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 好, 欢迎 收听 迟早 更新 的 第 51期。 我是 您。 我 现在 手边 拿 这 张 北京地铁 充值卡, 我不知道 他们 一共 有 多少 款 卡面 设计, 反正 我 这 张 是 蓝色 为主 的, 然后 上面 写 着 一行 字, 建设 数字 北京, 享受 现代生活。
我们 知道 北京 有 超过 2000万的 常住人口, 我们 往 少 里 说好 了, 假设 10分之1 的 人 有 地铁卡, 实际上 我 觉得 应该 是 不止 的。 那么 就 至少 200万个人 每天 兜里 或者 包 里 都 揣着 这 张 印有 建设 数字 北京, 享受 现在生活 的卡。 200万人 每天 掏出 来 上班下班 再 来看。 我想 应该 有 很多 广告商 会 因此 而 很 眼红。 而 这点 是 大家 都会 知道 的对 吧? 既然 明 知道 会 起 这样 大 的 重大 的 作用, 会有 那么 大 的 影响力, 会 那么 多人 会有 看到。 那么 要 上面 要 印 什么 话, 肯定 是 经过 一番 仔细 的 考量 的。 既然 现在 这样 写, 这样 印上去 了, 那么 写 的 这个人 这个 作者 他 肯定 觉得 这 两句话 之间 存在 某种 联系。 这 张 地铁卡 让 我 想到 E B Y 的 一段 很 有名 的话。
他说 if the words were merely reduce, that would be easy. If you were merely chAllenging, there would be no problem. But I arrive in the morning tone between a desire to improve the world and a desire to enjoy the world. This makes you hard to plan the day.
B B Y 是 纽约客, 就是 the new .
yorker 早期 非常重要 的 一位 记者。
我们在 春节 期间 的 迟早 过年 系列 特别节目 里面 介绍 过 他的 书 重游 免 湖。 没有 听 过 的 朋友 可以 去 听 一下, 非常 推荐 他 这 本书。 然后 刚才 那段 话 翻译 过来 就是, 如果说 世界 仅仅 是 诱人 的那 就 很 简单。 如果 世界 仅仅 是 充满 挑战 的那 也 没什么 问题。 但是 我 早上 醒来 的 时候, 总 被 改善 这个世界 与 享受 这个世界 的 两种 欲望 拉扯, 这 让 规划 这一天 变得 很 困难。 而 我们 可以 看到 地铁卡 上 这 句 话 的 作者 很显然 并没有 E B White 这种 体会。
无论是 这 两个 分句 之间 的 关系 是什么? 是 一边 建设 数字 北京 一边 享受 现代生活, 还是 说 先 建设 数字 北京 再 享受 现代生活, 或者说 我们 把 它 这个 顺序 调过来, 变成 是 为了 享受 现代生活, 让 我们 建设 数字 北京 这样 一句 口号。 你看 我 现在 这个 随口说说 都能 找出 那么 多 的 这种 可能 的 解释, 可见 这 句 话 写 的 有点 问题, 不够 清楚。 而且 E B White 的 这种 两种 欲望 的 拉扯 在这里 都 没有 出现, 建设 数字 北京, 享受 现代生活 这 两句话 以 一种 非常 之 和谐 的 关系, 像 一对 好朋友 一样 站 在一起。 既 没有 拉 也没有 扯, 对 吧?
