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商标的申请门槛异常苛刻,涉及显著性和不具备功能性两大原则,且需要大量资金和时间投入,因此通常只有大公司才有能力承担。
美国商标法的核心法案是1946年颁布的《蓝哈姆法案》,该法案由杜鲁门总统签署,并获得了美国最高法院的认可。
可口可乐瓶的设计在1915年通过一场设计大赛诞生,要求瓶子在黑暗中仅凭触摸就能辨认,且即使碎裂也能被认出。最终的设计参考了可可豆夹的形状,成为全球经典的流线型瓶身。
英特尔的声音商标由设计师Walter Wenzora设计,使用了数字技术混合多种声音,如手鼓、铁毡、电火花等,最终形成了具有创新感和企业正规感的音调。
Tiffany蓝是由色彩公司潘通专门为Tiffany定制的颜色,注册为颜色加位置的组合商标,涵盖包装盒、购物袋、产品手册等多个场景,强化了颜色与品牌的绑定。
红底鞋商标在面对YSL的红底红面单色鞋时,因颜色对比显著性问题而无法完全保护,法院最终判定为有限保护,仅限于鞋面和鞋底颜色有对比的情况。
气味和味道商标的注册难点在于难以脱离功能性,且难以用文字准确描述,导致显著性和功能性问题难以满足,成功案例极少。
培乐多彩泥的气味商标描述为“一种甜甜的略带麝香味,像香草味的香味,带有轻微的樱桃味以及咸味小麦面团的天然气味”。
从本期节目开始,我们会陆续上新三样东西:全新的节目logo、全新的声音素材,以及从四月份开始更新的、全新的支线节目。 对于许多大公司而言,定期调整自己的logo、VI、品牌色等形象标识,是一个每隔几年、或是每个新的品牌总监上任时都要做的规定动作,有时候还会为这些新东西做一轮全球广告,或是申请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 而在欧美市场,这种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可以覆盖到声音、包装、触感、气味、口味、动作……等各种非常规领域。这就造就了像可口可乐瓶、Tiffany蓝、intel inside音效等一系列让人印象、又出乎意料的品牌商标。 不过,在实际的申请和应用过程中,非常规商标有着诸多异常苛刻的门槛,以至于很多时候,它确实变成了一种大公司才能玩得起的前沿游戏。所以本期节目,我们就从一系列有趣的例子入手,来看看非常规商标的玩法。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0:06 《商业就是这样》的三个新东西 03:37 美国商标法核心中的bug 07:50 流线型的可口可乐瓶身 11:21 一种叫“肯德基门”的门 11:53 声入人心的“intel inside” 20:34 “红底鞋”商标无法保护纯红鞋 24:08 香水到底是不是“头脑的作品” | 延伸资料 |** 从 Tiffany 蓝到 Gucci Ancora:让时尚品牌独一无二的色彩历史** Fifty Years of the Lanham Act: A Retrospective of Section 43(a)** 知识产权法学术沙龙第3期:美国商标法的演进** The real thing: The Coke bottle at 100** McDonald’s disowns the roof and serves up a new image** LA Times-The Man Who Created Intel’s Audio ‘Signature’ 《声音商标时代或将来临》** 颜色商标能否成为“保护色”** 财新周刊-《争夺红底鞋》** 全球视角下气味商标的接受、注册及审查研究** 孩之宝旗下培乐多气味商标在美成功注册** Touch, Taste & Position: Non-Conventional Trade Marks In The Evolving Landscape Of Branding** | 后期制作 |** 潘鑫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