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4.普通职场人如何对外输出,提升个人影响力

EP4.普通职场人如何对外输出,提升个人影响力

2024/7/14
logo of podcast 读书角落

读书角落

AI Chapters Transcript
Chapters
两位主播分享了他们多年对外输出的经验,包括如何克服挑战,提升自信心,以及如何从输出过程中学习和成长。他们还分享了各自的输出方式和收获,并鼓励听众积极尝试对外输出。
  • 长期对外输出提升自信心和产品能力
  • 与他人交流学习,提升个人视野
  • 通过输出复盘经验,促进个人成长

Shownotes Transcript

欢迎来到直播间的各位这里是我们读书角落的栏目然后我是主播人小李我是月远

我们今天就是想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普通职场人怎么去对外输出然后提升个人的影响力然后这个主题连带着是刚好月月有在去阅读幕后产品这本书所以今天会连带着这本书一起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当中的一些收获跟感悟

主要也是希望结合我们自己日常的输出去跟大家把这本书整体拆一遍对是的一些对于我们输出来说比较有价值的地方吧

其实说起对外输出的话我和月月都是已经也算是挺长一段时间的对外输出者了那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想要就是问月月你在对外就现在的一个就可能也是简单的跟大家说一下自己现在对外输出的一个情况然后你自己有没有什么收获啊这样子

其实说到这儿我倒是特别首先想问一下小李因为我觉得论输出的量和质来说小李其实都是非常之多的因为我记得我最开始认识小李之前其实小李就已经有了一些日更以及做月度或者周度这种复盘的习惯了

要不然请小李先来说一下看看小李在日常是怎么样的一个输出的现状然后因为我觉得作为产品日常的工作还是蛮多的对然后能有时间静下心来去写东西然后去发东西其实是需要非常强大的这种自驱力和行动力的对我还是想先听一听前辈的经验

没有没有没有其实就是我自己输出已经有三年的时间了嘛然后公众号还有之前在极客也有一段时间也是每天都会发一些自己的工作的心得啊感悟那样子三年下来的话应该文章有写了现在应该是七十八十篇吧其实也不算多

然后之前也有一篇文章给我们唐任老师转发了那篇文章也是自己写成品没有就是其实

也不是说特别的好因为一开始做的时候没有说想得很清楚就只是先去做了但是就是在这做的过程中就发现是有一些小的就有一些小的成绩然后自己的其实个人成长方面是更多一点的

小李那我其实也是因为我自己也写但是我写的没有你那么多我可能只有些微的这种感觉有一些就是成长部分像你输出了三年而且这么多高质量优秀就对他人来说有很多价值文章的视角来说你觉得就输出写作这件事情对你个人的成长价值是什么我对我个人来说首先

心态上面做长期的一个输出是因为毕竟对外输出嘛对外输出了之后你就有跟别人交流的机会然后也能够向别人学习到更多的东西然后别人可能也从你的文章里面学习到了一些小的经验啊就是心得啊这样子就对个人的自信心啊是有非常大的提升的一个是我自己内心的一个

你可以说心态会更好一点第二个就是从自己本身产品的能力上来讲确实会因为你去对外输出了就会跟别人交流然后跟别人学习的过程中你也会学习到别人的经验就对产品的能力也是一种提升你在写作输出自己的那个经验的时候也是对自己经验的一次复盘嘛

其实也是一种提升所以第二点是产品能力是确实会得到提升的第三点的话我觉得就是能跟更多的人去学习吧因为这个过程中是你有了一些输出之后别人会更愿意跟你去沟通跟交流跟一些大佬去聊天的时候更好的去交流吧

对然后你也能从他们身上去学到一些可能高层次高维度的一些思考方式我觉得是这三点对于我个人来说是真的帮助很大也成长很多的真的很棒特别是你说到就是和大佬这种链接其实本身输出也可以作为你的一个自我认证的能力或者说自我认证的勋章然后去对外去展示

