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170: 不聊装备聊电影,《香港四径大步走》

EP170: 不聊装备聊电影,《香港四径大步走》

2025/2/8
logo of podcast 装备说

装备说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周美
杨波
江宁
Topics
周美: 我参与了节目的录制,并介绍了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一部关于香港越野跑纪录片的电影《香港四径大步走》。这部电影是由影帝周润发推荐的,虽然目前只在香港上映,但我相信关注越野跑的朋友们多少都有些了解。 江宁: 我很遗憾错过了在香港观看这部电影的机会,希望它将来能够在大陆上映。 杨波: 我在参加香港100期间观看了这部电影,它记录了香港四径赛的第十届比赛。这部电影的评价很高,并且加映了很多场次,甚至发起人安德烈和一些参赛选手还会参加一些线下见面会。我从香港耐力学社的文章中了解到很多关于香港四径挑战赛的信息,这些信息比较全面和权威。 江宁: 我认为我们应该先简单介绍一下香港四径挑战赛是什么,让那些不了解这项活动的朋友们有个初步的认识。 杨波: 香港四径是指香港渔农署认证的四条贯穿全岛的远足线路,包括麦里浩径、魏伊信径、港岛径和凤凰径。麦里浩径是其中最长的一条,全长约100公里,累计爬升约4800米;魏伊信径全长78公里,累计爬升约4500-4600米,与麦里浩径部分重合;港岛径相对简单,全长50公里,累计爬升约2000米;凤凰径全长约70公里,累计爬升约3000米,难点在于后半程的两个大爬升。 香港四径挑战赛是一个极度私人化的活动,不接受商业赞助,没有报名费和奖金,完赛者会获得一瓶香槟作为奖励。这项活动没有排名,只有完赛者、幸存者和退赛者三种身份。参加这项活动需要至少完成过168公里的比赛,并通过邮件联系创始人安德烈申请。 杨波: 香港四径挑战赛有许多严格的要求,例如不能使用登山杖、耳机、手表和止痛药物。安德烈禁止使用手表是为了让参赛者更独立地体验越野跑的本质。关于是否允许使用手机,存在不同的说法,目前允许使用非智能手机。安德烈会亲自在每个计时点为选手计时,并持续改进GPS追踪系统。他禁止使用手表和手机可能与他个人对户外能力的看重有关。在四径转换过程中,选手只能接受一个人的帮助。麦里浩径有18小时的关门时间,其他三条径没有严格的关门时间。香港四径挑战赛的出发时间每年都会变化,并且会提前告知。2023年香港四径挑战赛没有完赛者,但有11位幸存者,其中包括三位中国大陆选手。 长距离越野跑更考验规划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不是单纯的体力。香港四径挑战赛全程自补给,选手在路上不能接受任何帮助。这项挑战赛的完赛率很低,只有16%。2021年梁俊强以49小时26分15秒的成绩打破了50小时的记录;2022年黄浩聪以46小时55分15秒的成绩打破了记录。 香港四径挑战赛的参赛者装备相对简单,更倾向于以极简和原始的方式完成比赛。这项比赛结合了城市和山野的特色,选手会在便利店补给,甚至在地铁或轮渡上休息。 除了《香港四径大步走》这部电影,还有其他纪录片记录了香港四径挑战赛,例如NHK拍摄的2020年香港四径挑战赛纪录片,以及一些民间爱好者拍摄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这项挑战赛的魅力。 我个人也推荐一些其他纪录片,例如柯景象制作的UTMB纪录片,以及一些关于UTMB、红金联赛和黄浩聪的纪录片。观看这些纪录片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越野跑这项运动,并与其中的选手产生联系。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加入我们的听众群与其他热爱跑步的朋友们互动交流添加小助手微信跑者日历的小写全篇拉你进群让我们一同享受跑步的乐趣另外也欢迎在小红书和 B 站搜索跑者日历关注我们的视频内容期待与你互动大家好欢迎收听周美说我是男子

大家好 我是江宁 给大家拜年了大家好 我是杨波大家春节快乐这相当于是春节回来之后我们录的第一期节目对 庄北说的第一期节目

对 赵美硕的第一期节目那今天我们跟大家聊什么呢这不过年了吗就聊这个一部电影这个春节档其实有一部电影大火那就是《哪吒 2》当然我们今天不聊这个我们聊另外一部电影这部电影是由影帝周润发推荐的嗯

是在香港上映的一部叫香港四镜大步走的这样一个相当于是越野跑的纪录片没错对对对因为它上映的地点目前就只是在香港所以说我跟佳宁都没看但是波神在参加香港 100 的时候找了个机会去把这部电影给看了对对吧对我现在都特别后悔就是应该少去购物一下多去看电影院看一下因为当时我把这个事给忘了

对还是应该去看一下对希望有机会来内地上映吧因为这个电影我看相关报道其实算是出圈了它的评价是蛮好的而且后面也是有加映每场的上搜率也都非常的高对所以

12 月底上映的到现在已经挺长时间按正常一个电影的这个上映的排期来说按说应该是差不多快到这个上映的日期了但是看感觉它应该还是加了不少场次而且在后续就最近这几天可能不同的场次它的那个就四季这个赛事的

发起人或者叫创始人吧然后再加上一些参赛选手也会去不同的场次里去参加一些简单的线下见面会这种小的沟通的形式吧然后包括刚才南哥也提到发哥看完之后然后我就是力推说他好像发哥的原话就是说每个香港人都应该来看你就让我想到了那个去那个 action panda 然后说每个小香港人都要拿小金人这件事香港人好累啊

有好多要打卡的事情对那我们就就了这一部电影因为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个记录香港四镜这样一个越野跑不能说是赛事而是一个活动对吧正好跟大家来聊一聊抛日历之前有聊过香港四镜当时是跟香港耐力学社的 PD 也就是表哥他跟我们

之前是应该是聊香港 100 越野赛然后顺带着聊过这个香港四金的比赛其实当时对于他的印象还是比较模糊的但是随着后面这个比赛越来越火网上他相关的讨论也好资料也好越来越多然后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到这个比赛而这个香港四金大步走也是在这个比赛十周年的时候拍成了这样一个纪录片

对正好南哥提到那个那里学社我这次就是后续查这些资料包括一会儿可能说的一些内容大部分也都是参考了那里学社的一些文章因为我觉得那里学社做的比较全面也比较权威因为他整个这么多年也致力于这个司径这个挑战的他算不算比赛

可能算一场活动或者一个挑战这个做了一些后勤的支援活动包括提前的探路包括今年我看因为南哥把我拉进了群我看今年赛前霹雳一直在每一段探路然后把每条线路上的这个

便利店的营业时间包括是不是有其他自助机可以自助贩卖机可以买水买食物这些都做了很全面的一个总结和分析方便给一些参赛的选手在时间上或者是策略上补给安排上做到很好的帮助对

所以今天就是我这查到很多内容其实都是奈里学社我觉得是不是我们是不是可以先简单给不知道这个四镜这个活动或者说这个比赛的朋友们先简单科普一下到底这个香港四镜挑战赛是个什么东西

对那就先说香港四境吧这四境其实就是香港根据山势和它的地理情况有四条官方认证的然后贯穿全岛的这个四条线路所以叫四境吧它这个官方认证其实就是香港的渔农署然后做了一些认证

