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肖文杰。我是小雅。时间到了五月中旬,初夏将至啊。
这个在消费社会里面经营久了感受季节变化的方式其实除了天气和草木以外呢还有商品的变化比如说游戏库开始卖夏装了是吗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最近在便利店里边觉察到一个细节就是放小瓶装的那种养生饮料的暖柜撤掉了然后取而代之的是冰柜里面塞满了冰杯从这个句话就可以知道小老师前段时间都在消费什么啊
嗯
那所谓冰杯呢就是在一个塑料杯子里面放满冰块然后把它盖好那在我们公司的那个全家里边呢一个农夫山泉的实用冰冰杯它的价格是 3.5 元然后在奥勒奇或者河马这样的线上的超市里边它的价格是一块九一两块这样的一个水平如果是加上一些口味的冰杯比如说咖啡冰杯或者是什么茶叶冰杯
茶饮的冰杯那么价格会更贵一些和一些瓶装的饮料就齐平了甚至更高所以说对于冰杯最常见两个吐槽或者说好奇就是第一这也能卖钱第二为什么这个东西也能火这些商业想要呢我们就是探究一下这两个问题首先第一个问题其实不难理解消费社会嘛一切都是可以被封装为商品的
毕竟瑞士山区的空气也能当商品来卖那个是不是类似于旅游纪念品而且价格超贵话说回来就虽然冰杯听上去任何人在家里的冰箱都可以接近零成本的来制作但这个零成本其实是没有把时间成本算进去有没有把你家冰箱的电费算进去实际上冰杯它满足的需求往往就是我现在立刻马上就要吃到冰块
这个当然这个需求就是可以卖钱的只不过因为它的原材料实在太简单了所以大家的疑问其实是冰杯为什么还挺贵的这个问题呢其实我们没有查到明确的一个冰杯的生产成本包括它的毛利到底是多少不过可以提供一个侧面的视角就是你也别瞧不起冰块它大规模生产起来其实一点也不容易
现在一个成熟的实用冰的工厂它都已经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产线了你像什么反渗透膜之类的这种保证水清洁的这种装置那是都是标配了还会有很多针对实用冰块大规模生产的一些特殊的工序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就是冰块生产出来之后呢得先烘干冰块怎么烘干是不是就是这两个东西叠在一起感觉就冰块就化了像雪人玻璃它这个指的不是加热的那个烘干机而是指用零下 28 度的超冷的冷风机在它这个冰块的运输的通道上面啊吹把冰块表面的水分吹干南北极的感觉是它的目的就是避免冰块来融化哦
冰块沾了水其实更容易融化这是一个初中物理知识如果小学有物理的话我觉得这个东西也能教了那第二个例子就是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过就是你买的冰杯也好或者是你平时吃那种就是外面的这种冰块
它都没有锋利的棱角它的边缘是比较圆润的难道不是因为它动的时候就是动成这个形状吗这个是在生产过程当中专门要做的一个工序才能使它变成这样的它会有个专门的一个滚动或者是滚轮的一个斜坡吧我不知道它到底学名怎么叫但它目的就是把一个很锋利的一个立方体的冰块变成它的边角都是相对比较圆润的所以这个考虑主要就是你吃冰的时候不要把嘴划伤是吗
讲不定也有这个考虑或者有这个好处就是这个工序的本身的目的还是因为锋利的这个边角那你这个冰块在互相碰撞的时候它就容易破碎表面破碎的冰块但它接触空气的面积就大大的增加了就更容易融化对更容易融化所以目的还是不让冰块融化
所以说整个冰杯生产运输中的核心要点就是要保证这个东西送到商店的冰柜里面的时候里面的冰块还要是完整的不要融化看出来就是整个运输冷链应该有比较严格的要求对吧大家也知道冷链其实是不会很便宜从刚刚讲的两个例子包括像那个运输的这个条件也可以看得出来冰杯它不是一个生产门槛特别低的一个使用的产品我这里插问一句肖老师
生产小知识都是从哪里来的是这样就是我是先搜到了就是中国有几家比较大的实用冰的生产商然后呢里面有一家公司呢叫广州的它叫冰利达然后我搜了一下这个冰利达就发现它的这个产线的供应商就是它的这个生产装置的供应商叫做广州冰泉
然后呢这个广州冰泉它在油管上面是有一个详细的视频来介绍冰杯的产线是如何运转的顺便说一句这个广州冰泉它还是 2008 年北京奥运和 2010 年上海世博会的官方制冰供应商
这个厂在广州听起来就很妙啊感觉是一个基于市场需求选址毕竟这种炎热的地方更需要冰对的我在那个视频的下面就发现有好几个账号反复在问一个问题就是这个产线能不能引进印度印度可能先需要一些洁净的水对对对他们有可能对那个反渗透膜更感兴趣啊
那基本上把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那我们再来看这个第二个问题就是冰杯为什么会火起来呢这里边的一个关键词是韩国那里可以说是冰杯的发源地真正的发源地这里我们主要引用一下我们的姐妹团队吧就是未来预想图 2023 年的一篇报道名字就叫冰杯怎么就成了韩国便利店的土特产它作者是林寻那这个报道的由头呢其实就是韩国的那种冰杯配各种饮料的
