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151 | 弱者不把自己称为弱者,而是称为“善人”。

Episode 151 | 弱者不把自己称为弱者,而是称为“善人”。

2019/3/12
logo of podcast 反派影评

反派影评

Shownotes Transcript

『此房是我造』

靳锦(资深媒体人;《流浪地球》等6期嘉宾):7.5分“当你被每个杀人场面深深吸引的时候,你就像已经接受了杀手的价值观一样——而这也是导演说服你的第一步。”

雷普利(“凤凰电影”前编辑;《流浪地球》等31期嘉宾):7分“影片和《女性瘾者》的结构拍法都太像了,充斥着天才般的诡辩技巧和富有魅力的洗脑话术,只是这一次他大逆不道的价值观没有说服我。”

波米:7.5分;“这首先是一部扎实的职业片,就像《寿司之神》:如何用一辈子踏实做好一件事。后者说寿司,这部讲杀人。”

(音频后期制作:Siyuan/波米;编辑排版:效愚)

平均分: 7.3

本期节目流程与目录:上半场节目时长:1小时23分半;

开场曲目:<The Four Seasons, Concerto No. 3 in F ("Autumn") RV 293 (Op. 8 No. 3):1. Allegro>(Antonio Lucio Vivaldi);

第10秒-第1分钟:嘉宾信息介绍;

第1分钟-7分半:影片信息介绍(无剧透);

7分半-第11分钟:三位主播综合优缺点为影片打分(无剧透);

第11分钟-第54分半:嘉宾“雷普利”、“靳锦”和波米都先谈影片“优点”(涉及剧透):

1、嘉宾“雷普利”结合导演前作短片《职业》谈到拉斯·冯·提尔一直以来“导演=杀手”的核心价值观;

2、嘉宾“靳锦”提到了影片给予她全方位的观影快感,并提到了电影以杀人呈现创作焦虑的方式,称这是冯·提尔的《八部半》;

3、波米明确了本片在当今影坛的稀缺性,并历数它与其他以“连环杀手”为主角影片的不同之处,也尝试探讨了导演赋予主角的那套完全有悖于主流道德体系的价值观;

第54分半-1小时12分钟:交换意见,三位主播谈影片“问题”(涉及剧透):

1、雷普利对比前作,认为本片在形式上过于雷同,但为杀人狂洗白的说辞却欠缺说服力;

2、靳锦同意雷普利指出的问题,她在导演那套说辞中感受到的更多是“表述者的权力”,拉斯·冯·提尔此次更多是以单纯举证而非展现体验的方式阐述价值观,诡辩大于魅力,代入感不强;

3、波米认为导演影像上的表达越来越保守,并称本片是“影坛维度的异数,导演维度的套路”;

1小时12分钟-尾声:外延环节:

1、布鲁诺·冈茨前作回顾;

2、导演拉斯·冯·提尔前作回顾(此部分预计将于明天推送);

尾声曲目:<Hit The Road Jack>(Buster Poindexter);

影片《此房是我造》(The House That Jack Built)重要信息:本片北美分级:R级(导演剪辑版为“未分级版”);片尾是否有彩蛋:长字幕结束无彩蛋;资源状况:蓝光1080P完整版(未分级版)中字资源已出;

本期片目

  • 『柏林苍穹下』( 1987 )

  • 『沉默的羔羊』( 1991 )

  • 『盲井』( 2003 )

  • 『老男孩』( 2003 )

  • 『帝国的毁灭』( 2004 )

  • 『撞车』( 2004 )

  •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电影』( 2007 )

  • 『寿司之神』( 2011 )

  • 『女性瘾者』( 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