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4《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弱女文学?

24《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弱女文学?

2025/2/26
logo of podcast 读笨书Read or die

读笨书Read or die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台湾博主
富贵小考拉
郭细雨
Topics
郭细雨:我认为批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弱女文学”的观点是缺乏文本分析能力的体现。我不认同“弱女文学”的说法,如果存在这种分类,那也应该叫“强人文学”,因为它反映的是作者自身的强势。林奕含的写作和生活是完全一致的,这种一致性让她很痛苦。抑郁症患者可能更容易与林奕含的文字产生共鸣,因为纸质书的重量对某些人来说,就像压住气球线条的石头。文学是抵抗父权的武器,是我们的药,我们不能让轻视文学的人夺走它。我在抑郁期间阅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并将其中的方法应用于现实生活中,取得了实际效果。一流的作品往往是“危险”的,只有跟着书中人物经历人生,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危险性。林奕含骂脏话也是一种文本,从中可以看出她真实的性格。真正的女性主义者是现实世界的弱者,只有弱者才会流动,才会变换位置,才会关照边缘。林奕含够强,才能书写所谓的“弱女文学”。 富贵小考拉:《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美化了性侵,引导女性自毁,让受害者自我洗脑爱上加害者。 台湾博主:简中女性书写缺乏脉络和原生性,而繁体世界女性作家的创作生态更为宽广。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大家好,这里是新一期的读本书我是主播郭细雨这一期播客我想回应最近网上热议的一个帖子大概在四天前,网民富贵小考拉的博主发了这样一条微博

此处我也无意间刷到过但是因为我觉得这种批评实在是有点扯就没怎么留意但是过了一天以后好像我的首页就有很多博主开始回应这条微博并且引发了关于什么是弱女叙事的讨论那我先在这里读一下原博的内容它是这样写的

奉劝大家不要去共情那些引导女性自毁的文字尤其是那本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小说简直把弱女叙事发挥到极致了性侵世界为什么要美化成什么初恋受害者为什么要洗脑自己爱上加害者

这本书流行的原因可能正在于此它传达的理念无非就是女人被性侵了不反抗不说还洗脑自己爱上加害者甚至走向自毁女的看了沉溺于受害男的看了暗自窃喜哇受害者自己就把自己哄好了话术一套一套的都是现成的放开手脚去干吧

这对性侵事件受害者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说破天不还是弱女哭丧那一套吗用再优美的言语去粉饰也是换汤不换药巧言令色罢了

首先呢我想在这期播客开头就对这条微博来做一个我觉得这位博主本人可能并不具备的能力就是基本的文本分析能力其次呢我再回应一下弱女文学的定义究竟存不存在弱女文学一说

处理完这两个问题以后我们就可以正式进入本期播客内容那我也想先在这里提前说一下这期播客内容我想向你介绍一个更全面的打引号的林一涵请注意我不是介绍写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林一涵而是把林一涵三个字看作文本我来尝试做一次一些读者不具备的美德就是把文本还给文本

这些有关林一寒的文字资料分别来自于三个地方第一个就是最基础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第二个是林一寒接受过的采访和她在 Facebook 上发过的文字整理然后第三个部分是林一寒周边人的一些采访

我相信你听完这期播客会对林一寒会对文学本身有一个不一样的认识因为在过往这几天的讨论中我看到一些讨论和观点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文学根本不重要我完全理解文学在一些人的生命里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

但对我这样曾经被文学救过命的人来说我觉得当我们都在说文学的时候说的可能不是一个文学我觉得文学它不是空中楼阁它是我们抵抗父权制的武器是我们的药这个体验你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但作为读者作为林一寒的读者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我不要把文学这块领地让给任何轻视它的人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要捍卫的东西

那先回到开头我来对这位博主所发的内容进行一个文本分析主要是来读一读第一段吧他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一本引导女性自毁的文字以及他批评林一涵把性轻美化成初恋最后他还指责思琪自我洗脑爱上加害者

这三个点我觉得没有一个能站住脚的并且我认为这位博主可能并不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就是如果你不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那我确实也觉得就是没有必要读房思琪因为读书本身其实就跟长跑运动一样你不可能完全不运动然后去跑个十公里那你势必身体会出问题所以我的建议是不如先读自己能读懂的书

在自己理解能力范围内的书这绝对不是在骂人这是我非常真诚的一个读书建议那认真来说作为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这本书的读者我的阅读感受是什么呢我恰好读这本书的时候是在我呃

