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874 哈佛蒋同学演讲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反感?

E874 哈佛蒋同学演讲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反感?

2025/6/4
logo of podcast 在下林伯虎

在下林伯虎

AI Deep Dive AI Chapters Transcript
People
林伯虎
Topics
林伯虎:我认为蒋雨融作为首位中国大陆女性在哈佛毕业典礼上演讲,本应是光荣之事,但实际引发的争议远超赞誉。她的演讲内容空泛,未能引起国内观众的共鸣,反而引发了对其家庭背景和学历的质疑。网友们深挖她的教育经历,发现她并非本科毕业于顶尖名校,而是通过转学进入较好的大学,这引发了对其学术能力和入学途径的质疑。此外,蒋雨融的家庭背景也备受关注,其父亲在中国绿发会担任领导职务,这让人们怀疑她是否利用家庭关系获得了哈佛的入学资格。尽管蒋雨融本人做出了回应,但未能完全消除公众的疑虑,尤其是在学费来源和申请过程中是否存在不正当行为方面。我认为,蒋雨融事件反映了公众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以及对名校光环背后可能存在的权钱交易的质疑。要彻底澄清此事,需要蒋雨融及其家人,特别是其父亲,公开更多信息,接受公众的监督。 林伯虎:我认为蒋雨融的演讲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她所讲述的故事和观点,似乎是为了迎合某种政治正确,而忽略了真实的社会现实。此外,蒋雨融的回应也存在一些矛盾之处,例如,她一方面强调自己与父亲关系疏远,另一方面又无法否认父亲在绿发会的影响力。我认为,蒋雨融事件不仅仅是一个个人事件,更是一个社会事件,它反映了中国社会对精英阶层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教育公平的深切关注。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的教育体系,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Deep Dive

Chapters
介绍了哈佛中国毕业生蒋雨融的毕业演讲引发巨大争议的事件背景,以及外媒对此事件的不同视角。
  • 蒋雨融的哈佛毕业演讲引发两极评价
  • 演讲主题为'Our Humanity'
  • 外媒关注哈佛选择中国学生演讲的时机

Shownotes Transcript

Hello everyone and welcome to Tiger News 每周一句话 学英语 看天象过去这周虽然有端午假期但似乎丝毫不影响在互联网上这位来自中国的哈佛女孩的毕业演讲成为一起不断发酵的舆情事件

这位来自青岛的姑娘叫蒋语蓉她在 5 月 29 号的哈佛毕业典礼上作为研究生的毕业代表做了一番发言这按理说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这应该是历年的哈佛毕业生演讲中第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女生但没想到这位蒋语蓉引来的争议却远远大于她获得的赞誉

那这件事情到底怎么回事以及在国内的关注点之外外媒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他们的角度有什么样的不同

当然最后会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那开始前还是广告一句继我们的希腊营之后我们的法国营也已经成型就在 8 月上旬我们将随南京大学的韩伟华教授一道去到巴黎探索法兰西 800 年的辉煌与曾经这次除了深度走访博物馆和历史名城凭借美食美酒还会邀请当地朋友与我们围坐沙龙畅谈法国有关的社会议题

也借此来启发我们自己所以这是一次时光的旅行更是一次时空的穿梭最后几席的报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一扫我们文中二维码了解期待在凉爽下来的八月我们与各位相会在塞纳河畔

那好 数归正传那我们先用一个英文标题来概括这次外界对于这位蒋宇荣哈佛毕业演讲的反应这个 BBC 的新闻标题就很有意思叫 Harvard Chinese Grad Speech Drew's Praise and Eye 说这位哈佛中国学生的毕业演讲

引发了赞誉也引来了怒火这里这个 grad 明显指的就是 graduation 毕业那标题里为了节省空间所以用了这种缩略的表达而引发的赞誉 praise 我们很熟悉关键是最后这个词 ire 就 ire 其实它的意思

