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家公司得益于它的历史以及它的文化嘛公司的文化来说它每家公司都不可能用一种声音相同的耳机出来必然带有它的历史特色而人声恰恰是 AKG 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特色这个我也是觉得听了那么多耳机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支耳机能代替 AKG 这种运维的东西只要老 AKG 那耳机还能再响而且还有适合它的歌曲的话老 AKG 永远都不会过时
说白了还是自己在一个方面静下心来以后去钻研它然后选出来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享受它就是那么简单享受除了也只能享受平静一些它应该也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端的消费确实呀但是对于内向人来说本身这种平静就是一种享受了 Nice
OK 各位听众大家好欢迎收听声波飞行员我是孟霍今天请来了一位嘉宾这位嘉宾说实话我都不太了解就是是很多年的群友然后我对他的头像和他的 ID 也比较熟悉但是呢其实私下交流蛮少的
对你来做一下自我介绍吧以及我应该在节目里怎么称呼你声波飞行员各位听众大家好我的微信名是幽灵之门包括大部分地方所用的网名都是幽灵之门孟虎你们在这里可以称呼我幽灵或者是灵闷都可以我在想关你叫孟总就有点奇怪了确实有点奇怪对今天是两个孟总的录音然后
为什么叫幽灵老师来录呢其实在于我在群里面经常能看到幽灵这边分享很多他的老 AKG 的耳机
其实这个就触动了我一些情绪吧就是因为我一直声称自己是一个 AKG 粉但是其实反思自己现在手边真的一个 AKG 都没有了然后再去把它们捡回来或者把它们当成主力机使用我觉得可能性也微乎其微了吧回想起当年对老 AKG 那个喜爱其实现在放眼望去烧油里面对于 AKG 的讨论以及把玩其实是少了很多的我觉得少了至少一大半吧
幽灵之梦这边还一直是一个老 AKG 的粉丝就包括我们都在那个 QQ 群是吧 AKG 老机群里对我们俩都在 AKG 老机群里面嘛你是不是也经常在店里面收东西
收的话其实怎么说呢 AKG 这些老东西市面上能见到的也就这些收的话也就是遇到好的东西可能特别想听的去收两只所以你听这个口气是该有的都有了想收的都收到了是这个感觉吗那倒不至于像比如说 KK 啊 340 啊这些都是还没听过的包括其实最早版本的 240 的 EPLP 和 MP
三个版本也都是没听过的这些还没听过是吧对如果真说是一个老 Ak 一整份的话我觉得我还还欠缺了很多东西来你先秀一下手边吧就是你有多少个老 Ak 给大家历数一下现在在手里面的话 240 的 DF 早期版跟 M 的 M 还是比较特别这支是橄榄枝嗯
特别稀有的一支停一下我纠正一下就是橄榄枝的 K240 其实它没有写 K240 Monitor 它只是黑金配色大家一般把它归到 K240 Monitor 里边但它其实就是一个 K240 的周年纪念版有两种说法一个是 50 周年说法另外一个说法是当时 AKG 在获得一个什么奖项以后推出来这支橄榄枝它是以 M 作为蓝本小孔 M 为蓝本做出来的一支耳机 OK 我听过一次
但没有太深刻的印象而且橄榄枝这一只还比较特别因为据说它的原箱子是 AKG 里面唯一采用铝盒的箱子就是那个圆角铝盒上面有一个 AKG 梅花标的那种对但很可惜我这只也只是一只裸鸡没有原箱对
除了这两支以外现在手里面还有 K500501601 的两个版本其他的都没有了 812 前两天还给朋友了从朋友那边借来听其实你可以显著的听出来比如说没有 K701 没有 K712
然后没有什么 702 50 周年纪念版就明显你是一个更喜欢老 AKG 声音的那么一派的人对吗相比较比如说 701 来说 701 其实我也持有过一段时间那还是早期要产持有过一段时间啊
但同时在和手里面无论是和 DF 比还是那只橄榄枝相比的话我更喜欢 DF 和 M 的声音应该说和橄榄枝的声音然后包括现在持有的几只 500 501 601 来说都是比较喜欢这种老 AKG 的声音
那我觉得啊就刚才你还透露了一个信息就是你在录音的时候突然带的监听是个 DT911 我就把其他的品牌要不然你的收藏也翻一翻吧就你手里面有什么其他的比较珍贵的收藏你个人比较喜欢的都给我们秀一下比较珍贵的收藏谈不上啊
911 也就是最近才入手的而且拜亚动力整个品牌的话在今年之前我应该说是完全没有接触过拜亚动力这个品牌第一个就是 911 呀第一个是 T1 和 911 两个一起行了行了你真的是现在的拜亚你都可以不用玩了
Lox 应该有同感拜亚确实是不太了解然后其他的话就是森海老森海从 430540go 的 565580 的早期中期版本的应该是然后包括早期的 600 都听过到现在手里面一直还长期持有着一只 800 只有一只 800 其他的东西留不住说白了留不住哎
看来你还不是那种海王型少友就是希望自己家里耳机按照那个历史进城摆一排的那种海王既是有条件的呀得有财力才行呀我以为你是因为你拍老 AKG 拍那个一排一排的经常让我误以为你家有一强的耳机没有没有这东西也就是说对比一下大概一段时期内的 AKG 的思路吧是耳机设计思路之后可能就要出料了后面再换比如说自己想听什么呀再换嗯
我想想啊那你玩老 AKG 玩到现在了你觉得就是你最喜欢的或者说你想听歌的时候经常顺手就拿起来的第一选择会是哪一个说最喜欢的话真的很难说因为每一支老 AKG 都能让我听到它独有的特点但是你要说最常拿起来听的还是 601 我就看你有两个 601 我觉得就有点有点这个推测了啊
相对老的 AKG 而言 601 整体声音是非常完整的虽然相对现在耳机来说 601 是不是可能还是
不足的地方很多但是却依旧保留着 AKG 独有的韵味这点是很特别的而且相对于 701 来说 601 还是更老 AKG 的那一支嗯对是的它其实 601 和 701 当年作为双旗舰出来的时候 601 就是它带着挺多 501 的那个特质但是它比 501 要好听一些对我不喜欢 501 但对 601 我一直没有特别多的不喜欢吧不喜欢可能就在于它外观有点土对
601 其实比起 501 来说我觉得更像 500 的那种声音一样 501 可能还是偏严肃了一点 500 的话更有一种闲听自若的感觉吧这一点在 601 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你那两只 601 有什么区别吗两只一只是奥产大概 6000 多号吧不算头版另外一只是国产 4000 多号声音上来说感觉区别还是挺大的一方面来说国产增强素质但另一方面却也丢掉了奥产很重要的一个声音的精神上面
这个精神指什么是那个韵味吗所谓的用老烧的话来说就是韵味如果我们用新烧的话来分析一下的话他可能说高频和低频延伸包括量感都更好一些但是声音的流畅度这个是很重要的声音的泛音以及流畅度差了有一定的差距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就是丢掉老 AKJ 那种非常流畅韵味嗯
我两个问题啊我先问第一个吧就是我个人好奇的东西就是 K500 我从来没听过然后我也特别特别好奇也非常想听就听到 Lox 给我描述的 K500 的声音我就非常非常的
想收一个但是怎么说呢我总觉得我现在没有一个专职的耳放然后到处搬家也比较麻烦就再多一个大耳机就有点累赘吧就一直没有动这个念头然后其实现在 K500 也不是特别贵我想知道就是 K500 大概是个什么声音你用尽量完整的那个语言给我描述一下正好刚刚在录音之前嘛才听了一回 K500
它的声音可以说是怎么形容呢还就是像我刚才所说的一种非常闲停自若的声音在 R40 Monitor 基础上不再以人声为中心但是相对 K501 来说还是依旧是以人声为中心那种表达大约是介于 501 和 240 之间的一种感觉吧 501 和 240M 吗对就是我那支橄榄枝嘛对橄榄枝相对而言 501 更严肃一些
而 500 的话更不去强调高低频嘛声音更轻松自然一些 501 有强调高低频吗我总觉得 501 是一个很干瘦的声音然后它低频也很少这个肯定是对比啊 501 相对 500 来说的话高低频素质明显能听出来高一截对也不能说高一些反正高一些嗯
