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129: 「迟早过年」· 像寻自由一样读书

Episode 129: 「迟早过年」· 像寻自由一样读书

2020/1/30
logo of podcast  迟早更新

迟早更新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枪枪
Topics
本期节目以美国电影《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开篇,探讨了媒体报道与言论自由的复杂关系。影片中,主人公因媒体不实报道而名誉受损,引发了对媒体责任和言论自由限度的思考。节目主持人认为,虽然美国媒体享有高度的言论自由,但这种自由并非绝对,需要在保护个人名誉和维护公共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节目还深入分析了美国经典案例《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阐述了美国法院对言论自由的界定和保护,特别是关于诽谤罪的举证责任转移。这一案例对美国媒体发展和公共舆论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 此外,节目主持人还将美国言论自由的演变与中国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并结合新冠疫情期间的“谣言”事件,探讨了不同社会对信息传播和言论自由的规范和态度。节目主持人认为,在信息真伪难辨的时代,需要理性看待信息,避免简单粗暴地使用“谣言”等带有贬义的标签,并呼吁在保障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Deep Dive

Chapters
电影《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讲述了媒体报道失实给个人带来的巨大伤害。这引发了对媒体报道边界和言论自由的讨论,以及对政府对舆论的控制和新闻媒体监督功能的思考。
  • 电影《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改编自真人真事,讲述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的一桩爆炸案。
  • 媒体对朱维尔的报道失实,导致他被误认为是头号嫌疑犯。
  • 法院判决认为,即使报道内容部分失实,但整体属实,不构成诽谤。
  • 胡锡进在微博上呼吁保护新闻媒体的监督功能。

Shownotes Transcript

各位 好, 欢迎 收听 第 129 期 的 迟早 更新, 我是 枪枪。 今天 这 期 本来 是 今年 的 春节 迟早 过年 系列 的 最后 一期, 但 大家 知道 因为 疫情 的 关系, 这个 春节假期 延长 到 年 初八, 所以 我们 也 决定 响应 这个 规定, 加 更 两期 读书 节目。 所以 明后 两天 晚上 八点钟 我们 还会 继续 更新, 请 大家 期待。

前段时间 有 一部 电影, 不知道 大家 有没有 去 看过, 是 著名 导演 伊斯特伍德 的 新片, 叫做 理查德 朱 维尔 的 哀歌, 友情 提示 一下, 接下来 我会 有 一些 关于 这部 电影 的 剧 透。 这部 片子 是 改编 自己 一桩 真人真事, 讲 的 是 发生 在 1996年 美国 亚特兰大奥运会 期间 的 一桩 爆炸案。 主人公 朱 维尔 因为 在 工作 期间 及时发现 了 炸弹 的 威胁, 让 很多人 幸免于难。 自己 也 在 一夜之间 成了 整个 美国 的 英雄, 但 没想到 命运 急转直下。 在 随后 的 调查 当中, 朱 维尔 被 F B I 当成 了 头号 嫌疑犯。 更加 要命 的 是啊, 一家 叫做 atlantic journal constitution 的 当地 媒体 知道 了 这个 消息, 而且 拿来 大做文章, 一时间 英雄 变成 了 罪人。 朱 维尔和 母亲 也 成天 被 大大小小 的 媒体 围追堵截, 什么 隐私、 个人 名誉 全都 荡然无存。 好在 最终 在 他 律师 朋友 的 帮助 下, 朱 维尔 得以 沉冤 昭雪。

我不知道 大家 看电影 的 时候, 是不是 跟 我 有 一样的 疑问, 就是 媒体 它是 可以 这样 随便 报道 而 不用 承担 后果 的 这 不算 是 诽谤 吗? 那 我 去 查 了 一下, 发现 果然 在 证明 之后, 朱 维尔 就 对 几家 主要 的 媒体 提起 了 诽谤 诉讼, 有 几家 是 达成 了 庭外和解, 但 对 这个 tina journal constitution 就是 罪魁祸首 的 几家 媒体 控告 却是 以 败诉 告终, 法官 在 判决书 里 是 这么说 的。 Because the article in their entity was substantially true at the time they were published, even though the investigators suspicions were ultimately deemed unfunded, they cannot form the basis of a defamation action.