是愤怒约等于 anger 所以引来谁的愤怒或者使某人愤怒就叫做 Jewel One's Eye 或者叫 Arouse Somebody's Eye 所以很明显这次蒋宇荣的哈佛演讲是收获了外界的两极评价那这里先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哈佛毕业生演讲是怎么一回事

事实上,作为哈佛每年毕业季的传统保留,他会在每年的毕业典礼上安排三位学生来发表演讲,而且这三个演讲其实都有规定的套路,其中第一个演讲通常是一个比较简短的,而且是由拉丁语发表的演讲。

通常就是从哈佛的古典学专业中选一名学生代表来发言说实话这主要是基于一种传统因为往前追溯三百年当初哈佛的毕业演讲三篇全都是拉丁文只不过后来这个拉丁文作为一门已经死去的语言很多老师学生自己都不会用到了

但是为了体现对传统的延续所以三篇学生演讲中有一篇而且是大头的第一篇比较短的就是拉丁语接着重头主要是接下来的两篇英文演讲其中一篇是由大四的本科生来讲另外

另外一篇则是由研究生中的毕业生来讲那通常选哪个学生来发表这个毕业演讲其实也要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因为只要是应届毕业生原则上他都可以报名参加这个最后的演讲那具体的参与流程首先你要自己先写一篇书面演讲

就是文字稿,篇幅也有限制,不得超过 750 个词,但最后经过润色,你在台上讲出去的时候,还会进一步把你的讲稿长度缩减到 550 到 600 词,这样尽量能把演讲时间控制在 5 分钟以内。所以哈佛的这个学生毕业演讲,其实是一个篇幅非常短的演讲。

然后接着刚刚说就有意去做演讲的应届毕业生你要先交一份不超过 750 词的演讲书面稿然后由校方指定的一个委员会统一的来审阅这些演讲稿那这个筛选委员会的构成通常就是哈佛的教职工还有就是校方的管理层然后

他们根据书面稿选出了候选人之后就会要求他们来做试镜就让他们口头把这些展稿念出来看看他们这个口头表达能力如何然后要是你通过了这个书面稿再加上面试两关最后你就可以等待登台但是在这之前校方还会专门安排这个演讲教练来给你辅导比如训练一下你的发音

一容以表所以要经过这么一番筛选后你才能登上哈佛毕业典礼的这方讲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年这位发表演讲的蒋宇荣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在人才济济的哈佛

他能站上这个最后的哈佛演讲台肯定是过五关斩六将的结果另外我看很多媒体都点出他这是哈佛毕业典礼上被选为学生演讲者的首位中国女性当然他不是第一位中国人第一位被选为学生演讲者的中国学生是在 2016 年当年获得哈佛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的何江他是来自湖南的一个小村庄此前毕业于中科大

他当时是在哈佛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演讲我都记得当时是引发了非常大的关注国内媒体对他的报道采访也是铺天盖地顺便说个题外话就是在 2017 年我们做波士顿游学的时候还很荣幸的邀请到了何江博士来给我们做了线上的行前分享分享的内容就是他所从事的

这个肿瘤早期筛查的研究但是他很高兴的说之所以答应了我们的请求来做这个分享就是因为其他的机构都是让他来讲这个哈佛毕业演讲的而只有我们是真正关心他所从事的专业所以这从一个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在 89 年之前这个哈佛毕业演讲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分量以及引发的可以说是一边倒的好评但在 9 年以后

同样是中国人,同样是在哈佛完成了学业,同样是来自中国的学生代表,过关斩将获得这个上台发言的机会,但收到的效果却大不相同。那么像这次引发争议的这位蒋宇荣的毕业演讲,标题是叫做 Our Humanity,就我们的共同人性。那在这个总计六分多钟的演讲里,蒋宇荣是从他读书实习期间的一件小事说起,

说去年夏天当他在蒙古实习时接到了两个同学从坦桑尼亚打来的电话当时他们有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就是如何使用当地的洗衣机因为所有的标签都是中文的

