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树认为自己的快乐体质部分源于基因和家庭教育,但更多的是后天的自我努力。她提到,18岁后离开父母生活,逐渐通过自我调整和接纳自己,形成了易快乐的体质。她认为,自洽是获得快乐的前提,而自洽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和接纳自己。
胡锡树提到自己曾经因为头大和骨架大而感到自卑,尤其是在审美潮流偏向瘦弱纤细的女性时。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她逐渐接纳了自己的外貌特征,甚至发现自己的骨架是增肌的好基础。她通过调整自我认知,将曾经的自卑点转化为自豪点,最终接纳了自己。
胡锡树承认自己并不是非常聪明的人,小时候曾认为聪明是自己的唯一优点,但后来意识到聪明是相对的,大部分人并不算特别聪明。她逐渐接受了自己是一个普通人,但通过发挥自己的特点,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她认为,与其纠结于不够好的地方,不如专注于发挥自己的优势。
胡锡树提到,当她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会选择暂时放下,将其放入“暂存区”。她不会强迫自己立即解决所有问题,而是会在适当的时候重新审视这些问题。她认为,有些问题需要时间和努力才能解决,而有些问题则可能永远无法解决,学会接受这一点是自洽的重要部分。
胡锡树认为,经济条件是获得快乐的一个重要前提,但并不是说需要拥有巨额财富才能快乐。她强调,快乐的关键在于欲望与经济条件的匹配。如果一个人的欲望低于或等于其经济能力,那么他更容易获得快乐。她提到,自己通过努力赚钱,逐渐满足了增长的欲望,从而保持了快乐的状态。
胡锡树认为运动是获得快乐的重要途径之一。她提到,运动能够带来明显的正反馈,身体在运动后会分泌激素,让人感到满足和快乐。她特别提到,运动是一个只要努力就能看到回报的活动,这种即时反馈让她感到非常愉悦。她认为,运动不仅让她身体更强壮,也让她在心理上更加自洽。
胡锡树的精神寄托是一个抽象的家庭概念,包括她、她的丈夫、小狗和两只小猫。她认为,这个家庭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会有所变化,但始终是她心中的稳定支柱。她提到,这个精神寄托让她在面对世界时感到踏实,并且能够分享生活中的微小快乐。
胡锡树认为,持续学习是获得快乐的重要因素之一。她强调,学习不仅仅是学术上的进步,而是对生活中各种新事物的探索。她提到,如果一个人停止学习,精神和身体可能会脱节,导致在某个时刻突然感到崩溃。她认为,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态度,能够让人更容易获得快乐。
胡锡树认为,适度的任性是获得快乐的重要因素。她提到,完全随和的人很难真正获得快乐,因为他们在为他人考虑时往往会忽视自己的需求。她认为,能够包容他人同时保持一定的任性,能够让人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快乐点。她强调,任性并不是贬义词,而是指在某些时刻坚持自己的性格和需求。
嗨嗨嗨!周五好啊朋友们!
想做今天这期内容的原因是,之前有朋友问过我,为什么我总是听起来那么开心,想知道一个乐观的性格是如何养成的!咱们也就不谦虚了,赶赶忙忙准备了一些我的生活经验,或许不适用于所有人,但没准儿刚好能够给到你一些小思路!
听完之后,希望所有朋友都能接纳自己,找到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明确地去爱与恨,任性而包容地生活在地球上!为美好的夕阳快乐!为恋人的拥抱快乐!为所有生活中细小的美好感到快乐!
————————— 分割线 ——————————
如果想加入我们的闲聊听众群
请添加微信并说明来意:husongx2
每天话有点多 入群后请多包涵 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