其实我感觉可能都是我们在一起的这种输出的视角所以我觉得我的收获和小李那部分是比较重叠和一致的就是第一个首先自信心肯定是会比过去

强很多在这个过程中但是我觉得我这个人就属于不是那么容易自信的类型所以我这个自信可能就是有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就是有了不错的输出我就觉得非常的开心然后有人给我点赞或者是联系我然后基于一些问题讨论我就会觉得很开心但是如果我写一些东西比方说在小红书上发了但是没什么声响

我就会觉得有一些那个挫败感对就会就会在心态就会在这个过程中去不断磨砺但是我觉得好处可能是你还是会用写作或者是输出这件事情去疗愈自己因为你还是会持续的创作然后当一个月之后或者是两个月之后你再回看自己写的这些内容其实从

一段比较长的时期来说也确实带给了其他人思考然后也帮自己做了更清晰的分析因为我发现当我回看前一个月写的东西的时候我会

看到不一样的视角然后思考相同的事情的维度和各个方面的这个方向性会更加的多元这个我觉得是给我自己的自信心带来比较不错成长的一个关键部分对然后第二个其实

跟小李也比较相似了就是可以认识很多人然后结交不同的同学我在这个地方其实主要表现在的就是跟同事之间吧因为有的时候因为我过往的工作经历和我现在的同事其实会有比较多的差异然后在这个过程中我的一些输出可能跟他们相比会有一些可以激发他们的部分然后他们给我的一些反馈也可以让我去想好

原来我的视角其实是站在这个地方去看的而不是那个地方去看的对第三个部分可能是跟小李有

一点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在于我会意识到如果我想有更好的输出那我可能会依赖一些工具就是比方说去看书然后看别人写的东西然后觉得哇这个人他写这个东西的站位原来是这样然后可以给我去做输出的这些铺垫总体来说也是会让我去成长吧然后更有目的的去读书哈哈

我觉得这里可能也是我们今天跟小李一起分享幕后产品这本书的一个主要原因对因为它确实会抛很多的思考和嗯信息的供给给到我们俩对吧嗯是的就幕后产品这本书应该对应该产品大家就产品的朋友都会知道然后这本书它是由网易云音乐啊

的产品经理王世牧去写的,当时这本书在我们界内也是非常火啊,然后就是这本书也是通过,可以首先说啊,王老师他自己本身是有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的,把王一云音乐做起来了,然后其次是他通过了这本书,输出了他做产品背后的一些行动啊,还有一些思考啊,

也算是给他自己个人带来了非常强的影响力至少说你谈到哪一些产品经历比较牛的时候我觉得不少人应该会有提到他所以就是我们带这本书的原因就是说从王老师这本书里边去学他的一个怎么去对外输出自己的一个工作成绩来提升他自己的影响力的

对 是的小李你觉得从你对师母这本书就是透过这本书去了解师母的话你觉得它对你影响比较深的特质有吗

他能够之前有本书是打破思维的墙我觉得他就是那种不会拘泥于规矩就现有的规矩传统的规矩思想比较发财比较开放然后能想到非常创新非常好的就是办法去解决问题然后把产品做好的人就网易音乐不是有一个导入歌单的功能吗

当时跟腾讯去竞争的时候这一个功能其实就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让我觉得最厉害的是这个功能本身不复杂对所以我觉得是

起的作用非常大同时这个功能本身又不复杂就其实就代表了这个产品本身对商业对用户对人性背后的一些洞察跟思考所以我觉得它确实是一个很厉害的一个产品精灵这一点对我的影响还蛮大的

对你说到这一点让我觉得就是师母他们整个这个团队真的是站在互联网的思维上去做这件事情因为我记得在网易音乐出来之前其实大部分人去听音乐还是会用 PC 或者说即使是用手机其实大家也是比较偏向于这种离线化的去

