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放手出不了成绩,握紧长不出自己 -EP.65

放手出不了成绩,握紧长不出自己 -EP.65

2024/11/13
logo of podcast G大成长论

G大成长论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于老师
自明老师
Topics
自明老师:我观察到许多上海高中生,尤其高一新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大、时间紧迫,难以平衡学业成绩与个人成长。许多家长也面临着孩子学习排名变化带来的困惑,他们往往依赖自身经验或他人推荐来帮助孩子,但这些方法并不一定适用。家长们通常不会直接质问学校教学,而是将孩子成绩不理想归咎于学校或孩子自身。 我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指出高中生学习问题并非单纯的学习方法问题,而是学习动力和目标感缺失。很多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比如小A同学,思维速度过快导致作业和考试中错误百出,这与家长从小没有严格要求,只注重完成作业,忽视学习方法有关。 我们帮助学生规划学习路径,并非简单地提供学习方法,而是帮助他们找到学习动力,明确目标,并持续三年提供支持和评估,确保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就像在旷野中探索,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的轨道。 我们的咨询服务与教培机构不同,我们更注重帮助学生找到自身优势,激发学习动力,而不是简单地推荐补习班。我们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发展方向,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在高中三年健康成长,实现个人目标。 于老师:作为一名上海头部高中资深教师,我深刻感受到高中生面临的学业压力和自我成长困境。许多家长在孩子成绩不理想时,会陷入两种误区:一是复制自身经验,二是依赖他人推荐。这两种方法都可能导致方法不适用,无法解决孩子学习问题。 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是标准化的,难以满足每个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学校的考核制度也导致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很多孩子只注重考试成绩,忽视学习过程和自我成长。 高中生学习习惯是可以改变的,但最大的障碍是学习动力不足。我们需要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动力,明确目标,并持续三年提供支持和评估,确保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学习规划中,我们需要在‘轨道’与‘旷野’之间寻求平衡,既要帮助学生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探索空间,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 我们不主张简单地‘推着’孩子学习,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最终实现个人目标。

Deep Dive

Chapters
高一新生经过半个学期,普遍感受到学不会和时间不够。大部分学生在暑假期间参加了衔接课程,但仍然感到高中学习难度大、时间紧迫。
  • 80% 的高一学生在暑假期间参加了初高中衔接课程。
  • 大部分学生感觉高中学习难度大、时间不够用。

Shownotes Transcript

高一期中考试考完了全体出来了吗有些出来了有些没出来蛮多都是比如说这个礼拜五出来或者是怎么样上个礼拜我们去了一趟东皇展然后其中我知道莫古巴大考了两个反正就是大家的时间不太一样有些学校甚至连月考都没有期中考试才是他们第一次检验自己高一学习的机会其实成绩也不重要他们在这里读了大概半个学期上海人就山水已经看出来了他们看出来什么山水了

看出来山水很多呀很浓重对吧应该最大的感觉就是学不会和时间不够嘛就他们其实在进到高中之前周边啊包括媒体啊包括我们包括我们都跟他们

打过很多预防针了对然后他们在这些预防针的基础上还是得出这样子的感受对的而且我相信现在 80%高一的学生他在这个初三到高中的这个暑假爸爸妈妈是给他们报班的报了初高先接的班但是我相信现在还是有 80%的学生觉得哎呀高中怎么难度这么大呀哎呀

那么时间不够用啊作业做完就已经来不及了什么其他的事情也不一定有时间干所以年年岁岁都有哀愁同样一个哀愁而且是你怎么都没有办法帮他提前准备的对就是哎呀这个就是历史的进程嘛就是一代一代的人对吧自己要去体会那我们家长现在是什么样一个形态的

第一呢我觉得家长也在找自己的位置对吧家长他觉得说我这个孩子之前班级里面起码也没调出过前十吧对吧这个对于十周年的孩子来说甚至于一直名列前茅现在看到这个名次自己是不是还要适应一下都是什么名次年纪中游嗯

班级中游班级中下但是总有好有坏嘛只能说就是到我们这边来咨询的家长对吧现在肯定会有一些这个心态上面的变化跟他们现在所反馈出来的这个排名跟他们当时进去的中考分数或者进去的渠道其实上海这里中考大家熟悉的就是我们的母卫所是种不同的渠道进去你一个渠道进去其实大致你就知道在这个

学校的生员里面你的排位是多少了这个他们现在的成绩和他们中考进去的这个排位相符吗其实只有很少量的家长

会在咨询中提到这一点很少量所以我的意思是他们并不一定会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也就是他们已经有认知说进到高中全部许排也不会说未必有在我看来他们不提就是说他们已经知道中考不提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们已经知道了一种是他们没觉得这有什么更多的我觉得应该是没觉得他们有什么对他们没觉得这是一个他们要考虑进去的因素

这位是自鸣老师很多我们的粉丝朋友已经很熟悉他的声音了今天有一些磁性自鸣老师是我们请大家保重身体是我们极大成长论中高考升学规划的合伙人是今天的第一位嘉宾然后第二位嘉宾是于老师于老师跟大家打个招呼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受人以鱼的于老师于老师是上海一所 Top20 高中的一位非常资深的老师然后在我们极大成长论宇宙里的身份是高中学业规划的负责人然后于老师大概在三个月四个月之前帮我们录了一期进到高中的遗憾然后讲说英语学习方面有一些什么

你在进到高中之前可以做的事情那一期我看播放量已经 9000 多了还是很受欢迎的那今天我们把余老师请过来就是聊我们今天开场的这个话题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说进到高中以后世界全部

是的因为于老师是我们这边负责跟这些高中的家庭去沟通然后去解答他们的疑惑其实他的职业生涯当中一直是在失重点所以精熟的学生也是成百上千的所以先给我们讲个大致的感受吧就是这个阶段的家长的一个典型的画像他大概是什么样子

这个阶段的家长其实他们都是受过比较好教育的特别是能把孩子培养到市重点水平家长本身他也都在自己的学习成长道路上实际上是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的比如说

我们的家长有一类呢就是小镇做地家这样出来的他可能会比较机娃还有一类呢可能是这个本地的这个当年他也是这个学习各方面也都是 OK 的那么这样的家长呢他就会觉得我们以前好像回去都是在玩也没有好像非常投入的在学习但是我在班级里你看我都考上了什么什么什么名校对吧当时没有 985 的概念重点大学嘛那么

我的孩子怎么到了这个时候怎么就不如我呢所以家长也有这方面的困惑我非常同意就是我们之前有过一篇文章其实是推我们旗下的一个高中的规划革新名字就是明明白白读高中然后呢这篇文章出去不管有没有最后买我们这个产品这个

