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30 《程允亨的十九世纪》:为什么要了解一个普通乡民的人生?

vol.130 《程允亨的十九世纪》:为什么要了解一个普通乡民的人生?

2025/2/28
logo of podcast 不方时间

不方时间

AI Chapters Transcript

Shownotes Transcript

他说他聚焦的那些是非士绅阶层的平民包括农夫故宫和他的妻子他们在陷入困境之际没有官场关系帮他们应付没有强大的宗族组织可以依赖他想要去反映的只是这些人的他们的生存的境遇是什么样的

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其实记录我们的生活你把你的你现在的东西记录下来把它变成一种材料或者史料这个事情的意义是非凡的这些债务的产生并非由于国际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政经变动而是由于两三场人生礼仪尤其是取心的昂贵开支

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从县里从镇里传回来的消息你感觉如果只是看他的这个排日账然后你不了解这个时候正在发生的这个战役你很难去想象说战争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我昨天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家七口人一年吃 71 斤猪肉相当于一年一个人只能吃 10 斤肉是好的呢我昨天想要是我回去我顶不住呢

我觉得在做这类个人史或者微观史的研究的时候每一个好的史家他都是作者他都是想把这个个人的故事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去理解的我觉得放的这一步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这个人不放作为读者的我们是没有办法自己走进去的哈喽大家好欢迎来到新一期的不放时间我是小陈我是小李我是曲女士

感觉这次小陈的声音听起来很不一样呢哦 是吗很有精细声对而且很难得我是第一个出现的声音一般都是小李开头这次换人了因为这次我们本来是准备要做一期单口然后后来小李也觉得很有意思然后家政也说想聊一聊后来就变成了一个一转多的一期节目

我们这期要聊的是一本微观史学的书刘永华老师写的这本陈宇亨的十九世纪一个晖州乡民的生活世界及其变迁其实从这个标题大家就已经能够大概知道这本书的内容了然后我们今天呢应该大概是介绍一下这本书然后也会浅浅地带一下目前对于微观史学研究的一个进展国内的一些微观史学研究代表作以及我们对于微观史学的看法

然后呢因为最近过年嘛这本书它讲了一个非洲乡民的生活世界所以必然会有这个他们怎么过年的这一部分我一看到那部分我就想这个应该是和我们最赚时间的感受最密切相关的

一个一百多年前的晖州的山区里面的乡民他们是怎么过年的说实话我看了之后觉得和我小时候过的年还挺像的反而是这十几年的时间长大之后我感觉过年的时间不断地在缩短然后那些过年的手续杀年猪呀除尘呀请各种各样的神呀什么造神土地公射神然后香火祖宗反正这些

我们就是城市化之后都变得少了可能还压缩保存的一些就是发压岁前拜年走亲戚然后就是休息过年七天乐这些还在就感觉曾经那个可能蔓延了有前后大概小一个月的这样一个过年周期现在就变成了差不多也就七天到十五天乐这样一个时间然后以后也会慢慢的再缩减这一点就忽然有点感慨而且它是有一个那种

时间感的很强的一个对比就是这样一个一百多年前的一个乡民的生活到一个我就是从几岁到现在二十几岁就是这么十几二十年的时间但他那个一百多年前其实还可以延续到更久可能上千年的这样时间大家都这样过年然后突然

在这十几二十年里面很快地把很多的环节都压缩掉了然后在可见的十几二十年里面它会更少它的环节会更少我就感觉这个历史的对比感哗了一下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它里面也提到一个观念就是经济制度或者是说

关于商业各方面这些变化是比较剧烈比较快的但是在文化上它是比较稳固的比如说像宗亲结构或者是宗族里面的这种关系在保存到今天的话可能就是我们还是会走亲戚但虽然规模可能会变小还有就是像我们家大年初一和初二就要去上坟

就是会给我爷爷那边会给我外公那边我们都会去扫墓但是其实也就是带点贡品过去然后烧点点几炉香然后大家一家人在那边聚一下然后磕磕头然后就走它其实很多仪式在简化但这种观念是一直还存续下来的但是经济上的话就是

全然不同吧就里面那些生机的活动现在和过去当然是会有非常剧烈的这种变化这个应该是我们播客第一次聊历史新书籍对吧如果不算窝红的那本的话那本算艺术类的

艺术史对算艺术类或者加考古类对我觉得还蛮有意思的而且可能我觉得大家一开始听到微观史学还是会犯迷糊毕竟我们的听友们就是如果我不是学历史的话我觉得我也不会认知到这个词所以就是微观史学可能想请小陈跟大家详细讲讲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以及和我们平常读的历史之类的有什么样的区别

我觉得如果很简单的说的话就是相比宏观中观微观的话那它一定是有一个确定的地域和一个相对比较短的这样一个时间段而且它甚至是聚焦到一个人而且它是一个不那么比如说它不是李鸿章它不是一个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多的东西然后它有非常高的这样一个尊严

历史影响的这样一个人而是一个普通人可能微观史学想做的是这样一个不管是在时间上在地域上然后在他关注的对象上都把他的视角放得比较小或者是还有一种对比就是他从一个就我刚刚说的那个是一种另一种他可能是一种群像式的那种就是相对于眼光向上他是眼光向下的去看

居层的普通的民众就像王迪的茶馆他研究的是在成都 19 20 世纪的时候这样一群普通的民众他们在这样一个公共空间里面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他们讨论关心的事情是什么这样一个群像式的研究

我可能觉得这样子能够给大家勾勒出来一个微观史学大概的样子然后如果是从历史学发展的脉络来讲的话它其实是有一个很长的脉络而且就应该把它带到西方的史学发展史里面去讲追到 20 世纪 30 年代的时候当时是年间学派兴起第一个出来反对的是政治史为中心的这样一种叙述模式就是研究君主啊帝王啊或者是宫廷他们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然后去提出说要关注这个时期的经济的形态社会的文化宗教形式是怎么样的然后年转学派它有自己的发展的脉络它发展了大概有三代然后刚刚讲的那个第一代然后第二代就像布罗戴尔他是一个比较代表型的人物然后他提出的那个长时段研究但他会很具体地把

这个历史时间分成了地理时间社会时间和个人时间这样三个层次关注地理的这些变化气候条件的变化还有社会环境它的变迁社会组织形式等等就是把这个研究更加具体到你可以去构建一个图景它是怎么样的而且是给你从远到近的去推进不断地聚焦的这样一个感觉然后第三代的人的话他们

就会更加去强调你收集的资料就除了我们用的传统的史料之外还有考古啊地图啊然后一些具体的统计数字甚至是用一些文学作品去还原历史是什么样子同时他也特别强调说这些史料也不可信然后要去考辨这个史料里面的虚构的部分然后他引发出了一种新的历史学研究年纪学派第三代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去提出对于心态史或者是概念史的研究

就是比如说像对于宗教来说炼狱这个概念是怎么产生的他这个概念的研究就会引起对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变迁的探讨然后新太史的话关注比如说 16 世纪的时候一个人他到底是信教还是不信教他的这个背后的这个思想动态是怎样的这样子的一个研究

这个是不是就是那个奶酪与蛆虫那一本书卡洛金兹堡的奶酪与蛆虫这本书就很有代表性的因为它是利用那宗教法庭它的审判的档案然后去讲 16 世纪的时候一个末房主他是怎么认识当时的宗教的因为他那个供词显得就是有一点精神上不太正常但实际上他说的话对于当时的宗教

观念起了很大的挑战作用觉得整个宇宙就是一块懒人然后天使就是里面的虫子这种对于宗教人士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亵渎对这个还原的话和以往的研究形成了比较大的对比但是在此之前还有几本比较有代表性的刚刚讲的那个前史大概是二十四季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这样一个发展连建学派几代人的贡献之后大概到七十年代就是微观史学的兴起

他的代表作在沼泽之前有那个我还记得当时是在教二的那个教室听侯胜老师讲课就是忽然那个乐华拉杜里这个名字就飘进了我的耳朵当时去女士应该在上那堂课

对那是一门我们大一时候上的世界史的基础的课当时有讲很多新史学的这种代表作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微观史学以及新史学的这些书是整个历史学学科里面读起来最有意思的一批书没有之一