比如下载一些好听的歌曲然后放在 MP3 或者放在手机里面去听这种比较机器化的这种视角而不是一种动态的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个方式去隔单或者是 book 新的音乐这种形式就真的是一个时代的新的理念去打败了过去的原有那个时代相对比较固化或者说已经是一个完整的这种行为的这种模式了

我觉得这个还是挺厉害的部分这一次月月不也是读了这一本书之后然后就有一些就是写对外输出的一些思考嘛然后月月也是最近在一个筹备出书的状态所以就有没有你读完书之后你觉得从她身上有学到哪一些比如说技巧啊方法或者其他的东西可以分享一下

对这个也是在我们在上一期其实留了一个尾巴说这期我们想重点分享这个幕后产品这本书其实我去读这本书的背后的逻辑也是希望能够让他去给我写的这个东西去做一些也许是逻辑化也许是结构层面也许是一些视角上的

这个补充让我去寻找一些我自己写内容的一些支点让这些支点更有意义对这个是我去读的初衷但是在我去实际读的过程中我反而就陷入到了啊这个书里面内容都很好对我来说非常的有借鉴意义也会去反思啊我在做一些实际工作过程中可能这个那个应该去精进一些的这种这种观点出来所以嗯

我们其实这一次的读书角度就有一点 pending 了就没有预期想的那么快我是有一个什么样的契机让我觉得我应该站在不同的视角真正去让读这本书对我带来一些比较有利的想法呢我在想如果我去筹集一本书因为我

我也跟大家介绍一下我自己就是我是从 18 年开始其实就做跟内容生态相关的工作了然后 18 年那会儿是在网易的传媒就是新闻频道去做内容标签去负责的用户的活跃

在 20 年开始主要就做短视频平台的内容生态的安全然后涉及到的比方说从内容视角去做相关的策略的调整比方说热点或者说灰度画风或者说一些灰白的这种

内容有争议内容的管控再往后呢现在就是在做 AI 内容在平台的一些识别和涉及到治理的部分对那结合这一些其实我是希望能把

我究竟做了哪些哪些工作沉淀去做一些盘点的然后有这样一个目标呢我觉得这本书也作为我的一个出书工具或者说为我所用的话它最好还是可以结合我的现状和我的优势去落地的所以在我再去读就是我是上周末的时候跟小宝贝

小李说那个我大概周末的时候周五的时候我会给你这个书缸然后我们去聊这件事情我就倒逼自己我就想说那我就站在这样的一个视角就是既结合了我过往的经验同时也去理解我的产品优势同时也站在我现在所处的

的社会环境因为互联网时代其实和最一开始师母他们在去做广语音乐的时候其实他们所处那个时代已经跟我们也不一样了那就结合这三点去理解他的构思然后去给我

写内容去做一些结构化的建议对那有了这样的一个目标预期呢我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去总结它对我实际的影响第一个事情呢

我最一开始的想法就是去讲我自己究竟做了什么然后这些东西背后是怎么做的包括我从开始设计这个内容策略的方案到我上线期间的项目管理到我去协调各个运营资源去铺设投入去标注然后到最终上线之后的这个数据监测那这个过程是怎么样有的我当时是这么想的

那我觉得我这么讲下来的话呢可能会是一个创作者的视角让读者来看可能会比较的嗯

单一那我看师母在去写这本书的呈现方式的时候其实她不光是去聊了网易音乐她却用在不同的场景其实她都在聊她所经历的产品包括她所经历的思想和非产品之外的其他的书籍其实她都去涉猎了那我觉得这样的一种视角其实是更容易让我的读者去

通过他们真实的一些体验和真实的这个使用产品的这种发现去理解这个东西究竟是怎么样为什么要有这样一个东西然后真正解决了他们什么问题然后具体他怎么样用更爽那我觉得这样的一个视角可能会更诱惑的视角所以呢在师木特别是他讲到说在做精品分析的时候他的那个

