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期从错误开始,通过漫长的思考,最终回到本质,跟焦虑做朋友,以及让自己成为那道光芒吧。
多看到自己的优势和闪光点,远离那些消耗你的力量。我们的一生中,只有自己才能评估自己,一直向阳向生。
欢迎订阅【非典型Sisters】
一个超酷的姐姐和朋友们关于职业,成长,年轻态的讨论。ENTP,欢迎来贴贴。
这是一档互联网老少女畅谈的节目,关于她们理性的和非理性的观点,希望可以陪伴你在无论快乐还是失落的日子里。随时欢迎投稿,或者加好友来嘻笑主播。
节目在小宇宙首发,在apple podcasts、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都可以收听。计划开通文字频道,海外计划在substack平台订阅我的文字,国内用户查看小报童、即刻平台。
你可以在微信找到我:carrieV5
也可以在小红书里找到我:凯瑞 | 漫游纪,搜carriev5_2023
【本期主播介绍】
凯瑞:某厂海外电商东南亚业务打工人,最喜欢的身份是【非典型40s】播客主理人
啊呜:万年不焦虑的正能量小伙儿
01:06 这是一期SOLO的节目
03:45 啊呜这个从来不焦虑的人儿呀
07:05 回到本质是,跟焦虑做朋友,关注让自己愉快的事儿
10:00 有些事原本毫无意义,仅仅是因为美好
11:35 请给自己和身边现在的那个朋友,一个大大的赞美
13:45 用那一道甜填满满心的苦;用一道光填满全部的黑
15:45 让自己就成为那道光!
16:47 《逆思维》让“冒牌货们”勇敢地站起来吧!
20:55 祝大家晚安~
对抗焦虑本身是个错误的命题。当我给自己错误的命题,同时又试图回答这个命题的时候,我的答案是下面这样的:
对于我自己来说,先说结果,这三年我的生活没有巨大的地震般的变化,大部分亲人都在都没啥大事,一部分自己靠运气赚的钱,又凭本事亏掉了。
对我自己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从考虑慢下来,到决定慢下来,并跟自己的焦虑和解的过程。我想,每个人的境遇和发展周期不同,不确定我将讲的这些会不会让你感同身受,但是我相信,跟自己的焦虑和解,是每一个活着的人都要面对的问题吧。
我觉得,人焦虑的本质在于,你的能力配不上你的欲望,如何调整自己的焦虑状态,其实不外乎提高能力和减少欲望。
特别是对于互联网人来说,不必否定,我们乘了过去十年的顺风车,在顺风车上,欲想要不膨胀不加杠杆几乎很难做到。
因为是一个人的一集,我就先按时间线简单整理下我的这三年,以及几个重点决策的依据。
2020年初,整个事件开始的时候,我正在马尔代夫船宿潜水,每天跟大鱼小鱼一起玩耍,开心得不得了。回国的时候,同行的一大帮朋友还当开玩笑一样戴上口罩,说是我们也来玩跑毒。没曾想回来的真实情况是,这不是一个玩笑或者游戏,一切都是真的。随后是封城在老家的近2个月,我妈第一次亲身经历了我从早开会到晚的状况。当时钉钉线上会议的收音是真的有点差,或者大家不习惯,所以声音分贝的确有点大。用我妈的话说,你怎么每天从早十点跟人吵架到晚十点,而且吃饭都不能从会议里下来啊?也是在那几个月,我第一次购买了年金保险和终身寿险,这个决定现在回头看是非常正确和明智的。在这里不做投资推荐,请大家理智自行决策。
在随后的2020年夏天,我还是从前家公司阿里巴巴离职了,在明知道经济下行的情况下。虽然也有同事劝我谨慎,但是我的离职理由较多的还是跟个人原因有关,这部分对除我个人之外的任何人都不会有借鉴启发意义,就不多说了。离职之后另一个决策重点是,180美元时卖光了阿里股票,买了杭州的房子投资。复盘来说,这是一个难讲对错的决定,但是我最近在小红书最火的一篇贴子的确是“我决定卖掉杭州的房子了”。贴子本身的观点就如标题讲的,我决定卖掉杭州的房子,但是评论区非常之热闹,看完评论区之后,我更加坚定要卖房,也更加坚定地认为,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决策的本质,都是要终身学习。我没认真研究房产,凭什么能躺赚,没这个道理的,也不能怪任何人。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下我挑的小红书,在这里也不展开了。
2020年关键词:钉钉开会吓到我妈、买五年期寿险、卖股买房
2021年起加入现在这家公司,这里的决策逻辑需要提一下。在阿里的时候其实感受到,很难认同企业文化的我,在阿里还挺难有空间的,人贵在知难而退和了解自己。其实人做任何决定的时候,千万不要想着新机会的优点,那特别容易判断失误,因为你并不会得到100%的信息量让你了解新机会的情况,你很可能只知道10%的信息就以为自己被天下掉的陷饼砸中了,那如果不是10%只是1%的真相呢?那可以真是个饼子,另一种饼子。OK,所以,正常决策的办法是,想一想手头的现状,手里的牌有多烂,哪里不足补哪里。新机会能给我,说明我的优势对口,那是对方慧眼识珠,是我应得的。而新的机会如果能带给自己全新的视角和相比过去完全不同的经历,那是新公司发着工资请我去学习,这是天大的好事。所以我到了现在的项目上,今年会在海外工作,就不再展开讲这部分了,但是决策逻辑也许对大家有一点意义就好了。
2022年开始的一年多,我做的最重要的对抗经济下行的行为是,我开始探索第二人生曲线。
可能大部分人在面对经济下行的时候,关键词是稳定,苛着。这本质上没错,但是也要考虑能不能苛住,以及苛的机会成本,对!苛着的机会成本是巨大的!最大的机会成本是自己心态的变化,人在苛着的心态里,会自然而然转变为一种弱者思维。苛是什么意思,最低生命体征维持的意思。