我在北京 住在 东直门, 有天 晚上 出去 发现 旁边 有 座 清真寺, 墙上 写 着 东直门 外 清真寺。 因为 清真寺 和 马路 之间 有 一堵 墙 隔离 开来 啊, 所以 我 白天 其实 路过 过 好 几次, 在 车里 其实 只 看到 旁边 有 古建筑 的 屋顶, 但是 一直 没有 发现 它是 清真寺。 因为 这 座 清真寺 既 没有 那种 典型 的 圆顶 尖塔, 也没有 阿拉伯 式 那种 孔雀 大门。 它的 门 就是 我们 很 熟悉 的 那种, 是 中国 一般 的 那种 普通 的 庙门。 这是 一座 中式 建筑风格 的 清真寺。
当然了, 这 也 并不 算是 多么 罕见 的 事情。 我 想起 十几年 前 我 去过 西安 著名 的 画 觉 巷 清真寺, 那里 也是 这样的。 我们 知道 中国 清真寺 目前 能够 看到 的, 绝大多数 都是 元朝 以后, 特别是 明清 以来 创建 或者说 重建 的。 其实 在 明代, 清真寺 已经 有 非常明显 的 非常 鲜明 的 中国 特点 了。 然后 到了 清代, 中国 的 伊斯兰 建筑 进入 了 一个 大发展 的 这么 一个 高峰 时期。 然后 中式 清真寺 的 这种 特有 的 建筑 形式, 也就是 在 那个 时候 完全 形成 的。
然后 我 站在 那个 清真寺 前面 用 手机 上网 查 了 一下。 然后 根据 这个 网上 的 资料, 这 座 清真寺 是 1988年 因为 城市建设 的 需要, 迁建 到 东直门 桥 附近 的 查 词 小区。 现在 这个 地址 的, 也就是说 他 本来 不在 这里。
然后 看着 这 座 清真寺, 我 想到 了 地铁卡 上面 建设 数字 北京, 享受 现代生活 这 句 话。 这 座 清真寺 显然 并不 数字, 也不 现代, 但是 它 在北京 它 也是 很多人 生活 的 一部分, 而且 有可能 还是 挺 重要 的 一部分。 就算 你 不是 穆斯林, 但是 在北京 东二环 这样的 人口 密集 的 市中心, 这样 一座 清真寺 的 存在 理所当然 地 会对 周围 的 环境 以及 周围 居民 的 生活 发生关系。 因为 比如说 一个人 他 小时候 开始 就 住在 这个 茶 瓷 小区。 然后 他 从小 每天 上学 放学 从 清真寺 门口 走过, 或许 从 他的 房间 窗口 就能 望 到 这 座 清真寺, 或许 他 进去 过, 或许 没有, 但是 这 也 并没有 太大 的 关系。 后来 由于 工作 或者 学习, 她 离开了 北京, 然后 等 她 再 回来 已经 是 物是人非。 但 这 座 清真寺 还 以 同样 的 面貌 存在 在这里。 这时候 他 看着 这 座 东直门 外 清真寺, 很 可能 他 会 流下 眼泪 的。
可是 在 建设 数字 北京, 享受 现代生活 的 这样 一个 语境 下面, 这 座 清真寺 非常 明确 的 并 不在 被 建设 和 被 享受 之列。 但是 我 倒是 在 这 座 清真寺 上 看到 了 两种 欲望 的 拉扯。 你可以 说是 阿拉伯 的 伊斯兰 文化 和 中国 古代 建筑风格 一起 出现, 这 两者 对于 观看 者 注意力 和 文化 主导权 的 拉扯, 可以 说是 一座 古建筑 被 迁移, 好像 一棵树 被 连根拔起 以后, 换 了 一个地方 种 下去 的。 这种 宝玉 和 摧毁 之间 带有 一定 悖论 色彩 的 拉扯, 也可以 说是 看着 他 想起 有 多少 人的 记忆 附着 在 它 上面, 哪怕 跑 的 再 远 也都 会 被 拉扯 回来的 那种 基于 时间 的 出走 与 回归 之间 的 拉扯。
现在 北京 的 天 已经 暖 了, 柳树 都 经开 了 一树 的 花。 这 让 我 想起 论语 里 有 一篇, 后人 加 了 个 名字 叫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诗作 这 篇 其实 我们 上学 的 时候, 在 课本 里面 应该 都 读 过 的, 但是 我想 大部分 人 应该 都 已经 忘了吧。 这 篇 就是 在 说, 孔子 问 他的 四个 弟子, 四个 学生, 你们 以前 会 想 干嘛? 然后 其他 三个人, 有的人 说 想 治理 大 国家, 有的人 说 我不想 做 那么 大我 就 想 治理 一个 小国家。 也 有人说 我 其实 治理 国家 没什么 信心 我 倒是 想 去 搞搞 祭祀, 做 一个 司仪, 就这样 可以 了。