就是大学本科抑郁最严重的一段时间我的阅读体验有点接近以读攻读比如说我以前也提过就是我会把书里思琪用来缓解紧张的方法用在我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并且它真的是有产生实际的效果我当时因为发过一条微博我也想在这里就是读一下我这条微博

在我买的这版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在它的第 16 页 17 页有三处写到卡拉马佐夫三兄弟的名字第一处呢出现在怡婷回答李老师问题的心理浮现第二处出现在伊维哥哥回家以后第三处出现在他们知道伊文的处境以后

前两处都有打引号但是最后一处则没有打引号是作为单独的一个句子放在了一个段落的结尾前两处虽然有打引号但是放在整个语境中去理解大概是能猜到它是落在心里的并没有真的说出口最后一处没有打引号作为一个完整的有力的肯定句等在末尾

我当时一直在想的是为什么最后这个没有打引号我当时很喜欢林英涵处理这两段的写法因为在她之前我似乎没有见过其他人这样写我想这种写法很有可能是她自己发明的这样写更像是源自心理上的自动生成她的防御机制启动了因为

卡拉马佐夫三兄弟就像是真实世界的保护神一样在文学创作里挣脱掉了引号作为坚硬的墙抵挡住那种世俗的伤害就是并不是写法上的高超与否而是对我而言的启发是我觉得他的写作和他的人入围的一体就是我反复说的他写的有多好他就有多痛苦因为大多数人的写作不是这样的

所以之后就是从这以后我缓解紧张的方式之一就是我会在脑海里默背卡拉马佐夫三兄弟的名字我也觉得大家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你很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的话不妨试一下

然后关于受害者自我洗脑这个问题其实如果我觉得这位博主他读的东西够多或者我的意思是就是你不要太局限在自己读的各种文字的类型你就会发现真正的一流作品都是打引号的危险的作品

因为只有跟着书里的人物过一遍他的人生你才能体会到傅全智制造的爱的陷阱有多么的危险我在这里非常推荐大家阅读一个很厉害的剧本叫 Blackbird 中文应该是有改编成

中文也是有上演的我记得之前上海有一个剧场吧他已经上演过他中文就是翻译成黑鸟我推荐过很多次了然后也推荐大家去公众号睡不好工作室阅读他们针对这个戏剧的剧评这个剧本写的是一个女性在未成年的时候她爱上了她隔壁邻居一个比她大很多岁的男人并且

而且在之后的三个月里和这个男性交往且进行了一次海边的私奔然后 15 年后这个女性在报纸上看见了这个男人她决定去找他并且面对面进行了一场质问这场质问戏就是这个戏整个戏的一个高潮部分那这样一个源自现实事件的剧本其实你光听叙述就会发现它充满了各种不正确

但在你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或者你整个读下来你感受到的一定有作为加害者方的这个男性的虚伪和懦弱而不是去质疑这个女生究竟对这个男性有没有产生爱

我有点不想在这里落入去澄清文学究竟是什么样的陷阱中就是对啊我当然知道文学不是用来判案的但是我觉得这种话对不信的人来说其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读者本人才能为书证明那我

作为读者我也要请分清就是什么是读者什么是看客我的意思是比如说你读一本书的时候你是真的在读还是假的读是带着你的眼睛在读还是调动你全身的感官在读我觉得都会读的非常不一样然后最后这一部分我想回应一下所谓的弱女文学

我不懂什么是弱女文学然后也不懂什么是强女文学但我在想如果真的存在一种文学可能存在一种强人文学就是我毫不怀疑那是作者自身的强势这种强势意味着这个写作者他位置的固定视角的单一或者换到今天可能是他性别的单一叙事的成就因为是身为写作者的我有意选择了这样的书写

而我觉得真正的女性主义者她一定是现实世界的弱者因为只有弱者她才会流动才会变换位置才会观照边缘而且要我说正是因为林依涵她够强她才能书写所谓的弱女文学因为真正的弱女是新闻里的那些不可说她们才是真正的弱女好那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今天的文本分析部分

首先呢我把有关一涵在 Facebook 以及接受的一些采访的文本进行了一个进一步的划分有几个是我非常想讲的但是之前一直也没有找到机会分析

然后我会把它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呢是关于易涵骂脏话的部分第二个呢是易涵对文学对写作的态度然后这一部分呢我把那个婚礼上的演讲也算了进来然后第三个呢是他与书的关系这里的关系是一种物理上的关系