而那俩同学尝试用谷歌来翻译洗衣机上的字结果翻出了奇奇怪怪的译法叫什么旋转幽灵模式那蒋同学就点出了当时这样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就当时从坦桑尼亚给他打电话过来的一个是印度人一个是泰国人而他是一个在蒙古的中国人那当时打电话的内容是要破译坦桑尼亚的一台洗衣机那真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

竟然把这么多国家的人都连接在了一起。当然他借这个故事点出,就这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在哈佛读书。并且由这一件小事,蒋宇荣引申开来,说那一刻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曾经相信的事情,就是世界正在变成一个小村庄,并且也引出了他在哈佛学习的课程。

国际发展说他在这个课堂上遇到了来自 34 个国家的 77 名同学并且他们一起关注了很多国际发展问题然后在后面的演讲中江玉中就提到今天的世界正处于分裂恐惧和冲突中就仿佛是那个谷歌的机器翻译里把洗衣机上的一个标签理解为叫 spinning ghost mode 就旋转的魔鬼模式但是他

但是他号召同学们,就算世界陷入这天旋地旋的魔鬼模式,也请记住,当我们离开这个校园时,我们将带着我们在这里遇到的每一个人,我们将跨越财富和贫困,城市和乡村,信仰与怀疑,这些人说着不同的语言,梦想着不同的梦想,

那你可能不赞同这些人但也请你与他们携手并肩因为有一些比我们各自信仰更深刻的东西将我们绑定在一起那就是我们共同的人性 Our shared humanity 说白了就我们都是地球村的人我们都有人类共通的人性这一切是让我们在这样一个分裂的世界里依然应该团结在一起的理由大概就这么个意思

说实话他的这番演讲呢可能有人觉得感动有人觉得空洞但不管怎么讲如果你光是去看他这篇演讲稿好像还不至于引起这么大的争议但是接下来这个争议就铺天盖地的涌来了不只是国内在美国也是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但是先说美国这边跟我们国内争议的点还不一样美国人争的是什么哈

真的是为什么哈佛要在这样一个敏感的时刻选一位中国留学生来发表毕业演讲这个敏感时刻一方面是由于近期哈佛和特朗普围绕着反游主义问题硬钢特朗普当局甚至下了通牒要禁止哈佛招收外国留学生但是哈佛也已经入禀公堂冻结了特朗普政府的这一禁令现在两边还在打官司另外还有一个事

就上周美国国务院明确表示要限制中国学生赴美留学那像这两件事情过去这段时间我们的晨读精读课上都密切在关注那这两件事情摆在一起

就失职留学生特别是中国留学生赴美的多事之秋哈佛最后选了这样一位中国学生来毕业典礼上谈什么共同未来全球人性那这在美国社会引发的回应其实恰恰就是按照美国政治光谱的两极自由派也就是站哈佛这边的自然是觉得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就像哈佛这样的学校当然是要照亮全人类是要有拯救全人类的这个信念

而另一边的保守派则不以为然尤其他们是盯上了蒋宇荣的这个中国身份 BBC 的报道中就指在美国有些人是拿他可能涉嫌与中国执政党之间的联系来说事有一个保守派的 X 账号就批评哈佛说他们选择的这位毕业生演讲者是受我们这个 CCP 资助和监督的非政府组织的代表

并且称这位蒋同学的父亲是在中国的一个非政府组织工作充当着准外交代理人那 BBC 的报道中就注意到这个保守派的 X 账号

拥有近 64 万名粉丝此前曾发布过支持特朗普的内容那尽管 BBC 表示他们无法核实这些账号所发布的信息但至少可以反映出美国舆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基本上就是按照美国政治的断裂带来一分为二的就自由派表示喜欢保守派

表示反感这是美国舆论的看法而在国内呢其实每个身在国内舆情环境中的朋友应该自由体会其实大概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这事刚一出来的时候是被当作一个还比较正向的事件来关注

对吧作为能登上哈佛毕业典礼舞台的华人女性第一人而且叙述的内容还是关于天下大同符合我们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流叙事暗暗反对特朗普的这种割裂仇恨那这其实是一个本来很符合主流叙事的很有正能量的事件但是怎么到后来在网络上的民意就变味了呢我们大概数理有这么几个情况啊

