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全球首份《世界视力报告》,报告称,全球视力损伤和失明人数高达22亿以上,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获得眼科护理机会有限等因素都在加剧视力损伤的发生。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视力损伤人群比例将逐渐增高。 近年来,视障人群出行的话题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无障碍出行规划与设计也成为城市慢行交通体系建设与社区建设关注的重点。本期我们邀请了盲人旅行家曹晟康、一览众山小团队志愿者杨慧、秀程一起分享对视障人群出行的观察与思考,讨论视障者出行困境、盲道建设及听觉与智能辅助设施应用等话题,畅想无障碍出行的未来。 希望我们每一位公民都能关注视障者出行困境、倾听残障者声音、加入无障碍出行建设,为残障者,也为身边的朋友和自己,营造一个更便利、安全、连续、友好的出行环境。 本期嘉宾: 曹晟康:中国第一位环游世界的盲人旅行家,书籍《不和世界讲道理》口述作者,纪录片《盲行者》主演 杨慧:山东建筑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教师 秀程:交通与可持续空间发展专业从业者 时间轴 00:25 一分钟黑暗体验:视障者出行的脑内体验 03:00 嘉宾自我介绍 06:41 了解视障人群及其出行概况 16:03 盲道出行问题多 17:54 无障碍建设标准有哪些? 23:14 盲道规划管理中的公众参与:超长盲道是否有必要? 33:12 无障碍出行中的多感官引导 36:15 视障人群出行的语音与智能化辅助设施设计 41:24 聊聊友好的无障碍出行体验 50:22 对无障碍出行未来的畅想 54:23 结语 延伸阅读: 5分钟带你了解视障人士)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世界视力报告)》 该报告分析了全球眼疾和视力损伤的情况,提出应对眼疾和视力损伤的战略、眼保健方面取得的成就、面临的挑战以及为使以人为本的综合眼保健成为现实应做的努力。 2019年一览众山小“童步盲行”活动总结) 视障小朋友使用盲杖出行偏离盲道概率统计:
盲道行走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视障用户不完全设计指南)——含室外、楼梯和电梯、厨房、针对色盲用户、公共场所室内、人行道、标识、家居等方面的设计要点。 关于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相关规范: 2012年国务院发布《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 2012年住建部发布《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2017年《城市公用交通设施无障碍设计指南》(GB/T 33660-2017)。 山东建筑大学“基于全面智能化的城市公交出行链无障碍服务优化研究”成果 团队成员:赵永慧、陈昱霖、王皓天、于潇滨 指导教师:杨慧
黑暗中对话体验馆)——来自德国,旨在让视力健全人士在黑暗环境模拟生活场景的体验中增强对视障人士的同理心。 关注残疾人权利保障——残疾人权利国际公约)、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服务热线:12385)、 《)“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 MUSIC LIST 《Ombra mai fu from Serse, HWV. 40》 《Goldberg Variations, BWV. 988 - Variation 22》 《Gymnopédie no. 1 (for Guitar)》 《Reverie》 节目制作: 主播:小乔 后期:秀程 海报:秀程 监制:Sunny 相关单集: see the invisible 系列第一期——vol.06 从听见声音到听懂声音,路有多远…) 收听方式: 您可以在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QQ音乐等平台收听到我们的节目,欢迎订阅。 联系与关注我们: 微信&微博:一览众山小—可持续城市与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