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204 【旅行特辑】第一次去濑户内海,和想象中不大一样

204 【旅行特辑】第一次去濑户内海,和想象中不大一样

2025/5/16
logo of podcast 不止读书

不止读书

AI Chapters Transcript
Chapters
本期节目分享了作者在京都和濑户内海的旅行见闻。在京都,作者既去了热门景点,也享受了在街头巷尾漫步的乐趣,并分享了对城市和文化的独特感受。
  • 作者对京都的印象:慢节奏、步行友好、适合迷路探索。
  • 热门景点与小众发现:三千院、贵船神社、地藏院、西方寺等。
  • 京都国际写真祭:作者在城市中偶然发现并参观了多个小型展览。
  • 作者对京都美食的看法:好东西都需要预约。
  • 作者的旅行心得:偶遇比计划更有趣,纯声音分享的旅行体验更能激活想象。

Shownotes Transcript

不止读书,读书不止。大家好,我是魏小和。上周五没有更新节目,因为那天刚刚从旅行的状态中回来,太累了,所以就搁了一起。不过好像在上一期节目当中就已经请过假了,所以我也没有特别强的复旧感。那今天的这期节目呢,就是关于这一次的旅行的一个特别节目。呃,

每一年可能都有两期左右的旅行特辑我一开始会觉得这个旅行特辑有点过于的碎碎念但是没有想到好像大家还挺喜欢听的那么我们就继续的来发扬光大

之前也有人问为什么旅行特辑那么少那当然是因为没有出去玩啊所以就不会有节目那这次呢正好是差不多七天的旅程一头一尾两天都在路上所以中间也就只剩五天其中两天在京都然后中间一天在路上是从京都去高松接着两天呢就是在瀨户内海

分别去了直岛和丰岛那下面我们就按照时间顺序来分享一下吧就和以前一样我一直觉得按时间顺序是一个蛮好的结构虽然它最简单但是也最自然那首先就是第一天 5 月 3 号的京都

第一次去京都是 2016 年之后陆陆续续好像去了四五次但是很奇怪每次去都是春天所以直到现在我也没有见到京都的红叶这点还蛮可惜的但以后应该还有机会我对京都一直都很有好的印象相比于东京的丰盛繁华和匆忙

京都好像要慢很多面积也小很多对步行很友好你可以迷失东京但是你不容易迷失于京都当然作为游客我对京都其实并不了解虽然去过好几次我不知道这里的人的具体的生活我们看到的不过是最表面的那一层但是很多时候那些最吸引人的别处的生活和风景就是最表面的那一层如果你真的往里走你住下来了

那你会发现人和人的区别其实不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网络旅行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暂时逃避这些所以我一直觉得不如肤浅的做个游客

那附近的游客也有自己的进阶之路我记得最开始的时候可能大家都马不停蹄地走访最著名的那些景点比如说道河神社啊清水寺啊南禅寺啊金阁寺啊祁园的花剑小路啊等等就是游客最多的地方全是人的地方你会发现到了那些地方可能和国内的五一黄金周差不多

那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也都是去了这些地方那后来慢慢的你去过了可能第二次第三次就不会再去了然后你会发现也没有那么赶了你可能就是在鸭川边随便走走去逛逛不知名的那些寺庙或者干脆只是在路上街上乱走我非常喜欢在京都的路上乱走因为京都非常适合走路

首先你沿着鸭川散步就是一条非常好的路线鸭川很舒服这毋庸置疑但是在小红书上或是在网上你经常会看到很多人对鸭川的吐槽就说这个地方太无聊了就这还不如国内的小县城呢诸如此类的

我想这可能是和我们看多了这种关于目的地的碎片信息有关当你没有目的偶然穿过城市的时候遇到这条河看见河中的草驻足的鸟还有坐在旁边的人你会不自觉地有一种惬意的感受哪怕你没有停下来只是匆匆地过桥那这个印象也会留在你的心里而当你真的停下来走下去坐在岸边看看河看看人看看云朵听听水流和乌鸦的声音那

那城市的喧嚣和自然之间的转换会非常快速的在你的这个心理空间当中完成那个时候你会发出赞叹所以如果你把它当做一个景点期待一个审美奇观那么可能就会失望它其实是嵌入生活的一部分那另外呢京都或者说日本文化它本身就有很丰富的样态

有一年我记得我春天去就买了很多和菓子吃不知道为什么可能看了一本书介绍这个和菓子太甜了我觉得它应该是需要配茶吃才行但是就当时有点疯就买了很多如果你喜欢古着这里也有很多的这种古着的店铺如果你喜欢手工有很多手工的店铺喜欢布喜欢纸喜欢瓷器这里都藏着很多的好东西

所以去京都很多次你也仍然可以有新鲜感可以有探索的地方它的层次比较丰富那这次的两天的旅行就仍然属于景点加城中乱走的组合第一天的重复感还是比较重的好在第二天又被激活了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想可能是因为景点就是很容易让人疲惫而偶遇散步乱走更适合我的脾性第一天主要就是景点之行去了三千院和贵传神社

他们其实以前也都是比较小众的景点他们位于京都的北面从市区出发你可能要一个半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你要乘地铁转公交再转电车越走越远有点郊游的意思这两个地方呢如今已经变成了很热门的路线人也不少在小红书上有一段这个瑞山电车的风景非常有名

我记得香根也有一条上山的小火车也是很美的但是那一段路好像就没有那么有名所以网红景点之所以网红不仅仅是因为美还因为它有种聚集效应人们会蜂拥而上去拍同款创造出一些相似的影像刺激更多的人加入到这个循环当中然后等到所有人都厌倦了再转向下一个风景

这里面的特点就是不需要完整的体验和感受只要一个画面就足够了当然这也是一个悖论就如果你出行之前看了太多关于目的地的照片视频那么等你亲自见到的时候那种第一眼的喜悦可能就没有了呃实际上你去坐这个所谓的瑞山电车的时候啊里面的这个乘客还是很多的其实那一段路也非常的短呃

我觉得如果你是没有这个预期的情况下就像你没有预期去亚川的情况下看到了那个绿树的通道你会有很强烈的这种美的愉悦但是如果你抱这样的目的甚至为了去拍这样一段视频的话可能你会觉得有一点疲惫因为那段路实际上非常短

那目的地呢就是在三千苑它是在那个叫做大元的一块地区一个村庄它以前是以腌制黄瓜闻名的上山的时候你还是可以在路边看到有卖腌制黄瓜的摊位甚至有卖新鲜黄瓜的摊位三千苑它就是一个佛教的寺院它其实很好看的它的院子里有很多的大树绿的也是一塌糊涂有很多的青苔但是呢