K500 的话它的那个皮筋什么的你现在那只状况怎么样有没有松动啊或者是就是弯了呀之类的问题老 AKG 不都一个德性吗从这个构架上来说皮筋基本上都会松嗯这只反倒是橙色还可以不算太松嗯
行那下面我就问一个比较形而上的问题了就是当我们说我们喜欢老 AKG 的时候韵味这个词总是挂在嘴边就包括你刚才说什么闲停自若这种东西我觉得就都太泛了或者说太虚了它都是一个形容
我反而就想知道这个声音表达具体的就是这个韵味具体到比如说你听的歌曲上面这个韵味体现在什么地方可以说的更细一点吗就是当我们谈论韵味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这种感觉这个来说有一千观众有一千哈姆林特吗
但是 AKG 对于我们来说包括其实 AKG 的发家从 240 整个 240 系列来说它都是一个很重要一点以人生为核心这也是 AKG 长期以来一直持有的审美哪怕到 812 这也是 AKG 的一个非常重要核心比如说我们在听 AKG 的时候听什么呢说白了说到底还是听人生我们人类嘛作为人类肯定是也是对人生这个评断是最为敏感的
我本身自己呢又是一个主听人声的人所以这也是恰恰是 AKG 对我来说最契合的一个地方他的人声表达有一定美化基础上表达的很好很让我个人喜欢比如呢比如呢女生我们在西方下去女生的话嗯
嗯
在具体下去的话可能我现在还是没有办法很好的表述出来 AK 这种内容特有韵味但是毫无疑问它是一方面和拜亚动力完全不同的审美另外一方面作为一支欧系耳机德奥系耳机来说它也是和我另外一个非常喜欢的品牌铁三角所表达一种东洋审美完全不一样的事物
就以前我老觉得就是当我说我喜欢 AKG 的时候我总觉得吐出来的都是形容词比如说甜美啊奶油味啊这些都不是形容声音的词都是我们得通感到另一个感官然后我们再去说这个声音我就总觉得有点底气不足
有点避重就轻吧因为语言其实是一个非常微妙但又非常很难直直把心的东西我们都得借用啊然后假借啊同感到其他的领域再去想一个词其实挺纠结的就当我们说 AKG 甜美的时候那其实甜美有各种各样的甜美铁三角也有很多甜美啊对吧就很多人说什么女毒啊之类的
那像比如说你用 HD800 它显然不管是各种各样的细节和整体构架都会比 K500 或者说你喜欢的 K240 的那个纪念版要强大很多但它是不是就不能给你那个韵味或者说是你喜欢的那种人生的感觉
800 的话其实是一支很全面耳机包括现在 800 实际上是换了一根线用来听人声但即使在换线之后的 800 相对于 AKG 来说还是少了 AKG 那种特有的韵味每一家公司得益于它的历史以及它的文化公司的文化来说它每家公司都不可能运用声音相同的耳机
出来必然带有它的历史特色而人声恰恰是 AKG 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特色这个我也是觉得听了那么多耳机到现在也没有任何一支耳机能代替 AKG 这种韵味的东西但即使作为老 AKG 粉我也不能不承认比如说我的 KL40M 到现在那个素质
我觉得现在就稍微好点的平头腮都能打他了对然后当我再说他的人声都那么好听的时候其实是有点底气不足的你有没有这个感觉就当你听了比如说在展会上听了非常旗舰非常 fancy 现在的平板比如说 H1K1000 比如说 Sasuara 这种就是这些东西我怎么举了两个 Hiveman 的例子在 Hiveman 粉吃锤了这是对
比如说你听了 X9000,Stacks X9000 就这种完全跨级跨了非常多的,它的人生那种就先豪必献到那个细节奔涌而来的那种有点奇观性的人生,像拿着电子显微镜一样在看一个声音的纹理的那种感觉的时候,你原来说的那种像一个平头塞一样老单元,就发黄阵模的老 AKG 那种小尺寸单元,它的人生的甜美,
那这是不是另外一种碾压呢就是那个甜美能不能在新的技术里面找到还是说它真的有一种玄学上面的独特的气质在里面其实单聊声音的话这个问题很抽象那么把它变化为一种更容易理解更实体的东西比如说绘画从绘画来说 AKG 更像是一幅水彩画色彩那种微妙对比是很鲜明的而如果说现在心眼计划可能它是一幅超轻的
现代写实派油画或者素描或者是比如说 T1 相对而言更像一幅探笔画而我耳朵上这只 911
更像一副铅笔素描这边我要澄清一下可能就是像 X9000 或者是黑飞曼或者是现在新出了一些耳机就听得很少并没有这种超旗舰这种级别耳机可以说听得非常非常少吧没怎么听过总体来说还是一个沉浸在老耳机中的人但是你也不拒绝新耳机的声音对吧就是你也会变懒一下新产品之类的对
毕竟人总是要勇于接受新时代的就像我现在正在写把 800 还有 T1 以及 812 想把它们总结一下那么最后结尾就是即将到来的新时代因为 HD900 不是已经有各种各样传闻满天飞了吗这个都传了多少年了对 10 年了差不多 10 年了包括我记得大概 10 年前 16 年左右就有 T2 消息了好像是
这个明年倒是应该会有了就是败亚的新的旗舰新时代总会到来但是老时代中的东西依旧有它闪光的地方毕竟是能在时代潮流中留存下来的东西你刚才说那个画这个东西其实又应验了我刚才的那个理论或者说是我一直觉得那个乏力的感觉就是我们描述声音真的非常的难
我们一定要把它类比成一个更好描述的就是不是时间性的而是空间性的能我们一览全局的这种视觉艺术去比喻它你说的是水彩画对水彩我脑子里想到的就是铅笔淡彩留白非常多然后颜色很淡看上去非常轻盈的画就这种东西可能会让我想起 AKG 来确实很契合 AKG 的味道
是是然后你说那个油画我想起来就是当年因为我对美术史确实非常无知但是当时看陈丹青介绍了一个画家叫照片写实主义就是武汉的一个画家叫冷军对他很出名的对我还去看过他的展就他就是那种把油画画的像照片一样每一个细节都非常非常的细就是
怎么说呢就比如说你要是一个铅笔单彩的那种镜物是一个什么斯文之三画幅的照片的话那冷军那个画就是中画幅的特别吓人的那种细节就这两者给人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但是我们显然知道就是两者就这两种画都是有
非常独特和非常倦勇的审美在里面甚至可以说你要这么比的话那莫奈肯定比冷军是要伟大的对吧但是怎么说在耳机或者说是音响的这个领域里面素质上的碾压或者说清晰度上面这个绝对技术和指标上的提升怎么说我们还是难以去拒绝这种进步主义叙述的诱惑就是它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
对或者说是即使这种审美现在仍然被提倡的话我觉得永远会有美术学院的人或者是喜欢那种风格的人去画铅笔单彩但是你说有一个厂家或者是一个品牌去做一个声音像 AKG 那样的把
把所有的表现力和调音都 focus 在 80 到 1000 赫兹比如说就那个人声的频段上面而不去打磨高频低频的延伸啊下潜啊把它们当成一个背景图一样去模糊掉我觉得现在没有一个任何一个厂家敢做这种事情毕竟一方面来说我得益于单元的进步嘛其实老 AKG 很重要一点也是可以说甚至被人诟病吧单元的素质确实相对于同期的森海和拜亚确实弱了一点嗯
另外一方面的话随着技术与时代的进步单元素质提升但是如果真的想要去复刻老 AKG 生命化确实也很难毕竟老 AKG 确实是把人生这一段突出以后其他的东西最典型还是 DF 只有人生可以说把高低频其他无关的东西全部都放弃了
那也有真的有人用什么顶级的系统比如说驱动 ZMF 啊或者是顶级动圈大屋的系统驱动老板的 DF 然后说其实差距并没有那么大我当时非常疑惑这个结论说 DF 如果能推出那样的高频真的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如果推 911 变成这样我倒是有点能理解 DF 确实如果真的说是那样的话我也是难以理解吧嗯
你觉得你对这种声音的喜爱是来自于什么呢是对于老物件的喜爱还是说对于那个时代的声音表达的喜爱还是说什么老物件的话其实说 240 整个 240 系列非常简单的结构以及可靠的构造这方面确实作为工业化来讲是非常不错的
我稍微纠正一下我觉得 240 的结构在现在来说可真的不算简单它只是非常的设计的非常精巧然后非常的 robust 就是非常的结实或者说是经久耐用那现在你要是说造一个单元再加上从阵模或者扩散孔这种设计我觉得现在的设计不能说比它简单而是说更一体化了它可能这些东西都 build in 在整个一体的单元了就是说