那么首先就是对于他演讲的这些内容说实话我看很多网友也包括我身边人就表示对他这个演讲的内容无感就像他讲的那个故事两个外国同学从坦桑尼亚打来电话给当时还在蒙古实习的他请教这个坦桑尼亚的袭击上面的中文到底写的是什么这个故事好像乍一听是有点民族主义叙事

是说 made in China 风行世界特别是在这些发展中国家你看都卖到坦桑尼亚去了连懂英文都不行你要会使用得懂咱中文但是好像他话题又没有往这方面拐而是把话题很快的拐向说他这俩在坦桑尼亚的什么印度同学

跟在蒙古实习的他这样一个中国人围绕一个在坦桑尼亚的中国洗衣机的对话这一切的背景只基于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都是哈佛的学生他们都在研究国际发展他们都在关心全人类的命运

那我注意到很多国内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就讲,觉得他的这种感动是自我感动,让他这些来自故乡的中国观众看了无感,就说白了是你拿这件事在硬转折,在硬拔高,另外除了对他的内容表达无感,网友更多的关心是去到了他的身份背景,并且很快就扒出来这位顶着哈佛硕士头衔的蒋同学,其实本科并不是毕业于哈佛,甚至一开始也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顶尖名校,

而是英国的华威大学其实这个华威在英国也是不错的学校但是跟哈佛这些名头相比感觉还是隔了档次尤其网友们发现他是先就读于华威后来转校到了美国的杜克杜克在美国也是相当不错的学校了然后从杜克毕业过后又去投行工作了两年才升到哈佛的这个硕士

所以感觉他这个学术背景不是很硬而且一说到他是通过转校的方式从一般般的学校去到不错的大学网友们很敏感就更觉得你这个读书的履历是走捷径是考算英美大学教育的漏洞那接下来网友继续就发现

他是从高中就开始赴英国留学说实话大家的刻板印象中去英国读书尤其是中学就去英国读书那家庭背景应该是不得了说白了就至少得很有钱啊而再往后又扒出了他父亲的身份是一个叫做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挺长一串名简称叫中国绿发会的专项基金执行主任

那这个中国绿发会它有一定的官方背景是 1985 年成立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公益基金所以他的父亲是这个基金会下面的叫专项基金执行主任那这个蒋宇荣不就是官二代吗再加上网友称这个绿发会是得到了美国知名公司还有基金会的支持并且这个蒋宇荣后来申请哈佛的时候

是得到了绿发会的副理事长兼长期秘书长叫周静峰给他的推荐信并且推荐蒋宇荣的理由是他作为绿发会国际部长期志愿者的身份也就是说自己的老爹就在这个绿发会里面担任领导而你好巧不巧就取得了这个绿发会长期志愿者的身份并且以这个身份还获得了绿发会的

副理事长给你写的推荐信那这个链条被梳理出来后网友就更加怀疑说你这个蒋宇荣本来的学历起点并不高在英国也不是一个顶流的大学后来通过转校去到美国的大学然后申请哈佛的时候又用到自己老爹所在的这个半官方基金会的背书那说白了大家就怀疑你这个哈佛的身份其实就是靠你的家庭背景给运作包装出来的呀那对此

讲语荣没有沉默而是很快新开了一个社交媒体账号来做回应本周一讲语荣在自己的社媒账号上连发三则帖子其中一篇里他公开了自己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说自己不是靠走后门进的哈佛然后网传绿发会副理事长周静风的推荐信也没有提交对此讲语荣

蒋玉萌在帖子里是这么解释的说他申请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研究生的时候系统限制只能提交三封推荐信所以当时他提交的三封推荐信两封就来自于他在读课学习时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另外还有一封是本科毕业后在瑞士信贷工作时的小组长而且他还给到了哈佛申请系统里的截屏显示

当时他发给哈佛的三封推荐信确实只有这三个人而没有什么绿发会领导的推荐信并且他还解释说大学四年我的确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做无薪实习生