云音乐的扩张的故事吧就是说到豆瓣网和时光网的一个故事然后豆瓣网最一开始其实时光网当时已经非常饱和了但是豆瓣网还是赢得了这个市场的份额除了创作这个每一个电影它的内容的供给之外同时也把就是去真正消费过这个电影的人

他们的视角也带到了这个平台上从而让他的这个用户群体就持续的在扩大而且更多的都是一些比较专业对电影热爱发烧的人然后聚集在这个社区然后他也借鉴了这样的一个设计理念和打破

破市场壁垒的这样的一种能力,在这个网易云做了这个云村,让这些村民在这个平台上,包括他们创作歌曲,也包括他们去分享,听这个歌曲时候的评论,大家可能就一边愿意听,一边去消费这个评论,就把它真正的盘活了,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社区,那它有了这样的一个例子出来,我就想我,

如果我现在如果只是站在我们厂出的这几块产品可能我已经麻木了因为我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去做一些策略的人我可能觉得这就是这些东西有什么好聊的但是如果我切换了视角我站在比方说我现在是一个小红书创作者那我作为创作者和我是它的重度的消费者我可能每一天都会刷到令我不爽的内容

以及我投稿的过程中我会感受到有一些内容我是报的有一些内容我是不报那什么情况下我的内容是可以报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报我其实站在一个真正的用户的视角我去理解它背后的一些设计原理和逻辑然后再用我猜的我我

结合我自己过往工作经验我猜它可能是这样的一个预期然后这样去定它的目标这样去为创作者和消费者去服务那有了这样的一套理论的话其实既可以把我的

方法论放在一些比较有意思的消费场景里面去给大家做陈述同时也可以让我的读者站在一个非常第三方的视角去想原来这个事情可能是这样那他们可能也遇到了一些其他的问题

或者说发现了一些其他的有意思的事情其实是可以结合这个方法论再继续去深挖或者说他可能觉得我的视角是 A 但是他可能长出来他 B 的视角然后那作为我这本书的读者来说他可能也是会

更加的多元和开放这个是我觉得我这一次看这本书然后获得的一个非常重大的启示我觉得应该跳脱出我现在设计的这些产品策略而是站在一些消费的视角是

甚至于不单是内容吧也包括电商比方说淘宝的逛逛其实也是一个重度粘性的平台那它是怎么去推各种有意思的商品的然后是怎么样去吸引用户关注下单的这些我觉得都是可以去聊的部分嗯

所以其实从这个点的启发就产品聊产品本身的东西是很无聊的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我们在对外输出的时候聊纯工作的话就很容易陷入一种不是你这一行的人他就看不懂然后呢

是你这一行的人他也得花点心思才能看所以就是这个启发就是说我们在聊的时候可以带入一些其他产品的故事或者说带入一些更有趣的一些思考像就是幕后产品这本书就是带入了他观察豆瓣网是怎么做的然后来说明我这个东西是怎么做

他没有说他这个东西背后他究竟画了什么图写了什么逻辑对他没有说这一些但他就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所以这个对我们自己去做对外输出也是挺有启发的就因为之前对因为之前我也跟我们另外一位伙伴就是说写有些太产品的东西太无聊了就是确实看的人也不多确实但是

如果用这个方法我们应该可以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平衡点就是用一些有趣的视角去跟大家说明为什么在这一个地方我们用了这样子的方案然后最后他取得了这样的产品方案然后他取得了成功这样子对是吧这是一个很好的对

对这个站位我觉得非常的新奇和有意思是吧然后我他在一个书里面其实也提到一个 feature 就是那个 AA 付款小李你用吗嗯

我没有用对你看对就是 AA 付款这个其实就是比较有争议就喜欢他的人非常喜欢不喜欢他的人或者说用的比较少人其实是根本不知道有这样一种一种功能对其实他在我们微信的那个支付的部分也是非常的隐藏的一个一个 feature 对所以在他的书里面他也是站在了一个

