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127 从外企疯狂并购到失败者联盟,东方某大国做了什么?

Vol.127 从外企疯狂并购到失败者联盟,东方某大国做了什么?

2025/1/9
logo of podcast 一知半解

一知半解

AI Deep Dive AI Insights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大雄
春哥
花田
Topics
花田:我见证了西方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特别是面对中国市场的崛起,屡屡形成‘失败者联盟’的现象。这些并购并非为了发展壮大,而是为了在行业萎缩时期抱团取暖,减缓衰落速度。我本人也经历过多次公司倒闭或被收购的经历,深感行业变迁的残酷。 我观察到,许多西方企业在中国企业的竞争压力下,开始互相并购,最终形成‘失败者联盟’。这在电信设备行业尤为明显,华为的崛起导致许多西方企业合并,最终只剩下诺基亚一家独大。 通信测试仪表行业也经历了类似的现象。起初,西方企业在中国市场傲慢自大,大肆收割利益。但随着中国市场的强势崛起,他们开始抱团取暖,互相并购,最终走向衰落。 尽管许多外企衰落,但仍有少数企业凭借自身实力存活下来。 春哥:我目前在思博伦工作,这次思博伦被Keysight(是德科技)收购,我所在的部门将被合并,思博伦这个名字可能将不复存在。通信测试仪表行业的价格远高于人们的普遍认知,其主要功能是验证通信标准,确保通信设备符合标准,保障消费者安全。 Keysight(是德科技)收购思博伦后,将加强其在某些领域的垄断地位,并可能被迫出售一些业务。Keysight(是德科技)收购思博伦的价格高于Viavi Solutions之前提出的收购价格。许多通信仪表公司历史悠久,但近年来面临挑战。中国企业在通信仪表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 通信仪表行业的发展规律与通信协议的发展规律密切相关,会随着通信协议的更新换代出现明显的波峰和波谷效应。近年来,外企的福利待遇下降,部分原因是通信技术发展带来的波峰波谷效应难以把握。欧美地区的5G基建发展滞后,这可能是外企衰落的原因之一。 大雄:Keysight(是德科技)的前身是安捷伦,而安捷伦又是从惠普分拆出来的。思博伦和Keysight(是德科技)曾经是竞争对手,如今思博伦被Keysight(是德科技)收购。通信测试仪表行业公司数量减少,竞争日益激烈。通信测试仪表行业并购频繁,可能与经济环境和公司自身经营状况有关。 在3G和4G时代,西方通信仪表企业在中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对西方企业的制裁和“卡脖子”战略促进了中国国产仪表的发展。中国企业在某些领域采取了“先上车后补票”的策略,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行业发展。 西方企业的合并更多的是为了应对行业萎缩,而非寻求更大发展。通信测试仪表市场趋于饱和,缺乏新的增长点。西方通信仪表企业合并后,很难实现新的突破。中国市场的崛起对全球通信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Deep Dive

Key Insights

为什么是德科技(Keysight)收购思博伦通信(Spirent Communications)?

是德科技以约15亿美元收购思博伦通信,主要是因为思博伦近年来利润下降,面临生存压力。思博伦在通信测试仪表行业曾是全球领先企业,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中国企业的崛起,思博伦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大幅下滑。此次收购是思博伦寻求生存的唯一出路,同时也是是德科技通过并购增强其在通信测试仪表领域的垄断地位。

思博伦通信被收购后,员工会面临哪些影响?

思博伦被收购后,员工可能会面临裁员和降薪的风险。由于是德科技和思博伦在业务上有重叠,部分部门可能会被优化,导致裁员。此外,行业整体经济形势不佳,思博伦去年已经停止涨薪,收购后员工的薪资待遇可能会进一步受到影响。

通信测试仪表行业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通信测试仪表主要用于验证通信领域的标准,如国标和行标。它们确保通信设备(如手机、基站等)的信号强度、辐射强度、搜网速度等符合标准要求。例如,美国的911紧急呼叫系统要求手机在拨打911时必须能在一定时间内精确定位并上报位置,误差不能超过100米(后升级为50米)。通信测试仪表的作用就是确保这些功能符合标准,避免类似三星手机爆炸等安全事故。

为什么通信测试仪表行业近年来频繁发生并购?

通信测试仪表行业频繁发生并购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加剧和中国企业的崛起。随着中国企业在通信领域的强势崛起,欧美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大幅下降,许多企业面临生存压力。为了应对市场萎缩和竞争加剧,欧美企业通过并购抱团取暖,试图通过整合资源来延缓消亡。然而,这种并购往往只是延缓了企业的衰落,而非带来新的增长。

中国企业在通信测试仪表行业的崛起对全球市场有何影响?

中国企业在通信测试仪表行业的崛起对全球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价格优势,逐渐取代了欧美企业的市场份额。例如,中国的星河亮点(StarPoint)等企业在通信测试仪表领域已经能够提供与欧美企业相当的产品,且价格仅为欧美产品的十分之一。这种性价比优势使得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迫使欧美企业通过并购来应对竞争压力。

为什么欧美国家在5G建设上进展缓慢?

欧美国家在5G建设上进展缓慢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形势不佳和市场需求不足。欧美国家的通信运营商更多以利润为导向,如果5G建设无法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他们不会大规模投资。此外,欧美国家的4G网络已经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需求,5G的升级需求并不迫切。相比之下,中国政府在5G建设上投入巨大,推动了5G的快速发展,而欧美国家则选择了相对保守的策略。

思博伦通信在5G时代为何未能抓住市场机会?

思博伦在5G时代未能抓住市场机会的主要原因是其内部研发失败和战略失误。思博伦在4G时代依赖外部供应商提供协议栈,未能及时自主研发5G协议栈。当5G时代到来时,思博伦失去了先发优势,无法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5G测试仪表。与此同时,是德科技和罗德与施瓦茨等竞争对手迅速推出5G测试仪表,抢占了市场份额,导致思博伦在5G时代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为什么印度市场对通信测试仪表行业吸引力有限?

