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深度关系》:裂痕如何变金线?10条经营关系黄金守则|27

《深度关系》:裂痕如何变金线?10条经营关系黄金守则|27

2025/1/20
logo of podcast 不束高阁

不束高阁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哈希
Topics
哈希:许多人认为关系中出现冲突就代表关系出现问题,但实际上冲突是所有关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没有冲突的关系可能只是表面或畸形的关系。掌握正确的方法处理冲突,反而能使关系更加深入,成为关系更进一步的契机。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嗨 欢迎回到不输高格 我是哈希今天我们继续来讲斯坦福商学院 50 年经典人际互动课也就是深度关系这本书那我们之前提到我们讲这本深度关系会分成两期上期和下期分别聚焦一个书里面的关键问题那我们之前上一期呢主要聚焦的是自我表露那这一期呢会聚焦于冲突处理这个关键问题

在上一期当中呢其实我们讲到了三个经营关系的黄金守则我们提炼一下首先第一个是不害怕展示脆弱因为虽然说那些完美的闪光的东西可以吸引人但是呢真正能够让关系加深的东西反而是那些我们愿意展现出来的不完美和脆弱的地方

第二个黄金守则是先分享情绪因为情绪是最安全也最有穿透力的表露方式第三个是 15%法则就是每次只在你觉得可以分享的范围里迈出 15%这么小的一步像产品测试一样逐步的深入

那么这三个黄金守则呢围绕的都是我们上一期的主题就是自我表露那么这一期围绕着冲突处理这个主题呢我们要给出更多的黄金守则一共有七个也就是上期和下期加在一起呢一共我们会从深度关系这本书里提取出十条经营关系的黄金守则

那么说回我们今天的主题如何处理关系中的冲突那冲突这个词呢听起来可能会让人有点紧张好像一段关系里面如果出现冲突就意味着这段关系出了问题但是其实冲突是所有关系当中不可避免的组成部分我们想一想如果一段关系里面没有任何冲突那这两个人他们拥有的真的是真正的关系吗

大概率不是,它很可能就是一个只有服从的畸形关系,或者是流于表面的虚假关系,对吧?所以处理冲突是所有真正的关系经营当中绕不过去的一个议题,并且呢这本书想告诉我们的是,如果我们能够掌握正确的方法去处理冲突,那么每一次的冲突反而是让这段关系更深入的一个契机。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正式围绕着冲突处理这个主题再给出我从这本书里提取出的剩下的七条黄金守则同样的它不仅适用于亲密关系也适用于朋友关系甚至是职场关系好那我们开始啊我们先来说今天的第一条也是经营关系的第四条黄金守则就是避免刺痛变剧痛

那刺痛是什么呢就是你在跟他人的关系当中你可能会遇到一些瞬间觉得不太舒服比如说有的同事喜欢开一些不太恰当的玩笑或者是你的室友吃完外卖就把盒子随手一扔又或者是你的伴侣总是忘记把袜子放进脏衣篮子等等这些小的不舒服的点就是刺痛在中国人的处事哲学里呢我们经常会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对吧

很多人就会选择忍一忍就觉得这些小事不用计较但是呢这本书的作者两位斯坦福教授他们经常在课上跟同学强调说我们千万不要忽视这些刺痛如果我们总是把这些刺痛压在心里不去讲他们慢慢的就会积累最后变成剧痛

就比如说你的室友总是不收拾自己的外卖盒你就一直忍着结果呢某一天在你本来心情就很不好的时候他又把这个外卖盒子随手一放你可能突然就爆发了你可能会说出一些言不由衷的很伤人的话

又或者是你的伴侣他总是忘记把袜子放进脏衣篮子里你开始觉得这是小事但是日积月累心里的不满就越来越多可能某一天你就会因为一双袜子两个人就大吵一架你会发现这个时候吵架的重点可能早就不是袜子了可能会上升到觉得对方比如不够关心家里的情况不够爱护这个家不够体贴等等等等

这其实本质上就是长期以来积压情绪的一次爆发而这样的爆发显然不是健康的就像是我们着凉感冒如果呢我们一开始就吃上对的药然后多休息休息可能很快就会好但是如果拖着不管的话就可能会演变成肺炎或者是更严重的情况那在人际关系当中也是一样的当内