我可以列举几本因为其实有好多我其实也就是翻一下或者自己都有点不太能够完全叙述出来但是可以给大家做一个参考吧如果想读的话就是大概是在 1975 年的这一本《乐华拉杜》里的蒙塔尤他讲的是 13 世纪的时候的一个农民当时生活的那个山村是什么样子那个村子叫蒙塔尤

刚刚讲的那个奶酪与蛆虫其实已经是 16 世纪处在一个变革的这样一个时代了第三本是纳塔利的纳塔利·泽蒙戴维斯他是在微观史学上有很多的代表作他每本书都还挺经典挺好读的然后

像这本马丁盖尔归来应该有好多非历史学的同学朋友听众都读过还长期在畅销榜上而且这本书还有电影所以如果看了电影之后再来看这个书肯定就能够更好的读下来它这个里面也是用的司法档案其实它里面好几本都是用司法档案因为它这个是很具体的能够还原一个人物一个故事的

然后他这个讲的是当时村子里一对夫妻丈夫失踪了然后另一个人冒名顶替他的丈夫但结果他的丈夫又回来了然后开始审判那个妻子嘛你这么多年跟丈夫生活在一起怎么能不知道他是假冒的呢这样一个案子再往后一点是 84 年的时候罗伯特大安顿的图猫记这个我们张小珍也在课上读了他讲的是已经到 18 世纪了这个推进到就他

一个新的故事就应该是讲这个阶级制度下面的冲突问题他是巴黎印刷厂工人他折磨他的那个老板夫人的毛这样一个事情来讲他们的冲突这几本书里面其实他们都是有一点在用那种边缘的史料讲述故事性尤其是那奶酪与蛆虫马丁盖尔归来这两个他就是很叙事的

很文学的这样一种叙述在这一时期他们也是借用那种人类学里面的所谓的那个深描这样一种方法吧把当时的人的生活状态社会情景一层一层的拨开的这种感觉我印象里应该是《龙塔游》《奶酪与蛆虫》《马丁盖尔归来》这三本被称为什么微观史学的三大代表作是有这么一个说法对吧

我不太确定是不是这三本但这三本确实是太容易被提及不是吧不是这三本我其实看的这个介绍里面有一本是美国历史学家石景谦写的王室之死那这个是不是看谁评的代表有可能王室之死应该是过去就是以中国为这个背景的微观史学的书的话应该是一个还是蛮有名气的

其实他们总体上是不是就是要以小见大,比如说就从一个小人物的命运去看这个后面,他的历史的背景是什么样子的,他核心的虽然是关注这个人的命运,但他的核心还是在当时的这样一个时代背景,像你刚刚说文化和心态之类的东西啊。

对而且我感觉这几本它其实整个来说还是有点像那种社会史或者文化史的研究它研究的总体反映出来的是在某一个时代某一种社会制度或者是社会观念对某一个群体的影响我刚刚提到那本王室之死也是这样我还记得我好像有摘录一点当时石景谦在书里写的

他说他聚焦的那些是非士绅阶层的平民包括农夫故宫和他的妻子他们在陷入困境之际没有官场关系帮他们应付没有强大的宗族组织可以依赖然后他想要去反映的只是这些人的他们的生存的境遇是什么样的也是能够代表微观史学的作者他们研究的一个

他们想要去做的一个事情就是发掘历史上的这一个被掩盖的群体而且我整体感觉像《马丁盖尔归来》或者是刚刚说《王室之死》这几本好像它的情节性都比较强它是围绕着一个故事其实它也为什么像《马丁盖尔归来》可以变成作为电影就是它还是有一些起承转合

一些天然的这样的故事性在里面但相对来说蒙塔游它就像是一个更像是一个群体性的描摹我印象这本书我没有看完我应该是看了一半然后后面我没有看完也是因为它它的细节实在太丰富了就是有大量的每个人每天这个村子里的人生活的细节

然后看到这些细节有时候你会觉得有那么一点点的流水兆但是确实他他素描的是一群人在这个村子里面他们的生活状态而且当你的视角不是集中在一个故事和一个人身上的时候这个群体间的这会社会网络关系也会揭示出来他可能就是比一个人来讲一个群体他彰显的或者说是他描摹的这个东西好像又更多一些哦

那说到我们今天聊这个我感觉就更聚焦他就是写的一个人但是也会描写到他的亲人他的家人甚至他宗族关系里面甚至他的朋友他的熟人也会涉及到这种人际关系网络但是他写的我觉得就更

流水账我必须直言就是我读的时候我觉得读的很困难就是我就进入他的世界第一是很难的第二就是他的叙述的方式基本上就是引述了他所用的那个材料叫排日账嘛然后列了一些排日账上的东西然后他分析一段然后我后来看着看着我就变成不看他列的排日账就直接看他的那个结论怎么样去

读这种类型的书就是这方面的一些史实就是那些历史材料对于小陈在读的时候你会去

怎么样阅读好的其实我读这个书的心态很不一样我看着才挺开心的因为历史学枯燥的书多了去了这本书算什么呀如果是拿蒙塔尤和王氏之死来比的话它就是一个很中间状态的那种或者是我说是放在中国的话你就拿成都和王氏之死来比那个显微镜下的成都

然后他后面还其实还有一本后面一本茶馆是从 1950 到 2000 年的这样一个时段就是这两本书可能一个是聚焦一群人但他没有一个聚焦点然后王室之死是聚焦一个人以及他身边的群体然后是非常抢夺故事性的然后陈宇亨这本书呢他就是处于中间他聚焦的是一个家庭但这个家庭是没有故事的为什么就是因为他用的那个材料排日账还有那个排日账里面会记什么就是

他这个材料其实很难得我觉得这是他当时去晖州一个旧书店里买到的然后他说有 15 册是从 1838 年到 1901 年跨度是 63 年在中间丢了一些嘛所以最终是 39 年但是

39 年的基本上能够保证逐日记载然后可能我们比较难以利用的是他的什么天气这些东西他里面会记他的生计活动他每天要去干什么活上午下午做什么还有他家里人有几口然后他们主要的日常的生活行动行为然后包括孩子上学家庭婚丧嫁娶等等这些都有记载

这样一个特殊的材料让他可以基本上没有加自己的想象空间在他没有用自己的想象去还原然后去模拟他们的生存状态而是用他的记载完全的如实的陈述了他们生活什么样子他又没有很犯说这个整个城市的人大概是什么样子而是说一个家庭所以你就很具体的去可以和这个个人命运共同在经历的那种感觉

我读这个书的时候其实有好多场景都是在想哎呀这个我很希望有它这样的一个材料我也可以像它这样做研究我在读很多访谈的时候我也有这个感觉就是我就在想我的天哪有这样一份材料这能做多少东西出来好难得

但是还有一点就是他他这个材料是他零几年的时候就拿到了然后他最早的用这个材料做的一个是发了一篇论文 2014 年的时候发的

从排日账看晚清晖州乡民的活动空间就当时那个活动空间的研究还挺火的时候他拿这个材料做了而且当时是发在历史研究上的我们的顶刊然后 14 年到现在其实也差不多 10 年了然后他写了这本书我觉得就是他不仅是拿到了很好的材料而且他也是有很凝聚自己的心血把它给做出来因为

我觉得有这样一批材料是一回事,能够写成这样是另一回事很多人拿到这个材料看一看就是哎呀也没有什么故事然后其实他如果是做数据统计的话也有很多缺陷啊比如说他不完整啊或者是太个例啊或者是他的统计你今天想记就记,不想记就不记那你凭什么说你这个能够代表他这个时候的生计状态

是要克服很多这样的困难的然后他应该也把材料做了录入就是他里面有一节是讲这个贵州乡民的识字的状态的他会去统计他哪些字写了多少遍最后他除去那个字品之后能够大概知道这家三代人因为他是从他的父亲然后陈宇亨还是他儿子这些三代人记的排日账大概他们的掌握的字有多少个然后他算出来说这个爸爸大概会八百多个字

