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白睿文:从方方日记到《软埋》,为历史还个公道

白睿文:从方方日记到《软埋》,为历史还个公道

2025/6/7
logo of podcast 不明白播客

不明白播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方方
白睿文
袁丽
Topics
袁丽: 本期节目讨论方方两部作品《软埋》和《奔跑的火光》的英文版出版,以及白睿文教授在翻译《武汉日记》后遭遇的网络暴力。 白睿文: 我在2020年4月中旬开始经历网络攻击,各种谣言和阴谋论层出不穷,包括被指控为美国间谍和与方方合伙制造假证据。我本来想反击,但方方阻止了我,她愿意承受攻击。攻击越来越惨烈,背后论述被人控制,论述空间不公平。我写了一本书分析跨太平洋网络攻击。翻译个人日记本是很正常的事,但我不知道为什么翻译个人日记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反应,以及这些攻击是自发的还是有组织的。 方方: (间接引用) 人死后直接葬于泥土是一种软埋,活着的人屏蔽过去也是一种软埋。软埋一旦发生,或许就永无人知。 白睿文: 方方事件之所以变成如此大的文化事件,与当时紧张的中美关系有关。我翻译方方日记被放在中美关系的框架下理解,但我本意是觉得记录很重要。我选择翻译《软埋》和《奔跑的火光》是因为《软埋》是我第一篇要翻译的作品,且与我过去的研究契合;《奔跑的火光》是方方推荐的,且与《软埋》和《武汉日记》类型不同。这三本书处理的都是不同视角的创伤,我认为这三本书可以看作方方的一个创伤三部曲。通过这三本书,可以从不同视角理解方方老师对老百姓在不同状态下的伤害的理解。 我翻译《软埋》是因为朋友介绍,且与我过去的研究契合。我过去翻译过很多以中国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小说,对这个题材非常感兴趣。因为疫情,我暂停了《软埋》的翻译,先翻译《武汉日记》。《软埋》的翻译被《武汉日记》打断,疫情期间完成译稿,今年年初出版。理解软埋这个词,中英文读者面临同样的挑战。软埋这个标题会引发疑问,吸引读者去理解。软埋既有表面意思,也有象征意义,我在翻译过程中也加了后记。 《软埋》写得很隐晦,很多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如果读者对土改历史缺乏了解,可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因为官方宣传是正面的。我要忠于原作,呈现方方柱的精神,而不是解释历史。通过人物命运,读者可以了解土改运动给个人和后代带来的冲击和创伤。历史事件的伤害会持续影响经历者及其后代。受害人一辈子都会带着创伤,他们的子孙也会受到影响。方方的小说告诉我们,今天的战争或个人创伤会对后人产生重大影响。这本小说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土改历史的窗口,并挑战了几代人对土改的刻板印象。过去对土改的印象都是脸谱化的。方方这本书要告诉你,他们也是人。 中国经历过很多政治运动,大部分都被历史否定了。如果连土改也是一个历史错误,那还有什么?官方要保持土改运动在历史的地位,方方的小说只是提出疑问,探索历史。小说只是讲述经历过土改运动的某些人的遭遇,并提出疑问。共产党员认为小说可以造反,方方说《软埋》引发了很多人去了解土改这段历史。真实的土改比《软埋》中描述的还要残忍,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面对这段历史。 几代中国老百姓和知识分子的人生哲学是明哲保身,不谈国事。最好不要谈论政治,父辈会告诫孩子。很多人不愿意想起和面对过去的苦难。我翻译韩松老师的三部科幻小说,也是因为AI的关系,因为这就是一部我估计是AI翻不出来的,它需要人在那边去做诠释去做解释。这本书其实它本身也是对AI一个批判了,因为这本书的一个villain的反面人物坏人反面角色就是一个AI的一个机器叫思明,然后它就是控制整个一个世界。我觉得有时候也可以通过文学要对这些我们现实生活正在发生的事情就是作对或者提出一些疑问吧。 方方: (间接引用) 《软埋》这本书被禁了被软埋了,但引发了很多人去了解土改这段历史。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白睿文教授翻译方方作品的经历,以及因翻译《武汉日记》而遭受的网络暴力。节目探讨了网络暴力的起因、过程和影响,以及其背后是否存在组织策划。
  • 白睿文教授翻译方方作品《武汉日记》后遭受长达三年的网络暴力,包括死亡威胁和间谍谣言。
  • 网络暴力背后可能存在组织策划,攻击者言辞一致,论述同步。
  • 事件将方方从人民英雄转变为众矢之的,并转移了公众对疫情追责的注意力。
  • 事件成为中国新闻环境的分水岭,导致记者采访受阻。

Shownotes Transcript

2020年,因为翻译《武汉日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白睿文(Michael Berry)教授成为网络攻击的对象。网暴持续了将近三年,他甚至经常收到死亡威胁。作家方方同样遭受重创。她的作品无法出版、再版,连她的名字都几乎从公共空间消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白睿文重新拾起方方的两部小说译稿。《软埋》讲述在灭绝人寰的土改运动中个人的命运,《奔跑的火光》描写一位农村女性反抗家暴的故事。今年,这两部作品终于在英文世界出版。

这一期播客,白睿文教授来跟我们讲述他翻译这两部作品的过程,以及网暴带来的冲击。白睿文将《武汉日记》《软埋》和《奔跑的火光》列为他心目中的“创伤三部曲”:土地改革、疫情、家暴,不同的事件如何给普通人带来创伤,并影响他们的一生?人们又应该如何处理和面对历史创伤?我们是否还有能力和机会讲出这些历史创伤?欢迎收听本期播客。 注:不明白播客近日更换了播客的发布平台,在播放器中手动添加节目的听众需要更新rss订阅地址,看到此条提醒的听众朋友可以使用新的链接进行订阅:https://feeds.acast.com/public/shows/68004395b4ef799a7a410371如有问题也可以查看网站的订阅指南,或直接在官网 bumingbai.net、Youtube及各大播客平台上关注我们。 

**时间轴:**01:38 回忆《武汉日记》出版后遭遇的网络暴力:间谍谣言、政治漫画、死亡威胁07:12 方方从“人民英雄”变成“大家的公敌”:批评对象如何在一夜之间被调转11:59 舆论调转背后是否有组织?14:15 “递刀子”成为舆论公共空间的分水岭19:04 希望方方拿回”写作“武器:网暴后她几乎被“封杀”23:33 白睿文心目中的“创伤三部曲”31:22 面对历史创伤:小说人物的选择34:17 多年来教学生“敢讲”,眼下却只能请他们“明哲保身”40:06 抽屉文学的时代44:30 谈《奔跑的火光》:如何让西方读者理解中国农村女性的故事45:35 审查之外的挑战:长篇小说的读者在碎片化时代里越来越少46:06 曾经花费15年翻译实验性小说的译者,会担心AI吗?50:05 走出网暴的过程很艰难,但对普通中国人的情感始终没有变53:54 嘉宾推荐嘉宾推荐:电影《风流一代》贾樟柯/万佳欢)《鳄鱼》莫言)

官网:bumingbai.net)捐赠链接:https://bit.ly/bmb-donate)推特:@bumingbaipod)蓝天:@bumingbai.net)Mastodon:@bumingbaipod)Telegram:@bmb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