电商莫属了
大家可能不会想到全国每卖出四单跨境网购的商品就一单是来自于宁波的在 2023 年宁波跨境电商进出口总额突破 2300 亿稳坐全国第一德国奶粉韩国化妆品东南亚零食堆满眉山宝穗港区的货物从这儿出发几天就能到达全国各地了
宁波甚至成为了全国第一个跨境进口破千亿的城市而在出海这头宁波的制造企业也在用海外舱把宁波制造送到全球消费者手上做的又快又狠如今的宁波啊不只是做生意的人多而且整个城市都在用新技术新通路重新定义好生意从
制造到仓储从订单到物流从数据到全球宁波人早就不只是会做生意而是懂得怎么把生意做成产业做成系统
而这一切其实早在刘洪生那个时代就埋下了伏笔了那个靠火柴打天下的火柴大王也许不会想到几十年后宁波人靠的不再是火光而是光鲜不再靠扁担挑货而是靠智能云仓不再是闯上海而是刘宁波今天的宁波人已经不必离开故乡就能干出世界级的买卖可以说宁波人的生意基因依然现活只是换了一个时代的打开方式
这期节目我们聊到这儿说了很多很多的宁波人的精兵能干赶床赶拼这些都是宁波人做生意的脑子那重情重义讲信修木就是这座城市生意经里面最动容的那份心了
宁波人的商业文化一直都藏着浓浓的人情味这种温度啊写在老字号的招牌上也留在老板与顾客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里更体现在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上那接下来我们就说一些人文的层面啊
这也是我未来要到达宁波之后一定要去关注的关于吃关于人文关于文化的层面我们先走进几家老字号看一看岁月沉淀下来的那份柔软和真诚宁波有句老话说三更半夜想吃汤圆就去钢鸭狗
这家名字听起来有点怪的汤圆铺开在城隍庙边上从 1926 年就开始营业了一碗黑芝麻汤圆陪伴了好几代宁波人的童年如果大家走进钢牙狗老店青砖木梁还在汤圆还是那么糯还是那么香更有意思的是店里还有榴莲奶黄这些新潮口味年轻人爱吃老人也觉得有意思
白鸭狗没有守旧而把传统的滋味做出了传承和变化一碗汤圆甜的是味道暖的是人心再说说状元楼啊这可是宁波最有名的一家餐馆了创于清朝乾隆年间已经有 200 多年历史了老话讲啊登中华状元楼品永成第一菜
每到节日聚会啊好几代宁波人都会在那里边吃上一顿团圆饭冰糖甲鱼雪菜大汤黄鱼不仅味道没有变啊连服务的老师傅还是那副熟面孔你在庄园楼吃的不只是饭啊是家族的记忆是生活的仪式感你要是在宁波街头随便问一个上了年纪的本地人宁波最好吃的宁波菜是哪家是
时有八九会提到这个名字 壮元楼可这个名字最早的来头还真的挺特别相传在清乾隆年间三位科举出身的银线秀才一起合伙在三江口北岸开了家酒楼因为几个东家都是有功名的人那这家酒楼就被取名为壮元楼
那时候哪像现在靠营销靠短视频博流量那时候开饭店靠的是门风人缘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手艺说实话能活到今天的老字号餐厅在宁波已经不多了但状元楼一直在它从清朝民国再到新中国成立再到今天已经走过整整两个多世纪
战乱的时候他没关改革开放的时候他也没散现在各种外卖点评满地飞他还屹立在宁波城里最黄金的地段迎来送往一波又一波的时刻你说他是怎么做到的要理解状元楼的意义必须从宁波菜本身说起宁波是江南老城讲究吃讲究礼数也讲究传承
宁波菜和大家印象的这菜还不太一样不像杭州菜那么精致细腻也不像绍兴菜那么种酒种酱宁波菜偏咸鲜口味实在用料地道尤其擅长做海鲜烟火糟味这和宁波靠海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像是红糕炝蟹雪菜大汤黄鱼台菜年糕玉奶烧鸭这些菜名听着朴实但宁波人一听心里就有点动静了
那是一种和小时候家人过年过节团聚绑在一起的味觉记忆而这些菜啊壮元楼都做得非常出色他不是那种噱头很多的网红餐厅也不靠装修唬人他靠的是几十年如一日把菜做对把味道守住说起来啊壮元楼活到今天真的不容易从清朝开始他就一直开在宁波最热闹的地段
民国时期啊宁波成了通商口岸来往的商人官员文化人越来越多状元楼啊那时候就是接待外宾请客聚餐的体面场所在那个讲求门第和规矩的年代啊在哪吃饭其实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了
到了宁波帮崛起的年代,很多在上海做生意的宁波人,每逢春节,清明回乡探亲,也会专门来状元楼订一桌,不是图吃什么花样,而是找回一点老宁波的味道。
再往后经历抗战解放状元楼也有过低谷有几年甚至关了门但最难得的是他的厨师队伍没有散老菜谱没丢哪怕在国营饭店最按部就班的年代状元楼也坚持做真正的宁波菜这份倔强是他活下来的底气
