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Cursor 刷屏背后,复盘 AI Coding 的现状与发展|对谈 Gru.ai 创始人张海龙

Cursor 刷屏背后,复盘 AI Coding 的现状与发展|对谈 Gru.ai 创始人张海龙

2024/10/26
logo of podcast 42章经

42章经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主持人
专注于电动车和能源领域的播客主持人和内容创作者。
张海龙
Topics
@主持人 主要关注AI编程工具在国内外发展差异,以及Copilot和Agent两种工具的对比。@张海龙 则从自身经验出发,深入探讨了AI编程工具的市场现状、技术特点、商业模式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结合自身创业经历,分析了国内外AI编程领域发展差异的原因,以及Agent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和挑战。他认为,Copilot和Agent是两种不同的工具,可以并存,Copilot专注于提高编码效率,而Agent则致力于自动化完成任务,解放人力。他还强调了对底层技术理解的重要性,以及在选择Agent应用场景时,需要考虑其可靠性和商业化价值。 张海龙详细分析了Copilot和Agent的区别,Copilot作为代码补全工具,已经跑通了商业模式,而Agent作为独立完成任务的个体,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他认为Cursor的成功在于其大胆的创新,突破了现有IDE插件机制的限制,实现了全局代码补全,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他还分析了国内外AI编程领域发展差异的原因,认为国内主要是在PMF之后进行竞争,而国外则更多地在PMF之前进行竞争。此外,他还对Agent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Agent需要找到合适的细分场景,并强调了可靠性在Agent应用中的重要性。他并不看好AI编程的平民化,认为普通人没有写代码的需求,并且复杂的Agent开发难度远超想象。最后,他还分享了对硅谷AI发展现状的观察,以及对华人AI创业者的建议,强调了对底层技术理解的重要性以及积累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Deep Dive

AI编程工具:Copilot与Agent的角逐,以及国内外市场的差异

最近AI编程工具的热潮席卷全球,尤其以Cursor为代表的工具引发了广泛关注。作为一名二十多年编程经验的资深人士,同时也是Gru.ai创始人、前Coding.net创始人兼CEO以及开源中国联合创办人,我对这个领域有着深入的理解。本文将分享我对AI编程工具,特别是Copilot和Agent两种模式的观察和思考,并分析国内外市场发展差异的原因。

Copilot与Agent:电钻与小弟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AI编程工具主要分为两种:Copilot和Agent。我将Copilot比作一把“电钻”,它能显著提升编码效率,加快代码编写速度;而Agent则更像是一个“小弟”,它能够独立完成任务,无需人工干预。

Copilot,以GitHub Copilot和Cursor为代表,其核心功能是代码补全。GitHub Copilot率先跑通了商业模式,其成功在于找到了合适的PMF(Product Market Fit),即以IDE插件的形式出现,在用户打字时提供润物细无声的代码建议,并采用合适的收费模式。Cursor则在产品体验上进行了大胆创新,突破了现有IDE插件机制的限制,实现了全局代码补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流畅体验。这种创新,虽然在初期不被看好,却最终获得了成功。

Agent则处于一个相对早期的阶段,尚未找到清晰的PMF。虽然市场上涌现出许多Agent工具,但大多缺乏用户留存,未能形成大规模的商业化应用。这主要是因为Agent的应用场景、交互方式、定价策略等都尚未明确,同时,也缺乏能够支撑Agent高效工作的模型。

国内外AI编程市场差异:PMF前后的竞争

国内外AI编程领域的发展存在显著差异。我的观察是,国内更多的是在PMF之后进行竞争,即在商业模式已经清晰的情况下,各家公司开始在产品功能、用户体验等方面进行差异化竞争。而国外则更多地在PMF之前进行竞争,各家公司都在探索合适的商业模式和产品形态。这与国内外整体的To B生态环境有关,国内To B市场相对成熟,而国外则更注重创新和早期探索。

Agent的应用与挑战:单元测试的落地

我们团队目前专注于Agent在单元测试场景的应用。单元测试是软件开发中一个重要但又枯燥乏味的工作,程序员往往不愿意投入过多精力。Agent可以自动化完成单元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并降低回归错误的风险。我们认为,单元测试是一个相对容易实现Agent价值的场景,因为它对业务上下文和工程上下文的依赖相对较低,并且有相对成熟的套路可循。