不同场景的一个消费者的视角去理解这件事情然后当他把这个这个产品介绍出来的时候其实我觉得我当时那个脑洞就完全被打开了嗯这一个我觉得真的是很棒我

我之前也有写过一个就是关于审批相关的功能是怎么去做的然后那个确实也是阅读量蛮低的就写的有点太干了所以没接触过审批的人去看这个东西的时候就挺无聊的所以现在想回来我确实也可以用当时一些故事我跟业务方的一些沟通然后我洞察到这整个企业的运作上面就是

之前那一套流程走不通为什么要用纸之后这一套之后这一套又为什么走通了就可以聊一些业务方他们自己的一些就是

可以说是他们对具体的场景也可以说作为一个人就是每个企业里边都是人嘛作为一个人他肯定有他嫌麻烦不想做的事可能从这一方面去聊大家又更感同身受一点又会更有趣一点点

对对对是这样的所以说今天的第一点聊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就是大家如果想要就是更有效的去做对外输出的时候就工作就不能光聊工作要带入一些有趣的故事去讲对切换自己的视角站在一个真正的用户的视角去理解这些就可能更有带入感嗯

那除了说这一点那幕后产品这边说还给你带来了其他的一些观察啊你还有其他的一些想分享的吗

对其实第二个部分我觉得是关于我自己的部分我一直都想写这个东西就是可能从我们去年年终复盘的时候就有这个想法但是到现在呢其实我还没有写出一个让我自己非常非常满意的结构就是

这个结构可能是包括我要在什么模块里面去放哪一些东西然后在这个模块里面怎么能写出我自己独一无二的想法因为其实在像我们做内容策略吧真正去做内容策略的人其实非常多就不光是我自己可能我们组就有好多同学都在做内容策略只是大家负责不同业务线而已

大体的工作其实都是大同小异都是从这个怎么发现这个问题了然后我要把这个问题具体量化一下我依赖什么资源然后怎么推进什么时候是交付时间然后我让他上线观测哪些指标基本上都是这么一个流程那我怎么去表达我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以及我在这个过程当中的

实际经验呢我其实一直都没有想好怎么去承托这部分的我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信息直到我去读了诗目的这个书就是相当于这次是第二次读

我就感受到他之前在这个书里面介绍说啊你要成为一个产品大师不单是会产品设计可能数据分析 UI 设计竞技拆解然后包括你去了解他整个这个代码的这个逻辑结构可能都是硬性的这种知识嗯

我觉得他是一个涉猎非常广的人所以他才有了这么好的一个创造力然后才有了这么完善的一个产品方法论经验的一个输出那相比较而言我的优势是什么呢我猜在我过往的

在我做网的经历当中我跟别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我面对的挑战可能比较多这个挑战来自于我最一开始是从心理学的研究生毕业然后直接进到互联网去写 circle 做数分然后也来自于我从一个平台就是数据平台的数分变成为一个后端的产品经理然后又从后端产品经理切换到内容策略产品

就整个这么一个一个的挑战对我而言其实都是在去克服我未知的风险和困难然后去获取一些足以让我继续走下去的知识和经验那在每一段的这些经历当中可能都会有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故事或者说有意义的参考的事件和事例

那我就觉得如果我能够把每一次我遇到的这些困难挑战都写成为一个在不同时间节点的克服困难记或者说一个困难的案例然后附在每一个小节背后的话那我觉得在不同阶段的人他去看了这些故事对他们可能都会有一些帮助对这个是我就是基于这本书然后想到的可以

也许我可以这么去呈现我的这部分的职场的成长经验因为它确实在某一个时期里面帮我看到了那个最需要帮助的部分然后我通过去迭代完善然后又进一步的去成长这个我觉得是对我来说第二个比较大的收获吧

所以你是想在你这个故事不是作为这本书的一个章节去讲是放在那一个章节后面的一个章节对就是相当于有一个小的实际的案例那比方说作为一个因为我最开始从心理学到互联网去求职也是会面临很多简历不完善然后面试经验不足的部分那我在小白去

