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37: 吃螺蛳粉,读《离线》

Episode 37: 吃螺蛳粉,读《离线》

2017/1/15
logo of podcast  迟早更新

迟早更新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任宁
主持《迟早更新》播客,探讨科技、商业、设计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傅丰元
Topics
傅丰元:《离线》杂志致力于探索科技与文化之间的交叉点,选题涵盖人工智能、虚拟偶像、城市规划等多个领域,并深入探讨科技文化背后的深层话题。杂志形式从最初的纸质版发展到现在的电子杂志,发行频率也从几个月一期变为每周一期,内容更加多元化。《离线》的创办初衷是探索中国科技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核,而非仅仅关注技术层面的复制和商业化,关注科技发展的历史溯源,试图从文化根源去理解科技发展。《离线》将科技视为一种文化现象,探讨其对人际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杂志选题的确定流程包括编辑积累想法、定期选题会讨论以及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在选择热点话题时,更注重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而非单纯的技术层面。个人更偏好探讨科技历史和人物故事的选题,欣赏John Markoff等资深科技记者,并从中汲取灵感。选题的灵感来源包括对产品设计背后历史渊源和理论的探索,以及对现有产品的改进和启发。《离线》杂志文章的模式包括解释性文章、跨界观察和实用性指导,文章类型分为深度探讨型和实用指导型。《离线》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寻求内容成本与读者付费之间的平衡。《利器》项目是将《离线》杂志的工具栏目线上化,以更快速度接触更多读者,并强调工具的长期使用价值和实用性。科技工具可以提升效率,但无法完全替代人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Quip是《离线》杂志团队目前最重要的协同写作工具。媒介技术会影响内容形态,未来内容形态的变化可能与新的主流硬件设备相关。未来语音交互技术的发展可能改变内容的获取和交流方式,并进一步推动口语化内容的产生。未来内容创作需要适应新的媒介技术,才能更好地被受众接受。《离线》杂志未来可能推出线上演讲或播客等形式的内容。《离线》杂志的读者群体是通过口碑传播积累起来的,他们对内容有较高的品味,并愿意付费。《离线》杂志也探索与品牌合作,进行内容与广告的结合。《利器》项目并非一味推崇高科技工具,而是关注工具背后的使用习惯和方法论。《利器》项目也强调工具的长期使用价值和实用性,而非单纯的最新或促销信息。 任宁:《离线》杂志的内容比较偏小众,但质量很高,是通过口碑传播获得读者的。《离线》杂志的内容对读者的生活有实际的指导意义,能够启发读者的思考。《离线》杂志的读者对阅读有品味,并愿意付费。《离线》杂志的选题和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拓展视野,了解新的知识和方法。 枪枪:对《离线》杂志的选题和内容表示赞赏,并分享了自己订阅《离线》杂志的经历。《离线》杂志的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拓展视野,了解新的知识和方法。对有声书的阅读体验提出了一些看法。《离线》杂志的内容能够帮助读者拓展视野,了解新的知识和方法。

Deep Dive

Chapters
介绍了《离线》杂志的定位、发展历程以及选题方向,从最初的科技主题到如今涵盖科技、文化等跨界话题,并探讨了商业与文化在科技领域的区分。
  • 《离线》杂志是一个跨界杂志,关注科技和文化领域的交叉话题。
  • 杂志从纸质版发展到电子版,发行频率从几个月一期变为每周一期。
  • 选题涵盖人工智能、黑客文化、虚拟偶像、城市规划、游戏设计等多个方面。
  • 杂志致力于探讨科技文化背后的深层话题,而非单纯的科技新闻或商业报道。

Shownotes Transcript

还记得几年前火热的「科技与人文的交叉路口」这个词么?这期我们跟傅丰元一起,聊了聊《离线》这本站在这个交叉路口上的、目前所知最棒的中文科技杂志,以及围绕在它周边的一些话题——从《离线》到「利器」,从选题到写作,从工具到偏好,从阅读推荐到正宗广西螺蛳粉。本期主要内容:- 《离线》杂志 https://the-offline.com/)- Kevin Kelly 的书《技术元素》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588021/)- Laurie Anders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urie_Anderson)- 初音未来巡演页面 HATSUNE MIKU EXPO http://mikuexpo.com/)- Ted Nelson 的 Project Xanadu http://www.xanadu.net/https://www.nytimes.com/by/john-markoff)- John Markoff 的《纽约时报》页面 https://www.nytimes.com/by/john-markoff)- Notion https://www.notion.so/)- ONES Piece 关于缅甸互联网的译文《当数千万人突然能用上 Facebook 之后》https://zhuanlan.zhihu.com/p/24566612)- 刘慈欣的「利器」http://liqi.io/liucixin/)- 陈素封的文章《像纳博科夫一样写作:卡片创作法》http://www.cnfeat.com/blog/2016/11/20/NabokovWriteStyle/)- Josef Müller-Brockmann 的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http://www.typeisbeautiful.com/grid-system/)- The California Sunday Magazine https://www.californiasunday.com/)本期主播:任宁、枪枪本期嘉宾:傅丰元「迟早更新」是一档以科技创新、生活方式和未来商业为主要话题的播客节目,也是风险基金 ONES Ventures 内部关于热情、趣味和好奇心的音频记录。我们希望通过这档播客,能让熟悉的事物变得新鲜,让新鲜的事物变得熟悉。 官网:http://www.weareones.com/2)微博:http://weibo.com/chizaogengxin)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反馈,欢迎发电子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