然后他的儿子大概会 700 多个字然后他大概会 1300 还是 1500 来着反正他就是中间那个比较有文采的学得比较好的那一个我感觉这些就是很有意思的一些发现你想 19 世纪的他们大概认识多少个字通过这个统计能够大概知道你还可以知道他们一年会吃多少斤猪肉然后他们家一年能赚多少钱

他们那个一年吃多少斤米怎么都关于在吃呢然后反正我就是会觉得有一种我在看冷知识的感觉

而且他会带着你算因为之前的那些统计的话你会感觉说他好像算有很多数据后一算就是列张表但是这个书里面他是正好有一个人他就是这样生活的带着你算一遍他是真的是符合这个数据或者不符合这个数据我觉得这个是读起来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反正我读这本书就是怪喜欢的刚刚说那个王室之死它里面有用一些材料就是比如说他用聊斋制衣或者是他去想象就是王室他私奔的时候当时的心态是什么样的这些内容可能在陈云亨这本书里面就看不到就或者是比较少吧只能说然后那其实我还可以跟大家讲一讲就是这个书里面用到的其他的一些我比较喜欢的材料

其实会有好多印证的那种就把他他在访谈里也说自己又去学了当时的一些社会史经济史各种东西也是导致他可能这本书写作的时间非常非常长因为很多东西他也是

再慢慢补课然后它是一个研究明清这个段然后这本书可能涉及一些近代史的东西他可能也是重新再把他说把之前研究生的一些东西再捡回来再去写这本书

就是里面有一些内容比如说他讲到茶和盐这两个东西因为这个陈宇恒他们家主要的生计除了种地之外就是种茶那他讲到茶和盐的时候你能够感觉到他可能是在他的领域之外去学了一些东西然后这些是目前研究比较充分的所以他可以去

就是扩充一些背景资料然后比如说像讲这个葛根和黄金的时候这就是这是两种那个他们家种的东西拿着去卖作为经济作物的就这两种的时候他可能就比较聚焦在他们家庭的这个情况是怎么样然后大概交代一下其中可能有个 10%左右的内容是这样子的

他提到了一些东西然后觉得这些是有比较丰富的研究的然后就会扩充一些背景资料可能就是会让人觉得稍微有点不是那么的精专但是我觉得很有必要就让一个其他的不了解这个领域的人读起来至少是顺畅的有一个大的背景的东西

然后如果是讲材料的话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可能经常会用的那些说清代会用这种灰点石通地方的方制材料其实他这本书里面是用的比较少他用了一些都是民间文献然后像是那个保甲册他想要讲这个地方到底有多少人住他们主要的职业是什么

如果是从一些已有的资料或者研究去看的话我们比较容易获取的就是晖州的历史它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然后它的行政区划是怎样的但是我们很难知道说晖州它是具体落到了晖州的雾源县雾源县下面的一个村子

它其实清代的时候它应该是用都里这样子两级就有点像现在的乡镇和村这样的制度然后它落到 16 度 16 度是它主人公所在陀川三点水一个他的陀川所在的地方落到这里之后因为难再进一步的去说

这个地方大概有多少户人家他们都是从事什么样的行业你大概能够设想说这里是山地吗那能够种的就比较少那可能他们要去种别的或者是再能推一步推到种柴其实他也没办法知道驼川的具体的生计是什么

然后他是用那个宝甲册用的是奇门县也是晖州下面一个县叫奇岭村就是在这个地域之内的一个相似的村子宝甲册是清代的一种人口统计的一种方式之一吧这个册子里面他会登记你这家人的姓名是什么然后职业是什么然后他通过这个

麒麟村里面 379 户的统计然后说里面只有 24 户务农就很直观这个农业从事的情况很低然后其他的什么手工业商业运输业就占到了 80%他可以说并没有完全

严肃和凤的对应到了驼川这个地方然后去统计他的生计但是他在逻辑上是合理的说这个时候这个地方的生计就应该这样这是他用的一个材料保甲测还有一个就是他统计人口数据的时候他是用的方志方志里面用的大概 1980 年的时候的人口数据其实他用这个人口数据不是想说这个地方这个人口多少或者是男女比例什么的他是用这个去还原了地方的那个姓氏

大概是有多少个信使然后他们在这个地方的人的数量这样其实是你大概能够知道这个村子里面能够说得上话的有名有姓的那几户是谁然后是从什么时候来的因为有姓的话就可以通过族谱家谱这些去追溯然后这个地方驮川这个地方来的最早的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渔市家族剩余的渔市家族

他们大概是有多少户然后主要的几个村子是分布在什么地方这个也是不言四合缝他用的是 1980 年的数据但是 1980 年的数据他通过家谱和祖谱就可以一直往前推他是可以还原到清代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我觉得这是他在用材料上比较妙的地方比较难得的那种就是清代的人他自己写的一些类似于日记或者个人文集然后他里面有一个叫张明朵写的《我之小史》然后这个人他也蛮神奇的他有点像那个孟行子就是写那个刘大鹏日记但是那个比较可观嘛数量比较可观然后这本就是稍微少一点他大概是从光绪九年到民国十四年

这样一个时针段然后他就是也在物源我们说刚刚说这个陈宇恒家在物源他也在物源然后是光绪 31 年的时候考了深远但就是那一年他考的那年课只就废除了嘛末代秀才然后他又

作为商人去经营了一个百货店然后他也参与了地方自治就是通过他记忆中的他从小怎么上学然后他做生意的时候遇到一些情况就也是对于陈允荆家庭的一种补充

对就觉得很想我之前写论文的时候也是因为我一直在看那个杜丰志日记然后后来还有一个人叫叫聂一峰聂一峰他也是在广东当过官嘛然后就写了一个什么公读来着我都记不清书名什么公读然后就是对他自己围观时候一些记载后来

我发现这个聂毅峰他退休之后就在杜丰之当官的地方就是他所有一个退休的绅士主持那个地方的叫安良局他是那个安良局的局董就感觉哇好妙啊两本书的作作者忽然出出现在了同一个人的日记里面然后他们就发生了一些命运的交接嗯所以听下来我其实会觉得就是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各种的巧合才使得就是这样一个能这么全面这么细枝末节的描绘 19 世纪的一个人的生活的东西可以在我们当代进行一个复原因为我觉得还蛮难得的这个人写这个日记就是这个詹明朵他刚好又是物源人

他们真的生活是有交集的包括刚刚说到这个保假册于小陈也说它不是一个呃应该不算是常用的材料然后能在地方留存下来也是有它的这个稀有性的当这些点就是同时出现的时候或者说是当你有一根绳子然后你再去顺着去挖其他的绳把这些线索团在一起你才有可能就是编织出来一个呃对当年的一个回顾啊

会不会做微观史学就很难因为首先它是要建立在你掌握一些材料的基础上但这些材料又不是传统意义上历史学者都会运用的东西所以有很大的这种偶然性

对我感觉是的发现这个材料然后到你能看你能在接触这个材料的时候感受到这个材料带来的价值和力量和它值得挖掘的空间以及你相信你是从这个古典材料才去挖有没有跟它相关联的材料那也有可能你古典材料完了之后发现没了就这个

然后那你可能在你互相印证或者是在你编织这个图谱的时候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他在讲他的写作经历的时候还有一个很神奇的地方他自己当时就去了那个驼川那个地方然后他就是先定位到了是叫李坑这个村是吧就这还是一个蛮有名的一个地方然后后来慢慢才

定位到后面他所在这个地方叫什么上湾然后他在里面可能在考察在溜达的时候刚好就遇上了陈允亨的重孙就是就是这种感觉也很神奇我拿到了你家祖上的这个牌日账哦可能重孙他都并不一定清楚他们祖上是怎么生活的但是这个作者比他更了解嗯

但我觉得这也是我这种门外汉看这个书的时候感觉到有意思的点就是这些巧合因为有种看八卦的这种感觉但是如果像刚刚小沈说的那些视角比如说像保甲车这些可能我就没有办法关注到吧我真的觉得这个时候要感谢一下那家书店的老板没有把这个东西丢掉