然后 问 到 曾 熙 的 时候, 他的 回答 是, 暮春 者, 春服 既成, 冠者 五六 人, 童子 六七 人欲 乎 沂, 风 乎 虞, 咏 而 归。 到了 阳春 三月 或者 暮春 三月, 我们 穿上 春天 的 衣服, 约 上 五六个 朋友, 带上 六七个 同步 打下手, 到 沂水 条 河里 洗洗澡, 洗完 然后 吹吹 春风, 然后 搞搞 祭祀, 然后 就 唱着歌 回家 去。 她说 的 应该 差不多 就是现在 这个 季节, 这个 时候 可以 做 的 事情。 然后 孔子 听 完 四个 人的 回答, 说, 他 最 喜欢 的 就是 曾 曦 的 答案。
差不多 10年 前, 由于 于丹 在 央视 百家 论坛 里面 讲 论语, 然后 还 出了 书 卖 的 很好。 于是 那时候 起了 一波 论语 热, 出了 一大批 关于 论语、 关于 孔子、 关于 儒家思想 的 书, 还有 别的 一些 出版物。 然后 不知道 算算 不算 是在 那个 时代 贴 热点 北大中文系 的 李林 在 当时 出了 一本 讲 论语 的 书, 叫做 丧家狗。 在 这 本书 里面 对于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 侍 作 这 篇 的 是 这个 解释 是 这样的, 他 觉得 孔子 的 意思 是, 如果 天下太平 了, 国家 安定 了, 所有人 的 生活 质量 都 提高 了, 我们 想要的 就是 这种 开开心心 去 春游, 去 洗洗澡, 吹吹风, 然后 唱着歌 高高兴兴 回家的 这么 一种 状态。 也就是说 如果 整个 社会 是 一家 公司 的话, 那么 这就是 这家 公司 的 vision, 就是 这家 公司 的 愿景, 是 最高 的 理想, 也是 最终 极 的 目标。 而 为了 达到 最好的 vision, 然后 我们 才 要 拼死拼活 的 去 治理、 去 教化、 去 振兴、 去 work our ice, 去 加班加点。
且不论 李玲 的这 层 解读 是不是 正确 的, 当然 这 也 不在 这 期 节目 的 讨论 范围 之内。 但是 他 这个 逻辑 在 理论 上面 就是 他 觉得 孔子 觉得 子曰, 我们 应该 看清楚 建设 数字 北京, 享受 现代生活 之间 谁 是 基础, 谁 是 上层建筑。 然后 把 享受 当成 是 驴子 眼前 的 那个 胡萝卜, 然后 去 搞 建设。
这种 说法 看似 已经 回答 了 E B White 关于 建设 与 享受 的 难题, 但是 如果我们 仔细 看, 你 会 发现 E B White 觉得 难 的 其实 是 this makes IT hard to plan the day。 这 让 规划 这一天 变得 很 困难, 难点 在于 规划。 为什么 规划 会 难 呢? 你 当然 可以 说 是啊 不知道 应该 如何 分配 自己的 时间, 可能 他 需要 一个 什么 时间管理 APP 对 吧? 我们 觉得 说 你可以 划分 好 对 吧? 比方说 你可以 改善 这个 世界一 小时, 然后 享受 这个 世界一 小时, 然后 再 改善 这个 世界一 小时, 这样 交替 着 循环往复。 但是 我 觉得 E B Y 在这里 的 难点 在于 区分 以及 在于 验证, 也就是 在于 verify。 因为你 其实 无法 做到 100% 改善 你 这个 世界一 小时, 然后 在 100% 享受 这个 世界一 小时, 这 两者之间 其实 并非 非 黑 即 白 的, 尤其是 在现代 语境 下面, 它 并没有 一个 很 清晰 的 界限。
比如 E B White 是个 作家, 所以 我们 就 以 写作 为例 好了。 写作 需要 耗费 一个人 的 脑力 和 体力, 然后 写 的 好 对 别人 有 帮助, 似乎 应该 算是 工作 产生 了 很多 价值, 对 吧? 你是 在 改善 你 这个世界, 但是 如果 写 的 时候 你的 表达 欲望 被 充分 的 满足, 然后 写 完了 自己 很 有 成就感, 超 高兴。 有人 觉得 你 写 的 好, 付给 你 稿酬, 有人 给你 这个 读者来信, 感谢你 等等 跟 你 交流。 崇拜 你的 人, 你 会 觉得 写作 无论是 过程 还是 结果, 好像 都 还 可以 算 成 是 享受 这个世界。 所以 eb White 并没有 说 早上 醒来 发现 日子 过不下去 了, 人生 没 方向, 不知道 该 往 哪里 走。 他 当然 是要 写作 的, 但是 难点 在于 说 他不知道 自己 在 做 的 事情 到底 属于 什么 范畴。 他 觉得 自己 好像 脚踏两条船 了, 所以 被 吐 了, 被 撕扯、 被 撕裂 了。