我 翻译 一下, 大概 意思 就是说, 尽管 我们 认为 调查 方 的 怀疑 完全 没什么 根据, 但 因为 这个 文章 发表 的 时候 整体 上 还是 属实 的, 所以 你 不能 因此 告 他们 诽谤。 对, 就算 是 写 一些 在我看来 有些 捕风捉影 嫌疑 的 内容, 把 人家 搞得 这么 惨, 也 算不得 诽谤。 因为 在 美国, 言论自由 它是 一个 非常 受 保护 的 领域, 尤其是 媒体。 因为 媒介 言论 它 本身 其实 就 构成 了 一种 民间 制衡 政府 的 权利, 它是 一种 需要 被 小心 维系 的 平衡, 这一点 在哪里 都一样。 环球时报 的 主编 胡锡进 前两天 还在 微博 上面 说, 我们 之所以 没有 更 早 的 预判 到 武汉 疫情 的 危险, 更 早 地 采取 坚决 措施, 有一个 原因 是 当地政府 对 舆论 力量 的 压制, 所以 他 呼吁 要 保卫 新闻媒体 的 监督 功能。

而 现在 的 美国 媒体, 可以 说 有着 全世界 最高 程度 的 言论 出版 自由。 但 事实上 这个 情况 不是 一直 都是 这样的, 这种 高度 的 自由 也是 通过 一段 漫长 艰难 演变 过程 才 达到 的。 今天 我们 可能 很难 想象, 还 只是 在 100年 前, 美国 还 出台 过 类似 防治 间谍 法 这种 严厉 打压 反战 言论 和 出版 自由的 法案。 更 不用说 作为 一个 有着 深厚 清教 传统 的 国家, 在 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 开始 步入 性解放 时, 对 淫秽 言论 和 出版物 的 限制。 想当初 晚 恩 其实 是 像 尤利西斯 这种 名著, 也 因为 里面 有 一些 性描写 而 被 认定 是 淫秽 读物, 禁止 出版。 这 从 以前 到 现在, 从 保守 到 自由的 转变, 是 一步一步 通过 一次次 的 案件 诉讼 和 社会 讨论 推进 的那 这 当中 很 关键 的 一步, 就 跟 我们 今天 要 聊 的这 本书, 这 桩 案子 有关, 这 本书 就是 批评 官员 的 尺度。

纽约时报 诉 警察局长 沙利文 案。 如果 你是 念 法律 出身, 我猜 你 很 可能 已经 读 过 这 本书 了, 至少 也 不会 陌生。 作者 是 美国 非常 有名, 曾经 两次 获得 普利策 奖 的 法律 记者 和 作家 安东尼 刘易斯。 中文版 是 由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在 2011年 出版。 值得一提的是, 这 本书 的 译者 何帆, 它 本身 就是 我们 国家 的 最高人民法院 的 一位 法官, 这 本书 我自己 其实 几年 前 就 已经 读 过 一次, 但 说实话 到 现在 也 忘了 大半。 正好 我 最近 在 听 詹 青云 在 看 理想 上面 的 这个 节目, 正义 与 现实, 像 律师 一样 思考。

听到 这 本书 被 再次 提起, 所以 我 又 找 出来 又 看 了 一遍。 说 回到 这 本书, 作者 刘易斯 其实 是 想 借 纽约时报 诉 警察局长 沙利文 这个 美国 司法 史 上 非常 著名 的 案子, 来 梳理 美国 言论 出版 自由的 历史 演变。 所以 其中 很大 一块 内容 就是 围绕 着 这个 案子 所 展开 的。

我 先来 简单 介绍 一下 这个 案子, 说实话 其实 案情 并不 复杂, 它 发生 在 上个世纪 60年代 的 美国, 大家 可能 知道 那个 时候 正是 美国 民权运动 开展 的 如火如荼 的 时候。 事情 是 这样的, 有一天 一个 民权 组织 在 纽约时报 上面 付费 登 了 一个 广告, 讲 了 发生 在 南方 的 各种 种族主义 的 行为, 比如说 这个 警察 炸 了 马丁路德金 他的 家, 差点 把 他的 妻子 孩子 都 杀 了 等等。 希望能够 引起 读者 的 愤慨, 让 他们 捐款 来 支持 南方 的 民权运动。 没想到 这 一期 纽约时报 发行 之后 不久, 就有 一个 叫 沙利文 的 人。 这个人 是 阿拉巴马州 蒙哥马利 市 的 警察局长, 这个人 他 跳出来 告 纽约时报 诽谤 自己。 事实上 这个 案子 里 的 被告 是 有 两方 的, 除了 纽约时报 之外, 还有 四个 很 可怜 的 阿拉巴马 黑人 牧师。 关于 他们 为什么 会 在 被告席上, 这块 我 就 不在 这里 细说 了。 大家 好奇 的话 可以 自己 去 搜搜 看今天 我 还是 把 重点 放在 纽约时报 这 一方。