这个标题是引起了很多共鸣的明明白白读高中是个事情但是我回过头来想就像刚才于老师讲的我当年读高中好像觉得也没什么就这样升上去然后该怎么读也就是怎么读怎么突然之间怎么读高中就变成一个事情了呢

是的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特别的好其实我们家长对孩子你想都把孩子培养成高一的学生了他们其实对自己的孩子也是有比较好的认知的对因为刚才于老师讲的这个父母的话像在我看来他们的孩子就是大家传说中学二代学霸二代对吧是的

其实不仅是学二代它是集中了全国各地的学习上的优胜者他们的二代可以这么说是 当年他们来到上海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结果对对对那么其实很多家长他也一直知道孩子的弱项比如说我这孩子数学不行但是我们考完试比如说考完月考考完期中考试家长这个一开啊

这个家长还是会觉得有点惊讶就是说没想到孩子的弱项竟然这么弱想到弱没想到这么弱对比如说在失重点嘛这个弱势学科啊这个不仅没有及格有的可能还只有四五十分但这些孩子呢如果说他是完全躺平的那

家长或许还能接受但是孩子他没等一下 等一下 慢慢点 50 分是什么概念你想年纪平均分如果在 65 分是不是就会有满分是 100 分满分 100 分平均分就只有 65 分平均分如果是在 65 分左右 65 分到 70 分的这个分数段那是不是会有相当一部分比例的孩子会不及格是

其中也会有些孩子可能分数还不那么好看他不是 55 分 58 分可能他是 50 分 45 分或者更低那么家长就觉得困惑什么呢我的孩子我也知道他没有那么努力但是他并

他并没有完全放养他并没有完全那个躺平他作业都是对 出高闲街也去读了对 该做的作业也做掉了每天也十二点 一点钟也很累的对 作业都是做的老师平时也没有来告状怎么一考一百份的卷子所以你前面在问嘛满分是几分是啊

这个给家长的打击太大了所以我们现在的这个家长就有一些家长是这样的一个心态那么就来找自民老师就来找到我们对这部分家长呢怎么说啊就说会怎么办对吧主要呢我发现啊我们所遇到的家长呢他们会有两类第一

那么他就会复制自己的一个成功的培养孩子的经验

比如说我们碰到的一个来咨询的一个家长这个之前孩子啊初中的时候呢是在哪个老师那里上课的效果蛮好的那么他就会说我们上了高中呢我们还是接着上这个老师呢也相对比较了解孩子的情况那么这个再跟孩子沟通一下目前会碰到什么问题啊如何如何的那么这个

看起来已经很到位了对吧这个是一个就是这个自己的经验另外一类呢他是比较相信周围人的推荐特别是某某同事的孩子他在哪里上的补习班然后呢他考上了教父那么他的经验一定是适合我的所以呢我也要去一定适合我因为我的目标也是教父对对对那么实际上很有可能啊这个两种呢都会碰到问题

第一种啊就我刚才说的自己的经验这是为什么呢就之前有效的就未必适合现在的自己你想一想啊就是之前我们在初中的学段嘛找了初中老师给孩子补课很对路效果很好啊可是呢现在孩子上了高中了我们有的这个高中老师会这样说啊就是某某学科啊他在高中和初中他就是两门不同的学科

这句话经常听到出高中的这个差异是非常大的那么即使有的学科它没有那么大的不同但是呢其实出高中的要求的差别都不会小我这就想到一个例子我们前面一段时间做了一个咨询这个妈妈她做了一件让我觉得很诧异的事情

他给他女儿安排了一个某一门学科他是让他的初中老师继续带高中是的然后呢这个初中老师居然还真的组成了一个班继续来帮他们上高中的这一门学科但是在我看来就是虽然都叫这一门学科但是他的要求

他要考的东西包括高中他的就是说高考的方向和中考完全大相径庭的是的但是他就是基于刚才于老师说的这一点就是说他觉得孩子听这个老师的这个老师上的也不错反馈也不错他就觉得高中还硬就是继续要找这个老师不可

对他们是基于自己曾经的一个成功经验的一个复制那么我们就举个例子比如说就以语文学科为例那初中的这个作文呢他主要是考继续文但是到了高中就是要写议论文而且议论文怎么写这里面门道是很深的

而且高中它还有像整本书阅读的要求等等这里我不是说初中老师没有能力教高中我绝对不是这个意思我们现在很多很多的老师无论他在哪个学段他的学养和能力都是很强的但是数学有专攻就像我是一个高中老师但是如果让我去辅导中考那我真的没有初中老师那么专业我们刚才讲到了第二种就是听别人推荐

那我们知道其实教育最大的特点是什么那就是人和人都是不同的独特的这个所以我们教育一定是要因才施教因人而异那适合别人的那不一定就适合你就像我们家长有的家长他自己就是学霸那么他平时呢很喜欢跟孩子分享他当年的一些学习经验那么孩子不听呢家长就会着急那其实这个人往往还是爸爸哈哈

那么实际上这个情况是非常非常常见的虽然我们讲孩子与孩子之间教育学的本身它都有很多共性的东西但是

也有很多个性的差异但这个也没有办法因为我们也知道就现在其实从老师的角度来说那老师是不可以在外面补课的对吧但是补课又是一个现实的需求对其实你刚才讲的这个点就是我刚才在听于老师讲的时候内心一直在问的一个问题对我到哪里去找老师

对吧我们感觉我们现在因为我们这个的出发点是说好了四五十分对吧不能接受然后直接就讨论到说我课外找的这个师资可能天差处在哪里是不是我们其实漏了一步他校内发生了什么对他校内首先有没有做好以及说就是刚才于老师找的说的是个现实嗯

因为家长能调动的资源往往是校外对吧是的那么是不是说我们现在的高中教育已经到了说我高中如果学不好校内直接被跳过就是直奔校外去了但事实上不是这样一定不是对在我们咨询的课

我们也发现啊就是说往往会发生一个什么情况呢就是说校内你还没吃透然后呢家长会觉得那校内没吃透校外的这个培训它的一个角色应该是什么呢应该是去补充答疑解惑对吧然后再提高也就是说我要先把校内没搞清楚的那个部分我先搞清楚然后我再来谈继续学和提高但往往

