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862 2 月 CPI 低调发布,外媒倒是不淡定

E862 2 月 CPI 低调发布,外媒倒是不淡定

2025/3/10
logo of podcast 在下林伯虎

在下林伯虎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林伯虎
Topics
林伯虎:中国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0.2%,创下13个月来新低,引发市场对通缩的担忧。这一数据低于彭博社(-0.4%)和路透社(-0.5%)的预测值,也低于正常的2%左右的自然涨幅。国家统计局解释称,春节错月是导致CPI同比由涨转降的主要原因。然而,即使扣除春节因素,消费品通胀率也降至数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服务价格同比下降0.4%,环比下降0.5%,核心CPI也下降0.1%,显示消费低迷。同时,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2%,连续29个月下降,反映制造业效益下滑和市场需求疲软。面对如此严峻的经济形势,政府仍将今年的GDP增速目标定为5%,这表明政府将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例如增加财政赤字,通过特别国债为商业银行注入资金以促进贷款,以应对通缩压力并提振经济。当前低通胀率为政府实施这些刺激政策提供了空间,避免因过度刺激引发通货膨胀。

Deep Dive

Chapters
本期节目关注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该数据显示通胀率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0.2%,引发外媒广泛关注。节目分析了数据发布的时间点、数据本身的意义以及政府在通缩环境下仍将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的原因。
  • 2月份CPI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0.2%
  • CPI数据通常在每月9号发布,数据为上个月的数据
  • 政府在通缩环境下仍将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everyone and welcome to Tiger News 每周一句话学英语侃天下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在年度大会的氛围下有一条新闻我看官方媒体比较低调但却受到了外媒的瞩目这就是周日由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简单说也就是

通胀数据那之所以刚发布的这个数字受到了外部关注其实彭博社的标题就说的很直白叫 China's inflation declines below zerofor first time in year 就这是中国通胀率年内首次降至零以下这个 declined below zero 降到零以下其实说白了就是负数啊就是我们说的负增长那具体情况怎么样以及意味着什么

特别是在这种通缩的环境下我们还把今年的增速目标定在了 5%又意味着什么接下来咱们就来聊一聊先说个小的细节就我们这个居民消费价格或者一般的叫 CPI 它的发布是在每个月的 9 号但是发的是上个月的数据就比如这次 3 月 9 号

发布的就是二月份的 CPI 数据但为什么我强调这个时间点两个原因第一就是这个每逢月初九号发布上个月 CPI 它成为一个阅读的惯例以后通常是不会变的就不管你这个九号是春节也好是周六周日也好都不会顺延就雷打不动就在九号

所以这给外界也形成非常稳定的一个预期那换句话说如果 9 号这篇没有按时发布数据的话那本身就会成为新闻事件引发外界的猜测说你怎么回事中国经济怎么了让你们都不能按时的公开数据了那过去这几年只出现过一次这样的特殊情况就是 2022 年的 10 月大家应该有数 2022 年的秋季当时

当时正是重要的大会召开而且又是疫情影响下经济面临重大挑战所以那年 10 月份从这个 9 月的 CPI 数据到

到三季度的 GDP 数据都是推迟发布的那这在当时也引发了外界的广泛猜测就到底怎么了难道这些数据已经差到要影响大的局面了吗所以除了那次以外这些年这个月度的 CPI 数据发布都认准 4 月的这个 9 号

不会出现意外或者说轻易不会让意外发生那这其实也就意味着说在一般情况下这个数据的发布都不会受现实的一些政治或者经济因素的影响就比如上周末还在召开的那两个大会又比如说在这次大会上我们在内外环境挑战很大的情况下还是把增速目标定在了 5%那这些政治经济因素

都没有影响到这个 CPI 数据的发布所以说它是相对比较客观比较独立于我们的一个大环境的影响另外第二点

就这个数据的公布时间是 4 月的 9 号那就意味着从上个自然月结束到这个统计数据的发布中间是间隔了一周多的时间那常识可以告诉我们统计工作不需要这么长的时间或者再说的直白点我们的决策层其实远在这个数据公布前就已经看到了这些 CPI 数据那所以一个合理的揣测就是