在 后来 的 调查过程 中, 大家 发现 这个 广告 里 它 确实 有 一部分 信息 不太 符合事实。 比方说 其中 最 离谱 的 是 广告 所说 的 警察 封锁 了 学校食堂, 试图用 饥饿 迫使 抗议 的 学生 就范, 事实上 警察 从来 就 没 封锁 过 池塘。 不过 这里 还有一个 吊诡 的 问题是, 广告 其实 从头到尾 都 没有 提到 过 沙利文。 所以, 即使 有 这些 不实 的 描述, 那 他 怎么 就成 了 诽谤, 对 吧? 但是 原告 沙利文, 他 就 认为, 虽然 自己的 名字 没有 被 提到, 但 广告 里面 有 提到 阿拉巴马州 蒙哥马利 市 的 警察, 自然 就能 让人 联想到 警方 的 代表, 也就是 身为 局长的 沙利文。 所以 广告 里 的 不实之词 就是 对 沙利文 本人 的 诽谤。

我知道 大家 听到 这里 可能 会 觉得 非常 牵强附会 我自己 当时 读 的 时候 也是 这么 觉得 是 吧? 这样 也 行。 但 要 知道 当时 这个 案子 的 一审 是在 阿拉巴马州 当地 举行。 这 是一个 在 当时 仍然 弥漫着 非常 浓厚 的 种族主义 情绪 的 地方, 即使 在 庭审 当中 也不 例外。 像 沙利文 的 律师 在 讲到 黑人 一词 的 时候, 故意 会说 成 黑鬼。 白人 律师 统统 被 称为 某某 先生, 但 黑人 律师 只能 被 叫做 某某 律师。 12个陪审团 成员 无一例外 全部都是 白人 等等。 纽约时报 可以 说 从 一开始 就 处在 下风, 形势 对他 非常 不利。

果然 没用 多久, 法院 就 宣判 纽约时报 败诉, 而且 要求 他 赔偿 原告 沙利文 50万美金, 这 可不是 一个 小数目, 更 麻烦 的 是, 纽约时报 还 面临 另外 4起由 这 则 广告 引发 的 诉讼, 可能 还有 更多。 因为你 想, 如果 警察局长 在 连 自己 名字 都 没 提到 的 情况下 也能 告诉 诽谤 的话, 那么 蒙哥马利 市 的 市长 是不是 也可以 来 告 一 告, 奥拉 巴马州 的 州长 是不是 也能 掺和 一脚 呢? 啊, 事实上 这个 州长 也 确实 把 纽约 时 报告 上了 法庭。 更 糟糕 的 是, 如果 其他人 也 发现, 还有 这 波 操作 也 纷纷 跑 过去 告别 的 媒体, 那么 美国 的 媒体 很 可能 就会 面临 一场 巨大 的 危机。 即使 没有 这些 诉讼, 光是 眼下 的这 4起案子 如果 全部 败诉, 纽约时报 就 可能 面临 高达 300万美金 的 赔偿, 那就 相当于 今天 的 2700万美金。 虽然 当时 纽约时报 已经 算得 上 是 一家 老牌 的 大 报社, 但 这笔 开支 即使 对 他们 来说 也是 负担 不了 的, 所以 他们 当然 要 继续 上诉。 纽约时报 一直 把 这个 案子 打 到了 联邦最高法院, 等 于是 告 了 御状。 而 这一次, 他们 调整 了 诉讼 策略, 不再 去 承认 这个 案子 到底 算不算 是 诽谤, 而是 直接 把 矛头 对准 了 美国宪法 第一 修正案 里 的 言论 出版 自由, 这一次 他 终于 赢 了 美国宪法 第一 修正案。