往往啊当然这个问题不仅仅是高中很多学段都有就是说你送到培训老师那里去发现培训老师他讲的是他自己的那套东西因为你站在一个机构一个培训老师的角度我去帮别人擦屁股肯定不如我自己站一个去讲我的东西来得容易任何人都有惯性的我有一套我自己的习惯的讲义和大纲那我肯定照着那个东西去做

这个钱赚的容易嘛是我如果去搭一去去解决一个别人没解决的问题那对他来说难度是非常大的对也很考验现在这种老师的能力也就是说我给你一道题目特别是到了高中说实话数学题目或物理题目你给他他不一定能做出来呢嗯

如果这个老师他比较 junior 的话对吧这个对他本身的这个水平都是一种考验更加不愿意做了其实你从这个角度来讨论因为刚才我们讲说初中老师继续上下学听上去是很荒诞的事情但是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是不是因为这个初中老师其实没教过高中他也没有教爱所以还比较愿意来说那我来帮你看看砸屁股的世界有没有这种可能性

没有呀他也是用自己的讲义教案是在讲什么也有可能比如说他之前有高中教学的经验然后呢他就觉得他可以嘛但事实上我们认为就是说你如果说像语文这种你就有两种补法嘛一种补法就是我补文学素养补语文的素养去补他的这个感知力对吧和以及就是对这个文学或者是会对文学的鉴赏

明白

好 那这样子我觉得下一个问题我还是要抛回给于老师就是我如果作为一个家长然后拿回来四十几分五十几分是的可不可以问你高中在教什么你怎么教出个四五十分嘛嗯

这样的对这也是一个灵魂拷问我觉得我们有家长这样问吗还是说我们家长已经政治很正确了觉得这个问题不该问我讲实话还真没有家长这么问家长就是会理所当然地觉得我给他补一个什么课就是说补课这个事情变成了解药所以就是他们是觉得就是学校教出来就是这个样子还是我这个娃不行讲实话都

但是呢就是说吐槽学校的占一部分然后这个吐槽娃的占一部分有两种都有的对然后他们会觉得学校反正他也改不了无能为力是这个意思吐槽学校的呢我也可以深入地讲一讲不好意思啊就是我们是想听这种故事就是就是

这个事情我发现很典型就是因为我碰到好几个了你要知道现在上海要能够上一个头部的去重点其实也不容易更不要说进入失重点了对吧那么就是说比如说他中考集中在 550 分到 560 分这一段的孩子他很有可能是进入了我这个区里面的头牌去重点然后呢其实 650 到 660 是一个我们看上去分数不高的分数但是

是这个家长从小到大给孩子找的教育资源也好付出的精力也好一点也没有比六百八六百九甚至七百分的学生要少是的那么我们这边就会有一个比如说他小学他在知名的什么民办小学初中又在一个知名的大的就是说知名公办或者是知名民办他从小到大看到的老师

都很好的然后他突然进了一个去重点他发现这个去重点的老师英语老师有口音数学老师讲题讲不明白语文老师天天只知道他让他背书物理化学不知道在学什么东西

小孩很不适应小孩觉得怎么一个重点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家长的思路就是这个学校反正是烂的我也无力去改变我也等不起你改变你就算了我就把事情拿到我自己手里我自己去想办法了对这个是的就是如果说学校有瑕疵也不能说有瑕疵就是说学校可能它在社会上的它还没有那么

做出自己的特色那么家长一般吐槽的方向就是这个学校不行那么还有一种吐槽就学校很牛你没办法吐槽了就这个学校是上海的

头部的知名的那些学校那么家长会怎么吐槽呢一般是这样说的家长说这个老师啊他就以为我们所有的孩子都在外面学过一遍了事实上呢我的女儿从来都没有超前学过任何东西她说我所有的补课都是跟着学校进度在走的就是我的衔接我的什么并没有去提前去进入一些特别在理科方面她觉得学校老师就把我当成是学过的人了导致我的成绩不行

一般是分这样两类其实我是觉得就是说一样的现象就是我们看似是一样的 40 分 50 分或者是没学好但是它背后的原因是千差万别的那么这个原因孩子本身他未必全知道

如果他全知道的话他也不会来找我们家长实际上呢他也是基于他自己的一个本身的一个视角他也不可能全知道因为很多孩子在家里跟家长的沟通本身也成问题那么家长而且跟老师之间的沟通呢也不一定这个是会做到非常非常的顺畅的那么实际上就是两个都是不知道我们的价值在哪里呢就是我们可以帮他们去学习

发现这个一样的原因背后的问题那么这里我就举一个案例有一个小朋友他是很强的一个咨询者我们就叫他小 A 这个孩子呢他是目前他是在一所八大就务他在这个中考的时候呢他是填了就上海最好的一所

结果呢差了几分没有进如果他填的是别的四校就当时他如果没有那么这个定位想去那个学校对那么他就是在其他四校了他分数是到的那么就他按照中考的成绩他现在是在这个某一所八大的一个实验班他大概

中学生的中考成绩

他有自己的一个判断嘛

这种情况我们也是碰到比较多了也比较有经验所以我们就跟家长说你不用着急你先来让我们来帮你们看在咨询的时候我就发现小 A 他有一个非常非常优秀的一个特点就是他的思维非常活跃他无论是讲话还是写字他的速度都是一般人的三倍非常快

家长他也知道孩子很聪明所以之前他就跟我们讲我们孩子很聪明就是不认真等等然后我们在沟通的过程当中我们是会给他一个咨询规划表的那么他会在上面写一些字把我们的一些沟通的一些内容去做一些记录的那我就发现小 A 他写字虽然很乖

但是他常常要反过来图改他一写发现不对诶 涂掉重写这里呢我就问小 A 了我说你的思维是不是太快了就有的时候你的思维比你的手还要快你的手跟不上你的思路小 A 就笑了他说这个平时做作业呢也经常这样就做得非常的快然后错了就再改

后来小 A 还不好意思地说其实考试它也是这样然后家长就插进来说了这个时候就说小时候家长平时工作也比较忙也没有怎么怎么样的去激娃那么写完作业孩子就能玩所以孩子就能玩

孩子就为了玩的时间能够最大化所以他就养成了这个飞快写作业的习惯就之前的时候家长也没有给孩子报任何的补习班上了高中以后小 A 他在初三的时候实际上他是把我刚才讲的那所学校作为他的目标学校那么初中的这所学校又是老师抓得比较紧

盯得比较牢而且呢这个小 A 又是学校的一个属于主力可以去冲四校的当然是学校会把很多的这个精力会用在他的上面所以说他就在那个万众期待中自己们也有这个动力然后发挥得比较好嘛那么上了高中以后呢这个有一点点松懈有初三的那股劲儿啊

