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中国仿制药与集采制度出了什么问题?

中国仿制药与集采制度出了什么问题?

2025/1/24
logo of podcast 不明白播客

不明白播客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J
Jamie
Topics
Jamie: 我认为中国仿制药长期存在质量和疗效问题,这与集采制度的‘唯低价论’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有很大关系。集采制度忽视了药品质量,导致许多低价劣质仿制药占据市场,挤压了高质量仿制药和原研药的生存空间。此外,药监部门的监管存在漏洞,一致性评价制度执行不力,数据不公开透明,导致无法有效保障药品质量。 在跨国药企和国内药企的质量把控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跨国药企的质量标准远高于国内监管要求,他们对上市后不良反应的监测也更加严格,而国内药企在这方面往往流于形式。 医生反对集采并非因为动了他们的奶酪(回扣),而是因为开不到原研药,以及集采导致的药品质量问题。医院买不到原研药,是因为集采的量承诺、挂网标准、控费政策等多重因素导致的。 长期来看,集采制度‘唯低价论’会影响患者用药的可及性,并可能导致医疗事故。医保基金的不足是集采制度的推动力之一,但单纯压低药价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解决医保基金不足的问题,应该优先考虑取消医保目录中的中成药,但由于政治因素,这很难实现。 中国仿制药问题的根源在于制度,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改革,提高药品质量,加强监管,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袁丽:作为主持人,我引导嘉宾Jamie深入探讨了中国仿制药和集采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政策和监管机制提出了质疑。通过与Jamie的对话,我们了解到中国仿制药质量堪忧,集采制度的‘唯低价论’加剧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药监部门的监管缺失也难辞其咎。此外,我们还讨论了医保基金不足、医生处方行为、外资药企的策略调整等问题,并对中国医药行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担忧。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讨论了中国仿制药质量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集采制度。嘉宾Jamie结合自身经历,深入分析了中国仿制药质量差、和集采制度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 中国仿制药质量问题由来已久,并非集采制度出现后才产生。
  • 集采制度“唯低价论”导致药企压低成本,忽视质量。
  • 一致性评价制度在中国失效,数据不公开,监管缺失。
  • 曾晓瑜事件导致中国仿制药行业基础薄弱。

Shownotes Transcript

本周,仿制药与医保集采制度成为全民关注的话题。先是20位上海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指出某些集采药药效不稳定,国家医保局随后联合多部门前往上海“当面听取”意见建议。紧接着在周五,有医生发现国家药监局公布的多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数据,连小数点后两位都完全一样,国家药监局则以“编辑错误”回应。中国的仿制药真的不如原研药吗?早已成熟的一致性评价制度为何在中国水土不服?集采如何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在医院为什么买不到原研药?医保局和药监局要负什么责任?本期不明白播客请来曾在三甲医院当过多年医生、先后在内资与外资药企工作过的Jamie,来分享他在中国药品行业所看到的,中国仿制药与集采制度存在的问题与残酷的现实。时间轴:01:16 仿制药真的不如原研药吗?06:26 集采的仿制药为什么更容易出现质量问题?11:00 一致性评价制度是如何在中国失效的?17:13 集采“唯低价论”带来的后果是什么?20:42 内资药企与跨国药企的质量把控差异在哪里?23:55 药监部门的监管出了什么问题?26:43 反对集采是因为集采动了医生的奶酪吗?28:27 外资药企为什么进不了集采?32:07 医院为什么买不到原研药了?38:03 搞集采是因为医保基金没钱了吗?39:50 为什么不能把中成药从医保中砍掉?45:45 嘉宾推荐嘉宾推荐:《晚清七十年》唐德刚)《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高华《制度基因》许成钢

官网:bumingbai.net)捐赠链接:https://bit.ly/bmb-donate)推特:@bumingbaipod)蓝天:@bumingbai.net)Mastodon:@bumingbaipod)Telegram:@bmb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