印度市场对通信测试仪表行业吸引力有限的主要原因是其通信基础设施落后和对价格的极端敏感。印度目前仍在使用2G网络,且对通信测试仪表的质量要求不高。印度市场更注重低价,而非高端技术,这使得通信测试仪表这种高精度、高成本的设备在印度市场难以推广。此外,印度市场的需求与全球主流市场脱节,进一步降低了其吸引力。

中国企业在通信测试仪表行业的崛起是否意味着完全替代欧美企业?

中国企业在通信测试仪表行业的崛起并不意味着完全替代欧美企业,但已经能够提供高性价比的替代产品。虽然在某些高端性能上,中国企业如星河亮点与欧美企业如思博伦仍有一定差距,但在基本功能上已经能够完全替代。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技术的积累,中国企业有望在未来完全取代欧美企业的主导地位。

是德科技和思博伦的合并对通信测试仪表行业的未来有何影响?

是德科技和思博伦的合并对通信测试仪表行业的未来影响有限。此次合并主要是为了应对市场萎缩和竞争加剧,而非寻求新的增长机会。随着全球通信市场的饱和和5G建设的放缓,通信测试仪表行业的前景并不乐观。合并后的企业可能会通过优化资源和降低成本来延缓衰落,但难以实现显著的市场突破。

Chapters
The podcast opens by discussing Keysight's acquisition of Spirent, a seemingly small acquisition ($1.5 billion) but significant to the hosts who have worked for Spirent. It sets the stage to explore the broader trend of Western companies forming 'loser alliances' through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 Keysight acquired Spirent for approximately $1.5 billion.
  • This acquisition is viewed as symbolic of a larger trend of mergers in the Western tech sector.
  • The hosts' personal connection to Spirent adds emotional context to the discussion.

Shownotes Transcript

西方的失败者联盟一而再再而三的结成就如同这一次斯波伦和 K-Side 合并我忍不住就想默哀几句再见了老朋友如果高歌注定陨落就放一把火冲透来过欢迎收听新一期的一纸半解最近我们业内发生了一件大事当然了在当今天天有这么多大事的

大事件时代可能对各位听众来讲是一件微不足道甚至听都没听说的事我先来讲一讲这个事是什么事啊士德科技宣布以约 15 亿美元大概是 109 亿人民币收购了全球的

全球领先的网络测试与保障解决方案提供商斯波伦通信这就是一场小小的并购我相信在大多数中国人咱们经过了互联网大潮的洗礼之后觉得一个 15 亿美元的并购实在也不算什么大并购但是对我们三个主播来讲

可算是一个大并购啊我再先说啊我就是曾经在斯波伦工作过的花田大家好我就是现在在斯波伦工作的春哥大家好我就是那个和花田一样曾经在斯波伦工作过的一身雄对所以是我们的前东家我们前东家被并购这件事有什么值得好聊的呢这肯定是我们三个人才有的情怀呢

所以我们不光是聊我们前东家的并购还是要说一说失败者联盟啊又一次形成就是最近这些年国际的形势啊在好多外企出现了一个什么形势呢被中国企业啊

异军突起然后大家开始抱腿取暖互相并购合成一个公司然后再被中国企业保释老权发生过这些事发生在哪些企业呢你看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电信设备企业就是化为横扫全球原来的全球第一到全球第六还是第十几全都踩在脚下现在通济市场呃

基本上华为一家独大留下个爱立信苟延残喘还有个更惨的吸纳了恨不得十几家通信企业的诺基亚其中有一个个列这是一个很长的失败者联盟名单阿尔卡特朗讯北电 Moto

还有应该还有当年的一部分索尼西门子这全都合成一颗现在是统称洛基亚然后这种事呢一直在发生随着中国企业啊在国际市场的强势更新的新闻是日本的一些车企三菱啊本田和日产那个是三菱是被是天头吧一方面德国啊大众啊

宝马都在裁员没裁员也在闹罢工一方面是日本强势的车企开始合并跟当年的形势完全一样至于我所在的领域半导体或者通信模组的领域早就洗过好几轮牌日本的瑞薩电子在疯狂的各种吸纳其实也就是大家昏不下去了然后我们通信模组企业原来有的

SERA 呀泰雷兹和泰利特的合并呢几乎啊打到现在中国的半导体和通信模组快把全球又打成个失败者联盟了我们三个人聊一聊这个通信测试仪表行业

也是如出一辙也是如出一辙这样的先是非常傲慢先是在中国一顿收割利益大概 20 年前甚至 10 年前当年刚加入斯伯伦的时候真的是如日中天通信一比一企业中国几乎是个不毛之地

然后近些年,过了十年二十年之后,到今时今日,活不下去了。大家开始抱团取暖,开始有非常明确倾向的慢慢的并购或者收购,本质原理就是过不下去了。究其原因其实就是中国的市场强势崛起,大概是这样一个故事。故事内容呢,可以听我们先慢慢道来,但是讲这故事之前,我先哀悼一下啊。

我干过的企业又黄了一家

难道这是必然吗那倒不是还有没谎的吗我觉得这事应该跟花田的这个信仰有关系花田是罗永浩罗老师的粉丝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呢我认为他应该是继承了罗老师的体制行业名灯干一行死一行不要侮辱我罗老师我现在就服务国的企业还是有几家建在的还挺硬朗的呢

华为人家还建在我们的某军公所也是如日当空啊剩下的

一个都不在了总之但是由于花田的气质或者魔法能力还差一点对于那些命特别硬的八字特别硬的还是干不掉所以还有两家幸存大外企世界 500 强刚说一句通勤仪表厂商里面被合并的朗讯兄弟也曾在朗讯服务过然后朗讯也早就没了我自己创办的公司也没了好几家了