就没有了开学至今呢他也就是这种随便学学的状态那么在学校听课呢也一般就也没有说非常的投入啊他的记忆力呢非常好他考试是怎么弄的呢考试那天早上起来他突击知道这些东西是要考的赶快记一下那么在咨询的当天呢我就问了他一些考试当中的一些重点难点嘛有的呢他考试时候还是对的就在咨询那天呢他已经会了就是这样的一个情况啊

所以这个小一的问题在哪里呢就那天我们就谈了蛮多的这个学业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说在不降低他生活质量的一个保证他的玩的一个时间的一个基础上呢我们主要是教他如何合理地去安排学习任务如何去规范地去记笔记规范地答题等等我们也给他推荐了像思维导图错题本整理这种学习方法和手段

甚至我们还跟他建议说他应该适当的放慢答题的速度在速度和准确率之间去找到一个平衡因为我们说有的时候慢就是快快反而会更慢后面我们实际上还约了一个路径的规划就是这样学习能力强的孩子他一旦有了目标感那他的小马达那就是四轮驱动挡都挡不住

我听到自己就是靠回到我们之前的一个讨论这样子的孩子你如果送到外面去那外面给你解决方案肯定是我给你补什么吧但他其实不是要

学科知识性方面的内容它其实就是一个这个学习方法论的事情是 是吧对这是联想到我们上一期我跟罗老师录的一期节目里头我把我们现在的很多的这种学科教育打了一半我觉得他们就像中药就是一个误打误打

误打误撞碰上来对于他成绩产生提升了是不是这个课造成的不知道对吧是不是解决你根本问题不知道但是不管怎么样你在我这里上课已经成绩提升了你有提高就可以对吧听上去就像中药一样很特别可爱是吧然后有可能如果这个学生其实一个人都是很复杂的就是说

他学科的提高你也没有去做过一些非常精准的一些数据去分析就你很难归因到底是因为什么他提高了那一定是因为提高对吧

第二层呢其实我听刚才在于老师讲于老师是给了很多这种方法论我的问题是你觉得高中生还能改变学习习惯吗当然可以这个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最大的一个拦路虎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孩子的学习动力的问题

我们家长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如果说不是很清楚到底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而是一味地就把他送到补课班里面去很有可能孩子在补课班实际上他只是花了两个小时在另外一个空间做自己的事究竟他在这个班上学到了什么有的时候不仅没有正面的效果反而还会有负面的效果如果孩子本身他不想学的话

所以我觉得谈回到你刚才问的这个问题就是说高中孩子的可塑性的问题要解决可塑性的问题重点还是一个学习动力的一个问题所以还是说他自己想不想改是的就他明不明白我到底为什么我要去学我学这些课我到底目标是什么所以说我们要来激发孩子

发孩子的学习动力呢我们用的这个方法就是说我们是以中为始我们是倒推式的这样的一个过程就是说还是去找他的一个进去点和他想要达到的目标达到的目标是指我想去什么大学对 我想去什么大学我需要什么技能我以后想做什么对

在这个逆向规划来倒推到我当前我需要的这些能力我需要做些什么提升那么这些提升可能有课内的有这个学业方面的我也有一些路径方面的这个是一个非常成人视角的一个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用一个近期比较流行的词是一个偏宏大叙事的

这套逻辑这个其实当年在我们身上还是比较有用的我们都是渴望一个上升曲线但是我同时也听到不要来跟我讲宏大叙事未来是什么样子社会什么样子就业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些年轻人你用宏大叙事这一套东西跟他讲他不会听你的我讲句实话高一的小孩你还是可以给他定一定目标的因为他要在高中待三年这三年其实是很苦的

就是他自己本身要去接受这个事情不然的话其实挺危险的这个我能理解如果回想我们当年都觉得高中像读了 forever 一样的其实想想也只有短短三年第二个的话就是高一的孩子他从中考刚刚过来其实他还是比较单纯还是愿意去就是说去变好就是说让自己的成绩变好或者是再

再简单一点 make my life easier 我在家长面前的日子好过一点那同样从 make life easier 的角度那我也听到无论是我们直接沟通还是我们客户的这些孩子们

那我躺平也是一种八大甚至四校里面躺平的学生也很多我读的没比他那么苦嘛躺平要有很强大的心理四十分三年家长也要有强大的心理孩子还小啊十几岁的孩子长期在一个环境里面非常压抑他的这个整个的在这个班级体里面的一个气流是不对的如果

他是长期处于一个被压迫的一个位置他是抬不起头来的讲到这个我顺便问一下就是能够非常这种直白然后残酷地告诉你你就是 40 分然后我卷子出身是这样子我批分批成这样比如在上海的高中是种常态呢还是说我只有示重点甚至头部示重点是这样子

底下的还是像初中一样的大家能高分就高分大家四平八稳一团和气的像初中这样的高分肯定是没有的因为高中还是选拔系的因为高考就是一个很残酷的你很难拿到高分的一个考试就比如说像

这段时间我们做到的另外一个咨询的客户他就是来的时候他的这个语文可能就是 90 分左右然后他就是想要提高到 110 分比如说 150 分的语文好像语文 90 分语文 90 分左右就是刚及格但他其实不差的这个孩子他的数学和英语都能够到 115 分左右他是一个教育比较扎实的一个区的头部的区中的孩子然后在里面也不差的

就是可能前三分之一这个样子然后他的语文就是及格的分数并且经过我们老师的评判他很难突破一个就是可能就是会一直面对这种残酷明白所以说回到我们刚才讲的主线其实孩子在这样子一个环境下他内心也知道我要能够在这个高中三年比较

积极健康正常的成长成绩还是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四五十分九十分刚及格的肯定是不行的这个他们内心是有的对就至少要过得去而且等到他们成才的时候其实还有十年其实十年以后的事情因为你想三年高中四年大学三年研究生就是最标准的那还有十年我觉得他们应该不会想到十年以后的事情他们想的就是这次期末考试考成这样子我期末考试要考好一点是的呀

所以说十年以后你很难跟他去讲明十年以后你会碰到什么样所以你现在也没有必要去告诉他们现在的这个经济的这样的下行那个情况就是说会延续多久或者是你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或者怎么样你不可能这样子去告诉你你一定是要给他画一个积极向上的一个健康的图景给他的

不然的话你让这些高中生怎么办呢因为我刚才讲的是说其实这些高中生接触社交媒体非常多小黄书 B 站上也能够看到很多信息我接触的他们其中有一部分会用社会情况其实他们也不是特别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只是说这个成为了他们躺平的某种借口说我奋斗不奋斗也就这样也就这样了