当那些小小的不舒服出现的时候,我们最好要及时处理,这样会比等它变大了或者是积怨已深之后再处理要好得多。这其实呢也不仅仅是这两位教授的观点,也有心理学家通过严谨的实验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这个呢是我之前在爱情数学那本书里看到的。

有一个心理学家团队他们曾经观察了数百对夫妇的对话记录下他们的面部表情心率皮肤导电性血压以及谈话内容等等等等他们就用这些呢开发出了一套能够用于预测离婚率的打分系统这个预测的准确率高达 90%

后来呢他们和一位数学家叫詹姆斯莫里的数学家他们一起合作把这套打分预测系统背后的逻辑开发成了数学模型其中他们有一个重要的研究发现就是关于伴侣之间的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的

就是说我们对于对方的反馈或者说积极反应或者消极反应我们心中是会有一条线的什么意思呢比如说如果对方做了一个小小的积极行为比如说夸了你一句他是会对你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呢因为这个行为他没有超过你心里的某一个积极限度就是这条线所以呢他就不会对你们这段关系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但是如果他做了一个很大的积极反应比如说他在你生日当天带你去看了一场你特别喜欢但是一票难求的这么一个舞台剧那么他的这个积极反应超过了你心中的这条积极限度就会在你心里触发非常大的积极影响而反过来那个消极限度也是一样的对方给我们的一些消极的反馈当然也会对我们产生消极影响

但是如果这些消极反馈是小小的比如说当出现一些刺痛的时候我们就赶紧给反馈出来那么虽然说对你也会有一点消极影响你可能会难受一下但是这样的难受它不会对你们的关系有什么实质性的破坏但是如果是一个很大的消极反应就是积怨已久然后突然爆发的那种指责它就会跨过这个消极限度就会对这段关系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这是一个发现还有另外一个发现就是当你决定要向对方反馈一件消极类的事情的时候有的人呢他可能习惯性的做法就是在这件事跨过自己心里的一个界限的时候才会选择去说这件事情对吧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做法那么这条线应该画的高还是低呢

爱情数学那本书的作者呢他以前其实他就是那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思路他觉得我这条线应该尽量画的高要给对方做自己的空间只有出现那种严重的大问题的时候我才应该指出来但是这个研究团队发现恰恰相反

高的积极限度反而被证明是离婚可能性的重要标志而在最成功的关系中这条线都被画得非常低翻译一下呢就是说在最成功的关系当中双方都不会刻意压制自己的感受小问题能够被及时修复及时反馈而不会被无限的积累放大

那这一条研究结论后来对那本书作者他自己的爱情生活就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所以也非常值得我们去记住

其实我们现在看电视剧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大家近些年也越来越推崇这样的方式了就是比如有很多弹幕里会说我喜欢这个男女主因为他们都有嘴这是什么意思就是以前我们看很多电视剧就经常会有一些误会或者个影就双方都不说然后呢就让这个剧情就越走越虐然后双方这个矛盾可能就越来越深然后看的观众都要长节节了

但是呢现在大家也越来越不喜欢这样的剧情了而是喜欢那种双方都有嘴的剧情就是有什么误会有什么怀疑有什么不满都赶紧说出来这一集发生就这一集解决掉那其实这个不仅仅是能让人更舒服也是真的更有利于你们的关系长久的就那种自己找虐的那种忍耐的方式反而是不健康的

以及呢我之前听有一个播客里面他有一期讲女性主义他讲到一个观点叫一人一杀杀就是扼杀的杀

这个当时在他讲女性主义的情境当中呢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们作为女性我们听到任何一些不尊重我们的话不恰当的玩笑或者是看到一些不尊重我们的行为或者是下意识的没有平等对待我们的行为我们不应该惯着他们而是应该立时立刻 say no 把这种行为扼杀在摇篮里

那么结合这本深度关系的话呢其实对我们的听友来讲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其实都可以应用这种一人一杀就是对于那些你觉得不尊重你或者是让你感觉不舒服的事情我们要用合适的方法用温柔坚定的方式把他们给指出来我们要记住这不仅仅是为了让我们自己舒服而是其实也是能让我们这段关系更健康长久的一种理性的选择