求职的这个部分我可能就除了一些理论的输出我也可以贴一些我自己实际的经验的案例然后让大家了解到整个这个真实的一个发展过程是怎么样的这样的话呢我就感觉这本书如果我完成的话它会跟我有一个连接就是那种独一无二的成长的轨迹

并且这样子对可能有相同阶段的就是读者来说也会很有帮助对所以这一点其实就是说我们依靠于自己过往的经历去总结一些哪一些内容可以帮助到别人然后去输出自己的内容

对对我觉得这个是我这一次在重读这本书比较大的一个收获就是因为王师木他的阅历是非常广泛的但是我可能我认为的广泛又没有达到他那个境界那我只能是用我自己更擅长的部分就是克服困难做一些做一些产品软技能的铺垫和补充

你觉得这一点洞察也非常好我有看一个人他其实想要稍微活一点点假如说你想稍微活一点点那肯定是有一个作品

带你去出了这个圈比如说之前的认知觉醒的周琳老老师这就是这本书然后成为了她的代表作然后观察了一下当时有一些做私欲的朋友也看到她们

能够有一些小伙攒了一定量的粉丝的前提是他们确实有一份代表作然后这些代表作我就看了一下共性就是讲他们过往的经历那除了这一点的话还有其他的第三个其实我觉得这对我来说是个问题我也挺想听一听小李你的想法就是

就是时代的问题因为我觉得在拭目的那个时代可能正好是从 web1.0 到 2.0 的阶段就是他们天然会有一些这个时代的优势给到他们就那个时候他们可能就是一个

爆炸的年代就很多东西都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去颠覆的然后包括他在书里面写到的其实他大的结构就是产品的框架然后产品的软实力像呃

思维或者是架构或者是运营或者是升级到负责人这部分那也有就是更宏观的层面比方说他去理解产品大的迭代以及去协调不同的组织跟资源去做更大的战略规划就我觉得这个都是他所处那个时代去赋予给

产品经理的一些特权或者说是成长的机会但是像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代其实在我所知道的这个环境里面其实真正给到产品经理去负责这种

战略方向或者说依赖到一些特别重要的资源要去协调的这种场景可能是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也许会有但是那样的一种机会或者是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我觉得站在这样的一个视角里面如果我想写一本对他人有所帮助的书然后也是能够沉淀我认为比较有价值的部分

那可能我的上限就不太能到达我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宏观的方向的指引或者说我要拉动多少资源去让我这个业务就跑起来那更多的就是在个人的层面在职场的成长的层面去做一些决策或者说能力的拆解

我现在的想法呢就是说如果有了这样的一个大的背景那我觉得对于实际去读这本书的人来说他们可能更应该去关注的是他在不同他在什么节点在什么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面他核心想要应对的部分是什么那在这个部分他想要拿到的话

产品的硬实力是哪一些然后软技能有哪一些在他想要在现有这个职业上继续去晋升的部分

是哪一些可以支持到他去晋升可能就不单是有产品的软技能跟硬技能可能还有一些上下游的沟通协调然后他的一些项目管理和他在同级的一些影响力的这个分布那再往上的话可能就是当他到达了更高阶的一个阶段他不单是要去出他这个

模块的产品规划他还要去理解

或者是几十个业务的整体的规划那就涉及到了产品的架构的部分所以我觉得也许对于现阶段的互联网产品的同学来说按照他们各自所处的阶段去铺相应的资源的介绍和能力的介绍对于他们来说可能会更加的实用对