就是一个惨字但是更惨的是不是应该是春哥春哥这次收购对你影响大吗为什么我会是最惨的呢不知道啊你说收购会不会带来裁员什么东西的降薪会有这个吗

裁员肯定是会有的因为有很多部门业务是重合的重合的这些业务之类肯定会被优化降薪这个事情我觉得不单是从收购这个角度因为从这两年这个行业的现状来讲的话还有这个当前的这个社会经济现状来讲其实都不是很好所以这个我们去年其实就是没有涨薪那这次你会受波及不知道看起来春哥是信心满满

斯伯伦他有两大部门我所在这个大部门是会被合并的那个部门

然后另外一个部门会被出售的那个部门然后这次并购就可能将来换个名头了斯波伦的这个名字可能就以后不复存在了春哥以后也是适德也就是 K-Site 的人了然后春哥也可以出来说我是惠普员工讲这个事之前咱可以先讲一下这个通信测试仪表

这是一个什么行业因为对于大多数大多数的听众来讲可能都没有了解过通信测试仪表这款设备然后我看到网上对这个新闻有人就留 comments 然后他在说那个仪表我知道好贵你抬头几十万我当时心想你好像不太懂几十万那是这个行业里的地板价甚至是偏低端的仪表

通信测试仪表听名字顾名思义就是在通信领域作为测试但是更主要的是通信测试仪表提供的是对标准国标也好行标也好

所能提供验证的一个功能所以它虽然是仪表更主要绑定的是标准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的北斗 5G 这是这两年很火热的但是我们靠什么用什么手段能保证消费者用到的手机的信号以及定位信号这些是合理的

过关的因为也避免出现什么情况呢当年三星弄的那种爆炸呀那种行为因为如果把这些权力下放到厂家手里厂家一定是完全主力不会太考虑但是标准来讲它就是定了一个下限保证厂家在主力的基础上还能有足够的功能可以保证举个更浅显

让大家能懂的一个小例子就是美帝有一个国标就是 911 我们叫依靠或者亿难万万的一个标准举这个标准是比较有名的因为在美帝 911 事件之后

美帝也上出台了这个国家级的强制标准也就是他在要求说你打 911 电话的时候在单位时间内你的这个移动电话要可以定位并且上报你的位置同时第一版标准的时候是要求获取的这个位置误差不能超过 100 米第二版已经升级到了 50 米了

这个是在我们业内算比较有名的一个标准也是因为当年 911 惨之后催生出来的这个标准就强迫所有的手机厂家你必须

提前让你的手机信号让你的定位信号调教到在 911 电话的同时可以完成定位并且准确地发送出去误差一定是 100 米之内就这些功能对大多数厂家来讲是没有太大的吸引力的因为单讲这种功能是不见得会给你带来多大流量但是这个是运行一个社会一个社会运行正常运转

或者一个政府正常运转所必须要求的以此为例就好像手机电池爆炸之类的这些事都在标准的涵盖范围之内但通信测试仪表关注的更多的就是

通信相关能力的你信号强信号弱辐射强度搜网速度这些全都是有一些明确的标准认证大概是这么个市场然后我们之前服务的老东家斯伯伦他就是做有线和无线以及定位方面的仪表比较多是吧咱们当时做的是 LTE 的有线不无线说翻了无线的

是一个解决犯网络仿真仪然后这次案子里的另一方 K-Side 其实这个名字相对来说是比较新的它的网上回顾一下其实是更有名的名字或者是它的前身是安杰伦安杰伦这个在通信仪表或者叫仪表行业的名气还是挺大的但是他呢其实来自有一个更有名气更人见皆知的这个出身吧

他是从惠普分出来的这个关系就是惠普把他这块仪表业务拆分起了个独立公司然后命名为安杰伦这就已经是业内的一个怎么说顶流或者业内的一个大拿了然后安杰伦后来又分出了一个所谓的 key site 或者起了个中国名字叫士德

然后适得的名气呢我就觉得比安杰伦要小很多了没想到殊途同归当年的被误认为是安杰伦的斯波伦现在又回到了某种意义回到了安杰伦的怀抱里天道好轮回啊对打了好多年当年我们做的那个产品啊

E2010 这就是当年大雄老师做层三所做的那个产品对抗的主力就是要对抗安德伦的那个 CXM CXU 打了好多年我们还花一百多万买了他仪表

就是研究它仪表的功能没想到打到后来被人收购了那个时候已经研究的时候其实已经开始改名叫 K-Site 了但是好像中文名字起的比较晚但是好像是 13 年还是 15 年左右的时候收购的分拆的 14 年然后其实通信仪表行业全球家属也不多就跟说我们说电信设备商或者说汽车厂商

说到底没有那么多全球巴拉巴拉手指头也当初鼎盛时期也就十几二十家在这次并购之前

也出现了好几次并购今年之前大概的通信测试仪表行业比较多的有这么几家士德美国企业出身惠普斯波伦美国企业然后罗德 RNS 这是德国企业也目前来看是市占率有可能是第一或者估值安利日本企业

VIAVE 也是在今年更早之前稍低于 KSIDE 收购价格也是对外披露打算收购斯伯伦的另一家企业但是 VIAVE 其实以我的了解它对网络终端测的测试相对比较弱

他可能收购了斯波伦可以把这部分填补 VIV 有个全头产品不知道两位知不知道如果做通信运营商角度可能比较了解 TM500 这也是一个几百万的一个非常流行甚至垄断地位的一个仪表专门测基站的负载均衡或者基站的能力几乎是垄断地位

然后国内呢,说实话,仪表公司不是特别多,有一个星河亮点,StarPoint,这个是北欧出身的企业,算是在通信测试仪表或通信测试解决方案,不管是 conformance 和 performance,国内走的真的可能是第一的。

