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宁:我发现鱼并非生物学上有效的分类,而是一个人类强加于自然的概念。例如,肺鱼与牛的关系比与鲑鱼的关系更近,这颠覆了我们对鱼类的认知。
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物种名称,特别是台湾海产的名称。不同地区对同一种鱼类有不同的称呼,这与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例如,金枪鱼在不同地方被称为吞拿鱼、尾鱼等。
关于墨鱼和花枝,墨鱼之所以被称为墨鱼,是因为其墨囊最大,墨汁最多。而花枝的来源则难以考证,作者曹明宗通过大量的研究,最终确定花枝指的是一种大型的虎斑乌贼。
关于章鱼,韩愈诗歌中提到的“章举”可能是章鱼一词的来源,这体现了语言和文化融合的过程。
总而言之,我们对鱼类和海鲜的命名,背后隐藏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枪枪:我们今天讨论的主题是物种名称,特别是台湾海产的名称。曹明宗的《花飞、花枝、花蠘仔:台湾海产名小考》一书,以手绘图的方式展现台湾海产,并探究其名称的由来。
书中提到,‘海错’指的是种类繁多的海产品。‘瞻’和‘尾’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分别指代黄鱼和群鱼,但其含义在不同地区和语言中有所演变。
同一种鱼类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名称,这与语言文化有关。例如,‘三文鱼’的名称源于粤语对英文salmon的音译。‘龟’字除了指代河豚,还指代烟渍的海产鱼虾及其汁液(鱼露)。
鱼露的闽南语发音与英文ketchup相似,这体现了食物与语言之间的复杂关系。曹明宗的《蚵仔煎的身世》一书也以类似的方式探究台湾食物名称的由来。
人们很少会思考日常生活中食物名称的由来,而这正是重新思考身边事物的一个角度。‘鱼’是一个含义广泛的词语,许多并非鱼类的生物也包含在内。
曹明宗在书中以侦探般的方式,抽丝剥茧地探寻一个个名字背后的真相,这非常有趣。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