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一块专通 anotherbrick 我是大尔今天也是高考了
好像每一年高考的时候各种媒体微博甚至朋友圈里面大家就会讨论今年的全国卷或者地方卷里面的语文作文是什么样一个题目我觉得这个还蛮有意思的所以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全国二卷的一个题目因为我看到这个题目之后
就想分享一下我的一些看法全国二卷的今天这次的题目全文是这样的昨夜闲谈梦落花我欲因之梦无月铁马冰河入梦来梦往往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呈现我们的感受和奇迹为我们打开更浩瀚的天空我们也常常向别人讲述自己的梦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梦以行动实现自己的梦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梦赠予他人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利益明确文体自你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那因为我们是一个博客节目所以我这个分享肯定会超过 800 字嗯
我看到这个文章以后它是关于梦的那我觉得我可以首先分享一下我对于梦的一个看法我最近两三年来有一种强烈的感受是我的梦境是连在一起的就是我会在梦里面见到一些人然后他们有男有女好像跟我非常的熟悉
我在梦中见到的那些个体让我有强烈的熟悉感我很难形容一种叫做熟悉感是什么样的举个例子可能是你走在路上你突然之间遇到了自己小学的同学你们已经十几年没见了他的容貌依稀有了一些变化
但神情之间的那些五官形成的一个具体的特征却非常像是你小学的那个朋友于是你就开口问他说哎你是小五吗你是以前实验小学五二班的小五吗你这么一问他就立刻跟你回答说哎是是是我是小五请问你是我就跟他介绍说我是大尔那我们是小学的同学那这是一种久别重逢的朋友相见的情景
那触发你会跟他这么交流的原因是因为你发现这个五官或者这个人的形态这个人讲话的方式让你想到了曾经的一个朋友它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我在过去的两年的做梦的生涯里面时常感受到我在梦中会遇到那些似曾相识的人我跟我朋友分享过这个
观点之后他跟我说你好像在你的梦中经历了一场 deja vu 中文把 deja vu 也翻译成一种记事感或者说是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我觉得中文语境下的似曾相识跟 deja vu 是有很明显的一个区别的我记得我最感受到 deja vu 这件事情是我很小的时候大概在初中的时候
当时隐约记得我们初中那个校区要被拆掉了江山中学这个近几十年的一个老校老校区要拆掉然后我们要搬走在搬走那段时间里我突然之间看到老校区的一些树那些树的树林应该已经有几十年了开始飘落一些树叶下来那一瞬间我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知道当下发生的那一切肯定没有在我的人生中发生过但是它却像是在我的人生中已经见过的场景一样所以 deja vu 这件事情很多时候也被会认为是能有前世记忆的一个特征那我在梦中见到那些朋友我对他们也有一种 deja vu 我后来醒过来的时候经常去拼凑关于他们的记忆我觉得他们一定是我在现实生活中不认识的人
我是非常明确这一点的我相信大家做梦的时候也会明显感觉到如果你梦中遇到的人是你现实中认识的你是可以知道那个形象是如何的你可以梦到你的爸爸妈妈可以梦到你的朋友梦到你开会的场景但是我当时在梦中见到那些人他们一点都不像是我在真实生活中遇到的朋友但是他们有一种强烈的熟悉感我后来去拼凑这件事情我发现
我可能大脑潜意识做了这样子一个行为就是我把我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各种电影也好剧集也好小说也好不同的人物性格跟人物形象融合到了一起在我的脑中塑造了一个新的人然后这些新的人在我平时的
白天的记忆中并不会出现但是到了晚上的时候他们就在梦中跑到我的梦里来给我演一出又一出的戏所以那个记事感是因为可能某些形象他们是不同我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人的形象的集合他有可能是我看过的电影里的角色也有可能是我看过电视里的角色
但他们互相融合起来之后就诞生了一个完全全新的人格好像是我的大脑潜意识在进行很多作品的二创一样很有意思然后这也延伸到我另外一个想法像在这个问题里提到的一样如果有一天我们能够将我们的梦赠予他人的话其实我们从小到大都在被赠予其他人给予我们的梦
而这个梦就是我们看过那些文艺作品不论是电影小说还是后来的短剧戏剧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一个一个造梦者一个一个创作者编造出来的一个梦境但是他们把他们的梦赠予了我们然后深深的影响到我们人生的看法
关于文艺作品如何改变人的性格这件事情是我长久以来非常非常关注的一个话题而且我对此深信不疑因为我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我的人格就是被我小时候看过那些小说跟文艺作品所改变的我到现在都经常跟别人聊起来可能小时候对我人格最深影响的三部作品分别是《大中马》的《基督山伯爵》