我们现在工业出来的那种压成的单元成品里面都有这些结构了但是它只是装在比如说装在一个壳子里但反而它的声音设计当年是用这种我们可以拆开一步一步分解这种像爆炸图一样肉眼可见的尺寸去展示的我觉得 240 的结构其实并不简单对简单来说就相比什么 7506 或者是那个 CD900 索尼那种直接把单元框架切在塑料壳子里的
那要复杂多了对这个是的没事你继续你继续打断了一下我来说一个故事吧因为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 AKG 我发商的时候其实也相对比较早大概是上高中的时候大概 06 年左右开始听 CD 机
那你比我早没有不至于 06 年左右开始听 CD 机然后包括到时候 09 年的时候那时候正好上映 08 年 09 年嘛轻音上映然后七零一成大手办啊对但这个还没有开让我开始去接触老 AKG 但是后面有一部动画叫做白色相簿哦大名称啊没没看过非常不好意思没事没事白色相簿里面说的是 80 年代的日本歌手其中有这个日本歌手去录音的场面用的就是 240M 嘛
然后当时也是看着 240M 知道它是 600 欧的主抗当时对耳机这些参数也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看着它 600 欧主抗完全知道自己搞不定望而却步对望而却步后面接着看到了 D 组画了 S 然后我个人第一支大耳机就是 240S 了
对其实我也就是从 240s 开始一步一步对大耳机开始爱不释手的可以说然后无论从 240s 开始到后面一步一步接触 AKG 这么多老耳机其实让我爱不释手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它对于人声的回放因为我自己听歌的部分嘛
我自己本身是作为一个很俗的人吧听的全部都是以口水歌包括 ICG 录音为主的各种各样的以人声特别是女声为主的录音各种什么华语流行嗯华语流行比如说像刚才说的杨千华呀梁静茹呀或者是日本一些歌手啊都是以人声为主嘛在所以这边相比于森海来说我还是更喜欢 IKG 一些
那你就是一个听 ACG 和流行歌曲为主的听众对几乎古典的话是可以说没办法入门一方面来说古典入门代价相对比较高另外一方面过去设备不好的时候也听不出来古典想表达的东西现在可能偶尔能静下来先听易小杰的古典乐还是相对很少
大家不听古典的人其实就都差不多特别辛苦的对对对去解释这件事情就是我理解古典其实你拿个小耳塞也是能入门的只是它的上下文真的很复杂对你要了解的东西你要了解的背景知识以及你沉浸进它的这个叙事语境里面的代价和这个沉浸感要求都比较高反正现在怎么说现在的听音环境或者说现在的文化环境对于流行音乐都很苛刻了是就听歌只听副歌那种嗯
古典乐不是那种随便拿起来就能坐在那听的东西嗯嗯
你是安徽人吗因为我知道你被词在安徽对本身就是安徽人土生土长那很神奇那你为什么喜欢这些华语流行呢就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就咱们俩基本是同龄人嘛就是你刚才讲的华语流行比如说杨千嬅就我是完全错过了港台流行歌手的那个年代的那是不是你就非常喜欢那个年代比如说八九十年代港台流行非常黄金的那个时代的歌呢
杨千嬅整体来说其实还是偏向于 2000 年往后的我个人听歌其实也是从周杰伦开始听的我们这一代大多都差不多对对 2000 年的范特西然后周杰伦林静洁包括后面因为喜欢听女生多一点同期出道的梁静茹都是这些包括之后再往回听 90 年代的港台歌曲也都在听
具体还是要看是哪一位歌手唱的如果让你说歌手的话你脑子里蹦出来的第一个是谁你最喜欢的歌手唱功比较好的都比较喜欢我就问这种讨厌的问题就总让人说出一个推荐的比如说最近在听的话带陪你比较多一点
其他包括周杰伦和林俊杰男生那个年代我好像唯一听的华语的歌手是陶喆对 我有一张陶喆的 CD 陶喆我还真没怎么听过这个无所谓林俊杰什么的这些就属于绕不开的那种歌手总是会在记忆里的行 那我们说回 AKG 吧
就是当这个 AKG 现在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你有何感想你对他们后续的不能叫后续了就是新 AKG 时代的耳机你有没有自己的想法就是是喜欢呢还是持一个批判的态度或者是欺辱毕虑那样的新 AKG 关键看你什么定义啊你最定义是从 812 以后就是说 AKG 总部解散以后的事情还是说被哈曼收购以后 501 开始的
自己能定义为新 AKG 我们还是从发烧友的视角定义就是 701 级以后就 7 系列开始之后 6 系列 7 系列是 06 年左右 601 701 上市了其实 601 刚才也说过了还是一个很老 AKG 的东西
701 的话我也是持有过一段时间吧当时也是和 DF 在一起做对比包括 812 前一段时间在听 812 可以听出来它确实是跟老 AKG 有一定的传承但是相对而言包括当时 701701 的话整个声音很明显的更
更为甜美相对于老 AKG 来说整体声音确实变化比较大你听的是哪个时代的七轮腰我那只是这也是个问题头版 2000 多号还是 3000 多号贵族贵族不至于不至于也是后来收的当时是收不起那那个七轮腰的什么塑料件可能已经发黄了
那只还真是成色不错泛黄都没有怎么说老 701 确实那个声音还是让人过耳难忘的吧但是它确实不像不像老 XG 了对
601 还残留着老 AKC 的韵味但是 701 完全可以说是一个你把它换一个品牌嘛除了它的外形构架依旧是沿用着 500 系列以来的构架以外你把它标志着换一个品牌可能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这个我确实不太敢说对因为 701 还挺我不太喜欢 701 给我的那个印象但其实不太做数对
因为认真听的时间已经太久远以前了我可能更熟 702702 就是一个完全现代的耳机对
701 说个暴论吧你把那个标换成 ATH 的标我也不意外因为铁三角是一个没有自己固定调音风格的东西它是什么都出过所以你扔到那里面确实不意外前一段时间听 812812 这只耳机其实欲望也挺明显的怎么讲 812 给我感觉比起一只耳机来说它更像是一只代替用桌面监听一只作为代替桌面监听的耳机来使用的
也就是说 812 对我来说比起家用线它更像是一只 pro 的产品其实它当时出来的时候定位应该是 pro 的对吧对因为它 812 本身后缀是有 pro 的对而且就是 12 这个数字不是一个整数它没有叫 K901 所以它其实应该是定位是给录音棚的
对包括很多玩 812 的人也跟我讲 812 其实用台子直推就效果就是不错的反而上一些就我们常规的那个时候最大陆的推 600 的耳放啊甚至比如说后来推 HD800 的耳放其实它的表现就明显会比另外两只当时的旗舰 T1 和 HD800 矮一大截字对 812 唉
你确实挺难说的这个耳机我懂我懂我对它弃之必履然后喜欢它的人为它辩护总说它在某一个频段上有非常非常好的细节和别的地方感受不到的什么 blah blah blah 的
我记得包雪龙说的是他在听一个从后方发出的声音细节有一个非常准的空间定位软子这么细这个就属于什么画一条鱼上面有一个鳞画的特别美我就是这个感觉 812 这点我也正常当时测试了一下它那个是由于耳罩的特殊结构带来一个非常特别的低频定位嗯嗯
这点对也是我说它有一个代替桌面监听音箱的野心在里面 822 国整体感觉非常像一个就是小尺寸桌面监听音箱那种感觉可能 AKG 的思路就是说我拿出来一个这个东西你以后作为录音师来说嘛混音师或者录音师你以后就不需要再用这种桌面监听音箱比如说
并不好携带桌面接听箱音箱的场合那么拿着这一支 812 来代替一个桌面音箱来使用这是我对 812 的一个理解你这个话术很像当年我们说 KK 的感觉就是进场音箱的代替从这个角度上来说 812 确实是 AKG 的一个传承吧说传承就是
明显是没什么东西好往下传来的感觉确实在 812 之后 872 之后整个 AKG 的那个总部嘛都已经解散了
我其实有一个问题是你觉得老 AKG 这些耳机是应该继续发挥余热呢还是说就它已经暗淡了只是一个简单的收藏但刚才聊到了你听的歌我觉得就挺对味的就是如果我有一个 K240M 我又很喜欢听流行歌的话我不太会有野心或者动力去比如说更新我的系统去适应一个素质现在素质更高的耳机对
你虽然他可能会给我一个更爆棚的动态或者更细微的反应呃我是觉得如果你不换静电的话那 AKG 那个味儿是挺足够的了静电也代替不了 AKGAKG 的位还是和静电区别挺大的啊说说说说呃