这个是我觉得我们再去重新理解师母那个年代的产品技能可能就是有一些不同的部分吧不知道小李怎么想那个时代的产品经历可以说是画世权吧

确实会比现在更大一点现在的产品经理就已经被拆分的更细了所以每个人等于变成了当时王老师的几个分身在协作确实会学习的东西也可以说对于我们个人的要求来说当你不是

不需要像王老师那样子你只需要当他分身的时候我们的压力会更小就公司对你的期待也会更小对于个人来说确实就没那么大但如果说我们自己学的话就满足了工作的同时你说王老师会的那些东西我们可不可以去学呢其实我们也可以去学

所以我觉得技能对个人要求来说会更低但是它在一些组织的协同要求上面会变高但是如果真的想更具有我认为是叫商业思维吧就是姑且称它为商业思维的话

还是得像就是可能那个年代的产品经理学习的东西其实我们也还是要去学

但是可能这个我们对于个人来说但又站在用户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聊的时候就可能我们主要会满足用户现在这个时代的产品经历需要学一些什么东西可能我们又主要分享这一块的内容然后另外这些高阶的内容就可以作为一个补充说明去说我觉得也是 OK 的

对以上就是我在读这本书然后对我在去做创作的一些启发和思考那小李你之前其实也读了这本书那如果现在让你在回忆这个书对你来说比较重大的影响的部分你觉得可能是怎么样的

当时读这本书刚才一个就是提到了会学习到王老师他一些思维上的就敢于去打破传统的这一个思维然后第二个是我觉得当时对我第二个影响很大是用户为本

对就是以用户为中心嘛就我觉得互联网时代的当时很火的时候哈这个

理念也是喊的比较响的所以当时读这本书以用户为中心这一点还是会思考的很多然后当时也是读这本书受影响也会比较大当时他自己也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所以自己为中心去思考

可能用户会怎么样但不是说他没有做其他的用户的调研理解之类的所以说这一点对我的影响也挺大的直到现在我虽然不是在做西端的产品但我还是会很去

在意不理解业务这一件事情一直想以能够理解用户这一个标准线去要求自己会希望自己做出的产品也是真的能给别人提供价值提供帮助的产品其实我们刚才聊到了三点嘛

第一个是今天的内容第一个是说在输出自己的一些工作相关的内容时候不纯去讲工作而是带入一些

故事性或者更站在用户的角度的视角用户的视角去想他们在看这个东西的时候怎么样才能更有趣更看得进去然后第二点是我们刚才提到的拿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挖掘出自己的优势然后把这些故事跟别人讲分享给别人发起他人的共鸣或者说

给大家给其他的读者们带来一些切实的帮助这也是我们对外输出非常重要的一个落点

然后第三点就是刚才提到的就是这个但这个就更偏产品一点点了就我们在学习产品的过程中就中间有哪一些我们的技能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是还是可以就是多向前辈的一些产品的

那些技能去学习这样能够学习到更全面然后也对个人发展来说更重要的一些对更有价值的产品技能月月看还有什么要补充吗主要就是这些那我其实有一个后话我想问一下小李你日常喜欢听音乐吗我还是挺喜欢听的

那你怎么看产品了我也是用网易但我用网易不是因为它那个评论我用网易是因为它那个推荐机制确实挺好的就是每次给我推的歌我很喜欢所以说自己有用

对我觉得他有的时候推荐给我那些歌都是甚至于在我的记忆中我都把这事完全忘了然后一听就当时听歌的那个情形和听歌的那个年纪我都立马就呼之欲出我感觉哇这个产品真的是能做到让用户特别的热泪盈眶嗯

就听歌是很久之前的歌然后听了之后又想起了当时的感觉对对对就是会有那种感觉好的那么我们

下一期的话可能预计是在这两周预告是福格行为模型这本书嗯我是大概应该是第三次看这本书了然后再看的时候就又有了一些新的启发跟感悟嗯

所以就会在下一期然后大家着重的去做分享如果说没有读过这本书的话我感觉听我下次的分享应该也等于把这本书给看完了会有一个很细致的一些拆解跟挖掘带给大家那我很期待好的那我们今天就到这里咯

感谢大家 感谢大家 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