就是一些想要而不可得的东西我论文里面有一张就很想写一个清代的士兵是怎么生活的

然后我之前看到有一本书就是那个海外亲史的学者写的我就想他自然都能写我去看看他用的什么材料那其实他那本书里面可能有三四章都在讲大的时代背景最后只有一章而且还是因为那个兵不是他都不算是一个兵他们家又有经商的又有什么就是有好多身份才能留下来他那一点点的材料然后

也很少讲那个均匀的生活而是讲的是这个整个家族的命运他们家几个兄弟怎么怎么样我就觉得这种材料真的是太难得了能拿到的话嗯

你说到这儿我想起来最近我在看单独有一期叫多谈谈问题嘛然后有个跟罗欣的访谈罗欣在那个书里面就跟大家强调说记录的重要性就是说我们每个人其实记录我们的生活你把你的你现在的东西记录下来把它变成一种材料或者史料这个事情的意义是非凡的你还得连续啊要坚持啊不能记两三天对

我有一个我有一个小问题就是因为我好像之前也跟陈老师请教过

就是有一个永泰就在福建那边有那种民间契约文书对永泰文书然后他在应该是在下大还是对下大就是那个郑振满教授他们有编转出来嘛然后也出版了一系列这些相关的研究那像这样的契约文书和像这个牌子照他们是属于同一类别的史料我只能说我不晓得

其实在我的研究经历里面我还没有看过契约文书就是大概比如说看那个八线档或者是类似的材料的时候能够有几张契约我大概会知道说这个契约上会讲什么比如它这个田什么田坯田谷租给谁用几年或者是某一块某一个地方或者是某一项工厂吧就契约文书大概是

什么样子会有一个这种了解但是我其实不太知道也不太会用契约文书所以我才觉得他拿这个排日账排日账的信息肯定要比契约要少很多因为他这个书里面也引了几个那个陈宇恒留下来的契约文书是他当时买那个茶毯的时候和别人交易留下来的他那个文字量是很大的但这个排日账每天就一句话他还能写成这样他跪在坚持对跪在坚持

他跪下有几十年对而且三代人很完整你去约的话他当事的双方或者再加个中间人保人这些其实信息是很很零散的然后还有那个有一批那个太行山的文书也是和这个类型有点像我也没有看过然后好像还说我们这边藏了好多晖州文书我也没有看过真是惭愧

所以可能这些材料其实好多翻几页之后你就会陷入一种混沌的状态你不知道这个材料它到底要讲什么因为它的字一般也比较潦草然后你对那个制度又不熟悉然后看半天都看不出来是干啥你就很难看下去所以要做这种类型的研究其实是需要你长年的在读然后了解这个大概是什么样的内容而且我觉得很必要的是

有人带着你然后能够跟你讲这些是什么我觉得他入门的那个门槛还挺高的

我现在大概又读了一下就是咸丰七年五月初一日反正有一张图片嘛就是拍了他那个排日照说实话我一下看过去我是不知道他在说啥的有点看不懂或者我发去里面我觉得这话可以给大家读一下让大家感受一下或者我都不一定能读懂什么是排日照我都没有我都没有仔细看那个图片我唯一仔细看了一张是那个婚戚就是记他们生辰八字

二十四天雨以啥圣灵兄哪一天啊你看的对那就是我帮这个圣灵兄到西口镇买盐因为他那个地方盐不是很好买因为盐是有那个很严格的盐饮制度的嘛有销售区域的所以他要出去这个西口还蛮远的一百里之外了就去西口买盐回来他会从事一些这个倒买倒卖活的

哦对他下一篇写的是二十五日天晴几夕口单言尽庄前歇对就我我带着言回来然后在进来之前休息了一会儿对就我们现在已经说到他的一些细节嘛其实小陈可不可以介绍一下这本书他可能分为哪些方面然后写了这个人生活的哪些部分

嗯,好的。这本书它的一个叙述逻辑,他自己在前言就已经总结过了,他说他分了六个部分,然后前面那个三章左右是在讲这个地区的总体的情况是什么样子,地理环境,还有这个村庄聚落的情况。

然后五到九章是讲的他这个书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三个时间段的划分第一个时间段就是太平天国这个事件发生到结束这一段然后第二段是太平天国结束到陈家他们不是有三代吗

第一个时间段开始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分家了这是一个父亲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的这样一个家庭然后中间的第二个阶段就是父亲带着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女儿然后逐渐成家家庭逐渐壮大这样一个阶段然后第三个阶段就是第二代也开始分家然后到第三代第三代里面允亨和他的爸爸

把儿子再组成一个家庭这样的三个时间段然后所以他的整个书写完之后形成的这三个时间段落的划分然后他的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也是从这个太平天国前后整个家庭的生计方式的改变从这一点来出发的所以这五到九章算是他的一个比较核心的内容

然后第十到十二章是讲的这个陈家的他的社会组织和人际互动就是他的家庭姻亲啊然后族亲啊还有他的相熟的这些人他的一个社交网络然后十三到十五章是他的整个

生活世界和文化面向就可能更广泛的去到这个村子里面它的一些宗教习俗文化信仰这个其实和我们之前理解的那种社会史或者生活史的那种写法是很像的就是去描摹那个时候的一个文化图景然后第 16 章 16 章是有点像传统的那种制度史的研究他讲的是乡民与王朝其实就是

这个清朝怎么在这个地方进行基层治理他主要讲的那个是相约这样一个组织然后从相约到族约因为相约它本来是一个那种宣讲圣域嘛但是后来就因为地方动乱它其实有点变成了一个治安的组织就有很多乡村的纠纷是找这个相约这个组织来进行调解的就它又和之前我们理解的那种宗族

有点像但相约他不是一个亲缘关系然后相约和宗族逐渐他们俩共同来解决纠纷就有一个足约这样子的一个形式出现然后最后的两章是 17 到 18 讲的就是陈佳他面临的那个生计危机的原因和背景他的这个写法还蛮有意思的就是会让人想到很多文学作品的开头

就是导论他就说光绪 26 年英历 10 月 25 对于陈允亨来说是个不平静的日子当日一位邻居前来讨债负债累累的允亨无力偿还只好眼睁睁的看着这位邻居带了谁是谁然后把自己的猪扛走了然后他又当了布料借了钱卖了田抵押菜园但是做了一系列的还债行为嘛然后就说哎他们家陷入了一个严重的生计危机然后

他就要讲这个生技危机是怎么来的但就是他通过一整本书的叙述在最后又相当于收尾了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然后再去引导说他在这一部分是比较好的和现在已经有的一些经济史的研究就可以接轨说这个 19 世纪的中国乡村的

农民他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因为之前可能大家会有一点印象的是比如说像以茂可的那个高水平均衡陷阱就是他大概是说从 14G 往后中国的基层的这些农民都陷入了一个生存困境里面嘛就越来越来越差一直到西方来了才打破这个困境然后包括像黄宗这个内卷因为我们一直用内卷然后也会有就为大家就是去讲他本来内卷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个家庭

投入劳动力越来越多但是所产出的这个编辑效益一直在递减就是已经学界既有的一些对于乡民的生计情况的研究它是可以很好的去对话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然后非常具体的对应到那个年份来看它是不是这样子的

包括还有一个他引导的比较有意思的那个马德宾的研究就是化用了一个叫什么最低消费篮子这样一个概念就是说一个家庭或者一个个体吧他所需要的能够维持他生计的消费是多少然后但是他做的是城市的研究就是一个工工人他一天的收入是多少然后他把这两个两个值放在一起比就是在他的福利比率

如果这个福利比率超过一的话就是他刚刚好可以维持他的生计嘛低于一就不太行然后更高就怎么样这个陈宇亨家里面他整个刚刚说到的话分了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差不多是在二左右然后第二阶段大概又是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过渡中间太平天国的战乱那段时间他的

生计危机是比较严重的然后战后第三阶段他又基本上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有二然后个别能分超过二整个就是总体来说他们家的