明白但是按照两位刚才的想法是说他们还是会为我期中考试没考好我期末考试考得好一点我日子会好过一点这样子非常朴素的动因而去会会为朴素的动因但是这个动因应该说还是把它拉长

要解决当下的困惑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放到十年长河里面那这个困惑就不足以会影响到太多那或者这样子吧我还是对于十年这样子的宏大叙事对于我们孩子能产生什么影响我觉得需要多一些信息我们的孩子里面比如失重点比较优秀的孩子因为自鸣老师经常跟我讲我们手头有些孩子是非常灵的

你跟他讲几句话他们是能够顺着你的思路然后和自己的思维还能自洽对吧我相信这样子的孩子应该是没问题的比较弱一点的孩子屈重点甚至普高的孩子你跟他讲红带叙事他们一般是什么方式讲实话在比较弱一点的孩子因为我们这个高中生的团队我们也分为就是高中学业归怀就是说市重点以及强屈重的孩子那么主要是在于老师这里啊

那么我们当然还有一个多元升学的团队对吧那么主要是负责就是说去重点有比较弱的去重点甚至不高的学生那个业务的核心就是怎么样避免不要去读一个名办本科对怎么样不要去在高考里面当一个炮灰其实对他们来说这个事情就很简单我怎么样能够找一条路让我不要去做高考的炮灰

明白了就是说去解决升学的问题所以说我们高中生一定层级的这种战略级别的思考他们是能够讲得通的你一定是要给他们这样子的一个 hint 的就是说你要为你的将来考虑而不是说我只是为了我现在的学习只是为了当下的苟且为什么我要把这一段拎出来反复跟两位老师确认呢是因为我觉得其实现在大环境有一种很丧一种

彻底的反英雄的叙事就是把所有的我们过往的国运积极向上的那 20 年 30 年的那些宏大叙事彻底打翻

其实你不要太容易被别人 PUA 这个是对的但是你如果彻底地打翻彻底地反英雄彻底地放的话呢这个也就极端了嘛影响的其实只有自己因为整体我感觉现在的高中生他的氛围还是比较向上的他们知道现在很卷但是他们是愿意去卷的其实看清生活的真相依然是要热情地去投入这个当中原话是罗曼罗兰说的不然的话也没有几大成长的了呀

对吧其实就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但是我们如果一刀切把它放在我们目前的评价体系之下可能会遮掩掉它本身应该属于它的光芒而用一个统一的一个标准去评判它我觉得孩子在这样的一个评判标准面前他非常需要

需要去换一个视角去突破它然后去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和增长点然后用这三年去让它开花结果

这个其实就是回到我们初期的讨论是说如果高中生遇到学业成长方面各种问题其实你没有办法指望学校因为学校提供的就是统一化的一种教育产品学校现在在推各种想做一些个性化的这种导师制但是我们之前讨论过导师制其实学校没有资源来真实落地这种个性化的辅导和培养学校能提供的就是统一对 目前我们的生育高峰现在我们的高中还是人非常多的嗯

并没有到一个可能像现在小学已经人数越来越少了嘛就这个人口的一个情况也使我们很难去做到一对一的去为每一个孩子去定制他的一个适合他的一个学习方法和一个成长的路径或者说是升学的一个多元化的一个规划非常难做到我也想到就是我们另外一个咨询的客户他到我们这来的时候其实这个孩子他

在八大的一个理科班里面嘛然后他语文特别好但其实因为他理化可能基础的没有那么好嘛那他可能现在在这个八大的这个理科班里面他是属于中下的嘛但其实到高中已经上了半个学期了没有人跟他说过他语文很好他的脑子永远就是我数理化很差你的优点根本没人没有人会看见

所以久而久之孩子也会看不见自己的优点他会觉得我就是个失败者那我怎么办呢但实际上比如你语文能够靠就是理科班的前二前三它可以是个优点对 这是它的闪光点以及我们要围绕它的闪光点来构建一个高中的你的一个突破点我突然理解了刚才于老师讲的这个点是说我们是一条桶

那学校其实并没有能力来做这些事情因为你一个孩子很无奈地在学校的眼中它就是一个 KPI 上的一个数据点嘛特别是在我们传统的理科强校文科强的孩子是没有存在感的然后我刚才想说的就是以理科为奖的传统小校几乎是每一所学校是

是的其实我们觉得好可惜就是我们看到这些文科强的孩子其实他们在跟我们在交流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眼睛都是闪着光芒的但是这些光可能在他们的教室里面就会没有那么的光亮可能就会暗淡下去甚至有时候家长也在做一个帮凶是的我们另外还做到过一个咨询的客户

他的孩子也是在意一个八大也是这个理化就是倒数比如 450 个人他排 430 的倒数他爸爸妈妈还要让他选理化是的我知道你在说所以联想到我们中考的咨询业务经常出现一个问题是自民老师或者吉达你给我推荐一个文科

重点一点的高中经常遇到这个问题有的其实家长是有这方面的一个想法的萌芽的是吧但是呢可能在非常非常残酷的现实面前有的时候也会被误导对就是这个误导你想你都考了四百多名了还要强迫选理化那一定是某一些信息给他洗脑的是呀我都能够想象对吧

到时候这个可填报的志愿更多你找工作更好找文科出来对吧你工作找不到这个服务业对吧某某大 V 的那一口说自由来了是吧但是

但是外界传播的一定是某一种简化过的标准话术这种我们经常讲一句话呢标准答案你去到个体层级标准答案等于标准错误那一定是不适合你的是的 是的因为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呀你说谁比谁过得更精彩我觉得很难呀嗯

是不是那你说前一阵子那个沙白你说人生精彩你比寿命可能他是迅速一点但是他活出了自己的一生呀所以其实讨论到这里我有点部分回答了我这期节目上来两三分钟脑中的那个最大的问题其实也不是我脑中最大的问题家长就是家长我做家长的嘴气就是读高中什么时候变成一个我需要去咨询需要去规划的事情了这是不是有点过

其实是有特别是现在在新高考三加三这样子的一个当然已经有很多年了对吧但是三加三这样子的高考的一个形式直接导致了学生在高一的这个措手不及手忙脚乱因为

因为他们要面对的是九门课程而且每一门都有可能成为你的政客因为小三门大三门都是政客因为教改正在它的转型期在转型期里面能够好好的去了解它的规则能够某种程度上去利用它的规则去顺势而为实际上可以拿到红利的明白