好,那么这就是我们能从这本书里提取出的第四条黄金守则,避免刺痛变剧痛。那么当我们要解决这个刺痛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这就来到了我们第五条黄金守则,一次只聊一个话题,听起来很简单,对吧?但是在现实当中真的要做到把它坚守住,还真的不是很容易。

比如说有一对夫妻在吵架,本来是在讨论孩子这学期的成绩,结果一转眼就变成了批评对方平时不关心孩子学习,再一转眼可能又变成了指责对方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最后就可能演变成你们家人当初是怎么对我的,什么什么这种积怨以深的话题。

又或者是你本来是想跟女朋友商量下周末去哪吃饭结果对方就说你怎么总是临时才想起来要约我呀你就立刻反驳说我怎么就总是临时了上次我不就是提前一周就跟你说了吗然后话题可能就会越吵就变成了谁更在意对方最后可能就会演变成翻旧账大会

那么我们想想当这些情景发生的时候你们最初要解决的那个问题是不是你们已经记不住了反而可能会让这场对话变成一个无意义的争论

所以说针对一些刺痛我们千万不要想着说当我们在跟对方说一件事的时候既然我说了那么我干脆就一口气把我所有的不满都说出来吧不要这样这本书告诉我们当我们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让每个问题都没能得到真正的解决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有意识的让双方就专注于一个话题把其他冒出来的问题暂时放到一边可以说我们待会再讨论这个那么这样的话我们才更可能把当前的这个问题讨论清楚其实就像我们整理房间一样如果你想把所有东西一次性收拾好那最后就可能会觉得东西好多呀实在收拾不明白好累呀就放弃了

但是呢如果你决定今天我只整理一个类别比如我只整理衣服那么至少衣服这一类你是能够整理好的我们之前讲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那一期的时候是不是也讲过我们就是要一个类别一个类别的做整理比如先是衣服然后是书籍然后再是文件

然后是小件物品最后是纪念品我们要按这个顺序来那么我们在处理争论和处理人际关系当中的矛盾的时候我们在沟通的时候也同样要这样就是一件事一件事的去处理

不过呢让我们再回到之前讲的那个场景比如说本来是在说一件小的事情然后就上升到你怎么不关心我你怎么不关心家里然后就开始翻旧账那这样的事情呢我们仅仅用我们刚才说的这条守则一次只聊一个话题这个还是不够的

就是说它是必要但是不充分的就是我们还需要结合其他的黄金守则来一起解决那下一条黄金守则就是严格待在你的半场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打羽毛球的场景你站在球网的一边对方站在另一边在比赛当中呢你必须要严格的待在自己的半场不能够跑到对方的场地去打球对吧

那么在人际沟通当中其实也是一样的每一场沟通呢我们都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场羽毛球比赛球网呢把场地分成了三个区域首先第一个区域是对方的办场这个代表的是什么呢就是对方的意图动机和想法这个领域

那中间的球网这个呢是大家都能看到的行为然后你的半场这个呢是中间这些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和感受那我们打球的时候都知道正确的做法是只待在你自己的半场对吧但是当我们在跟人沟通的时候给别人反馈的时候很多时候其实我们总是喜欢跑到对方的半场去抢球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你就是故意的

说这个话的时候你其实就是跑到对方的办厂在揣测人家的动机或者说你根本就不在乎我这是你跑到对方的办厂去判断人家的态度还有你这个人太自私了这就是你跑到对方的办厂去给人家贴标签这些其实都是违规的行为就是我们都是跑到对方的场地里去打球了而正确的做法是严格待在自己的办厂这要怎么做呢

他告诉我们你在跟别人反馈的时候你只说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对方的行为是什么那是一种客观的描述那这个就是中间的那个求往区域就是我们双方都能看到的然后第二件事就是他的这个行为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就是你的感受是什么这是你自己这半场的范围