负责一些文件翻译和会议辅助该基金会当时也确实开具了一份实习生推荐信但申请哈佛时因为申请信的份数限制最后并没有提交到但是这个情况呢绿发会当时也不清楚具体情况那他最后这番话所指的就是网民晒出绿发会官方微信号当初的一个截屏就是公开宣传这位蒋宇荣由于获得了他们的推荐信进而被哈佛

录取的这么一个情况那蒋宇荣在自己的这个帖子里实际上就做出了澄清就既表明自己当时没有用到绿发会的这个推荐信但是呢由于绿发会不清楚相关的情况所以他们在对外发布消息的时候说自己是靠这封推荐信申请上了哈佛那也是情有可原的等于

这就是为绿发会开脱了另外蒋宇荣他还谈到自己跟父亲的关系其实自从小父母分居离婚后就非常疏远说我爸基本上不管我我和他隔非常远各有自己的生活并说我跟我妈颠沛流离到处搬家转学初中还是上的这个青岛一所条件很不好的学校而且还受到过同学的霸凌

初中的时候被一群女生摁在野外趴光了衣服羞辱并表示从那时候起小小的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读书读很多很多的书这是她的原话相当于就是说她是通过读书来逆天改命的

确实他在帖子中又继续说普通中考后他考上了青岛数一数二的高中没有考加分然后第二年又通过 GCSE 考试录取了英国学术最严格的高中之一没有后门本科他先是在英国华为大学读的是政治经济哲学专业那当时他们没有公开的年级排名但在他的转学推荐信里他的

教授写到说本专业从没有人的总分这么高所以他原话是所以要说我是年级第一没有问题我很骄傲然后大三他说我转学到美国杜克大学最后总的记点满分是 4 他得了 3.96 确实很高然后是拿了双学位就是经济和政治是以极优等荣誉学位

然后他解释了自己的学费问题说他非常清楚比起很多人来说有多幸运家里可以负担自己海外本科四年的学费但是他又解释不管是物质还是生活上他也经历过很多的苦痛挣扎像他在哈佛的研究生学费是来源于自己本科毕业后在瑞士信贷还有另外一家投资公司工作快四年咬紧牙关攒下来的所有积蓄

事实上他原本是 2022 年秋季就该入学哈佛但由于没有凑够学费被迫推迟一年到 2023 年秋季才入学这样的话

他就可以多工作一年来攒钱他还晒出了 22 年 5 月份的一个截屏他写给哈佛的项目主管的邮件表示因为不能凑够学费需要被迫放弃他的哈佛录取或者推迟一年入读在回应的最后江宇荣说

他在艰难的时代保持柔软不让心变得坚硬是我最大的英雄主义所以即便有铺天盖地的脏水和谩骂我也非常淡然到此刻为止我一条评论都没有删即使是各种污秽不堪的下三路私信和辱骂我也连举报都懒得点过一次清风过耳而已就像男朋友鼓励我说的你知道自己在做对的事情应该去做的事情那么

随千万人无往矣那以上就是蒋宇荣本人对这个事件的回应那对这个事情我自己的一点看法因为我也是在国外读书尤其蒋宇荣所读的这个国际发展专业跟我所就读的这个叫区域研究专业大家其实重合很多所以结合着我跟大家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第一我觉得蒋宇荣这个事情我们首先做一个现象来看他之所以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和讨论其实很重要的一个背景事件就是前不久由中日友好医院萧医生所连环爆出的这个协和 4 加 4 的事件那个事件让广大群众知道了原来所谓的美国名校也不全都是靠硬实力硬考上去的原来还存在着这样的一种潜规则

那就是转校协和的那位董同学他是从一个社区大学转学到了哥伦比亚大学下面的巴纳德学院然后来在申请协和 4 加 4 培养项目的时候又在学分上造假所以没想到不仅中国的学校连外国的这些名校学位的取得也可以如此之假是可以靠权势靠金钱靠运作去实现的所以有这样的前车之鉴

