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过刊065:新概念作家成长谱系之韩郭局部版

过刊065:新概念作家成长谱系之韩郭局部版

2024/7/16
logo of podcast 过刊

过刊

AI Deep Dive Transcript
People
嘴牙姐
Topics
嘴牙姐:韩寒早期作品中暴露的问题,在他后来的作品中依然存在,只是被更巧妙地掩盖了。他擅长营造氛围,但缺乏真正的观点,比喻牵强附会,对女性的刻画充满了偏见和物化。他后期的作品中取消了所有女性角色,回避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左小姐:韩寒早期作品的成功可能源于其炫耀的成分,故事缺乏剧情,人物刻画单薄。他笔下的人物洞察可能只基于他自己的想法,对人性的揭露,可能只是他自身的投射。他后期的杂文比《三重门》好,但他对女性的态度没有改变。 葛小姐:韩寒的成功源于他早期的叛逆形象,他成功地包装了自己。他拒绝复旦大学是一个聪明的选择,让他保持了神话般的形象。他后来的作品中没有改进,只是用外力掩盖问题,变得更狡猾和沉默,并没有变得更好。他为自己的失败找到了一个借口——风向变了。他始终没有走出少年时代,他的电影始终在重复同样的主题。 左小姐:新概念作文大赛最初的质疑在于其作文方式的僵化和八股文倾向。它表面上鼓励个性表达,实则还是一种程式化的写作模式。它虽然想开风气之先,但最终还是被规则化了,失去了其功利性和浪漫主义意义。它逐渐地域化,赞助商的规模也缩小了。当时关于教育的讨论很多,但媒体往往隐藏关键信息。Gap year的概念在当时并不普及,年轻人很难知道自己真正想做什么。一些鼓吹不同人生选择的例子,往往隐藏了其背后的经济基础。对于没有太多选择的人来说,读大学是一个最公平的方式。 葛小姐:韩寒和郭敬明的成功,让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参加类似的比赛。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荒诞之处在于,它表面上提倡不拘一格降人才,实际却沦为高考加分的工具。新概念作文大赛早期成功的原因在于其与高校的合作,为获奖者提供免试入学的机会。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影响力下降,是因为其加分优势逐渐消失,以及写作平台的增多。人们将希望寄托在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上,这反映了人们对环境和人的不信任。人们对公平的理解发生了转变,更加信任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经历,在如今看来可能存在不公平之处。如今人们对公平的理解发生了转变,更加信任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 葛小姐:韩寒和郭敬明是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双面体现,彼此影响,互相利用。他们互相利用“上海绝恋”炒作,他们的成功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韩寒和郭敬明后期的选择影响了大众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评价。新概念作文大赛培养出许多作家,但韩寒和郭敬明仍然是其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韩寒和郭敬明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形象和影响力有深远的影响。韩寒和郭敬明在娱乐行业的作为影响了大众对那个时代的文化现象的认知。重新阅读韩寒和郭敬明的作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他们的作品。韩寒早期作品存在一些问题,但其后来的杂文比《三重门》好很多。韩寒早期的杂文犀利中肯,塑造了他批判性形象。韩寒擅长营造氛围,但《三重门》中的观点缺乏根基。韩寒在《三重门》中对社会现象的揭露,是以男主角的特权视角出发。韩寒笔下的男性角色都一样:虚张声势,缺乏真正的观点。韩寒在《三重门》中大量使用比喻,但这些比喻并不高级,反而显得累赘。韩寒的比喻是一种低级的表达方式。韩寒《三重门》的成功可能源于其炫耀的成分,故事缺乏剧情,人物刻画单薄。韩寒《三重门》中的人物刻画单薄,只关注林雨翔的视角。韩寒对人物的洞察可能只基于他自己的想法。韩寒对人性的揭露,可能只是他自身的投射。韩寒对女性的态度没有改变,他的成长只是取消了所有女性角色。韩寒回避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建议他不要再涉及女性题材。韩寒如果拍女性题材电影,可能会被骂,但这是一种回应他17岁时的自己。韩寒的“南墙计划”体现了他对自我表达的坚持,但最终却令人失望。韩寒没有变得更好,只是变得更狡猾和沉默。对韩寒作品的批评是恰当的,因为他没有改进,只是用外力掩盖问题。韩寒的成功源于他早期的叛逆形象,他成功地包装了自己。韩寒拒绝复旦大学是一个聪明的选择,让他保持了神话般的形象。韩寒对女性的态度不会改变,如果拍少女题材,也会以另一种方式消失女性角色。韩寒维持着曾经的神话形象,这与时代背景有关。韩寒的叛逆形象让他成为了挑战体制的象征。韩寒的叛逆性以及对抗性,让他聚集了大量粉丝,形成了强大的话语表达。当时文坛缺乏活力,韩寒的出现满足了人们对新力量的需求。当时的文坛死气沉沉,人们渴望新的力量。当时的文坛需要新的力量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当时人们对体制内的行为不屑一顾,韩寒的出现满足了这种心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高考是公平的,但在韩寒郭敬明那个时代,人们更渴望打破僵化的体制。韩寒郭敬明时代,人们渴望打破僵化的教育体制,探索更多可能性。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经历,在如今看来可能存在不公平之处。如今人们对公平的理解发生了转变,更加信任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人们将希望寄托在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上,这反映了人们对环境和人的不信任。人们将希望寄托在相对公平的考试制度上,这反映了人们对环境和人的不信任。

