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41: 「迟早过年」·《一幅画开启的世界》

Episode 41: 「迟早过年」·《一幅画开启的世界》

2017/1/30
logo of podcast  迟早更新

迟早更新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任宁
主持《迟早更新》播客,探讨科技、商业、设计和生活之间的关系。
Topics
任宁在节目中首先探讨了美术教育中对绘画欣赏的忽视,并指出欣赏名画的难点在于理解其艺术价值和大师地位的原因。他认为用单纯的理论或流派来评价艺术作品是不合适的,艺术欣赏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他以陈丹青的《局部》节目为例,肯定了从个人情感和回忆角度来解读艺术作品的方式,并引出本期节目要介绍的高畑勋的《一幅画开启的世界》一书。节目中,任宁详细介绍了高畑勋与吉卜力工作室的关系,以及他与宫崎骏在艺术风格上的差异,并分析了高畑勋作品中现实主义和写实感的特点。他高度评价了高畑勋在《萤火虫之墓》等作品中对音乐的运用。他还对《一幅画开启的世界》一书的中文版进行了评价,包括出版社、策划、翻译以及封面设计等方面。节目中,任宁以书中对保罗·克利《飞蛾之舞》的解读为例,详细阐述了高畑勋的绘画观,以及他如何将个人回忆和情感融入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之中。他引用了陈丹青在《无知的游历》中对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的描写,进一步说明了个人情感体验在艺术欣赏中的重要性。最后,任宁总结了高畑勋的艺术理念,即"画里有人,人里有画",并鼓励听众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要多关注个人情感和回忆的融入。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探讨了如何欣赏一幅画,尤其针对大众如何理解艺术大师作品的价值。节目指出,单纯的艺术理论或流派标签并不能解释一幅画的价值,而更需要从个人情感、主观体验等角度出发。
  • 欣赏绘画不应仅限于艺术理论或流派标签
  • 个人情感和主观体验是理解艺术的关键
  • 大众化的艺术评论需要避免过于学术化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 欢迎 在 大年初三 收听 迟早 更新 的 春节 特别节目 迟早 过年, 我是 任 宁。 虽然 到了 后期 经常 被 那些 语文、 数学、 英语 之类 的 课 霸占 掉, 但 我们在 小学 中学时代 都 上 过 美术课, 对 吧? 我们 也 算是 都 曾经 拿起 过 画笔, 我们的 美术课 可能 非常 粗浅 的 教 过 我们 一些 小技巧。 什么 素描 的 时候 要 怎么 画 排线, 画 建筑 的 时候 怎么 画 透视 关系 最 不会错, 让 你 拉 两根 线 什么的。 但是 怎么 去 欣赏 一幅画, 或者 用 网络 流行语 来说, 是什么 才是 一幅画 的 正确 的 打开方式? 这个 至少 我的 美术 老师 是 没有 教 我的。

然后 长大以后 我们 经常 会 去 博物馆 或者 美术馆 里面 去 参观。 有些 东西 我们 看得懂 觉得 还 不错, 有些 东西 觉得 看不懂, 而 更 有些 是 觉得 看 懂了 又 看不懂。 这 怎么说呢? 这 第三种 情况 很多 时候 都 发生 在 看 画的 时候。 比方说 一幅 夕阳 的 古典 油画, 他 画的 是 风景画 的, 是 静物、 人物 或者 花鸟, 他 或者 是 宗教 题材, 我们 都 能够 看 懂 画的 是什么。 但是 这 幅 画画 的 好 在哪里 呢? 为什么 它 能够 出现 在 博物馆 里面, 为什么 他 能够 画 出 这 幅 画的 人 被 能够 被 尊称 为 大师, 为什么这样 的 作品 能够 在 拍卖场 上 卖出 高价? 这个 感觉 看不懂 了。