此外还有一些会被各种券商算到仪表行业里东方中科之类的这些企业但是往往是以当初代理啊代理罗德代理 K-Site 出名的它本身的资质算是比较弱另外我记得有个中电 41 所它是在试波器和那个中侧仪或者这个应该是层一层二方面它是做的比较多的

此外国内在仪表行业里到目前为止说比较分散没有形成一个太大的巨头就连我所知道的星河亮点这种企业也是有院士坐镇的北游出来的企业 IPO 也失败了所以规模还是没有那么大这个是大概综合来说通信测试仪表企业这几大家现在好了少了一家斯波伦被 K-Side 收购了又少了又剩五六家了我就感觉着

历史惊人相似就是感觉大家越打越少越打身边的对手越少

好像越打身边的队友越多但是越打好像就自己势力越差有没有这种感觉整合合并这几年发生的是比较频繁可能有受当前形势的影响经济环境的影响斯伯伦本身的话今年这一整年从去年开始是利润下降的很多被收购可能也是他的唯一的命运我觉得

两位刚才提到了讲到了各大厂商历史也好还有他们的发展也好其实对我们员工来讲我们现在更关心的是 Ksize 的现状和他的员工福利

春哥你觉得 K-Side 的未来会怎么样它整合合并之后跟我们业务有重叠首先它会加强在某一方面的某个领域的这种垄断另外一方面由于各国监管部门的要求它不得不拆分出一些其他的东西来单独出售即使说竞争吧 VRB 其实它的重点是在光通信和测试领域它和斯波伦其实基本是完全互补的

如果是被维亚维合并之后的话可能斯伯伦的大部分员工可能会被保留因为他们的产品是正好和 KSYZ 有形成竞争问题就在于他给的钱没那么多 KSYZ 出手更阔绰维亚维当时我记得报酬数字应该是 12 亿美元

近乎百年的一个公司而且全球某个领域来讲几乎是不是几乎就是垄断地位在 GPS 定位测试斯伯伦是全球的垄断地位也才值 12 亿哎呀真的是一阵唏嘘我也看了一下这几家通信公司的历史原来他们的前身最早创立的时间都在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几乎都百年了快对

他们的历史相比较在国内也像星科亮点 2001 年创建华为算创建早一点的也没几十年但中国企业确实起步是晚的但是发展速度是快的发展速度是快的开始都是跟人家学然后后面都很快乱拳打死老师傅了

为什么大家做通信仪表呢?这个跟听众朋友们在科普下背景啊,通信领域啊,以及通信领域里的一个子赛道通信测试及仪表这个行业,它很遵循通信的规律。

通信的规律是什么呢就是它会跟着 3GPP 也别 3GPP 跟着通信协议的眼睛会有非常明确的波峰和波谷这个大多数人都经历过 2G 手机

三 G 手机小朋友从四 G 开始但是也会有早些年 19 年开始中国搞五 G 了我要换五 G 手机卫星通信来了我要换卫星通信手机 JDP 来了这不算通信协议了但是差不多它会有一个协议引领的非常明确的波峰和波谷也就是说只要新的协议开始落地搞四 G 了无论如何

经过运营商和厂商以及各种国家政策的种种合力之下就会有一大波的消费不管是基站这种通信基建设备还是终端设备就像咱用的手机之类的这些它会有非常明显的一个波幅和波幅

所以这也是好多企业就像斯波伦他是 95 年改行半路杀进了无线通信测试这个赛道的就是他也是看到这个赛道在当初的时候那 95 年估计还是从模拟网络转数字的时候会有一个非常强的一个波峰波谷效应只要赶上这一波我就卖的不错往后这一波过去了我往下走但是通信标准啊

它会马上研究出新的一个热点然后又会再推出来像咱们目前经历了几波了就算晚一点 4G 5G 下一步卫星通信这一波波风和波谷就非常非常的明显但是呢这是当初啊那些行业好的时候啊斯伯伦好的时候是很好的啊

春哥可能没赶上我跟大雄赶上过 09 和 11 年斯伯伦一只龙鹰亚太最佳雇主就是说他的福利待遇是非常好的然后各种待遇各种福利补贴以及公司文化是非常宽松的而且外企员工当时还是很光荣的还感觉有点小光环

但是这些年为什么外企这些不好呢春哥刚才也提了经济形势经济形势也确实就导致了说这个大家没什么钱但是也有一点就是这个通信的拨风和拨股有点玩不转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春哥老抱怨说美的的网络差就是咱国内大家可能觉得网络很差吗网络很快呀很稳定啊

这是我们国家有钱做了大量的基建但是在欧美大多数地方美的算是先进的欧美大多数地方它的 5G 基建很差甚至人不做了人家不跟你玩了等到后面卫星通信我觉得玩的就更少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原因在中国呢这个也得说美帝自作孽嘛人搞实体名单限制你出售这件事我我正好还经历的 19 年 51520 年 515 正好还有经历罗德也好 KSAT 也好还是咱们的前东家斯普伦也好

是要上报自己这个产品里面用了多少美国的产品美国的设备以及各种技术专利最终我记得世纪名单应该根据长笔管辖是算出来一个如果用美帝的东西超过百分之多少就不可以出售到中国之前一般是 10%但是自从有了华为这个设置后

这个比例就开始进入不确定状态了对我记得 19 年 5 月 15 号的第一批实体名单定的是 10%

然后我当时是和 VIAVEI 的人走得很近他们就自己算了一下说我们 8%我们还能卖赶紧华为华为在 19 年时候疯狂的采购我就是一款一表都上亿的采购我因为就知道还有第二波然后到了 2020 年的 515 第二批实体平台把这个限制条件给变得更苛刻了于是罗德也好

