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5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詹姆斯·伍德与小说的技艺

#5 “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詹姆斯·伍德与小说的技艺

2024/7/20
logo of podcast 夜航船,夜航船

夜航船,夜航船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但汉松
毛尖
高峰枫
Topics
毛尖:我再次阅读《小说机杼》后,对伍德的分析既欣赏又感到其有时过于漂亮甚至神秘化。伍德对自由间接语的分析漂亮但有时神秘化,部分分析结论存疑,例如他对亨利·詹姆斯小说中“尴尬”一词的分析。我个人对自由间接引语的理解是明确的,它消除了说话人和叙述者之间的界限,但伍德的分析似乎过于神秘化。我重新阅读了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和亨利·詹姆斯的相关小说,发现即使去掉“尴尬”一词,依然是自由间接引语。伍德对安东尼奥尼电影《蚀》的细节描述存在错误,这说明即使是高产的评论家也会犯错。伍德对自由间接引语的推崇可能与其宗教情怀有关,他将自由间接引语的源头追溯到宗教祈祷,这种联系在《破格》中也有体现。 对新东北作家作品的分析中,我发现他们大量使用直接引语,这与伍德推崇的自由间接引语不同。金宇澄的《繁花》则使用了半自由间接引语,这是一种独特的叙事风格。 总的来说,伍德是一位杰出的文学评论家,但他的分析有时过于神秘化,甚至存在一些错误。 高峰枫:自由间接引语是介于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一种叙述方式,它消除了作者和人物之间的标记,使人物的思想自由流动。伍德在《小说机杼》中大量使用例子来论证自由间接引语,这与他的形式批评和审美批评策略有关。他推崇的自由间接引语,消除了作者的标记,使人物的思想自由流动,接近纯粹的内心独白。伍德对自由间接引语的论述,使其成为判断作家水平的指标,甚至将其神秘化。他过于倚重实例分析,对例子的解读带有个人偏见,例如对弗洛拜、乔伊斯和契诃夫作品的解读。他试图让例子自己说话,代替一般性的论述,这导致其分析有时过于主观。 伍德对弗洛拜的推崇,以及对自由间接引语的强调,与他对现实主义的辩护密切相关。他认为自由间接引语是小说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现代主义小说的鼻祖。他认为,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需要作者巧妙地平衡作者的语言、人物的语言和世界的语言,这是一种高超的技巧。 然而,伍德对自由间接引语的推崇也存在问题,他过分强调自由间接引语的重要性,甚至将其视为小说发展的一个顶峰,这使得他的论述显得有些片面。 但汉松:伍德是当代最重要的文学评论家之一,他的批评风格清晰简洁易懂,这可能与其教育背景和家庭背景有关。他长期从事文学批评,他的分析基于丰富的阅读和实践经验,而非高度理论化分析。他认为小说是一门手艺,需要特殊的工艺和技术,他的《小说机杼》是小说叙事技术的指南。 伍德与马丁·艾米斯的批评风格不同,伍德的风格清晰简洁易懂。伍德的家庭背景可能与其对文学和宗教关系的关注有关。伍德的职业生涯始于卫报,后在新共和和纽约客担任重要职务,在美国文学批评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伍德是散文家、文化新闻作者和学者的三重身份的结合体,他的批评以审美为出发点,基于具体的文学作品和例子。 伍德对弗洛拜的推崇,以及对自由间接引语的强调,与他对现实主义的辩护密切相关。他认为弗洛拜是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桥梁,他将风格作为小说最重要的因素,这影响了后世许多小说家。然而,伍德也指出,弗洛拜对风格的过度追求,导致他忽视了小说主题和现实的关系,这在当代文学中可能会有问题。他认为,当代小说家应该在风格和现实之间找到平衡。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詹姆斯·伍德(James Wood)成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这并不令人意外。他曾长期在《卫报》《新共和》担任首席文学评论人,现任《纽约客》的特邀撰稿人、哈佛大学文学批评实践教授。三十多年的文学新闻生涯,锻造了他清晰、深刻、博学、严肃的文字风格。在伍德身上,汇聚了一流的散文家、新闻作者和学者这三重身份,这不仅让他的《小说机杼》《破格》等评论集享誉世界,也让他对现当代小说的雄论成为塑造文学趣味与臧否经典作家的重要声音。 本期特别邀请了著名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与高峰枫、但汉松两位主播一起畅谈伍德的小说美学观。从**《小说机杼》(How Fiction Works)《破格》(The Broken Estate)出发,三位话题参与者聚焦于伍德钟爱的自由间接风格(Free Indirect)福楼拜现实主义**,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小说技艺自《包法利夫人》开始的嬗变——文体自觉、视觉性、诗意细节等等。