AKG 那种位的话怎么说静电在我看来它更是一种 HD 的高清特别是现在新静电是一种完全的高清化的体验相对于动听来说那种把很多细节模糊掉来说静电你能明显听到更多的细节更好顺态以及动
动态应该没有更好是顺态以及微动态具体来说的话可能就是一个人发声他的一种喉咙的感觉会给你更清楚一些特别是一些唱功比较好的歌手听人声上面气声就特别明显听气声多的歌手我靠那个静电给你的细节非常恐怖而老 AKG 则是把这一切胡话让你去更集中的去在主干上
还是情感表达剧多一些一聊到情感这个事真的就没法往下往下聊对太玄学了我说我对我听一个耳机听我一首特别喜欢的歌我感动到落泪就是大欧落泪对对对这个就很难跟别人传达你说他那他到底哪让你落泪了对吧这个非常的抽象毕竟声音本身也是一件抽象的东西嗯
我觉得反而是声音是非常具体的但是对声音的表述是特别特别的难以抓住重点的就是非常语言未详的如果你具体到两个耳机的声音表现的区别是用完全的数据说话或者用准确的比如说它在 400 赫兹的频响比另一只耳机的能量要强一些所以那有个风对方会一脑袋降虎
或者说就如果不是特别特别研究品响图的发烧友就完全不会 get 到这个能针对到我听歌上面的哪一个感受但当你描述感受的时候这个东西又显得特别虚这个就是在我们试图聊声音的时候我试图去具体而准确的说一个产品的时候这个就给人巨大的无力感
这个其实也可以联系到刚才的话上毕竟是把一个物体的表达形态转换成另外一种表达形态可以说语言还是很乏力的如果你想用语言去描述一幅画也是很乏力的用语言去描述一幅画但是我们至少能有比较丰富的词汇库去描述一幅画的
细节因为它是完全视觉的信号当你用语言去描述视觉的时候比如说这幅画的笔触这幅画的颜色的色调之类的我觉得会更有抓手一些当然你要真到细微处的话那所有的语言其实都是对于现实的一种高度的抽象对这个就又到了维特根斯坦的这研究领域了就实在是聊不下去的感觉对但是声音我总觉得
我还是更倾向归结于这个声音的时间性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永远流动着的一纳秒一纳秒紧接着的绵密的所以它的流淌性导致了它没法静态地放在那供你放大镜去一点一点观察同时在观察的时候在脑内形成我去描述它的语言对
就是对于声音的观察这个聆听的过程在转化成一个语言去描述的时候它是一个对于抽象的再次抽象对所以我说就是 AKG 是一个特别特别不好聊的话题毕竟相对于 AKG 来说无论是森海还是拜亚他们声音都更为可视一些嘛
嗯对它有一个特别准确的感觉给你然后那个感觉能被一个就是比较大的笼统的描述来覆盖然后我用这个描述覆盖过之后在基本上所有的它的表现力都不会太出错对于 AKG 的呃
我只能说他集中于中频然后整体素质不太行但这些都不是那种准确的描述他的感觉的词汇这个是行我觉得咱不能在这个上面再纠结了再纠结下去这个节目会非常非常的干吧是的 是的
但是你像我们经常在老 AKG 的那个老鸡群里面讨论其实我不经常讨论我看你也是吧跟我一样是潜水的那种就是这帮老炮老少友对于这个品牌的热爱还是性质非常高的我偶尔还在里面发骂言毕竟老 AKG 给我们带来的东西最多还是那一抹感动嘛嗯
只要老 AKG 那耳机还能再响而且还有适合他的歌曲的话老 AKG 永远都不会过时所以 AKG 能说是你个人最喜爱的品牌吗我把自己标成双 A 粉嘛 AKG 和 ATH 说白了还是以人生为导向嗯
那就问一下另外一个,对 ATH 铁三角加你最喜欢的耳机的声音是啥样子的或者最喜欢的几个型号是什么铁三角其实我听的也不算太多而且如果说最喜欢的话铁三角的东西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你可能听的越多越没觉得它有多好只适合自己听的歌而已
它并不是一个普世性的非常好的一个东西其实刚好你听的歌用它来表达非常好如果说具体型号的话可能我个人还是比较推崇铁三角里面的量产机所有的量产旗舰 GW5000 虽然 AWKT 我还没听过但是我估计
我比较期待 AWKT 的声音 AWKT 是那个黑弹幕的那个旗舰吗对黑弹幕的旗舰现在旗舰是那个 AWKG 了 AWKT 是那个壳跟 5000 差不多的那个对 KG 的话可能我反而不会有 KT 那么期待我更喜欢 AWKG 一点对就黑市对
在我看来铁弹脚的量产期间量产木板期间就 W5000 具体就是 W5000 这点耳机浓缩了铁弹脚很多的调音是一支比较有可玩性的耳机我也知道孟霍总最不喜欢的就是这支你听出来了我一听到 W5000 我就在挑眉毛了没有打
其实我对它的不喜欢和厌恶已经是历史尘埃中的东西了因为我很久很久没有再听过了当年我不喜欢 AKG K240DF 会有什么 DF 粉出来拿着用各种方法驱动的 DF 来说服我
但 W5000 粉一直没有过对你喜欢 W5000 是它在套装下的表现吗没有没有我没用过 HA5000 用的是别的耳房推的主要 W5000 是什么原因它可能说浓缩了 ATH 前几代的那个限量机的精髓在里面包括无论说是比如说
10LTD 的一部分声音以及 11G 的一部分声音都在里面最近我发现经济下行咸鱼上这些什么那个 Vintage 然后 Limited Edition 都变得比较便宜了虽然橙色可能不太好
那些花花绿绿的木丸我一直不太搞得清楚 ATH 还是非常喜欢玩限量这一首各种限量那你的 W5000 你觉得它表现哪些人生比如说能超过 AKG 的老机呢也另一首歌吧是那个
梁静茹的一夜长大这首歌的话其实在 W5000 包括 10LTD 下会有个非常特别的声音因为本身这个本身声音其实不应该是录音所表现出来而是在它的设备下所表现出来一种非常特别的声音可以说已经是把录音换了一个表达方式但是这种表达方式是人声特别的声音还是它契约伴奏啊
你描述一下那个特别的声音是啥样子比如说副歌的第几句就是如果你听那个一夜长大这首歌你能听到它整个声音是粘制在一起的梁静茹的声音它这种是一种非常特别的方式如果我不用其他耳机都没有达到过这种状态但是这种状态也是非常让人享受的一种特别的状态可以说所以 W5000 可以给你那种粘制在一起的人声
部分歌曲也很挑歌曲很挑使用者吧一夜长大好一会录完音我得去听一下这首歌你说这个年制它是一种比如说梁静茹她本身唱功或者是唱腔上面发声方式的特殊还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还是录音赋予它我可能更倾向于并不是录音本身所想表达的东西而是耳机以及耳放结合下在后天它所想要表达出来一种状态所以说这个东西这个表达你刚才那个形容还是 W5000 给你的不是这个录音原始录音给你的
应该不是属于原始录音的东西行行这个还挺奇妙的我不知道我试试能不能被你说服我要去试一试但 W5000 好像现在不是特别难找持有者还挺多的 W5000 卖了大概十来年了一直是铁三角量产旗舰直到那个 AWKT 和那个红的那个 AWAS 出来才有了新的旗舰木丸看一看
突然静满天白树没有冬这一生我只需要一茶杯那味道只是什么都唱片点来传来意那种快乐突然我虽然不曾知至少不知想你
情我掉 隨著怪面變得小天來過得很快樂只我一人未發覺 如暗茫茫誰唱 依上望無論於 什麼角落不隔絕你會在旁一開窗又已過 放鬆 閉
群改过后教育行好吧那我们说说另外一 part 就是幽灵老师在我们群里面的这个群名啊就是群 ID 叫本群第一红薯吹然后我跟幽灵之前几次在微信上面少有的几次谈话吧就都
和这个红薯这个静电耳机有点关系然后终于这次广州展我也在他催促下面去听了一下其实当时我脑子里有点就有点不对的印象我一直说这是我的错就是我经常翻闲鱼见到一些 DIY 静电的师傅然后我脑子里面就替换成了另一个图所以我没有把那个红薯耳机真的当成你让我听的那个耳机
对后来是我这回终于找对了展位我看它的那个外观其实蛮像那个国内还有另外一款 DIY 的静电耳机叫 ESEA 它们两个的外观还蛮像的就都有点像当年那个 Stex 的 Omega 对吧就一个灰色的正圆形的圈然后红鼠这个你能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吗就是产品和这个 DIY 师傅的信息
红薯这支耳机其实我会入这支耳机还得包总背过我印象中的话是包总有一期节目提到过一嘴红薯这个耳机然后结果后来没多久我那时候也是玩了不少动圈之后想去尝试不一样的东西结果平板尝试过以后发现平板和我的相性非常差