你 可能 在 美剧 里, 尤其是 一些 律 政局 罪案 局 里面 看到 过, 但 可能 记 不太 清 到底 讲 的 是 啥。 别 晕, 我 来 简单 介绍 一下。 其实 他 只有 一句话 非常 简洁, 国会 不得 立法 确立 国教 或 禁止 信教 自由, 侵犯 言论自由 或 出版 自由, 剥夺 人民 和平 集会 和 向 政府 陈情 请愿 伸冤 之 权利。 这 当然 不是 第一个 打 到 最高法院 的 有关 言论自由 的 案子, 这 之前 其实 有过 很多, 而 最高法院 也是 在 一次次 判定 的 过程 当中, 去 逐步 阐释 这项 权利 的 含义, 去 明确 它的 边界。 但 这 是在 这个 案子 里, 最高法院 第一次 被 要求 去 回答。

政府官员 个人 名誉 和 言论 出版 自由 孰轻孰重? 或者 更 准确 的 说, 宪法 对 言论 出版 自由的 保护 是不是 意味着 要 限制 政府官员 对 批评者 提起 的 诽谤 行为 负责? 判决书 主笔 的 布伦 南 大法官 先是 强调 了 批评 的 重要性, 他是 这么说 的对。

公共事务 的 辩论 应当 不受 抑制、 充满活力 并 广泛 公开。 它 很 可能 包含 了 对 政府 或 官员 的 激烈、 刻薄 甚至 尖锐 的 攻击。

案子 里 的这 则 广告, 毫无疑问 就是 这里 说 的 有关 公共事务 的 讨论。 不过 这 只是 说 了 批评, 哪怕 是 非常 尖锐 的 批评 也是 受到 保护 的。 那么 更进一步 的, 错误 甚至 是 诽谤性 的 言论, 他 是不是 同样 可以 免责 呢?

大法官 接着 说, 任何事物 一旦 实际 运转, 总 难免 某种程度 上 的 滥用。 这类 情形 在 新闻界 体现 的 尤为 明显。 尽管 存在 滥用 现象, 但 从 长远 来看, 这些 自由 在 一个 民主 国家 对于 促成 开明 的 公民 意见 和 正当 的 公民 行为 可谓 至关重要。 宪法 第一 修正案 从来不 拒绝 对 不 恰当 的 甚至 错误 的 言论 进行 保护。

不过 别 高兴 的 太早, 这 不是说 我们 可以 毫无顾忌, 想说 什么 就说 什么, 想 发表 什么 就 发表 什么。 这 并不是 意味着 言论自由 从此 就 获得 了 绝对 豁免权, 但 要 怎么 去 判断 呢? 大法官 们 给出 了 一个 标准, 简单 来说, 如果 一个人 他不知道 自己 说的是 错的, 也就是 他是 无意 当中 说错 了 一些 东西, 那么 这种 错误 的 言论 就在 第一 修正案 的 保护 范围 之内。 只有 当 一个人 被 证实 怀有 主观 恶意, 他 自己 本身 希望 造成 很 严重 的 后果, 明明 知道 这个 信息 是 假的, 还 故意 到处 传播, 他 才 应该 被 追究 相应 的 责任。

除此之外, 大法官 们 还 做了 一件 事情, 就是 把 举证 的 责任 从 被告 转移 到了 原告 身上。 这是什么 意思 呢? 因为 在 原先 的 诽谤案 诉讼 里面, 被告 他 必须 要 自证 清白。 就是说 他 自己 要 去 证明 自己 说 的话 全部都是 真的, 没有 一句 是 假话, 才能够 洗脱 诽谤 的 嫌疑。 但 我们都知道 这是 非常 困难 的, 几乎 是 不可能。 但 从 这个 案子 开始, 不是 被告, 而是 原告, 他 需要 去 承担 起 这个 举证 的 责任, 是 原告 他 需要 去 证明 的。 被告 罔顾 真相, 去 证明 他 怀有 主观 恶意, 你 才能够 成功 告 他 诽谤。 我相信 大家 现在 应该 可以 理解 为什么 纽约时报 最终 能 赢 下 这个 案子 了。

而 这个 案子 带来 的 影响 远 比 挽救 了 这家 老牌 媒体 更加 深远。 因为 从 这件 事情 以后, 对 公共事务 的 讨论, 尤其是 对 政府 的 批评, 在 美国 有了 更大 的 自由度。 媒体 他 不再 经营, 因为 报道 里面 稍微 有点 小 错误, 甚至 是 无关紧要 的 小 错误, 就 面临 诽谤 诉讼 和 高昂 赔偿 的 威胁。 甚至 可以 说 这个 案子 的 判决, 让 政府官员 以 诽谤 之名 去 压制 批评 的 声音, 成了 一件 几乎 不可能的事 情。 这种 对 错误 的 容忍, 对 媒体 来说 无疑 是一种 非常 大 的 激励。 这种 激励 导致 了 什么 结果 呢?