它包括一些负责维护啊修缮啊包括咱们跑那麦里好几年那些台阶其实都是政府的一些相关部门吧做了一些修缮包括路上有一些合法的露营地啊或者烧烤厂啊其实这都是所以说这就是官方认证的像其他其实可能我后来查资料查说现在其实有大家就是民间有六径的说法有另外两条径是不过官方没有去做认证吧

主要是以官方认证的这四镜然后第一条呢就是大家都听过的肯定是麦里浩镜这就相当于是一条香港最长的一条远足路径目前来说最长的 1979 年 10 月 26 日启用以时任的香港总督麦里浩命名全长 100 公里累计爬升 4800 米左右差不多只能说左右因为呃

呃这个四镜挑战赛这个活动它是反川然后港百其实大家知道是顺是顺向的嗯是从西贡里面出发最后最后但是当然最后呃港百回的终点其实并不是麦里浩镜的最终的终点对还是有一点点小的区别呃所以我看也是搜了不少资料因为嗯顺川逆川的爬升可能会有点区别再加上大家用的这个记录设备记录的设备不一样对所以只是一个大概呃

公里数总长的公里数 100 公里是差不多的然后爬升可能会 4800 左右吧上下有些浮动然后整体是从一个成一个东西走向就是一个横向的吧大家常说的是这种横向的线路然后从西贡出发然后串联什么马鞍山狮子山包括这个港版会最经典的这个大茂山这些教育公园

最终是以屯门为终点然后大部分路径就是依山而建然后沿途其实景色比较多变跑过港版的可能也都知道像海湾包括夜景包括路过什么有猴的水塘挺经典的一些景色城门水塘猴山

对这是第一条麦里浩镜然后第二条镜是魏伊信镜魏伊信镜的名称是为了纪念钟情于香港山水和远足活动的第 27 任香港总督魏伊信就是 Wilson 而建的一条长途镜长途的远足镜然后是 96 年启用全长 78 公里爬升在 4500-4600 左右这样一个爬升

其实你要想 78 公里 4000 多的爬升也挺难的咱们港摆的时候应该是路过了 Wilson Trail 这个就是卫一新境的就路过只是 pass by 了一下这两个是有点重合是吧对有一点点重合有一小段是重合因为卫一新境相当于就是南北的了

就对于跟那个卖力耗尽相当于形成了一个类似于十字交叉的这种感觉所以它中间会有一小段是重合的而且这一小段就是很容易跑错今年也会有选手在这转圈网界也会有选手在这转圈就因为它线路重合然后你在 GPS 上手表可能多少会有点飘它没有那么灵敏

然后你看在线路上你觉得是方向是对的而且可能你也在那个因为它每个这个官方认证或者官方维护的它每隔 500 米左右大概会有一个路标

一个路桩一个金属桩会指指一个方向你也能看到这个路路桩但是你可能在已经如果你跑微信静跑到这儿差不多已经跑了 150 公里或者是 12030 公里的话可能已经疲劳了你的这个思考能力啊辨别方向能力会受到影响就特别会在这种交叉的这个路段迷路就是跑错路对而且这个微信静还有一个特点它不是连贯的然后它从北向南跑到蓝田

之后必须要坐地铁过海过到过到太古对于所以中间这一段就是说你一定要跑到蓝天坐地铁自己去坐地铁你不能说让朋友开车把你送过去你一定要自己坐地铁对然后再从太古出来再去换车对再去继续跑跑完后面那一段嗯这个反正就给这个比赛这个活动带来了很多的不确定性

对对对这个微信镜是这是一个一大特点也是香港这四条镜里面唯一一条不连贯的对然后第三条是港岛镜港岛镜就相当于相对简单一点了是香港岛本就是岛上的一条远足镜 1985 年 4 月 1 日启用全长只有 50 公里累计爬升将近 2000 左右

一共分了八段每段也是他会大概都是就这几条径大概都是会分几段然后他每一段也会差不多 500 米左右吧会有一个标明位置的一个路桩大概其实告诉你一个方向和一个到下一点位的距离他是这样所以也就是包括大家日常徒步啊出去郊游可能有这个也会比较方便

起点位于山顶的卢丰霞其实就是相当于太平山顶它的这条起点终点是石澳大浪湾等于它因为所有四境的挑战的所有线路全是反川所以其实他们从威夷信静坐地铁过到太古这边跑完威夷信静之后实际上是从石澳大浪湾那边开始出发跑第三条港岛径最后跑到太平山顶来结束

之前是你太平山顶结束之后可以通过朋友或者你自己坐车去到这个中环的码头然后再去坐渡轮到第四境但是从前年还是从去年开始就最后这一段也不许坐车了自己跑下去比如从山顶

跑到中環碼頭大概 4 公里然後今年我記得那個群裡就他們都算說有一個人可能還差 20 分鐘吧趕不上船了就是 20 分鐘之內如果他跑下去這 4 公里雖然是下坡啊而且但是從太平山頂下到底下然後再過到中環碼頭據說那個路不太好跑你再算上

你非常熟悉路线的情况下你还得考虑等红灯香港这个交通秩序对吧大家一定是等红灯的所以你当时都为那个选手捏了一把汗就不知道他能不能赶上那一半轮渡嗯

这个还是挺因为我后来对看完电影的第二天我跟那个家属也去了太平山顶看夜景然后其实当时就是说日常的话如果没有港版这个比赛可能身体状态好就完全是跑上来都可以因为我看了一下 2.5 公里就从下面那个相当于中环的市区的那条路上跑到山顶可能也就 2.5 公里然后爬升距离多少我忘了

而且那天晚上看一眼也看到有人跑上来了其实等于这 2.5 公里就相当于从山顶到山下然后再加一个 1.5 就相当于从山下那个位置跑到码头等于是一个 4 公里这就相当于是港岛径港岛径是第三条径然后第四条径是凤凰径凤凰径它在香港的大尾山

凤凰镜等于是香港第三长的远足镜近似于卫理号和卖力号和微信长度是 70 爬升在 3000 左右但它的难点是在它的这 3000 的爬升基本集中在很靠后的位置了后面有两个差不多将近 900 多米的山非常高 连着两个大的爬升 前面很平

所以这个你在跑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和距离之后然后最后还有两个大山要翻这个真的是非常崩溃的对然后它凤凰镜的起终点就是梅窝其实它是一个环形的线路就相当于是梅窝那个码头你下了码头能看到一个绿色的油桶从油桶出发回到油桶亲吻油桶你就结束了这个绿油桶现在就感觉成了某一种象征对这其实就是香港这四条徒步镜的一个简介

然后至于这场活动吧我更愿意称之为活动因为本身他的发起人就是安德烈是个德国人他就是说反复强调这不是一次比赛就是一个极度私人化的一个像小的活动或者小的 party 对不接受任何的商业赞助然后包括也没有报名费也没有奖金甚至没有任何的给你的这个纪念的福利可能就是你说你有个奖牌这奖牌都没有奖牌都没有所以对

我看他的每一个就是完赛来的之后会开一瓶香槟这个也就算是奖励了我那香槟不便宜呢明月香槟那瓶如果说在国内买的话可能怎么着也大几百块钱吧国外便宜点是的可以可以可以

网界就是前面几届我查到好像是有的时候是有那个纪念山但是最近这两年好像我看大家都没有换上也没有人展示出来然后不知道是不是还没有反正香槟肯定是有或者他一定会在那个油桶那等待