因为平板相对而言需要一个比较大的音量它才能表现出它比较好的音质如果音量低的话音质差距很明显所以你是小音量就中小音量聆听的吗对总体来说偏中小音量听流行对好的后面正好遇到红薯第二批发售所以就入了这支耳机当时的价格是多少它那时候是第二批是 2999 的全新价格
有没有静电耳放套装有静电耳放套装不过当时第二批一开始配的静电耳放套装是完全没办法说后面又更新了一下套装之后要好不少然后静电给你的 shock 是怎么样的
就像刚才说的静电给我最大的应该是静电的通信吧它在中高频的一个顺态以及各种细节上来说是完全不同于动圈耳机的感觉就有点第一次看高清电视的那种感觉第一次看高清电视夜镜电视从 CTL 模拟电视转到一个全高清的夜镜电视那种感觉但是实际上它可以也还属于夜镜范畴吧大概是 8000 16000 甚至更高那种夜镜范概念吧嗯
你觉得红鼠这个素质怎么样 红鼠的素质的话 其实你要说的话红鼠群里面都在说我黑红鼠 但是你真的拿出来在他原配的就是第二代原配耳放的基础下 哪怕我加了前级放在无论是 t 1812 还是 800 面前 其实都还是要有一定差距的特别是红鼠这只耳机作为原配的 不论是耳罩还是原配的耳放 可以说对这只耳机的进步都比较大吧
对它那个耳罩确实 DIY 味十足就有点像个工程机了不像一个正式发售的产品你那天听到的应该是它第三批的工程机本身就是工程机但也比你现在手持的你自己的那一支要新是吧对对它因为红鼠他们整个是做了目前为止是第三批快要上市据说
就是作为这种 DIY 耳机的用户其实就是用户和这个 DIY 师傅或者说是这个作者他的关系是非常近的你跟红薯熟吗他是个怎么样的人我跟红薯作者也不算太熟只是说同样在一个群里面也咨询过他一些比如说静电耳机静电耳放的细节 DIY 来作者还有另外一个也是比较出名的阿南老师做男妻的那位对
其实他们和厂商最大的区别厂商永远给你一副感觉就是我作为一个消费者而对面是一个厂商的话是完全一种不对等的关系一般这种对接的都是厂商的一个客服或者厂商的一个渠道对厂商的客服可能或者个别厂商自己老板比较出来爱说话可能也有这种情况
但是无论即使老板出来跟你聊天你所面对的感觉永远是我作为是一个消费者对方是一个场这种不对等的关系吧也不一定也不一定也有那种理闲下事或者说特别爱玩闹的老板有的什么样老板都有对对对九段奇谈曲里面全都是老板是的是的几个老板天天跟他吹吹没事你继续我特别好奇就是呃
也因为个人穷困啊或者说是我确实对 DIY 这个圈就三过其门吧就不敢入的感觉总觉得特别
我说句有一点点负面的话当然我希望你能摒除这个负面的含义去理解就是 DIY 耳机的师傅和 DIY 耳机的消费者他们的绑定要比一般的厂商和消费者的绑定要强很多那么更像是一个共同开发的感觉如果用负面的词汇来说就是总觉得我有一种被 POA 的恐惧感就是我拿了这个我就成了他的测试员那种感觉
但是为什么我要帮他测试还要花钱这样就你不觉得就是你第一次买就有这种忐忑就是我只买到了一个阶段性的实验品这种感觉你会有吗这个也就涉及到刚才说 DIY 那个师傅和用户的关系嘛说白了就是用户在付费测试这个 DIY 的产品可以这么说包括实际上我这只红薯也是返修过一次是那个更换耳放后来又返修过一次
作为用户来说可能更注重的一点是就是说 DIY 的作者定价相对于真正大厂来说少了一部分营销费用定价会更有性价比一些吧嗯就是你可以拿更少的钱去体会到下一个级别的声音这个诱惑我觉得确实挺大的嗯
就对于如果你真的只追求声音的人来说毕竟 Stacks 那些静电的话可能整个包括我听过的 407 以及其他的声音都还稍微欠缺了一点而 007 009 这些价格又有点高高在上了其实真的红薯那个我听我觉得还有点 009 的那个意思但是它更像老的 Stacks
就是只注重自己优势的那种高频非常绵密非常高扬但是它的就中低端一点那个动圈味都没有它没有一个特别澎湃和扎实的感觉就有点声音有点飘着对我听完的感觉大概是这样就可能我能给个六七十分吧对我觉得整体完成度是有的但它还是一个老经典的声音对
这也就涉及到 DIY 其实和大厂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它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没有办法花一个很长时间去调试一个东西比如说可能作为一个 DIY 作者有的作者可能会好一些他愿意去花几年的时间去打磨一个产品而有的作者可能嗯
几个月或者是说一两年如果考虑到成本以及材料的压迫可能这就必须要把东西产品供出来而大厂可能就是没有这种顾虑有一些大厂也不能说所有的大厂有一些大厂就精心打磨的产品它可以花一定的时间把这个产品打磨到厂商一个非常完美也不说非常完美至少让厂商觉得可以出厂不会对他的生育造成任何损害的一个地步大厂玩的还是资本游戏
对它是有资本运作在里面的而 DIY 师傅其实更像传统的零售业或者说是我老打比方是那种小铺子就是定制西服的裁缝之类的 DIY 按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私域总是私域流量这一块对然后其实作为我用户来说我到手的这只红薯其实我也不是很满意特别它是原配而造的情况下嗯
又回到我那个问题上我就要针对我所听的歌曲去自己再去对这只红薯耳机进行一定的改动比如说更换耳罩也就是说我就没有把它当做一个完整的成品来对待而是本身就当做一个半成品进行一个针对自己喜欢的一个调音处理
DIY 师傅有没有那种承诺就是比如说我的第三代产品比第二代完善很多了所以二代的用户可以比如说补差价换新之类的这种承诺会有吗这个好像要具体看每一位师傅吧红薯这边是没有的
那你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就是我只拿到了一个阶段性产品如果再买下一代还要全款对于考虑到一个性价比来说肯定会有这样的顾虑但是对于我来说我可能还是说我就是为了体验静电的这种声音才去选择这一支产品所以没有考虑那么多更多的是把它调试到一种自己喜欢的审美上红薯这边我自己买了大概七八只耳罩换着玩了
所以这支现在你对它的声音评价或者说你的满意度怎么样调剂吧毕竟手里面几只耳机也是换着听的不会说长期去聆听哪一支想听一种分音的时候就换上对应的耳机来听那现在红薯在你手里面服役的时间很长吗还是说它只是你偶尔戴上去尝尝鲜的那种
真要说的话他其实服役时间挺久的除了拿到 911 之后最近都在听 911 还居多其他的时候我想听一个女生比如说我还很喜欢的一位日本女歌手 Rich 以前唱游那里面出道一位歌姬 Eggos 听她的歌的时候
说到了我不知道的领域听他的歌的时候我都比较喜欢就听女生的时候我都比较喜欢用红薯但你的歌单里面肯定女生很多你觉得红薯甚至没法替代老 AKG 给你的那种感觉是吗完全不一样的方向差距还是蛮大的你能不能做一个类比红薯可能更多像 ATH 一点红薯更像 ATH 对
其实包括 stacks 老的日系审美都是有共性的老 ath 我听的不多你指的老是 w5000 那个就算老吗还是说更老一点 w5000 之前准确的说是 w2002 之前那个 10ltd 以及 11gpn 那太老了我确实没听过对 w2002 我也没听过非常想听日系审美共性还是蛮明显的
红薯如果说代替的话可能更多的还是去考虑往 ATH 这个方向代替吧 OK 这个红薯师傅他平时就是有主业的是吧他主业是干什么的我还真没怎么了解我好像学生刚毕业吧他很年轻是吗对挺年轻的然后总共应该是三个人他们团队三个人一起做的他们有这种野心就是把自己的品牌经营成一个比较类似
类比不太合适比如说像 HiFiMan 一样比如从 H15 开始然后变成一个做耳机的大品牌就慢慢的用自己不成熟的定制产品慢慢的进化然后最终走向一个成熟的制造业的产业规模他有这种野心吗还是说他们就纯粹的是 DIY 着玩拉一群朋友搞个私域这种这个我也没跟他们聊过这个事可能需要你自己去跟他们聊了嗯
怎么说采访 DIY 师傅其实挺难下手的就是我对一个师傅感兴趣跟他聊一聊可能给他推荐几期节目但是大多数人都是婉拒的状态因为就是这个我妄自揣测一下就是 DIY 师傅可能是
就他只是服务一少部分用户嘛他其实对于这种外来的发烧圈的这种曝光和对他的整个理念和工作流程或者说是他的销售模式的追问我觉得大家都不太愿意去说对啊我我遭受过起码得有十次的婉拒了啊国内可能比较大一点的师傅都被我骚扰我非常抱歉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红薯会不会我想想吧对相比它我可能对南七那边更感兴趣但是南七我非常遗憾就是没听到过阿南老师南七那边我也是听过一次感觉还不错可惜就还是我和平板相应非常不合吧
