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6 畅想“社区更新”的下一个十年(下)

vol.16 畅想“社区更新”的下一个十年(下)

2020/9/25
logo of podcast 不止是市民|BeyondCityAmbition

不止是市民|BeyondCityAmbition

AI Chapters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一、本期内容介绍: 下期:社会合作与行业制度 简介:站在2020年的路口,中国的“社区更新”即将进入下一个十年。各地已经出现比较成功的案例与设计师,2015年周子书设计了北京亚运村安苑北里的“地瓜社区”,2018年上海市“大鱼营造”的何嘉和团队一起,推动更新了浦东新区的竹园睦邻中心。然而,国内城市的生活社区仍然缺乏成熟明确的更新路径,“社区更新”的前路如在晨雾之中,还需要行业内外的众人并肩探索。 探讨社区更新的未来空间,不只是物理空间的改造与雕琢,更是社会前景的思考与畅想。其核心内容从最直观的空间改造、业态更新,更是无法回避地涉及更本质的社会合作、行业制度。国内的社区更新究竟发展到什么地步,又遇到了什么瓶颈与挑战? 本期嘉宾邀请到了长期在社区更新一线工作的设计师何嘉,以及长期关注社区更新领域的杂志主编崔国,希望我们带着每一位关心“社区更新”的听众,一起探索和畅想下一个十年! 二、本期对谈人士: *嘉宾:何嘉,**“大鱼营造社区组织,联合创始人 嘉宾:崔国,《城市中国》杂志,执行主编 主持人:张博洋,任职于AECOM*****“一览众山小”**团体成员 三、时间轴: 环节三、下一个十年,社会环境如何转变来支持活跃化、市场化的合作模式? **3.1 **合作框架(参与者) **  •      3:30 (话题)分话题1: **合作框架(参与者)   •      3:30(张博洋)设计师的职责边界,以及已跨出边界的现状   •      5:00 (张博洋)商铺的租金包容性,涉及地产开发运营商& 政府的合作机制 **  •      6:00 ****(回答)何嘉**   •      8:30需要企业、社区基金会扮演的作用,美国的长期经验   •      10:05 多方参与的时代来临   •      12:15 新面孔的出现:活动公司、品牌策划等   •      12:40 撬动方来撬动资源,还有协调方、明确服务对象等 **  •      13:25 ****(补充)张博洋**   •      13:40 相对常见的基准合作框架   •      14:35 归纳1+6的关系:居民、政府、企业、学校、社会公益人士、社会团体、媒体。衍生出的多个实际案例归纳。 **  •      17:30 (回答)崔国   •      18:00 部分社区更新召集活动,难以得到市场化大设计院的有效参与   •      19:45 政府、居民、设计师占主导话语权的不同情况   •      21:40 网红化的双重性,背后合作框架的价值分裂   •      26:50 设计师的仰天长啸与制度无奈   •      27:25 多方争取保留建筑的低效与困难,上海市的公共空间艺术季案例   •      28:40 城市更新往往是一个麻烦的过程   •      29:10 台湾、其它地区的合作框架 **  •      31:30 (话题)下期的3**个话题,合作框架(参与者)、投资模式(市场化)、行动路径(成熟化)的重要性**   •      34:00 居民筹资与改造,政府许可,以及第三方介入,不同模式都需要政府许可   •      35:10 上海近几年的政府行动与支持 **3.2 投资模式(市场化)& 3.3 **行动路径(成熟化) **  •      36:45 (话题)分话题2: 投资模式(市场化)   •      37:05 香港中环街市的不同投资模式、运营方的结果    •      38:30(回答)何嘉**   •      39:00 设计师职责边界的呼应补充   •      41:10 设计师在社区更新中,不适合以传统的甲乙方来理解   •      42:25 美国的社区更新组织CDC   •      44:20 成都社区营造的“还权、赋能、归位”与行动机制   •      49:40 顶层设计有一定的引领性,尤其对社区痛点的解决 **  •      51:05 ****(回答)崔国**   •      51:05 合作框架的补充:社区规划师制度的合作框架,出资人、审批人、受益人与设计师的关系。   •      53:50 社区规划师,成为居民向政府的一个专业发言人 **  •      55:35 ****(话题)社区更新中,空间设计改造工作、邻里关系社会工作,两者的边界在哪里。** **  •      56:25 ****(回答)何嘉**   •      56:25 边界根据项目的出发点而异   •      57:30 空间改造是环节之一   •      59:30 台北Open Green计划,自下而上的做法 & 自上而下的资金池 **  •      1:01:55 ****(回答)崔国**   •      1:02:30 新城市主义的两大标准:轨道交通TOD,传统邻里社区开发TND 环节四、归纳展望,社区更新走向未来的关键群体性思维 4.1 归纳展望   •      1:04:00(话题)张博洋:社区更新走向未来,需要哪些关键的群体性思维。   •      1:05:40 社区公共空间的恒定“系统性价值”   •      1:06:15 静态规划向“动态反馈思维”转变   •      1:06:50 市场化盈利思维 **  •      1:07:05 ****(回答)何嘉**   •      1:07:15 动态反馈思维,人的组织需要集体思维的共识、信任   •      1:09:25 一根针、一张网的不同社会价值   •      1:11:00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   •      1:12:00 福祉类改造、创生类改造   •      1:14:10 拥抱多元参与的时代 **  •      1:15:30 ****(回答)崔国**   •      1:15:35 重视城市设计的价值、共同愿景   •      1:18:00 城市设计是一个工具和平台,不该是一个城市规划下的子学科 **4.2 **读物推荐 **  •      1:19:20 (话题)社区更新”**读物推荐 **  •      1:20:00 ****(回答)崔国**   •      1:20:15《城市中国》杂志的关注领域与行业价值   •      1:20:45《城市中国》几期社区更新专题的杂志仍可购买,第82期已售光   •      《城市中国》可在App Store下载,浏览社区规划师、社区微更新、剩余空间的内容   •      《裸城——原真性城市场所的生与死》,Sharon Zukin(美) **  •      1:21:40 ****(回答)何嘉**   •      《社区设计》,山崎亮(日)   •      《社区营造工作指南》,飨庭伸、山崎亮、小泉瑛一(日)   •      《使民主运转起来》、《独自打保龄》、《我们的孩子》,罗伯特·帕特南(美)   •      《抢街——大城市的重生之路》,珍妮特·桑迪可汗(美) **  •      1:27:55 **整期回顾与收尾   •      社区更新的空间改造   •      社区更新的商铺业态   •      社区更新的社会环境(合作框架、投资模式、行动路径)   •      读物推荐 四、上期内容回顾: **  •      **一、节目开篇   •      1.1节目介绍   •      1.2嘉宾介绍   •      1.3开篇点题 **  •      **二、下一个十年,社区更新的眼光应该看向何处,空间改造和业态更新的需求在哪?   •      2.1场所特征   •      2.2空间改造   •      2.3商铺业态 五、关注方式: 公众号: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微博: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 播客:不止是市民(苹果播客、喜马拉雅App、其它主流平台) 本期嘉宾工作主体公众号:大鱼营造、城市中国杂志 本期内容反馈邮箱:[email protected](社区更新探讨社群、合作意向) 本期主持人WechatID:Beyond3382 六:感谢: 嘉宾:何嘉、崔国 剪辑师:MaggieDong 技术顾问:杨光 “一览众山小”机构创始人:刘岱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