我很早之前吧就发过一条写林一涵骂脏话的微博因为我觉得脏话其实也是一种文本然后当时那条微博我是这样写的

我说我很喜欢读一些台湾作家骂人的句子比如林一航骂人总是一连串的反问句排列出来我都想象在特定环境里问出的语气是愤怒中夹杂着最天真的浅尘仿佛穿着一袭拖地裙脚踩高跟鞋的女人小心翼翼提着裙子在下楼梯每踩稳一层就在心里默默练出一句脏话

那脏话也不是很新的句子只是疑惑然后为了准备这期节目呢我又去比较系统性的整体了一下就是过往一涵的脏话何极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我相信应该没有人做类似的这种整理吧就是因为我觉得其实这些脏话你是能看出它真实的性格的那么下面我来举几个例子

比如在 2016 年 7 月 31 号这一天他发了一条 Facebook 然后这条是这么写的他说读到所谓诗人这样写精神疾病握紧自己的脆弱承认自己的伤口他才会是真实在者并且慢慢复原的存在写他自己之所以不吃药因为药物跟正向思考一样都只是振通剂真的

真的是去你爸的你可以不吃药只有一个原因不是你比较勇敢或比较承认你可以不吃药的原因就是你不吃不会死

我觉得这一条其实是我这一次在整理的时候才发现他在 16 年骂人的时候骂的都是去你爸的就是已经非常有性别意识了其实这是我们这几年在做的事情嘛然后再比如 16 年 8 月 19 日他的那个合作谈破了然后他也写过一条就是也是在 Facebook 上发的我觉得也很有代表性然后我读一下他说

妈妈教我要放下我曾经有选择我可以假装世界上没有人以强奸小女孩为乐假装世界上只有马卡龙手冲咖啡和进口文具但是我的一生就那样被改变了你懂吗我比任何人都不甘心就像我已经忘记 8 月 11 日是什么日子

但是那日一早起床我就开始癫痫流眼泪我不是生来就有癫痫的可以忘记创伤可是创伤不会忘了我

没有他所谓的文坛超新星美少女华丽抛物线旋转出场没有信义成品 150 人的签售会了但我要的不是这个你懂吗我只是希望有人能看到我看到我看到的东西但文章还是要写的书还是要出的只是书不会放在书店门口它也许会被放在书店店员的嘴巴里我的书跟我一样运气不好啊

还有一条我觉得很有代表性的是 2016 年 11 月他看完李安的《比利林恩的中场战士》写的一条因为当时新闻里的记者在批评这个电影说这个电影既不是战争片也不是摘烂片不明白为什么要拍 3D 然后他发的一条 Facebook 里写

看到这里我真的好想拿家里的锅碗瓢盆往那个记者脸上砸然后问他现在够立体了吗现在够立体了吗

以上是我找到我觉得非常有代表性的三段脏话虽然不是那么脏他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他都在生气而且一涵也是会为新闻生气的人他常常是就是陈述完一段事实以后然后结尾会加一个干就大家也知道台湾人骂脏话很喜欢说干嘛我就觉得很可爱然后你也能看到他的个性

那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就是他对写作的态度我曾经也说过就是一涵他我觉得他在我这里跟其他的作家很不一样的是他带给我的不是一种写作技巧上的启发因为技巧是可以学的嘛他告诉我的是一种面对写作的诚实

就是他的写作观就是另外你看他在生活里的很多行为也能看出他在生活里面也是有一种高度的文学自觉的我觉得这是跟一些作家非常不一样的就是你能感觉到一些作家他是把写作和生活分开的就是并不具有某种统一性但是林一涵不是或者说我最喜欢的小说家他们好像都不是就是他们的写作和生活是

完全一致的也是因为这种一致性会很痛苦但我也在思考这是不是只有女性才会面临的议题因为我说的这些小说家他们都是女性而且他们都是反复权制的女性那男性作家是不是会比较不一样那我们现在来看易涵的文字里出现过哪些能代表她写作观的内容

我个人也觉得其实非常有代表性的是他在 16 年 9 月份发过的一条他说最近捷运里拒绝性骚扰的海报是话题我小说偷偷拉拉写了这么久其实也只在讲一件事把问题归咎于没有说不的受害人没有迅速报案的受害人正是这样的文化支持着性骚扰侵害世界也就是说支持加害人