没办法但平板也有女生很好听的你就是单纯的不喜欢最大原因还是音量平板的话低于一定音量范围的话它各方面指标都差了很多而且作为我来说也能确实听出来音量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声音明显要好一截我还真没想过小音量听平板的这个事
因为我感觉我听音的音量是发烧楼里面中等偏小的但是我没有感觉到就是比如说平板的小音量下面表现不好这个事它是所有平板的一个同病吗你能下这个定论吗这个是我在 B 站上那位静电大佬也是专门做静电的一位老师他那边看过一个结论也是外国拿一个研究的结果吧
就是平板和纪念都有一个这个特性在音量小于一定音量的时候表现会差很多嗯而刚好平板对我来说那个音量预值已经大于我平时听音量了 OK 那这个我确实没有研究过到时候我去看看那个视频嗯
有意思包括其实我也长时间持有了一段时间那个水月雨的起明星嘛大概持有了半年左右吧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确实是那个音量无法接受 Venus 是吧对 Venus 这也是包总的锅也是包总提到在节目里面提到 Venus 很不错嘛确实也是很好的一支耳机在我看来但是相性不合没叫他来是个错误但是包雪龙最近很忙
他告诉我回来对我找他录音都找不到人的好吧
其实我退出那个声波飞源的听众群其实挺久了嘛最近我竟然拿个小号过去因为之前一直把这个加群友的锅甩给包雪龙就是很多群友从小宇宙啊或者其他渠道去找我一般留的微信号的包雪龙那个但确实觉得不太好老麻烦他然后最近是注册了一个小号就是拿那个小号去加群所以我偶尔也会回就是主群去看看就是主群里面群友对于幽灵的印象应该都是那个定真寺头像的人
对你是特别喜欢 EVA 吗特别喜欢或者特别不喜欢都谈不上毕竟对我来说我是从 EVA 入宅的应该算是
那个年代的好多人都是但不能说特别不喜欢或者特别喜欢这样抹过去就你已经用他当头像了你肯定对这个角色有一些奇特的认可毕竟每一个看过艺威人都觉得定真寺是自己一个缩影不是每一个都觉得定真寺是缩影好多人觉得自己是定元都其实
就是定真寺这个形象你拿他当头像的人我觉得还是稍微有一点共性的有一种深刻的比如内省和自怜在里面你觉得你有没有内省和自怜谈不上单纯是一个比较内向人吧我找你录音的时候其实你也就有点顾虑说是你他内向不太能说得出来我今天觉得交流起来没什么问题就除了就是我们说话节都会稍微比我平时那种哈哈哈哈乱笑的录音会说的慢一点对
但其实有几个地方我也都笑出来了你觉得就是发烧友聚会其实或者说任何展会上面发烧友其实一直是一个闹哄哄的群体然后我也见过很认真不怎么说话就会去认真聆听的发烧友但是比如说这些人如果我认识的话我跟他去详细地聊大家谈到自己的爱好或者谈到自己真正喜爱的产品都是口若悬河能说很多的一般大家不会就是轻易地给自己打我很内向我不爱说话这个表情但你
其实说到底人分为两种吗人分为两种一向外向主导型和内向主导型的人大家可能愿意去和别人交流本身天生就是一种属于外向主导型的人而恰好又是在他熟悉的范围内那么他就特别愿意去和拥有着相同爱好的人去交流而我这种可能就是说我本身也不是一个很喜欢交际的人
包括其实像那个各种各样的展会啊区别非常少可以说并不是一个很喜欢和人交流的人如果按游戏来说的话可能就是说有人喜欢 PVP 我就是偏向于喜欢 PVE 的那一类型啊所以你是那种魔兽世界会选 PVE 服务器的玩家啊
我是魔术世界选 PVP 服务器但是按 PVE 来玩的人那你跟我一样我就是不打 PVP 的人但是我会在 PVP 服务器我其实是 PVP 我也不菜说的有点吹牛逼但是
就是我不会去主动去 PVP 然后对于每天在门口插旗啊什么的这个事我也没有热情但是我之所以选择 PVP 是因为比如说魔术世界有一个设定是它争夺中的区域嘛就中立区域大家都能互相打
而 PVE 服务器其实你是无法攻击一个没有主动开 PVP 的玩家的比如说你在野外什么小号被你猎小号的时候被三级到狂杀手尸体什么的我当时觉得如果我不选 PVP 服务器的话虽然我少受很多苦但是这种受苦本身是魔物世界的一个世界设定被 PVE 机制保护起来我会少了一部分体验对所以我永远还是选 PVP 的
你是这么想的吗当时一方面大部分朋友也都在 PVP 服务器嘛所以还是要对对这个是入乡随俗随波逐流而已另外一方面其实以魔物世界来说这本身也就是游戏设定之一即使是被三级道这样的人杀嘛你也只是说享受了游戏的一部分玩法仅此而已这叫享受这叫受苦没
没有没有其实也是一种享受承受 OK 就是 general 的回想起来你在游戏里面什么哭过或者是被人打到摔键盘什么的那种愤怒和不甘和委屈几天几夜睡不着觉现在回想起来都是享受但是在那个时候绝对不是心态变了心态变了那个时候一开始玩的时候可能还是说比较投入
现在也知道毕竟只是一款游戏是对他总有一种由爱生恨但是后面归于平和之后还是蛮感谢他他耽误了我很多时间甚至让我变成了就某种程度上现在这种废柴的样子就最该干正事的几年大多数时间花在了他身上但是总觉得还是有一部分生命留在了里面我觉得不行不行不能聊不说时间再聊就偏了对这个完全没商量过怎么就聊到这儿去了但是
你内向这个事能现在简单的归成就贼流行的那个 MBTI 里边的爱人和艺人吗你觉得这一段我想引用一个我看过的小说是那个台湾蔡志恒的那个小说里面曾经说过一句话好古早的名字啊我听了
那个叫什么来着大意就是说一个人性格可以很刻板的去用一定固定的语言去描述而实际上这个人会去做什么事其实他自己的想法永远都不是能用这么刻板的东西去描述的东西今天我们的整个的节目主题就是语言的无效性是吧语言描述不了声音描述不了画描述不了艺术作品最后连性格也描述不了
语言毕竟是一种很乏力的东西信息量不够我不这么认为语言我觉得是最有力量的东西或者说是我觉得语言甚至是人类文明上面唯一有力量的东西也可以这么说当然这个东西就是你叙述的出发点是非常重要的对我们还是聊内向这个事不聊那么奇怪的话题
聊那种就瞬间就有那种敲键盘去 wiki 或者百度一下出处之类觉得自己读书太少的那种内向会不会就是给你造成一定的困扰呢在实际生活中不说这个发烧友群体在实际生活中的话内向人永远没有像外向人那么多机会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嗯
作为外向人来说认识的朋友更多所能面对的机会永远都会更多而内向人更倾向于专注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也是像刚才说的嘛 PVP 和 PVE 的区别像我自己就特别喜欢两样事情嘛一个是那个听歌包括折腾器材以及听歌两方面另外一方面另外一个我喜欢的就是骑自行车哦
完了这个爱好跟我又对上了但是我是一个特别菜的那种就我可能对我是十几年前特别热爱这个但自从我的车被偷了之后对我就骑小车了对你折腾自行车折腾到大概什么地步就你现在一个整车多少钱大概差不多五六万吧哇靠大神大神别别别我已经跪下了现在大家听着现在是我跪着录音哈哈哈
我天哪你是玩什么速降的山地的还是公路车公路车什么车架车架是那个意大利威廉的车架然后自己搭配的那个套件和轮轴好的
是我已经不了解的品牌了对我觉得 Trek 对我已经是很高端的品牌了说白了还是自己在一个方面静下心来以后去钻研它然后选出来自己喜欢的东西然后去享受它就是那么简单 Nice
说白了发烧都是这样无论是天涯街也好还是骑自行车也好或者其他的方面都一样但是骑自行车即使像我这么菜鸡当年几次远途骑行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需要社交或者说你得跟着车队就三五好友一起去然后你骑来第几位看着领队的手势左转右转直行之类的就这个你
但你骑车是完全自己骑吗完全是单飞那有点危险特别是现在的路况还好吧因为我这边的话一方面是安徽这边大片平原地带另外一方面的话骑的话基本上都是以国道为主路况各方面都很好的而且我自己骑的话速度也不快说白了还是菜
一百瓦的水平公路车你不要说自己菜了我这种什么山地车换那种那个半光胎的渣渣就以前是骑远途的时候就旁边的公路车会走走走的过去我们都看得人家屁股就在后面吃屁的那种你一般公路车骑起来巡航速度大概是多少我确实真的菜因为我巡航也就 20 左右说白了就是随着自己的性的想往哪骑公路车骑 20 的不是菜那是你心态好