那比如说你有一个同事总是开会迟到,如果你跟他反馈的时候说的是你这样太不靠谱了,这就是跑到对方的办厂去了,去贴标签去了。而如果你说当你迟到的时候我感觉特别着急,因为咱们的会议时间被严重压缩了,这就是先描述对方的行为,再说这个行为对你的影响,这就是待在你自己的办厂。

再比如说你跟另一半约会的时候对方一直在玩手机然后你跟他说话呢他也不回应那这个时候呢如果你说的是你怎么就知道玩手机你怎么一点都不关心我你是不是根本就不在意我你看这几句话其实都是跑到对方的半场去了对吧一个是揣测对方的态度说他不关心你还有一个就是给对方贴上自私的表情那对方一听就会觉得很冤枉啊可能就会说我怎么就不关心你了我哪自私了

然后两个人就可能会争吵起来那么如果我们待在自己的半场我们应该怎么说呢比如说当我跟你说话的时候你一直盯着手机不回应这样让我感觉自己不被重视你看这句话里一直盯着手机不回应是客观的行为是在求往的区域让我感觉不重视是你自己的感受是在你自己的半场这样的表达方式就不容易让对方产生抵触或者防御的心理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抵触对方说的一些话,其实本质上就是因为对方跑到我们的办场了,侵犯到我们的区域了。我们潜意识里可能没有意识到,但是当有人跑到我们自己办场的时候,我们大脑里的那个战与逃机制,那个 fight,那个战斗的模式立刻就会启动。但是当对方站在球网的那一边的时候,我们这种防御的战斗的机制就会卸下很多了。

那说到这里可能有朋友发现了待在自己半场这个原则其实跟非暴力沟通那本书里的核心方法是高度一致的还记得吗非暴力沟通有四个步骤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其实这就是一个严格待在自己半场的沟通模式你看观察就是描述在求往区域的客观行为不带任何评判对吧

感受和需求就是在说我们自己办厂的事情我的感受是什么我想要什么最后的请求也是在自己的办厂提出的建议所以你会发现非暴力沟通的方法本质上其实就是在教我们怎么待在自己的办厂它帮我们避免了两个常见的跨厂动作第一个不评判就是不给对方踢标签第二个就是不指责就是不去揣测对方的动机

所以呢这样的沟通方式之所以有效之所以会被大家这么广泛的在学习最底层的那个发挥作用的因子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他完全回避了对方办场的事情严格待在了自己的办场专注于表达自己这一办场的观察感受和需求

这里呢其实还有一个能帮我们更好的守在自己这半场的建议就是只用我觉得什么什么这个句式来表达情绪什么意思呢它的意思其实就是当你在说我觉得什么什么的时候你只用它来表达你自己的感受而不要用它来表达你对于对方的判断

我们其实很容易就能联想到之前在网上特别火的那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对吧为什么那句话那么招人讨厌实际上那句话就是在对方的半场里面蹦迪对吧他简直就是冲到对方的半场把对方的球盘夺下来然后开始自己颠球了对吧所以那句话其实代表了我们说的那种去到对方的半场里这种情况里的一种非常极端的情形

在现实中我们还有很多情况可能没有这么极端但是也是在把自己的判断强加于人比如说像我们之前说的我觉得你最近都不太关心我我觉得你就是不关心这个家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从自己的视角去判断对方的动机态度而只用我觉得来表达我们自己的情绪就是比如说我觉得有点难过我觉得有点焦虑我觉得很感动像这些说法

用作者的话说才是我觉得这个句式的正确的打开方式所以我们之后在生活当中其实凡是用到我觉得这个词的时候你就可以警觉一下你想一下你在我觉得这三个字后面加的是不是你对于对方的揣测判断又或者是你给对方编了一个你认为是真相的故事如果是的话那我们就要警惕这句话还要不要说出口

其实关于编故事这一点呢我们还可以多说几句因为我们人类天生就是非常非常善于编故事的所以很多时候当我们在不自觉的揣测对方的动机对方的态度的时候我们就是在给对方编一个我们脑海中的故事我们可能就会自己陷在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会脑补很多的场景很多的事情我们去脑补他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他是不是对我有恶意他是不是不在乎我等等等等

