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1鸭老师,在大学里讲课就像脱口秀表演,“渴望互相识别的一刻”

21鸭老师,在大学里讲课就像脱口秀表演,“渴望互相识别的一刻”

2024/12/1
logo of podcast 读笨书Read or die

读笨书Read or die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主播
以丰富的内容和互动方式帮助学习者提高中文能力的播客主播。
鸭老师
Topics
主播: 我在节目中与鸭老师探讨了大学课堂教学与师生关系的现状,特别是鸭老师在边缘学科教学中遇到的挑战与反思。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在缺乏深入连接的时代,寻找师生之间的共鸣与理解。鸭老师的经历引发我对人际关系中脆弱性与连接的思考,以及失落感作为人际连接的密码这一独特的观点。 鸭老师的教学实践和反思,让我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人际交往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沉默寡言,以及在匿名网络平台上表达强烈情感的矛盾,反映了他们对权威的敬畏和对自身边界的重视。他们对规则的遵守和对安全感的追求,也影响了他们与老师的沟通和互动。 通过与鸭老师的对话,我意识到,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脆弱,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安全和舒适的沟通方式,而这往往会阻碍深入的连接和理解。 鸭老师的经历和反思,也让我对教师角色有了新的思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和理解者。在缺乏深入连接的时代,教师更需要主动寻找与学生沟通的方式,建立真挚的情感连接,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意义。 鸭老师: 我在大学里教英文,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普遍沉默,缺乏与我的互动。我尝试用流行文化元素与他们互动,但效果不佳。我意识到我和学生之间缺乏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兴趣,我们的时间和生活方式也不同,这导致我们难以建立联系。 我通过QQ头像和微信头像等方式展现轻松活泼的一面,试图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但学生似乎缺乏理解我的能力。他们使用不合适的网络表情,让我感到失落和难过。 我观察到学生之间存在举报文化,他们对细微的规则违反也表现出强烈的抵触。在匿名网络平台上,他们互相指责,缺乏面对面沟通的勇气。 我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倾向于使用国内的例子和数据,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更安全可靠,更容易获得高分。他们追求安全感,选择使用熟悉的写作方式和结构,而非追求打动他人或表达独特观点。 我渴望与学生建立真切的人际连接,但由于各种原因和限制,我目前还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我只能通过想象的方式,构建出理想中能够与我深入交流的学生形象。 作为一名老师,我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与学生建立深入的连接,理解他们的想法,并维护他们的个性和想法。我希望能够像电影《好东西》中的语文老师一样,与学生建立真挚的联系,并捍卫学生的独特性。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主播的话】

在这期播客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假设我们回到校园时期,你还是一名学生,你的老师站在讲台上问你:你们最近读了什么书?你会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又或者,当老师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会想象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这播客里的鸭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作为一名大学老师,一个在大学里教边缘学科边缘专业的老师,她总是想要问她的学生这个问题:你们最近都读了什么书?

在漫编室的新书《春晖》里,也有这样有着一位细密情感的老师。她是小春老师,小春老师是教美术的老师,创作小春老师的阮筠庭老师在书里写:老师也是一个人,那是曾经作为学生的我全然无觉的,我们继承了那些悲伤痛苦和恐惧,但我希望,至少从我这一代开始,变得有些不一样。

这期节目录到结尾,我才缓缓意识到我和鸭老师在聊什么,我们借她对学生的观察,借她当老师的失落,借我们读何伟新书里读到的失落,问出的是:成为一个人,一个脆弱的人,一个想要与人建立联系的大人,就是会受伤、会失落。但是,失落,也是人与人识别彼此的密码。

这期节目有点长,我和鸭老师聊到最后聊出了录播客的高光时刻,用鸭老师的话说“你读懂了我”。我们的关系,也好像通过这期播客更进了一步。所以希望大家不要错过最后十几分钟!

【嘉宾介绍】

鸭老师,在西南某高校教英文

【联系我】

📢一则通知

《读笨书Read or die》已经上架各个播客平台,包括不限于苹果podcast,Spotify,substack等,如果想要订阅《读笨书》的newsletter欢迎大家发邮件给我,或者去微博@过细雨查找订阅方式,我会不定期更新,虽慢,但更。

以及,豆瓣《读笨书》也上架了,欢迎大家去给我评分。

微博@过细雨

📮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