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过刊第七十四期,我们聊一聊上海话。上海口音究竟是种怎样的声音?相较吴语地区整体的“软糯”,上海话为何透着“爽利”?假如说“水门汀地板”是混血词,“顶呱呱”又为什么是四分之一混血?本地方言的变化往往藏有本地生活的演进,从开埠后上海话注音版的洋务职业指南,到50年代百废待兴、80年代市场经济,屋里厢弄堂口,今朝阿拉一道谈谈“山海经”。不唱前朝评古事,讲只讲,一方水土有乡音。【本期目录】01:15 “无人生还”用上海话怎么讲02:20 从聊艺术、聊生活到没得聊04:15 吴语区混战:十三人搓麻将07:30 人们丧失了文读的能力09:30 沪剧味和评弹腔的不同13:45 上海小囡讲话讲究爽利14:40 方言里的共识:路子和票子19:20 上海话的入声:“黑”与“白”21:20 侬个事体,托人托到王伯伯23:20 从蓝衫先生到“侬老来赛”24:30 上海音配版洋务职业指南30:00 老派上海话“非常”怎么讲32:00 城市刻板印象对方言的影响35:00 50年代推广普通话运动38:00 80年代普通话由校入家42:00 语腔语调不同,不等于地位不同47:00 吴语地区各处方言的没落48:30 评弹书场:“外插花”、“肉里噱”54:30 醒木材质,就能看出讲书水平57:00 上海人“谈山海经”鬼话连篇录60:30 你用上海话能读出里面的促狭64:00 不甚有用的“初涉上海滩常识”【关于过刊】《过刊》是一档由左小姐和葛小姐共同编辑的泛文化播客,欢迎在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苹果播客等处订阅收听。你可以微博搜索“过刊编辑部”关注我们,那里会不时更新对应单集的图文信息。也可以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联系我们。以及,欢迎大家多多在过刊评论,如若愿意也可在苹果播客、豆瓣上为我们评价打分,我们热烈期待着你的反馈。【下期预告】过刊075:汶川地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