然后等你清完油桶然后跟你简单的特简单的我感觉特可靠的寒暄几句然后就开个香槟其实这个环节还挺好玩的因为我看了一些其他的一些纪录片有他在终点跟那个完赛者的一些就简单的交流但是非常有意思这个活动再说你说这个活动其实最开始我还挺好奇为什么一开始就是会想到这个活动然后后来看了一些关于创始人安德烈他自己的访谈

他是说好像有一年他突然发现身体有一些状况比如中年发福啊对啊再加上这个什么三高啊这些问题他觉得他得动起来了然后香港的这个春节假期就是四天假

所以他最开始自己一个人利用这四天假把次径就是四天四径一天一条晚上回家睡觉把这个完成了完成之后然后跟朋友聊天就说咱能不能提高点挑战我都一下就完成了对吧然后咱提高点难度咱变成三天四径然后也完成了也完成之后后来就想设个门槛就变成现在的慢慢逐渐发展成现在这个

呃 60 小时之内完完成的叫完赛者嗯然后如果你 72 小时之内完成只能叫幸存者对对对或者是推呃然后另外一种情况就是你退赛嘛就退赛者所以说这个四镜最终就是他因为他反复强调不是比赛所以他并没有排名就包括我查这些年呃

完赛的人数啊完赛的人的大概的排名啊其实都很模糊没有特别的去强调或者渲染谁今年跑了第一然后谁今年第二然后谁参加的最多就好像没有特别多的渲染他最终就是只有这三个身份吧完赛者幸存者和退赛者这样

因为它不是比赛它就是活动嘛所以说也没有报名的门槛和报名的这个所谓的网站呀你说我去哪报名什么的没有你只能通过朋友啊或者坊间你去问一问然后你找到这个安德烈的这个邮箱你给他发邮件写小信写小那个小作文写小作文

对然后其实我看我看因为看了一下后来回来特别感兴趣又看一下那个之前就等于相当于这部大电影就是四镜大步走这个他拍的是 2021 年这一届之前 2020 年日本的

那个 NHK 也拍了一版巧了这个我也看了然后那个他里面就摘录了一些选手他当时写的那个申请书的那个内容其实我看写的挺简单的基本上每个人都没过多的去去阐述自己炫耀自己的曾经的经历比如说我完成过什么有难度的比赛或者完成过多长的比赛都没有但可能更多人去写对长距离越野赛事或者是这种长距离耐力运动的

呃一些亲身的感受吧不管是喜欢也好还是抱怨也好怎么样更多的写的是自己内心和想从这个比参加这个活动呃想想得到什么或者是想获得到什么这些心理上的或者身体上的这种考验也好啊还是呃

怎么说呢就是这种心理的这种感觉你对这项运动的认识和想从这个运动当中体验的一些东西这个就是 tips 来了如果说你想参加这个比赛但它其实是有最低的一个门槛你至少是参加过 168 公里的这样一个比赛另外的话你就要跟安德烈去通过邮件来表达你对这个你为什么想参加这个比赛然后他呃

审核才行然后这个具体写的方向呢刚才博神也说了大家参考一下那博神有资格啊博神瞎说去我们给你当那个 support crew 我觉得我就看看吧这个真实

不敢想我觉得挺确实挺挺我觉得就是挺难的整个的一个这个距离就是因为刚才说了吗四镜全都逆向形式然后累计的距离是 298 公里累计爬升差不多 14500 米而且还有很多严苛的要求比如说不能使用登山杖不能戴耳机听音乐听播客也不可以

你就不能戴耳机今年加的是不能使用止痛手表对今年是不能加手表还有不得使用止痛药物就是几乎就是不能使用药物我看有翻译过来是不能使用止痛药物也有就是不能使用任何药物

反正这些它的规则也是安德烈先生一点点的加的我正好补充一下在其他地方看到了就说他对于不使用手表一个原因的表述他觉得是人们现在过于依赖于科技产品了手表不仅仅会报时当你偏离路线的时候还有给你提示

这个咱都知道对吧如果说你拿手表导航的话他会提示你但他说在越野跑中迷路是其中的一环在比赛中大家过分依赖于运动配件以及科技剥夺了越野跑的精神和本质

他认为本质就是要独立非常长的时间处于山顶之上所以必须要禁止手表这是他的其实就是对于越野跑一个理解然后就运营到他所举办的这个活动的规则里面了那其实我想问不让用手表那让不让用手机啊总得让用吧今年是可以使用今年可以用手机对吧但是传说明年明年就不能用智能手机了

明天是不能用智能手机他好像有有有有有坊间传闻说他会给你提供一个诺基亚算算我这个哎这是我当时看到他说不能用手表的这项规则的时候的第一个好奇就是因为我觉得就是不让用手表其实用

手机是一样的嘛那你带个充电宝带个手机其实全程也可以给你导航或者说给你提供一些救援跟帮助然后我也在想就是刚才你们说的说什么据说可能明年不让带手机了如果不让带手机的话就是无法对外求救因为你基本的这个生存技能如果说真正出一些问题的话是不是还是需要有一个对外的求助的工具

对就是拿又给补上了对非智能的手机就可以了只要你能打电话就 OK 了而且在安全方面我觉得他也是非常关心的因为他一直在不断更新他的那个 GPS 的追踪系统他可以就直接的能了解到选手他所处的位置我看了一些材料应该是他应该是自己来做这个计时吧他会在每一个计时点他都会赶过去在那个地方如果选手到的话给你做一个计时所以他每年也好忙

也好吗因为在比赛期间他几乎是不睡觉的而且我觉得可能就是不让使手表包括后续不让使手机可能跟他个人也有一些关系因为他好像就本身他就说了嘛就是增加一些挑战的难度一点点增加难度其次是他最初开始也是直接就

进入到越野跑这个领域他没有跑过马拉松他刚开始就不是说从马拉松过渡过来的他直接就是进山了所以可能他更看重参加者的对户外能力的这种要求这种户外的应对户外天气户外突发情况这些处理的能力也是可能是在这次挑战中的一部分吧

他的第一场比赛我看资料是 10 年的 1 月份香港环岛赛有 60 多公里他跑的这个一下就发现自己特别能跑耐力特别强

然后我觉得除了一堆苛刻的要求之外还有很重要就是说你只能在每条山径的转换之间就是出发之前可能都自己准备好无所谓另外就是每条山径转换的这个过程就是相当于你跑完一条径去下一条径的这个路上只能接受一个团队就是一个人的帮助

只能就是说不能是团队对不是就是团队比如你有司机有家人一起开车拉你可以但是你在那换装换衣服帮你弄水弄吃的只能是当时只能是一个人对就不能说像咱们比如咱们看 Utm B 近战一帮人围着一个喂吃的一个换衣服一个帮着整理鞋袜那三四个人一块跟 F1 换轮胎一样这不行只能一个人

当时只能是一个人但是这一个人可以是不同的人比如说我要给我们给博士做部级的话可能是在这一个镜是我来做然后我可以把东西传递给嘉宁嘉宁去下一个镜

这个样子博神一整个骑虎难下现在已经给他安排上了都就加在这了所以我把那个时间表全都发给梁老师这样那行梁老师咱也可以他在第一条径就是麦里浩径是有一个关门时间的就是你要 18 个小时之内完成麦里浩如果没完成就是直接退赛

所以就是只在麦里号有关门时间然后剩下的三条径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关门时间了但是会有一些默认的就如果说你这个时间没完成那你后面你肯定就是完成不了的那个你可能大部分人几乎都完成不了的那么一个时间你可能大家就默认你你肯定是不行了对就这样而且刚才咱们提到那个第二段微信径它是分开的你要赶地铁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地铁的

