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125 | 力荐!终于有部电影呈现了“改编真实事件”的全新方式!

Episode 125 | 力荐!终于有部电影呈现了“改编真实事件”的全新方式!

2018/9/10
logo of podcast 反派影评

反派影评

Shownotes Transcript

『美国动物』

K先生(青年编剧;《寂静之地》等4期嘉宾):6.5分;“小镇电台的播音员高兴地说:我们镇的宜居指数喜获全国第14名。是的,就是这样一个无聊的地方促成了一种无聊的犯罪。”

波米:7.5分;“电影核心不在偷盗、不是残酷青春,而是‘表演’:演员演角色、角色演角色和原型演角色;导演通过叠加三层表演完成对真实事件最彻底的‘陌生化’处理。”

(音频后期制作:波米;编辑排版:效愚)

平均分: 7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节目时长:1小时24分钟;

开场曲:<New York Groove>(Ice Frehley);

第30秒-第4分钟: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第4分钟-第7分钟:两位主播为影片打分、阐述理由(无剧透);

第7分钟-第54分钟:嘉宾“K先生”与波米谈《美国动物》“优点” (涉及剧透):

1、嘉宾“K先生”对比《15点17分》觉得本片有意进行了事件的“反高潮化”处理,着重塑造普通人气质,呈现他们作案前与作案后的心态,但弱化“案件本身”;此外,影片在让真实人物出镜的前提下,反而明确了“去偶像化”的选角方向,呈现出“演员比原型人物更像普通人、更有“书呆子气质”的反常结果;

2、波米认为影片有明确的反类型意图,多处镜头仿讽《惊天魔盗团》《黑暗骑士》等片,体现“类型片制造的高智商犯罪幻觉”对民众的灾难性影响;同时影片围绕着“表演”母题,以多重“陌生化手段”完成了对真实事件“最主观的客观呈现”;

第54分钟-1小时7分半:交换意见,K先生和波米谈影片“缺点”(涉及剧透):

1、K先生认为片中的“伪纪录片”素材摆拍痕迹明显,原型与演员的对话故弄玄虚,很多手法仍旧重复前作《冒充者》;

2、波米觉得影片在形式实验方面还可以更加大胆极致,抢劫等段落的呈现仍太过常规;而且主创在人物塑造与形式探索上的意图也有左右互搏之处;

1小时7分半-尾声:外延话题:

1、推荐并详谈导演前作纪录长片《冒充者》;

2、K先生推荐近年圣丹斯优秀纪录片;

尾声曲目:<Who By Fire>(Leonardo Cohen);

影片《美国动物》(American Animals)重要信息:本片北美分级:R级;片尾是否有彩蛋:无;资源状况:蓝光版1080P全高清中字资源已出;

本期片目

  • 『北方的纳努克』( 1922 )

  • 『欲海惊魂』( 1950 )

  • 『无因的反叛』( 1955 )

  • 『杀手』( 1956 )

  • 『我的美国舅舅』( 1980 )

  • 『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1991 )

  • 『阮玲玉』( 1991 )

  • 『落水狗』( 1992 )

  • 『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4 )

  • 『昨天』( 2001 )

  • 『大象』( 2003 )

  • 『狗镇』( 2003 )

  • 『完美学分』( 2004 )

  • 『太坏了』( 2007 )

  • 『蝙蝠侠:黑暗骑士』( 2008 )

  • 『希林公主』( 2008 )

  • 『决胜21点』( 2008 )

  • 『海豚湾』( 2009 )

  • 『海扁王1』( 2010 )

  • 『杀戮演绎』( 2012 )

  • 『独立游戏大电影』( 2012 )

  • 『南国野兽』( 2012 )

  • 『冒充者』( 2012 )

  • 『鸟人』( 2014 )

  • 『贩毒之地』( 2015 )

  • 『死侍1』( 2016 )

  • 『惊天魔盗团2』( 2016 )

  • 『所有的不眠之夜』( 2016 )

  • 『敦刻尔克』( 2017 )

  • 『天才枪手』( 2017 )

  • 『我,花样女王』( 2017 )

  • 『15点17分:启程巴黎』( 2018 )

  • 『瞒天过海:美人计』( 2018 )

  • 『遗传厄运』( 2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