我们 现在 都很 讲究 用 干货, 对 吧? 就 说话 要 干货, 写文章 要 干货, 但是 话 其实 是 很难 用 干货 来衡量 的。 当然了, 你 也许 可以 用 某某 主义, 某某 流派 这种 比较 干 的 词语 来 给 一幅画 加标签。 这 对 研究 艺术史 的 学者 来说, 当然 是 比较 熟悉 的 语言。 但是 这 对于 站在 一幅画 前面 的 观众 而言, 普通 观众 而言 是 没有 任何 意义 的。 要 面向 大众 来 谈话, 那 必然 逃不开 吃货, 逃不开 主观, 当然 也 避不开 个人 色彩。

比方说 陈丹青 在 看 理想 里面 做 的那 十几 集 局部, 他 也是 谈 美术、 谈 画, 谈 他 对于 画的 欣赏, 谈 他 画 对于 画 就是 画的 理解, 他 跟 画家 的 交往 的 故事, 然后 某 一幅画 对 他的 影响, 以及 说 以前 看过 哪 幅 画, 现 对他 来说 有什么 怎么说呢? 就是现在 再 回去 看啊, 谈 回忆 等等。 我 觉得 这是 谈论 一幅画 对于 大众 而言, 对于 我们 这些 普通 的 欣赏者 而言 的 一种 正确 的 角度。 迟早 过年 要 给 大家 介绍 的 第三 本书 来自 一位 动画 导演, 他 就是 大名鼎鼎 的 吉普 力 工作室 的 高田 勋。 今天 要说 的 是 他的 书, 题目 叫做 一幅画 开启 的 世界。

我们 先来 闲话 几句 吉普 力 工作室 和 高田 勋 这个人。 有一个 现象, 吉普 力 工作室 的 作品 除了 高田 勋 还有 其他 几位 导演, 比方说 已经 去世 的 近藤 喜文, 他们的 作品 说 起来 在 普通人 的 心目 中 经常 被 安上 宫崎骏 的 名字, 那 可能 是因为 宫崎 的 名气 太大 了。 不过 这个 情况 对于 高 田鑫 来说 可能 会 更加 委屈 一点, 因为他 比 宫崎骏 要 年长 六岁, 而且 他 曾经是 宫崎骏 在 东映 动画 公司 的 前辈 和 曾经 的 老 上级, 也是 吉普 力 工作室 的。 按照 现在 的 说法 叫做 联合 创始人。 他 也是 除了 宫崎骏 之外, 工作室 里面 作品 最多 的 人。 然后 他的 作品 很少 有 强烈 调动 观众 情绪 的 高潮 段落, 所以 他的 作品 更 像是 散文。 然后 看 他 作品 的 观众 心里 往往 有 一种 疑惑, 就 感觉 说 就这样 结束了, 就 淡淡的 没有高潮, 没有 什么 典型 的 好莱坞 三段式, 或者说 中国人 说 的 这个 起承转合, 就 这么 结束了。

尤其是 在 这个 萤火虫之墓 里面, 我 第一次 看 这个 电影 的 时候 是在 高中, 那时候 我 买 了 标题 叫做 宫崎骏 全集 的 一大 盒 盗版 DVD。 然后 看 的 时候 就 觉得 这个 片子 感觉 有点 不太 对, 好像 跟 宫崎骏 其他 的 片子 不太 一样。 后来 看 字幕 我 才知道 监督 高田 勋, 我 才知道 了高 田 勋 这个人。

其实 高铁 勋 对于 吉普 利 来说 非常 的 重要, 因为 吉普 力 成立 的 初衷 当初 是 想 走 双头 并 制 的。 也就是说 宫崎骏 和 高田 勋 他 各 带领 一个 团队, 然后 间隔 的 推出 新作, 就 今天 是你 上, 明天 是我 上 的, 这样 可以 保证 工作室 每年 都有 星座 问世, 对 吧? 但 可惜 的 是 最后 这个 想法 没有 能够 实现。 然后 本来 想 在 1987年 上映 的 萤火虫之墓, 也就是 高田 勋 的 作品, 最后 延期 到 1988年 上映, 变成 跟 宫崎骏 的 龙猫 在 打 对台, 然后 两边 抢 票房, 结果 两边 票房 都 一般。

