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 Hackett: 我认为Chris Lawley的iPad内容曾经非常出色,因为他深入探讨了iPad及其软件。
Chris Lawley: 我开始使用Mac mini后,逐渐发现iPad不再适合我,因为iPad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不足,且无法运行我需要的后台应用,例如Final Cut Pro的后台导出功能。iPad的多任务处理能力一直都不好,永远无法使用第三方应用来构建多任务系统。Final Cut Pro for Mac的后台导出功能让我意识到Mac的强大之处,而iPad版本则做不到这一点。iPad和Mac的性能差距在于Apple自身,因为iPad Pro的性能已经与入门级Mac相当,但软件功能却存在差异。iPad版Final Cut Pro缺少许多Mac版拥有的功能,例如键盘快捷键。我通过Mac的Spaces功能创建了自己的多任务系统,这更适合我的大脑工作方式,而iPad无法做到这一点。我使用Keyboard Maestro进行自动化操作,例如创建自定义键盘快捷键来管理应用和空间,根据连接的USB设备自动更改壁纸。我喜欢Mac上自动化工具的互操作性。我使用Keyboard Maestro自动化Final Cut Pro中的视频稳定和速度调整过程。我使用Raycast的Focus Sessions功能来提高专注力,并使用HyperKey来创建自定义键盘快捷键,避免与其他应用或系统级快捷键冲突。我使用HyperKey来触发Todoist的快速输入功能和BusyCal的日历视图。我使用Obsidian进行写作,使用Notebook LM作为个人研究工具。我非常喜欢Raycast,因为它具有强大的扩展功能,例如剪贴板历史记录和代码片段管理器。Mac的开放性允许用户安装各种工具来定制自己的工作流程,而iPad则受到限制。我之前因为视频编辑软件Bug而购买过Mac,但在iPad版Final Cut Pro发布后又卖掉了。
David Sparks: 我经常使用Apple Vision Pro,特别是用于在Apple Notes中写作。高配iPad Pro的价格甚至超过了MacBook Air,但功能却不如后者。iPad OS 13以及后续更新,让我一度认为iPad将成为强大的生产力工具,但最终并未完全实现。我最初计划购买Mac mini作为主力电脑,但后来因为旅行需要,最终选择了16英寸MacBook Pro。我将iPad作为专注设备使用,主要用于写作和处理邮件。我使用HyperKey来创建自定义键盘快捷键,避免与其他应用或系统级快捷键冲突。我使用HyperKey来触发Todoist的快速输入功能和BusyCal的日历视图。我购买了16英寸M4 Max MacBook Pro,配置很高,除了存储空间之外都达到了最大值。关税问题让我担心未来电脑价格上涨,促使我购买了高配置的MacBook Pro。
Deep D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