但是游人太多了而且去年这个时候我在去年的播客关于京都的播客里面也讲到了去年正好去了西方寺那个地方也被称作台寺那里的台县庭院都更加的极致而且由于是预约的所以限制游客数量整体的体验感也会更好一些关键是那次去西方寺它的旁边还偶遇了地藏院

那个寺庙就更加的没有人了也是我非常喜欢那个地方就是有一个原因是它本身就很美那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附带的它是偶遇的就

就好像是一块被遗落的这种绿色奇境在入口的地方你就会看到它好像有一种魔力你走进去就像进入千语千询的世界一个老爷爷坐在木制的小房子里等着游客一切都安静极了它的整个的面积不大但是因为总共就四五个游客在它的那个房子当中你还可以进去然后坐下来对着庭院好好的感受那种空气我就很喜欢当时的那个感受

我那么喜欢他甚至超过西方寺就是因为他是偶遇的是不在计划之中的同时他是那么的安静没有景点感但是如果你听了我的这个节目你也去找这个地藏院然后把它作为一个目的地有很大的期待然后去的话说不定你也会失望所以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呃

真正的偶遇才是最有意思的那因为去年去了这个西方寺然后又偶遇了旁边的地藏院所以整个对于这种寺院风景的这个预指已经很高了对比之下这个山千院和贵传神社好像就没有特别大的惊喜所以如果你打算去京都的周边

我强烈建议你可以去一下西方寺和地藏院当然去之前可以不要看太多的照片然后你可以听听我关于京都的去年的那期节目其实我一开始有点怀疑就是用声音来分享旅行没有照片是不是太没有效率了

为什么大家的反馈反而比较好呢现在我猜想这种纯靠你来想象的体验或许当你真的身临其境的时候会被更为全面的激活而如果过于依赖影像的话会让眼睛有了耐受性当你真的身离其境的时候其实好像已经来过了

这个我觉得声音来做旅行类的内容说不定也有它的优势好像这又扯远了对了我好像没有说这个贵传神社我自己的私人趣味就是我更喜欢寺庙超过神社

当然我没有这两方面的信仰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建筑包括庭院还有这个景点就是美的享受而已那查了一下资料据说这个贵川神社它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是比京都本身还要古老的它供奉着水雨之神是全国约两千座水神神社的总本宫是日本首屈一指的古老神社它的重要性还是很大的

那贵川神社的附近的贵川川就是鸭川的源头,威金都的正北方但是它其实和别的神社也没有特别大的不同就是上山的鸟居其实看起来也是很相似的那这里很著名的是一个它的水瞻部

就是占卜你在别的地方可能是求签那它这里呢你可以投币然后拿一张纸这张纸是空白的什么都没有写然后你把这张纸放在它旁边的那个小水渠当中然后呢这个泡在水里的这个纸呢就慢慢的会显现出文字一个签文

很有特色你可以扫码然后找到网上对应的这个中文的翻译你就可以知道你抽中的是凶士级还蛮好玩的大概好像是 200 块日币一张纸吧然后几乎所有的人去了都会抽一张那这里呢在路边有很多的穿床料理呃

其实就是在河上小河小溪上然后架一些这种棚屋在里面纳凉吃饭就是穿床料理那如果夏天来避暑的话应该还蛮有趣味的但现在的话其实京都的天气还没有那么热嗯

总之来说第一天的三千院和贵船神社的旅行并不是很有吸引力,这和我自己的经验有关,如果你没有去过日本的其他的一些寺庙和神社,第一次就去这两个地方的话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其实说到底我们在网上看很多关于旅行的介绍啊攻略啊什么,

不一定就适合每一个人因为每个人他的经验还有他自己的兴趣都很不一样当然可以作为一个参考那如果说第一天可以称作是古寺郊游那么第二天就是城中暴走对我来说相比于景点我喜欢在街道中乱走

我特别喜欢那种可以或者说适合走路的城市深圳不是很适合走路的因为它有很多宽阔的大马路而且还很多的电动车我从日本回来之后隔了一天又去了一趟上海在上海待了两天那在上海的经历就不跟大家具体的分享但是我觉得上海也是一个很适合走路的城市我在上海走了很多地方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书店

然后也参加了这个狂喜播客节看了展览上海的这个文化生活实在是非常的丰富啊也很令人羡慕好了跑偏了还是说回这个京都啊京都的四条和五条之间有很多风格非常独特的小店你偶然钻进一个房门说不定就会有别有洞天的惊喜

首先是咖啡店是去年去过的那个 weekends 的一家小店这次去了另外一家同样的一个品牌的另外一家门链很小走进去呢它有个小小的庭院呃

庭院当中有一棵枫树有读者之前跟我说它不是枫树应该是七树总之就是很像小小的枫叶的那种树很漂亮它很高很绿占据了视觉的核心它在天井当中不断地往上生长然后客人们就围坐在天井的四周的石凳上

突然之间你走进来你就会发现好像整个世界就变得很安静大家也在小声的说话阳光洒下来会有很多的阴影然后你坐下就好像立刻换了一种氛围进入了一个很安静的一个很小的世界

那除了咖啡店在另外的地方还遇到了一个很小的陶瓷的器物店就在一个二楼也是就看到他的招牌走上去不显眼但是里面的这个瓷器都挺好看的买了一个小碗那除了乱走

逛一些小店这一天还有一个隐藏的线索就是京都国际写真记散落在城市当中的各个地方的 KG 家的展览去年来京都的时候也是 4 月底 5 月初然后去了这个京都的美术馆然后看了川内轮子的一个展非常的好因为以前我看过川内轮子的一些照片甚至买过他的这个画册但是感觉好像就没有特别的打动我

但是看这个展的时候呢会终于理解了他为什么好然后他好在哪里当时呢其实也在这个京都的城市当中有很多的 KG 家的展览但是我就不知道或者说也没有在意那这次呢因为偶然碰到了一个就对他产生了兴趣就不断地在探索就是遍布在京都的各个地方他的每一个展馆都不大

很多是和原本的商户结合的就有的在理发店的楼下有的在服装店里有的在酒店的大堂当中还有的就藏在古老的一些小建筑当中

你可以下载一个相关的 APP,然后在地图上直接看到附近有没有相应的展馆,然后你在一边乱走的过程当中又可以去发现这些小的展,有种极游的乐趣。我们大概看了五六个展,有两个我是比较推荐,第一个是第 125 号,它的摄影师是 Maraco,这个展示在一家服装店的后面非常的隐秘,