还是这个 VIAV 还是史德斯伯伦都一样全都不能再销售给销售给华为了然后这个首先一个就断了他们一条大的路因为那个时候全中国也或者或者华为吧华为就买通济仪表几乎就是中国的半壁江山了已经是欧美企业尤其我比较熟悉的斯伯伦绝对的每年的那个 revenue 的半壁江山

绝对是半壁江山那个时候相当于一下你半壁江山这样干塌了后面中国政府又开始出台了卡脖子解决卡脖子补短板的项目开始要求中国企业不要采购一定要支持国产

B 公司就是在当时那个形势之下应运而生的就是要补这个短板的是在这双重压力之下然后西方世界几乎人家不跟着通信协议的这个波峰新技术的波峰走了中国跟中国跟呢但是你又卖不了或者人家又不买了然后就感觉大家真的是过不下去了

然后最近的热点最近的整个电信行业通信行业热点是在印度大兴土木跑马圈地但是印度呢人家不上 5G 人家用 2G2G 用到什么程度最近我拿到一个需求要求 2G 的 IPPOR 就 IP 池要支持 IPv6 我说你要把 2G 用到死 2G 谁支持 IPv6 啊

明显在二级上我要多停留我多放用户我觉得这个可以给听众们打个比方这相当于是耕地要在一个木饼锄头上支持自动打差不多我小时候在我们上集的时候看见过也农村的骑人在自行车上装柴油引擎然后大大大跑

这就很搞笑了就是你不能说他不厉害只是这个多少会有点问题为什么你不直接上摩托车呢因为穷啊因为没有钱呢

就这种感觉对其实华天也给大家科普了一下当前的这个行业的一个现状其实就中国和其他国家来讲其实我观察到的现象也类似就是说我们国家其实在通信这个行业其实相对来说是比较接近的在更新换代方面从 2G 3G 4G 到 5G 其实 3G 4G 在那个时代的时候就是斯伯伦最舒适的那个阶段其实停留在 3G 和 4G 时代

但欧美国家的话其实美国还好他也一直走在前面就是跟随着在升级但是他的升级和基建速度远没有我们国家做的那么好因为美国的厂商更多的以利润为导向他如果不挣钱的话他不会那么大量的铺设这种基础设施和升级网络的其次更差的就是欧洲和印度那些国家了

他们没有那么激进的说一定要把这个东西升到最先进的网络上去他没有强烈的需求确实是我们有时候我用感觉在国内通信走得这么快其实有一点当年美的星球大战的意思

你是不是用这么快呢对不一定我要上到我要让你拥有这么快的网速我觉得咱们现在大多数人的手机的流量网速之类的其实都是冗余的根本就用不上这么快对吧但是我要上我下面我还要搞微信通信我要搞天地大融合你跟不跟

我这边一直是俩王四个二八个尖一直都往外出那边握着两张三我跟呢还是不跟呢就有一种这样的感觉对他这个现在这个阶段我觉得跟三级四级那个时代是完全不一样的三级四级那个时代确实网速低并且有强烈的业务需求

然后大家有强烈的换机的愿望确实是升了一个档次之后 20G 到 3G 马上业务丰富起来了 3G 到 4G 这网速马上蹭下就快起来了但是到 5G 的时候就没有那么明显的体验和感受了现在其实就是一个技术过剩性能过剩的时代了

但是三 G 到四 G 一个大的推动就是我的偶像罗老师的偶像乔帮主的 iPhone 嘛 iPhone 航空出世确实催生了这个恨不得全国全世界人民对四 G 网络的需求因为大家可以在 iPhone 上啊

别说 iPhone 吧智能手机上吧可以做更多的应用这就是咱们后来就宽泛的来说移动互联网吧咱们今日今日啊每天都要用的微信啊支付宝啊还是大雄老师经常用的是默默探探呢都非常不要不要瞎说不要瞎说没有这回事大雄老师常用的各种类炒股软件啊啊

日进斗金的超估软件都是根植在 4G 网络上所以 4G 那个时候我还真是觉得这个是人民有需求甚至人民的需求是跟落后的网络建设是有矛盾的包括后来短视频出现了 3G 网络是刷不动的你看不到而且自费有诸多的问题等到 5G 的时候去 19 年咱回头想一想大家一个是 4G 到 5G 网速没有太大提升

4G 说实话也蛮快了 5G 快到了一个我们用不到的地步再一个就是大家谁在 4G 时代会有明确的网络的这个食言和带宽的抱怨其实没有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其实大家很少但是 5G 还是这么华丽的出来了还是这个状态但是 5G 出来之后有咱们国家就是强行上马

然后带着西方人羊马帆,在内部其实是有一些问题的,就像通信测试仪表这个行业,这个行业当时其实没有准备好,他当时罗德应该是通信仪表行业的排头兵了,可是罗德还没有做好 5G 的协议站,快到了,罗德是一年之后才做好的,然后这也打下了斯伯伦被收购的一个基础,适德是最先做好的。

而且当时试得是卖的最多的因为谁都没做好嘛至于我们大斯波伦当时在干什么呢得益于春哥他们当时做那个项目失败了呀春哥他们做这个项目失败了搞得斯波伦当时没有协议站可用了没有自然能用的协议站可用了这另一段话也可以多说一点这个也是通信仪表的江湖啊

斯波伦在当时其实就有着老麦的腐朽企业的一个特质,他没有自己的协议站研发,在 4G LTE 时代,他是合作或者一直是采购西班牙的一个企业的一个协议站,这样组成了我们仪表,也就是大雄老师做层三,下面的层一层二是人家做的。

然后斯波伦就奋发投降说不行我要自己扼住我自己的喉咙就花了一大笔钱啊让春哥他们那个团队去做自己的医疗啊

然后做失败了春哥亦有一定责任做失败了果真饿住了自己的喉咙牢牢的饿住了自己的喉咙气都喘不过来了你自言自诡了既然失败了你就要保住之前的小名根对吧那合作企业合作好多年你该收购它斯伯伦犯了个大错误