有 个 非常 有意思 的 故事, 在 这个 案子 审理 过程 当中 华盛顿邮报 也是 美国 另外一个 非常 著名 的 媒体, 曾经 向 法庭 提交 过 一份 法庭 之友 意见书。 我 稍微 解释一下, 这个 法庭 之友 就是, 这个人, 他 虽然 不是 诉讼 当事人 任何一方, 但 会向 法庭 提供 一些 相关 信息, 去 帮 法官 更好 的 了解 判定 这个 案子。 有点像 咱们 的 专家 意见书 之类 的 东西。 其中 有 一段 很 有趣, 他说 有时 往往 是 那些 合理 却 又 无法证明 的 怀疑 诱惑, 未经 确认 的 内部消息, 暴露出 官员 的 无能 过失 混合性。 这段话 几乎 就是 十年后 华盛顿邮报 对 自己 在 水门事件 当中 作为 的 一个 预言。 她 正是 依靠 深喉 等 无法 确认 来源 的 信息, 才能够 深入调查, 逐渐 揭开 事件 的 真相, 并 最终 导致 了 尼克松 总统 的 下台, 纽约时报 赢 下了 这个 案子, 美国 的 媒体 业 也 因此 而 避免 了 一场 血雨腥风。

不过, 有关 言论自由 和 诽谤 的 讨论 还 远远 没有 结束, 甚至 可能 因为 这 桩 案子, 相关 的 讨论 变得 更加 热烈, 更加 深入。 比方说 我们 刚才 提到 的 这个 罔顾 真相 和 主观 恶意, 这 要 怎么 去 证明 呢? 对 吧? 那 如果 原告 不是 政府官员, 而是 普通人 这个 案子 当中 所 树立 的 这个 标准, 后来 被 称为 沙利文 标准, 它是 只 适用于 针对 公共事务 发表 的 言论 吗? 那么 公共 和 私人 这 两个 领域 又 该 怎么 区分 呢? 我 觉得 这些 都是 非常 有趣, 也 非常 烧 脑 的 问题。 除了 纽约时报 这个 案子 本身 之外, 作者 刘易斯 对 案件 余波 的 描写 和 对 媒体 自由 扩张 之后 的 反思, 我 觉得 也 同样 非常 精彩。 这里 因为 时间 有限, 我 就 不多 说 了, 推荐 大家 自己 去 读读 看。

最后 我 想来 泛泛 的 来 谈 一下, 为什么 会 推荐 这本 十年 前 出版 的 老书。 我们 知道 这 两年 国内 国外 的 大环境 都 发生 了 很多 变化, 甚至 经济、 文化、 技术, 我们的生活 和 工作 受到 各个方面 来 的 冲击。 其中 一个 很多人都 关注 的 话题 就是 言论 出版 自由。 我相信 在在 这次 的 新冠 肺炎 事件 当中, 这个 问题 又 重新 成为 很多人 关注 的 焦点。 比如 我自己 在 关注 的 一个 事情, 就是 关于 八名 发布 华南 水果 海鲜 市场 确诊 7例SARS 的 案子。 1月1号, 也就是 在 大家 还 忙 着 庆祝 新年, 还 不知道 这场 疫情 的 时候, 这 八个 武汉市 民, 据称 全部都是 医生。 因为 传播 华南 水果 海鲜 市场 确诊 7例SARS 这个 所谓 的 谣言, 受到 了 武汉市 公安机关 的 处罚。 1月28 号, 也就是 前天, 最高人民法院 发文, 中医 就 如何 治理 有关 新型 肺炎 的 谣言 问题 做出 了 回答。 文章 称, 下面 是我 引用 的 原文。

执法机关 面对 虚假 信息, 应 充分考虑 信息 发布者、 传播者 在 主观 上 的 恶性 程度 及其 对 事物 的 认知 能力。 只要 信息 基本 属实, 发布者、 传播者 主观 上 并 无 恶意 行为, 客观 上 并未 造成 严重 的 危害, 我们 对 这样的 虚假 信息 理应 保持 宽容 态度。