完全独占一个古旧的小建筑是两层的一个木制的小建筑你首先要穿过一个涌道然后进入一个很小的庭院然后进入这个木制的小建筑进入之后呢你就会首先看到好像很空旷的这个木制的房间然后上面有很大的一幅色彩斑斓的摄影作品然后摄影师就在旁边他会让你在一个本子上签字摄影师是一个女生呃

非常日本的装扮很明媚然后也很有礼貌其他的展馆当中没有这个环节没有说让你签名的环节我猜想他是想自己留作一个纪念吧因为这一些 KG 家的展览当中很多其实都是一些新人的艺术家或者说是一些没有那么有名的艺术家那我一开始也不知道他就是这些

照片的摄影师但是看起来他好像和一般的工作人员有点不一样就会发现他其实就是摄影师也和他进行了一些简短的交流

我还蛮喜欢他的照片的因为他的照片有大量的颜色红色绿色和黄色他的照片当中不是那种非常清晰的去拍一个人物或拍一个场景往往就是人和场景之间的焦点是混合的或者说没有那么具体的然后有很浓重的情绪缤纷的但是不是很耀眼的而且这个展馆陈列的非常好他的这个照片的大小尺寸

然后多少这张呼应都和整个骨骼的空间产生了很奇妙的化学反应所以给人的印象也非常好我第一个去看到的就是这样的一个 KG 家的小站所以后面就会去找了很多其他的但我觉得它给我的冲击力还是最大的这个京都的国际写真记好像还没有结束到 6 月初才结束如果你在京都的话应该还是可以去看到的

那第二个地方就是八竹庵它是一个比较大的展点人虽然也不少但是它的空间呢很错落就是一个旧式的日本的木制建筑的一个感觉应该是个大户人家里面有个庭院不像开始我说的第一个这个 125 号它是一个很小的一个小小建筑但这个八竹庵它就很大

然后在这里面你在看讲的过程当中因为有很多的空间的隔绝你不会觉得很过躁虽然人不少反而会觉得很静谧而且这里还放了很多的摄影机你可以坐在这里对着庭院

慢慢地翻看我觉得如果这样的话也可以是一个很理想的下午了那在巴卓安展出的作品也有好几个摄影师的作品其中有一组是关于中东地区的一些即时的照片我觉得拍得很好那其他的展馆还有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就像我刚刚说的它可能在各式各样的空间当中你可以一点一点的去搜集可能没有人会完全搜集一圈吧因为好像有一百多个那另外呢这次还去了河壁馆它在这个祁园附近然后要穿过这个鸭川走过桥

就会发现好像突然之间你从一个很安静的四条五条这一块然后突然进入了一个游客集中的地方摸见擦动的人流一下子就让你的整个感受就变得非常的紧张但是这个河壁馆呢又是一个闹钟取静的地方你走进去会发现这里人突然变少了

这是一个很小的美术馆它大概有三层的一个建筑你进去之后呢要坐电梯然后上到二层三层然后看不同的空间那这一次他在展出的是一个我不记得是哪个国家的一个摄影师的黑白风景摄影整体来说我觉得意思不是很大嗯

没有去集游这个 KG 家来的有趣总之任何的事情可能都有不完美的地方如果不是跑过来何必管继续在这个和对岸来搜集这些 KG 家的展览说不定会更有趣一些但是你还是做了这样事情就没有必要后悔

而且呢还有一件很可惜的事情就是在路上逛这些小店的时候买了一个很不错的背包双肩包结果呢在路上就遗失了不知道放在哪里了反正丢了没有办法你只能把它当作是奇遇就是在各种各样的旅途当中就会有各式各样的奇遇

再次在京都呢也仍然没有吃到什么好吃的东西都是随便遇到什么就吃什么因为在京都好像好东西必须要预约才行所以我已经放弃了也欢迎大家推荐一些好吃的餐厅在京都的餐厅之后有机会去的话可以再尝试一下好的那上面呢就是京都的两天之行说完京都下面就是瀨户内海的旅行了

我第一次知道《瀨户内海》是十年之前当时看到了一本小书叫做《小岛旅行》跳进瀨户内的艺术风景是一个台湾的旅行作家写的当时翻了翻就知道了这个《瀨户内海》艺术记当时是 15 年出版的书吧所以这个《瀨户内海》艺术记是 10 年开始的总共也没有过几年

所以那本书还是蛮新潮的但是我并没有动念去因为好像很遥远那把艺术和海岛结合在一起听起来还是很有意思所以就种下了一颗种子我

我当时以为因为没有仔细看那本书我以为就是散步在这个内海当中的岛屿都很小所以一天之内你可以在不同的岛屿上穿梭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岛屿和岛屿之间相隔也并不是很远你乘船的话可能半个小时就能到但是岛屿也没有那么小它还是挺大的上面还有通公交也有村落而且呢岛上的这个交通的速率也比较慢所以一天之内你最多只能在一个岛上停留

而在这一片内海当中有很多的岛屿主要有直岛 丰岛 小豆岛 女木岛 南木岛 大岛 全岛等等那我们这一次只去了直岛和丰岛也是最热门的两个岛屿如果时间更多的话可以去更多的岛屿每个岛的体验和感受应该也是不大一样的这个艺术季它是每三年举办一次 2010 年是首次举办然后

为期一百天的这个展期分为春夏秋三个季节你可以随时去体验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魅力因为它是在岛上嘛所以岛上有很多的自然环境它也会随着季节不同有一些变化我去之前没有查什么资料但回来之后还蛮好奇的这个艺术节是怎么形成的所以回来之后查了一点资料嗯

首先这些岛屿呢以前都有自己的农业工业开发在 1960 年之后呢随着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岛屿的很多地方都遭受了很严重的环境污染这是一个前提就是这个岛屿就相当于是边远的地方农村

然后随着这个经济发展城池化就导致很多的岛屿人群流失岛屿开始衰落这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这一点我们在库索的那本《离岛》当中也可以看到很多那么这些岛屿又是怎么和艺术产生关系的呢是怎么发展成一个面向世界的这种现代艺术节的呢

首先这个被艺术开发的一个导师指导他可能也是这个艺术技德以开始的源头也是这个现在的艺术项目最集中的一个导语对指导进行艺术开发的公司是贝勒森控股诸事会社

如果你打算去指导和封岛的话,你有很多的美术馆是要提前预约的,那你找到那个预约的网站就是贝勒森的网站,而不是艺术节的网站,所以你要在这个贝勒森的网站上去预约艺术项目的门票。