我们今年设定 5%的增长目标其实是决策层在看到了 2 月份的 CPI 数据以后决断做出的所以这个 9 号才出炉的 CPI 数据其实可以促使我们反推为什么

在一个迈向看起来这么差的 CPI 数据基础上政府还是制定了这样一个被很多外媒视作雄心勃勃的年度增速目标那好接下来我们就带着问题来看先来看最核心的数据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就是 CPI 是同比下降 0.7%环比下降 0.2%

那这个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或者说 CPI 这是官方的说法其实可以等同于物价指数或者叫通胀率那照理论常识来讲这个 CPI 呢它在正常情况下

都会比起上一年有一个自然涨幅大约为 2%如果高于这个数字说明这个物价就涨得比较快而如果低于这个数字也就是不到 2%那就叫物价上涨放缓甚至长期这样的话就意味着通缩甚至预示着经济出现衰退那所以对照这个情况来看我们 2 月份的这个物价指数

不仅远低于 2%甚至连 0%都没达到比起去年同期是同比下降了 0.7%像财经媒体 CNBC 就指这一降幅是 13 个月以来首次降至 0 以下 13 个月也就是一年多以来的第一次另外我们再跟两家外媒的预测值相比这个预测值其实就是媒体去采访各家机构的宏观经济分析师根据各家给到的数值得出的一个中位数那之前

彭博社调查出来的这个中位数是下跌 0.4%路透社得出的数据是下跌 0.5%那也就是说最后出来的这个数值下跌 0.7 是比各个机构的平均值还要差所以这也体现在了媒体的措辞上像我看到的各大外媒在报道这个 2 月份 CPI 同比降 0.7%的时候措辞都是比较趋紧的

就比如路透社他们家的标题就叫做 China's deflationary pressures deepen in February 就是 2 月中国的通缩压力加剧

你看直言不讳的指出这是通缩 deflation 而且压力还在加深 pressure steepen 可见他们对这个事件的解读是偏负面当然对于为什么二月份的 CPI 数据会这么难看实际上我们的官方也给到了解释并且各媒体都对此做了转引那我所看到的国家统计局的通稿里直接就把这个原因啊放在了标题中其实这点也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这次 CPI 下降还是非常重视那

国家统计局给到的说法,是由于春节错月等因素,影响 CPI 同比由涨转降。那这个所谓的春节错月,错过的错,其实用大白话讲出来,就是去年的春节是在 2 月,而今年的春节是在 1 月,那由于物价每到春节期间都会有季节性上涨。

就比如机票你春节的时候卖的要高一些所以你拿今年的二月就没有春节的这个二月和去年的二月也就是春节所在的那个二月来

来比较的时候那今年这个二月的物价指数肯定就要低一些啊所以按照国家统计局的解释如果是扣除掉春节错月影响的话那其实刚过去的这个二月份它的 CPI 同比仍保持上涨同比应该是上涨了 0.1%那好对于这个说法

国际媒体还有海外投资机构怎么看呢那根据彭博社援引投行高盛的数据显示那就是即便排除掉这个春节错月的因素那也可以看到中国的这个消费品通胀率其实也已经降至数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就是说即便排除了春节这种季节性因素外二月份的这个通胀水平啊也是降得很厉害显示出当前

依旧是消费低迷的状态那高盛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基于两方面数据一个是叫服务价格它主要包含的像是比如说房租啊还有你家庭的这种保洁服务啊还有你家孩子的这种课外补习以及你去看电影去唱 KTV 这种文化娱乐活动的费用都是这个服务价格的构成那高盛等机构就注意到

在二月 CPI 的这个构成中服务类的价格是同比下降了 0.4%如果是按环比也就跟一月份比的话服务价格是下降了 0.5%就更多所以这个服务价格的下降它既可以反映出服务业的萧条其折射出的就大家还是不愿意消费甚至这种消费的欲望比起前一个月比起去年的同一时候