虽然 都是 吉普 力 的 出品, 但是 高田 勋 和 宫崎骏 还是 挺 不一样的。 比起 宫崎骏 的 偏爱 幻想 题材, 高田 勋 更 喜欢 拍 现实 题材。 萤火虫之墓, 岁月童话 这些 就 不说 了, 即使 是 平城 狸 合战, 这 是一个 比较 早期 的 一部 作品, 带有 非常 浓重 的 幻想 色彩。 即使 是 这么 一部 作品, 他 也 在 试图 要 拍 出 写实 感。

而且 宫崎骏 对于 某些 意象 有 一种 怎么说, 我 觉得 是 算 特殊 的 执念。 比方说 坚强 的 女性, 比方说 都有 飞行 这些 元素 对 吧? 有 红烛 也好, 天空之城 也好 等等, 再有 就是说 他的 电影 里面 一般 都 会有 两个 阵营 或者 两个世界, 两种 价值观 的 比较 尖锐 的 对抗。

有些 艺术 评论家 就是说 这个 坚强 的 女性 这个 意向 来自于 宫崎 对于 母亲 的 眷恋, 飞行 是 来自于 他 对 这个 父亲 执念, 父亲 的 职业 的 一种 致敬。 也 好怀念 也好。 然后 顺便 说一句, 就是 吉普 力 工作室, 吉普 利 这个 名字 就是 来自 一种 二战 时候 的 飞机 的 绰号。 然后 我们 知道 如果 对 车 比较 感兴趣 的 朋友 都 知道, 玛莎拉蒂 这 两年 也 出了 一款 车, 也 叫 这个 名字。 然后 两个 阵营 两个世界 的 对抗。 这个 是 据说 是 来自于 宫崎骏 在 青年时代 所 经历 的 在 世界范围 内 的 两种 意识形态 的 抗争。

与此 相比, 高田 勋 则 更 随性 一点。 除了 说 他 比较 喜欢 写实 的 题材, 很难 看出 他 有什么 在 作品 里面 出现 的 固定 的 意向。 然后 我 还 发现 有一个 现象, 就是 宫崎骏 喜欢 找 久石让 来做 原创 音乐。 我们都知道 他们 俩 合作 出过 很多 非常 经典 的 电影音乐。 然后 吉普 力 工作室 其他人 有的 时候 喜欢 用 现成 的 歌曲。 比方说 高田 勋 在 萤火虫之墓 里面 用了 这个 home sweet home, 还有 用 的 是一个 我 没 记错 的话, 是 一九二几年 的 一个 录音 版本, 那首歌 在 那个 片子 里面 响 起来 的 时候, 配合 剧情 那 真的 是 令人 热泪盈眶 了。 然后 他的 这个 岁月童话 里面 改编 了 the rose, 然后 近藤 喜文 的 侧耳倾听 里面 改编 了 john ma 的那 首 特别 有名 的 country road take me home, 效果 也 非常 好。

说 回 今天 要 推荐 的这 本书 一幅画 开启 的 世界 是 由 湖南 美术 出版社 出版, 然后 浦 睿 文化 策划 的。 浦 睿 文化 算是 比较 新的 一个 文化 策划 品牌, 做 出版 的。 他们 以前 出过 古川 俊 太郎 的 诗集, 还有 辛波斯卡 的 万物 静默 如 谜, 他们 还 出过 王树 的 造房子 这 本书, 还 找 了 杨凌 青 来做 设计, 挺不错 的。 然后 一幅画 开启 的 世界, 普瑞 文化 出的 是一个 精装本, 然后 翻译者 是 框框, 他 翻译 的 还 可以, 至少 可以 看出 做了 不少 研究, 很多 专有名词 都 做了 考证。

但是 我想 提 个 意见 是 这 本书 的 封面设计 非常 的 糟糕。 日本 的 原版 其实 分为 日本 篇 和 海外 篇 两本 单行本, 然后 一本 是 大红, 一本 是 墨绿 的。 封面设计 非常简单, 但是 感觉 很 有 品味。 中文版 的 封面 在我看来 我 感觉 是 毫无 创意, 毫无 品味。 基本上 就是 把 这 本书 里面 所 提到 那些 画的 里面 的 元素 提出来 铺 在 封面 上, 就这样 结束了, 感觉 像是 赶工 赶出来 的 学生 作品。