而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是在给对方编故事而这个故事让我们难过的时候我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个是你可以试着编一个相反或者不同的故事比如说对方一直没有回你的消息那除了说他不在意我之外那你可以想一下这个故事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能性比如说一些中性或者善意的可能性

又或者是你把你自己编的这个故事说出来但是你承认这只是你编的故事这个就有点像我们在终结拖延症那期说的那个解离就是你承认它只是你的一个想法那这个时候它对你的影响就没有那么大了

然后在你向对方反馈或者确认这件事情之前你告诉自己我这些揣测都只是我编的故事而已这样你的心情就不会受到它过大的影响你在跟对方反馈这件事情的时候也会更冷静

那么其实到这里呢我们这一条黄金守则就是待在你自己的半场这个守则也就说的差不多了但是呢在这里还有两个关于反馈的小补充首先第一个补充是我们刚才说的那些内容的另一面就是当你在向对方反馈的时候你要严格的待在你的半场对吧而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明白对方站在他的半场的时候他通常也只能看到他这一个半场的东西

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如果你想让对方充分的理解你那么你最好就要把你自己这半场发生了什么清晰的告诉他

换句话说你想要让对方理解你那么你首先你必须理解自己的需求还有感受然后明确的表达这些需求你不要让对方猜又或者说你可以让对方猜但是你要先做好一个心理准备就是他猜不对很正常你不要因为他猜不对而生气就你可以把这个猜作为一个小小的生活情趣或者点缀但是你要清楚

对方是很难站在他的半场去完全理解你这半场发生的事情的因为没有人会读心术

那还有另一个小补充啊就是当我们在跟对方反馈一些事情的时候很多人会喜欢使用反馈三明治这个方法什么意思呢就是先说一个好的事情然后呢中间加一个你想给对方的负面的意见或者建议然后呢再用一些积极的事情或者方向来结尾我们会觉得这样呢就我这样说就会让对方感觉更好一些

但是呢这本书的作者也就是这两位人际沟通专家他们在观察当中发现这样并不会让对方感觉更好就是你这样用反馈三明治的做法跟你直接去跟对方反馈你要说的事情它的效果并不会有什么明显的改善

用更确切的话来讲呢就是对方对于你这个反馈的感受其实最根本还是取决于你这个三明治中间的那个东西你是不是待在你的半场来说的而你三明治上下两面添加的那两片面包其实很多时候反而会让你这个反馈添加上一点不真诚的感觉就它并不是一个有明显改善效果的技巧

这个我看了之后也觉得蛮惊讶的,因为我以前其实我也觉得我们不应该光说批评,我们应该加一点积极的东西进去,但是呢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其实这样做是没有太大必要的,也不会让对方的心情变得更好。

好那刚才呢我们说的都是反馈这一步对吧就是你把这个刺痛给说出来了那么之后我们就要进入解决问题这一部分了这就来到了我们今天的第七条黄金守则聚焦未来而不是指责它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要把注意力从谁对谁错转向接下来该怎么办

这一条呢看起来似乎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实际上你会发现如果你不刻意的让自己记住这一点就真的很容易出雷

其实有一个关于两个人吵架的比喻还挺形象的就是很多时候两个人吵架就像两个人同时按着电梯的上键和下键结果这个电梯呢就系不上也不下就卡在那了这个其实就很像两个人在争论一件事情的时候因为陷入了一个互相指责的怪圈就像陷入了一片沼泽一样越挣扎越争论越往下沉但是对于事情没有任何的帮助比如说

他说你怎么总是什么什么什么然后对方就说还不是因为你每次都什么什么什么然后他又说要不是因为你先什么什么我怎么会什么什么什么这样一来的话两个人就会陷入到一个相互指责的循环可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没洗的碗然后吵到对方的性格然后再吵到彼此的原生家庭然后到最后可能越吵越生气都忘了一开始是因为什么在吵架了

那这个情形我们之前也描述过对吧所以你看这种非常典型的吵架的情形它其实是同时违背了好几条黄金守则道不仅有我们前面说的也有我们现在说的这一条就是他们的注意力都在谁对谁错上而不是在接下来怎么办上

所以当下次你发现自己跟对方陷入一种争吵的时候,我们的脑子里面应该亮起一个灯,自问一下,我们现在这个争吵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只是在互相指责,只是在想弄清楚责任在谁身上。