那你从这个角度来说套利我们家长是能够听得进去的所以说我现在能够理解我要这个我还有两个问题就还是回到我们今天其实是讨论我们高中这个学业规划我觉得它的一个合理性及有效性我还有两个你说是我的问题也好我做最题也好第一个问题是说有一个很大的争议高中生他

到底应该是轨道还是旷野轨道我们听上去规划就是往轨道方向去的我给你拉条直线你就拼命跑你就心无旁贷但是同时我们经常也讲高中其实是高中生向内去探索自己是什么样子一个人以及向外去探索我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就是经典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要去哪对吧这个至少我们当年成长过程当中高中三年是完成这件事情的时候

这种一个大前提下我一定去给他轨道性的规划是一件好事情吗那是不是说他就没有旷野探索的机会了这个规划是我们给他做的吗这个规划是谁做的这个规划是我们帮助他和他一起完成的

在他的旷野中探索出他的轨道我感觉刚才吉大说得非常好我很有共鸣就是说高中生到底是轨道还是旷野我觉得很多外地的学校的搞法是轨道是轨道甚至是单轨

上海的体制内的高中目前正在轨道化旷野往轨道方向发展我觉得在我们以前上学的时候还挺旷野的现在如果要旷野的话恐怕有一定难度这一点其实我前面也跟家长讨论很正常因为首先从这个高考人数来说它其实是下降了对吧

讲实话四孝八大它从比例上来说其实它的分子是不变的那么分母变小了其实它收到的孩子是不如它以前收到的孩子但是呢它又要维持它四孝八大的这个该有的交互地位对吧那么像我们这样的自媒体还要给它排排名对吧那其实它很无奈的因为面对这一批学习能力不如二十年前的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孩子对

你如果还用 20 年前的教法在那个高考的难度变难科目变多的情况下他很难维持以前的水平这样做的高中在我们 top100 高中里面的排名一定再往下掉那他没办法他怎么办呢这里我觉得也要给学校说句话的

他们也很难他要怎么办呢学校别无选择既然就是说你自己跑我有点推不动那我只能带你跑是的你人就是这些人那么又要让他在短期内能够达到他的某一个单轨上的天花板那我肯定是无所不用其极怎么快怎么来对

然后怎么严格怎么来对吧就是他们也很难我感觉每一个老师他在做老师的时候都是希望孩子能够开心快乐的对但是毕竟 KPI 也是很无奈自己在也是就是说老师也要面对的嘛

或者是校长也要面对就是说每年的一个高考的一个结果的对吧那讲实话他在轨道化的这个进程中那么他也给了家长一个交代也就是说像我们小时候成长起来以及我们的这些家长他自己作为参照系的自己成长经历过程那种完全的旷野比较少的指导当然同一句话就是说比较少的干预下自然的自己壮男强势的成长其实是一个效率很低的方式

它未必是最好的方式对 但是当时不一样呀这些孩子的家长都是可能在 90 年代后期或者是 00 年代前期踏入工作岗位那个时候岗位多多啊加入了这个 WTO 对 整个国家是在一个上升期对 它的机会是很多的但现在从我们现在的经济发展的这个角度或者社会发展的角度它试错的成本实在太高了

所以其实刚才自秉老师和余老师讲的一个关键的语句是说这条轨道并不是我帮你挑的我必须要承认当下你继续用旷野那么你可能就去不到你想去的目的地了对而

我们可能是说我给你三到四条轨道我不会给你像无头苍蝇一样去种了三条四条轨道甚至是三到四条轨道可以让你小小的跑一跑看看风景怎么样但是最终在我们的帮助和协助之下你高中生本人去挑一条你觉得适合你的轨道然后你就努力往前跑对 你就心甘情愿的去走

是的 而且这些路要三年早知道你不能说到了高三你行了这个学业成绩上面没有到你的这个目标学校的这样的一个位置然后呢你其他就全部都没有准备好那到那个时候就非常的被动了所以我们实际上是

把不同路有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生之路其实有非常多我们比如说给他总结出你可能有这四个方向可以走这个不需要孩子当下我就非常清晰我一定要选择其中的某一条路我可以边走边看风景我来边体验我来边调整但是我们一定要让孩子知道

知道你有这样几种可能而这些可能可能会通向更远大的你的目标那么孩子其实就是会朝着这个方向去走我们在那个明明白白上高中的那个课当中有一个女孩子

他的一个梦想就是要去北航当时我们在座的所有同学听到都是一个女孩子然后要去北航就觉得这肯定是好发对对对这肯定是个好故事是不是然后呢实际上我后来就追问这个孩子了我说你对北航的哪一个专业感兴趣你怎么会

有这样的一个梦想的结果呢孩子真的是孩子就他的这些理由呢实际上是非常偶然的也是可以说不那么成熟的但是我觉得都不要紧你们猜猜他怎么来的这个想法他就是喜欢的一个乐队他们呢演了一个电影跟北航是有一点关系的

他感兴趣了那我说其实无所谓我觉得我们作为家长也好作为老师也好都不要去评判孩子这个目标是对的或者是错的是好的或者是坏的没有没有好坏之分孩子有目标他对于这个北航他有了自己的一个萌发出来的一个小小的想法那我们的工作是什么那么我们就是来启发他

你可以看一下你北航你去了解一下更深入去了解一下这个学校它的特长是什么你的特长是什么那你要考北航你就得学好数理化那么你目前的数理化的水平是怎么样的那么除了学好数理化之外你在课外又可以去做一些什么样的探索和这个训练科学素养是需要培养和训练的让你在三年后你会更加的增加你的一个实现梦想的一个几率嗯

或者说孩子在了解了这个北航的 12345 之后他发现可能当时草率了这个好像不是我真的想要的完全没有关系其实这个路上的风景就是最好的他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他不断地去调整自己的目标去越来越精准地去找到自己真的心中所向往的那个东西

那么把他的这个潜能给激发出来那我想他这个三年即便再去面对学校的这个枯燥的数理化可能他的感受又会不一样是你有北航的分数我不想去北航那选择也很多对呀是的但起码有北航的分数所以刚才于老师讲的这个三年早知道这句话回到我们刚才铁轨的那就等于是我把一张全国铁路网放在里面

然后告诉你你不可能走遍全国你只有三年时间那可能是定一个大致的方向然后同时告诉你说可能比方说你往后跑一千公里一个时间点你可能那个时候岔路有几个选择以及我们到时候再怎么选给你选一个大