这个消费的视频在当时成为了短视频平台上面的一个热点让全球的人民吧都是意识到了冰杯的魅力所以说大家就开始关注它了你讲各种饮料我感觉韩国人只喜欢一种饮料还就是冰美式这已经到了众所周知的这个地步了就是所谓的什么冻死冰对吧就是那个冻死也要喝冰美式那个说法是的
其实我们后来查一下就是这个韩国人特别喜欢冰美式也是一个 21 世纪以后就最近十几年吧才形成的一个饮料的习惯竟然是个新的习惯啊对那根据韩国经济研究院的一个报告在 2018 年的时候韩国的成年人每年消费的咖啡的杯数就达到了 353 杯基本上每天喝一杯就是比全球的平均水平有可能高个三四倍吧
而且就是像星巴克这样的品牌他还曾经在当地搞过活动就是如果在零度以下的天气你还去他那边买冰美式的话他就给你免费升大杯讲道理就是冰美式升杯感觉不需要什么成本对
本来就应该免费的啊是吧但在这种热爱的情况下呢在 2005 年的时候韩国的饮料商家就开始推出冰杯加带装美式就是像那种替换装那种带装的咖啡的这种组合的产品这两个组合加在一起呢其实比一杯你去那个咖啡店买的冰美式要便宜不少
我们根据 2018 年的数据啊你在韩国买一杯拿铁可能是就是 25 元以上买一杯这个美式有可能是十几到二十元但你一个冰杯的人民币只要五块钱左右然后那个带装的美式呢也是几块钱加在一起还是比买一个冰美式一杯冰美式要便宜一点啊
这个价格上的优势就足以让冰杯这个产品迅速的走红而且因为它相对比较方便你随时可以自己想喝的时候就能喝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就延伸出了像冰杯加各种饮料的那种组合甚至加一些酒精饮料或者是这个冰杯这个冰块本身它就是带一些口味的这些百搭的花样就很适合在社交平台上面传播了
所以说这两年国内开始丰富起来的冰杯产品很有可能就是韩国经验的一个遗址对你可以看到有很多这种现在加口的这种饮料的产品其实在韩国那边都已经很丰富了当然啊就是在韩国的话就是冰杯加上这个饮料这个搭配是一个稳定的组合但是在国内的话有可能现在还是以就是直接卖那个冰杯相对比较多一些当然也会我们看到有些酒精饮料配冰杯这样的组合起来来卖这些都会有啊
那在韩国这样一个消费习惯的源流背后呢我觉得如果细细拆分的话这最核心的一个原因还是低价因为冰杯本质上就是对冰咖啡或者冰饮料的一个评价替代或者是把它拆出来的做了一个组合的思路对那它的流行一定是和价格敏感的这个消费趋势挂钩的
像我们后面讲到的一些社交平台上的那些传播呢其实还是一个推波助澜的一个结果而且第一家正好也是这两年中国像寄饮咖啡和寄饮比如奶茶这种品类里面最大的一个趋势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除了像农夫山泉这样的瓶装饮料公司在推冰杯以外呢像蜜雪冰城这样的饮料店他也会推自己的冰杯而且他的价格可能是更低甚至是可以做一块钱一杯对不过蜜雪冰城这个一块钱冰杯刚退出来的时候实际上还遇到不少的问题啊你像这个供不应求也好或者这个冰块融化等等问题反过来就说明了我们前面讲到的冰杯的生产供给其实并不容易的
其实像冰块融化的如果很快的话其实本身也说明店里面那个制冰机的它品质还是有提升的空间的大家可能知道就像过去酒吧里面常用的那种老冰就需要用那种比较好的制冰机要冻很长的时间甚至是比如说你要制造一些特别的做原冰啊等等的其实是一些非常特种的难度很高的一些工艺和一些设备
它的特点就是融化的速度更慢所以这个东西当中还是有一些技术含量在的最后还是回到那个问题为什么冰杯现在开始在中国流行了我觉得问题有可能会出现在现在这个问题上面比如说你像韩国包括日本其实冰杯早就在流行了十几年前就开始流行了为什么中国在现在我觉得可能还是和中国人的饮料习惯是有关系的中国
中国人饮料习惯呢不是爱喝热水吗都喝热水我觉得就是这个习惯因为过去中国不流行冰杯其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冰块在国内这个消费的土壤实际上是比较欠缺的就你且不论欧美啊就在日本和韩国这些东亚的社会当中人们在家庭和外出就餐的时候他们都是有喝冰水的习惯的那如果你去那边旅游的话会发现他们基本上在餐厅里面地上那个都是冰水
所以冰块在那些地方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食材的一个配料吧但在中国实际上是没有这个习惯的包括我们前面提到这个制冰机的公司其实他们比较主要的客户都是一些酒吧或者高档餐饮场所就那里是有稳定的就是制冰的需求的那包括像设备工业上的一大产品就是酒吧专用的制冰机那面向大众的使用冰产品呢其实主要是一种冰袋的形式它可能就不是很
喝的用的那冰杯这种容器其实是到最近几年才成为主流的那对冰块的接受和认同其实主要就是靠这些年咖啡和饮料的这些品牌它逐步的推动来形成的
根据奥维茨群 2023 年的一份报告显示整个冰品冰饮的市场在即时零售平台上面的增速它预计在 2024 年到 2026 年这三年会达到 38%的年均的增长率是远超其他的食品的品类的所以说人们对于喝冰的饮料的习惯实际上在这几年有个快速的增长冰杯作为其中一个细分的品类其实也是乘上了这股东风
反传统的消费习惯往往需要一些更坚定的驱动力来培育起来商业小样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