Deep Dive

Shownotes Transcript

【编者按】过刊第六十四期,我们聊一聊韩寒与郭敬明。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走出来的两人,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外界视野中“缠绕式成长”。隔空打嘴仗,见面道久仰,各经抄袭门和代笔门之后,又先后在乐坛、影视圈两开花。他们的成名与富有,既有个体选择,也关乎时代风向。从人生有不同解法的时期走来,再回到既定规则与社会关系中去,七门红灯再照不亮后来者前程,光明与磊落都再无下文。曾经叛逆的在幕后越发沉默,倒是曾经服软的在台前愈演愈烈。回望新概念伊始带来的想象,也许其本身,更像是一场关于幻灭的故事。【本期目录】01:35 上海绝恋的连载开始了04:00 新概念作文的一体两面05:00 重读《三重门》:不适与虚张10:00 少年作家的贬损与卖弄14:00 问题没有改善,只是被隐藏了17:00 叛逆的包装为新神话镀上金光18:30 那时为什么需要新概念作文大赛20:30 在僵化与怀疑中,人们投身前者22:30 不论理想或功利,比赛成最优解24:30 旷野千禧版:去选择不同的人生26:30 新制八股文:投其所好表演表达31:00 升学加分:特供家长的“保健品骗局”32:00 代笔风波:人造韩寒的《光明与磊落》36:00 他对社会的关注,让人包容他的质素38:30 他为自己退场找到理由:是风向变了42:00 郊县少年寻找不确定性的奇遇与艳遇46:00 Word和PPT的银幕对决49:30 男子汉宣言、国民岳父、风尘柔光56:45 俏皮话输出、男女有别、日韩文化67:00 当叛逆者陷入社会关系68:30 在乐坛支线上再战一场77:00 大城市与小县城的长期幻觉80:20 人在长大后填补自己的过程84:00 郭式笔法:声嘶力竭自毁式道德绑架86:00 郭式审美:日系青春穿皮草调暗画面90:30 他对于成功的全部想象,是拥有特权95:00 小时代系列:一组想证明自己的短剧100:20 不理解何谓气象,他拍不出幻象107:00 观众需要的是暗示,而不是解释109:00 无价值判断的市场,注定会劣化112:00 保护大众建立的共识是极重要的114:00 创作者不再具备描摹全景的能力115:00 在极致的物欲中追求永恒的愿望118:00 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替你去书写【关于过刊】《过刊》是一档由左小姐和葛小姐共同编辑的泛文化播客,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苹果播客等处订阅收听。你可以微博搜索“过刊编辑部”关注我们,那里会不时更新对应单集的图文信息。也可以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联系我们。以及,欢迎大家多多在过刊评论,如若愿意也可在苹果播客、豆瓣上为我们评价打分,我们热烈期待着你的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