跟 孔子 那种 前 现代 的 说法 相比, E B White 的 感受 简直 是 非常 典型 的 现代性 转向 后 现代性 时期 的 苦恼。 因为 现代性 并不一定 意味着 对 传统 或者 对 习惯 的 那种 早期 形式 的 从头到尾 的 彻底 取代。 在 更多 的 时候, 更多 的 场景 下, 它是 对 现有 的 情况 进行 改组, 或者说 进行 再 构成, 就是 reconstitute 或者说 reframe 这样。 然后 他 会 以 这种 方式 在 传统 的 习惯 的 这个 形式, 早期 的 这个 形式 上面, 旧 的 形式 上面 蒙 上 一层 现代 的 皮, 然后 就 出来 的 结果。
打个比方, 就 好像 出现了 我们 经常 在 说 的 那个 歇后语, 老黄瓜刷绿漆 这样 一种 状态。 刷 了 绿 漆 的 老 黄瓜 处于 一种 同时 是 然后 同时 又 不是 老 黄瓜 或者 嫩黄瓜 的 这么 一种 中间 态。 但是 作为 人类, 我们 非常 本能 的 讨厌 中间 态, 我们 讨厌 不确定性。 既然 我们 看不清楚 这 两 这 这个 界限 在哪里, 那 我们 就 拿起 后现代 信, 直接 拒绝 承认 界限 的 存在。 这 就让 人 想起 东直门 外 清真寺 身上 所 背负 的 隐喻 和 状态, 本地 风格 与 异国 文化, 此处 与 彼 处 啊, 过去 与 未来, 以及 最 重要 的 authenticity 和 inauthenticity。 这 两个字 其实 挺 难 翻译 的, 我 估计 把 它们 叫做 实 和 虚 吧, 就 实是 authority, 然后 虚 是 in authenticity。 这样 这 两者之间 的 界限 模糊, 才是 在 这 里面 更 重要 的 一个点。 到底 什么是什么, 什么 不是 什么, 我 到底 在 做什么?
当我 在 做 什么的 时候, 我 究竟 在 做什么? 变成 一大堆 很难 解答, 感觉 永远 没有答案 的 问题。 清真寺 这个 现实 中的 隐喻 类比, 映射 到 地铁卡 文案 上面, 就是 建设 数字 北京, 享受 现代生活 之间 界限 的 模糊。
马尔库塞 在 上世纪 60年代 写 过 一本书 叫做 one dimensional, 中文 习惯 翻译成 叫做 单向度的人。 这 里面 这个 dimension 其实 就是 维度, 就是 我们 看 的 3D电影, 那个 D 就是 这个 dimension。 这 本书 既 批判 了 当代 资本主义, 也 批判 了 当时 苏联 的 共产主义社会。 而 单向 度 或者说 单 维度 的 人, 简单 来说 就是说 在 消费主义 的 控制 之下, 产生 的 一批 目光 和 思维 都很 局限, 然后 严重 同质化, 只 知道 花钱买 快乐, 但是 却 完全 忽略 对 消费行为 的 恶果 的 这样 一群 人。
然后 借用 马尔库塞 的话, 我 觉得 在 目前 这个 工作 和 生活 高度 信息化 的 这种 都市 社会 语境 里面, 也许 这些 单向度的人 过 的 却是 多 向度 或者说 多维度 的 人生。 比方说 你 在 网上 买东西 留下 了 评价, 你 留下 的 数据 改变 了 这个 商品 的 meta data, 改善 了 这 整一个 电商 网站 的 评价系统。 或者说 你 骑着 摩 拜 单车 最近 搞 出来 的 红包 车。 我们 知道 这 本质 上 就是 一种 算是 growth hacking 下 的 人力 单车 调度系统, 对 吧? 你 骑着 这个 摩 拜 单车 到了 某 一个地方, 然后 获得 了 一小 笔 补贴 金。 那么 在 这种 时候, 你 究竟 是在 建设 数字 北京, 还是 在 享受 现在生活 呢? 你 在 上着 班, 但是 同时 又 在 微信 群 里面 摸鱼 聊天, 那 这 是在 建设 还是 在 想什么?