你说现在开饭店容易吗当然不容易现在年轻人吃饭讲求快心讲求拍照打卡那些红烧啊糟蒸啊这些工艺对他们来说听起来太慢了而且很多老字号啊都被逼着去变去潮流化去短视频化但转眼楼没这么做他慢慢的稳稳的在变他没有搞浮夸的网红菜也没有强行用分子料理去演绎遭罪黄鱼
他做的是宁波小满汉把经典永菜小份组合让年轻人也能一次性的多尝一些花样他做的是家宴定制让传统的年夜饭进了套餐的体系他在不破坏传统的前提下慢慢的适应了当下
而你走进主要员楼啊看到的是那些还在后厨里干了 20 年 30 年的老师傅而且还是那个中年女经理记得老顾客的口味的样子还是有一本用宣纸包着写着繁体字的菜单你就知道啊这家店不一样它不是在追热度它是在坚持原味你知道一个城市真正的记忆藏在哪里吗不是地标也不是名人而是一家家能把时间留住的老店里
撞圆楼就是这样一家店宁波人结婚孩子满月父母寿宴第一个时间想到的就是去这儿订个厅开几桌有些时候一家人好久不见了只要谁一句话说去撞圆楼吃个饭吧大家就都来了吃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撞圆楼这个地名本身就自带我们是宁波人的那种归属感
宁波这些年变化很快新城开得一片片外来的连锁餐饮也越来越多但大家发现没有啊有些老字号它始终在它不靠喊口号不靠资本砸钱当然啊肯定也不靠搞情怀卖惨它靠的是宁波人那种讲究讲究火候讲究人情讲究不失礼数
庄阳楼的服务员不会热情的让你发毛但一定是礼数周到厨师不会出来和你合影但他做的那道红糕呛蟹你吃一口就知道这是正的这就是宁波生意的本事不张扬但扎实不煽情但有分量所以你要问我庄阳楼是怎么活下来的我想说它不是靠守一个老字活下来的而是靠沉得住气舍得下功夫扛得住时代
在很多地方老字号变成了商标变成了 IP 但宁波啊像转元楼这样的店它还留着味道留着节气留着一整套饮食背后的生活方式一个地方的老饭馆如果还活着那这个城市的文化脉络就还没有断那这些老字号啊
之所以能撑过风风雨雨不仅靠的是好味道更靠的是一份信任感那在宁波啊很多的老店至今还保留着设账簿不是他们不怕设账而是他们相信熟人一句话胜过时尚合同这种信任啊从宁波帮时代传下来宁波帮做生意讲究一个诚字诚信的诚哪怕远走他乡也要守信讲义抱团互助
实施到今天这种观念依然活跃在宁波的商业场上合作可以口头说定交易可以先做后算因为信得过讲得清
而当他们做出成绩之后宁波的企业家们也从来不忘回馈社会无论是捐资建校修桥修路还是每年拉巴送粥安排残疾员工就业他们做的公益从不声张但脚踏实地这种毅力并举的精神在宁波人心中不是姿态而是一种本能他们认为生意做大了
应让更多人受益这才叫良心有担当所以回过头来看宁波的商业史就像两条线一条是闯进十足的财富故事另外一条就是温情满满的人文脉络了前者让宁波人赢得市场后者呢就是让他们赢得了人心
那从老外摊红帮裁缝的针线到今天智慧工厂的数据流从上海摊的宁波帮大亨到街角巷口的小本老板宁波人的生意经啊早就超越了金钱更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方式你闭上眼睛也许就能想象出这样一幕哎夕阳落在三江口的水面上一个商人拎着一天的疲惫走过江边
拐进熟悉的小巷买了一笼热腾腾的酒酿园子带回家饭桌前他对家人说宁波真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这句话的背后是百年传承的商道智慧也是宁波这座城市最真实的模样
宁波的好生意从来不只是会赚钱他讲信义有温度重情义赚的是信任是尊重是人心而这才是一座城市真正长久的财富
说到底啊,生意不是冷冰冰的买卖,而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彼此成就的过程宁波这座城啊,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真正的好生意从不是利润和规模,更是眼光胆识,还有那份藏在细节里的温柔和体面
从刘洪生点燃的那根民族火柴到今天自动化工厂的机械臂飞舞从老字号的一碗汤圆到跨境电商的一件海外快递宁波人一直都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既能乘风破浪也懂得低头种田他们既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愿意守着一口老汤熬时间宁波人的好生意啊
不止过去也正在发生愿我们都能从这座城的故事里读出点什么带走点什么哪怕只是一种做事的态度一种对人情的珍惜一种在喧嚣时代里依然相信好生意有好人做的朴素信念感谢大家收听这一期的安全出口我是老段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