对这个都是我轨道这个

组合的一部分明白了这个点就是只要你在铁轨上你这个火车的方向对了我走得慢一点不要紧我总是在往正确的方向在走嘛

这个是我的第一个问题我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因为刚才余老师也讲了这个案例你跟孩子讲了思维打图你跟孩子讲了这些逻辑的方法论如果我们还是回到这个铁路我对于孩子能够自始至终地靠自己推进地把这个火车头往前跑是有一个怀疑的

是的这个是个合理怀疑是吗当然当然当然所以我们实际上是一个三年的有这么的一个整体的一个咨询的服务嗯

对 这么说吧就是我们的学业规划不是说我只是单次地帮你规划一下然后我就不管你了因为我们极大成长论现在高中学业规划这一块也是比较全嘛我们在国际路线上面在课题上面在高考志愿填报上面对吧包括在学科上面其实都有不同方向的专家和导师

那么我们的做法是我们会给这个孩子持续三年的支持所以其实你是需要定期来帮我 check in 的是的这个是很重要的你必须要定期地进行评估去确保你现在在一个天轨上或者是你的方向是对的所以这个产品是我一次性的咨询呢还是说它是一个打包的然后有固定的次数你到某一个分叉口你去

是要来跟我聊一聊的没错是这样子的是打包的一个产品可以办所有的关键节点好那这个我能理解但是这个关键节点也最多就是一个学期一次差不多吗那么我在一个学期之中我怎么保证这个孩子是好的呢

讲实话你是没有办法做得非常的细但是呢我们可以做到的是说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啊其中期末去跟家长沟通平时还有答疑对然后看一下你这段时间有没有什么问题其实我想了想我这个问题就跟刚才我们讨论的矿业和轨道是有关的对我这个思路完全是轨道的思路对

我就是不相信刚才于老师讲了一句就是我去激发孩子自己的这个动力那我在问的问题呢其实就是一个非常教培思路嘛我是根本不相信你能够被激发出动力来的但这是也是需要的我其实想问就是

因为于老师其实你在上海这样做一所比较头部的高中也很多年了嘛你觉得当你说孩子能够被激发出这个动能的时候你有多大把握我相信你脑中肯定有成功案例嘛那也一定有失败案例嘛这个

于老师长叹了一口气问了一个很艰难的问题但我讲句实话我觉得就是从目前就是于老师的一个目标的客户来说其实都是我们说服得起的我听听于老师的答案吧其实我前面也提到了就是说我自己可能平时在对自己家孩子的这个辅导啊

或者是路径的规划上呢我通常会犯一个什么错误呢我想这也是很多家长都会跟我一样就说我呢你就管你做作业你就管你学习我呢去帮你了解一切我了解完之后呢我不浪费你的时间对吗然后呢我的动力呢就出来了我了解了一二三四五之后我又很了解你然后呢我帮你规划你呢就按照我的去走那么事实证明这样是不行的哈哈哈哈

所以说为什么前面你问我我就在思考呢我就说这件事情实际上不是那么简单的即便是我作为一个行业人士对行业人士可能我学生很信任我我的这个咨询的客户很信任我但是在我的自己孩子的这个规划路径上我却要去找自民老师来帮我

明白了我是不是理解说其实你这个答案是在说我的这个问题本身是错的就是我还是嘴屉嘛当你一个做父母已经在思考说他这个动能能不能有啊能不能持续啊其实你已经在思考的太多了是这个意思吗有的时候动力其实来的非常的偶然我们给他们提供的是什么是一个环境浓度很高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里面你还有同伴的互动还有这个专业的指导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土壤里面应该说你是最有可能外部环境去激发出你自己的一个内在的一个内因但说到底外因还是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其实这个学生这个人的本身也是很关键的所以实际上我们就鼓励这个事情不能家长月祖带跑

就是我刚才举自己的一个例子不能说我家长来接受你们教育我来听你们的播客我来看基大的功耗然后我受了教育我呢现在思路清爽我全知道我三年早知道我就辅导我的孩子得让孩子体会

体验很重要,哪怕是错误的体验,也不是白费的,因为错误的体验可以使它成长。让我想起了我们上周夏志老师,我们高考资源规划,对的,那篇文章,那篇文章讲我们所有的产品服务的都要求在他买单之前,孩子一定要过来见过,然后这个服务是孩子自己选择我们,而不是说我们针对家长进行,

对甚至于我们现在连我们做的讲座我们都是欢迎孩子和家长一起来希望家长不要自己来所以我想刚才我的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说你无法追求这个动能始终去人为的去产生它你其实也不应该追求这个问题因为这是一个伪命题就像刚才于老师说我能做的只是给它创造一个正确的浓度高的环境对

那其实我又要问一个掀桌子的问题了从家长的角度从教培机构的角度甚至从学校的角度那也有一派说法我是倒过来的我就默认你没有动力然后我推着你去这种做法现在也很受欢迎这种推着你走我默认你没有动力我能不能打个比

这就像生孩子的时候的剖腹产你说的这种而我们做的是顺产顺产孩子也想从妈妈的肚子里来看见世界的第一道的亮光妈妈也想把它生出来它们力是往一处使的你说这个效果哪个好就是国家给的标准剖腹产的还要比顺产的多休息一个月呢如果现在还没有改变的话是吗损伤一定更大或者是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厌血的孩子越来越多

因为大家都默认他们没有动力然后强行给你创造对这样子的事情我感觉能够做到中考如果孩子质地很黑的话能够做到他中考考到一个比较好的分数但是进了高考进了高中他一定是就像一个弹簧嘛弹簧你压到底他一定是会坏掉的呀

对这个动力一定不是说你语文要考到 80 分你数学要考到 90 分这个动力一定不是这个动力这个不是动力这个是要求就像我再给你举个例子前段时间我们又做了一个咨询客户

现在的问题就是他不想去学校当时呢反正家长也是死马当活马医吧送过来了让我们看看然后呢我们给他好悲伤的一句话死马当活马医对呀因为他不肯去学校嘛就是说业学这个事情就是无下限的事情就是说你没有办法保证你的孩子能怎么样就是说只能试试那么当时这个孩子过来以后呢我们也是试着跟他说就是你现在不喜欢自己的环境嘛你可以试着走国际的试试看

但他那个时候呢是高一上半学期嘛那真的要考这些国际的高中不是也得高一下嘛对吧那当时我们只是试着跟他说就是说你可以走国际的试试看因为妈妈还是觉得说一个正常的学校环境比较重要但事实上所以你刚才讲的国际高中还是个正常的环境因为如果他连国际高中都走不通他就要什么全脱产然后再加上补习班这样子搞对 是的