到底是谁的错当你发现你没有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又要解离了就我们的脑子里应该有另一个声音想起来问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想要的结果是什么下一步我们应该怎么办这样才是把注意力从谁对谁错转移到接下来怎么办上面去

那在下面这一条黄金守则呢也是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要牢记的就是关注利益而不是立场这个呢咱们之前在讲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那一期的时候就有展开的讲过这个原则对吧那所以呢这里我们就比较简略的来讲那关注立场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立场的话那么天然的就相当于是把自己放在了对方的对立面上就是

然后怎么样去实现这个方案

所以我们刚才说的第七条第八条守则其实是连着的就是只有当你关注利益而不是立场你才能更好的去搞清楚你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那么接下来第九条黄金守则呢是克服自负陷阱什么叫自负陷阱呢简单说就是那些我们明明知道会伤害关系但是呢因为要面子所以戒不掉的那些行为模式那我们可以大致总结成两个四字短句第一个是我不主动那比如说明明知道啊是我自己在这件事情上面有错但是呢就是不愿意先开口哎

诶 凭什么我要先认错呢或者是我是有错那难道他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吗除非他先道歉否则我绝不低头这就是第一种自负陷阱我不主动但是仔细想想这个时候我不主动我在坚持什么呢其实只不过是在用消耗关系的方式来换取我们所谓的面子对吧

那第二类自负陷阱是我不是弱就是很多人会觉得承认说我确实在这方面做的有缺陷这是我性格的一个弱点或者是我觉得很受伤我觉得很难过我们会觉得我这样承认这些会显得我自己矮人一头或者是我显得自己很脆弱所以呢很多时候我们越觉得受伤或者是越觉得自己有问题反而越容易用生气用更大的音量来掩盖这些但是呢

但是在这件事上我们其实在上一期已经反复的说过了就是能够坦诚的表达自己的脆弱恰恰是经营关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守则

好那我们看这些自负陷阱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我们总会觉得认错道歉示弱会让自己矮人一等会让自己丢了面子对吧但是事实上我们都明白真正的强大是不需要那些虚假的自尊来支撑的你会发现其实反而如果一个人内心的安全感越强内心越强大的时候他反而能够更轻松的去承认自己的一些错误或者是弱点或者是脆弱

而当我们能够主动迈出那一步的时候我觉得英语里面有一个短语特别好就是 show yourself to be a bigger man 就是你在迈出这一步的时候你并不是矮人一头而是你证明了你是一个 bigger man 你是一个内心更强大更充盈的人

好那么这是第九条黄金守则克服自负陷阱我们再来说第十条叫可以让争论过夜那这句话呢实际上是作者引用了 20 世纪 60 年代个人成长运动当中有一句非常出名的话叫不要让争论过夜这句话我们现在也经常听说对吧

但是呢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对这句话表示强烈的反对因为他们认为在沟通或者讨论的过程当中这种速战速决的想法只会让人匆匆的做出草率的决定而没办法探究出最佳的方案

所以如果你们在讨论怎么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啊已经讨论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那么这个时候呢可以先不要急着盖棺定论而是可以让这个结果沉淀一下第二天早上再看一看你们两个人是不是还认为这个方案是最好的另外呢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有的时候我们在争论的过程当中可能出现我们前面说的那种情况就是吵一吵就开始双方失控互相指责或者逐渐开始翻旧账等等那

那这些时候你可能确实你理性上就是知道我们前面说的所有原则的但是你现在就是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了那么怎么办呢你要用自己最后的一点点理智给这个争论画一个暂停间就是说我们先休息一下先冷静一下这个冷静即使只有半个小时也是管用的

这个可以算是一种强制解离吧就是当你在陷入这个争吵当中的时候你很可能你说是没有办法冷静的去思考这件事的只有暂时的把自己从这个环境当中抽离出来你的思维才能开始像怎么解决这件事情去运转所以这个可以让争论过夜它表达的也不一定非得是过夜它表达的就是一种你可以在争论当中中场休息这样一个意思