末班车和首班车中间的这个停运时间段包括第三到第四进转换的时候大轮渡这个轮船的班次的问题所以这个里面其实还是很复杂的不是说你要算你每条

静的完成时间你还要考虑你转换的时间你能不能赶得上这个地铁和轮渡然后甚至还有一种情况因为他这个出发也很有特色今年之前是提前 12 小时发邮件或者是在一些媒体平台上他去通知参赛者比如说我上午 9 点发然后 12 小时之后是晚上 9 点咱们出发或者是头一天去年我记得是

晚上 9 点多发的第二天一早就相当于是大年初一或者大年初二的一早 9 点多出发其实这个时间我觉得大家就可能你还有马上有 12 个小时第一你可以好好休息你能好好睡一觉吃点东西第二你能根据出发时间去推算你到哪换地铁这个时间是不是合适你的策略怎么安排然后你第三到第四你换轮船的时间你大概要怎么控制这都能方便你的策略去计划一下提前做点功课

对但是今年他又改到提前 6 个小时出发不是提前 6 个小时通知通知对提前 6 个小时通知嗯

对而且而且今年更难熬的是大年初一大家就是这个我觉得这个年都没过他也不敢好好就是太放肆的去吃喝对吧都都等着盼着刷了一天就包括那天我在群里也是看大家都在一直一会儿有人问说是公布时间了吗一会儿有人问公布时间特别有意思一直到一直到到下午才说因为下午的话六个小时之后是晚上等于相当于大年初一的晚上九点多四分对

这个规则我觉得也挺好玩的他这个提前告知的时间还缩短了等于说你 12 个小时的话大家有充足的时间做规划因为后面还涉及到换乘啊地铁和轮路的那个班次你还能有时间好好规划 6 个小时我觉得还是有点太紧了在群里看大家对看大家讨论也挺好玩的啥时候发卷子呀还不发呵呵

高级对其实我觉得就是对这个精神压力其实挺大的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出发然后你整个人都放松不下来你没法去好好的吃东西好好的休息然后在他一公布其实今年我觉得今年现在咱们回过来看今年没有那个 60 小时之内的完成者对

我觉得很大原因可能会跟他的那个出发的时间有关系他的出发时间定在晚上然后对然后整个可能完全没有之前的那个些可以参考的之前的那些经验可以参考换地铁的时间因为蓝田地铁站的末班车时间是一点半首班车时间是 1 点 55 对于中间差不多四个小时的 5 点 55 对他有差不多四个多小时的一个空档这个

就是不好算而且那个中环的那个轮渡然后春节期间他第一班船是凌晨三点然后第二班船就七点中间又是四个小时所以说你可能错过了三点的船你就要多等四个小时所以这东西就是你提前要算好你说可能我真的就是

有可能赶不上这三件的穿那你的这个四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你怎么去安排这些其实都是挺复杂的因为我看了一些资料这个创始人安德烈他本身是一个理工类的他应该是个工程师所以他就是做这些东西会比较严谨然后据说他每年也会根据他定的出发时间会给一个 60 小时内的一个大概的时间表会给大家去参考是这样嗯

所以反正我觉得除了体力上的考验这 298 公里 14000 多爬升除了体力上考验更多的是在你的比赛策略或者是活动的四条径的你的时间的把控和策略上对好好算一算这个时间因为如果说你错过了木班车时间在等四个多小时等首班车的话但这个四个多小时时间它还是算在你整体的用事里头的

对吧所以说你的时间可能到后面就比较紧了一下子就比别人多了 4 个小时对包括赛事中的就是这个应变能力吧就是比如说你可能计划是在某一点休息休息之后再去去赶这个车但是可能你你是时间上有一些耽误延误了那你会选择

放弃之前你计划的休息去用这个停运的这个时间去休息也好还是怎么样反正这个就是随着比赛的进行然后每个人的状态不一样然后当时的情况不一样他还有一些临时调整的这个每个人的应对能力的问题

对 是的我觉得长距离到最后之前我们也讲了觉得到最后考验的都是你的规划能力更多是考脑子的一个活动而不是说你体力好你就一切都能搞定并不是这样的我觉得至少在四镜以及之前聊过的可能比较有挑战性的巴克利马拉松都是这样子的就是你除了有体力脑子甚至有时候比体力还重要

但是这个挑战难点就在于你越跑到最后脑子越不好使但那时候还越需要你动脑子去想动脑子对对对其实考验的应该说是一个协调能力就是你都得强你都得能协调过来对对而且补给也说了就是全程是自补给

因为只有在转换的时候你可以有团队来帮助你给你提供一些补充但是在路上只要你出发了你就不能接受任何人的帮助然后你首先你得考虑到因为路上有很多便利店但是你要考虑到这个路中间你够不够吃够不够喝到便利店之后对然后有些可能春节他会休息啊然后有些那个

呃售卖机他可能会被那个因为也是春节假期嘛白天会有一些徒步的人或者来郊游的他会可能会把那机器里的水都买空了嗯对吧还会有一些出发情况然后包括今年那个呃咱大陆的选手那个郑路民就之前连续跑那个 660 跟 330 那个小孩也不算小小伙子吧小伙子他就是好像说是他那个呃

是怎么着付款好像付不了然后别人帮他付的钱所以最终被罚食了一个小时对对对他说我看到有人在小红书上解释大概意思就是说应该是他在买东西那个点其实有人已经就在过程中给过他应该是比赛之前吧或者活动之前给过他一张巴拉通的卡但是因为那个机器应该是有问题经常有人在那刷不出来嗯

然后后面好像是他也没刷出来没刷出来之后他就以为那个卡里边没钱了但实际上那个卡里还有钱所以他才接受了别人的帮助就是这个意思吧大概那他接受别人帮助发誓一个小时这个规则是当时想的呢还是之前就有的呢应该有吧之前就有的之前就定了就是你在路上不许接受任何的帮助嗯

各方面吧整个就要求我觉得就是挺那个挺苛刻的光这个我觉得先不说这些就是我钱我带够现金我可以把这个问题覆盖掉但是其他比如不要用账啊不让听音乐啊其实都甚至不让戴手表我觉得还真的都是挺严格的对是挺严格的我们一般都说跑音乐的时候带一根杖会省很多的力气这个跑将近 300 公里不用杖这个

一般人真来不了整个这个四季挑战赛这个事这个比赛从 14 年开始到 24 年总共的完赛者我查的一个数据是 37 人参赛者有 231 人完赛率仅仅是 16%嗯

就最近的言还多了呢像刚开始的那个应该是前两年吧都没让完赛太苛刻了不好玩呢对然后大电影里面就是那个这个纪录片这个上映的这部片子里面其实主要他拍的是 2021 年其实那段还是受口罩这个事的影响吧大家其实是分开出发的每个人间隔了差不多五分钟左右分开出发

然后当时那一年其实他们有一个挑战吧就算是想跑近 50 个小时因为之前可能最好成绩也是 50 小时吧

然后当时其实大家有一个想法就是看看能不能跑近 50 小时其实主要是以曾晓强是一个香港非常有名的一个跑者对然后还有一个叫萨勒蒙的法国人他应该是也是不知那就是 21 年之前他也跑过他那个那一年他也是想冲击 50 啊主要是他们俩想冲击 50 但是最后他俩都失败了曾晓强是因伤退赛了然后萨勒蒙是啊

