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课我们讲书院从最早的历正殿书院皇家档案馆正式转变成一个对外讲学授徒的文教机构是从公元 940 年白鹿洞书院开始的在北宋时期已经有几大书院天下闻名了为什么说几大呢因为到底是几大它有争议有三大有四大有五大有六大其中三大书院没有争议啊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月鹿书院河南商丘的英天书院这没争议有争议的是谁该是这四大里的第四个有的定的是河南登峰的松阳书院有的定的是湖南衡阳的石谷书院其实这两个都足够老啊都足够老我好奇为什么一定非得凑四个其实有几个是几个呗而且四这数它吉利吗
因为有这个争议于是就有了四大书院之说和五大书院之说后来又加上了一新的就是江苏巨荣的茅山书院这个茅山书院相对晚因为前几个书院他们建不是隋唐甚至更早北魏就有了巨荣的这个茅山书院是宋朝才有他没有什么可争的所以说还有一说法就是六大书院中国古代有名的这些书院
跟美国有名的大学一样就美国有名的大学都是私人出资兴办的中国古代有名的书院也全是私人出资兴办换句话说叫初创产权都属于私人但是呢无一例外都受到了皇帝的赐额赐书赐田这种待遇他们属于一个古代 NGO 组织吧换句话说一开始就有了这个民办关注的模式有宋一代全国共兴办书院 200 多所
官办书院一半民办书院一半各 100 多所宋朝商业经济发达他思想也解放所以官办书院和民办书院界限画的不是特清楚有的是民办官住也有官办民住的什么意思呢就是官方挑个头出个名说要办书院然后民间来出资出力整体来说宋朝官官民合办书院的风气是比较盛的宋朝之后的元
你别看他没有什么文化啊但是建书院这事他不含糊元在没统一中国之前他就建了书院但是他建书院是有目的蒙古军队对吧从蒙古高原下来忽然打下中国北方这么大块地怎么统治的问题就摆到桌面上了他们有耶律楚裁啊对吧耶律楚裁提议说我们去南方请大儒
大臣杨维中和姚书就南下了聘请了当时南宋最有名的一个大儒江汉先生理学家赵赋就把他聘请北上其实不是聘请啊其实就给绑来了对吧你理学家你肯定聘请不了理学大师我怎么能给异族侵略者做导师替你们开书院呢这不可能想都别想赵老师是不会干的但是人也绑来了对吧忽必烈大喊亲自上阵忽悠
哎就把他说服了忽必烈说啊宋辽金对峙以来你们南方有诸子理学就是朱熹的学说但是南北道绝书籍不能相通啊我们北方满意但是心中也是很向往的虽然我们向往我们没有办法因为没有人能系统的教我们呀 blah blah blah 那打通南北文化交流
让产生于南方的成珠理学在我们北方传播开来让整个天下都能遍布成珠理学的教化这个可能就是赵先生您的文化使命啊这忽必烈做大汉是有道理的他这一刀就切在了知识分子的软肋上因为知识分子就听不得这种词什么天下呀使命啊
赵父老师就同意了你别看是被绑来的经过这么一番忽悠他同意了觉得说的对啊而且你不是说南北道绝书籍不能相通吗赵老师还专门派人回老家把自己八千多卷藏书给拉北京来了作为北方书院开创的图书这个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教育工作做的太宗国货台大喊 12 年到 13 年在北京正式就创建了太极书院
元代北京啊有三大书院最有名的就是这个太极书院大都城内这是在城里的当时远郊还有两个书院一个是房山的文静书院一个是昌平的叫做建义书院太极书院是元朝时期北方北京最有名的书院
一般书院都是用地理做名字就宋代这是跟那个禅宗学的就用山做名字禅宗每一派都是用山做名字除了林济用水啊宋代的书院也是比如说白鹿洞月鹿书院古山书院松阳书院这都是山名只有太极书院不是太极书院用的是学术宗旨做名字也可能是北京没有有名的山啊对吧你不能叫香山书院
北宋理学周敦仪认为这个宇宙的根源是太极太极就是它是宇宙发端宇宙的那个根源我们读书的出发点是明道而道发端于太极对吧明道道是太极来的所以呢是所有事的根源于是太极书院就起名就叫太极他走的从这个名字看走的就是周敦仪到成诸理学这个血脉
整个元朝也没少建书院建了一百多所而且修复了宋朝一百多所书院元朝统治者修书院他是有意把书院纳到自己的这个行政管理体系里来尤其是南方那些著名的书院什么六大书院这些民办书院他尽量把这些书院往这个官办画上转就是我把你们管起来
各书院的山长呢我都给你一个职称设为学官对吧正处节也好啊赴厅节也好我都给你学官然后呢我给你发薪水使之受官府的任用和管辖只要是听话的民办书院元朝的那个态度是我全部视为官办你只要按我说的办我都视为官办我一起给钱你所有的山长和教务人员我都给你按公务员待遇但是呢以后我要来任命山长
但是元朝他毕竟是一族统治啊对吧很多大儒入园不适就是我根本就不出来做官我不出来做官我也不用你的钱那我也不去书院讲学了我退居山林叫几个学生在我旁边我很小规模的我们叫喝茶我们不叫讲学了什么钱不钱呢我就图个乐所以我还要保持宋代书院的这个作风你管不了吧
元朝他很短他确实也管不了因为他还没来得及管他就被推翻了到了明朝呢书院很不幸他遇到朱元璋了我们说这遇到朱元璋啊真是很不幸的事因为朱崇巴他是靠和尚和民间组织起家的对吧他是靠明教起家的自己做和尚又靠明教起家所以他起家之后啊特别提防寺院和各种民间组织书院是一个尤其要留神的组织
因为它是一个意识形态的输出你说什么人欺负穷人最狠呢这个穷人翻身做了主人穷人诈富他欺负穷人最狠朱元璋就是个例子他当过合成加入过名教他就对付这一类组织特别有一套独裁者做事是有共性的就是干好事千疮百孔干坏事滴水不漏朱元璋想了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他一下就把书院给干废了
而且书院这个形式一百多年就再也没换过来朱元璋规定非官方学校出身不能参加英式科举就是说书院出身你在书院上过学的你没法去科举这招损吧书院它是私学它不是官方学校它一下就歇菜了这就跟现在一样素质教育只能喊一喊还是为了高考如果这个学校不能参加高考那谁上啊这个明朝书院歇了以后
直到一百多年明朝中期又出了两个圣人诶 书院这个题材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