然后 最后 我想 再 提 一下 的 是 这 本书 的 标题, 他的 日文 原 标题 叫做 E G main 艾 克拉。 直译 的话 基本上 就是 from a painting, 或者说 就 是从 一幅画 开始, 或者说 从 一幅画 谈起。 因为 高田 勋 在 这 本书 的 前言 里面 也 写 了, 他 写 这 本书 就是 想 谈谈 画作 本身, 或者说 围绕 他的 一些 想法。 一幅画 开启 的 世界 这种 说法 虽然 会 比较 宏大, 比较 可能 能够 吸引人 眼球, 但是 我 觉得 稍微 有点 夸张 的 嫌疑。 那 我们 切入 主题 来 谈谈 这 本书 的 内容, 让 我们 来 看看 高田 勋 是 怎么看 画 说话、 写 话 的。

我们 以 书 里面 飞蛾 之 舞 这 篇 为例, 这是我 最 喜欢 的 一篇, 因为 这是 相对来说 最 湿 的 一篇。 在 谈 这 幅 画 之前, 高田 勋 是 首先 是从 自己的 童年 或者说 少年时代 开始 说起。 飞蛾 之 舞 是我 邂逅 的 第一幅 颗粒 作品, 当然 是 复制品。 我 将 当年 的 原物 找 了 出来, 放在 书桌上, 此刻 正 注视 着 他。 这是 昭和 五年 发行 的 世界 美术 全集 第 35卷的 卷首 插图。

我 高中毕业 出发 去 东京 时, 只 把 这 幅 画 偷偷 撕下来 带 在 了 身上, 色彩 和 亮度 都 与 原画 完全不同, 并不 只是 因为 在 漫长岁月 里 褪 了 色, 使 原本 的 复制技术 就有 问题。 饶 是 如此, 看起来 还能 这么 美, 也是 这 幅 画的 可怕 之处。 气派 的 手工 装订 版 世界 美术 全集 一共 36卷, 放在 当时 也 算是 划时代 的 出版物, 然而 彩色的 扉页 插图 在 各卷 当中 也就 只有 那么 几页。

气派 的 手工 装订 版 世界 美术 全集 共 36卷, 放在 当时 也 算是 划时代 的 出版物, 然而 彩色的 扉页 插图 在 各卷 当中 也就 只有 那么 几页, 剩下 的 全 是 黑白 印刷。 尽管如此, 他 与 丛书、 日本 儿童 文库 和 数十 全集 一起, 都 算是 战后 我家 的 至宝。 在 冈山 市 的 空袭 中, 我家 的 房屋 尽数 烧毁, 但 哥哥 仍是 用 大板车 把 他们 送到 了 农村, 寄放在 那里 才 令 他们 免于 损毁 的 命运。

西洋 绘画 的 别 倦飞 页 图 是 透纳 的 与 蒸汽 和 速度。 对 蒸汽机车 特别 着迷 的 我们 曾 一面 惊叹, 一面 反复 看 了 好多遍。 飞蛾 之 舞 在 我 少年时代 就 以其 现代绘画 的 崭新 魅力 初次 开启 了 我的 双目, 对我来说 是 相当 重要 的 作品。 然而 遗憾 的 是, 最近 出版 的 柯利 画集 里 却 完全 看不到 它。 或许 其他 的 魅力 之 作、 重要 代表作 数 之 不尽, 因此 在 甄选 的 时候 无论如何 总会 漏掉 它。

虽说 藏 于 日本 的 课题 作品 当中, 恐怕 他是 最早 开始 被 我 熟悉 和 亲近 的 一幅。 当我 想 在 专栏 连载中 选择 谈一谈 科技 时, 首先 浮出 脑海 的 就是 他。 今日 他 看 了 无数次 画展, 透过 许多 策划 集 浏览 了 大量 课题 的 出色 作品 之后, 这 幅 画 也 算不上 我 特别 钟爱 的 一幅。 不过, 借着 现代 印刷技术 的 便利 和 此刻 的 一点 机缘, 我 觉得 是个 让 此话 重见天日 的 好时机。 而且 我 发现 收藏 她的 爱知县 美术馆 在官 网上 公开 了 她的 拷贝, 再一次 仔细观赏 飞蛾 之 舞, 令 我 感到 震撼, 他 比 我 所以 为 的 要 更加 深刻。