但是实际上最后有一个就出乎意料就是我在整个看这个片子中我也没想到最后他这个另外一个人一个年轻人叫梁俊强他是香港本地的一个跑步教练他最终跑进了 50 小时 49 小时 26 分 15 秒反正我看到最后出了结果我才都没有想到他会跑进因为真的不太

不太可能大家更多的关注是给到曾小强和那个法国人就他俩一看就特精英的那种感觉嗯所以这个片子 21 年的时候我们当时 SAP50 就相当于是算赛道记录了对吧

对对对对那个是对那部片子其实是拍到 21 年但是到现在其实最快的记录是 22 年就是转过年来那个黄浩聪也是香港本土的一个选手他在 22 年把这个记录提升到 46 小时 55 分 15 秒太强了太厉害了太厉害了

黄浩松还是很厉害的在终点的时候他跟发起人在聊天然后发起人就说我刚创建这个活动的时候他想看看有没有人在四天之内完成

然后把这个时间缩短到三天然后当大家跑到 50 小时以内的时候就在想有没有人可能在两天之内完成然后黄浩松就做到了这一点真的是两天 48 个小时之内嘛 6 个小时 48 小时以内然后今年的这个情况就相当于没有完赛者对没有完赛者然后但是却有史上最多的 11 位幸存者生还者是吧 Survivor 对对

对没有非那事但是有 survivor 就这个比赛它的这个规则都很奇怪感觉就是各种奇奇怪怪的规则组合在一起给你加难度然后有三位中国大陆的跑者以幸存者的身份完成了这个比赛就分别是色鱼贤妃然后郑晓明和刚才我说的那个年轻人郑明

其实我赛前挺看好郑祿民的因为他之前那个连着瑞士那个 660 的和那个巨人之旅 330 他连着跑完然后好像是一个月内他跑了多少特别长的一个距离和爬手我还挺看好他的但我觉得可能还是年轻吧他在策略上有一些失误就比如说像是那个本身接受那个帮助罚时的一小时挺可惜然后另外好像我记得他是在哪个

进的转换的时候耽误的时间稍微有点多我觉得是策略啊或者是一些安排的可能有一些还是有提高的空间反正这个比赛就是各种各样的一些意外的情况会发生吧因为它的规则多然后路程够长而且像今年它才提前六个小时通知你出发时间这个出发时间还是晚上所以就导致你可能就没法做一个特别好的准备这也导致今年确实这个就没有人是这个完赛者嘛

嗯对色鱼还是特别稳因为色鱼一直就是这种状风格就前面他很他不会很快就是比如像港版就出发你就能看到他然后他会在你后面然后但是中间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超过去了他最后一看成绩他会领先你很多但是这种这种风格然后这个四镜同时也是色鱼前面两条镜其实都比较靠后然后从第三第四镜开始一下就就超上来了最后成绩非常靠前嗯

他应该是第二还是第三这么快对对对第二位排第二位好巧整个今年的这个四镜的装备上我看了一下因为他其实是每条镜都可以有有客户来帮助你换装嘛所以其实大部分人穿着跟咱们去跑一个短距离的 50 公里或者 100 公里的比赛

的这个穿着几乎一样没有什么特别的不会说想象的像背了很多东西啊或者像你看 PTL 还有背个打包背个头盔他没有甚至甚至像一度一直不是一直在就全程领先吧那个尼泊尔人 Nugel 他就连包都没背就是一个腰包对我看他好像是没什么装备几乎可以说对

对其实就相当于可能跑个十几公里就能买点东西那个便利店买水对所以不用带太多东西而且香港这个温度也还好除非就是可能我记得 20 年吧就是 NHK 拍的那一届是到后面那两天完全一直在下雨特别冷但是这两年后面几年好像都是正常的一个天气不冷不热还挺好的这种比较有驴发挥所以他们也不用带太多的装备

大部分就这样然后那个 Nugo 穿的就是咱们在香港看特别花的那个牌子 Arkiv 那个 Arkiv 对对对它是它应该是签了赞助它大部分我看之前其他比赛 Soli 鞋它参加其他比赛也是那个品牌赞助的它的服装然后鞋它是穿的 La Spativa 它一共应该是穿了四双鞋其中包含两双大陆还没发售就是 La Spativa 的那个

过久的 Pro 和 Max 版本 Pro 版本在港版的那个博览会上其实见到了而且在香港的一些户外店里也开始卖了国内大陆还没卖然后 Max 就是更高的缓震版本的那个应该是可能还都没有开始销售然后不知道应该今年国内都应该会卖大陆应该会卖就那个鞋还是我挺感兴趣的包括就等于咱们在那个 UTMB 的时候我跟 Rail 看试的那双鞋

这是一点装备上的然后其他的装备其实就像我说的都挺普通的色域就是萨罗蒙嘛他一直穿萨罗蒙然后郑陆敏是凯勒石对其他的差不多就没有特别比如夸张的或者是意想不到的这种装备上的选择好像都比较正常比较正常

就感觉好像四镜的这些参与者们参赛者们他们更多的是以一种比较极简比较原始的风格去完成这个活动或者说这个比赛吧不管它是哪种形式吧但是就是感觉这个

创始人他也是希望这些参与者能够以那种最原始的越野跑的方式去玩赛或者说去变成 survivor 或者是 finisher 这种感觉就因为他这些一系列的规则就剥离了很多现代化的东西

但是这个比赛模化就模化在这儿它虽然是一个越野赛但它其实准确的说应该算是一个城市越野赛因为香港本身就是自然跟城市结合的特别好的地方所以你看很多的图片或者说纪录片里面都是选手上一秒还在大山里面跑下一秒就直接下到一个便利店里面去买东西了然后就刷卡进地铁了还有很多场景是在地铁或者轮廓上面休息所以

就是这整个比赛的给大家的感觉就是城市跟啊山野之间的一个结合来回切换这么一个特别魔幻的一个事情嗯片子里就不光那个大步走这部片子然后其他的我看了一些四镜纪录片基本上都会拍到选手去便利店买东西然后精疲力尽的可能就在便利店门口就睡了就躺下了就就或甚至睡着了对然后在地铁里然后也是坐着呀或者是做一些拉伸嗯

就这种镜头我觉得还是就包括加上周围一些匆匆的路人的这种背景地铁里的就是大家通勤的这个背景

背景还是挺不一样的感受就是时间紧迫需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做各种事情不管是休息啊还是放松啊都可能是这种长距离乐赛里边必须要有的一个部分吧其实我觉得反差感可能还存在于说他举办的这个日期可能对老外来说没什么但对于中国人来讲这个时间点就是有点像春晚了或者说也许他就有点那种可能嗯

跑步人或者说越野跑人的一个小小的春晚的节目一样的感觉因为他这个比赛的时间太过黄金我今儿还跟二郎家说呢我说如果之后有机会假如春节要去香港玩其实我真的还挺想去围观一下比如说我可以自己安排一个港岛镜对吧跟他们也不一定非要跟他们一起跑

就是跑自己去跑一个港岛径我觉得 50 公里然后 2000 的爬升大半天或者是一白天完成然后晚上我可以踏实的吃个饭睡个好觉然后赶第二天那个一早一早的那个三点的轮渡我跟他们一起去去梅窝然后他们跑一天我最后在终点等他们因为今年的这个终点我感觉围观的人就还挺多的大家都给他们就是好多人对加油啊我觉得也是一个

不一样的体验吧还挺有意思的对 我觉得应该也得益于香港四京大步走这个电影吧让大家更多的了解了这个可能参与者非常少然后知道的人也不是特别多的这么一个小众的活动一个春节的活动然后能够让这么多的