《三个火枪手》还有迪根斯的《元大虔诚》这三部作品分别塑造了我性格中极其重要的三个部分《基督山伯爵》里面描述了一种酣畅淋漓的具有审判感具有神性的复仇故事它迎合了所有人类在遭遇委屈跟屈辱之后想要报复的那个心理我后来长期分析这件事情啊
为什么基督山伯爵作为通俗小说界爽文的鼻祖可以受那么大的欢迎是因为人类本身在遇到屈辱的时候就是有一种内心深中的正义感无法得到伸张的而小说营造的那个梦境就帮助我们实现了那个复仇感复仇意味着你的正义是凌驾于所有其他人之上的
而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凌驾于所有人正义之上的他并不是一个实体的人他一定是一种至高的精神是一种神性只有上帝在西方的文化中可以审判所有人所以基督山伯爵描写的那个幻梦为什么叫基督山伯爵其实伯爵本人他被描述的那个形象是带有非常强烈的宗教以及耶稣的色彩的
所以它不仅是一个被迫害被受辱然后崛起复仇的故事更是一种人类在迎合上帝的正义观在惩罚世人的一种故事小时候看完这本书之后我就觉得特别跟这个故事有缘所以一直以来我也把复仇当作我人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我往往在遇到不公的时候尤其是对我自己的不公的时候内心深处就有一种基督山伯爵附体的那种状态想要找到一个地方反击复仇把所有人添加给我的痛苦三倍返还过去有些时候我还跟别人讲我有种半则直竖的精神绝对不可以让有些事情可能在我所在的主旨里发生
所以第一个小说改变我的人生的就是《基督山伯节》它告诉我如何复仇第二个故事是《三个火枪手》其实《三个火枪手》也是非常具有普世价值的一部小说因为它描述了这样子一个简单的故事类似于一个二三线城市乡下的小孩要进京赶考或者说是进京谋仕土
达丹尼奥就是一个可能在一个乡下地方出来的这样子一个孩子去到巴黎以后就参与了各种皇室的内部的斗争然后得到了一个非常光鲜亮丽的一个火箱手的一个身份自己的前途一直往上走他自己也认识了各种各样至交好友击败了各种阴谋大中马后来能够进入先贤祠被
就是被整个法国所推崇的原因也是因为他在现代通俗小说中这种无可取代的位置他的故事把某些人或者绝大多数青年人内心深处想要崛起想要获得成功的那些想法都给表达出来了德拉尼奥就是最好的这样一个例子然后
三个火枪手对我最大的影响其实倒不在于这个层面不在于个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抱负而是在于对于异性的看法我小时候看三个火枪手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样一个道德观在法国是可以被接受的那就是一个年轻人他可以去追求一个有夫之妇他可以强烈表达自己的爱意并且这种爱意是可以被接受的
这在当时中国的绝大多数道德层面上来说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一种腐败的有违价值观的一种行为但当我看到三个火箱手它是一本世界名著而里面的价值观就是这样子我们今天可以说是浪漫化的法国价值观所以我就突然间接受了看到了不同文化下人类的可能性就可能在中国
在保守地区这是绝对不可能接受的一件事情比如说像在伊朗如果有奸情偷情的两个人是要被活活砸死的用石头砸死的但在法国这件事情是可以被接受所以我觉得法国人跟中国人都是人类为什么他们可以接受的事情我们不可以接受
所以文学很大程度上带给人类的变化就是我们看到了异国他乡另外一个文明发生的故事然后这个故事里面讲述的情节又是符合人性的于是我们就打开了一种思路类似的事情可能是可以被接受的它并没有一种禁忌这也深深影响了后来我所有对于异性对于恋爱对于
浪漫这件事情的看法一直到可能最近几年我才在可能亲密关系里面重新上了一课才知道这样子的想法可能对于个体来说它是有许多修正的地方的而且当时法国的大环境包括大宗马所生活的时代为什么会有这样子比较迷乱的一种交际生活圈其实它也有社会的背景存在
所以这是第二本书改变我的第三本书也是某种程度上我觉得改变我最大的书是《元大虔诚》狄更斯写的狄更斯写过非常非常多名片比如说《大卫科珀菲尔》还有像《乌都孤儿》还有《匹克维克外传》等等等等其实相比《莎士比亚》我更喜欢狄更斯我觉得
用今时今日我的见识来形容狄更斯的话我为什么觉得他那么伟大的原因是他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个用现实主义题材去描述工业革命下人类生活场景还有生活状态的这样一个小说家而且他的笔触是非常柔和但是犀利地指出各种社会问题的
我前两天在看德鲁克的时候他也提到这一点可能相较狄更斯再早以前的像简奥斯汀其实当时整个工业文明跟资本主义社会已经开始萌芽发展对于人类的生活有很多改变了甚至也改变了某些宗教跟社会结构
但第一个把这件写出来的人是狄更斯简奥斯汀当时生活在那个状态中但他没有把这件事情表现出来他也没有意识到周围其实已经崛起了像新的自然阶级像类似于各种工厂工人或者工厂主这样子一个阶级但狄更斯的小说里面你可以看到大量的这样情节所以为什么某种程度上狄更斯伟大的原因是狄更斯有可能是
最早去敏锐地察觉到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真正变化的这样一个小说家当然有很多社会学家跟思想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在社会学跟哲学理论已经反复论证这件事情了但让人类让普通人去了解到工业文明对人的变化狄更斯可能是手屈一指的