以及可以看到他们的酒店住宿所以其实是贝勒生公司来开发的指导那这个贝勒生公司它实际上是一个教育公司它最早是 50 年代开始做出版然后开发教材后来规模不断地扩大公司也在发展总之它的业务是围绕着教育展开的那关于这个指导的开发是在 80 年代开始的就是

就是这个他们的老板服务先生就很喜欢艺术吧然后呢最开始呢是把直岛作为露营地首先是在 1989 年向儿童和岛上的游客开放然后 1992 年就和安腾中雄合作在岛上建造了 Bennis House 就是贝勒申之家这个建筑呢就是集美术馆和酒店为一体的建筑也是我们现在去直岛就能看到的一个建筑

然后接着在 1998 年他就又开启了一个艺术项目就是把指导上的很多已经空置的一些旧的居住区的旧房屋改造成艺术空间这就是所谓的家计划我们现在去指导

本村那块地方也会看到很多假计划的这个艺术创作艺术项目那接着呢贝勒森他又将这个博物馆网络扩展到了其他的岛屿比如说 2008 年在全岛开设了全岛金链锁美术馆

2010 年在丰岛开设了丰岛美术馆然后 2010 年同时呢这个瀨户内海的国际艺术节开始在这很多个岛屿上举办也是由贝勒申他们这个公司来推动的所以这个经验还挺有意思的就是一个公司把这一些岛屿通过艺术的方式重新激活了

商业和艺术组合起来的这种项目是不是其实在国内也可以有一些落地的可能那这次的艺术季的海报我觉得设计的非常好看仍然是原言栽设计的就是在一个海面上的平台上大概有三张有一些中学生穿着黑色的泳裤带着红色泳帽然后在平台的中间向四周跳入海中

捕捉了他们的禁止跳跃的三个镜头然后加上原灾的设计对着这个照片是上天一眼拍摄的整个画面又安静又有活力那日本人他们的设计力非常强有一种说法是设计力过剩关于这个海报啊他们的这些官方的视觉也做了很多的周边你也可以在他们的机场的店铺当中或者是在美术馆的店铺当中买到

那去京都呢可以随便走走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城中暴走但是去瀨户内海就必须要做攻略这对批人而言是一个考验下面就说一下我的经验如果你打算去的话可以有所参考首先我们是从香港出发山到京都然后从京都到坐新干线到高松

那在去之前这个日本内部的这个交通就不需要考虑因为坐新干线是很方便的那去的回来的这个机票也很方便但是有一个你需要提前规划的就是你要去不同的岛屿比如说去直岛和丰岛那它上面你可以买那种通票可以去一些

艺术项目但是还有很多很主要的像这个直岛的上面的地中美术馆还有丰岛美术馆这些很重要的地方它反而是需要你另外去买票的而且只能预约所以你在去之前就把你想去的时间预约好不是说预约某一天而是具体的比如说 12 点 1 点

他们这个预约非常的细对时间的规划非常的严格而且呢你还要去查这个码头因为从高松要坐船去不同的岛屿你要查你什么时候出发会不会和你预约的这个美术馆的时间错过这一切都要提前安排好所以这个对批人来说是一个挑战如果你安排好的话其实可以从香港出发的话可以直接到高松那你也可以像我一样从京都坐新开线来到高松

高松是四国最大的一个市镇查了一下人口有 40 万整体的感觉还是蛮小的但是又不像小村那么小当然也没有渣黄那么大上午出发大概中午一点的时候就到了高松高松出来在广场上就看到了一个爵士乐队在唱歌并不是那种很新潮的乐队大概有四五个人两个女的主唱

那他们都穿着白色的 T 恤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一个背景然后他们对面呢在广场上就坐着很多老人他们唱得很动听很好听然后阳光也很好不知道是什么活动但是整个氛围都很好所以你走在这里心情也跟着好了起来

那接着就去入住酒店坐公交大概十几分钟就到了因为只有三四站这个城市还是很小的在附近转了一会儿解决了午餐然后就去了丽陵公园这大概是高松最有名的一个景点据说是全日本最大的庭院里面种了很多的松树具体多少株我不记得了但是很多的松树各式各样的松树但是没有栗树没有栗子所以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叫丽陵公园

这个庭院呢对我来说它没有那么精致因为之前去东京参观过那个清晨庭院包括京都的一些寺庙里的庭院都非常的好看所以呢这个丽林公园相对来说就比较粗疏因为它很大它太大了整体来说就没有那么细致没有那么精致或许秋天来层次会好一些也未可置业那

那总之呢就去了这个丽宁公园也没有特别的喜欢晚上就在附近午饭厅附近找点吃的城市很小但是还是蛮热闹的最后钻进了一家寿司店叫奎寿司很小的一家很普通的店然后店里呢有一对客人在那里是一个老年客人感觉是熟客因为他和老板就谈笑自如老板呢也是一对老年夫妻

他们两个人都很和善但是呢他们也不会英语所以就用翻译器来交流本来是给我们拿了这个给游客准备的套餐但是我发现套餐呢好像点了

点起来不是很自如所以呢因为它的所有的材料那些鱼啊还有他们的食材都放在柜台里面那柜台是玻璃柜台所以你可以看到然后就用手来指这个很好就是这个这个这个就这样点餐把所有的食材统统点了一遍因为可能天也很晚了所以它的食材也没有很多大概就六七种

六七罐寿司吃完了也非常的不错很好吃虽然这个店啊它很小它也很日常它一点都不精致没有美丽的盘子寿司捏好了就直接放在那个木头的吧台上甚至没有盘子接着直接放在吧台上然后呢那个生姜就放在旁边一点点

老板捏得很快你吃到一个他立刻就捏好一个一会的功夫你这六七关就吃完了我记得的有明虾寿司八爪鱼寿司玉子寿司还有鳗鱼寿司这个鳗鱼寿司很不错因为它轻微的炸了一下很好吃然后还有金枪鱼寿司非常的厚另外还有一种鱼我不知道是什么但是是有一种粉色的感觉颜色淡淡的脂肪很均匀也很多一口咬下去非常的满足在你的口中就化了

这是我吃过肉最厚的一次寿司无可匹敌因为你平常去一些寿司店他都会切的稍微比较薄一点但是这个寿司店他切的肉比手指的这个粗度还要厚

非常的满足吃完晚饭出来之后呢又钻到了附近的几步路的一个二楼的爵士酒吧当中这个酒吧也很小一个长方形的小空间这里正在上演一个小型的专场演出因为空间很小其实只坐得下十几个人除了一个吧台旁边就几个椅子而已在最里端演出已经开始了一个鼓手一个钢琴师两个单环管乐手就是