因为他不肯去学校嘛当然因为他是一个去重点的孩子就是我们多元社学团队的那一趴那么他其实到我们认为他值得去的好的国际学校中间他应该还有一个 gap 就是英语的 gap 那么我们就送他去读了雅思雅思的老师和他学校里的老师可能是不一样的老师他的反馈就是我很愿意读雅思

因为 YAS 的这个老师真正的 care 我的 progress 真正的很想我能够变好能够进步我们的孩子是多么希望得到肯定啊然后现在他就是正常的已经正常的恢复的来上 YAS 但是他学校仍然不想去

但事实上这个妈妈也很尴尬因为这个妈妈他们家的家庭条件其实是负担不起她上国际高中这是不得已的选择是的其实就是吉达刚才讲的就是我默认你没有动力我硬要让你学那么如果到了这个时候实际上我觉得我们讨论到现在我们的这里的空气已经很凝重了我们都很不想看到这样的情况那么我们也不想家长到了这个时候再来找我们

我总结一下讨论到这里我们所构建起来的一个逻辑链条一学校提供的肯定是某种基于统一 KPI 的标准化的教育服务学校是个服务机构教育服务它是没有资源来考虑到每一个孩子的个性情况来制定适合你的 KPI

也没有资源来好好地真正地激发鼓励和看到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我被看到我被鼓励到然后这个环境正在被有点真实不正确话说了就是上海教育现在非常快速地在外地化

这个话你说出来要被骂了就是刚才我们讲的我们讲的这种统一的没有个性化的这个环境叠加了这个我必须出更多成绩的这样子一个冲动只会变得更糟糕然后再接下去呢在这种环境下其实大部分家长去

去说被人家讲的说某个名师培养出来副教学生的名师你去上一上课那就去了这个感觉就像你是在尝试中意一样去撞误打误撞撞上算运气好撞不上其实根本不知道问题是什么而实际上我们倡导的是说就还是要在个体层面

去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激发他的东西去激发他的东西因为我们接触的孩子比较多你这个孩子来了以后你的哪一点是 above average 的我们可以看到然后我们会去把它挖掘出来这个时候我们有这样的案例孩子也很高兴就说突然就觉得点亮了他当时我们也有一个咨询的客户

当时是我们给了他那个中外合作大学的这条通道觉得他当时作为高一嘛可以去做一些准备和努力和尝试然后这个孩子文科很好而且他很喜欢哲学他就自己平时在空余的时间也会去听哲学的讲座那么我们就在这个方面给他做了一些规划和一些建议那么让他能够把自己的闪光点能够扩大

当时咨询结束的时候他们是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来的一家三口非常开心就是好像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不像是进来的时候是拿着几中考试这个排名出去的时候好像是人生是旷野我找到了我的路径我愿意去为我的目标我去走哪怕不那么顺畅哪怕会碰到困难

讲到这里我必须要抛出一个点就是我们的这套咨询其实它在背后它的结论处是没有一个教培机构在等着你的是的大部分的市面上所谓的咨询所谓的它其实就是让你去报个课而我们咨询大部分情况其实是建议你不要报

甚至帮你剪点课对像自民老师说我们这里经常问的一个潜在咨询客户来问的一个问题说你们这里的这个分析和我们同样吉他战争人旗下的十月五学科教育那里学科分析区别是什么我觉得这个区别更多的是说你如果自己已经想明白了然后就是要寻求一个学科方面的一个帮助一个补课

那么你该寻求什么样子的你现在是什么样子的一个状况然后这件事情具体怎么执行你可以去找罗老师而罗老师那边是非常明确的说这个分析最后大概率是引导你去到某一个补课的这个我们也不必会说这件事情好

而自民老师和于老师这里的更多的是他还是往上一步的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现状是什么你孩子合适的是什么你孩子现在内心缺乏的是什么我们怎么去创造一个环境让他在什么样子的道路上能够尽可能的好的状态加的是往前跑如果最后跑出来说可能某一个学科补习是必要的那么我们会推荐罗老师

而这并不是唯一和确定的一个结果我们脑中没有这件事情是的并且你现在的学科的问题也会通过就是卷子的评估通过他现在的学习的一个情况的分享去给他找一找问题这个也涵盖在我们的这个

但是是一个节点式的就是阶段性的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帮助我们了解你这个孩子在挣节点钱你现在状态是什么样子是的你的问题是什么帮助我们去找到这个现象背后的一个原因以及就是再功利一点就是你这个数理化卷子拿出来我就知道你这个物理化学选不选

我们的建议有的时候是不学物理不学化学你就合格考就可以了那么孩子就可以有时间和空间去拓展他想要对他擅长的东西这里还有一点我也发现就家长有一个误区就家长觉得

就是学习就分课内和课外他觉得只要有课外就行了其实课外和课外还不一样课外本身它也是有很多很多分支的不是说我不要读死书我要有能力我就要有课外课外也是需要去规划的其实高中三年你就像我

我们刚才说的就是说你自己找一条轨道你自己往这个轨道上面走对吧心甘情愿地走那么其实你到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说我为这条轨道我做了哪些努力对吗其实这也是你在展现你是什么样的人你是怎么想的

你怎么想到这条轨道是你的轨道以及你为它做了什么努力其实这些东西是高校想看见的是你自己想走的和你自己真实走过的和到了高三我倒推给你包装的在这个面试官面前一定是不一样的是这个我相信我们的家长听众朋友们是能理解的你们自己当年去面试或者你面试别人的时候也是希望有一条职业发展的故事线的

这个也是呈现出来的其实我们背后都在考察一个自己的一个主观能动性到底是不是一个自洽的有自洽的人才能够往前跑的更好更远好的今天节目录到这里谢谢子明和于老师两位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一线的现在高中生的观察和各位家长自己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你们隔学搔痒看自媒体的那些传播你看到的是他们想让你看到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所以如果各位感兴趣欢迎找我们自民老师来聊一聊无论说你现在是初三需要中考的咨询还是说已经进到高中明明白白读高中都欢迎来找我们越早越好三年早知道两年早知道我们现在真的遇到有一些高三的家长来找我们我们真的是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我们今天早上就在讨论一个案例高三来找我们我们其实是很无力的对

我们会在小宇宙的 Shownotes 和公众号的正文里面留下自鸣老师的二维码他是我们中高考的合伙人欢迎扫码找他聊一聊如果这一期节目各位听得喜欢也欢迎把它转发给对你重要的人那么谢谢两位老师大家拜拜谢谢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