甚至可能他都不一定知道越野跑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的人都会去关注这个活动我觉得这个挺好的啊这个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吧对纪录片或者说是电影的力量嗯嗯

对尤其是在香港这个地方就我觉得还挺有一些独特的那种时代符号的你就比如说这个赛事是由居住在香港的外籍人士发起的对吧然后再一个就是这几条特别有名的镜就是这些行山镜吧然后包括刚才说的推荐人是发个推荐是吧

我看最近啊就是有在过年期间可能去走麦里浩镜的朋友们也会在这个行山镜上遇上什么发哥呀就这一票这个香港或者说什么 TVB 的这些个明星们我觉得这个就特有意思就是你感觉好多现实生活中你完全不会跟他有任何交集的人来推荐了一个可能是你喜欢的一个东西的纪录片就这种这种魔幻现实感也是有的看那谁刘嘉玲是经常去

跑那个太平山顶那山上的那些景因为太平山顶有很多条路就从中环能上去他经常在那边跑对是那个我也经常刷到刘嘉玲就发今天又上山了或者怎么样的这种特别多啊

对这就帮助越野跑来破圈了其实这个电影讲的是 2021 年香港四镜的比赛其实除了这个大电影之外我搜了一下还是有很多比如说爱好者或者说其他的平台拍的一些关于四镜的一些长的或者短的一些纪录片我在这边也跟大家稍微的分享一下吧

首先是有一个是 2019 年的叫香港四镜挑战回顾纪录片它其实比较短出品人是一位叫仔仔这个可以在 B 站上去搜得到他其实可能一开始就是给大家普及了一下这个什么叫四镜这中间有一位选手叫做高烧这应该也是大陆的选手吧他今年没有跑但之前应该是完成过两次这里面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高烧对这个

司靖的比赛跟巨人之旅做了一个对比他说巨人之旅相当于是欧洲的豪华七天游因为巨人之旅差不多里程是 330 公里对吧但是它的关门时间是足够的长相对来说香港的司靖就相当于是香港的三天半自助穷游哈哈哈

我觉得这个对比非常的贴切而且你像四镜它的关门时间也是非常的严格像 60 个小时你才是算是完成者这里面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是我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一位就还算比较有名的女跑者叫何流嗯

他参加过 19 年的四镜挑战赛我虽然知道他但我不知道他 19 年就干过这事还是挺厉害的这就是纪录片的作用让我们知道一些之前不知道的事情还有一个是记录了 2022 年的四镜的但是他的这个视角不是说参赛选手而是说他是四镜的支援者

出品人是这个孤城越野这个孤城越野这个我之前没怎么了解但是看有不少的越野跑长距离越野跑跑者或者说是参加四季的选手都来自这个组织你们有没有看到我不知道这个不知道是吧这个回头我们也研究一下他也出了类似的一些纪录片之类的东西我觉得大家可以去看一看

从这里面的话就可以看到参赛者的支援团队是怎么工作的我就从里面知道如果说你做一个支援者的话要拿什么东西就比如说你充气的防烧垫这可以让参赛队员可以睡得更舒服还有一个我看在给一个参赛队员在轮渡的时候脚底放了一个充气的特别小的垫子

因为平时充气防震挺大的对吧你在轮廓上面铺不开它就是让选手坐在轮廓的座椅上脚底垫了一个充气的垫了这样就比较软就有一个很大放松的作用然后我觉得工作人员在整体的支援过程中有很大的一个作用就是叫醒

就比如说你接到他之后坐公共交通或者说私家车这个中间选手去睡觉有时候特别累你醒不过来那这时候只能靠咱们工作人员去把他们给喊醒了然后去参加继续参加这个比赛好玩就是我觉得

我越来越觉得可能对于越野跑来讲可能这些 support crew 就是这种志愿者或者家属们我觉得支援团队吧都是很有意思的一个部分所以我可能会对这个纪录片很感兴趣而且其实牺牲的也挺多而且真的很不容易啊中间还记录了一位摄影师

其实这个比赛应该也没有官方摄影之类的它纯粹是一个活动但是有些摄影师可能比较热心去给大家去记录然后我就发现一位摄影师也是特别的热心他应该是来来回回拍了好多届的四镜我在 instagram 还关注他回头把他的账号放在咱们的这个 shownus 里头他就是为了抓拍选手就是直接被拉爆了

因为他要去山顶上赶一些点去拍他们过来的场景有时候还会跟着去跑两步但是这个选手也是虽然说跑了挺长距离的但是也算是挺快的你像摄影师还背着这么多的器材然后跟着跑就觉得非常非常的累一下就被拉爆了这就让我想起来我们当时在相更追比赛的时候我那穿着羽绒服背着大厚包背着大重包跟着江江后面跑一下就被拉爆的感觉

对这是一个纪录片还有一个就是刚才其实博士也提到了就是记录 2020 年的香港四镜是 NHK 拍的这个其实时长很长将近都有一百分钟我前面没有太仔细看应该是从中间差不多开始看的我觉得这个片子拍的真的非常好因为可能其他的民间拍的纪录片它可能就只是说拍

一个切面或者说是一个选手但是他这里面详细记录了不少的选手而且除了他比赛的状况还有他之前的一些背景资料的介绍我觉得这个还是非常全面的就比如说这一次第一名的这个 finisher 叫 Nugo 我不知道他的这个读音具体是 Nugo 还是 Nigo 我看那个纪录片里面好像是 Nigo 对发现就是那个尼泊尔人

对尼泊尔人他从小就爱跑山就从这个纪录片上面能了解到他的一些过往吧他是 2008 年移民到香港的在香港的话其实是做建筑工人这样一个工作每天要工作 12 个小时但他只要有时间就要去跑山最早的时候是被朋友去拉去参加比赛然后

第一次就拿到了一个第九名的成绩当时跑的是一个应该也是一个大雨山那边的一个比赛是 14 公里的一个组别我们看他的介绍也好还有这个在群里面追踪也好他就是特别标志性的东西就是他的笑容对吧因为

因为他说有很多的朋友支持他他的家人也支持他他想以好的表现来回报他们而且这个片子拍的真的非常用心跟尼购相关的背景音都是尼巴尔的民族音乐哈哈哈哈

还挺有意思的还有一位是一个小姑娘她当时是 20 年的时候她应该是 26 岁她的名字叫 Sara 是一位中英混血这个应该在大电影里面也有吧对 大电影也拍她了等于她这一年也是幸存者因为她这一年就 20 年这一季她已经参加了

第三次了这是他的第三届对然后他之前是有一个是半截退赛了有一个是可能跑到 200 多退赛了对第三届他等于最终是幸存者对第四年他还想成为完成者但是也放弃了这个特别有意思 20 年的时候在做轮渡的这一个环节出错了他做错轮渡了上了一个错的岛然后这个总监就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特别的震惊他说他这可是第三回参加啊

为什么会犯这种错误对对对应该是他的姐姐给他做撕补然后也不知道怎么搞的两个人就做错了做错了地方但还好他最后也是完成了这个比赛成为 survivor 对这个 Sara 等于在这个大电影里也算是一个主角吧重点写了他描述了他很多就是他为什么要继续再来参与什么的这样然后今天其实钢板也挺逗的他今年他