被适得抢钱把那个企业给收购了那真的是啊那真的是惨烈啊往前一看没有路往后一看后路让人放火给烧了

适得把这块给收购拿走了然后斯伯伦还卑微的跟适得合作接着要这块但是就失去了先手研发 5G 的能力所以等到 5G 时代也就大概 19 年中国市场如火如荼一年就是华为一家可能都是几十亿买仪表的那种采购量甚至上百亿要是仪表更新

斯伯伦几乎没分到几乎没吃到但是士德是吃的最大一块蛋糕一直到转过头来 2020 年罗德推出了他的仪表罗德以稳定著称这才开始降低士德的份额这个是当年的一段公案这也是导致了 K-Site 在那两年往上走斯伯伦是几乎直线向下然后这方面是咱们外企仪表早些年尤其是

三 G 和四 G 时代非常强势国内几乎没有而且还有一点就算是如今华为在当年也是很卑微的要遵循西方的法则所以过西方的标准买西方的仪表西方认证的仪表公司的产品这是必须的所以当时我们刚入行的时候斯沃伦也好安吉尔伦也好是非常牛的存在

是非常牛的,其实都指导工作的,你们做的这个不对,你们也好好反思,都是这种的。因为尤其要美帝的那种认证,PCTRB 之类的,CTA 这些认证是非常难过的,在当年,就是零几年,一零年的时候,很难过,全靠仪表公司告诉你这么过那么过,然后当年其实也有一些小灰色,

有的 case 啊就是过不去就是挡着让你没法登陆美的你过不了认证就拿不到许可证去售卖嘛当年其实也有发生过我买两套仪表哎你这 case 就过了然后就就就这么简单当年这都是发生过的一些事然后等到 19 年啊咱们国内啊开始收美的制裁好多企业以及国内要

补短板解决卡脖的项目就开始尽量少用甚至不用国外仪表就出现了一系列的一些问题手机啊中端行业说实话还好因为一是比较成熟二是沉积的仪表比较多三是因为这市场够大国内的像星科亮点这些企业也跟上了四是呢靠咱们小米家不强的精神啊

像兄弟当初做的 AGMSSA 北斗那个行业因为就是缺乏仪表我们干脆不测了就上吧产品就上了脱缰了野马一样你先上再说确实有这形式但是另一些行业呢就咱们近两年比较火打的这个日本和欧洲人羊马盘的汽车行业当时就很明显尤其汽研院开会的时候找不到仪表公司

你要定个标准的时候,你要定个标准,然后你找不到可以落实你标准的一表公司,也是很尴尬的一个大方向。然后我们又发扬小米家不强,那就不出标准了,就先不落地了,大家干吧,这个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

其实这也是咱中国这些年的写照,有时候跑得太快,什么游得太快,哭啥都追不上你,就跑得太快了,标准跟不上,有时候确实会出现,但是结果呢,我们跑出来了,德国日企的这种种种行为应该算是个佐证,是吧,跑出来了。对,你看今天,

多么牛的日产和这个本田居然要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是算本田并购了日产还是说合并还是怎么着这都不好说有人开玩笑说两个这样的话两个以后各取一个字吧取了这个日产的日取了本田的本就叫日本汽车吧就好像什么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合并各出一个字是吧东南出南南京出京对

但是这个咱之前也被聊过嘛,通信设备厂商的失败者联盟嘛,几乎就这种到抱团去卵,但是抱团去卵之后会有更好的发展吗?这个抱团和好多正在上升企业的那种并购其实不太一样,其实都是大家活不下去了。

其实都是在减缓消亡从历史上来看就咱们浅薄的历史知道往往这种并沟之后的结果不是焕发新生往往就是多活几年因为现在的形势是就是行业萎缩的一个阶段所以其实大家合并的结果就是来抱团取暖并不是像以前的一些企业合并是为了寻求更大的这种发展和更广阔的市场对就以 K-Side 和斯伯伦的合并为例啊

大家的现在通信测试市场其实大的买家都是饱和状态如果说大家不往下走下一步的话 4G 首先是非常饱和的现在几乎没有人再去买 4G 的仪表了 5G 又是尴尬的又来了中国在买啊

但是欧美没有啊欧美运营商美的也真的算是很好的了但是它的量也很有限欧洲人好多地方都不上 5G 啊人家还在用 2G 呢他为什么会买 5G 仪表呢除了研究目的几乎没有你就没有这个增长然后中国搞得如火如荼的卫星通信卫星通信的话我其实除了听说美的有运营商放出风来欧洲尤其欧盟啊

在这块几乎就毫无作为因为他也没什么卫星手机卫星通信这不是从公开消息也就那几家吗苹果搞了一点是吧然后 SpaceX 搞了然后再加上加上华为搞了就这几家中间没有什么五湖次序没有欧洲人的名字太前沿了他们根本跟不上

对欧洲已经完全哎呀完全被感觉就落后于时代了没落的贵族就像就像哦对好像是去年我还看到新闻法国是上市公司中当时市值最高的最猛的最最有价值的是什么企业知道吗能源企业军军火不不不

是 LV 包的企业就卖点摄制品他今时今日他是世界首富现在怕不是了是不是有马教主在此别人肯定对避气风芒玉帝殿下马亲王对一次并肩王是吧马保国老师

对对对确实是这个状态所以的话就 K-Side 和斯伯伦这种并购其实很难说大家各取所长然后展开拳脚去奔向星辰大海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个市场是饱喝而且是猥琐的作为一个三体的粉丝我至少要用三体中的场景来描述这个故事了就是合并之后你可以问他怎么回事他表示说海干了把海弄干的鱼