我的确是一个想法很多的人,年轻的时候想的事件会立即去做,现在其实会踌躇了一些,本质上还是因为机会成本,我想这个可恶的“机会成本”是真的影响了很多人的决定吧。要知道,身处一个上升,可能是飞速上升的行业里,探索第二曲线一定是一个低性价比的事情,如果你不考虑一定的长期主义,而是用短期的收益来衡量价值的话。
2015年开始的自媒体红利,谁抓住了,大部分还是因为老媒体人和天不怕地不怕的新星人类,对于他们来说,新机会的性价比高了,试试就试试,反正主业也挣不到钱,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更是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
同样的道理,而今的整个互联网不再是飞速上升的行业了,探索第二曲线的意义开始变大。但是我还是要强调,这里的意义如果完全是经济意义那就狭隘了。**其实从买终身寿险的时候开始,我就在考虑,有没有任何能力跟寿险一样,是会随着时间增值的。**为此我看了很多书,一些很有争议的书,部分人称它们为鸡汤,镰刀,没用的大道理;另一部分人觉得它们足够改变自己的人生。我把这一年看过且对自己有很大帮助的书放在了本期节目的文字版信息里。
到了体力、精力、甚至学历都不再有优势的年纪,面对经济下行,**一个铁逻辑是,找到自己的天赋优势,或者找到能够靠着终生学习积累复利的事儿。很可能大部分人终其一生都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现在,经济下行会逼你想。**过去的十年,因为身处一个坐火箭上升的赛道,这是我们的幸运。也许我们只用了自己的本能或者用了50%的智商就拿到了现在的结果,或者在不是特别擅长的方向上,靠体力、精力照着组织划定好的成长轨迹成长成了一个合格的打工人。仅此而已。依然在这个行业里还是我们的幸运,但是不能再苛着了,因为我们余下的时间不多了。在中年友情那期里,看上去我非常冲动地说十年后我肯定不在组织里搬砖了,也没有组织会要我啊,这不是冲动,这是一句大实话。如果必然十年后是这样的结果,那么今天的选择不难得出。
我做了四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降杠杆降支出,我已经断舍离三年,今年卖房的情况下,差不多可以把自己的杠杆降下来。这件事很直接,就不再继续展开。
第二,找到自己的天赋优势,就算从头开始也没关系,是真的天赋,一定会学得很快,且而做自己天赋的事件,会大量激发内啡呔的分泌,人的情绪会变得非常好。
第三,出于理性,坚持很可能正确的终身学习。
第四,找些真正能让自己仅仅是快乐的事,但是打游戏这种能成瘾的事儿,除外。让我展开说说第二第三件事在我自己身上的变化。
不要觉得你能一举找到天赋优势。在别人眼里一向雷厉风行的我,找了六七年,当然,也有行业经济单边向上的时候,自己不够有决心的缘故。有时候我们都在老鼠赛道里,错过了自己的天赋优势。往 回看到小时候,**我的天份肯定是在表达上,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字表达都是我的长项,感染力也是我非常大的优势。**这些优势在我开始做产品经理之后大大减退,别不相信,产品经理要求更多的是逻辑和商业意识,对表达和感染力要求并不高。以至于我想在2015年开始就想写公众号时,我发现,我几乎已经不能写作了,而习惯和能力的捡回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两年,公众号被音视频取代了一大半,我开始训练自己的视频方面的表达,发现我可以很胜任线下百人聚会时的公众表达,但是对镜头前表达并不是优势,只能是及格。随后我找到了音频,我觉得自己开了个好头。总的来说,表达力和感染力其实是比逻辑和商业意识更底层,应用场景更广泛的个人天赋,而且它很有可能形成时间的复利和被动收入。
另外,找到很可能值得终身学习事情。认知的觉醒和理财思维的提升是我选择的终身学习项目。当房产黄金十年的时候,胆大就能发财,现在你再敢不敢再继续上杠杆?为什么我决定今年卖房,这是当然不是我看了一两篇今日头条上的文章就下的决定,结合经济周期、国内国际形势、城市地块优劣势、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之后,我做了我此刻认为是理智的决定,并为它的所有结果负责。对于金融产品投资的学习刚刚开始,前些年凭感觉其实也并没有在股票上亏多少,卖出阿里跟腾讯的价格都没让我自己后悔,基金从2018年开始一直还可以,收益率多少就不想也说了,网上高手太多。但是,我感觉有些后怕,为什么我根本没有入门就敢投资?也许我只是运气好才没有像投错伦敦的房产那样亏上百万吧。对,就是一点点运气而已,幸亏我及早明白。学习投资是少见的既能训练认知,也能直接作用于个人收益的事情了,这里的投资指广义的股票、基金、房产、保险。
最后一部分,纯个人爱好的,Last but not least。取悦自己是终生幸福的开始吧,去年我考取了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以及重新开始重视书法和画画,这些事情极大的滋长了自己疗愈自己的能力,让我不至于困在被工作卷来卷去的洪流之中。要知道,心理上的压力突破一定的阈值之后,就会只想在难得的休息时间,做一些低水平消耗注意力的事情。而我已经不刷抖音好几年了,即便想做为自媒体经营的小红书,也控制在每天最多只能看1小时。替换出来的时间,用来做以上的事情,获得长期价值和心理上的疗愈力。
以上就是我在经济下行的这三年,做过的一些决策和真实的个人改变,以及改变的底层思考。不知道是否你也感同身受,或者觉得都没啥道理,或者听了这些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