而且还是刚刚在你前面趟过去的这一趟前车群众看到这样一位高调的蒋同学的时候就确实自然的想到她是不是那下一个董小姐所以这是她这个事件容易得到关注的一个前提或说是一个舆情背景

但我觉得,其实这个舆情背景呢,它顶多就算是一个必要条件。换句话说,就如果没有这样的舆论环境,大家没有经过前不久协和 4 加 4 那档子事的洗礼,可能就不会拿着同样的尺子来量这个蒋同学的事情。但关键这个事情还能后续发酵,我想就不是舆情环境这么简单了。

事实上蒋同学的这个回应刚才我把其中的主要内容都跟大家讲了那我觉得其中的一些具体事实但凡是他列出截屏的我都预设他是真实的比如哈佛提交的申请信他真的就只提交了那三封并没有绿发会的那封申请信但是我觉得从逻辑上来讲依然有这么几点值得指出比如第一他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自己去哈佛的学费全靠自己工作以后挣来的

但是对于过去这么多年他在英国从预科读起又读大学这四年的学费生活费全由家庭来提供江宇荣他只是一笔带过但是这一年

这也足以证明一件事就是他家的经济条件是早在十几年前就足以支撑他从英国到美国这至少六七年的学业这可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并且他在回应中虽然开门见山的就撇清了跟父亲间的关系说是离婚以后就没有怎么管他他是跟母亲一起在青岛颠沛的生活

但是因为有英美读书留学这个事实放在那你再怎么诉说苦难也很难证明自己穷而且他也没有说明自己母亲这边的经济条件到底怎么样母亲有工作还是没工作母亲的这个经济能力到底怎么样她出国这么多年的学费生活费到底是母亲独立承担还是她那个很疏离的父亲给的或者你就说是亲戚朋友的赞助是爸妈找人借的钱这些你其实

都应该讲清楚呀因为广大群众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你今天这些光鲜的取得背后有没有腐败嘛就你父亲一个事业单位的普通领导如果再加上你所叙述的你母亲连在青岛给你上一个好一点的学校都没有条件那你可以花费四年在英国至少两年在美国合计六七年的英美自费留学这钱到底是怎么出来的那这件事情啊我觉得就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

也是一个超越个人隐私关乎公益的事情因为你的父亲是国家工作人员而且还算是个领导那所以在钱这个事情上是有责任要向公众讲清楚的但说实话在这一点上我觉得现在就有蒋同学这样一个小姑娘出面来为自己证明清白

其实也很难为他因为他早期读书的这部分钱是在他自己没有经济能力甚至还未成年的时候由他的家长给到的所以这个留学款的来源是应该由他的家长母亲也好父亲也好特别是他的父亲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出来向公众说明可惜现在他们依然在沉默

甚至如果他的父亲母亲本身就隐身在女儿的这份声明背后换之这份声明的内容本来就有他们操作的痕迹那就更要怀疑他们这么做是在避重就轻拿女儿毕业工作后申请哈佛的钱是靠自己工作所得来转移公众的注意力达到一个避重就轻混淆视听的效果

另外还要说一点,就是蒋同学的这个演讲内容,我看国内有不少网友说他的英语不够好,发音也不够标准,其实这点我要替他辩解,就是我们国内人看英语很多时候还真的停留在发音好不好,就等同于英语好不好,甚至推算出他学习好不好,这样的一个惯性认知,但这点我其实早就表达过,千万不要以发音来判定一个人的英语水平,

事实上我看了美联社在这个哈佛演讲当天对蒋宇荣做的一个采访这个采访因为是在马路边上而且身后不知道怎么的当时还有两个人在打架也被拍了进去所以一时间上传到网上成了这段时间美国互联网上的一个梗那这个在街头的采访因为是比较随性的所以蒋同学的回答不可能是准备好小超在那念所以他受访时回答的表述我觉得还是

非常地道而且用词也相当高级所以我个人觉得没必要怀疑他的英语水平并且他敢于公开讲当初转学的时候他的成绩在华为大学是年级第一把杜克的学分级也晒了出来而且是以第一等荣誉生的成绩毕业的这个学习成绩我觉得还是应该肯定就人家读书还真的是读得好不要因为他转过学

