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sunsetting PodQuest on 2025-07-28. Thank you for your support!
Export Podcast Subscriptions
cover of episode Episode 182 | 恐怕这一回你们都没看懂昆汀。

Episode 182 | 恐怕这一回你们都没看懂昆汀。

2019/12/17
logo of podcast 反派影评

反派影评

Shownotes Transcript

『好莱坞往事』

靳锦:7分媒体人;《美国工厂》等10期嘉宾我们经常在反派影评中听到克拉考尔的那句名言:“电影是物质现实的复原”,昆汀则用这部电影彻底颠覆了这句话。他也在片中表达了对电视剧的鄙夷,正是那些常年受电视剧暴力影响的人,才最容易产生杀人的冲动。

法兰西胶片:7分“第一导演”负责人;《天气之子》等19期嘉宾昆汀这一次不单单对舒展情怀充满野心,他对“改变观影”的野心也很大。最喜欢皮特这个人物:他给主子开车,车挨了一刀,他给主子看家,自己挨了一刀;刀口都在一个位置,侧面,也代表着:边缘;其实他才是荷里活最关键的推动者,他是社会繁衍的牺牲品,也是本片真正的主角。公众号“第一导演”现诚聘电影记者,有意者可与豆瓣/微博账号@法兰西胶片 联系。

波米:8分不存在所谓魔改,因为第三幕本来就是一个片中片,所有人物在前两幕的动作都是在进行排练,为的就是在第三幕的正片进行表演;仔细看的话,所有的细节都能对得上,昆汀还为此安插了无数“破次元壁”的提示。它在虚实间的穿梭手法比《盗梦空间》牛逼多了。

平均分: 7.3

节目流程上半期节目时长:01:50:48;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影片的自反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它与《痛苦与荣耀》的自反性呈现有何异同?

2)昆汀对电视剧和电影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3)影片如何展现了六十年代的嬉皮士文化? 立场上它与《制造伍德斯托克》有何不同?

4)替身演员一角所代表的美国精神是什么?

5)全片的虚实界限都有哪些?

6)为什么直到事件发生,塔特都从未与男主们发生对话?

7)女主在观影的同时,两位男主在做什么? 这一段的银幕时间是多长?

8)为什么说第三幕是片中片,昆汀给到的提示有哪些?

9)片中片与当时好莱坞影视作品的共性是?10)为什么说统领全片的动作是“排演”?11)最终,昆汀通过虚实交叉的结构想表达怎样的主题?以上缺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对比《无耻混蛋》的结尾,昆汀存在自我重复吗?

2)当创作者陷入对媒介本身的探讨时,是否会降低影片的社会性和娱乐性?

3)李小龙段落是实是虚?这一段是否有不当之处?

4)影片是否为波兰斯基后来的行为提供了某种辩解?

5)影片强调出六十年代性开放环境的意图是什么?以上外延环节(上半场)的话题是:

1)李小龙的银幕形象与现实中有何不同?

2)为什么昆汀应该被定义为“录像带一代”?

3)昆汀与马丁·斯科塞斯一代的不同之处在?

开场曲:<Treat Her Right>(Roy Head/The Traits);

结束曲:<Don't Chase Me Around>(Robert Corff);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上半场完整节目。“昆汀·塔伦蒂诺前作回顾”将于下半场呈现。

影片信息本片北美分级:R级;是否有彩蛋:有,位于片尾字幕中后段;资源状况:蓝光1080p高清中字资源已出;本片原名:Once Upon a Time...in Hollywood 后期/排版:波米;封面设计:画电影(可关注B站“画电影”频道);

本期片目

  • 『大逃亡』( 1963 )

  • 『罗斯玛丽的婴儿』( 1968 )

  • 『龙争虎斗』( 1973 )

  • 『出租车司机』( 1976 )

  • 『越战创伤』( 1989 )

  • 『落水狗』( 1992 )

  • 『灵异第六感』( 1999 )

  • 『杀死比尔1』( 2003 )

  • 『尖峰时刻3』( 2007 )

  • 『梅兰芳』( 2008 )

  • 『无耻混蛋』( 2009 )

  • 『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2009 )

  • 『盗梦空间』( 2010 )

  • 『李小龙我的兄弟』( 2010 )

  • 『人间喜剧』( 2010 )

  • 『战狼2』( 2017 )

  • 『痛苦与荣耀』( 2019 )

  • 『仲夏夜惊魂』( 2019 )

  • 『好莱坞往事』( 2019 )

  • 『寄生虫』( 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