好, 那么 这么 一幅 令人 印象 深刻 的 画 究竟 是 怎么样 的 呢? 然后 他 就 开始 描述 了。 即使 放在 同时期 的 作品 中, 它 也 依然 显得 朴素 而 单纯。 层次 美丽 且 具有 深度 的 格子 形 色块 之上 飞舞 着 一只 拟人化 的 线 秒 的 额 克里, 有 许多 小 尺寸 的 作品, 这 幅 也 只有 50乘32 厘米。 额 的 描线 是用 油彩 翻印 的 新 技法, 从 1922年 起到 1923年 是 画 了 好几张 而 绘成 的, 以 油彩 制作 出了 碳 金 画的 感觉, 将 油画 的 油彩 面向 下附 在 水彩纸 上, 然后 用 铁笔 将 线条 轮廓 刻印 到 水彩纸 面上, 最后 再 用 水彩 润色 完成。 画面 上 好似 污垢 的 那些 纹路, 据说 是 转印 的 时候 手 按 在 纸 背上 粘上去 的这 幅 画 很 明显, 必定 是在 脑 中 想象 着 动画片 里 我们 称之为 精灵 的 生物 振动 翅膀 时 的 模样, 然后 复制 出来 的。

中央 贯穿 了 画面 顶部 和 底部 的 光明 之中, 飞 鹅 一边 扇动 着 翅膀, 一边 挺胸 抬头, 身体 翻 仰 成 弓形 向上 飞升。 然而 克里特 有的 六支 矢量 箭头 束缚 了 他的 移动, 尤其是 钟摆 一般 追 向 下方 的 长 箭头, 发挥 着 重力 的 作用, 使 额 无法 继续 向上 飞翔。 这 是一个 用力 抵抗 的 瞬间。 他的 脸庞 因 头发 被 牵扯 而 扬起, 嘴唇 紧 抿, 屏住 了 呼吸, 眼睛 望着 憧憬 的 天空, 扇动 着 翅膀 突然 抵抗。 日 字形 横切 过 它的 躯体 与 周遭 的 暗 蓝绿色 区域 及 格子 色块 将 飞 鹅 包围起来, 仿佛 在 告诉他 别 想 从 这里 飞出去 哦, 仔细 看, 飞蛾 胸前 刺 着 一根 羽箭 且 有 伤口, 裙子 下部 那 一滴 锤 是 莫非 是 眼泪? 而 所谓 的 鹅 舞 是一种 想要 飞升 的 悲情 挣扎 吗?

呃, 然后 他 就 开始 说 这 幅 画 现在 来看, 感觉 好像 跟 小时候 跟 少年时代 看 的 有点 不太 一样。 他 写道, 在 我的 记忆中, 这 只 飞蛾 与其说是 翅翼 宽大 肉 厚 汁 体 肥瘦 的, 不如说 更 像 一只 嘤嘤 嗡嗡 扑 着 翅膀 的 飞蚊。 我 胡乱 认为 那只 箭头 是一种 对 蚊香 广告 的 联想。 就 连 绯闻 手中 的这 刺 向 中央 下方, 让人 觉得 像是 一杆 标枪 的 凌厉 箭头, 也 仿佛 作为 一种 反作用力, 帮助 飞蛾 下定决心 去 跳跃 和 飞升。 实际上, 今天 重新 审视 他, 尽管 他在 飞跃, 却 并没有 被 束缚, 而是 如同 一个 缀 着 箭石 的 额 正 决然 不屈 的 向上 跃起 的 瞬间。

飞 鹅 腰部 附近 横贯 而 过 的 沉重 阴暗 的 色带, 基本上 让人 感觉 不到 其 存在, 反而 是 为了 清晰 地 衬托出 飞 鹅 散养 的 躯体。 虽然 线条 未曾 改变, 但 与 我 之前 对 这 幅 画的 印象 竟 也 如此 迥异。 我们 很多 时候 可能 自己 也有 这样的 感受, 对 吧? 小时候 看 了 一个 什么东西, 然后 有一个 印象, 长大以后 再 回去 看, 发现 完全 不对 了。 那 这个 时候 哪一个 印象 或者 哪一个 认知 才是 正确 的 呢? 才是 应该 有的 呢?

