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 38 – 跨越22年的对话,和13岁同学对谈学习、创造与社交焦虑

Ep. 38 – 跨越22年的对话,和13岁同学对谈学习、创造与社交焦虑

2025/6/16
logo of podcast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大耳
张琦
Topics
张琦:我的母校乐群实验小学非常包容和开放,学校的理念是让每一个生命自由舒展。我差点没能入学,但学校仍然接纳了我。学校的包容性体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发展,以及对创新想法的支持。学校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例如录音棚,并且校长和行政部门也愿意为学生争取所需的资源。这种包容和开放的教育理念,让我在小学阶段获得了非常多的机会去探索世界,接触不同的学科。 大耳:盐田实验小学乐群实验小学这种包容开放的教育理念,让张琦在小学阶段获得了非常多的机会看到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并且接触到不同的学科,这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邀请到13岁的初一学生张琦同学,分享她如何平衡学业、个人项目创作和社交焦虑。节目探讨了当代青少年学习方式与上一代的差异,以及科技进步对知识获取和创造力的影响。
  • 13岁学生张琦平衡学业、创作和社交焦虑的经验
  • 当代青少年学习方式与上一代差异
  • 科技进步对知识获取和创造力的影响

Shownotes Transcript

这是我第一次和年纪差距那么大的朋友对谈,张琦同学今年13岁,还在上初一,我们相差了22岁。我们是在上周一少数派组织的WWDC2025上认识的,她当时也分享了她正在制作的关于【社交焦虑】的开发项目。当时我还不知道我们的年纪差距那么大,单纯是想了解现在的年轻创作者的想法,所以就邀请张琦同学一起聊聊。在整个交流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在同一个语境下交流的。在对谈过程中,我也在不断想,我小时候是怎么样思考和学习的,从中进行一些对比。【只要你想做就能做得出来】,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中,去做自己喜欢的以及感兴趣的事情,是再好不过的学习状态了。

最近在和朋友讨论一个议题【00后、z世代接受的教育是否比上一代更好了】,我的观点是越来越好了。我们这一代90后的成长过程,是伴随着60后和70后的代际轻视的,过去几年,00后也遭遇了同样的轻视,被贴上各种标签,我倒是对此一直持有乐观的态度,认为更多的科技普及帮助知识平权了。许多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的诚惶诚恐,往往可能来自于自己无法正确从手机上瘾中脱离。2000年,我家里第一次用上PC,十岁的我和我爸同时起步,但是几年时间里,我对于PC的使用熟练度就完全碾压了我爸,所有看似设置的界限,都被我轻松突破。更小一点的时候,我爸妈一直想限制我看电视的时间,但我总是能找到各种机会,巧妙地HACK(比如拿电风扇疯狂吹电视机隐藏痕迹),我对于有线电视的如饥似渴好不亚于今天人们对于短视频的上瘾。

张琦同学在节目里提到的Teacher Song,让我相信,正确地引导比盲目地限制是更有效的手段。同时,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尊重,尊重年轻人,尊重每一个个体。

参考阅读

制作:呆房子 Numb House

  • 策划:大耳
  • 录音:Wilde、大耳
  • 剪辑:Wilde
  • 文案:大耳

关于「一块砖头AnotherBrick」

「一块砖头 Another Brick」是由独立播客机构「呆房子 Numb House」策划制作的专题播客。在这个混沌而迷茫的 AI 时代,比起成为社会中一块块麻木的砖头,我们更想寻找那条使人成为人的道路。你可以在各大播客平台和视频网站找到本节目,感谢关注!

联系方式

 

「一块砖头AnotherBrick」节目由「声湃 WavPub)」提供内容托管和数据服务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