就如伍德对福楼拜爱恨交织的态度一样,我们也试图在讨论中发现伍德式小说评论的问题:他对自由间接引语的推崇是否过度?他博闻强记的文本细读中是否有知识硬伤?他机关枪扫射一样的举例是否本身有歇斯底里之嫌?他对后现代作家的批评公允吗?他发明的“歇斯底里现实主义”标签到底指向何物?他反对后现代文学的虚无,又抨击乔治·斯坦纳的神学术语和罗兰·巴特的反现实主义,他大声吁求的“深度现实主义”又到底是什么?

嘉宾毛尖老师以其特有的锐利与博学,还将讨论引向了《包法利夫人》在中国作家中的接受、“当代东北文学”中直接引语的回归、契诃夫与福楼拜的对读、“小说主义”(novelism)在中国商业电影、作家创意写作班的影响等有趣的方向。

本期话题成员:

毛尖(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教授)

高峰枫(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

但汉松(南京大学英文系教授)

嘉宾介绍:

**毛尖,作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外影视、城市文化等。著有《凛冬将至》《非常罪,非常美:毛尖电影笔记》《当世界向右的时候》《例外》《有一只老虎在浴室》《一直不松手》《夜短梦长》《一寸灰》;译有《上海摩登》;编有《巨大灵魂的战栗》等。

本期书单:

詹姆斯·伍德,《小说机杼(十周年修订版)》(How Fiction Works),黄远帆译,行思文化 & 江苏凤凰文艺,20),黄远帆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21年;

詹姆斯·伍德,《破格》(The Broken Estate: Essays on Literature and Belief),黄远帆译,行思文化 & 江苏凤凰文艺,2021年;

Timothy Bewes,* Free Indirect: The Novel in a Postfictional Age*, Columbia UP, 2022.

Fredric Jameson, The Antinomies Of Realism, Verso, 2013.

时间轴提示:

03:05 詹姆斯·伍德其人其事

07:04 毛尖二读《小说机杼》的感受

13:14 伍德关于安东尼奥尼《蚀》的知识硬伤

15:37 到底什么是伍德推崇的“自由间接引语”

22:12 隐含的自由间接引语如何被伍德在阅读中神秘化

28:15 新东北作家如何复兴“直接引语” | 《繁花》的半自由间接引语

32:36 Timothy Bewes新著《自由间接:论后虚构时代的小说》

38:44 自由间接引语与宗教祷告传统

42:56 中国作家(李健吾、王安忆、格非)如何解读“爱玛”之谜

47:36 为什么福楼拜必须杀死爱玛

53:21 福楼拜将“风格”变成小说最重要的事

56:30 福楼拜的复杂遗产:推崇细节、推崇可见之物

1:00:52 作家应该像个镇定少语的男仆 | "浪荡儿"的细节照相术

1:07:28 契诃夫作为福楼拜的“校准器”

1:13:07 为现实主义辩护,如何成为可能?

1:16:01 “歇斯底里现实主义”的标签厚道吗?

1:27:09 用“真相”代替“现实主义”

1:30:07 反对小说主义:从商业电影到作家训练班

1:32:39 伍德如何挑战罗兰·巴特的“真实效应”

1:34:36 《圣经》“扫罗”的故事与现实主义的可能性

1:42:43 伍尔夫的"存在时刻”与作为“仪式”的现实主义

1:45:12 总结伍德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