就这么四个人他们都是中年人而且可能不是 30 岁 40 岁的中年人可能年纪更大一点

四五十岁三男一女两个单簧管乐手是最核心的人员他们穿着西装皮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演奏起来非常的投入停下来的时候会跟着节奏轻轻地摇摆然后嘴角上扬非常笃定又很自然对他们来说好像音乐就是空气然后整个场子当中所有的观众都全神贯注

由于这个表演它是纯器乐的表演它没有歌唱没有演唱的所以其实对我来说还是有点考验的因为我毕竟没有什么爵士乐的素养只是试图听懂实际上没有听懂但是能够感受到那个氛围就是他们音乐在演奏的过程当中的互动你可以感到他们对音乐的喜欢那种互动的自由的氛围整体感觉还是很棒的

它让我想到了张绿的一部电影叫漫长的告别是张鲁一和新百亲两兄弟然后到日本去找妮妮的这样的一个故事他们去的日本的那个地方叫柳川其中有一个场景就是在一个很小的爵士酒吧当中然后他们在里面听歌演唱那个氛围和我们经历的这个爵士酒吧还蛮像的

演奏到了最后的环节的时候这个酒吧的老板也一起上阵和整个乐队合奏了两曲这个老板呢他本身的形象也很酷戴着一个帽子胡子花白但人很瘦穿着是那种比较鸭皮的感觉他吹一种号蛮大的一种号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具体的这种名称但他吹得很好很投入呃

他吹起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沉浸其中整个乐区也变得更加的丰富这家店呢感觉好像是他们一家人在开的就是他收银的好像是他的妻子然后是不是还会出现一个小男孩大概是他的孩子

在这样的一个地方这样的一个小城然后竟然还有足够的这种观众来收听这样的一个爵士乐的演出感觉很独特也很美好其实我算了一下他们一晚上的收入应该没有多少收入因为人根本就不多嘛但是呢又可以这样过下去就非常美好那总之这一天的丽林公园其实是不太新但车站广场看到的乐队

偶然进入的寿司店居然是酒吧都非常好还是那句话在旅途当中偶遇的随机的总是会比那些确定的景点要带来更多的回忆好的那经过这个过渡的一天下面就是两天的跳岛之旅了第一天呢是去这个直岛

但是这一天天气非常不好竟然下雨了而且雨还挺大的而且如果你要去知道的话必须要早点去最早的一班船是七点多的那太早了完全赶不上

那下面的就是 9 点多的 9 点 20 的船所以最好是赶这艘船要不然就到 10 点多你去到那里就中午了就太晚了所以 8 点多就要去排队因为下雨又有风其实很冷的不过上了船之后就还好一点因为船舱当中可以保暖然后半个小时就到了直岛的公浦港

我的计划是逆时针行动就他那个岛上逆时针行动先去地中美术馆然后去贝勒神之家下午去本村最后回到公布港就是我的一个计划其他还有一些景点呢像那个大南瓜呀两个大南瓜就没有什么兴趣因为那个曹建民生的南瓜在哪里都能看得到吧也不觉得一定要去和他合照什么的我也不是很喜欢和各种景点合影

总之到了之后先坐公交去地中美术馆其实路程很近几分钟就到了

到了之后呢是 10 点 20 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就是这个批人的规划的能力不足因为我约的美术馆的门票是 12 点的而日本人的这种时间观点非常精准你不能早到也不能迟到所以你 12 点的门票只能 12 点进你 10 点 20 到了你要等一个小时所以呢为了不浪费时间就先去贝勒申之家逛一逛贝勒申之家离这里呢坐他们的这个免费的巴士大概也就几分钟就到了

贝勒森之家是一个酒店和美术馆结合起来的一个建筑如果你有钱的话也可以在这里住上一晚价格好几千呃

其实岛上还有一些民宿的应该没有那么贵所以也可以选择在直岛上住一晚贝勒神之家也需要买票但是不需要预约所以你去了就可以进去主要就是看安藤争雄的建筑吧他的那个中庭的感觉和顺德的和美术馆有相似之处毕竟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嘛

整个清水泥的建筑有一种笼罩感你置身其中会发现你的视线是被切割的它对光的控制非常严格而有效走在它规定的路线当中你总是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你走到一个地方然后忽然进入一个很大的空间这一点其实在地中美术馆会体现得更加的极致

总之这个建筑本身还是挺好看的也很有感觉但是这里的艺术品也并不是很多微向很深的是三个一直在无意义交流的机器人他们就一直在恰恰恰恰恰这样的交流实际上也没有说出什么有意义的话那还有就是山本博斯的一些大海的照片还有一些就是一些画作但也没有看得很仔细

时间也过得很紧急一不留神就过去了为了不迟到还是要赶紧回到地中美术馆那地中美术馆的体验还是非常值得的而且由于地中美术馆它也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呢我觉得也还蛮适合播客这种形式的就由我来用声音来分享一下我进去之后的体验

首先一样它也是安登忠雄的建筑但是它的结构是在地下的所以叫地中美术馆从外面看从空中看它可能只能看到一点点露出这个地面的一些小的空间小的建筑它的空间依然有很多极致的切角走在里面好像是迷宫一样的或者说像一种水泥的庭院是的它的这个入口就非常的独特它的入口

好像没有入口你从这个山坡上走上去的时候好像前面就没有路了但是在那个水平的一个平面竟然有一个入口你走进去

就是一个很长的涌道走过涌道你会发现旁边有一个三角形的天井然后沿着天井的边缘继续往上环着往上走然后又会进入另外一个空间接着呢你还会遇见别的天井三角形的正方形的它的空间不是平均分配的有点像纪念碑谷的那种感觉就很奇妙坚硬的混泥土加上它里面的内部的很多的其他的材料铁青色的那种铁门

整个的风格就是冷冷的一种秩序感比贝勒森之家更极致除了建筑本身它其实展品并不是很多它不像欧洲的一些美术馆你进去之后发现都是宝贝啊那些宝贝从应付性开始都积累在那里你直接看不完整个人眼睛都被撑住了这里呢主要就三个题目

这三个厅就好好的来分享一下首先是莫奈的睡帘系列这个厅主要就放了莫奈的五福睡帘这个展厅的设计还蛮奇妙蛮美妙的展厅它是一个两进的空间首先你需要脱掉鞋子然后踩在布满大理石马赛克的白色地面之上这个马赛克都很细小它铺得很仔细也很好看你走在上面首先你的脚是有触感的