这个 时候 我们 可能 会 回到 这个 本源, 高田 勋 也是 一样, 他 就 跑 去 看 了 一下 原作, 那么 原画 看起来 究竟 怎样 呢? 我 走访 了 爱知县 美术馆, 第一次 面对面 领略 了 真迹, 感觉 上, 它 比 我以为 的 尺寸 要 大, 色调 朴素, 但 本身 有种 飒爽 之 气, 颇 值得一看。 它 不像 美术馆 官网 和 画册 上 看到 的 那样, 暗部 过于 浓重, 亦 不显 阴郁, 与其说是 蓝色, 倒不如说 是 微妙 的 泛 着 绿意, 连 微小 的 细节 也能 瞧 得 分明。 比起 大约 两年 前 如愿以偿 参观 克利 作品 的 大本营 伯尔尼 美术馆, 那会儿 我 体会到 了 更深 更 不一样的 满足感, 绘画 这种 东西, 还是 得 欣赏 原作。 在 美术馆 里 看来, 这 幅 画 算是 明星 作品, 有 超过 原画 尺寸 的 大幅 海报 出售。 我 当然 买 了。 好, 就 把 那 张 搅扰 我 多年 的 世界 美术 全集 的 扉页 图, 连同 记忆 一起 收进 香浓 深处。

然后 念完 这 段, 我想 平行 的 移 开去 说 一下 陈丹青。 陈丹青 在 他的 无知 的 游历 那本书 里面 提到 了 特 列 季亚科 夫 美术馆, 然后 这个 美术馆 在 这 本书 的, 也就是 在 高田 勋 这 本书 的 第一篇 圣 三位一体 里面 也 提到 了。 陈丹青 是 这么 写 的, 那天 下午 步入 莫斯科 特 列 季亚科 夫 美术馆, 忐忑 而 平静。 我 平静 是 多年, 遍 看 欧美 各 大 美术馆, 早 学会 乖乖 寄存 挎包 去了 厕所, 然后 排队 通过 验票 口 迈着 方步 走进 去。

我 忐忑 是 因 童年 尚未 听说 任何 美术馆 时, 特 列 基亚 科夫 馆名 既有 成年 画家 挂 在 嘴 上 吓唬 出席 油画 的 小孩子, 而且 是 上海话, 而且 他们 从未 去过 苏联。 此刻, 我 梦游 般 站 在这里 了, 接近 虚脱 的 边缘。 然后 他 还 写道, 将近 30年 前, 在 纽约 大都会 美术馆 意外 撞见 唯一 一幅 列兵 的 肖像画, 画 得 那么 生动 爽快, 画中人 宁 着 忧郁 的 俄罗斯 眼神。 但 我 清楚 记得 他在 欧洲 馆 众多 经典 的 环 饲 中 即可 矮 下去。

下去。 怎样 伤心 啊, 幻灭 的 一生。 虽然 这 幻灭 早就 退远 不复 刺痛 我 了, 但 总得 拔除 或者 妥善 安顿。 列兵 和 苏 里科夫 射入 青春记忆 的 子弹, 他 遭遇 我的 血肉, 长 在一起 了 吗? 总之, 我 将 确认 该怎么办。