就觉得他的学术实力不行但这当中又涉及到一个可能避重就轻的问题就是你光有成绩好是一方面但是你申请上哈佛包括之前转学到杜克不单单是要体现你成绩好

像这位江宇荣他在哈佛读的这个国际发展专业说实话跟他的本科专业就是政治经济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跟他本科毕业后的职业生涯就在投行和投资公司的工作可以说是并不相关那一个在投行工作了六年的人再来申请哈佛通常比较多的情况以我的了解是申请 MBA 那会选择申请像国际发展这样的项目通常有这么两种可能

一种呢是你真的热爱因为所谓的国际发展学简单来说就叫做穷人经济学就是你要愿意帮助穷人穷国提升他们的经济状况这就是国际发展学做的事情

那另外其实还有一种情况也是我自己接触比较多的就是在申请像哈佛这样的名校的时候国际发展学这种比较冷门的专业相对来说更好生竞争可能会比那些热门专业小一点而且这里我觉得关键绕不开的一件事就是他父亲所在的这个绿发会所做的事恰好

就是跟这个国际发展学高度重合当然我们本来可以说蒋宇荣他是受父亲的影响选择走上这条路但恰恰这个小姑娘在自己的表述中说自从父母早年分居后他跟父亲之间是很少有交流的所以看来这方面他不是受父亲的影响但偏偏就是你一方面跟父亲走得远另一方面

却跟父亲这个名头拗口很多外行甚至听都没听过的绿发会联系如此之密切甚至他自己都说本科四年在那做了四年的国际志愿者那这次他虽然晒出证据说自己申请哈佛时没有用到绿发会的推荐信

但是他这里没有讲清楚的问题是,你推荐信是没有用,那你在自己的申请材料里有没有写这一段呢?以及其他给你写推荐信的人有没有拿你在绿发会实习这件事作为支持你申请的理由呢?还有你现在申请哈佛是一回事,那之前你申请转学度课的时候有没有用到绿发会给你的推荐信呢?

因为大家都知道,国外的学校申请也肯定有这样一个门户之鉴,就你从华为直接升哈佛有难度,但你先申请到杜克,然后再从杜克升哈佛就相对容易,所以到底绿发会的这段经历对于你的申请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其实蒋同学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清楚了,就是把你当年申请时写的个人陈述晒出来。

事实上这个个人陈述也就是俗称的 PS 很多美国学生都乐于公开甚至在美国很多的报纸包括出版机构都很愿意把这种 PS 作为一个散文来发表因为这里面充满了年轻人对于未来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的一种憧憬是一个非常美好的东西

所以蒋同学有如此美好的愿望他完全可以把自己当初这种美好的憧憬亮给世间证明自己其实很早就对国际发展充满了理想

而且就算其中涉及到这个绿发会我觉得也没问题你作为实习生在里面做了事情你理应获得这样的资质的认证那所以若是能晒出自己的申请材料让大家看到你确确实实做了这些事我想他不单单可以证明自己更可以还绿发会以清白所以我是觉得哈

这件事情既然它不只是一个个人问题,而是牵扯出了事业单位及其部门领导,这样的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情况,那不但是相关部门还有蒋宇荣的父亲有向公众解释的责任,而且这时候拉着蒋同学希望他多抖料多澄清的不应该是我们,而是这样的机构和在这样机构里的父亲,那这样的澄清步骤是不是已经在路上了,我们拭目以待。

另外最后我想说其实从我看到的蒋宇荣的演讲包括他事后接受的媒体采访其实我倒是相信他的很多表达是由衷的但是我也相当理解包括我个人在看这些演讲的时候总有一种感觉就是他说的这些话很假很空很虚伪就是有一种非常强烈的核不食肉米这样的感觉

那这难道是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变了吗是因为我们对哈佛这样的名校开始驱媚还是说源于我们对美国这样的所谓灯塔国的失望所造成的