然后你进去不要往里走站在这里的话你首先能看到里面的一幅巨大的高两米宽六米的睡帘这个睡帘是莫奈晚期画了很多幅睡帘当中的一幅最开始是贝勒森公司的老板先是买到了这幅画并且他们的团队估算出最适合观赏这幅画的距离是 22-23 米但是苦于当时没有合适的场地可供展览放在贝勒森之家不太合适

为了有一个合适的场地所以他们决定建一个美术馆就是地中美术馆也就是说这个地中美术馆首先是为了莫奈的睡莲而建设的

然后它的整个空间就是一个差不多四方的一个很干净的空间然后它没有这种打光没有电灯的打光它的屋顶的四周是空白的就是透明的所以光是自然光从这个屋顶的四周漫射的照下来的这样的一种照亮空间的方式就让整个空间变得很有一种静谧的感觉它的光也不会那么的激烈

很适合睡莲的氛围纯白色的墙面空间白色的马赛克地面共同营造出了一种干净到会让你放大你的感受的这种空间感所以你在这里面走动环绕然后驻足观看的时候你会体会到莫奈的他的那一个对光影的把握虽然我不是很懂艺术但是在这里好像对睡莲的笔触有了更多的感受

那关于睡莲其实你进入这个美术馆之前还要经过一个上坡的小路那这个小路的旁边实际上有沟渠有水然后也种了一些树和花而且在这个水当中也种了一些睡莲

有一个角度你可以看起来就好像莫奈的睡莲一样你可以发现他们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就是在这个自然当中也做了一个睡莲的映照然后你在进入美术馆之后会看到这个莫奈比卡的睡莲蛮有意思的那除了这个睡莲呢第二个厅是艺术家瓦尔特德玛利亚的作品

不是说这个厅里挂着一个他的作品而是整个空间就是他的作品他被称作是大地艺术的创始人之一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大地艺术也不懂什么艺术但是你走进这个空间还是会有一些东西会让你感到触动他很大就像一个教堂也像一个坟墓他整个空间的感觉很像一个坟墓因为他的顶有点像坟墓的那个盖子

总之是有一些宗教感的因为你进入之后整个空间就是一个向上的阶梯在这个阶梯的中间放着一个巨大的黑色的大理石球体这个球体的直径

反正比我还要高我也没有很高大概有两米我猜然后非常的突兀你在门口的时候就可以立刻的看到它它如此的不合时宜又浑然天成好像它本来就盖在这里它镇住了这个地方让人想到 2001 太空漫游当中的那种黑色方碑

在这个空间的四周墙壁之上呢又放着着一些黄色的柱体有种金属感但你不能触摸你也不知道它到底是木的还是金属的三个一组分别是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的这个柱体然后它们在地上甚至在半空之中就像希腊神庙的那种感觉然后你站在门口的时候不自然就会一种很肃穆的感觉它的整个空间也是通过这个房顶四周的

这个自然光包括中间有一个很长方形的洞口洒下来的自然光所照亮整个空间的所以感觉也很独特有人评价沃尔特德玛利亚他的作品说他独特崇高而又直接我觉得这三个观念词就非常的准确那另外最后一个听也是第三个听是詹姆斯特瑞尔的作品也让人非常印象深刻犹如进入了一个迷幻之境

他是一个玩光的艺术家在进入这个空间之前先要排队排队的时候呢你会被引导进入一个正方形的中庭

这个中庭不是很大不知道有没有十平米差不多是一个正方形的中庭然后中庭的四周设置了十栋大家如果坐满的话就好像是一个巫术现场而关键是你坐在这里抬起头你就会看到一个房顶很高的房顶有个正方形的空白我就看了好久想知道这块空白是什么

因为它很白很白是灯吗如果是灯的话为什么它这么亮这么的均匀那如果这个空白是屋顶的话为什么好像有雨水直接落下来细细粒粒的落在这个中庭的中间看了很久我才终于确认它确实是空的那片白色是天空因为今天下了雨

天气不好,没有蓝色,所以白色统治了一切,在纯白的正方形的空间当中雨落下来,人坐在四周的时候听着雨滴声,这个状态是很难描述的,就像某种古老祭祀仪式的前奏,然后你等着这个队伍进入了那个空间就确实会好像是今天的一场迷幻的仪式,首先还是要脱鞋,他们很注重脱鞋,

当然这里拖鞋还蛮重要的因为脚步声可能会干扰你的体验然后你就会被引导站在一个阶梯的下方阶梯并不是很高大概有十个台阶在这个仰头看上去的墙面上呢有一个很长的长方形的蓝色的方块

你出看上去好像以为它是一块很干净的纯色的画布但是然后你被允许走上台阶来到这幅画的面前这个时候你就知道你错了它不是画它是一个空间的入口一个很大的空间的入口里面弥漫着蓝色和紫色的光这个时候你会被允许走进去光弥漫在你的周围你往前走往前走一直往前走

走到尽头那里好像还有一块屏幕发出更淡的蓝色的光然后你被允许用手去触摸它接着你发现不对你仍然摸不到尽头它在更远更远的地方这个时候你回头看你来时的那面墙变成了橘色就像《银翼杀手 2049》当中的那种橘色然后现在你被允许在这个空间当中走动

这个时候非常的迷幻你究竟在哪里呢这种描述实际上是没有办法真的去呈现它的就算你看到一些照片那些官方拍摄的照片你也很难体会到置身其中的那种感受因为那种视觉和你体验在一个空间当中的感受是非常巨深的你必须要真的在那里面才能够感受到

所以只能是一个打折扣的表述那以上三个厅除了睡帘是观看其实也不只是观看因为它和那个空间的互动也非常的好那另外的两个厅其实都是邀请你置身其中不是悬挂在墙面上的话不是看而是投入其中

这个地中美术馆它的建筑发挥了很大的能量它和它的展厅空间是融为一体的它让你体会到了一种综合的感受一切都是恰好它是不动的这个空间是不动的

不是那种可以不断地换展品的美术馆而是建筑和艺术品一一对应的完美契合的空间所以只是体验地中美术馆我觉得知道也是很值得一去的那出来之后呢这三个展厅看完了你可以在咖啡馆吃饭他们提供的午餐的餐食也很简单只有三明治巨大的三明治摊开来的三明治但是需要等很久几乎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才吃完