港百的 50 公里组别是她的男朋友的首野她在路边等她男朋友然后被媒体们拍到了然后她简单的采访什么的她还就是挺谦虚说自己就是一个越野爱好者但后来回了一对说不对这个是完成过四镜的这个高手因为她男朋友跑的 50 公里组首野然后今年的四镜她也在半路上去观赛了也拍到她的照片在那个

善境上给选手加油看这个纪录片就感觉她就是一个小女孩看着特别年轻的样子而且这个片子真的她的编排也是非常好的她不是说一上来就把这一个比赛的全貌所有的规则都告诉你而是根据不同选手不同的过程不同的境遇不同的处境来告诉你相应的规则就比如在说 Sara 这块的时候就告诉你 survive 幸存者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结果还是蛮好的然后这个就 NHK 这个我是整个完整看了因为它时长比较长我就是刷跑步机的时候然后整个看完了我觉得也拍的挺好的就是明显是日本的纪录片比较即时的那种然后比较细致严谨的那种感觉对

然后拍的也是比赛的内容比较多然后额外上在穿插着可能在有一些心理活动的时候他会把他之前的一些个人的经历啊或者他给那个组织者写的这个小作文的这个内容插进去一点是的大步走这个纪录片的相比呢可能是

更多的赛事外面的活动就是对这个参赛者的一些日常的家庭环境啊个人的成长经历可能介绍的也会更多你会觉得可能更就是把比赛把这个赛事挑战和日常的生活结合的更多然后也展现其实也介绍了不少人这个人

NHK 这个也写了不少选手然后那个 Double 走其实也不少我觉得这两个配音都不错目前只能 NHK 这个是大家能看到吧就看在 B 站就有对对

对而且 NHK 这个其实还是侧重介绍了他们本土就日本本土的那个选手图静玲那个也是一个相当有名的一个日本的乐阔对然后对然后你看这个司靖把他虐成那样我就连想都不敢想了我的天哪实在是太虐了具体怎么觉得大家可以去看啊

对对对因为这个图静玲我是还是就是就觉得挺印象很深因为他跑那个日本那个 TJAR 嘛就是日本的那个

阿尔卑斯的那条线路然后他也是一直领先包括就是好多界都是领先包括破纪录啊这种所以他的能力相当强然后他在死镜上就是被被虐的反正大家可以看一看对他可能是膝盖还是哪就是在最后那一镜上开始慢慢有问题了

那个纪录片到最后还是挺有意思的最后他跑到终点了然后看到总监就跟总监说你真是个疯子弄了这样一个特别虐的路线然后总监说我才不疯呢又不是我跑的哈哈哈哈

这个小小的对话还是蛮有意思的推荐大家看一下这样一个纪录片其实除了四镜的纪录片我还看到了就是咱们刚才提到的那个叫黄浩聪对吧黄浩聪他是在香港特别有名的一位越野跑跑者

还有一个纪录片就是专门拍他的他 2022 年完成一个挑战叫 Project Endless 就是跑无尽在五天跑 500 公里嗯

的一个挑战全都是在香港实际他跑的是 545 公里整个的爬升是 13760 多然后路线就是由香港的城市以及交易特色的景点串联而成的然后还香港一周这是他发起的一个挑战然后看到黄浩聪其实我不知道嘉宁还记不记得其实我们在 2023 年 UTMB 的赛道上我们是看到他的

对那不是我认出来的吗对对对是你认出来的那怎么能不认识呢对所以说这就串起来了看到这个纪录片里面他其实是受到曾小强的启发这个曾小强刚才播上也提到了在香港也是特别有名的越跑的选手是的 24 年我们在 24 年我们在 UTMB 遇到

23 年我们在玉田碧遇到黄浩聪也是他在给曾小强做私簿对这全都穿上来了所以就觉得有一个特别神奇的连接然后还说到这个耐力学社对于香港四禁的一些宣传这个我们也很荣幸 Paul Drury 之前应该是去年吧跟耐力学社一起合作制作了两期节目这两期节目分别是对两位来自大陆的高烧和姚健做了两期采访

当时应该是霹雳拍的视频然后我这边做了一些剪辑以及字幕的一些工作这个可以在 Poltery 的 B 站也可以看得到等于说是我们也算是为四镜的传播做了一点小小的贡献吧也算是一个记录其他纪录片大家有什么推荐的吗那我就说一个我觉得算是我入坑越来越跑的一个纪录片吧

其实我真正开始接触越野跑应该是在 15 年的冬天就 12 月份跑的第一个越野跑 10 公里的一个在西山这边的一个小比赛然后突然就觉得挺有意思的比路跑有意思多了就有点喜欢了

喜欢之后然后但是可能受于当时的个人能力啊包括各方面可能就是还没有那么的热爱只能说是觉得挺有意思有兴趣然后后面跟着 16 年的因为就可能就更关注嘛然后也当时也跑步也关注一些公众号然后就发现 16 年然后认识到 UTMB 了然后 UTMB 之后

然后看到这个柯景象出了一个纪录片那个片子是我到现在还愿意时不常就翻出来看一看的一个片子然后我本以为会 B 站上很容易就搜到结果搜到 B 站搜不到最后然后还是回到柯景象的公众号去找的对他传到了腾讯视频上

是 16 年然后当时还是哥伦比亚赞助然后这样的赞助一个中国战队整个去有天币参赛的这么一个片子不太长 15 分钟左右吧然后但是我觉得就拍的非常有有怎么说就是有那种有味道温暖感就是对然后整个大家

日常的训练付出的然后包括去比赛的目标啊目的啊甚至包括家人的这些帮助和理解支持都拍出来然后我还真的非常想看然后包括通过那个片子可能算是真正让我喜欢上或者热爱上越野跑然后同时也对 UTMB 有了一个向往有了一个目标然后就觉得自己之后一定要去跑这场比赛然后同时可能

最短期的当时来说就是我认识了这些当时的这些精英和大 pro 后来我可能差不多 16 年之后我的比赛可能会因为于雷当时这个名气比较响然后他因为跑过很多比赛成绩也不错他回来他有这些经验去办他自己赛事口碑也非常好所以等于我 16 年年底跑的他的大理的 50 转过来 17 年跑的他大连 100 跑的我的首百

对都是通过这些去参考去选择比赛嗯然后包括啊橄榄老师那会儿只是在纪录片里看的一个大神奇的人物后来在在北京也也见到真人也成为朋友然后包括其他一些片子里就演到的像子晨啊然后李阔啊这些可能就是接触一点点的跟他们有了更近的距离吧然后呃

了解的更多然后总再回过来再看这片子又有不一样的感触所以我就非常喜欢这个片子然后时不常我都能翻出来看一看整个配的音乐包括这个当时选景的光线都特别舒服看着很喜欢回头把这个纪录片的链接我们也放在 show notes 里吧

这个纪录片博士恩推荐了之后我也看了一下大家一定要看到最后后面还有凯瑟琳大妈出镜特别神奇

彩蛋对挺好的所以博神是因为这个 UTMB 的纪录片而种下了要完成 UTMB 的一个梦想那现在在梦想完成的当下又看到了香港四镜的产品影所以下一个我大概知道了对对对没有那下一个大概香港四镜最多就是我想的那种春节时候去玩一圈然后跑一个港岛镜 50 公里然后我看了