最近也有许多人讨论着博爱作的存废对我来说跟拒绝信造的海报和空荡荡的博爱作一样让人心慌的还有车厢里台北文学奖的得奖作品目录我非常害怕文学上千百年来用烂了的意境一个人运用登山小我的意境我只能有两种想法一他笨到付不出心意二他是不诚实的

他登山但他本能并不小我他只记得书上写登山可以小我我非常害怕文学上的不诚实每次把脚钉在车厢子顶望进小海报的窗里我总想象着一个没有时间读书的上班族每日每日站在那个位置领带把他的脖颈托起来公事包把他的手拉直皮带把他舔出来的肚腩又勒又勒回去

假若他以为那就是文学我盯在那儿这许久心里那个煎熬啊就是你能看到他对文学的态度对写作的态度我还想在这里就是再用他在婚礼上的演讲举一次例

因为林毅涵对我很大的一个影响就是他让我把婚礼进行了一个新的定义因为过去的婚礼在我眼里更像是这对恋人他们必须要对父权自由所交代而林毅涵呢把婚礼变成了一个公共演讲那篇婚礼上的发言我读过很多很多遍很难受的时候也会读然后读着读着就会感受到好多力量

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面我印象很深的一个片段也是对婚礼上一文的描写林依涵用很美的语词揭示了一场婚礼上女性非美不可的代价就是

就是婚礼过去它被包装成女性一生最美的时刻仿佛就是这个婚礼的舞台是一个女性最有可能甚至是唯一可能合法展示自己美的最佳舞台我对婚礼的反感也正是来源于这种美它很大程度上是男权文化临世下的展演是一种被提前编排好的展演它不被允许出错也不被允许发挥不被允许消极

但是林一寒的婚礼演讲颠覆了这一切就是在这个婚礼的文本里第一次出现了精神病这样的词但你能说不美吗就是再次我想说我觉得这就是他的一致性

然后那第三部分呢我想小小分析的是关于他与书的关系并且这是一种物理上的关系这个是我之前没有写过的一个点但是我最近稍稍的有点想到如何聊它其实我一直不太清楚就是

是不是有过抑郁倾向的读者在读林依涵的文字时会更有一种亲近感因为我密集读她的阶段也是我自己最抑郁的阶段然后我就能从她的文字里嗅到一种抑郁的气味就是我一直觉得抑郁是一种气味然后我最早读她的日记有一个印象很深的细节但是这次我找的时候我没找到但我冷确定她肯定写过就是她说

他是那种会在书包里面放小说的人就是别人可能都往书包里面放课本但他就是要放莎士比亚放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我记得他说过他很喜欢这本书因为他喜欢那种就是书贴着自己后背的感觉就是

就是我非常非常能理解这一点甚至我觉得这也是我认为纸质书的价值所在就是电子书我觉得它太轻了它没有重量但是纸质书的重量对一些人来说就像是那种压住气球线条的石头因为人的生命太轻了所以需要被这个石头给压住那我们来看一下一寒是怎么写的他说

上一次住院是 20 岁带了一公斤书看完了竟然还不能出院只好从头再看一次我总是躲在书后面而且更多的是物理的躲在书后面总是那样

同学直接把公式背起来开始解题时我就是自己导公式常数本来看考古题抽考五篇的左传专头数我从头点起 2016 年我本来要背完一本词典因为写小说割下了最近又拾起来

或是精神耗弱的时候连续看八小时台大线上课程我是如此无聊又如此幸福但我的人生好像因为不停绕远路以至于绕过了自己就像伊文的脸给伊维的婚戒刮的太明白的象征修辞再惨伤都难免有一种滑稽星期四是我 26 岁生日啊

那鉴于这期节目的时长我在最后一个部分聊一下就是为什么两岸对林一寒的重视程度不同

这部分真的就是一个浅聊因为要真的聊好的话肯定是要做很多的功课的包括可能要去梳理两岸女性文学的发展脉络以及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脉络那我刚好在两天前我在翠上就是发了一个帖子我就说我想要收集台湾人是如何看待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这本书的

两天呢我共收集了 38 条回复我在这里主要选几条我觉得比较独特的回复链一下因为有一条引起了一点争议然后我也想在这里分享出来有一个人是给我这样回复的他说

主要是对她描写的世界观感到有点好奇构成小说里的世界的那栋大楼给我的感觉是太压抑了那个被家暴的大姐让我不太相信是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现代女性感觉全部的角色都有种上个世纪的古人的感觉而且女孩能把一个普通国文老师跟文学联想在一起感觉是个资源稀缺的乡下人