我去年在英国的时候也特地去了迪根斯的故居去看他当时写小说的那个地方他有个大大的书桌斜 45 度角平时他就在上面去写他每天想要的一些故事那为什么我说他的远大前程对我影响非常非常大呢我觉得某种程度上这是种命运的指引我前面说今天可能讲的是梦
《元大前程》其实是狄更斯晚年写的一本小说相较于《西亚哈达大捕头》《元大前程》是比较精炼的但它讲了一个舞台非常小的故事整个故事的核心人物就那么几个开始跟结尾是一个缘是一个因缘际会是一个缘起缘落的故事主角皮普
他在小时候制造的一个瞬间在沼泽地里发生的那一切最后影响了他整个人生然后最有趣的一件事情是皮普一直生活在梦里他生活在一个拥有美好前程的梦里因为小时候皮普他生产在一个非常穷苦的家庭的他家里唯一的支柱是他的姐夫是一个 Schmiss 是一个铁匠
但突然间有一天他好像被命运眷顾一样他所在的小镇的妇人海瑟薇小姐给他资助让他上各种学校贵族学校让他经历更好的教育他仿佛觉得好像他得到了某种命运的眷顾可以从一个中下阶层走上一个上层社会所以整个故事的
大多数时间段里面皮普都在一个这样子被构造的梦中但到故事结尾的时候所有的一切真相大白命运作为最最直接了当最最残酷的一个审判官把每个人的故事都讲了出来皮普这个时候才发现他所有对于元大前程的美好幻想都是一场梦这个故事对我最深最深的影响就是
我在可能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了解《元大前程》这个故事了但不是通过小说的文本而是通过各种动画片电影我到现在都还能记得基本上当时电影频道上演的每一个《元大前程》或者叫另外一个翻译叫《孤心血泪》它的动画版本也好黑白电影版本也好彩色电影版本也好我都会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在电视上看到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可能打开电视的时候就总是能看到《元大前程》这个电影在放好像它就是命运给我的一种指示它在告诉我同样的事情在我身上可能也会发生就是我幻想我自己也有一个所谓的元大前程我自己以后也会有一个非常良好的事业我的抱负也能得到发展但最后可能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一个梦
我不知道怎么形容这样子一个故事对于一个小孩的冲击跟影响当一个可能十几岁的小孩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或者说自己所有的这种对于未来的美好的期许可能都是命运的一场游戏我觉得在那个时候我就感受到了一种无力感感受到了一种变化莫测如梦似幻的感觉
感受到了一种太多事情人是不能把控的一种感觉但这是狄更斯晚年写的小说我到现在都能记得他的结尾跟他的开头遥相呼应在一起所有的故事都在那个沼泽地发生然后当皮普回到家乡的时候他再次遇到他从小到大都爱着的以及被教着要去爱的那个对象 Estella 回来的时候
他们俩好像近视前嫌或者可以开启新的故事我非常非常喜欢狄更斯在《远大前程》里描绘的那一个开放性的结局他没有像很多庸俗的小说一样给匹普一个美妙的美梦成真的幻觉他把所有一切的真相放在了那个沼泽地的迷雾中
我每次看完不管是电影也好小说也好看到《远大前程》这个段落的时候总是会叹口气就会想原来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模样有梦有梦的实现有梦的幻灭我很喜欢杨德昌的那部电影《依依》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引用《依依》里那句非常经典的台词
他说电影给人类的价值就是电影帮助每个人的生命延长了三倍因为我们看到不同的人生在电影上上演学到里面的经验感受到里面发生的故事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抉择也是一种滋养我们过去看过那些小说也好漫画也好电影也好戏剧也好里面每个人都在活生生的经历他们自己的人生
在当他们经历那些痛苦挣扎快乐喜悦以及所有抉择的时候我们作为一个见证者伴随他们走过每一段人生跟梦境我们也会在自己的人生阶段里面想到他们想到那些我们的老友那些我们曾经在各种故事中认识的老友想他们的抉择我们也会想如果是我们我们会怎么样如果我们被
欺负了我们会跟伯爵一样报仇吗如果我们遇到爱的人哪怕他有自己的家庭我们会去追求吗然后到最后的时候回望过去的时候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是不是也会觉得人生就像一场梦一开始你好像觉得充满了希望但到最后的时候当这个梦醒了人生的真相被揭示的时候我们又可以心难接受所有过去的选择
都是我们自己来决定的所以我们必须感谢那些伟大的创作者们他们用他们的智慧他们的人生经历他们的经验谱写了一出又一出美妙的梦然后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把他们的梦赠予我们然后让我们的生命得以延长让我们的生命得以丰富所以我希望大家
也会喜欢现在我们经历的这个人生好了这就是本期一块砖头非常感谢大家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