不在这片海里对其实这些年你看汽车也好还是电信设备也好大家都是要抱主动拥抱中国这个市场当中国市场产生排异之后几乎所有公司市值都在下降因为全球最大市场早些年来讲都在中国

现在来讲可能是印度啊西方捧出个印度出来基建手笔非常之大但是可怜的是通信仪表行业在印度啊也不是特别受重视

印度的测试啊就是很抽象对质量的这个要求很抽象你说他不要求吧他要求你说要求吧他二 G 上他要加个 IPv6 就是让我们这个老通信人呢都感觉摸不到头脑说你这个方向真的是不好揣测车也是嘛对吧车你说这个印度市场这么大为什么不发力呢

印度卖的最好的是拖拉机所以你日产转型拖拉机也来不及也是有同样的问题那日产来不及了印度市场之王是林木还有一些故事关于印度市场故事就是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也别想再回家

还有印度人对价格的疯狂的低价的疯狂追求完全无视你这些其他的事情像通信仪表这种为了质量而生的东西人家不在乎你有什么用这个倒是

印度的市场的价格就以我现在做模组来讲确实是低的相较而言美帝在北美其实卖的是高的但是卖不了太多北美现在就像春哥说从服务员要小费这个行为上来看没什么钱了春哥

开录之前还讲了一个差点被服务员骗了 25 美元的故事就民风也不淳朴了大家也开始合计的高点钱了也没什么余钱去挥霍了十方日下呀也不讲究诚信了怎么说着说着感觉老去第四美帝啊纯哥人还在美帝腹地呢

往回翻一翻通信测试仪表行业整体来讲就和过去这些年咱们见到的好多行业非常类似整个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繁荣其实就跟着通信跟着整个通信市场一样繁荣起来就好像早些年的海尔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冰箱采电设备的时候那就是他们的跑马全地时代疯狂的增长

然后等到是家家都有电视然后马上就变换然后而且开始刺刀见虹只有存量只有换机需求没有新增的需求对对对而且说经过市场的培育大家也友商也都具备了这种竞争力接下来就是真的是刺刀见虹开始拼了然后这个暴力时代不存在了

其实大概是这么个市场规律一方面可能是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超出了需求的超越了需求的层次了

就这玩意儿本来是两个交替领先或者是互相引领现在好像需求没跟上来搞得这个除了像中国这样比较是吧比较比较追求尖端的市场之外别的市场就已经躺平摆烂了这样的话这个就没有新的协议没有新的标准那这个这个这个仪表怎么卖呢就没法卖呀连手机都卖不动啊是这另外一个方面呢感觉可能是

这也是中国市场这个特殊之处导致的我最近看到一个词叫中国效应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联合国的统计报表吧中间要考虑一个中国效应就是好多事情吧如果把中国算进来吧就会得到一个失真的效果就比如说统计什么发展中国家的什么什么什么人均啊什么统计世界上的这个什么绿化就植物什么植物覆盖啊森林面积啊这些的

就是由于中国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统计的值其实要把中国剔除出去才能看到这个世界除了中国之外的本来的面貌就这种扭曲或者折射现象是挺我中间有一段时间也是考虑现在公司的转型产品当时是想做啥呢有一个异想天开想法去了解了一个产品啥呢光伏

然后我做了一段调研,我就感觉,哎,我说这个东西我们做通信模组的可能可以插一手,为啥呢?光伏它有一个支架,光伏的支架底座是可以啊,尤其在美地啊,它是有一个像向日葵的作用,它转,哎,我跟着光转,我使用对着太阳光,那么我这个吸收太阳的效率就高嘛。

哎,我说中国光伏搞成这个样子,这个市场反而是不是特别大,很小,那就意味着这个市场可能大家没看上,我们说不定也可以去搞一搞,然后我就接着往下去调研了一下,研究了一下,我发现中国之所以不搞这块啊,中国不需要,中国在好多隔壁和草原上的那个光伏板啊,

大家可能想象不到,它不是平着对着天空起手阳光,它是竖着的,垂直于地面,像一本书一样立在那儿,为什么呢?因为你这样效率肯定低嘛,因为阳光最好的中午的时候你几乎照不到,为什么这么做呢?为什么不去按我想象的去追踪啊,跟着太阳跑,更高效率呢?

光伏的发电太多了中午的出现电能的潮涌现象了所以就是我追什么呀我都中午都给你竖起来我让你中午别造孽了到这种地步没听说这真是开了眼界了居然到了这种程度了吗对啊就是光伏行业这些年经过中国的其实光伏行业也符合咱说的规律啊

本来是一个高精尖的行业经过中国市场的以及中国厂商的多年努力活活把这行业给打没了然后打完了外商自己内部有一番残酷的戏牌光复已经在中国已经统战整个市场了这已经被欧美进行反倾向调查了吗对就是上下游几乎恨不得连个螺丝钉都没放弃全部给垄断了

最近这一波出海光伏不就是跑到欧洲有能源危机地方去各种给人建光伏吗我不知道会不会把理财产品卖给他们啊中间在国内名声比较臭的时候不就光伏有一波坏人啊那光伏没问题啊有波坏人借着给你建光伏让你买理财产品吗或者把光伏当理财产品卖坑了不少人吗倾家荡产啊

这不坏人啊跟光伏没关系啊有坏人其实我觉得刚才华天老师提了这么多一个是汽车呀光伏啊还有就我们的通信的仪表这个领域啊其实我发现其实在中国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就是一个是中国厂商的这个异军突起就是基本上在很多领域上都已经统战全球了

另外一个还有一个就是多出于多种原因有一个中国人在思想上一个转变以前其实我们有一个很古板的思想就是造不如买以前都是买买买对但是后来发现一个是说我们自己有这种需求并且需求还大市场很大另外买你得看人家脸色