生存状况还可以但是从他们家的这个收入情况然后还有家里面的食物支出占整体收入的就是我们算恩格尔系数的那个它又很高就大概占到三分之二左右如果是划分它的成分的话可能要算一个贫农到中农中间了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具体的相鸣的生计的例子来和这些研究进行对话嘛

这个是他这本书里面我感觉做的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尤其是他在计算计算的时候我觉得有几个算法是还挺精细的之前的我们说的那些统计者统计的研究可能他他都是数字但是你在这个家庭里面他的数字很小你就能对应到人比如说他生计模式的变动里面他说

他这个粮食种植时间投入变多了太平天国之后从之前的 28%变到 45%他的统计方式是把这个陈家他们上午下午去地里干了什么是种粮食还是种茶叶然后

把他这个就是叫什么标准化嘛变成 0.5 或者 1 然后把他日记里面所有的这个不是排日账里面所有的这个劳作相关的东西都统计出来然后算出来说他的粮食做种植的时间投入是什么样然后这个就基本上和黄宗志所说的那个内卷化有点像太平天国之后他们家庭的人口的

数量扩张了就能够很明显的看得到是哪个儿子娶亲了或者是因为因为那个女儿出嫁了这个家庭的人数就具体的发生了变化他的难地是多少然后他的劳动力可以投入的是多少他们用了更多的时间

差不多一倍多到两倍的这样时间去投入到了土地生产上面然后几乎要去印证黄泽东这个大的观念的时候他又做了更精细化的计算就是找了一块土地那块土地叫苦竹山对他去找那个山上他们具体的到底是

因为在你把它如果是聚焦到一座山上面然后去算你在这个具体的某一项劳动投入的时间占比来说它其实就是一个更更加标准化的嘛你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对象上面然后只是劳动的种类和你投入的劳动力的不同然后他去对比了之后发现

他们并不是说在同一块地上增加了劳动力而是说他们去花了更多的天数更多的工就是他们用的工这个单位用更多的工去开开辟了新的土地然后去种植像玉米这样新的粮食作物所以他

它不存在说在同一块土地上是增加了它劳动力或者是通过自我剥削的方式怎么怎么样就增加精细化的数据分析之后是又不能够去印证黄宗志的观点然后还有另一种的话就是说那个勤勉革命然后当时宿舍融用的那个概念就是说因为有很多那个处理的工作被人力替代了

然后在具体的这个研究里面他也没有看到对我觉得很神奇就是因为像刚刚我们提到的几个黄宗志或者苏水荣这些理论可能是大家对于某个就是对于那个时代的中国的小农经济的一些理解的一个一些框架然后呢在这本书里面我感觉他用一个非常鲜活的例子

以小博大这种感觉你也不能说这个例子可以去推翻这些理论但他为这个理论提供了一个另一个视角就原型的特殊性可能是同时存在的像这个陈远亨的家庭他也肯定代表的是一类家庭而不是一个家庭我觉得这个就还挺神奇的就他这是一个很鲜活的案

案例然后你不可以去忽视它在过去大家可能没有办法意识到这东西是存在着这样的一个孤立的但至少现在孤立的存在我觉得是为大家打开了很多思路对

对就是他也不是那种互相否定的你不能说用这个去否定另一个两个都不能互相否定因为他们一个是群体性的一个是个例的他产生了一些丰富性就是很多学者尤其是对于这个阶段的社会经济史如果比较了解和就是有深耕的我觉得通过陈允亨的例子也有可能去能摸索到更多的我觉得对这个时代的更多的理论的解读

就它像是一个线索一样假如说因为这是晖州嘛晖州可能它的地理环境有水有山然后它是种茶的那假如说在别的地方再发现另外的材料像山东或者华北平原或者是一个就会可能又能够相互在映照起来对于后面的学者它又有一个这样的借鉴意义

对对他会不断地在跟这些人对话然后去丰富这些案例去丰富这些可能性怎么不能算一种推进呢所以我们写论文的时候老师被导师说你做的这个个例研究有没有找一些大家对话你没有对话对于学界来说有什么意义谁关心你那个什么村里是发生的什么情况哈哈哈哈

他研究出来他最后的那个结论我觉得还挺有意思他就说他们家生计危机就出现了一些债务上的一些状况嘛就说这些债务的产生并非由于国际的全国性或区域性的政经变动而是由于两三场人生礼仪

尤其是娶亲的昂贵开支就有一种他分析了一通然后发现其实对于这么小的一个个体来说可能外部的环境对他的影响

并没有那么大就是那种剧烈的外部环境的国际形势的那些变化好像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反而是长久以来那种稳固的就是传统的中国人在一个农村的中国人他对于生育对于传宗接代或者对于整个家族的延续这方面的这种渴望会对他的生计产生了更大的影响

我觉得这一部分可能会对我来说读起来会更有意思一点吧就是也可以看到他有去描摹时代的大事更大一点他可能会讲到这个中国鸦片战争之后进出口贸易啊然后茶叶价格浮动啊对于他们一个种茶的家庭来说有怎么样的影响或者是当战争发生时候太平天国事件

都真的打到非洲打到物源来了之后对他们家庭生机的影响但是那种影响它体现在茶叶价格的浮动米价的变动就是在一个十几年几十年的周期里面它可以通过自己的各种

应对这个风险的方式他可以借钱或者卖别的东西他就逐渐的又好像能够回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不管怎么说我家庭的生计是可以持续下去的我今年收入只有十几块钱但是我前几年收入七十几块钱我可以把这个收支平衡抵消掉

但是像是婚姻结婚这个请个没人几十块钱或买一个东西建个房子或者是一场丧事这样子它是非常短期非常急促的发生的事情一两年之内看起来就是它就非常的显著它对整个家庭的生存状况的影响

就刚刚讲到那个战争那一点也是让我觉得非常感慨的一个事情就是我们其实经常会觉得说十九世纪它很动荡或者是太平天国的时候整个南方都陷入了这个战火的影响之中

甚至是哪怕是聚焦到物源这样一个线他也被太平军有十几次的占领然后又被清朝官方的军队多少次跟他拉锯你来我往的就是我会觉得说对于他们的生活是长达十几年的影响

但实际的看的话他可能在生活的状况上或者是生存的状态上你始终存活在那种恐惧之中但是如果是看排日账的记载的话他很少把他记在排日账里说这个受到战争的影响怎么怎么样与他相关的就是

他要去当乡勇就是他要作为地方抵御组织的一员去对抗太平军的入侵他做的一个对比就是他同乡的一个人十几次的太平军的占领之中可能只有一两次是真的到了驼川这个村里然后可能也只是途径因为它是个小村子他可能是通过驼川要去一个更大的叫清华镇或者是通过镇到雾源县这样子一个路径但是

他里面记到的有一次就是这个叫渔泉的人和他都同时是相拥的都是作为相拥去抵御太平军然后他当时是在这个乡的这个村子的东北的一个这样一个爱口然后那个渔泉是在西北

或许方位有可能记反就是两个人各站一头但是太平军从另一头来了然后他在那一头就只是在那里等了一天然后回家了然后第二天他就下田去去收拾他的庄稼了然后第三天他又是在家休息

但是第三天那个于全作为他好像是那个相容的一个小头领的或者是组织者的这样一个身份他在和太平军的对战中就死掉了这对于这个于家他们这一家来说太平军对他们的影响就是让他们家庭的一个主干去世了或者是整个家庭的生计可能会很大

很受影响但是对于城寨来说就在那站了一天岗然后接下来几天又去干活干农活了然后后面可能还有几次讲他去清华镇当乡勇就是这样子的经历就你感觉如果只是看他的这个排日账然后你不了解这个时候正在发生的这个战役你很难去想象说战争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甚至是但其实后面这里也有一点石料的残缺就是可能太平天国的后半段它那个牌子上都不在了