事实上当我打开了 9 年前当时第一次登上哈佛毕业典礼讲台的华人代表何江博士的演讲时我好像又找回了答案当时这位从哈佛生物系博士毕业的何江回顾读初中的时候在湖南的农村有一次被毒蜘蛛咬伤了他的右手

问妈妈该怎么办,妈妈并没有带他去看医生,而是决定用火疗的方式来治疗伤口。何江在演讲中很细致地描述了母亲如何在他的手上包了好几层棉花,然后浸泡在酒里,并让他在嘴里放一根筷子,随后母亲打火点燃了棉花,热量逐渐渗透棉花,开始灼烧他的右手。

灼烧的疼痛让他忍不住想喊叫,可嘴里的筷子却让他发不出声来,他只能看着自己的手被烧着,一分钟两分钟,直到妈妈熄灭了火苗。那后来,已经是生物学博士的何江在演讲中说,原来高热可以让蛋白质变性,而蜘蛛的毒液也是一种蛋白质,所以这样一种传统的吐方法实际上有它一定的理论基础,想来也是挺有意思的。

他还说道,你看,我在中国的农村长大,那个时候村庄还是一个类似于前工业时代的传统村落,在我出生时,村子里没有汽车,没有电话,没有电,甚至也没有自来水,我们自然不能轻易获得先进的现代医疗资源,那时候我妈妈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医生来帮我处理蜘蛛咬过的伤口。

他说,我们经常看到因贫穷、疾病和资源匮乏流动的兽族,现代社会里习以为常的那些救生常识经常无法普及地传递到这些欠发达或不发达的地区,于是世界上仍有很多地区,人们只能依赖用火疗这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治疗蜘蛛咬伤事故。

他说在哈佛读书期间切身体会到作为一名科学家积极地将所会的知识传递给那些急需这些知识的人是多么的重要他提到当时他所在的村民听到禽流感就像听到恶魔施咒一样对其特别的恐惧

而当我认识到将受感染的不同物种隔离开等简单的卫生举措就可以减缓疾病传播时,当我能够将这些知识传递到我的村庄贡献力量时,我内心第一次有了一种作为未来科学家的使命感。

在演讲最后何江说改变世界可以非常简单改变世界也意味着我们的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科技知识应该更加均匀地分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而我们也能够一起奋斗为将这样的目标变成现实

你看,这是何江的演讲,在时隔近十年后再次回看,我依然感觉到一种感动。我也在想,同样是哈佛毕业生,同样的毕业演讲,为什么何博士在十年前的演讲依然能够打动我们,但今天的蒋同学的演讲却让我们感到了疏离,甚至是不适。

我想这不是因为主题变了,而是因为何江博士的演讲,由于他的真实、切身,让我们能感到共情,他是一种平视乃至俯身的状态,是一种尊重乡土、牵挂乡土的姿态在感怀自己的世界,而相比之下,

蒋同学的演讲包括他事后的采访包括他在网络上为自己澄清辩解的那些文字中我却时时能感觉到一种居高临下的精英意识其实精英本身不是一个恶词我也从来反感以出身来论阶级

事实上,很多精英出身的人士,他们恰恰是为人类谋福祉,为穷人讨利益的先锋。但是我所反感的是那种始终保持着精英的俯视感,在与世界对话时始终把自己站在一个道德和文明的高地上。

用居高临下的姿态去审视或者用空洞的语言尝试去感动实际上他们只能感动自己而感动不了世界也改变不了世界所以十年间两位华人毕业生在哈佛演讲台上的表现我觉得这背后纵使世界和这所大学都在风云变幻但是一些

基本的价值观没有变那些真正能打动我们的内在逻辑没有变所以应该反思的或许不是我们而是那些所谓自我感动的初心那好最后也感谢你的时间想要获得本期内容的完整讲义还可以添加我们文中小编的二维码我们会在交流群中给大家完整的发放

同时关于此事态的后续我们也欢迎大家参加每周四晚在视频号在下林伯虎的直播我们会结合一周热点带大家借由外刊读懂世界也看到自己好的再次感谢你的时间我是林伯虎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