同样 的, 高 建勋 在写 飞蛾 之 舞 这 幅 画的 这 篇文章, 其实 跟 陈丹青 的 这个 角度 或者说 他 选 的 这种 方式 差不多。 与其说是 在 介绍 话, 倒不如说 是在 谈话 与人 的 关系。 他 写 了 你看 少年时代 对 故乡 的 回忆, 他 跟 哥哥 的 回忆 对, 里面 还 说到 一位 高 建勋 很 尊敬 的 女诗人, 还 把 她的 诗歌 摘录 到了 里面。 这些 内容 跟 保罗 克利 这位 画家 和 他的 作品 有关 吗? 当然 没 有关, 但是 也 当然 有关。 没有 这 幅 作品, 这些 记忆 也就 没有了 重新 泛起 的 契机 和 载体。 而 没有 这些 回忆, 这 幅 作品 对于 高田 勋 而言 也就 失去 了 意义。

这个 对于 陈丹青, 对于 我们 很多人 来说, 其实 都是 一样的, 这个 真的 是 画 里 有人, 人 里 有 画。 看过 这 本书, 大家 以后 去 博物馆 美术馆 里面 看 画, 应该 可以 多 看 一会儿 了。 您 刚刚 收听 的 是 迟早 更新 的 2017 丁酉年 春节 特别节目 迟早 过年 的 第三期, 也是 制造 更新 的 总的 第 41期。 这是 一档 以 科技创新 生活方式 和 未来 商业 为 主要 话题 的 播客 节目, 也是 风险 基金 ones ventures 内部 关于 热情、 趣味 和 好奇心 的 音频 记录。

迟早 过年 作为 特别 系列, 我们会 在 酒足饭饱 之余, 过年 的 时候 来 谈谈 好书, 聊聊 阅读, 我们 鼓励 您 给 我们 任何 意见 问题 或者 反馈, 也 欢迎 写邮件 来 给 我们 打 打招呼。 我们的 电子邮箱 是 embrace at where one 点 com 拼法 是 E M B R A C E S W E A R E O N E S 点 C O M。 我们的 新浪微博 I D 是 迟早 更新 F M, 然后 迟早 更新 网站 的 网址, 就是 刚才 报 的 邮箱 的 后缀。 您 可以在 页面 右上角 找到 页面 链接, 您 可以在 官 网上 找到 我们 为 每期 节目 准备 的 详细 的 延伸 阅读, 希望 您 善加利用。 在 这 期 节目 里面 我也 提到 了 一些 视频, 一些 音乐, 回头 我 也会 把 它们 放在 note 里面。 如果 您 喜欢 我们的 节目, 可以在 I O S 内 建 的 博客 APP 或者 各 大 播客 平台 去 搜索, 迟早 更新 进行 订阅 收听。 我们 希望 通过 这 档 播客, 能 让 熟悉 的 事物 变得 新鲜, 让 新鲜 的 事物 变得 熟悉。 感谢 收听, 春节快乐, 下期 再见。

做 这 期 节目 的 时候, 我 想起 我在 很久以前 看到 过 一篇 南方周末 对 高田 勋 的 访谈。 然后 我 把 它 找 了 出来, 那 里面 有 一段 问答 我 觉得 还 挺 有意思 的。 他 这么说, 记者问 你来 中国 是 什么时候? 然后 高田 勋 回答, 1984年 风之谷 是 德 间 书店 出品 的。 当时 我 担任 宫崎骏 的 风之谷 制片, 拍 完 之后 作为 奖励, 我、 宫崎骏 和德 间 书店 的 编辑 龟山 修 三个人 去了 中国。

德 间 康 快 社长 在 中国人 脉 很 广, 我们 先 到了 北京, 那时 中国 刚 开始 丝滑, 我们 发现 大家 都在 学英语。 我们 当时 并没有 穿 西服, 而 穿 的 夹克 没有人 穿 成 我们 这样的, 甚至 都 没有 服务员 来 帮 我们 点 餐。 最后一站 在 上海 吃 早饭 时, 餐厅 里 几乎 没有人, 只有 一个 美国 团 在 餐厅 中央 搞 临别 演说。 因为 和 我们 没 关, 我们 就 说说笑笑 吃 自己的 饭。 那些 美国人 就 朝 我们 做出 了 嘘 的 手势, 可能 是 把 我们 当成 中国 服务员 了, 觉得 客人 在这里, 服务员 却还 说笑, 很 没礼貌。 从那以后, 宫崎骏 就 再也没有 穿过 夹克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