对于他来说面对战争的时候的心态是什么样还是说战争就是那天反正喊到我了我就去那站一会儿那没事我再回家整整点东西整点自己的农活就对他来说可能就吃饭这件事情生计这件事情远比呃外面的那些时局啊那些战事啊会呃更重要一些甚至是有可能是那种呃战争打到自己眼门跟前了就是

不去抵御不行了他可能才会放弃说自己要干活的这些事情然后去全心全意的应对这个战争就他对这种东西的感知应该会蛮弱的还是说只是因为排日章不体现他的这些感知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从县里从镇里传回来的消息

有很多都是他们听到的消息而他们不是一个非常亲身的直面战场的这样一个情况就有点让我想到那种抗日战争时期然后北京城的人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就有点像这种样子就是其实那几场战役之后大家还是在就是本来的生活状态该生活生活该买菜买菜该做饭做饭

我说到这个时候我突然想到了就是前两年疫情因为我觉得这个应该是我们目前的人生到现在为止哈发生过的一个比较大的变动就是是而且是大家普遍面对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就已经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洪流飞快的一个时刻我们有大量的渠道去知晓各种各样的事情有的时候其实我的生活里面呃

有可能在某些时间段在某几个月里面其实疫情带给我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很可能是在我的生活里面在我每天的上班学习吃饭然后能买东西喝奶茶的生活里面是没有太多影响的但是我还是会始终把这个事情挂在一个很大的就是在我心上是很大的挂念因为我每天在收集收到大量的跟这些有关的信息

关于这个城市关于这个省关于这个国家关于国家国家之间然后甚至还关于大家会根据已有信息会去预测那未来会下一步怎么样但他们那个时代是完全没有这样的信息基础设施的所以大家可能真的是活在就是线下的一个状态里面就我在联想就刚刚说了这种有点像同样一场战争那带给两个家庭的

感觉是完全不同的我就在想这就像是我们类似于学校或者是隔壁班级或者一个同事有一天他突然去做了另一件事情就是你们在同样面临一个冲击让大家做了不同的事情主要是他当时那个写法还有点有点蒙太奇的感觉他就是交叉着写初一这个人在这里做什么然后陈亦恒在做什么初二他在做什么陈亦恒在做什么

而且初三是于全战死了然后不是陈宇恒这时候还是发开还没到陈宇恒的时候是发开他爸爸然后发开在家里面做杂务就是这种镜头切来切去的那种感觉

然后我应该还可以跟大家分享几个我觉得书里面比较有意思的东西一个是在这个书最开始的时候讲了他们家的这个基本情况嘛他们家的这个祖辈是谁然后父辈就是大概每个人还有他的婚配情况这就是在那种人类学研究里面经常用的话那种家族数的那个那种样子的然后

我看到他那个第二代的时候就是陈允亨这一代他有个弟弟叫再顺他有个妹妹他的妹妹叫爱女我当时就好开心啊他妹妹叫爱女不是那个是那个是发开那一代哦对是发开那一代陈允亨他爹那一代相当于是允亨的姑姑叫做爱女他们两家关系好像还挺好的一直对就是作者会写到说他们后来经常有往来然后

免价的这种然后其他的可能都叫哎呀就是那个发开发开也是和于氏结婚了嘛当地比较多的这个于氏他们的长女叫尹蒂但是他们的大女儿就是陈云恒她姐吗这是就叫尹蒂对

哪个影帝招影的影然后帝招影帝的那个帝对你看你爸爸人家叫爱女你怎么叫张帝因为爱女是小女儿但是影帝是大女儿对然后但是我看到之后过了不久又原谅了他我觉得可能在这个时候家庭里面就是需要有一些男丁吧

对啊就是每天都干活他们干活好辛苦啊就是他说每年他那个比例我不记得但我昨天计算机大概算了一下每年就休息五十来天剩下的时间都在干各种各样的活

我们现在一年不就也我们现在一个月一周休两天现在一年假设你是双休然后你在有那个法定节假日的话你能休一百多天那些那个 996 和大小周的人这个 996 的人可能就是五十来天了 996 的人可能就是和当时差不多对而且他们上学也没有寒暑假也休得挺少的哈哈哈哈

而且他们每年就是他们休息的时候他可能就用一个字叫西来代替嘛西西那个西来代替然后他西是做什么呢就是去比如说去隔壁家串个门然后大家聊聊闲天片一片这个片一片还是根据你是学的

然后有时候像那个允亨他就很喜欢喝酒他尤其在他们家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他头两天他就还在喝酒然后坐着其实在估计他是通过喝酒来逃避特别懵的那个状态他当时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就一下子猪被抬走了那种给他本人的冲击也是很大的所以因此要

借酒消愁就是我其实读这种书的时候我总是会关注到这种怎么说文学类的这种细节但是就可能读起来其他部分让我没有那么畅快因为我也走不进他的很多材料就不如读马丁盖尔归来他那种里面他可能因为是

法庭的一些材料吧他可能对一个人的内心他有自己的辩白然后你能够体会这个人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然后读这本书我其实就感觉不到允亨他们在这种环境下怎么想的时候我会觉得跟他们若即若离的我好像知道了他们是怎么样生活的但是我好像又不那么清楚有一种这种很朦胧的感觉

然后但是好像说那种继续的话可能会增添了太多的文学色彩然后这个也是微观史学

可能被诟病就是说他不是那么的据实他带有作者的一定的这种主观性可能也有这样的一种批评的声音吧对对对微观史学其实传统来说好像两种比较大的批评第一个就是来自于呃

石料的使用是否严谨因为很多当地的语言语言习惯语言体系它可能是有差异的包括同样一个词汇它的所指可能是不一样的反正在批评蒙卡游的时候就有说到纪录员因为它那个也是法庭材料就说纪录员的材料有可能是他会记错因为他们当时村民说的话和纪录员使用的语言是不一样的

这可能是会有记错的那这个问题怎么避免呢对所以这个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然后第二个容易被诟病的问题就是典型性问题你讲的这个东西它是一个孤立你讲的是一个很具体的场景下很具体的一家人这家人有非常非常丰富的一个家庭宗族背景导致了他这样的生活它是否具有典型性然后这个具有典型性的基础上还会有个问题就是大量的这种就是微观视觉的作品它其实大多数材料都是来自于呃

一类一个东西不算是一个就是当年的材料可能大家都是有有一个在本地可能具有比较好的不是文盲的人吧他的表达可能被大量的记录形成了当时的材料那对于呃陈允亨他们家庭来说我不知道可能会也也可能会存在类似的情况就是呃你记录的东西呃

他记录的东西陈允亨记的就比他爸爸跟他儿子记的要多是不是他有意的没有记很多东西或者说是在他记录里面哪些东西是应该被记哪些东西是不应该被记的在当时是否有一些

原则或者怎么样啊就他们那个时代的人对这个事情的认知那可能也是有差异的所以这些就是可能是传统意义上我感觉这个东西会得到挑战的东西吧但我觉得这个对威威史学挑战就是不影响这个东西本身材料的阐述它带来的这个价值因为我觉得这个是怎么说呢方法的局限性但它并不是一个否定性

我觉得像刚刚说的那个第三点其实它就是一个需要被认识到的而且可以被避开的就是你这批数据有如下的这些缺点那你在做统计或者在提问题以及处理数据的时候就应该避开这些缺点然后统计的时候也用一些别的方式让它能够更准确客观的反映出来东西就像它三个时期或者是

他们家三个三代人记的这个东西肯定是各有差异嘛也有疏漏那他在比的时候就应该是他分的三个时期是同一时期某一种生产劳动在他种的劳动里面的占比而不是说单纯的比三个人的这个数量或者是单纯的用数量除以他的那个时间这样来比就是他

应该被认识到而且应该被很好的处理然后避免这些缺陷我还想讲一个东西我之前没有太意识到的就看杜丰之日记也经常看到那个原字杜丰之日记是一个清代的知县他在广东的什么南海啊番禺啊这些地方当了官然后他就每天写日记嘛就写和谁谁谁往来干了啥啥啥事还是那个中山大学的秋节老师整理了就把原来他那个