是为一个台北人忍不住犯贱的这么想哦 这是在描写乡下的上流社会的悲剧吧最后女主疯了另外两个朋友来看她这一幕让我想到白仙涌台北人女的孤练花的结局命苦的女孩疯了女主去看她我感觉文学上的这种疯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题目

其实在这条评论底下也有台湾人给他评论就是在这个评论的底下又回复了这条评论然后他就是在这个乡下人后面打了一个问号就我觉得这个可能甚至台湾人自己看到这条评论都会引起一点争议吧然后我把它放出来我不想对这个做更多的就是

评论或者怎样因为我其实我非常感谢他们给我在这条就是我发的这条征集下面给我回复然后我只是觉得可以作为一个视角给大家分享一下然后第二条是

第二条回复是这样说的他说对我而言是一种警示文学并不完全虚构原来文学中谈论的现实能离我那么近至今仍无法想象书中描述的狼狮曾待过我的前补习班想到我身边也想曾经有人惨招毒手就觉得害怕然后第三条我摘录的回复是

第一次看见世界的背面好那我就在这里只分享这三条首先我想说这些网友都非常认真的给我留言我是非常感谢的然后读完也能感觉到其实最多的人讲的一句话就是不敢读不敢细细读那我刻意找出来的这三条呢是我觉得视角会稍稍不一样的三条其实我的整体感受是在阅读

就是在阅读感受这个层面上两岸的读后感可能都差不太多但我想在这里然后也分享一个后知后觉的细节这个也在我之前的播客里面好像分享过就是去年八月左右我在台南的书店我在台南的书店里面逛嘛然后我当时买了一本书是那个房慧珍的《夜游》

当时我是只看那个封面和简介就对这本书产生了很大的好奇而且觉得这个书封上的这个女孩的背影就是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觉得我想到林依涵因为也是一个长发看起来瘦瘦的样子然后我也没有多想然后我最近就在不是最近是之前的最近在断断续续读那个作者的访谈然后那个作者就说他写书前做了十多年的记者

然后我读到其中在 2017 年 3 月 29 日的时候房慧珍就这个作者她与林一寒在书店里见面为了接下来的一场对谈进行围稿然后作者形容那天见到的一寒她说我觉得她就会消失在夜色里面我们有拥抱一下非常单薄她的手非常的冰冷然后这场见面之后没过多久林一寒就上吊自杀

作者说他一直觉得自己对一寒的死亡有一种愧疚感他说他觉得对一寒的愧疚跟想念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于是呢夜游的这本书的飞页上有一句小小的话就是献给 1991 年 3 月出生的 Y.H.

这本书到我手里好几个月然后我第一次才回去翻到了飞燕这句话就是献给 YH 就他也没有直接说献给易涵他确实就是表达的挺隐晦的我之前真的都没有注意到

就是我在准备这期节目的时候呢我又在回想这个片段嘛我就在想为什么房慧珍会说她对林一涵的愧疚跟想念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当然她说这个话肯定有她说这个话时的一个语境在但我觉得如果我们把一涵的死一涵的写作放到两岸不同的文化性别环境里来看的话可能会有一个新的视角去理解房慧珍这句话

就是因为我觉得在简中对林一寒的想念可能一直都不是一件私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公共怀念那我在这里在分享一个台湾博主发的一条博文其实我就是我对他接下来这段话我并不是完全同意但是我觉得有一定的启发性然后之后也可以做一个长期的研究跟观察然后这台湾的博主他是这样写的

谢谢

简中的女性书写是如此缺乏脉络和原生性光是鲁迅笔下的娜拉在出走了 60 年后仍然是大众话语场域中的象征性人物就可见叙事的断层多严重

就算有零星的对性别权利结构的反思最终也都会回归到对乌托邦式平等的呼唤这是简中创作语境的先天不足而繁体世界自战后以来不断涌现的女性作家所形成的创作生态版图已极大扩宽了至于性别身体权利一体的探讨空间以至于房斯骑士的反抗不会是石破天津的反抗

她的痛已经有前人痛过了她压抑的已有生命压抑过了只有她更优微极致的痛和压抑下去了我自己并不是完全同意这个博主说的话大陆当然有大陆的脉络但我觉得一定程度上她的这段话提醒了我就是我们是应该去挖掘更多这样的女性作家形成我们自己的一个女性书写的脉络

好那以上就是本期播客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喜欢的话也欢迎你在这期播客底下给我评论那我们下期节目再见吧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