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先生:6.5分青年编剧;《黑色党徒》等7期嘉宾两位主角显然是同一个人啊,我从一开始就看出来了,这就是一个年轻时候的自己与年迈时候自己的对望和撕扯,拍得很工整,但我不嗨这种电影。
雷普利:6.5分《爱尔兰人》等37期嘉宾影片建立了丰富的多义性,使得它可以从任何角度进入:它可以是一部佛洛依德学派的心理惊悚片,也可以是一种希腊神话故事的演义,但真正能完整解释这部影片体系的当然还是克苏鲁神话。
波米:8分影片的形式和质感比它暧昧性的文本还重要。这不是一部年代戏,而是一个穿越回一百年前的剧组在那时候拍的时装片。片中的电影技术和镜头语言都是一百年前的。这个形式太有趣了,镜头里的角色是一百年前的,而持摄影机的人也像是一百年前的。
平均分: 7
节目流程节目总时长:01:11:58;页首音频包含内容有(无剧透):
1)嘉宾信息介绍;
2)影片信息介绍;
3)主播为影片打分并阐述理由;以上优点部分涉及如下话题(含剧透):
1)有哪些细节能支撑“两位主角是一个人”的说法?
2)为什么还可以把这座岛和威廉·达福看做是一体的?
3)主角多次自慰的动作在说明什么?
4)独眼海鸥是谁?影片提到了哪些希腊神话中的人物?
5)从克苏鲁的角度,如何解答影片的结尾?
6)本片与其它黑白片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7)影片都使用了哪些早期电影的语言和特效?缺点环节谈到的话题有(含剧透):
1)影片对比《母亲!》等片格局是否不够大?
2)电影是否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
3)影片与《艺术家》那类高仿默片有何不同?外延环节的话题是:
1)导演前作《女巫》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2)相比本片,《女巫》的不足之处在哪里?
3)如何看待A24的“新派恐怖片三杰”:大卫·罗伯特·米切尔、阿里·艾斯特和罗伯特·艾格斯?
4)A24的恐怖片与主流恐怖片的区别在哪里? 它在这十年给恐怖片带来了怎样的革新?
5)恐怖感不强是否能称为这类作者化恐怖片的通病?开场/
结束曲:<Doodle Let Me Go>(Shantychor Die Hornblower);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完整节目。
影片信息本片北美分级:R级;是否有彩蛋:无;资源状况:网络1080P高清中字资源已出;本片原名:The Lighthouse后期:思源/波米;排版:效愚;封面设计:画电影(可关注B站“画电影”频道);
『最好的时光』( 2005 )
『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 2006 )
『艺术家』( 2011 )
『林中小屋』( 2012 )
『南京!南京!』( 2009 )
『禁闭岛』( 2010 )
『皮囊之下』( 2013 )
『女巫』( 2015 )
『刺客聂隐娘』( 2015 )
『灯塔』( 2016 )
『哭声』( 2016 )
『母亲!』( 2017 )
『黑夜造访』( 2017 )
『银湖之底』( 2018 )
『他们已不再变老』( 2018 )
『仲夏夜惊魂』( 2019 )