事后回看应该不迟的应该自备干粮所以如果你去的话也就可以自备干粮因为时间实在是过得太快了而在这个岛上人移动的速度又很慢我们还约了本村 3.5 时的南四的门票南四是加计划项目当中的一个也是就是大家所推崇体验最好的一个所以就也需要预约预约的是 3.5 时

那在岛上公交频次并不是很频繁最终达达南斯的时候已经四点十分了

所以没有办法立刻进去好在没有帮我们赶走而是让我们排队等待最后还是进去了那它是家计划当中的一个项目所谓的家计划前面有提到就是从 1998 年开始的一个艺术计划就改造这个本村当中的一些旧的房屋有七个艺术设施现在那我们主要就是去了这个南寺

这个南寺它也是安东中雄和詹姆斯特瑞尔的合作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个玩光的这个艺术家它的整个建筑也很好看这一次这个建筑不再是清水泥而是墙是木质的黑色的很平的一个屋顶正正方方的就像是一个很规矩的举行这个墙面的感觉就很像这个村里的很多原始的居民的房子也很像是一个很规矩的举行

也很像前东南的苗寨当中的那种木屋就是好像被熏黑了的那种木屋的表面正正方方的空间笔直的线条走进去之后呢你会被引导进入

一个漆黑的空间这一次他玩的是没有光进入空间之后你会瞬间感到自己好像瞎了因为四周是漆黑一片完全的黑我从来没有见过那样的黑就纯黑真正的伸手不见五指大家就被安排坐在靠墙的一条长凳上然后就这么坐着

你不知道自己在哪里面对着什么只看到一片漆黑然后你的眼睛会慢慢地适应这个漆黑的环境你会好像看到了这个空间的轮廓在两边的墙面上似乎有个暗的灯光很暗很暗而在正前面你的面前有一块微弱的荧幕它好像置身于我们大概有十几米远的地方我们好像置身于一个漆黑的电影院那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可能有五分钟甚至更长

你好像发现世界没有那么黑了你被允许站起来可以向前走了然后大家就稀稀缩缩地站起来一起往前走可以看到人影大家的人影再往前再往前你终于抵达了尽头然后那块荧幕又不见了你伸手也摸不到它它还在更后面就这个机制和前面的那个空间是一样的但是不同的是这里没有那些迷幻的色彩而是一个纯黑的环境引导员会告诉你这个空间它的光没有做任何的调整

从你进来开始就是这样的,变化的是你的眼睛慢慢地适应了这个黑暗的环境,所以我们刚进来的时候那条通道几乎是漆黑的,但我们走出去的时候它好像没有那么黑了,我们的眼睛适应了黑暗而光一点点的显现出来,它不是被什么照亮了,它本来就在那里,所以这个南斯的体验也非常的独特,它和地中美术馆的那个空间是一脉相承的都很好,

我相信你很难有一个体验那种纯黑的环境的一个时候所以这个感受还是很独特的接着还去看了加计划的脚屋就没有很突出其他的地方已经没有时间了就赶车回了港口

依然错过了五点多的船他们这个船的航班的时间排列非常奇怪五点多之后就直接就是最后一班是七点多的那你就只能在这里等等一个多小时最后呢可以提一下这个日本人的严谨和刻板他们可能是一体两面的

很有意思就是你在这里排队买票首先要先排一次队领这个所谓的整理券然后呢再排一次队按整理券的数量买票买完票呢再排一次队就是去码头上排队船早就来了

你要按排队的顺序上船因为这个船票是没有座位的所以呢大家都在冷风当中瑟瑟法斗地排队船到了之后呢这个船上的工作人员也不会立刻把船门打开让你坐上去毕竟这个船舱当中还是可以保暖的他们就等等到这个开船前十分钟一定要等到那个时间然后突然亮灯了

这里面的人才会走出来把舱门打开让你进去实际上如果他早几分钟打开完全是一样的但是他不会这么做这可能就是日本人他的工作的节奏他们就是严格的按照整个的流程表去进行

好那下面呢就是最后一天了最后一天就是去丰岛丰岛比直岛要远一点点你坐快船的话大概也是半个多小时就可以到了仍然是坐的早上九点多的船关于丰岛所有的建议都是要租自行车相比直岛的艺术项目丰岛似乎更加慢一些更多的是感受自然但是呢没有预约上你现在去他的那个网站上看这个预约自行车的一些店

提前 10 天也很难预约得到现场租的话也可以但是你必须要赶 7 点多的那一班快船才行总之是没有租到但是坐公交也还可以坐公交去它的唐贵港是这个岛上的另外一个港口也是比较集中离丰岛美术馆比较近的一个地方

那我今天的计划就主要就是风造美术馆加上唐贵港的附近走一走其他地方就放弃了因为实在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其实如果你没有在加普港租到车的话在唐贵港也可以租到的就是不能异地还车

还是和之前一样就是约美术馆的时间约到了 11 点 45 因为很怕这个船没有赶上什么的所以约到中午但是到了之后呢时间还不到就先到唐贵转了一转很舒服的一个小村子村子有很多小菜地没有什么人但是你从菜地可以看得出来是有人居住的就这里的那种自然村落的感觉比直岛更加的

原始一些那再去凤岛美术馆它是由日本建筑师西泽利威和艺术家内腾李合作设计的一个空间它像是一个史前巨蛋窝在一个山坡之上四周都是树木和草地这个巨蛋只露出了一点外壳这是一个很奇妙的空间如果说前面提到的詹姆斯特瑞尔是让我们重新感受光那么内腾李做的呢更简单它让我们感受自然首先你拿到票之后需要绕着这个小山走半圈抵达美术馆的门口

然后换鞋是的要脱鞋不是换鞋是脱鞋走进去走到一个混泥土的弧形空间当中像是一个巨大的山洞不过看起来很平滑里面是空白的我们走进弹中可以看到有两个顶部的圆形的洞光从里面照进来就照亮了整个的空间不仅是光你站在这里还会看到天空看到树还有风

然后人们就围着这个圆形的洞口撒下的光影坐下来,在光的附近有一些小孔在地面上会源源不断地流出水珠,这些水珠呢,它是断断续续的,一点点的汇聚,然后就会形成水流,因为重力,

聚集到最底部如果你不着急的话你可以看着很久就是这个水如何一点点的汇聚的过程就像坐船的时候你会看到这个玻璃窗上的这个水珠一点点的流动那在这里呢它在地面上流动也是一样的还有个更细的飘带挂在这里形成一个弧度像是给风的鞦韆