没有剧透的挺难认的毛笔字的日记给他整理出了我可以很顺畅的读的那个他那个就是内容很丰富因为会写他那一天的经历吧他少的时候就可能写个几百字多的时候写几千字有时候觉得应该还挺闲的每天不是拍案吗怎么还写这么多字的日记而且他

尤其是和他的上风的一些对话他特别喜欢在日记里面阴阳他的上风对他的领导就是地方的总督巡抚运台就讲他们权力运作啦然后小心眼啊下午都是讲这些小话写的可详细了就是我们天天群聊里干的事吗

这个我突然感觉到因为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可能没有写日记的习惯啊然后呢也不会去做排日账啊因为我刚刚其实也在想如果让我去写排日账我每天会写点啥呢这个是写一些事务性的就不带情绪的每天事务就没啥可写就写差不多呀那可能今日上班下班十点半起床上班困

结束录音然后就是这样子的东西十点上班困十点半下楼买一杯咖啡然后十一点去吃饭然后我在想因为刚才也说到其实我们现在

我们虽然不写日记但是我们每天发生什么事情其实是完全通过聊天记录我感觉蔓延在了我们的这个存留在了我们的这个社交媒体里面因为其实我说实话就我自己其实是一个来大姨妈从来不记日子的人但是呢我经常会给别人吐槽来大姨妈了好痛啊或者是好难受我在回忆我什么时候来大姨妈的时候我是在聊天框里面搜大姨妈三个字然后看一下上次我吐槽的时候是哪一天

我是通过这种方式就是我觉得是很神奇就聊天记录很可能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日记对是史料就它很多然后它是既有情绪它还有具体的事项而且它还有具体的时间有具体的对象

甚至我们的就像微信里面可能还留存了什么转账记录还有一些吃了什么门票钱就是很丰富然后不可思议

说到这个我想到一件就是很伤心也很令人生气的事情就是今天是广西百色的那位姑娘她在被高中老师性侵以后然后长达大概可能有个五六年就挺很长时间抑郁史然后在一月份的某一天她自杀了然后这件事情今天在热搜上或者在舆论上大家很关注

然后这件事情是他在去世之后他的一些手机然后他的日记销到他家里人手上以后然后开始看他之前写的一些东西然后就发现了他是如何看待他跟他老师的关系然后他老师对他的性侵的那个经历强奸的那个经历他也定性就有这种诱奸等等字眼他其实是如何判断他们之间的一些

往来他们之间发生的关系以及他的聊天记录里面他跟老师的那些沟通老师说了一些很不恰当也很恶心的那些话就是你从这个人去世以后你拿到了他的这些电子遗产或者他的日记以后你还原他那个心境就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做一种

一个人的历史文献梳理但这种历史文献梳理他从微观上来说可能对于家人来说是一种悲痛但是对于社会来说是在悲痛的基础上面在增加了这种结构的质疑就在他这过程当中他有去在群聊里面去申诉就是去骂这个老师那隐隐约约同学们一传十传百

教育局可能学校的领导也有可能会知道一些风声知道这个老师有不好的名声但是这个老师始终没有被处理他还被评为优秀教师就是有一种当一个人死了以后你才会从他的过往的遗迹里面去发现他的想法他的认知他的对于过往关系的判断的时候那种悲痛的感觉

我觉得你提到这个我就一下子就发散到那个地方我就觉得史料的那种价值在我们当代好像就有隐隐约约的浮现出来了天哪这不应该成为史料这应该成为证据对成为证据但是目前来说他已经去世那对于他来说就是他的个人生命史的最后阶段的一些回响就是在我们现在看来嗯

对,这些事情都是他没有办法去向外界诉说,也没办法请求帮助的,最后只能以这样一种方式再重新被了解。回到我们聊的这本书。我刚刚要讲那个是那个钱,就是钱。

清代中后期的时候用钱因为他们经常要说自己花了几元几元我看着就很奇怪不知道是什么元因为在我以前的认识里面只有银两和铜钱两种东西最多还有钞票我想钞票里面好像也没有几元几元的这种我就在想到底是什么元什么元想了很久然后我在那个排日章里面后面他就交代嘛他尤其是他那个呃

娶媳妇的时候,他就经常说他是用的阴阳就是英国的阴,海洋的阴,阴阳我下意识其实也以为是英国的钱但其实那个阴阳是老英的阴然后阴阳是墨西哥那边生产的一个钱然后在阴阳之前还有本阳

然后那个本阳呢就是说有一种叫双柱的就是它是两个柱子然后上面铲了那个卷轴然后看起来就很像我们现在用的那个 dollar 的那个符号就是从那里来的我就觉得挺奇妙的然后后来再去了解然后就发现其实在

在可能 19 世纪的时候那个外国的银元或者是这个各种各样的洋就墨西哥呀或者是西班牙呀这些地方的钱就已经在中国的乡村社会很流通了就他们去

那个买东西都是说用阴阳或者用本阳借钱也是用这些然后就所以他的那个记载都是圆然后一般的他的那个替换的话就是一元就替换嗯一两银子或者是他有一个记的是一两三千万就有一点可能有一点那个差别然后

还有一个就是大概在可能在乾隆的时候就已经是地方报一些军饷就会报是说用多少元了但我发现这个只是在地方的这个文献里面很常用然后如果是官方的文献还是很多看到两嘛我感觉这个还蛮有意思的就是在我们的印象里可能很难想象一个十九世的村民他用的是一枚外国洋元不是一枚用很多在他们的生活里面

这个感觉还蛮有意思然后就是还可以就是可以去想象他们当时花钱的时候就一个就是他说他家那个孩子同舱上学一年花一元一块钱而想这个一块钱到底是多还是少最开始觉得还挺少

后来发现他们家可能一年一个成年人吃一年大米大概花七块钱然后他有一半自己可以种出来所以另一半就是花三块五其实他们家吃饭一个人要花三块五但学费就用了一块钱这样对比自己的工资就觉得还挺够的对挺多的挺多的当时教育成本也不低呢是不是请的还是那种

蛮普通的那种老师他也叫私塾但他应该不只收一个人的那种会带好多然后他们家每一年的那个收入的话大概是就是

三四十左右大概就心里面有了一个概念他们花些什么样的钱我昨天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一家七口人一年吃七十一斤猪肉相当于一年一个人只能吃十斤肉然后这个猪就是他们过年杀的那一头然后会

就猪肉基本上算是他们不会额外购买的东西然后其他像一些比较常吃的豆腐干然后其实那个玉米什么还有一些其他粮食也有就是在往外买的就觉得一年吃十斤猪肉蛮少的呢我昨天想要是我回去我顶不住呢但可能他们那个饮食结构是这样的吧需要吃大量的碳水吧

是吧他们家大多的都放在米没有办法补充能量对 碳水和豆腐反正生计劳动好多都是种水稻 种大麦 小麦然后玉米番薯这些东西嗯

关于生存空间的那个讨论感觉它是有一点点打破我的印象吧但也不多因为它就是可能它的生存半径是它的那个村那个镇然后因为他们家有一些商业贩卖的活动像买盐啊卖布卖不是卖葛粉就是它会走得比较远超过 100 里这样的范围就是可能和之前时间雅说的那个一个比较小的市场圈子它有一点打破吧

其实我觉得还是可以就是我们在讲了这个书的具体内容之后就是不管是读之前还是读之后我们都很容易去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去读这些微观史的研究了解一个具体的一个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他到底

意义有多大就是对于一个普通的读者来说意义有多大可能还好讲一点那如果是对于历史研究你专门做这一行的那你做这个意义又有多大因为前两天我还看到有一个人吐槽他说就是首先起因是因为那个王迪和杨念群两个老师王迪嘛他就做微观史学然后杨念群老师他就是

很强调说政治史然后帝王将相的历史他们的这种上层的研究才是影响整个历史脉络走向的然后我看到那个人他讲的就是说如果你把这些

如果是吐槽帝王将相的研究就经常说你们看的那些东西就和我们现在去看那些领导人发言会议文件记录是一样的你觉得它就是一种非常知识化的东西也看不出来什么嘛就是各种各样的大的套话和实际制度怎么运行的实际这个各种怎么说呢比较比较