看围观一下大家然后最终上那个旅游桶围观一下嗯对然后这个还刚才忘说了那个这个大步走这个电影在不同的影院好像会有一些额外的周边赠送我去的影院是送一张海报啊

然后因为我不知道然后我看旁边临座的一个小伙子拿了一张海报进去后来出来我问门口那个工作人员然后人家拿影票盖了个章然后给了我两张但是我在小红射刷到有的影院是送一个就那个绿油桶的小钥匙链可以可以可以这个如果真是有兴趣然后你可以再怎么去问一下打听一下看看哪个影院是那个嗯

我在想这有没有影院这个你看比赛给你送的名额有没有影院那个看电影送机票的我现在就去

嗯说到 UTMB 的纪录片其实我觉得大家还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他们官方的纪录片有长的有短的有一些精彩的 cut 他应该是每年都会出 best of UTMB 对吧差不多五分钟时间带你回顾整个比赛中间的高光时刻但他也有比较长的纪录片就是包括各个组别的一些选手的参赛的情况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嗯嗯

有的时候看主片能发现一些小细节然后我最近不是还是刷跑步机多吗然后就没事就也没什么好的电影或者一句可看我都在 B 站上去看这种各种越野跑的片从那个红金联赛的然后看的 UTMB 看四镜 UTMB 我看的是那个 Jim 的那个主片对他那一年夺冠之后 Hawker 和 Wahoo 联合给他出了一个片子挺长 80 多分钟就上下部的

80 多分钟吧然后有一个小细节他的号码号码布是缝在了他的号码带上不是拿那个那种弹力扣他掉着是别针别住了对他是自己自己针线活一点点缝的包括他的包他背的那个包有一点好像是破洞好像磨损他也自己缝然后他也是一个挺追求情侣化的人他本身的那个

一个帐袋我觉得那因为之前好像没有其他品牌做可能就是萨罗蒙做然后他贴一个小的标拉护或者豪卡的标把那个标萨罗蒙 logo 挡了一下然后有那个后来庄主送了他一个白色的帐袋然后那个没有 logo 然后是庄主自己的那个酒瓶的酒标就一个酒瓶的那个图案但是是像是那种印刷上去的不是那种缝或者粘的不干胶那种然后他还拿电子秤称了一下这两个

帐袋的重量然后把庄主送他那个轻轻一点点然后他用了庄主的那个

有意思然后那边不是庄主中途包括最后一个那个就是那个缆车站那个补给站都给他做私补了给他做补给对这还是挺有意思的就是有的时候看片子可能看第一遍的时候有些细节注意不到然后再看一遍又有一些小细节的小发现二刷多刷如果方便去 YouTube 上还是蛮多的就你只要搜一个关键词什么 trail running 你就能找到很多很多很多相关的纪录片对你都看不过来

看不过来包括你感兴趣的一些选手有官方的片子还有一些品牌做的包括还有一些就是像咱们这些爱好者他们自己拍的片子你看咱们自己拍的片子也算是一种记录对吧对对对如果有兴趣的话都可以看是的是的

那我就推荐一个这次香港也算是火了一把的港版火了一把的那个部落女孩罗雷娜就是那个网飞拍的一个纪录片这个很短可能我记得就是 28 9 分钟的样子应该不到半个小时我是有一次我们的那个听众群里有朋友推荐然后我就去看了一下就是在港版之前然后结果没想到港版不就碰见了吗碰见之后我还切尔不得不问人家说你是墨西哥来的吗他说是

对对他说是然后我还跟人家说了一个加油结果也不知道怎么着脑抽了说了个 fighting 就很诡异你能听懂对然后关键他回我的还是回的我是 C 就还不是说 yes 回的是 C 就是挺平等的他的习惯对然后因为我在那个补给站就 CPR 碰见 CPR 之前碰见他了嘛然后后来在

CP9 到终点的路上又碰见他了然后大家看到的就是他全身都是穿着凉鞋我在路上确实看他穿的是凉鞋就 CP2 的时候但是 CP9 到 CP10 的时候我真的是亲眼看见他穿了一双 Ultra 因为我当时真的没有力气了所以实在是拿不出手机拍个照但是我看他最终回到终点的时候还是穿了又换回凉鞋了换回了凉鞋我觉得可能有一定的宣传的这个嗯嗯

因素在里面吧最主要的是因为我其实碰见他那会儿我已经很慢很慢很慢了我是在大茂山的山顶到公路那个地方碰见他的那个时候已经接近 25 个小时了应该已经是 24 个小时多但他最后好像是 27 个小时回来所以他那段 5 公里的路我已经用了一个半小时下去了他可能更长他好像 27 个小时那可能就接近三个小时我不知道中间发生了什么可能换衣服也占用了一定的时间吧

但是确实非常非常厉害因为那个纪录片里你就听他有一个特别经典的话是他得了某一个百英里还是百公里比赛的冠军之后萨勒蒙送了他一双鞋我记得好像是萨勒蒙送了他一双鞋然后他说那些跑不过我的人都是穿着这种鞋的哈哈哈哈

太狠了然后我还想推荐一个就是如果说大家想看纪录片除了 B 站的话我最近总在小红书上刷到一个账号叫皮皮他发了好多纪录片就是越野跑相关的纪录片大家也可以去看一下有一些还是我在那个是类似于 YouTube 上刷到过的然后我看他都搬运过来了大家也可以去瞧一瞧

好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多看一看这些纪录片其实我觉得看纪录片的话就会很神奇因为是记录的是我们自己喜欢的事情它中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有可能在你身上发生然后它里面那些人你可能在看纪录片之前看到过他有可能你看完纪录片之后再碰见他都会产生一些特别神奇的连接这个感觉还是蛮好的

行那通过我们今天的介绍这个大电影估计也剧透的差不多了但是我觉得完全也不影响大家去看这部电影因为选手在比赛中间他所展现出来的一些意志品质包括整个赛程我觉得还是我没有说太多对吧还是很有很多的看点留一个悬念大家可以有机会的话走进电影院看这部电影

对对对我希望他有机会在大陆哪怕是定点几个影院上映一下也好这样的话我们也更有机会去看到这么一场精彩电影据说他的票房是不是比那个破地狱还高就如果大家看过破地狱这个电影的话也是一部我个人觉得很好看的电影然后如果是比破地狱还高的话那我对他的期待值可能就是要拉满了这样子这个回头查一下票房数据啊嗯

反正现在我掌握的数据是哪吒已经成为中国英式第一了这么厉害那我是不是今天晚上安排一下安排一下我已经看过了好的可以的好吧那我最后感谢感谢一下袁导他要不说我都不知道我这事他那天正好咱们碰见他在那去完看 M2 楼下他说他刚看完电影回来然后去楼上吃个饭我说你看的什么他说四镜什么的包括跟那个

跟向福昭他们去看的然后我说那我等于我都记在心里了我说最后有时间就安排一下这事搞得我在那个商店买感冒药的时候碰见元导了他说他也感冒了然后他也要去看电影我就没接着追问他去看什么电影因为在我看来去香港看电影也是在香港旅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体验就是毕竟有那些港片的情节嘛就感觉能在香港的这些影院看个电影是一个很不一样的感受所以我就没问具体是哪一部

因为我觉得任意一部可能都是挺好的体验结果我就错过了那话说到这了博士先说没有我说正好提到元导了元导等于这次港版拍的《蒙光斧》应该他那个片子差不多快做好了我也想说这个来着

对对对大家可以期待一下因为袁导也是业内知名的纪录片导演纪录片导演对有很多的特别棒的视频在他的公众号大家可以去找一下叫袁袁 films 应该是对行好了那我们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既是众草大会也是逼宫指南希望本期的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咱们下期再见拜拜拜拜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