还不如这就直接导致了这个服务价格的下降另外这些机构还瞄准了一个数据叫核心通胀率英文叫 Core CPI 那什么是核心 CPI 呢其实就从 CPI 里剔除掉了像食品还有能源这些波动性项目

因为食品价格涨跌比较不稳定比如猪肉啊蔬菜这些另外能源主要指的其实就油价它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把这些食品还有能源项目剔除掉以后剩下的这个核心 CPI 就比较能反映出经济的一个稳定的面貌那结果二月核心 CPI 是多少呢是负的 0.1%而且不管是跟去年同期比还是跟一月份比都是下降 0.1%

0.1%那这点我看各大媒体都注意到彭博社报道里特别指出这是自 2021 年以来中国的核心 CPI 首次下降而且连带这一次在内这也是过去超过 15 年核心 CPI 为二出现

收缩的情况那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外部机构认为即便剔除掉春节因素中国的这个 CPI 指数依然是不好看因为春节物价影响最大的其实就是食品这些东西你把这些因素排除掉以后剩下的核心 CPI 依然是在下降就表明不只是食品价格其他社会的消费品还有服务物价还在整体的收缩另外跟这个 CPI 数据同期发布的

还有一个叫 PPI 官方的名称是叫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但也被叫做生产者价格指数这个指数简单来说反映的其实就是商品出厂时候的价格那二月份的这个 PPI 同比是下降了 2.2%虽然比一月份的 2.3%的降幅有所缓解为六个月以来的最小降幅但不管怎么讲你就算降的少了那依然还在降呀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的制造业整体来说效益还在下滑而且这个 PPI 下滑也已经不是一两个月的事情了这是已经延续至第 29 个月了也就是你可以简单理解成我们工厂生产出来的这些商品的出厂价已经连续两年半在下跌了而工厂的这些商品出厂价下跌虽然可能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比如说这个工厂的原材料价格本来就下降了

所以我生产商品的成本就低了嘛所以我的出厂价也可以降低但是啊也是有各种分析指出即便是考虑到这些因素这个商品出厂价格也就是 PPI 能够连续 29 个月下降其主要还是受终端价格的影响说白了

就这些商品最终是要放到市场上去卖而市场不景气大家的消费意愿不够强那这种消费低迷会向上游传导到这些工厂端使得他们的商品出厂价受到影响所以简单来讲周日的这些经济数据低调发布以后外部机构普遍认为中国的国内需求依然疲软经济仍面临通缩的压力那么就在这样的背景下

甚至如前面所说我们可以假设决策层一定提前就知道了我们二月份的 CPI 情况就是如此消费还在疲软甚至是进一步的疲软那么为什么在这样的背景下还要把经济增速目标定在 5%

这样一个外界认为比较高的数字上呢那其实结合近期不管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向财政部央行等机构的负责人出来讲话的内容其实都指向一点就是今年政府准备要扩大举债来刺激经济的增长这点其实在本周的精读课上我会跟大家更具体的来讲就比如像财政赤字要提到 GDP 的 4%

这点是大幅突破了此前坚持 3%的财政纪律另外央行还要通过特别国债的方式为六大商业银行注入一万亿来补充他们的核心资本用意也就让银行更积极的去放贷这就意味着说不管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今年政府都计划要开闸放水但是这种开闸放水一个普遍的担心就是会导致通货膨胀而好在中国现在的这个低通胀率就可以是政府和企业在加大投资的时候或者是央行实施更宽松货币政策的时候不必担心由此引发通货膨胀所以获取这个二月的 CPI

不好看但足以坚定决策者的决心那就是中国经济的内需依旧低迷如果不拿出大的刺激政策经济恐怕很难从这个通缩的通道里走出来甚至让我们期待在这个大会刚开过之后再到三月经济数据出来前是不是有些政策

可以快速落实有些刺激可以马上出台那最后也感谢你的时间结合中国还有近期世界各地的新闻热点我们也在每周四的晚上八点半与各位直播交流我们只基于权威外媒与各位学英语看世界另外本期的完整讲义各位可以添加我们文中小编的企业微信我们会在交流群里给大家完整发放最后感谢你的时间在下林伯虎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