比较生动的制度中比较活的这些层面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是你光做这样的研究那你做的可能是一些案头的文本的研究是不鲜活的没有历史意义的

然后如果是另一方的话还就会说你做的这个个人史的研究就像是每天都在采访我的姥姥然后你要写一部新中国史就是这样子的一个对比就很鲜明说两种研究的取向

我觉得都挺有道理的呀就是两种大家都研究然后我们都看不就能了解的更全面吗就是你又能了解整个制度的变化上层是怎么那个影响一层层传导到下面然后又能够用这种很微观的东西看能不能去验证就像我们刚刚说一些大家提出的一些理论也好他们所提到的一些观点也好他们是什么样的关系我没有太理解就是大家

为什么要去做这个很针尖对脉盲的这种有冲突的这种感觉

我刚刚也是觉得就是甚至我觉得这两种研究的同时存在是必要的就是是而且是同时存在是具有必要性只存在一种都会使得视角有所缺少因为它有点像是你看了整体你再来看个体然后呢你看了这种均值然后你再去看一些偏值就是这些不在均值水平上的值啊

我觉得这两种就是反而是它同时存在才能在更多的维度上建立起我对于这个时代的认知因为其实说实话有时候你看一些这种制度史是没有真切的感受的因为这个东西离你的生活可能太远你离你的离你的就是日常的起居你是建立不起这种同理心或者这种感受性但是呢对于这种

微观的史的研究或者是个人史的研究它就很好的来弥补了大家之间的这个 gap 而且之所以这些东西能被称为史或者说是陈允亨的《十九世纪》它是一本历史学著作它当然不是仅仅是日记它当然不是仅仅是一个叙述它仅仅是把这个故事给你从头理了一遍只是把这个排日账翻译成了

翻译成了你能读懂的文字读了一遍他没有啊他里面其实也在不断的引申到当时这个地方所在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宗教环境就是我觉得在做这类个人史或者微观史的研究的时候每一个这个好的史家他都是作者他都是想把这个个人的故事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下去理解的我觉得放的这一步是很重要的因为如果这个人不放作为读者的我

是没有办法自己走进去的我们只能站在这个很局部的地方没有办法走进他所在这个途径里面也没有办法跟那个时代的政治背景和那个时代的大的这种事件产生联想所以放的这一步就是我感觉像一个桥梁一样这一步是甚至是可以说只有历史学者他可以做到这一步

那有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是看的嘛我们当然希望他既是这样又是那样我们都看那不挺好但作为一个历史学者来说他可能就必须要选择一种方法那这两种方法他其实在研究的过程当中他是不是就不是兼容的也存在这样一个问题

我觉得可能存在那就是每个历史学者有自己的偏好嘛方法对那为啥要吵架呢对你更执着这个方向那你就多搞搞嘛然后我执着这个那我就多搞搞嘛然后呢我们之间还可以聊一聊嘛我不知道这涉及到什么样利益关系吗或者是意识形态的冲突我不太理解啊

我觉得背后可能啊我自己猜测啊一会小陈可以再说我觉得背后可能是有一些怎么说呢一些史观就是对于

历史的书写究竟历史学的研究的偏向在讨论这样的脉络它的一个东西每一个时代就包括我们刚刚在微观史学的兴起其实也是在布罗戴尔他们这种年间学派之后有点像是他们是一个

是一个变化的趋势在强调了很久的长时段研究之后然后大家觉得我们要关注心态史关注人类学的方法然后关注个人这是一个导向那也不能否认在这个时代在微观使者兴起的阶段里面也会有人在继续做着长时段的研究只是说他为这个实际研究的这个园子里面好像多了一多了一朵新开的小花这样嗯

我觉得挺同意这一点如果我们去梳理这个历史的话就是每一个时代它可能都有一个比较占主流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的史观嘛就是帝王将相的朝代他曾经很兴盛然后可能尤其是在那种阶级史观的这种

研究背景之下然后它逐渐被这些新兴的微观史包括现在的全球史逐渐取代了然后就说这样的研究是更受人喜欢的然后在微观史做了一些或者是其实做了更多的是一些区域研究区域史的研究个例的研究然后就有一种一个事物你发展就发展它就会走向某一个

极端嘛就是当这些区域研究将要走向碎片化的时候然后又有人出来我要呼吁一下我们要重返帝王史的重返政治史的研究历史研究本身也在一个发展的脉络当中然后他往一个方向走了走着然后又会有一有一些声音出来说要把它拉一下然后要你要重新去关注到什么然后要去

解决到其中的一些比较偏颇的地方那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你也可以同时你既做一个英雄人物一个政治人物的研究也同时做一个乡村的生活史的社会史的研究嗯

年间学派有一个代表人物叫乔治杜比他就是既写了像是那个元帅威廉这样一个英雄人物的研究也写了不文的星期天或者是中世纪西欧的农村经济这样子就是尤其是不文的星期天

他讲的就是一场非常关键的法兰西军组织胜利的这样一场战役就是那个星期天中的不同的亲历者的他们的视角他们的技术你好像觉得他既微观又宏观的这样一个感觉但可能要做到这样是很困难吧因为国内我感觉大家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研究的特别强的一个研究主张

对就包括勒华拉杜里他在写蒙塔游之前他的博士论文其实叫做《朗格多克的农民》他的当时的研究方法也是非常接近他的导师布洛代尔很关注静止的历史认为最重要的是经济人口事实然后其次是社会结构最后也是最不重要的是思想文化宗教和政治的发展他也是在

他的研究方法和他的这个对于对于史学研究的这个就是这个这个偏好吧或他自己的审美其实也是在变化的我觉得这个就是挺现实的然后一种大家都在变化和选择的过程当中

我刚刚想到另一个视角就是说从读者的角度来看我会觉得尤其是一个非专业读者就是一个可能文学小说各类的这种东西都会读的一个读者来说有可能微观史学是大家进入门槛更简单的

或者是天然的你可能会有一些兴趣的就像小李刚刚说你可能会读到很多冷知识你可能会读到很多跟你的这种微妙的心态有关联的有文学性的地方这些东西我感觉是史的传统的那种研究那种很著名的研究里面几乎不太可能出现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就是微观史学的魅力时刻

对对对就是就他是一个把大家就是引入就是除了你去读历史的科普作品以外你去进入到这个严肃研究的作品的我觉得一个很好的一个开始觉得读那种政治人物你可能很难和他有设身处地的那种感觉

有很多哪怕他已经还原出了生活中的很细微的细节了你还是会觉得他可能是存在一个你很难想象的很难体验的环境里面但是这样一个普通人就是你可以自己混穿过去的那种感觉对

对就我又联想到就是呃有几年雍正的很多批红嘛然后就特别的火那其实就是一个帝王一个政治史里面就是被大家严肃论述的人他展现出了他像普通人的一面像他的日记一样像他的技术一样嗯然后大家就感受到了一些温度啊我觉得这个也是这这也不能叫融合吧但这其实也是严肃政治史里面的一些呃

微观时刻我发现我喜欢看的都是这一类的就是就喜欢比如说雍正他的审美偏好然后他们九子夺嫡的那个经历然后包括我这次不是去柳州吗就看柳宗元就以前可能就文学家都更有意思了因为他会直接的就是把他的一些心境啊就写成文章写成诗然后你再去结合他的呃

人生的经历能发现当时中堂的时候的那种政治变化比如说永真革新然后又圆和中兴就是你再去结合这些看就比你甘读古诗或者比你甘看某那种史料会更有意思我觉得这也是我最近可能春节期间的一个收获吧好呀那差不多了

好像差不多就其实可以大家就可能今天这个节目就是让大家

有可能能够进入程云亨这个人的一生然后再走进这本书的一个小推荐或者是说你听了有兴趣你也可以再去看看你能发现和我们不一样的什么冷知识或者你能够有什么更新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好啊那这一期就是这样了感谢陈老师的努力辛苦的准备谢谢陈老师那我们下期再见啦拜拜

拜拜好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