还有其说各种其他的原因我觉得现在这个阶段大家都在发力我要自己造然后我要反超你对而且事实证明你好使的对你不是不行的因为早些年你看咱看大江大河之类的更早一点的那些电影和作品因为咱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七八十年代那个时候你确实你就造不出来对你确实就得用人家的

你连你别说你造了你用你都得是请人家卖设备还得搭个专家过来用要不然你用都用不了非常之落后但是今日今日其实已经开始缓过来了其实开始说发现说我们不光能造我们造的还好造的好不要紧我们还便宜

这一点我觉得是西方最可怕的就是我造了一辈子你过来三下五除二比我这还便宜跟我打价格战我是我是感觉这太可怕了这感觉说着说着我没有说回到这个中国狂飙的 20 年了是这个让我想起我之前看到的另外一个就是统计分析吧意思是说最近这 20 年或者是更长的 30 年就大概二三十年世界经济的这个发展的增量都都被谁吃掉了

说经过统计之后发现绝大部分就超过 90%都被两家吃掉了也就是只有中和美两家吃掉了然后中间还有点零星的碎屑可能被韩国吃掉了然后除了中日韩三家是正增长的吃到了这个增长之外其他家包括欧洲日本包括第三世界国家几乎都是原地踏步甚至还在退步就让出自己的市场和份额

就是说这看上去好像经济全球化当然这两年不再提了因为这两年斗得凶就早些年还提了挺多的经济全球化各种是吧各种贸易的增长各种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实对于很多世界绝大部分人来说就像朱自清的文章写的一样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确实是你看咱们说了这半天通信仪表这个行业咱一小见大它发生着

世界上过去二三十年发生过的那些事先是欧美领先后来这个倚重中国市场因为及时领先的时候也是欧美开始从不重视中国市场变成非常倚重因为够大嘛然后后面就开始中国企业发力中国企业赶上中国再加上一个地缘政治然后就搞得就江河日下

今时今日啊咱国内的仪表行业啊其实是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百分百

替代甚至取代欧美的测试仪表通信测试仪表对 得强调一下反正前两年我印象中还有这样的报道大概是描述中国这个大概是就是深度不够或者是有些很多领域没有覆盖经常以这个仪表行业为举例表示比如说各个研究所呀大学呀或者买什么各种各种行业需要的仪表呀很多就是国内造不了

国内确实是啊我自己在仪表行业里干的年头多确实有这个问题包括咱们的那个卫星信号的信号员这些迄今为止坦白讲和斯波伦的那个仪表啊在精度上有一点点差距确实还是有的还不能完全全替代但是呢差距已经很小了另一个喜讯是虽然有一点差距啊但是价格上

是斯伯伦仪表的十分之一价格上差距更大性价比太高了上来就是价格十分之一这怎么打这个价格然后咱们国内也另一些像大唐联谊这些仪表行业它在好多性能上咱们要穷究某一部分性能上也不敢说比罗德这些要做的就是说完全一样甚至反超但是基本功能上确实已经可以完全替代了

这再往后就是加以时日的事了因为人家像我们刚才讲的都是快百年企业了哪怕晚一点的也是做了三四十年了所以积累和积淀肯定是要有的

并不存在完全真的弯道超车但是只要加以时日中国这么大市场还是会赶得上的再更何况有的时候也不真的需要那么高的精度吗这个也不一定有的时候也是这个仪表厂商咱们都干过的自己挖坑自己挖了个坑然后把这客户给陷进去再把客户捞出来

这个也不算什么新鲜事这已经不错了还记得把客户捞出来主要挖坑不是为了杀人咱为了越货所以杀人不是目的而且再一个就是中国发展的快之后也带了一个刚才我也隐晦提到现在就稍微不那么隐晦一点行业如果要发展是可以靴足视率的

这是完全可以的一切都以经济发展行业发展搭前提为主要的动力学足势力这种事不是不可以绝对可以而且做过将来也不是不会做所以 K-Site 就是士德和斯波伦的合并前途也是颇黯淡的说到这我突然为春哥捏了一把汗呢

春哥这刚把红旗绣好我就唱衰不不不我觉得西方还是有发展的春哥

适德还是能大展拳脚的其实你看从惠普到安建伦再到适德转了好几次行了也未见得不会再转一次对吧人在大数据或者 AI 方面在发力也未见得不可能现在 AI 来讲你美帝还是占主导地位中国还是跟随这总没错吧对吧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春哥自然会找到新的发力方向好我努力吧春哥

反正初哥也快回国了我感觉过几年初哥可能就回国了就是你们闹去吧我不跟你们玩了总的来说太阳底下无心事

我们这些年耳闻目睹失败者联盟西方的失败者联盟一而再三而三的结成联盟联到后来经常连成了一个幸存者就没有联盟了剩一个了大家咔啵咔啵剩一个幸存者了这个故事持续的发生有些离我们远有些离我们近就如同这一次斯波伦和 K-Site 它的合并跟我们三个人比较有关

这个我忍不住就想为他默哀几句再见了老朋友我的简历上的东西又一个没法查的又一个变成历史了我的履历就停留在 13 年了没法再延续了是吧

我们目睹了一个行业从盛到衰咱这个话可算说得着咱是真是亲身经历这个行业大雄老师不算我跟春哥经历的比较长从盛到衰我刚好在通线行业 20 年我在入职的头一年斯伯伦被评为最佳购主你行你经历过盛然后春哥经历了 20 年通线行业

不光是通进行业任何行业现在都有这个趋势未来怎么发展我们肯定不敢妄自揣度但是总觉得这些事以后可能会越来越多希望大家在听到类似故事的时候能想到我们也曾拿出自己的经历既然都听到这里了欢迎大家订阅随手留言也可以在微信搜索公众号一知半解一是数字的一了解更多节目内容

by bw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