悠闲说白了对我来说更享受的是一个骑车的过程而不是说我去要怎么样嗯
但我总觉得公路车还是蛮有仪式感的就是因为它的骑行姿势本身是一个人体不太正常的姿势所以它那个姿势主要是为了比较好发力比较好踩然后比较好摇车啊什么的你不会就是追求这种速度感比如踩到一个五六十之类的刚上手的时候肯定会考虑那么多嘛然后骑多了就发现还是自己更喜欢什么东西还是更喜欢这种享受自己骑车的过程
包括自己选车架自己选套电子怎么样把这个车搭配起来然后虽然自己没有能力组装再去找师傅把这个车装起来享受的都是这些过程可以说那如果这么问的话你在自行车上面整体花费和在耳机音响上面的整体花费你觉得哪个更多要说的话大致除了算一下车子稍微多一点
看来这才是你的主爱好也谈不上最近去年一整年都没齐了有点懒
你一年那个码表你会记那个总里程吗一年总里程你要骑多少一方面没有特意记过另外一方面的话我就是骑的也很不固定嘛不是说像有些人可能每天都去骑相反我可能说每天听耳机时间更多一点行我当年就是属于规则狂热就刚有车的时候一年疯狂骑然后骑到 5000 但我其实单程最远也就 120 公里就一天就从北京骑到天津比我长了
我一天最多也就 70 80 那也不短了其实但公路的 70 80 这不两三个小时就起完了我 20 时缩压四个小时
我真的觉得公路骑 20 挺痛苦的你要弯着腰怎么样那你是不是把位和座位也没有调到那么极端没有自己还都调的差不多了说白了就是没有那么好的身体素质也没去刻意去锻炼怎么样纯粹核心还是自己骑的开心就行 OK
其实骑车是一个怎么说就骑车本身是如果你想骑出成绩或者骑成专业需要很多的锻炼但骑车本身不是一个好的锻炼方式对骑车对对骑车的人伤害还挺大的后来才知道特别是在那个设置不对的情况下很容易导致拉伤或者是哪里有关节损伤是是是真没想到这个是你的主要爱好你有没有在音响圈见到同样是玩车的同好嗯
因为我本身不太爱交际所以实际上本地的烧友或者本地的车友都不是认识的很多也没有遇到过同样爱好的这也是我强拉你录节目我才知道咱们俩有这么两个共同爱不行我自行车已经不算了对
特别想捡起来真的就现在是特别穷实在是没钱去捡起来但我觉得我当年买车玩车的时候是 12 到 15 年之间吧那几年那个时候的车我觉得就是现在同等价位就是现在的物价提高了很多嘛
但是现在比如说我当年三四千块钱买到的车现在的三四千块钱买到的已经是 next level 了就是比原来我买到的那个时候散件自己拼装的要好很多就现在一体化的车就包括捷安特和喜德胜整体的那个车都我上去试一下都感觉质感特别好
配置高了很多一方面另外一方面说白了还是中国工业发展的水平相对于那些年提升了很多其实包括耳机也一样我们现在能听到很多国产非常优秀耳机也得益于产业链的优势是所有的制造业最终都向着中国集中了没办法
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然后其他国家也撑不起这么优质的制造业最后还只能到中国来所以我们也就享受着制造业的红利一方面耳机一方面自行车可能现在一个全碳价的自行车只需要大概五六千就能买得到哇
非常便宜非常吓人当年什么全碳车价对于我来说都可望不可及半年工资对骑马的现在我天我差不多也是 12 年 13 年开始骑车的就前两天就公司楼下就前公司楼下有一个捷安特店我一直三过其门不入觉得买不起
后来就瞟到了价签然后看到了一个 3999 的整车我就说这个价怎么没有焊接的痕迹一看一体成型的就疯了我说现在已经便宜到这种程度了吗对真的是感慨不已当年梦想的东西其实现在已经被制造业摊平了好聊内向我们又聊到这了真是继续聊内向
那你不觉得自己缺失了交流的快乐对吧我觉得内向的人肯定不觉得这个是就本身交流是对于你来说是个负担或者说是一个需要调动一些额外的精力去做的事情但是你有没有感觉到就是那个现在的发烧友其实他们交流其实是他们的主要乐趣来源之一
或者说比如音响展上其实大家聊天大家彼此唠嗑然后厂商之间互通有无然后稍有和厂商之间在怎么聊天聊摄影聊器材聊各种各样的玩车玩表你看曲里面都是这些内容你有没有觉得自己孤独地玩和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或者说自己这种内向的人的独乐乐有什么独特的乐趣像喜欢聊比如说
喜欢聊车像这些外向人其实对他们核心来说爱好其实一方面是爱好另外一方面是与其他人共同交流沟通的一个机会对于外向人来说本身就是很喜欢这种状态而对于内向人来说本身我自己去玩一个什么东西并且从中
品味到我想要的东西以及乐趣这也是我自己想要的怎么说大家爱交流的人可能更爱改车但你可能就更享受骑车的感觉差不多吧更享受一个自己喜爱的东西以达到自己想要的那种状态的这种感觉给自己带来的反馈嗯
那我能不能理解就是这种性格也让你手里的器材相对来说稳定就不像我们那样经常换来换去之类的对因为我自己的器材的话可能一只耳机大概最少得要听几个月到半年左右才会再出最少最少
也不算时间太长但是有些东西还是能留挺久的但是就虽然你说自己内向但我从你的言谈和我们聊天的过程来说其实就包括你刚开始还给我介绍你的另一个朋友也是发烧友就他是个收藏家对你说他更适合录节目我就蛮好奇那比如对于一个内向的人或者不爱去主动交流的人那你这些可以说可能比我们就是经常聊这个领域的人会认识的人少很多
那少数的几个朋友你们是怎么沉淀下来的呢就是怎么建立的这个友情很多时候也就是比如说论坛呀或者是闲鱼收东西的时候认识的像这种比较多然后时间长了可能大家在一起有什么东西大家一起互相交流一下听感呀这样差不多都这样吧
我总觉得内向的人应该总有一个角落就是那种叫什么就 man cave 那种不说话的男的总有一个地下室在里面鼓捣自己的东西我觉得骑自行车我能理解比如你有一堆工具你有一堆架你可以经常把自己的车改成自己想要的样子然后去享受路面那音响更多的是一个我们在一个室内自己戴上耳机静静聆听的东西然后你又不是一个耳机的收藏者对吧你持有的耳机可能在
大耳机的发烧油里面并不算特别多的那比如你有没有其他的什么收藏之类的癖好比如说像教老玩模型那样的你有没有一屋子书一屋子碟或者一屋子模型之类的这种爱好收藏都谈不上但是什么东西都有点吧书的话自己也比较喜欢看实体书有一点书
另外的话可能就是玉方面会有一点东西吧什么东西玉和田玉以及翡翠 J 的哦 OK 哦是玩石头的也谈不上完因为父亲过去做这个的然后顺带就留了一点东西你对这个也有研究是吗大概了解一点也算是爱好者算半个从业者吧哦
因为我没问过你职业所以完全没有这个信息我还记得我大学的时候有一门选修课叫保时鉴定研究当时看这个名字我在想大学真有意思还能选这个课然后我四年都没有报上这个选修课因为特别热门就是女生很喜欢女生很喜欢对对男生抢选修课又完全抢不过女生
这几个爱好我觉得其实都还蛮注重交流的或者说都是有那种有圈子然后大家都会在圈子里面讲述各种奇闻异事之类的你就是那种静静的听不参与的人参与很少吧可以说毕竟还是一个不太爱交流的人但人终究是社会性动物离了社会没办法生存
就我有在看你的那个微信朋友圈我看到你有读那个村上春树的刺杀骑士团长村上最新的这本书你有看吗小成语不确定的强那个还没来机看已经出了我都没太在意出了出了对我刚刚看完也没刚刚吧就是 12 月份看完的行可以买了你喜欢村上是吗挺喜欢村上老师的那你肯定看过那个世界尽头鱼冷酷仙境那本是我最喜欢的啊
我现在不太敢说这个名字因为就是赖明珠一本不是引进了吗就世界他那本叫世界末日与冷酷意境对对对
这两个语言我老说错了对因为那个你记不记得就是既然你最喜欢你肯定记得就是抱歉那本书里面那个世界尽头是一个小城然后里面有独角兽对吧对有那个千禧的独角兽对然后你看这本小城的时候你会非常亲切就是它是基本上一体两面的故事嗯
行录完就下单对对对赶紧下单然后我说这个的原因是你说了这么多你自己内向或者说是不善言辞之类的事情其实
我倒是觉得今天我跟你录的时候就你说话是非常干或者是非常简练的那么个人我经常就是节目的喜剧效果或者说节目的那种情绪张力经常是我们从话的零碎里边说出来的就你说一句话我在你的话上面开一个玩笑然后我们哈哈笑一下然后扯到别的地方但就咱们俩交流虽然也会跑题跑到某种世界什么的但是就是你会给我一个语言编辑感非常清晰的那么个感受
对然后为此这个就是为什么我提到小成这本书就小成与不确定的墙这本书里面有一个角色跟我在这一个多小时的录音里面你给我的印象非常像的一个角色对他会在书的大概中间偏后一点出来