我必须承认我自己之前对这一点就做的不是很好,我就没有办法忍受一个事情啊,它没有解决我就停下来了,我们就去干别的事了,我会觉得如果这件事情不解决,那我做别的事情也没法专心啊,我会一直想着它,所以我不如一口气就把它解决了。

但是我有那么一两次尝试了这种短暂休息之后我发现真的从情绪上和思维上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在短暂的休息之后情绪会变得更冷静思维也会变得更清晰然后反而你们这个矛盾这个争论可能会解决得更迅速

所以呢虽然我现在的确还是没有办法做到让争论过夜这么长的停顿程度但是我已经能够做到停顿半小时了而且我觉得半个小时确实是非常有效的所以呢也推荐大家试一试

好那么到这里呢我们这本深度关系就讲的差不多了我们来复习一下我们通过这本书掌握的十个经营关系的黄金原则你在 show notes 里面也可以找到这个总结那这些守则呢不仅适用于亲密关系也同样适用于朋友关系甚至是职场关系在

在上一期当中呢我们是聚焦于自我表露讲到了三个经营关系的黄金原则首先第一个是不害怕展示脆弱因为虽然说那些完美的闪光的东西可以吸引人但是真正能够让关系加深的东西反而是那些我们愿意展现出来的不完美和脆弱的地方第二个黄金守则是先分享情绪因为情绪是最安全也最有穿透力的表露方式

第三个是 15%法则就是每次只在你觉得可以分享的范围内迈出 15%这么小的一步然后像产品测试一样逐步的深入那么这一期呢围绕着冲突处理这个主题我们又给出了七条黄金守则它们分别是

避免刺痛变剧痛一次只聊一个话题反馈时严格待在你的半场聚焦未来而不是指责关注利益而不是立场克服自负陷阱可以让争论过夜这是十条守则那其实这些法则呢听起来都很明确感觉不难做到对吧但是其实真正的挑战就在于把它们变成一种习惯

可能很多朋友会说啊我知道归知道但是每次情绪上来的时候还是会忘记啊啊

确实在平静的时候我们都会觉得这些道理很容易理解但是当我们处在争论的漩涡中心的时候要运用这些原则可能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平时就需要不断的练习主动的去练习就是把这些守则变成一种肌肉记忆就像学开车一样一开始你可能需要刻意的想着踩离合挂挡什么什么但是熟练之后这些动作就变成了自然的反应

对吧同样的经营关系的这些能力也需要我们反复练习直到他们变成我们的第二天性

那今天的最后呢我还想跟你分享书里提到的一个意象金扇叫修扇的扇金扇它是瓷器修扇的一门传统的技艺就是当瓷器破碎的时候呢有的时候匠人会用掺杂着金粉的漆来修复它那修复之后呢瓷器上会留下金色的纹路就是这些裂痕不但没有被掩盖反而因为这个金扇而变得更加的美了

那这个意象呢其实它就完美的诠释了一段深度关系是怎么形成的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一段完美的关系应该是没有裂痕的但是实际上正是那些我们共同经历过的分析误解冲突以及我们一起修复这些裂痕的过程才让这段关系变得独特并且珍贵

就像我们在这两期节目当中讲到的当我们愿意展现脆弱而对方愿意给予接纳当我们感到刺痛而双方愿意放下自负当我们陷入僵局却最终能够学会把焦点从谁对谁错转向接下来该怎么办等等等等这每一次修复都像是给关系镶上了一道金线会让这段关系变得更加牢固也会更加深入

所以呢如果你现在正在经历一段关系的裂痕请不要害怕重要的不是避免裂痕而是学会修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学习这些黄金守则

好那这就是深度关系这本书里我想要跟你分享的一些内容了喜欢不数高格的朋友欢迎评论订阅转发你的喜欢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如果你想要复习这两期的内容你可以在我们的 show notes 里面找到完整的十条黄金守则也欢迎你在评论区里告诉我这些守则里面哪一条对你最有启发呢

另外想要在小红书获取我们的讲书要点笔记又或者是想要加入天佑群的朋友也可以在我们的 show notes 里面找到对应的方式那今天也感谢你的陪伴下期我们继续一起不树高阁继续一起打开书中的世界吧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