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Vol.206 合资车企这40年

Vol.206 合资车企这40年

2025/5/7
logo of podcast 商业就是这样

商业就是这样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肖文杰、约小亚
通过多平台广泛传播的财经和娱乐播客主播。
Topics
肖文杰、约小亚:我参与制作的这期节目主要讨论了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4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从1984年上海大众成立至今,合资车企在中国汽车市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近年来市场份额却出现逆转,本土品牌崛起,合资车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分析了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发展的三个阶段:成长期(1984-2001)、爆发期(2001-2018)和衰退期(2018-至今)。在成长期,合资车企通过合资模式在中国建立了汽车产业链,并塑造了中国消费者对汽车品牌的认知。在爆发期,中国加入WTO后,大量跨国车企涌入中国,市场规模迅速扩大,本土汽车品牌也开始兴起。然而,从2018年特斯拉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本土品牌的快速发展,导致合资车企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我们分析了合资车企反应迟缓的原因,包括决策链条过长、大公司病、疫情影响等因素。面对新的市场局面,合资车企采取了多种应对策略,包括短期防守型策略、适应性策略(与本土车企深度合作)和推出自有品牌新能源车型直接竞争等。我们认为,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需要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自身竞争力,并与本土车企进行合作。 肖文杰、约小亚:我们还讨论了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变化的原因。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消解了传统燃油车动力总成的技术门槛,使得本土品牌能够快速追赶甚至超越合资品牌。此外,本土品牌的持续进步和创新,也对合资车企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我们认为,合资车企在中国市场的衰退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合资车企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中保持竞争力。我们还分析了合资车企的决策机制问题,指出决策链条过长、决策核心在外方总部等因素导致一线反馈难以快速响应,从而影响了合资车企的反应速度。此外,疫情也放大了合资车企决策机制问题,导致其对中国市场变化反应迟缓。最后,我们还讨论了合资车企的应对策略,包括短期防守型策略、适应性策略(与本土车企深度合作)和推出自有品牌新能源车型直接竞争等。我们认为,这些策略各有优劣,合资车企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才能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的变化。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从1984年上海大众成立算起,合资车企在中国的历史已满40年。这40年里,中国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并且在最近几年逐步确立了电动车的领先地位。合资车企在其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占据市场的领先位置,它们享受了中国普通家庭财富增长的红利,也形塑了中国人对汽车的认知。但在最近几年,仅仅一代车型的时间,合资车企和本土车企的市场份额发生逆转,双方攻守易势。对于变化为什么会发生,已经有诸多分析;而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值得长期关注。本期节目,我们就这些关键问题作最简要的梳理,为今后的聚焦观察打下基础。 | 主播 |** 肖文杰、约小亚 | 时间轴 |** 02:29 合资车企在华的三个阶段 04:10 入世后,跨国车企涌入中国的逻辑并非关税 08:13 自主品牌与合资车企的关系,类似于瑞幸与星巴克 09:57 为什么特斯拉建厂是关键节点 11:44 合资车企距离巅峰期到底下滑多少 14:14 合资车企的反射弧 19:47 疫情放大了结构性问题 22:40 三种应对策略 28:53 退出中国就是失败? 29:35 “市场换技术”的叙事为什么不完整? | 延伸资料 |  Vol.39 小历史 | 1984,桑塔纳开进中国 《第一财经》杂志 - 合资车企逆风局** 《第一财经》杂志 - 合资车企如何失去了消费者?** 《第一财经》杂志 - 在中国式微的韩系车,在海外却获得“比亚迪式”成功** Vol.193 销量与销量之间有什么区别?** 《商业就是这样》鼓起勇气开设听友群啦。欢迎添加节目同名微信,加入听友群,一起讨论有意思的商业现象。微信号:thatisbiz**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请在添加微信后回答: 1,你最喜欢《商业就是这样》的哪期节目?为什么?** 2,你希望听到《商业就是这样》聊哪个话题?** 期待与你交流! | 后期制作 |** 潘鑫 | 声音设计 |** 刘三菜 | 收听方式 |** 你可以通过小宇宙、苹果播客、Spotify、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 音乐、荔枝、豆瓣等平台收听节目。 | 认识我们 |** 微信公众号:第一财经 YiMagazine 联系我们:[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