是的因为它的存在你可以看到风因为水珠你可以看到引力当然你还可以听到鸟叫各种鸟的叫声它们就在外面的树林当中你也可以看到树木看到蓝色的天空因为这天天气很好所以天空是蓝色的如果是雨天可能就是另外一番景象这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就是坐在这里你可以很安静地感受到自然可是感受自然直接坐到自然里不好吗为什么要建这样的一个蛋壳呢

其实我们走出去就是树林天空也有鸟鸣也有风但是好像确实有点不同就是这个蛋这

这样的一个混泥土的建筑有种安全感你在其中好像人被庇护了同时它又隔绝了信息你看不到那些远方的地方你看不到各式各样的树木你坐在洞口你看见这一方天地而在这种人造的隔绝当中反而放大了你对自然的感受这有点悖论但很奇妙总之整个封岛相比于直岛来说要更慢一些接着呢就又回到了唐贵走到了青条美术馆

心跳美术馆它就是收集了很多很多的人的心跳的声音对我来说心跳美术馆好像没有特别大的吸引力但是一路上走路的感觉很好这个村庄很干净很安静有风的声音田野当中有乌鸦不时的飞过或者落在那里盯着你看有很阴异的上坡路有古老的神社然后呢在路上遇到了一间咖啡店

加蛋糕点装潢非常的古朴像是一户农居老板是一男一女他们两个的穿着都很有特色老板穿着一个红色条纹的衬衫戴着一个帽子然后女主人呢戴着一个头巾然后穿着也是那种茶色的就是和他的这个房子简直要融为一体的这种颜色的衣服里面有一个日本客人一个女客人在和老板聊天然后他们好像在谈一本书

聊得很投入我们喝了咖啡这里没有意识咖啡只有手冲咖啡很好喝很意外的很好喝蛋糕也很不错就是很独特的一种体验这一切在这里都会慢下来不知道在这样的一个地方开这样的一个小店是一种怎样的生活呢让人想到离岛当中的一些故事

总之今天的这个行程不是很赶坐车回到加普港发现离开船还有点时间就去了横尾中泽美术馆在加普港的附近一个很小的一个小小的美术馆横尾中泽是一个插画艺术家也是一个平面设计师他的作品的元素呢就是有很多的这种

波普艺术和日本的一些古典的艺术融合在一起很有视觉的冲击力有一种异色感荒诞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还有无政府主义的这种俗丽感算计感戏谑感庆典感咒术感浪漫感魔术感残酷感和虚构感那最后呢坐 5 点 20 的船就回到高松

待会内海的旅行就这样的结束了虽然有一天下雨但是体验仍然还很不错它将建筑艺术和自然结合在了一起在遥远的海岛体会到了很丰富的多重感受这和在城市里逛美术馆的这种感觉还蛮不一样的

就像《来回内海艺术记》的官网上写的艺术与建筑在丰富多彩的自然衬托下随着时间天气及季节的变化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表情不仅仅是欣赏艺术并不仅仅是如此要通过艺术去发现用您的眼睛和心灵去感悟

总之去来回内海的感受和之前的预想是很不一样的,但是也都是感觉很值得的,因为它给人带来的感受很不同,就像前面说到它是艺术自然建筑的多种感受,和我之前去台湾的离岛蓝宇的感受还蛮不一样。

所以有机会的话可以再去还可以去更多的岛屿希望今天的这一期日本的旅行不管是在京都的暴走还是奈何内海的一个最初前的旅行对你有所帮助或许你之后有机会去的话也可以作为一个参考当然它不是那么的具有参考性更多的是一些自我的体验

那今天节目大概就是这样和之前一样有个惯例就是又收到了一条留言那来回复一下这条来信来信的人是左右

你说小何你好我刚刚听你的两百期的播客因为最近很忙所以大概两个星期都没有点开小宇宙但其实每次打开基本上总是会先听不止读书我听到了一个高中生科技的发言于是放下了手中的所有事给你打这段文字我是一个大三的学生你的播客也让我非常喜欢甚至你每期推荐的书我都会找来读一下当然碰到不感兴趣的也会坚持不下来

但总体上还是坚持的比较多我因为在大学里没有那么多地方放纸质书也没有那么多生活费买纸质书于是我读书大多是用的微信读书用 iPad 读我想说其实我感觉你的博客很有意义它的意义在于让不喜欢读书的人可以通过你的博客了解更多的书和更多的内容同时也让喜欢读书的人更加有了读书的方向所以说你的博客真的特别有意义至少对我而言是这样非常感谢你

收到这样的留言总是会让我有种肯定的感觉谢谢你那首先想请问一下你读书的方式是怎样的最近常用纸质书还是和我一样会用电子版我记得你曾经播客里好像说过但是我忘了呃

其实我并不会特别的觉得这两种有什么高下之别但是由于我自己的个人习惯我还是会读纸质书多一些因为我觉得读纸质书它会让我更容易进入然后读电子书的话我好像总是记得更差我本身记性就差读电子书更是记得差

那所以我还是比较喜欢读纸书但如果实在没有纸书的话当然也会看电子书第二是你为什么会觉得听播客的是你的同龄人我甚至会觉得听你播客的都是我这种学生这个其实确实是我的一种错觉因为我对于时间的感知好像停滞了就是 2020 年之后我好像对于这个时间流逝就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感知了

因为在此之前呢我自己也算是一个年轻人吧所以呢我那个时候呢写的东西可能都是写给我相似年龄的人那我就可能一直以为我做的就是这件事情那我的读者听众可能都是和我相似同龄人但是慢慢发现实际上我年龄渐长但是我自己的

这个对自我的认识好像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我的听众和读者已经有很多比我年轻很多的人了这个是我自己需要调整的感受你的感受应该是没错的是我自己搞错了最后你说谢谢小何希望你能坚持下去最后我想说不赚钱是不是可以接下广告因为产生一定的经济效应是不是能够坚持得更久一些呢那关于这点呢呃

见灵即焉希望能够多接广告但这个事情不是以我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是做内容要接广告的话它是一个很被动的事情所以呢它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事情都不是你想做就能做到的有很多的机会运气很多的别的因素的这个影响但是呢我们可能只能先做好自己手中的事情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

所以我就先继续的来做这个播客那如果你喜欢这个播客的话记得订阅然后把它分享给你的朋友或者说多多的留言互动也可以给我写信我的邮箱是微小和刘裕 at163.com 最后你说说的很没逻辑希望你不要嫌弃住好不会我觉得很喜欢收到各式各样的不同的人的来信和留言也祝你顺利开心

好那今天节目就结束了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