你看 这里 也 提到 了 主观 恶意 这一点。 这 篇文章 一出, 引起 了 网上 不少 人的 讨论, 有人说 这 是在 鼓励 造谣, 有人说 武汉市公安局 应该 向 这 八个 人 赔礼道歉, 甚至 有的人 说 要 给 他们 发 奖章, 说 他们是 英雄, 是 勇士。 但 我 觉得 也许 更 重要 的 是, 我们 该 搞清楚 是不是 关于 所有人 的 虚假 信息 都是 这样 去 对待。 这里 的 主观 恶性 程度 如何 定义? 对 事物 的 认知 能力 要 怎么 去 判断, 怎么样 才 算是 信息 基本 属实, 以及 多 宽容 才 算是 宽容。 或者 换 个 角度 来说, 我们 是不是 应该 放弃 使用 谣言 这个 本身 就 带有 贬义, 可以 当成 帽子 扣到 别人 头上 的 词, 而 应该 使用 留言 传闻 或者 别的 更加 中性词 来 描述 这些 信息 呢? 这 不是我 在 钻牛角尖。

英语 里面 有 一句话 叫做 freedom is not free。 自由 要 靠自己 去 争取, 为了 什么样 程度 的 自由, 我们 愿意 付出 怎样 的 代价? 我 觉得 不同 地方 的 人 在 不同 时代 都会 给出 很 不一样的 答案。 在 这 本书 的 结尾, 他 就 讲到 很多 欧洲 国家 的 人 就 不会 像 美国人 那样, 对 打着 纳粹 旗帜 穿街过巷 之类 的 极端 政治 表达 保持 宽容 态度。 因为 他们 在历史上 曾经 受到 过 极端 思想 的 荼毒, 他们 吃 过 苦头, 栽 过 跟头。 所以 他们 就 很难 像 大洋彼岸 的 美国 同胞 那样, 保有 一种 根深蒂固 的 历史 乐观主义。 我们 中国人, 我们 对 这个 问题 的 答案 又是 什么?

我 觉得 大家 在 回答 这个 问题 之前, 不妨 先 去 读读 这本 批评 官员 的 尺度。 正如 书 里面 布兰代斯 大法官 说 的, 自由 最大 的 威胁 是 思维 僵化、 消极 冷淡 的 民众。 好了, 那 今天 就 聊到 这里, 明后 两天 我们 继续。 在 结束 之前, 最后 要 再 提醒 一下 大家, 如果 想要 小礼物, 就是 任 您 在 今年 迟早 过年 的 第一期 从 伦敦 大英博物馆 带 回来的 纪念品, 别忘了 去 新浪微博 上 转发, 并且 评论 迟早 更新 在 过年 期间 发 的 任何 一期 节目 的 微博。 包括 这个 家 跟 那 两期 也可以, 我们会 挑选 两个 我们 最 喜欢 的 评论, 在 元宵节, 也就是 2月8号 公布。

您 刚刚 收听 的 是 迟早 更新 的 第 125 期。 这是 一档 探讨 科技 商业 设计 和 生活 之间 混沌 关系 的 播客 节目, 也是 风险 基金 ones ventures 关于 热情、 趣味 和 好奇心 的 音频 记录。 我们 鼓励 您 与 我们 交流, 我们的 新浪微博 I D 是 迟早 更新, 电子邮箱 是 embrace at we once dot com, 拼法 是 EMBA ACE at wee ones s 点 C O M。 如果 您 想要 访问 迟早 更新 的 网站, 可以在 浏览器 地址栏 输入 邮箱 的 后缀, 在 网页 导航栏 中 就可以 找到 迟早 更新 的 网站链接。 我们 为 每 一期 节目 都 准备 了 延伸 阅读, 希望 你 善加利用。 您 可以在 各 大 音频 平台 和 泛 用 型 播客 客户端 搜索 迟早 更新 进行 订阅 收听, 也 欢迎您 收听 任 宁 跟 real darden 的 播客, 提前 怀旧。 我们 希望 通过 迟早 更新, 能 让 熟悉 的 事物 变得 新鲜, 让 新鲜 的 事物 变得 熟悉。 下期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