你 早上 出门 去 上班, 在 地铁 闸机 口 停下来, 拿出 那 张 印有 建设 数字 北京, 享受 现代生活 的 地铁卡 刷卡 进站, 享受 了 数字化 的 无 现金支付, 但是 你 满脑子 想 的 都是 工作, 这 是在 建设 还是 在 享受 呢? 在 这个 层面 上面, 其实 建设 数字 北京 与 享受 现代生活 的 界限 已经 很 模糊, 甚至 可以 说是 已经 消失了。 E B White 觉得 自己 好像 脚踏两条船, 所以 被 拖 稳 了, 被 撕扯、 被 撕裂 了。 但 对于 我们 而言, 我们 脚下 的这 两条船 是 像 火烧赤壁 石, 就 曹操 他们 那样 被 紧密 地 连接 在一起 的。 我们 甚至 可以 说 建设 数字 北京 就是 享受 现在生活 的 一部分, 或者 反过来 享受 现代生活 就是 在 出力 建设 数字 北京。
当然了 另一种 猜测 或者 另一种 揣测 是 说 地铁卡 方案 里面 的 这个 现代生活 对应 的 其实 不是 传统 而是 落后。 那么 现在 在 这个 语境 下面 是 怎么说呢? 是一种 科技 层面 的 描述, 是用 技术手段 去 实现 那种 更 便利 更 高效 的 生活。 如果 这样 解释 的话, 那么 这 句 话 就 几乎 没有 任何 意义。 因为我 觉得 他 完全 没有 传递 出 什么 实质性 的 信息 出来。
如果说 这个 北京市 市政 交通 一卡通 有限公司, 如果 他们 想要 在 社会学 或者 哲学 层面 来 让 坐地铁 坐 公交 的 人 觉得 好过 一点。 让 那些 独自 北漂 的 年轻人 在 上下班 的 时候 掏出 地铁卡, 看到 这 两句话 的 时候 心里 会 舒服 一点。 不太 觉得 上班 是件 特别 折磨 人的 事儿, 想要 提高 一些 乘客 的 这个 幸福指数, 我 建议 就像 以前 高考 前, 有 一句 口号, 我不知道 是谁 想 出来 的, 叫做 一人 努力 全家 幸福, 那 我们 可以 把 它 改成 叫做 一人 建设 数字 北京, 全家 享受 现代生活。 这样 一句话, 尤其是 对于 晚上 加班 回家的 互联网公司 员工 而言, 也许 可以 算是 一阵 鸡血 或者 一碗 鸡汤。
您 刚刚 收听 的 是 迟早 更新 的 第 51期, 这是 一档 以 科技创新 生活方式 和 未来 商业 为 主要 话题 的 播客 节目, 也是 风险 基金 ones venture 内部 关于 热情、 趣味 和 好奇心 的 音频 记录。 我们 鼓励 您 给 我们 任何 问题、 意见 或者 反馈 我们的 新浪微博。 I D 是 迟早 更新, 我们的 电子邮箱 是 embrace at where one stop com 知道 更新 网站 的 网址 就是 邮箱 的 后缀, 这个 邮箱 的 拼法 刚才 忘了 说 了, 是 E M B R A C E at W E A R E O N E S 点 C O M, 您 可以在 页面 右上角 找到 页面 链接。 我们 为 每期 节目 都 准备 了 延伸 阅读, 希望 您 善加利用。 如果 你喜欢 我们的 节目, 可以在 IOS 内 建 的 博客 APP 或者 各 大 播客 平台 搜索 迟早 更新 进行 订阅 收听。 我们 希望 通过 这 档 播客 能 让 熟悉 的 事物 变得 新鲜, 让 新鲜 的 事物 变得 熟悉。 就这样吧, 感谢 收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