别说了马上就下单好像给你稍微剧透了一个小点对可以看电子书也可以下单的没有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手捧着实体书的感觉好吧这是因为你搬家不多我搬家搬书太痛苦了我最近可能又面临一次搬家麻烦死了
那确实是如果经常搬家的话这些东西确实是非常头疼这本我建议买实体书吗我不好说你买吧就是因为它是独克出的然后我是一个终生的独克黑因为独克的装真我真的非常无力吐槽这本书的
他的内书做的无功无过非常的收敛的一个没有像独克以前那样发挥奇怪的东西就还好但是他的外风就那个风皮是一个白色的非常丑没事村上老师的书我基本上是全的所以肯定要买我对他书不上特别喜欢但是他的书我看着很舒服就是觉得像老朋友
就这个朋友不一定跟我很铁但是就他的书从第一章开始看就是那个味儿的感觉他是一个几年出一本书然后拿回来就重温一下的那么个读者村上老师的书可以说毕竟是一个非常不日本的一个书了他作为一个很非传统日本作家的人更偏向于国际化一些吧其实日本文化有一个比较
可以说我个人很不喜欢的点吧就是对日本的文化了解越深越喜欢不起来这个民族可以说为什么呢具体要展开的话可能太多了你不喜欢的点在哪怎么说呢特别是现在的日本让我觉得很不喜欢嘛可以说
说的是平成和令和时代的还是说从战后就有?准确的说就是如果你对日本历史了解越多那么哪怕从战前开始甚至再往早推明治大正时代就都不喜欢了对因为我个人是对日本历史因为一开始看日本动漫所以当时可能觉得很喜欢
但是现在随着对日本整个一个是历史一个是国民现在状态了解的越多对这个国家越谈不上喜欢嗯大概是这种状态吧但你蛮喜欢日本的耳机的呀但是现在真的你要是我留的话可能也留不住日本确实有很多让我喜欢的点但是当它汇聚成一个完整的国家一个民族的时候它整体的方向可能就不是一个我喜欢的方向嗯
还是有点虚我还是想追问一下就是你不喜欢的东西具体在哪比如说你说一个日本的历史事件哪一个年代的历史事件当然不是我们说比如说清华战争或者大东亚共荣这种被军国带偏的那几十年真正要说历史的日本的历史事件可能我对日本历史也了解没有那么深还是说一本书是太宰治的人间诗格其实它就是一本很经典的日式的小说
怎么说呢我其实听了一些人间诗格的电台因为这书我肯定读过就很早已经读过它本身也不长但其实就是我看过蛮多太宰治其实人间诗格是太宰治一个我在他的序列里面我很不喜欢的一部就他的那个极端的字眼的那种东西有一种奇观性在里面我觉得他挺狡猾造作的嗯
或者说你不太喜欢这种搅饰感我能这么推测吗是的好的文化上面的东西也不是我们的主题再跑就不知道跑哪去了对对对我觉得差不多了吧
想问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我这回就是完全没有跟你商量的一个一个我好奇的点就是你的家乡这奔步是个啥样的城市你能跟我讲讲吗奔步是一个啥样的城市如果说的话我跟你说过一句话奔步是一个火车拉来的城市如果单纯以市区来说的话这个市区是在
大概 1900 年前后才有这个市区的概念当时因为是建那个金浦县金浦县对金浦县就是现在的金户县对当时天津到那个上海嘛金浦县才把这个城市让它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一个城市然后我们这边的话还有一个地标是南北分界县就是说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点我们这边就秦岭淮河嘛淮河上的一个点
所以这个地方既不算北方也不算南方文化的话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偏中原文化这一块的
那其实火车辣辣的城市还蛮多的像最近看了个文章叫一条平汉路两条兴衰史就是当年平汉铁路修建的时候其实对在那几十年里面中国的一些地方崛起成了后来的交通重镇然而一些曾经的易路上的商贸据点就慢慢的衰落了比如石家庄的这种崛起其实都是铁路带来的动布石
是个也算是极省交界的地方吧就离什么徐州啊都很近他好吃吗有什么好吃的吗好吃的还是挺多的奔波的话其实有个特色叫做烧饼夹里鸡这个东西我在外地很少见过就是可能正常你去买夹里鸡可能到处都有
有的地方挺多的就是那种里脊肉炸一下然后呢烧饼也到处都有这个不用说了但是把两者结合起来这个确实是我们我们这边的特产我确实不知道你们那烧饼是什么样的但是烧饼家里脊有在北京见过对手推车那种手抓饼的车里面有这个菜式我从来没吃过可能觉得看着就不好吃应该是奔不穿过去了我跟你说
它的饮食是不是跟徐州和晖北的那一带都比较像比较接近就是整个湾北地区包括河南的南边这一块整个就是中原大平原一个地带包括散装省江苏散装省江苏的苏北然后还有山东的一部分地方
对向徐州人民道歉徐州是江苏的刚才说成说成完美了不好意思就是这蹦步确实就当年路过的时候觉得这两个字不好念后来因为蹦步有了有了第八对吧蹦步成了这个世界帝都对
对然后对这个城市 N 多次火车路过不会感觉是今生很难有机会去的那么一个地方谁知道呢就比较好奇吧就是这种安徽是一个就是存在感也蛮低的省除了人口输出以外确实没啥存在感那你觉得你在磅堡生活它大概是一个怎么样三四线城市的感受远行的三四线城市节奏很慢很适合生活嗯
你如果想去享受什么东西其实很适合但非常不适合去拼搏和奋斗享受是不是也只能享受平静一些它应该也相对来说没有那么高端的消费确实但是对于内向人来说本身这种平静就是一种享受了 Nice
我最近正在读那本金安平的《合肥四姐妹》,然后他开始就是说的是当年晚北是一个非常乱又非常穷的地方,因为黄河直接经过,然后导致了凶年的时候那边就积民,然后流民和盗匪都四起,然后是一个怎么说就经过的时候都人心惶惶的地方。
不好意思把你的家乡形容成这样这也很正常一个世纪前确实是那样的穷乡必养出刁民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呀你家是一直是那边的人是吧对一直包括老家就是附近的凤阳县的嘛一直都凤阳凤阳花谷的凤阳嘛对朱元璋老家嘛哈哈
因为奔波市就和那个奋扬县是紧挨着的 OK 对那你们那边确实历史上闹的灾荒太多了包括就是这一片过去都属于奋扬府属于奋扬管辖的我平时骑车的话也就喜欢直接骑到奋扬去再骑回来这段大概多少公里来回也就 60 多公里吧那确实不远不远对正常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不到就骑回来了行好的我觉得不要再跑题了好
you
蛮有意思的就试图和一个内向的人去拉拉杂杂的闲聊一些其实怎么说晚了真难真难结尾因为说到底其实一个真正纯粹意义上的那些人很难在这社会活下去嘛所以大多数内向人都是逼着自己让自己去社交包括其实我前面也从事过一段时间销售类的职业而且特别是需要社交那种销售类职业哦哇那你对自己挑战还蛮大的
没办法选择活下去仅此而已不要说那么凄惨内向人肯定有内向人的活法我至今记得我一个朋友的朋友他也是安徽人他是济西人济西对 他是济西人然后他的爸爸有一个我非常非常羡慕的职业因为那个时候就是文艺青年吧沉迷什么开罗亚克之类的他爸爸是守林人哦
对我的朋友有跟我讲一个经历就是他和这个朋友一起去山上找他爸爸在小木屋里面然后跟他爸爸一起喝烧酒然后当晚下大雪把山封了导致他们不得不在那里面住了一个多礼拜我说哇这绝对是一生难忘的记忆啊真的很浪漫然后那个朋友就说浪漫什么臭死了
对 这个木屋里面很小很臭但这个就让我想起刚才我们说魔术世界那种感觉就是我想过了 20 年之后我再去问那个朋友的话没准这也是一个他非常记忆深刻的想起来是有点滋味的这么一个经历非常特别的经历对啊就像魔术世界里面我们这种 PVP 菜季被大豪杀
但是你现在回想起来当年能为一个游戏点灯熬油 号手穷尽花费那么多时间其实是一个我们怀念的还是年轻时候自己那种无拘无束不考虑未来的生活状态
完了最后变成了两个老年人的自怜老年人的功可怕也是快过年了其实有时候会放任自己一点这种自怜的情绪又一年又要老了又老了又脆行好吧那这期非常不着调的声波飞远就到这里感谢大家听到这儿我相信听到这儿的人不是特别多就可以给大家拜年了虽然我们可能年前还会有别的节目但是先祝大家新年快乐吧
给大家拜个早年已经到腊月了可以拜年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嗯那就这样拜拜拜拜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