对AI编程平民化的质疑

我并不看好AI编程的平民化。我认为,普通人并没有写代码的需求,而复杂的Agent开发难度远超想象。即使模型能力不断提升,也难以解决Agent应用中业务上下文和工程上下文的问题。

硅谷观察与建议

在硅谷,我看到了AI领域的蓬勃发展,各种奇思妙想的AI项目层出不穷,并能获得融资。这与国内的市场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硅谷的SaaS生态也更加成熟,付费意愿和能力都更高。

对于华人AI创业者,我的建议是:深入理解底层技术,多读论文,多动手实践,积累丰富的经验。只有对底层技术有深入的理解,才能在遇到问题时找到解决方法,并做出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结语

AI编程工具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Copilot和Agent两种模式将长期并存,并各自发挥作用。Agent的未来发展方向在于找到合适的细分场景,并注重可靠性和商业化价值。对底层技术的理解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将是AI编程领域创业成功的关键。

Chapters

Shownotes Transcript

活动预告🥳:11 月 7 日晚,我们会请到张海龙做一场免费的线上活动,大家记得翻到 shownotes 末尾查看报名信息!

前一阵 Cursor 刷屏,也带火了有关 AI Coding 的讨论。

AI Coding 到底发展如何了,Cursor 为什么火了,他们和 Github Copilot 的区别是什么,Coding Copilot 又和 Agent 的区别是什么?其他那些 AI Coding 公司都在做什么,为什么国内的 AI Coding 似乎不温不火?带着类似的种种问题,作为一个非技术背景的人,我找来了张海龙一起来聊聊 AI Coding 这件事。

海龙无疑是国内在 Coding 领域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他写了 20 多年程序,一直致力于做给程序员的工具,他曾经是开源中国的联合创办人和 Coding.net 的创始人,最近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也又重新创业在做 AI Coding 方向。在摸索了一段时间以后,他也经历过产品转型、也踩过坑,这些都让他对 AI Coding 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当下这个市场各个公司和类别有了更好的判断。

所以,你可以把这期播客当做一个对 AI Coding 领域的入门和了解的素材,哪怕不懂编程,听完这期你也会有更深的了解和认知。

最后,我们的 AI 私董会也在持续报名中,目前已经聚集了一批市场上最好的 AI 创始人,欢迎点击链接报名(里面也有目前已加入的成员名单,可点击查看)

人类博物馆】

**导游:**曲凯,42章经创始人

**26 号珍藏:**张海龙,Gru.ai 创始人,前 Coding.net 创始人兼 CEO、开源中国联合创办人

【时光机】

Part 1 为什么国内的 (AI) coding 没做起来

  • 1:56 Developers 是最不愿意花钱的一群人?
  • 3:37 我最新的感知是,海外比国内更卷
  • 4:33 国内 AI coding 发展现状
  • 5:31 国内是在有 PMF 之后卷,海外是在有 PMF 之前卷

Part 2 Coding Copilot vs Agent

  • 6:20 Copilot 与 Agent 的区别:Copilot 是给你一把电钻,Agent 是给你一个小弟
  • 7:43 Copilot 已经明确跑通了 PMF
    • 7:52 简评赛道老大哥 Github Copilot
    • 9:03 详评新晋顶流 Cursor:成功靠的是大胆创新,大胆到一开始很多人觉得不靠谱
  • 16:53 Agent 还没有找到 PMF
    • 17:27 Devin 等等都是有声量,无留存
    • 18:53 但为什么这个赛道还如此拥挤?

Part 3 关于 Coding Agent 的实践思考

  • 21:30 我们找到的一个好落地的场景:Unit Test
  • 24:37 Agent 会最终淘汰 Copilot 吗?
  • 25:30 我不相信「编程大众化」的未来
  • 27:44 模型会最终吃掉 Coding Agent 吗?
  • 30:50 我坚定地认为,AI 替代不了人类程序员
  • 32:44 一些硅谷观察
    • 32:52 有千奇百怪的 AI+ 项目,且能拿钱
    • 33:52 我在国内啥 SaaS 都不买,来了这啥 SaaS 都买
  • 35:27 最后的建议:多读论文多动手,获得那些微妙的体感至关重要

活动预告🥳】

11 月 7 日晚,我们会请到张海龙做一场线上活动,感兴趣的朋友欢迎点击链接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一起来认识&交流!

【Reference】

The gang that made this happen】

  • 制作人:陈皮、Celia
  • 剪辑:陈皮
  • Bgm:Mondo Bongo - Joe Strummer & The Mescaleros

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